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13633U - 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13633U CN205113633U CN201520722746.3U CN201520722746U CN205113633U CN 205113633 U CN205113633 U CN 205113633U CN 201520722746 U CN201520722746 U CN 201520722746U CN 205113633 U CN205113633 U CN 2051136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uctural component
- ship structural
- hole
- ship
-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第一船舶构件上用于贯穿第二船舶构件的贯穿孔构成相贯切口,相贯切口上设有部分覆盖所述相贯切口的补板,所述补板分别与第一船舶构件和第二船舶构件连接,所述补板对应覆盖所述相贯切口的板体上设有通孔。通过将通孔设置于补板上,减少工序、提高效率。同时,补板上的通孔为开口孔,与补板的轮廓线连成一体,能够一次性加工成型,大幅降低了工厂的施工工作量,因而具备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船舶结构中,舱壁板、平台板、甲板板、船壳板等等,都需要用构件进行加强和支撑。参阅图1-1至图1-4所示,当较小的第二船舶构件2在贯穿较大的第一船舶构件1或板材时,需要在较大的第一船舶构件1或板材上设置贯穿孔,用于较小的第二船舶构件2通过,这种贯穿孔称为相贯切口3,专业标准是CB*3182-83。
参阅图2-1至图2-4以及图2-11所示,当船舶构件或板材所支撑的结构承受较大载荷时,船舶构件的相贯切口3需要用一块小板进行补偿加强,这块小板的专业名称是补板4,专业标准是CB*3182-83。
在船舶中,如果舱室是用于装载液体的,为了保证空气与液体的流通,在舱室内部的构件和板材上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通孔5。当通孔位于舱室的顶部时,通孔的名称叫透气孔;当通孔位于舱室的侧壁或底部时,通孔的名称叫流水孔。构件的相贯切口3能作为透气孔,也作为流水孔。然而当相贯切口3需要用补板4加强时,就不能作为透气孔或流水孔。
参阅图3-1至图3-4所示,当构件的相贯切口3需要用补板4进行加强,同时该区域的构件还需要设置透气孔或流水孔时,现在的常规方法是:在相贯切口附近,在相贯切口所在的构件或板材上设置通孔5,并且通孔5满足透气孔或流水孔的要求,该方法的缺点是:补板和通孔是分开的,需要两道工序才能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第一船舶构件上用于贯穿第二船舶构件的贯穿孔构成相贯切口,相贯切口上设有部分覆盖所述相贯切口的补板,所述补板分别与第一船舶构件和第二船舶构件连接,所述补板对应覆盖所述相贯切口的板体上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设于补板与第二船舶构件连接侧的开口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椭圆孔、腰圆孔或不规则孔形。
优选地,第一船舶构件和第二船舶构件为型材或板材。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构件上不用设置通孔了,从而减少了生产通孔的一道工序。而补板上的通孔是开放的,与补板的轮廓线连成一体,能够一次性加工成型,大幅降低了工厂的施工工作量,具备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2)对于某些船舶,通孔的边缘是要求打磨光滑的。由于补板的体积与重量均比构件要小的多,降低了打磨工作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1至图1-4显示为相贯切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1至图2-4显示为现有技术中补板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11显示为图2-1的剖视图;
图3-1至图3-4显示为现有技术中通孔的设置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第一船舶构件
2第二船舶构件
3相贯切口
4补板
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第一船舶构件1上用于贯穿第二船舶构件2的贯穿孔构成相贯切口3,相贯切口上设有部分覆盖相贯切口3的补板4,补板4分别与第一船舶构件1和第二船舶构件2连接,补板4对应覆盖相贯切口3的板体上设有通孔5。通孔5优选为圆形孔、椭圆孔、腰圆孔或不规则孔形,满足透气孔或流水孔的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参阅图4所示,通孔5为设于补板4与第二船舶构件2连接侧的开口孔,与补板的轮廓线连成一体,便于机床一次加工成型。同时,对于某些船舶,通孔的边缘是要求打磨光滑的。由于补板的体积与重量均比构件要小的多,降低了打磨工作的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第二船舶构件2可以是轧制型材,如角钢、球扁钢等;也可以是工厂自制的型材,如扁钢、T型材等。第一船舶构件1可以是轧制型材,如角钢、球扁钢等;也可以是工厂自制的型材,如T型材等;也可以是板材,如舱壁板、平台板、甲板板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4)
1.一种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第一船舶构件上用于贯穿第二船舶构件的贯穿孔构成相贯切口,其特征在于,相贯切口上设有部分覆盖所述相贯切口的补板,所述补板分别与第一船舶构件和第二船舶构件连接,所述补板对应覆盖所述相贯切口的板体上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设于补板与第二船舶构件连接侧的开口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椭圆孔、腰圆孔或不规则孔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船舶构件和第二船舶构件为型材或板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22746.3U CN205113633U (zh) | 2015-09-17 | 2015-09-17 | 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22746.3U CN205113633U (zh) | 2015-09-17 | 2015-09-17 | 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13633U true CN205113633U (zh) | 2016-03-30 |
Family
ID=5556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22746.3U Active CN205113633U (zh) | 2015-09-17 | 2015-09-17 | 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13633U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84608A (zh) * | 2016-07-05 | 2016-12-07 | 江苏科技大学 | 船舶舱壁板的骨材贯穿孔孔型及其补板焊接结构 |
CN107357975A (zh) * | 2017-06-27 | 2017-11-17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圆柱筒体与船体双斜切平面相贯线的求取方法及筒体 |
CN106114758B (zh) * | 2016-08-29 | 2018-07-20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一种带钥匙孔的纵骨贯穿孔结构 |
CN108749999A (zh) * | 2018-05-31 | 2018-11-06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补强结构 |
CN109178197A (zh) * | 2018-10-26 | 2019-01-11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船用补板结构 |
