CN205225615U - 压缩机的支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的支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25615U
CN205225615U CN201520924929.3U CN201520924929U CN205225615U CN 205225615 U CN205225615 U CN 205225615U CN 201520924929 U CN201520924929 U CN 201520924929U CN 205225615 U CN205225615 U CN 205225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compressor
proof rubber
reinforcement members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249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冈祐子
小野岛江利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25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25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压缩机的支承结构,具有:防振橡胶,该防振橡胶存在于支承构件与压缩机的脚部之间;以及支承螺栓,该支承螺栓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防振橡胶而连接脚部和支承构件,能同时抑制输送时的振动和吸收运转时的振动。在压缩机(21)的支承结构中,在防振橡胶(70)的处于脚部(60)与支承构件(52)的上下方向之间的部分处以不与脚部(60)及支承构件(52)接触的状态设有金属制的硬度补强构件(90)。

Description

压缩机的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特别地,涉及包括存在于支承构件与压缩机的脚部之间的防振橡胶和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防振橡胶而连接脚部与支承构件的支承螺栓在内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1-45124号公报)所示,存在一种具有防振橡胶和支承螺栓的结构物的支承结构,其中,上述防振橡胶存在于汽车的框架(支承构件)与车厢等结构物之间,上述支承螺栓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防振橡胶而连接结构物与支承构件。在专利文献1的支承结构中,采用了将上部扩张成喇叭状的金属构件嵌插至防振橡胶内部的螺栓通孔的外周面、并在防振橡胶的螺栓通孔的外周面与金属构件之间形成对螺栓轴向的负载挠曲进行吸收的空间部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1-45124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支承结构中,相对于螺栓轴向的负载,容易挠曲直至防振橡胶的面向空间部的部分以压溃空间部的方式发生变形而与金属构件抵接为止,然后,能利用防振橡胶整体的挠曲吸收螺栓轴向的负载。
另一方面,在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等的内部通过防振橡胶收容有支承于壳体等的压缩机,此处,也与上述专利文献1的支承结构相同,采用了具有防振橡胶和支承螺栓的支承结构,其中,上述防振橡胶存在于支承构件与压缩机的脚部之间,上述支承螺栓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防振橡胶而连接脚部和支承构件。
然而,在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等中,需要防止因输送时的振动而导致与压缩机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制冷剂管发生破损,并需要抑制压缩机在运转时的振动。
对此,当提高防振橡胶的硬度时,能抑制输送时的振动,但可能不能吸收运转时的振动。另外,即便采用了上述专利文献1的支承结构,因形成于防振橡胶的螺栓通孔的外周面与金属构件之间的空间部而容易使防振橡胶相对于螺栓轴向的负载发生挠曲,从而使压缩机大幅振动,因此,可能无法防止因输送时的振动而导致制冷剂管振动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支承结构,具有:防振橡胶,该防振橡胶存在于支承构件与压缩机的脚部之间;以及支承螺栓,该支承螺栓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防振橡胶而连接脚部和支承构件,能同时抑制输送时的振动和吸收运转时的振动。
第一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是包括存在于支承构件与压缩机的脚部之间的防振橡胶和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防振橡胶而连接脚部与支承构件的支承螺栓在内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此外,此处,在防振橡胶的处于脚部与支承构件的上下方向之间的部分处以不与脚部及支承构件接触的状态设有金属制的硬度补强构件。
此处,能利用硬度补强构件相对于横向的振动维持柔软度,并能相对于输送时的振动这样的上下方向的振动提高硬度,因此,能同时实现抑制输送时的振动和吸收运转时的振动。另外,也能防止硬度补强构件与脚部、支承构件的接触而导致的损伤。此时,为了相对于上下方向的振动容易获得提高硬度的效果,硬度补强构件的上端面与配置于硬度补强构件上侧的防振橡胶的一部分无间隙地接触,另外,硬度补强构件的下端面与配置于硬度补强构件下侧的防振橡胶的一部分无间隙地接触,这是较为理想的。
第二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基础上,硬度补强构件以不与支承螺栓接触的状态设于防振橡胶。
此处,能相对于横向的振动进一步容易地维持柔软度。另外,也能防止因硬度补强构件与支承螺栓的接触而产生的损伤。
第三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是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基础上,硬度补强构件配置于防振橡胶的内部。
第四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是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基础上,硬度补强构件是呈筒形状的构件,并配置在防振构件的外周面与形成于防振橡胶的供支承螺栓贯穿用的通孔的外周面之间。
此处,通过将筒形状的硬度补强构件配置于防振橡胶的外周面与支承螺栓用的通孔的外周面之间,能以不与支承螺栓接触的状态将硬度补强构件设于防振橡胶。
