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5265U - 全自动便携车篷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便携车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15265U CN204915265U CN201520727030.2U CN201520727030U CN204915265U CN 204915265 U CN204915265 U CN 204915265U CN 201520727030 U CN201520727030 U CN 201520727030U CN 204915265 U CN204915265 U CN 2049152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keleton
- stretches
- group
- control part
- driving le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全自动便携车篷,包括控制部、支架部和罩体,所述控制部连接支架部并控制支架部伸展和收缩,所述罩体固定设置于支架部上,并随着支架部的伸展而伸展,随着支架部的收缩而收缩;所述支架部包括主体支架和支撑骨架;所述主体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的伸缩运动,分别带动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的伸缩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便携车篷,结构简单,伸缩骨架分散设置使其支撑罩体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便携车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保护类产品主要为全覆盖车衣和铝膜半罩车衣,这种车衣在使用时需要用户手动打开覆盖在汽车外壳上,在不使用时还需用户手动收纳,这种车衣的打开和收纳的操作较为繁琐,且打开和收纳过程极其不方便;而这种车衣由于贴合在汽车的车身上,隔热效果不好,并且由于车身的车漆表面会有灰尘等硬颗粒,车衣和车身直接接触,在盖车衣和脱车衣的时候可能会带动硬颗粒划伤车身表面,所以衍生出力一种全自动便携车篷,在其骨架收缩的小体积时安放在汽车的顶部,然后通过控制部控制骨架伸展将罩体撑开,防尘、防晒隔热等效果突出,不使用时,通过控制部控制骨架收缩,然后从车顶取下放在后备箱等处,操作过程简单,使用方便,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然而现有全自动便携车篷的骨架结构相对复杂,而且骨架支撑罩体的稳定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骨架支撑罩体稳定的全自动便携车篷。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便携车篷,包括控制部、支架部和罩体,所述控制部连接支架部并控制支架部伸展和收缩,所述罩体固定设置于支架部上,并随着支架部的伸展而伸展,随着支架部的收缩而收缩;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部包括主体支架和支撑骨架;
所述主体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对称设置于控制部的两侧,并分别连接于控制部,控制部控制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对称运动;
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每一组伸缩骨架包括多幅伸缩骨架;所述第一组伸缩骨架的每一幅伸缩骨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伸缩支架,另一端相互分散设置,且该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罩体;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的每一幅伸缩骨架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伸缩支架,另一端相互分散设置,且该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罩体;
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的伸缩运动,分别带动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的伸缩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包括第一主动杆和第一从动杆;所述第一主动杆的两端之间的位置与第一从动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一主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部;
所述第二伸缩支架包括第二主动杆和第二从动杆;所述第二主动杆的两端之间的位置与第二从动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二主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包括主动齿轮、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
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或第二输出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杆固定连接,且带动第一主动杆转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二主动杆固定连接,且带动第二主动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两端之间铰接于所述第一主动杆;所述第二从动杆的两端之间铰接于所述第二主动杆;
所述第一从动杆与第二从动杆相对的一端相互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从动杆上设置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且与第一条形通孔的孔壁铰接;
所述第二从动杆上设置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二主动杆穿过所述第二条形通孔,且与第二条形通孔的孔壁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伸缩骨架中任意一副伸缩骨架至少包括一节伸缩骨架,每一节伸缩骨架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根支杆,相邻节的伸缩骨架的支杆交替式的相互铰接;其中,靠近第一伸缩支架的一节伸缩骨架的两根支杆中一根支杆的一端与第一主动杆远离控制部的一端铰接,另一根支杆的一端与第一从动杆远离控制部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中任意一副伸缩骨架至少包括一节伸缩骨架,每一节伸缩骨架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根支杆,相邻节的伸缩骨架的支杆交替式的相互铰接;其中,靠近第二伸缩支架的一节伸缩骨架的两根支杆中一根支杆的一端与第二主动杆远离控制部的一端铰接,另一根支杆的一端与第二从动杆远离控制部的一端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伸缩骨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成180度角设置;
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成180度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伸缩骨架包括至少三幅伸缩骨架,位于中间的伸缩骨架均匀地设置于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
