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3088U - 带传感器的电缆 - Google Patents

带传感器的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3088U
CN205193088U CN201521013660.XU CN201521013660U CN205193088U CN 205193088 U CN205193088 U CN 205193088U CN 201521013660 U CN201521013660 U CN 201521013660U CN 205193088 U CN205193088 U CN 205193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ensor
cylinder portion
bending cylinder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36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田幸雄
大枝信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3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3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01D5/14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Hall-effect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1/00Component part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11/24Housings ; Casings for instruments
    • G01D11/245Housings for sens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1/00Component part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11/30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 instrument;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et of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24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s or pulse trains; generating pulses or pulse trains
    • G01D5/245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s or pulse trains; generating pulses or pulse trains using a variable number of pulses in a tra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传感器的电缆。本实用新型的带传感器的电缆具备:利用绝缘体覆盖中心导体而成的多个绝缘电线;一并覆盖多个绝缘电线的护套;具有包含检测元件的传感器主体部以及从传感器主体部引出并连接于中心导体的引线的传感器;以及对护套的一端部进行密封并且收容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壳,外壳具有收容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部、导出护套的导出部以及设置于收容部与导出部之间并在使多个绝缘电线弯曲的状态下保持多个绝缘电线的截面圆形状的弯曲筒部,弯曲筒部由相对于多个绝缘电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圆形状的模制树脂构成,多个绝缘电线保持于弯曲筒部的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央部。

Description

带传感器的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利用护套覆盖多个绝缘电线而成的电缆部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的带传感器的电缆。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例如用于对车辆的物理量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中使用,并在电缆部的端部配置有传感器的带传感器的电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传感器的电缆在车辆用旋转检测装置中使用,并具备对磁场的强度进行检测的霍尔IC、在从霍尔IC引出的IC引线连接有芯线的线(电缆部)以及成型为覆盖这些霍尔IC以及线并将霍尔IC与线相互固定的树脂部件。霍尔IC是配置于车轮的附近,并对因车轮的旋转而变化的磁场的强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在带该传感器的电缆中,在将线从树脂部件沿着霍尔IC的轴线方向引出的情况下,鉴于线与搭载于车体或车辆的其他的部件(悬架臂、制动器防尘罩等车辆部件)干涉的课题,而以相对于霍尔IC的轴线形成垂直的方式从树脂部件引出线。即,线在树脂部件的内部以90°的圆弧角弯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2875号公报(说明书[0006]、[0042]段落)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若使线在树脂部件内弯曲,则在对该树脂部件进行模制成型时,存在在树脂部件内产生空隙(气泡)的情况。若在树脂部件内产生空隙,则导致树脂部件的强度降低、防水性的降低,从而存在带传感器的电缆的耐久性降低的担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对该空隙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专心研究,直至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电缆部的一部分在模制成型的树脂部件内弯曲的状态下将其保持,也能够抑制空隙的产生的带传感器的电缆。