第五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是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基础上,硬度补强构件是呈棒形状的多个构件,并沿周向排列地配置在防振构件的外周面与形成于防振橡胶的供支承螺栓贯穿用的通孔的外周面之间。
此处,通过将棒形状的硬度补强构件沿周向排列地配置在防振橡胶的外周面与形成于防振橡胶的支承螺栓用的通孔的外周面之间,能以不与支承螺栓接触的状态将硬度补强构件设于防振橡胶。
第六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是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基础上,硬度补强构件被配置成围绕防振橡胶的外周面。
此处,将硬度补强构件配置成围绕防振橡胶的外周面,能以不与支承螺栓接触的状态将硬度补强构件设于防振橡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能获得以下效果。
在第一及第三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中,能同时实现抑制输送时的振动和吸收运转时的振动。另外,也能防止硬度补强构件与脚部、支承构件的接触而导致的损伤。
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中,能相对于压缩机在运转时的振动等横向的振动进一步容易地维持柔软度。另外,能防止因硬度补强构件与支承螺栓的接触而产生的损伤。
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中,通过将筒形状的硬度补强构件配置于防振橡胶的外周面与支承螺栓用的通孔的外周面之间,能以不与支承螺栓接触的状态将硬度补强构件设于防振橡胶。
在第五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中,通过将棒形状的硬度补强构件沿周向排列地配置在防振橡胶的外周面与形成于防振橡胶的支承螺栓用的通孔的外周面之间,能以不与支承螺栓接触的状态将硬度补强构件设于防振橡胶。
在第六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中,将硬度补强构件配置成围绕防振橡胶的外周面,能以不与支承螺栓接触的状态将硬度补强构件设于防振橡胶。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空调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室外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室外单元的拆下顶板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室外单元的拆下顶板、前板及侧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将图4的压缩机的下部附近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纵剖图。
图7是图6的I-I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纵剖图。
图9是图8的I-I线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图,其是与图5相对应的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纵剖图。
符号说明
21压缩机
52底板(支承构件)
60脚部
70防振橡胶
71通孔
80支承螺栓
90硬度补强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在不脱离发明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1)空调装置的基本结构
图1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1的支承结构的空调装置1的示意结构图。
空调装置1是能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循环来进行建筑物等的室内的制冷及制热的装置。空调装置1主要是通过将室外单元2与室内单元4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此处,室外单元2与室内单元4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而连接在一起。即,空调装置1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剂回路10是通过室外单元2与室内单元4经由制冷剂连通管5、6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
<室内单元>
室内单元4设置于室内,构成了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内单元4主要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1。
室内热交换器41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以冷却室内空气,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以加热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41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连接,室内热交换器41的气体侧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连接。
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风扇42,该室内风扇42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至室内单元4内,并在使该室内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将其作为供给空气供给到室内。即,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风扇42,以用作将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加热源或冷却源的室内空气供给至室内热交换器41的风扇。此处,作为室内风扇42,使用由室内风扇用电动机42a驱动的离心风扇、多叶片风扇等。
<室外单元>
室外单元2设置于室外,构成了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压缩机21、四通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液体侧截止阀25及气体侧截止阀26。
压缩机21是将制冷循环的低压制冷剂压缩成高压的设备。压缩机21形成为利用压缩机用电动机21a对旋转式、涡旋式等容积式的压缩要素(未图示)进行旋转驱动的密闭式结构。压缩机21的吸入侧与吸入管31连接,排出侧与排出管32连接。吸入管31是将压缩机21的吸入侧和四通切换阀22连接的制冷剂管。排出管32是将压缩机21的排出侧和四通切换阀22连接的制冷剂管。