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包括至少三幅伸缩骨架,位于中间的伸缩骨架均匀地设置于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全自动便携车篷还包括支撑部,该支撑部固定设置于控制部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便携车篷,设置的支架部包括主体支架和支撑骨架,主体支架由对称设置的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组成,然后分别控制与之对应的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而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中的各副伸缩骨架的一端与对应的伸缩支架铰接,另一端分散设置,结构简单,伸缩骨架分散设置使其支撑罩体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全自动便携车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全自动便携车篷的支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控制部及主体支架伸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控制部及主体支架收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伸缩骨架伸展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伸缩骨架收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主动杆、第二主动杆、第一从动杆以及第二从动杆远离控制部一端端部的铰接连接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全自动便携车篷,包括控制部10、支架部20和罩体30,所述控制部10连接支架部20并控制支架部20伸展和收缩,所述罩体30固定设置于支架部20上,并随着支架部20的伸展而伸展,随着支架部20的收缩而收缩;上述支架部20包括主体支架和支撑骨架;所述主体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支架21和第二伸缩支架22,第一伸缩支架21和第二伸缩支架22对称设置于控制部10的两侧,并分别连接于控制部10,控制部10控制第一伸缩支架21和第二伸缩支架22对称运动。第一伸缩支架21和第二伸缩支架22对称设置并由控制部10控制两者对称运动,控制部10可以更好的控制两侧伸缩支架的同步伸展和收缩,方便全自动便携车篷的使用。
上述支撑骨架包括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每一组伸缩骨架包括多幅伸缩骨架23;所述第一组伸缩骨架的每一幅伸缩骨架2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伸缩支架21,另一端相互分散设置,且该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罩体30;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的每一幅伸缩骨架23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伸缩支架22,另一端相互分散设置,且该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罩体30;本实施例中,将每一组伸缩骨架23分散式的连接对应的伸缩骨架,可以使罩体30与伸缩骨架接触的接触点分部的更加广泛。从而使伸缩骨架23更加稳定的支撑罩体30。
上述第一伸缩支架21和第二伸缩支架22的伸缩运动,分别带动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的伸缩运动。本实施例的第一伸缩支架21和第二伸缩支架22,以及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的结构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将伸缩骨架23的结构设置成与雨伞骨架的结构相同等。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伸缩支架21包括第一主动杆211和第一从动杆212;所述第一主动杆211的两端之间的位置与第一从动杆212相互铰接,所述第一主动杆211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部10;所述第二伸缩支架22包括第二主动杆221和第二从动杆222;所述第二主动杆221的两端之间的位置与第二从动杆222相互铰接,所述第二主动杆221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部10。如此设置主体支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和生产。进一步地,上述第一从动杆212的两端之间铰接于所述第一主动杆211;所述第二从动杆222的两端之间铰接于所述第二主动杆221;所述第一从动杆212与第二从动杆222相对的一端相互铰接,也就是,第一从动杆212两端之间的位置与第一主动杆211两端之间的位置铰接,第二从动杆222两端之间的位置与第二主动杆221两端之间的位置铰接,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第一从动杆212与第二从动杆222相对的一端相互铰接,提高主体支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从动杆212上设置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主动杆211穿过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且与第一条形通孔的孔壁铰接;所述第二从动杆222上设置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二主动杆221穿过所述第二条形通孔,且与第二条形通孔的孔壁铰接。第一条形通孔可以限定第一主动杆211和第一从动杆212的铰接转动范围,当第一主动杆211接触到第一条形通孔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时,为第一主动杆211和第一从动杆212的相互转动的最大值,可以提高全自动便携车篷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同理,第二条形通孔可以限定第二主动杆221和第二从动杆222的铰接转动范围,当第二主动杆221接触到第二条形通孔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时,为第一主动杆211和第一从动杆212的相互转动的最大值,可以提高全自动便携车篷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上述主体支架伸展时,横向延伸,同时第一主动杆211和第一从动杆212大角度交叉,第二主动杆221和第二从动杆222大角度交叉;当主体支架收缩时,则第一主动杆211和第一从动杆212相互靠近且几乎平行,如果将第一从动杆212和/或第一主动杆211铰接处进行适当的弯折设计,则可以做到两者除了铰接处,其他位置相互平行,同理第二主动杆221和第二从动杆222交叉也是如此。
参照图3和图4,上述控制部10包括主动齿轮103、第一输出齿轮101和第二输出齿轮102;所述主动齿轮103与第一输出齿轮101或第二输出齿轮102啮合;所述第一输出齿轮101和第二输出齿轮102啮合;所述第一输出齿轮101与所述第一主动杆211固定连接,且带动第一主动杆211转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102与所述第二主动杆221固定连接,且带动第二主动杆221转动。当主动齿轮103带动第二输出齿轮102转动时,第二输出齿轮102必然会带动第一输出齿轮101与之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齿轮101和第二输出齿轮102的半径、齿数均相同,可以完全同步进行控制第一主动杆211和第二主动杆221,而主动齿轮103的半径和齿数均小于第一输出齿轮101和第二输出齿轮102的半径和齿数,可以降低全自动便携车篷伸展或收缩的速度,提高其稳定性,还可以降低主动齿轮输出的力量。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103可以连接一电机,由电力控制全自动便携车篷的伸展和收缩,也可以为主动齿轮103连接一手摇柄,由使用者手动进行操作。