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带传感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具备:利用绝缘体覆盖中心导体而成的多个绝缘电线;一并覆盖上述多个绝缘电线的护套;具有包含检测元件的传感器主体部以及从上述传感器主体部引出并连接于上述中心导体的引线的传感器以及对上述护套的一端部进行密封并且收容上述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壳,上述外壳具有收容上述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部、导出上述护套的导出部以及设置于上述收容部与上述导出部之间并在使上述多个绝缘电线弯曲的状态下保持所述多个绝缘电线的截面圆形状的弯曲筒部,上述弯曲筒部由相对于上述多个绝缘电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圆形状的模制树脂构成,上述多个绝缘电线保持于上述弯曲筒部的上述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央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在于,所述多个绝缘电线从所述护套露出并保持于所述弯曲筒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在于,在所述弯曲筒部的所述圆形状的截面中,在将从所述弯曲筒部的外周面上的任意的点至所述多个绝缘电线的任意的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的最短距离设为外周面间距时,所述外周面间距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在2mm以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在于,所述多个绝缘电线在所述弯曲筒部被所述护套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在于,在所述弯曲筒部的所述圆形状的截面中,在将从所述弯曲筒部的外周面上的任意的点至所述护套的外周面的最短距离设为外周面间距时,所述外周面间距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在2mm以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在于,所述收容部具有形成有开口的筒状部,所述传感器主体部配置于在所述筒状部的内侧形成的收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在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从所述筒状部的开口向外侧露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在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的一部分从所述收容部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传感器的电缆,能够在使电缆部的一部分在模制成型的树脂部件内弯曲的状态下将其保持,并且抑制该树脂部件内的空隙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电缆的车轮轴承装置的整体剖视图。图1(b)是以局部剖切的方式表示的带传感器的电缆的构成图。图1(c)是表示车轮轴承装置的磁编码器的俯视图。
图2(a)和图2(b)表示带传感器的电缆的外观,图2(a)是主视图,图2(b)是仰视图。
图3是图2(b)的A-A线剖视图。
图4(a)是表示磁场传感器以及电缆部的第一绝缘电线以及第二绝缘电线的连接状态的俯视图,图4(b)是这些部件的侧视图。
图5是与配置于下金属模具的各部件一同表示使用于带传感器的电缆的制造的下金属模具的俯视图。
图6(a)表示图2(a)的B-B线截面的弯曲筒部的截面的一个例子,图6(b)相同地表示图2(a)的B-B线截面的弯曲筒部的截面的其他例子。
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模制成型体的弯曲筒部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电缆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C-C线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比较例的模制成型体的弯曲筒部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2—带传感器的电缆,3—传感器外壳(外壳),31—收容壳体(收容部),32—模制成型体,321—壳体保持部,322—弯曲筒部,323—圆筒部,322a—外周面,324—导出部,4—磁场传感器(传感器),41—传感器主体部,410—检测元件,421—第一引线,422—第二引线,5—电缆部,50—护套,51—第一绝缘电线,52—第二绝缘电线,511、521—中心导体,512、522—绝缘体,L—外周面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是表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电缆的车轮轴承装置的整体剖视图,图1(b)是以局部剖切的方式表示的带传感器的电缆的构成图。图1(c)是表示车轮轴承装置的磁编码器的俯视图。
(车轮轴承装置的构成)
车轮轴承装置1具备: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110以及供车轮安装的轮缘部111的内圈11;配置于内圈11的主体部110的外周侧的外圈12;配置于内圈11与外圈12之间的多个滚动体13;以及对内圈11相对于外圈12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的旋转检测装置10。
在内圈11的主体部110的中心部形成有用于沿着其旋转轴线O连结驱动轴的花键嵌合部110a。内圈11的轮缘部111向主体部110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与主体部110形成为一体。在轮缘部111形成有供用于安装未图示的车轮的螺栓压入的多个贯通孔111a。
外圈12形成为圆筒状,并被多个螺栓181(在图1中仅表示一个螺栓181)固定于经由悬架装置连结于车体的转向节18。在转向节18形成有用于供后述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安装的贯通孔18a。
内圈11与外圈12之间的环状的空间被第一密封部件14及第二密封部件15密封。第一密封部件14配置于内圈11的轮缘部111侧,第二密封部件15配置于其相反的一侧(车体侧)。第二密封部件15由截面L字状的芯骨151与通过硫化粘着粘合于芯骨151的弹性部件152构成,形成于芯骨151的外周的圆筒部被压入外圈12的外周面。