CN109911104A (zh) * | 2019-03-29 | 2019-06-21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船舶壁板贯穿孔及其开设方法及船舶分段建造工艺 |
CN110239658A (zh) * | 2019-06-14 | 2019-09-17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相交组件及相交构件的连接方法 |
CN111268052A (zh) * | 2020-02-28 | 2020-06-12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船舶型材贯穿结构 |
CN112464375A (zh) * | 2020-11-25 | 2021-03-09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设计规则的贯穿孔设计方法及系统 |
CN112528409A (zh) * | 2020-12-09 | 2021-03-19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船舶非标补板创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CN112610573A (zh) * | 2020-12-02 | 2021-04-06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疲劳强度的型材连接结构 |
-
2015
- 2015-09-17 CN CN201520722746.3U patent/CN2051136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84608B (zh) * | 2016-07-05 | 2018-10-23 | 江苏科技大学 | 船舶舱壁板的骨材贯穿孔孔型及其补板焊接结构 |
CN106184608A (zh) * | 2016-07-05 | 2016-12-07 | 江苏科技大学 | 船舶舱壁板的骨材贯穿孔孔型及其补板焊接结构 |
CN106114758B (zh) * | 2016-08-29 | 2018-07-20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一种带钥匙孔的纵骨贯穿孔结构 |
CN107357975B (zh) * | 2017-06-27 | 2020-09-04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圆柱筒体与船体双斜切平面相贯线的求取方法及筒体 |
CN107357975A (zh) * | 2017-06-27 | 2017-11-17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圆柱筒体与船体双斜切平面相贯线的求取方法及筒体 |
CN108749999A (zh) * | 2018-05-31 | 2018-11-06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补强结构 |
CN109178197A (zh) * | 2018-10-26 | 2019-01-11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船用补板结构 |
CN109911104A (zh) * | 2019-03-29 | 2019-06-21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船舶壁板贯穿孔及其开设方法及船舶分段建造工艺 |
CN110239658A (zh) * | 2019-06-14 | 2019-09-17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相交组件及相交构件的连接方法 |
CN110239658B (zh) * | 2019-06-14 | 2020-08-14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相交组件及相交构件的连接方法 |
CN111268052A (zh) * | 2020-02-28 | 2020-06-12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船舶型材贯穿结构 |
CN112464375A (zh) * | 2020-11-25 | 2021-03-09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设计规则的贯穿孔设计方法及系统 |
CN112464375B (zh) * | 2020-11-25 | 2022-07-05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设计规则的贯穿孔设计方法及系统 |
CN112610573A (zh) * | 2020-12-02 | 2021-04-06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疲劳强度的型材连接结构 |
CN112528409A (zh) * | 2020-12-09 | 2021-03-19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船舶非标补板创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CN112528409B (zh) * | 2020-12-09 | 2022-03-22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船舶非标补板创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13633U (zh) | 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 | |
CN204775822U (zh) | 船舶上层建筑内围壁的肘板结构 | |
CN205496387U (zh) | 一种集装箱顶板模具 | |
CN111470003A (zh) | 一种船舶舷窗开孔划线方法 | |
CN206202587U (zh) | 一种船舶舱壁连接结构 | |
CN107161281A (zh) | 一种船舶分段快速搭载的方法 | |
CN206766276U (zh) | 船舶用槽形舱壁 | |
CN106995037B (zh) | 船体曲面外板纵骨的排布方法 | |
CN109850059B (zh) | 一种g4型集滚船的分段划分设计方法 | |
CN207239348U (zh) | 一种火花机工作台 | |
CN104691704B (zh) | 一种内河船舶的建造方法 | |
CN107128438B (zh) | 一种应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纵向板架结构 | |
CN207326429U (zh) | 一种加工中心 | |
CN203666915U (zh) | 新型双圆弧舱口角隅结构 | |
CN105880415A (zh) | 一种船舶槽型舱壁的制造工艺 | |
CN208450363U (zh) | 一种车门把手加强板的冲压模具组 | |
CN203725863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板材双面倒角的铣刀 | |
CN206264874U (zh) | 一种冷藏车底板通风槽结构 | |
CN109436213A (zh) | 不锈钢液货船隔离空舱内平台开孔结构 | |
CN205239883U (zh) | 一种带有曲向导边的舵叶 | |
CN201619662U (zh) | 造船过程中同时用于支撑和吊运船体分段的工装构件 | |
CN205168652U (zh) | 一种整体成型式轻卡车地板前纵梁 | |
CN208344486U (zh) | 一种船用小分片式中间甲板 | |
CN206856928U (zh) | 一种豪华邮轮总段吊装眼环结构 | |
CN201931278U (zh) | 一种数控机床鞍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01612,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Xin Brick Road No. 10, building 518, 8 Patentee after: Tianhai fusion defense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612,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Xin Brick Road No. 10, building 518, 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Bestway Marine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