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组伸缩骨架中任意一副伸缩骨架23至少包括一节伸缩骨架,每一节伸缩骨架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根支杆24,相邻节的伸缩骨架23的支杆24交替式的相互铰接;其中,靠近第一伸缩支架21的一节伸缩骨架的两根支杆24中一根支杆24的一端与第一主动杆211远离控制部10的一端铰接,另一根支杆24的一端与第一从动杆212远离控制部1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中任意一副伸缩骨架23至少包括一节伸缩骨架23,每一节伸缩骨架23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根支杆24,相邻节的伸缩骨架的支杆24交替式的相互铰接;其中,靠近第二伸缩支架22的一节伸缩骨架23的两根支杆24中一根支杆24的一端与第二主动杆221远离控制部10的一端铰接,另一根支杆24的一端与第二从动杆222远离控制部10的一端铰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组伸缩骨架中任意一副伸缩骨架23包括两节伸缩骨架,分别为支杆241和支杆242,以及支杆243和支杆244,支杆241和支杆242的中部相互铰接后,支杆241的一端与第一主动杆211远离控制部10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支杆244的一端铰接,而支杆244的另一端铰接于支杆243的中间部位;支杆242的一端与第一从动杆212远离控制部10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支杆243的一端铰接,而支杆243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罩体30。而同样设置的伸缩骨架有多幅。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组伸缩骨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成180度角设置;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成180度角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组伸缩骨架包括至少三幅伸缩骨架23,位于中间的伸缩骨架23均匀地设置于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包括至少三幅伸缩骨架23,位于中间的伸缩骨架均匀地设置于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比如参照图1和图2,第一组伸缩骨架包括四幅伸缩骨架,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成180度,而中间的两幅伸缩骨架23,分别与对应侧的伸缩骨架23所成角度相同。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上述全自动便携车篷还包括支撑部40,该支撑部40固定设置于控制部10的底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部40包括吸盘42和吸盘扳手41,可以方便的全自动便携车篷整体安装于汽车的顶部。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中,无论第一主动杆211、第二主动杆221、第一从动杆212还是第二从动杆222,其远离控制部10的一端上均会设置有铰接转接头2211,方便各支杆24与其铰接。
本实施例的全自动便携车篷,设置的支架部20包括主体支架和支撑骨架,主体支架由对称设置的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组成,然后分别控制与之对应的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而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中的各副伸缩骨架的一端与对应的伸缩支架铰接,另一端分散设置,结构简单,伸缩骨架23分散设置使其支撑罩体30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全自动便携车篷,包括控制部、支架部和罩体,所述控制部连接支架部并控制支架部伸展和收缩,所述罩体固定设置于支架部上,并随着支架部的伸展而伸展,随着支架部的收缩而收缩;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部包括主体支架和支撑骨架;
所述主体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对称设置于控制部的两侧,并分别连接于控制部,控制部控制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对称运动;
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每一组伸缩骨架包括多幅伸缩骨架;所述第一组伸缩骨架的每一幅伸缩骨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伸缩支架,另一端相互分散设置,且该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罩体;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的每一幅伸缩骨架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伸缩支架,另一端相互分散设置,且该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罩体;
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的伸缩运动,分别带动第一组伸缩骨架和第二组伸缩骨架的伸缩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便携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包括第一主动杆和第一从动杆;所述第一主动杆的两端之间的位置与第一从动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一主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部;
所述第二伸缩支架包括第二主动杆和第二从动杆;所述第二主动杆的两端之间的位置与第二从动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二主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部。
3.根据权利要去2所述的全自动便携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主动齿轮、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
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或第二输出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杆固定连接,且带动第一主动杆转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二主动杆固定连接,且带动第二主动杆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便携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两端之间铰接于所述第一主动杆;所述第二从动杆的两端之间铰接于所述第二主动杆;