旋转检测装置10构成为具有固定于内圈11的主体部110的外周的磁编码器16以及配置为与该磁编码器16对置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磁编码器16为嵌合于内圈11的主体部110的外周面的环状的部件,如图1(c)所示,具有沿着周向交替地排列的多个N磁极161与多个S磁极162。在内圈11的主体部110的车体侧的端部的外周面安装有抑制异物向磁编码器16的着的罩部件17。
磁编码器16与内圈11一同旋转,与贯通孔18a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对置的部分的磁极(N磁极161或者S磁极162)的磁性伴随着内圈11的旋转而变化。旋转检测装置10将与带传感器的电缆2对置的部分的磁编码器16的磁性的变化检测为安装于内圈11的轮缘部111的车轮的旋转。带传感器的电缆2被螺栓19固定于外圈12。
如图1(b)所示,带传感器的电缆2具备对磁编码器16的磁场进行检测的磁场传感器4、利用护套覆盖后述的多个绝缘电线而成的电缆部5以及收容磁场传感器4的传感器外壳3。传感器外壳3具有收容磁场传感器4的由树脂构成的收容壳体31、模制成型为覆盖收容壳体31的至少一部分的由模制树脂构成的模制成型体32以及供螺栓19插通的由筒状的金属构成的固定环33。
模制成型体32在磁场传感器4的主体部41保持于收容壳体31内的状态下被模制成型。该模制成型通过向金属模具内注入熔融的高温的熔融树脂,使被注入的熔融树脂固化而进行。
(带传感器的电缆的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2(a)至图4对带传感器的电缆2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a)和图2(b)表示带传感器的电缆2的外观,图2(a)是主视图,图2(b)是仰视图。图3是图2(b)的A-A线剖视图。图4(a)是表示磁场传感器4以及电缆部5的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连接状态的俯视图,图4(b)是这些部件的侧视图。
如图2(a)和图2(b)以及图3所示,收容壳体31具有形成有使磁场传感器4的主体部41面向外部的开口31a的筒状部310、形成为比筒状部310大径的凸缘部311以及保持于模制成型体32的第一被保持部312至第三被保持部314。第一被保持部312形成为比凸缘部311小径的圆筒状,第二被保持部313形成为比第一被保持部312小径的圆筒状。另外,第三被保持部314呈比第二被保持部313小径的圆筒状,并配置于最远离凸缘部311的位置。
磁场传感器4的主体部41配置于在筒状部310的内侧形成的收容空间31b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收容壳体31收容有磁场传感器4的整体,但磁场传感器4的一部分也可以从收容壳体31突出。换句话说,收容壳体31只要收容磁场传感器4的至少一部分即可。该收容壳体31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容部”的一方式。
模制成型体32使收容壳体31的筒状部310以及凸缘部311向外部露出并与收容壳体31一体化。模制成型体32具有固定于转向节18(图1(a)所示)的凸缘部320、对收容壳体31的第一被保持部312至第三被保持部314进行保持的壳体保持部321、导出电缆部5的导出部324、设置于在壳体保持部321保持的收容壳体31与导出部324之间的弯曲筒部322以及圆筒部323。
凸缘部320形成为从壳体保持部321突出,并对固定环33进行保持。在固定环33形成有供螺栓19(图1(a)所示)插通的螺栓插通孔33a。壳体保持部321覆盖收容壳体31的第一被保持部312至第三被保持部314。弯曲筒部322在使电缆部5的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弯曲的状态下将其保持。圆筒部323使中心轴与电缆部5的导出方向一致,并沿着与内圈11的旋转轴线O(图1(a)所示)平行的方向形成。
电缆部5从模制成型体32的导出部324向与旋转轴线O平行的方向被导出。导出部324具有圆锥状的锥形部324a以及外径比圆筒部323小的小径筒部324b,锥形部324a夹设于圆筒部323与小径筒部324b之间。
另外,如图3以及图4(a)和图4(b)所示,电缆部5具有护套50、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护套50的一端部50a被模制成型体32密封。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在模制成型体32的圆筒部323以及导出部324中被护套50一并覆盖。
护套50例如由聚氨酯等树脂构成,模制成型体32由例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者尼龙构成。特别地,若将模制成型体32的材质例如形成66尼龙或者612尼龙,则与护套50的密接性极其良好。
如图4(a)所示,第一绝缘电线51利用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的绝缘体512覆盖由铜等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构成的中心导体511而成。相同地,如图4(a)所示,第二绝缘电线52利用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的绝缘体522覆盖由铜等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构成的中心导体521而成。
磁场传感器4具有包含检测元件410的传感器主体部41、从传感器主体部41被引出的第一引线421以及第二引线422。在第一引线421连接有第一绝缘电线51的中心导体511,在第二引线422连接有第二绝缘电线52的中心导体521。这些连接能够通过焊接或者钎焊而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磁场传感器4的检测元件410为利用霍尔效应对磁场进行检测的霍尔元件。检测元件410在传感器主体部41的内部电连接于第一引线421以及第二引线422。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在圆筒部323的弯曲筒部322侧的端部从护套50露出。即,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从圆筒部323的护套50的一端部50a露出,并保持于弯曲筒部322。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从第三被保持部314侧导入收容壳体31,在收容壳体31内与磁场传感器4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若将模制成型体32的圆筒部323以及保持于导出部324的部分的护套50的中心轴设为C1,将收容壳体31的筒状部310的中心轴设为C2,则中心轴C1与C2以90°的角度交叉。因此,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在模制成型体32的圆筒部323与收容壳体31之间弯曲为中心角为90°的圆弧状。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中心轴C1、C2在90°±10°的范围内交叉。中心轴C1、C2所成的规定的角度的更加优选的范围为90°±5°。