四通切换阀22是用于对制冷剂回路10中的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的切换阀。四通切换阀22在制冷运转时进行朝制冷循环状态的切换: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即,四通切换阀22在制冷运转时使压缩机21的排出侧(此处为排出管32)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此处为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实线)。而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此处为吸入管31)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侧(此处为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实线)。另外,四通切换阀22在制热运转时进行朝制热循环状态的切换: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1作为在压缩机2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即,四通切换阀22在制热运转时使压缩机21的排出侧(此处为排出管32)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侧(此处为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虚线)。而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此处为吸入管31)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此处为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虚线)。此处,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是将四通切换阀22和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连接的制冷剂管。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是将四通切换阀22和气体侧截止阀26连接的制冷剂管。
室外热交换器23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将室外空气作为冷却源的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将室外空气作为加热源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管35连接,气体侧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液体制冷剂管35是将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一侧连接的制冷剂管。
膨胀阀24是在制冷运转时将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制冷循环中的高压制冷剂减压至制冷循环中的低压的阀。另外,膨胀阀24是在制热运转时将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后的制冷循环中的高压制冷剂减压至制冷循环中的低压的阀。膨胀阀24设于液体制冷剂管35的靠液体侧截止阀25的部分。此处,使用电动膨胀阀以作为膨胀阀24。
液体侧截止阀25及气体侧截止阀26是设于与外部的设备、配管(具体而言是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连接的连接口的阀。液体侧截止阀25设于液体制冷剂管35的端部。气体侧截止阀26设于第二气体制冷剂管34的端部。
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该室外风扇36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至室外单元2内,并在使该室外空气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制冷剂热交换后,将其排出到外部。即,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以用作将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冷却源或加热源的室外空气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23的风扇。此处,作为室外风扇36,使用了由室外风扇用电动机36a驱动的螺旋桨风扇等。
<制冷剂连通管>
制冷剂连通管5、6是在将空调装置1设置于建筑物等的设置场所时在现场进行布设的制冷剂管,能根据设置场所、室外单元2与室内单元4的组合等设置条件而使用具有各种长度和管径的制冷剂管。
(2)空调装置的基本动作
接着,使用图1对空调装置1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作为基本动作,空调装置1能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
<制冷运转>
在制冷运转时,四通切换阀22被切换至制冷循环状态(图1的实线所示的状态)。
在制冷回路10中,制冷循环中的低压气体制冷剂被吸入至压缩机21,并在被压缩至制冷循环中的高压之后被排出。
从压缩机21排出后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22而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23。
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23的高压气体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由室外风扇36作为冷却源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从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
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后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被输送至膨胀阀24。
输送至膨胀阀24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被膨胀阀24减压至制冷循环中的低压,并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膨胀阀24中减压后的低压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经由液体侧截止阀25及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而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41。