所述第一从动杆与第二从动杆相对的一端相互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便携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杆上设置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且与第一条形通孔的孔壁铰接;
所述第二从动杆上设置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二主动杆穿过所述第二条形通孔,且与第二条形通孔的孔壁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便携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伸缩骨架中任意一副伸缩骨架至少包括一节伸缩骨架,每一节伸缩骨架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根支杆,相邻节的伸缩骨架的支杆交替式的相互铰接;其中,靠近第一伸缩支架的一节伸缩骨架的两根支杆中一根支杆的一端与第一主动杆远离控制部的一端铰接,另一根支杆的一端与第一从动杆远离控制部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中任意一副伸缩骨架至少包括一节伸缩骨架,每一节伸缩骨架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根支杆,相邻节的伸缩骨架的支杆交替式的相互铰接;其中,靠近第二伸缩支架的一节伸缩骨架的两根支杆中一根支杆的一端与第二主动杆远离控制部的一端铰接,另一根支杆的一端与第二从动杆远离控制部的一端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便携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伸缩骨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成180度角设置;
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成180度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便携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伸缩骨架包括至少三幅伸缩骨架,位于中间的伸缩骨架均匀地设置于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
所述第二组伸缩骨架包括至少三幅伸缩骨架,位于中间的伸缩骨架均匀地设置于位于最外侧的两幅伸缩骨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便携车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该支撑部固定设置于控制部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27030.2U CN204915265U (zh) | 2015-09-17 | 2015-09-17 | 全自动便携车篷 |
PCT/CN2016/078332 WO2017045393A1 (zh) | 2015-09-17 | 2016-04-01 | 全自动便携车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27030.2U CN204915265U (zh) | 2015-09-17 | 2015-09-17 | 全自动便携车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15265U true CN204915265U (zh) | 2015-12-30 |
Family
ID=54964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27030.2U Active CN204915265U (zh) | 2015-09-17 | 2015-09-17 | 全自动便携车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15265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45393A1 (zh) * | 2015-09-17 | 2017-03-23 | 深圳市迈牛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便携车篷 |
WO2017125096A1 (es) * | 2016-01-21 | 2017-07-27 | Rizo Tello Ivan Arnulfo | Cobertor protector automático y portátil para vehículos |
CN107253433A (zh) * | 2017-06-01 | 2017-10-17 | 吴安楠 | 一种可下压固定的汽车遮阳伞 |
WO2018076550A1 (zh) * | 2016-10-25 | 2018-05-03 | 深圳茵迪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遮阳伞 |
-
2015
- 2015-09-17 CN CN201520727030.2U patent/CN20491526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45393A1 (zh) * | 2015-09-17 | 2017-03-23 | 深圳市迈牛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便携车篷 |
WO2017125096A1 (es) * | 2016-01-21 | 2017-07-27 | Rizo Tello Ivan Arnulfo | Cobertor protector automático y portátil para vehículos |
WO2018076550A1 (zh) * | 2016-10-25 | 2018-05-03 | 深圳茵迪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遮阳伞 |
CN107253433A (zh) * | 2017-06-01 | 2017-10-17 | 吴安楠 | 一种可下压固定的汽车遮阳伞 |
CN107253433B (zh) * | 2017-06-01 | 2022-11-08 | 吴安楠 | 一种可下压固定的汽车遮阳伞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15265U (zh) | 全自动便携车篷 | |
CN103119232A (zh) | 可收展的帐篷架 | |
CN205951686U (zh) | 智能车衣 | |
WO2017076303A1 (zh) | 直撑式车顶帐篷 | |
CN203247935U (zh) | 一种利用螺纹传动的可收展帐篷架 | |
CN202187605U (zh) | 可收展的帐篷架 | |
CN201287622Y (zh) | 一种汽车遮阳篷 | |
CN103225197A (zh) | 伸缩晾衣架 | |
CN201852317U (zh) | 移动式追日系统的支撑架 | |
CN206157977U (zh) | 一种可伸缩移动的屋顶 | |
CN105986685A (zh) | 一种折叠车位库的分段式运动骨架 | |
CN201287619Y (zh) | 一种汽车遮阳篷装置 | |
CN108661349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公交站牌 | |
CN201133112Y (zh) | 一种汽车遮阳篷 | |
CN201800828U (zh) | 一种电动车伸缩车篷 | |
CN205255977U (zh) | 便携车篷及其动力结构 | |
CN204184181U (zh) | 一种新型电动遮阳帘 | |
CN206086319U (zh) | 一种汽车遮阳伞 | |
CN201288430Y (zh) | 一种遮阳篷 | |
CN106696663A (zh) | 汽车遮阳伞的支撑架及汽车遮阳伞 | |
CN2871273Y (zh) | 轿车用可收缩折叠式遮阳装置 | |
CN204273477U (zh) | 一种新型景观伞 | |
CN103738150B (zh) | 一种汽车遮阳伞 | |
CN105082961A (zh) | 一种汽车用全自动遮阳伞骨架收放装置 | |
CN205112961U (zh) | 具有较大侧向遮阳面积的汽车遮阳伞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