护套50遍布10mm以上的长度保持于模制成型体32的圆筒部323。在图3中,利用L1表示保持于圆筒部323的部分的护套50的长度。护套50遍布10mm以上的长度保持于模制成型体32,从而能够对护套50稳固地进行保持,进而能够防止水分从护套50的外周面浸入。
护套50的外径例如为5mm,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各自的外径例如为1.5mm。在模制成型体32的弯曲筒部322被弯曲的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曲率半径例如为3.5mm以上10mm以下。另外,沿着中心轴C2的方向的收容壳体31的第三被保持部314与电缆部5的护套50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D1例如为3.5mm以上10mm以下。
(带传感器的电缆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5对带传感器的电缆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带传感器的电缆2通过向上金属模具以及下金属模具内注入高温的熔融树脂成型模制成型体32的模制成型而被制造。
图5是以配置于下金属模具6的各部件一同表示使用于带传感器的电缆2的制造的下金属模具6的俯视图。在图5中,利用灰色表示注入下金属模具6侧的型腔60的熔融树脂7。与该下金属模具组合的上金属模具具有与下金属模具6对称的形状,并与下金属模具6一同形成型腔60。
在下金属模具6配置有固定环33、收容磁场传感器4的收容壳体31以及电缆部5的一端部。电缆部5在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从护套50露出并连接于磁场传感器4的状态下配置于下金属模具6上。在下金属模具6形成有用于在与上金属模具之间夹持护套50的夹持部61。若上金属模具重叠于下金属模具6,则固定环33、收容壳体31以及电缆部5被下金属模具6以及上金属模具夹持而被固定。
在型腔60从注入孔62注入有熔融树脂7。该注入孔62指向电缆部5的护套50,并在成为导出部324的锥形部324a的部分具有开口62a。从注入孔62注入的熔融树脂7沿着图5所示的箭头的方向在型腔60内流动。即,熔融树脂7从成为导出部324的部分经由成为圆筒部323的部分向成为弯曲筒部322的部分流动,从而直至成为壳体保持部321以及凸缘部320的部分。该熔融树脂7若温度降低而固化,则形成模制成型体32。
熔融树脂7的热经由下金属模具6、上金属模具以及电缆部5被散热。此时,熔融树脂7优选温度分布偏差不大,整体均匀地温度降低。这是因为若在熔融树脂7固化的过程中,产生极端的温度的差别,则延迟固化的部分成为负压,从而容易产生空隙(气泡)。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成为弯曲筒部322的部分的中央部配置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从而抑制空隙的产生。换句话说,熔融树脂7的热除了被下金属模具6以及上金属模具冷却之外,也被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冷却,因此在弯曲筒部322的中央部保持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从而制造时的成为弯曲筒部322的部分的熔融树脂7的温度分布均等化,进而能够抑制空隙的产生。
此外,型腔60内的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姿势通过对被下金属模具6以及上金属模具夹持的护套50的轴向的位置进行调节而能够调整。另外,使熔融树脂7沿着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流动,从而能够保持模制成型时的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姿势。
(弯曲筒部322的截面构造)
图6(a)表示图2(a)的B-B线截面的弯曲筒部32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图6(b)相同地表示图2(a)的B-B线截面的弯曲筒部322的截面的其他例子。该B-B线截面为相对于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此外,在图6(a)以及图6(b)中,为了明确图示内容,而省略表示弯曲筒部322的截面的阴影线。
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模制成型体32的弯曲筒部322为相对于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圆形状的圆形状。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保持于图6(a)以及图6(b)所示的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央部。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的直径例如为10mm。
此处,在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中,将从弯曲筒部322的外周面322a上的任意的点P至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任一个绝缘体512、522的外周面的最短距离设为点P的外周面间距L。即,外周面间距L相当于以点P为中心的圆,亦即与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任一个绝缘体512、522外接,并且半径成为最小的圆的相应半径。
在图6(a)以及图6(b)中,利用Pa表示该外周面间距L成为最小的弯曲筒部322的外周面322a上的点,将该Pa的外周面间距L表示为Lmin。另外,在图6(a)以及图6(b)中,利用Pb表示外周面间距L成为最大的筒部322的外周面322a上的点,将该Pb的外周面间距L表示为Lmax。再者,在图6(a)以及图6(b)中,分别利用双点划线表示以Pa为中心并与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任一个绝缘体512、522外接的圆Ca的一部分以及以Pb为中心并与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任一个绝缘体512、522外接的圆Cb的一部分。