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41后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由室内风扇42作为加热源供给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藉此,室内空气被冷却,然后,被供给至室内,以进行室内的制冷。
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蒸发后的低压气体制冷剂经由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气体侧截止阀26及四通切换阀22而被再次吸入压缩机21。
<制热运转>
在制热运转时,四通切换阀22被切换至制热循环状态(图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
在制冷回路10中,制冷循环中的低压气体制冷剂被吸入至压缩机21,并在被压缩至制冷循环中的高压之后被排出。
从压缩机21排出后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22、气体侧截止阀26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而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41。
被输送至室内热交换器41的高压气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由室内风扇42作为冷却源供给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从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藉此,室内空气被加热,然后,被供给至室内,以进行室内的制热。
室内热交换器41中散热后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液体侧截止阀25而被输送至膨胀阀24。
输送至膨胀阀24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被膨胀阀24减压至制冷循环中的低压,并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膨胀阀24中减压后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下的制冷剂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23。
被输送至室外热交换器23的低压气液两相状态下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由室外风扇36作为冷却源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从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
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蒸发后的低压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22而被再次吸入压缩机21。
(3)室外单元的基本结构
接着,使用图1~图4对室外单元2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此处,图2是表示室外单元2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室外单元2的拆下顶板57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室外单元2的拆下顶板57、前板55、56及侧板53、54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上”、“下”、“左”、“右”、“铅垂”和“前表面”、“侧面”、“背面”、“顶面”、“底面”等文字只要没有特别的限制,就是指将风扇吹出格栅55c侧的面设为前表面的情况下的方向和面。
室外单元2具有单元壳体51的内部被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隔板58分隔为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的结构(所谓箱型结构)。室外单元2在将室外空气从单元壳体51的背面及侧面的一部分朝内部吸入之后,从单元壳体51的前表面排出空气。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单元壳体51、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以及室外风扇36及室外风扇用电动机36a,其中,上述制冷剂回路10包括压缩机21、四通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截止阀25、26及将这些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制冷剂管31~35。另外,此处,对送风机室S1形成于单元壳体51的靠左侧面的位置、机械室S2形成于单元壳体51的靠右侧面的位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左右也可以相反。
室外单元51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构件,其主要收容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以及室外风扇36及室外风扇用电动机36a,其中,上述制冷剂回路10包括压缩机21、四通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截止阀25、26及将这些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制冷剂管31~35。单元壳体51具有供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配管类21~26、31~35、室外风扇36等载置的底板52、送风机室侧侧板53、机械室侧侧板54、送风机室侧前板55、机械室侧前板56、顶板57、两个安装脚59。
底板52是构成单元壳体51的底面部分的板状构件。
送风机室侧侧板53是构成单元壳体51的靠送风机室S1的侧面部分(此处是左侧面部分)的板状构件。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下部固定于底板52,此处,其前表面侧的端部是与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左侧面侧的端部一体的构件。在送风机室侧侧板53处形成有侧面风扇吸入口53a,该侧面风扇吸入口53a用于利用室外风扇36将室外空气从单元壳体51的侧面侧吸入至单元壳体51内。另外,送风机室侧侧板53也可以是与送风机室侧前板55分体的构件。