若将作为外周面间距L的最大值的Lmax与作为外周面间距L的最小值的Lmin的差设为ΔL(ΔL=Lmax-Lmin),则ΔL在第一绝缘电线51与第二绝缘电线52在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截面的中心点C接触的情况下最小,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若从中心点C分离则增大。
该ΔL越小,在抑制空隙的产生方面越优选。在本实施方式中,ΔL在2mm以内。若ΔL超过2mm,则在制造时,在弯曲筒部322容易产生空隙。若在制造时产生空隙,则空隙因之后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的使用时的温度变化等而逐渐增大,从而存在模制成型体32的强度降低的担忧。另外,也存在从电缆部5的另一端部侧经由护套50与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的缝隙而浸入的水分滞留于传感器外壳3内的担忧。
(比较例)
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模制成型体32的弯曲筒部322的剖视图。在该比较例中,作为外周面间距L的最大值Lmax与最小值Lmin的差的ΔL超过2mm,从而在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截面的一部分产生空隙V。这考虑为在基于模制成型的模制成型体32的成型时,熔融树脂7从成为弯曲筒部322的部分的外周侧逐渐固化并收缩,从而径向的厚度较厚,最后固化的部分的熔融树脂7成为负压,从而产生了空隙V。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ΔL形成2mm以内,从而能够抑制上述的空隙V的产生。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保持于模制成型体32的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央部,因此制造时的成为弯曲筒部322的部分的熔融树脂7的温度分布被均等化,从而能够抑制空隙V的产生。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的外周面间距L的最大值Lmax与最小值Lmin的差的ΔL在2mm以内,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空隙V的产生。由此,传感器外壳3的耐久性提高,并且能够防止水分滞留于传感器外壳3内。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中,电缆部5的从护套50的端部50a露出的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在模制成型体32的弯曲筒部322被弯曲,从而保持于模制成型体32的部分的护套50的中心轴C1相对于收容壳体31的筒状部310的中心轴C2以规定的角度(90°)交叉。由此,能够抑制从模制成型体32导出的电缆部5与搭载于车辆的其他的部件等干涉,并且能够使模制成型体32小型化。
再者,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中,磁场传感器4的主体部41收容于收容壳体31的筒状部310,模制成型体32对收容壳体31的第一被保持部312至第三被保持部314进行保持。由此,在模制成型体32的模制成型时,熔融树脂7不与磁场传感器4的主体部41直接接触,而能够抑制检测元件410因熔融树脂7的热而受损。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8以及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的剖视图,图9是图8的C-C线剖视图。此外,带该传感器的电缆2'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相同的制造方法而被制造。
本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除了传感器外壳3'的模制成型体3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外壳3的模制成型体32不同,并且电缆部5的护套50的端部收容于收容壳体31,护套50从收容壳体31的第三被保持部314导出之外,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相同。在图8以及图9中,对与在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构成要素实际共通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3以及图6所标注的图标记相同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外壳3'的模制成型体32'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外壳3的弯曲筒部322对应的弯曲筒部322',但该弯曲筒部322'的中心轴的曲率半径形成为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弯曲筒部322的中心轴的曲率半径大。
该曲率半径的不同取决于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在弯曲筒部322'内被电缆部5的护套50覆盖,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与护套50一同弯曲。换句话说,护套50的外径比第一绝缘电线51以及第二绝缘电线52(在图6中,仅表示第一绝缘电线51)大且硬度较高,因此难以弯曲,由此传感器外壳3'的弯曲筒部322'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弯曲筒部322的中心轴的曲率半径大。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外壳3'中,收容壳体31的第三被保持部314与呈直线状保持于模制成型体32'的圆筒部323'的范围内的护套50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D1'成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外壳3的距离D1的2倍左右。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外壳3'中,护套50遍布较长的范围覆盖于模制成型体32',因此即使将模制成型体32'的材质形成比尼龙低成本的PBT,也能够确保充分的防水性。
如图9所示,在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中,若将从弯曲筒部322'的外周面322a'上的任意的点P至护套50的外周面的最短距离设为点P的外周面间距L,则该外周面间距L在护套50的中心与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心一致的情况下,在弯曲筒部322'的外周面322a'上的任意的点P均相等,若护套50的中心从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心脱离,则外周面间距L因点P的位置而变化。
在图9中,利用Pa表示该外周面间距L成为最小的弯曲筒部322'的外周面322a'上的点,将该Pa的外周面间距L表示为Lmin。另外,在图9中,利用Pb表示外周面间距L成为最大的弯曲筒部322的外周面322a'上的点,将该Pb的外周面间距L表示为Lmax
若将作为外周面间距L的最大值的Lmax与作为外周面间距L的最小值的Lmin的差设为ΔL(ΔL=Lmax-Lmin),则ΔL在护套50的中心与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心一致的情况下最小,护套50的中心若从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心分离则增大。
该ΔL越小,制造时的成为弯曲筒部322'的部分的熔融树脂的温度分布越被均等化,从而越能够抑制空隙的产生。在本实施方式中,ΔL在2mm以内。若ΔL超过2mm,则在制造时,在弯曲筒部322'容易产生空隙。
(比较例)
图10是表示比较例的模制成型体32'的弯曲筒部322'的剖视图。在该比较例中,作为外周面间距L的最大值Lmax与最小值Lmin的差的ΔL超过2mm,从而在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截面的一部分产生空隙V。这考虑为在模制成型体32'的成型时,熔融树脂从成为弯曲筒部322'的部分的外周侧逐渐固化并收缩,从而熔融树脂在径向的厚度较厚的部分成为负压,进而产生了空隙V。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ΔL形成2mm以内,从而能够抑制上述的空隙V的产生。
(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护套50保持于模制成型体32'的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央部,因此在制造时成为弯曲筒部322'的部分的熔融树脂的温度分布被均等化,从而能够抑制空隙V的产生。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弯曲筒部322'的圆形状的截面的外周面间距L的最大值Lmax与最小值Lmin的差的ΔL在2mm以内,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空隙V的产生。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传感器外壳3'的耐久性提高,并且能够防止水分滞留于传感器外壳3'内。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下来,引用实施方式的图标记等记载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而掌握的技术思想。但是,以下记载的各图标记等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中具体地表示权利要求书的构成要素的部件等。
[1]一种带传感器的电缆2、2',其特征在于,具备:利用绝缘体521、522覆盖中心导体511、521而成的多个绝缘电线51、52;一并覆盖上述多个绝缘电线51、52的护套50;具有包含检测元件410的传感器主体部41以及从上述传感器主体部41引出并连接于上述中心导体511、521的引线421、422的传感器4以及对上述护套50的一端部进行密封并且收容上述传感器4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壳(传感器外壳3、3'),上述外壳3、3'具有收容上述传感器4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部(收容壳体31)、导出上述护套50的导出部324以及设置于上述收容部31与上述导出部324之间并在使上述多个绝缘电线51、52弯曲的状态下保持所述多个绝缘电线51、52的截面圆形状的弯曲筒部322、322',上述弯曲筒部322、322'由相对于上述多个绝缘电线51、5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圆形状的模制树脂构成,上述多个绝缘电线51、52保持于上述弯曲筒部322、322'的上述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央部。
[2]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绝缘电线51、52从上述护套50露出并保持于上述弯曲筒部322。
[3]根据上述[2]所记载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弯曲筒部322的上述圆形状的截面中,在将从上述弯曲筒部322的外周面322a上的任意的点P至上述多个绝缘电线51、52的任意的上述绝缘体512、522的外周面的最短距离设为外周面间距L时,上述外周面间距L的最大值Lmax与最小值Lmin的差在2mm以内。
[4]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绝缘电线51、52在上述弯曲筒部322'中被上述护套50覆盖。
[5]根据上述[4]所记载的带传感器的电缆2',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弯曲筒部322'的上述圆形状的截面中,在将从上述弯曲筒部322'的外周面322a'上的任意的点P至上述护套50的外周面的最短距离设为外周面间距L时,上述外周面间距L的最大值Lmax与最小值Lmin的差在2mm以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不限定权利要求书的实用新型。另外,应该注意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的全部不限定于在用于解决实用新型的课题的手段中是必须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形来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车轮轴承装置1的旋转检测装置10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能够在对搭载于车辆的各种物理量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应用本实用新型。在该情况下,作为传感器,不限定于磁场传感器,能够应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者横摆速率传感器等。另外,除了车辆用以外,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