机械室侧侧板54是构成单元壳体51的靠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此处是右侧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壳体51的靠机械室S2的背面部分的板状构件。机械室侧侧板54的下部固定于底板52。在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背面侧的端部与机械室侧侧板54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之间形成有背面风扇吸入口53b,该背面风扇吸入口53b用于利用室外风扇36将室外空气从单元壳体51的背面侧吸入至单元壳体51内。
送风机室侧前板55是构成单元壳体51的送风机室S1的前表面部分的板状构件。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下部固定于底板52,此处,其左侧面侧的端部是与送风机室侧侧板53的前表面侧的端部一体的构件。在送风机室侧前板55处设有风扇吹出口55a,该风扇吹出口55a用于利用室外风扇36将吸入至单元壳体51内的室外空气吹出至外部。在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内表面的与风扇吹出口55a相对的位置配置有喇叭口55b。喇叭口55b是中央开口的喇叭形状的部分,其以从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内表面朝背面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并与室外风扇36相对。另外,在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前侧设有覆盖风扇吹出口55a的风扇吹出格栅55c。另外,送风机室侧前板55也可以是与送风机室侧侧板53分体的构件。
机械室侧前板56是构成单元壳体51的机械室S2的前表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壳体51的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的一部分的板状构件。机械室侧前板56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固定于送风机室侧前板55的机械室S2侧的端部,其背面侧的端部固定于机械室侧侧板54的前表面侧的端部。
顶板57是构成单元壳体51的顶面部分的板状构件。顶板57固定于形成单元壳体51的前表面、侧面及背面的送风机室侧板53、机械室侧侧板54及送风机室侧前板55。
隔板58是配置于底板52上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此处,隔板58通过将单元壳体51的内部沿左右方向分割而形成靠左侧面的送风机室S1和靠右侧面的机械室S2。隔板58的下部固定于底板52,隔板58的前表面侧的端部固定于送风机侧前板55,隔板58的背面侧的端部延伸至室外热交换器23的靠机械室S2的侧端部。
安装脚59是在单元壳体5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板状构件。安装脚59是固定于室外单元2的安装面的构件。此处,室外单元2具有两个安装脚59,一个配置于靠送风机室S1的位置,另一个配置于靠机械室S2的位置。
室外风扇36是具有多个翼的螺旋桨风扇,并在送风机室S1内以与单元壳体51的前表面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23的前表面侧的位置。具体而言,室外风扇36被配置成与风扇吹出口55a以及喇叭口55b相对,其中,上述风扇吹出口55a形成于单元壳体51的前表面,上述喇叭口55b配置于与风扇吹出口55a相对的位置。室外风扇用电动机36a在送风机室S1内配置于室外风扇36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前后方向间。室外风扇用电动机36a由载置于底板52上的电动机支承台36b支承。此外,室外风扇36轴支承于室外风扇用电动机36a。
室外热交换器23是俯视观察呈大致L字形状的热交换器面板,其在送风机室S1内以与单元壳体51的侧面(此处为左侧面)及背面相对的方式载置于底板52。
此处,压缩机21是立式圆筒形状的密闭式压缩机,其在机械室S2内载置于作为支承构件的底板52上。稍许具体说明,在压缩机21的下部设有脚部60。此外,在此,脚部60排列三个地设在压缩机21的周向上,但也可以是四个以上。此外,各脚部60主要由具有防振橡胶70和支承螺栓80的支承结构支承于底板52上。此处,防振橡胶70是存在于脚部60与底板52之间的NR等橡胶制的构件,支承螺栓80是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防振橡胶70而连接脚部60和底板52的金属制的构件。
(4)压缩机的支承结构
在具有上述基本结构的室外单元2中,包括了压缩机21的支承结构,该压缩机21的支承机构具有防振橡胶70和支承螺栓80,其中,上述防振橡胶70存在于作为支承构件的底板52与压缩机21的脚部60之间,上述支承螺栓80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防振橡胶70而连接脚部60和底板52。
在包括上述压缩机21的支承结构的室外单元2中,需要防止因输送时的振动而与压缩机21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制冷剂管(此处是经由吸入管31、排出管32、四通切换阀22、气体制冷剂管33、34到达室外热交换器23、气体侧截止阀26的制冷剂管,参照图1)破损,并抑制压缩机21在运转时的振动。
对此,当提高防振橡胶70的硬度时,能抑制输送时的振动,但可能不能吸收运转时的振动。此外,即便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的支承结构,由于防振橡胶70相对于螺栓轴向的负载容易挠曲而导致压缩机21大幅振动,因此,也可能不能防止制冷剂管因输送时的振动而发生振动导致破损。
因此,此处,在作为防振橡胶70的处于脚部60与底板52的上下方向之间的部分的橡胶主体部73处以不与脚部60及底板52接触的状态设置金属制的硬度补强构件90。以下,使用图3~图7对上述压缩机21的支承结构进行说明。此处,图5是将图4的压缩机21的下部附近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电动机21的支承结构的纵剖图。图7是图6的I-I线剖视图。
如上所述,在压缩机21的下部设有用于将压缩机21支承于室外单元2的底板52(支承构件)的脚部60。此处,脚部60在压缩机21的周向上隔着间隔设有三个。脚部60是固定于压缩机21的下部侧面的大致L字形状的构件,在比压缩机21的侧面更朝外周侧突出的部分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卡合孔61。另外,脚部6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三个,也可以是四个,另外,脚部6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大致L字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在作为支承构件的底板52的与压缩机21的脚部60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支承螺栓80和防振橡胶70。防振橡胶70设于压缩机21的脚部60与位于该脚部60的下侧的底板52之间。支承螺栓80从底板52的下表面朝上方贯穿底板52及防振橡胶70,此外,位于防振橡胶70的上侧的带座螺母81与支承螺栓80的上端螺合。