Claims (8)

1.一种带传感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具备:
利用绝缘体覆盖中心导体而成的多个绝缘电线;
一并覆盖所述多个绝缘电线的护套;
具有包含检测元件的传感器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传感器主体部引出并连接于所述中心导体的引线的传感器;以及
对所述护套的一端部进行密封并且收容所述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壳,
所述外壳具有收容所述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部、导出所述护套的导出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收容部与所述导出部之间并在使所述多个绝缘电线弯曲的状态下保持所述多个绝缘电线的截面圆形状的弯曲筒部,
所述弯曲筒部由相对于所述多个绝缘电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圆形状的模制树脂构成,
所述多个绝缘电线保持于所述弯曲筒部的所述圆形状的截面的中央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感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绝缘电线从所述护套露出并保持于所述弯曲筒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传感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弯曲筒部的所述圆形状的截面中,在将从所述弯曲筒部的外周面上的任意的点至所述多个绝缘电线的任意的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的最短距离设为外周面间距时,所述外周面间距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在2mm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感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绝缘电线在所述弯曲筒部被所述护套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传感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弯曲筒部的所述圆形状的截面中,在将从所述弯曲筒部的外周面上的任意的点至所述护套的外周面的最短距离设为外周面间距时,所述外周面间距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在2mm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传感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部具有形成有开口的筒状部,
所述传感器主体部配置于在所述筒状部的内侧形成的收纳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传感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主体部从所述筒状部的开口向外侧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传感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主体部的一部分从所述收容部突出。
CN201521013660.XU 2014-12-19 2015-12-09 带传感器的电缆 Active CN20519308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7348A JP6694232B2 (ja) 2014-12-19 2014-12-19 センサ付きケーブル
JP2014-257348 2014-12-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3088U true CN205193088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3660.XU Active CN205193088U (zh) 2014-12-19 2015-12-09 带传感器的电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70784B2 (zh)
JP (1) JP6694232B2 (zh)
CN (1) CN205193088U (zh)
FR (1) FR3030920B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6659A (zh) * 2018-11-27 2020-06-0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线束
CN112309614A (zh) * 2019-07-29 2021-02-0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线束
CN112762973A (zh) * 2020-12-23 2021-05-07 安徽科达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尘防水溅浸入的光电编码器
CN114729955A (zh) * 2019-11-27 2022-07-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传感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54542A (ja) * 2016-09-30 2018-04-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体
JP7091665B2 (ja) * 2018-01-11 2022-06-2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端末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4830A (ja) * 1992-05-11 1993-11-26 Hitachi Cable Ltd L字形曲げ部分を有するコネクタ付同軸ケーブル
US6253614B1 (en) * 1998-07-15 2001-07-03 Ssi Technologies, Inc. Speed sensor having a UV-cured glue seal and a method of applying the same