防振橡胶70是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支承螺栓80用的通孔71的筒形状的构件。此处,将防振橡胶70的外周面设为外周面70a。通孔71的上部是内径比支承螺栓80的螺纹部的外径大的上部通孔71a,通孔71的下部是内径与支承螺栓80的螺纹部的外径大致相同的下部通孔71b。此处,将形成于防振橡胶70的支承螺栓80用的通孔71的外周面设为外周面70b。
在防振橡胶70的上端形成有插入压缩机21的脚部60的卡合孔61而卡合的上端卡合部72。此处,上端卡合部72是通过外径从其上端朝下方变大之后变小的方式突出而形成有外径与卡合孔61相同的凹部的部分。另外,上端卡合部7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插入卡合孔61而卡合的形状即可。
防振橡胶70的上端卡合部72的下侧部分是作为防振橡胶70的处于脚部60与底板52的上下方向之间的部分的橡胶主体部73。此处,橡胶主体部73的上端面形成为比上端卡合部72的外径大的面,并与脚部60的卡合孔61的周围部分的下表面接触。另外,橡胶主体部73的下端面形成为大小处于橡胶主体部73的上端面的外径以上的面,并与底板52的上表面接触。
此外,在橡胶主体部73上以不与脚部60及底板52接触的状态设有金属制的硬度补强构件90。此处,当将橡胶主体部73沿上下方向划分为三个部分73a、73b、73c时,硬度补强构件90配置于橡胶主体中部73b。即,硬度补强构件90并未配置于包括橡胶主体部73的上端面在内的橡胶主体上部73a以及包括橡胶主体部73的下端面在内的橡胶主体下部73c,藉此,在不与脚部60及底板52接触的状态下设于橡胶主体部73的内部。
此处,能利用上述硬度补强构件90相对于横向的振动维持柔软,并能相对于输送时的振动这样的上下方向上的振动提高硬度。因此,能同时抑制输送时的振动和吸收运转时的振动。另外,也能防止因硬度补强构件90与脚部60、底板52(支承构件)的接触而产生的损伤。此时,为了容易获得相对于上下方向的振动提高硬度的效果,如图6所示,硬度补强构件90的上端面与配置于该硬度补强构件90的上侧的防振橡胶70的一部分(即橡胶主体上部73a)无间隙地接触,另外,硬度补强构件90的下端面与配置于该硬度补强构件90的下侧的防振橡胶70的一部分(即橡胶主体下部73c)无间隙地接触,这是较为理想的。
另外,此处,硬度补强构件90在不与支承螺栓80接触的状态下设于防振橡胶70。具体而言,此处,硬度补强构件90是具有筒形状的构件,其配置于防振橡胶70的外周面70a与支承螺栓80用的通孔71的外周面70b之间,该通孔71形成于防振橡胶70。另外,此处,硬度补强构件90呈比通孔71的外径大且比防振橡胶70的外径小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状。
此处,能利用上述硬度补强构件90相对于横向的振动进一步容易地维持柔软度。另外,能防止因硬度补强构件90与支承螺栓80的接触而产生的损伤。
(5)变形例
<A>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1的支承结构中,采用了在防振橡胶70的内部设有具有筒形状的金属制的硬度补强构件90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8及图9所示,也可将呈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棒形状的多个(此处为十六根)硬度补强构件90沿周向排列地配置在防振橡胶70的外周面70a与形成于防振橡胶70的支承螺栓80用的通孔71的外周面70b之间。即便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1的支承结构相同,通过将硬度补强构件90配置于橡胶主体中部73b,能在不与脚部60及底板52接触的状态下设于橡胶主体部73,并通过将硬度补强构件90配置在防振橡胶70的外周面70a与形成于防振橡胶70的支承螺栓80用的通孔71的外周面70b之间,能将硬度补强构件90以不与支承螺栓80接触的状态设于防振橡胶70。另外,硬度补强构件9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十六根,也可根据要求的硬度等加以确定,比十六根多或少。
<B>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1的支承结构中,采用了在防振橡胶70的内部设有具有筒形状的金属制的硬度补强构件90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0及图11所示,也可以围住防振橡胶70的外周面70a的方式配置硬度补强构件90。另外,此处,硬度补强构件90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筒形状的构件。即便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1的支承结构相同,通过将硬度补强构件90配置于橡胶主体中部73b,能在不与脚部60及底板52接触的状态下设于橡胶主体部73,并能将硬度补强构件90以不与支承螺栓80接触的状态下设于防振橡胶70。另外,此时,通过使橡胶主体上部73a及橡胶主体下部73c比橡胶主体中部73b更朝外周侧突出,如图11所示,硬度补强构件90的上端面和配置于硬度补强构件90的上侧的防振橡胶70的一部分(即橡胶主体上部73a)无间隙地接触,另外,硬度补强构件90的下端面和配置于硬度补强构件90的下侧的防振橡胶70的一部分(即橡胶主体下部73c)无间隙地接触,这是较为理想的。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广泛地适用于压缩机的支承结构,特别地,广泛地适用于包括存在于支承构件与压缩机的脚部之间的防振橡胶和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防振橡胶而连接脚部与支承构件的支承螺栓在内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

Claims (6)

1.一种压缩机的支承结构,具有:
防振橡胶(70),该防振橡胶(70)存在于支承构件(52)与压缩机(21)的脚部(60)之间;以及