JP2003307523A (ja) * 2002-04-16 2003-10-3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回転検出センサ
JP4487851B2 (ja) 2005-05-20 2010-06-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回転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DE112007002157T5 (de) 2006-09-22 2009-08-20 Ntn Corp. Rotationserfassungsvorrichtung, damit ausgestattetes Radlager und Verfahren zum Fertigen derselben
DE102006060648A1 (de) 2006-12-21 2008-06-26 Wabco Gmbh Vorrichtung mit einem Sensor und Koppelmitteln
US7909661B2 (en) * 2009-04-27 2011-03-2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Plug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able arrangement and having retaining arrangement securely retaining mating substrate therein
JP5784902B2 (ja) * 2010-12-20 2015-09-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4238355A (ja) * 2013-06-10 2014-12-1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車載用検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6659A (zh) * 2018-11-27 2020-06-0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线束
CN111216659B (zh) * 2018-11-27 2024-05-28 株式会社博迈立铖 线束
CN112309614A (zh) * 2019-07-29 2021-02-0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线束
CN112309614B (zh) * 2019-07-29 2024-01-09 株式会社博迈立铖 线束
CN114729955A (zh) * 2019-11-27 2022-07-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传感器装置
CN114729955B (zh) * 2019-11-27 2024-05-1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传感器装置
CN112762973A (zh) * 2020-12-23 2021-05-07 安徽科达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尘防水溅浸入的光电编码器
CN112762973B (zh) * 2020-12-23 2022-03-22 安徽科达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尘防水溅浸入的光电编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70784B2 (en) 2018-05-15
FR3030920B1 (fr) 2018-04-06
FR3030920A1 (fr) 2016-06-24
JP6694232B2 (ja) 2020-05-13
JP2016119191A (ja) 2016-06-30
US20160178395A1 (en) 2016-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93088U (zh) 带传感器的电缆
CN104884962B (zh) 轮速传感器及线束
US9029702B2 (en)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a sensor assembly and sensor assembly
EP2884243B1 (en) Physical quantity measurement sens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hysical quantity measurement sensor, sealing structure of physical quantity measurement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able with resin molded body
CN106163881A (zh) 车载用检测装置
WO2012113592A1 (de) Sensoreinheit für ein fahrzeug
WO2015145841A1 (ja) 回転検出センサおよびその樹脂成形型
JP2014095467A (ja) ブー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119334A (zh) 旋转检测传感器
CN101688880A (zh) 旋转检测传感器
CN105358939B (zh)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4668598U (zh) 带模铸树脂的电缆
CN206862375U (zh) 车载用检测装置
JP5258451B2 (ja) 回転検出センサ
JP5172006B1 (ja) センサ装置
CN113454464A (zh) 感应式转速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7007867U (zh) 轮速传感器
CN202732652U (zh) 一种转矩传感器的感应轴
US20140230545A1 (en) Sensor and method of making a sensor
US9742103B2 (en) Connector
JP4872799B2 (ja) 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の状態量測定装置
CN101646947B (zh) 旋转检测传感器
CN205067518U (zh) 一种转速传感器
CN205373730U (zh) 一种汽车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CN220420932U (zh) 一种电机位置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