支承螺栓(80),该支承螺栓(80)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所述防振橡胶而连接所述脚部和所述支承构件,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振橡胶的处于所述脚部与所述支承构件的上下方向之间的部分(73)处以不与所述脚部及所述支承构件接触的状态设有金属制的硬度补强构件(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度补强构件(90)以不与所述支承螺栓(80)接触的状态设于所述防振橡胶(7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度补强构件(90)配置于所述防振橡胶(70)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度补强构件(90)是呈筒形状的构件,并配置在所述防振构件(70)的外周面(70a)与形成于所述防振橡胶的供所述支承螺栓(80)贯穿用的通孔(71)的外周面(70b)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度补强构件(90)是呈棒形状的多个构件,并沿周向排列地配置在所述防振构件(70)的外周面(70a)与形成于所述防振橡胶的供所述支承螺栓(80)贯穿用的通孔(71)的外周面(70b)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度补强构件(90)被配置成围绕所述防振橡胶(70)的外周面(70a)。
CN201520924929.3U 2014-11-20 2015-11-19 压缩机的支承结构 Active CN20522561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35314A JP6245148B2 (ja) 2014-11-20 2014-11-20 圧縮機の支持構造
JP2014-235314 2014-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25615U true CN205225615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900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24929.3U Active CN205225615U (zh) 2014-11-20 2015-11-19 压缩机的支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45148B2 (zh)
CN (1) CN2052256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76063B2 (en) 2019-02-19 2021-04-13 Carrier Corporation Vibration reducing gromm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01991U (zh) * 1977-01-24 1978-08-17
JPS6121586Y2 (zh) * 1977-05-02 1986-06-27
JPS60102483U (ja) * 1983-12-16 1985-07-12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圧縮機の取付保護装置
JPS626546U (zh) * 1985-06-27 1987-01-16
JPH11270626A (ja) * 1998-03-19 1999-10-05 Fujitsu General Ltd 圧縮機の防振支持装置
JP2000213461A (ja) * 1999-01-20 2000-08-02 Fujitsu General Ltd 圧縮機および室外機の防振支持装置
JP2002031056A (ja) * 2000-07-19 2002-01-31 Fujitsu General Ltd 圧縮機の支持装置
JP4205424B2 (ja) * 2002-12-27 2009-01-07 山下ゴム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JP2007237949A (ja) * 2006-03-09 2007-09-20 Nok Corp センターベアリングサポートの装着構造
JP2014020427A (ja) * 2012-07-17 2014-02-03 Nok Corp 防振グロメット
JP5997979B2 (ja) * 2012-08-30 2016-09-2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76063B2 (en) 2019-02-19 2021-04-13 Carrier Corporation Vibration reducing gromm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45148B2 (ja) 2017-12-13
JP2016098886A (ja) 2016-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2264B2 (en) Heat source unit for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602881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熱交換ユニット
CN202835597U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CN107076433B (zh) 室外机
US20170314792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9073244B (zh) 热源单元
CN109073249B (zh) 热源单元
EP2597384B1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KR100593084B1 (ko) 에어컨 실외기의 흡입관 구조
CN205225615U (zh) 压缩机的支承结构
JP5542722B2 (ja) 冷凍装置
EP3514457B1 (en) Heat source unit
JP2003202133A (ja) 補強構造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用室外ユニット
CN101358760A (zh) 一种双压缩机、双系统的空调室外机
AU2017201299A1 (en) Expansion rack for compressor mounting
CN102338521A (zh)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
JP613711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
JP2016050684A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圧縮機
JP2015152241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06683284U (zh) 室外单元
JPH11142019A (ja) 冷凍装置
JP2014037895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KR100690143B1 (ko) 전면 흡토출 방식의 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의 압축기설치구조
JP7488494B2 (ja) 熱源ユニット
CN207048933U (zh) 冰箱压缩机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