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0863U - 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及汽车车身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及汽车车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0863U
CN204870863U CN201520653658.2U CN201520653658U CN204870863U CN 204870863 U CN204870863 U CN 204870863U CN 201520653658 U CN201520653658 U CN 201520653658U CN 204870863 U CN204870863 U CN 204870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auto body
protection department
protection
protect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36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晓飞
朱云
赵永刚
郑锐利
晋显飞
蒋庆庆
米立平
宫瑞伟
王瑞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536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70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0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0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防护机构,连接设于车身两侧纵梁的端部,该汽车车身防护结构包括连接于两侧纵梁端部之间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的中部呈外拱状布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防护部上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呈直线状、并与所述防护部围构成封闭的弓形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设有该汽车车身防护机构的汽车车身。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升车身结构的防护效果。

Description

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及汽车车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防护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汽车车身防护机构的汽车车身。
背景技术
针对于容置有重要部件的汽车车身结构,如电池组后置的电动汽车车身,现有的车身中没有专门对电池组进行保护的结构,多数只是利用车身原有的后防撞梁总成及后围板总成对电池组起到一部分的保护作用。但这种防护结构的效力相对于电池组的重要性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在汽车后部受到剧烈撞击时,强度较弱的后防撞梁及后围板因无法吸收所有的碰撞能量会完全被压溃,变形后的后防撞梁和后围板进而会挤压电池组,从而会导致电池组发生破裂、爆炸等重大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车身防护机构,以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升车身结构的防护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车身防护机构,连接设于车身两侧纵梁的端部,该汽车车身防护结构包括连接于两侧纵梁端部之间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的中部呈外拱状布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防护部上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呈直线状、并与所述防护部围构成封闭的弓形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弓形孔内设有连接于加强部和防护部之间的支撑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连接于加强部和防护部之间的至少一个呈“V”字形的支撑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单元为一个,并置于所述弓形孔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与防护部及支撑部之间均经由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块相对布置的连接板,以及穿设于两块连接板之间的螺栓。
进一步的,在所述防护部的两端分别固连有连接部,所述防护部经由连接部与纵梁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固连于防护部端部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散布有多个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部和加强部为截面相同的方形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通过在两侧纵梁的端部设置中部外拱状布置的防护部,并在防护部上连接与防护部围构成弓形孔的呈直线状的加强部,从而能够与整个车身形成环形传力通道,有利于碰撞能量的传递分散,且由于加强部的设置能有效增强防护机构自身的结构强度,也能够对碰撞能量进行充分的分散传导,以提高车身结构的防护效果。
(2)设置支撑部可进一步提升防护机构自身的结构强度,有利于对碰撞能量进行分散传导。
(3)支撑部由呈“V”字形的支撑单元构成,其结构简单,强度可靠,便于设计实施。
(4)加强部与防护部及支撑部之间均经由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可便于对防护机构进行维修,以降低维修成本。
(5)防护部和加强部采用截面相同的方形管,一方面方形管结构强度较高,另一方面截面相同可由直管直接生产出弯管,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车身,包括设置于车身两侧的纵梁,在车身一端布置有电池组容纳部,在所述纵梁上靠近于所述电池容纳部的一端连接有如上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身和汽车车身防护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汽车车身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护部,2-加强部,3-加强部连接板,4-安装板,5-支撑部,6-支撑部连接板,7-弓形孔,8-纵梁,9-地板,10-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防护机构,连接设于车身两侧纵梁的端部,如图1所示,该汽车车身防护结构包括连接于图中未示出的两侧纵梁端部之间的防护部1,防护部1的中部呈外拱状布置,还包括连接于防护部1上的加强部2,加强部2呈直线状、并与防护部1围构成封闭的弓形孔7。
本实施例中加强部2可为如图1中所示的,其正好连接于防护部1中部外拱部分的开口处,当然除了如上结构,加强部2的两端也可分别与防护部1的两端相连接。而本实施例中在加强部2和防护部1围构成的弓形孔7中还设有连接于加强部2和防护部1之间的支撑部5,该支撑部5可如图1中所示,其为连接于弓形孔7中部的呈“V”字形的支撑单元,且支撑单元的顶角端与加强部2连接。当然,支撑单元除了为设置于弓形孔7内的一个外,支撑单元也可为设置在弓形孔7中的连接于加强部2和防护部1之间的多个。而且支撑部除了可采用呈“V”字形的支撑单元结构外,支撑部也可为连接于加强部2和防护部1之间的其它结构,如单根直杆结构或多根并排布置的直杆结构。
本实施例中加强部2与防护部1之间,以及加强部2于支撑部5之间可采用焊接方式固连,但为了便于防护机构的后期拆卸维修,加强部2与防护部1及支撑部5之间均为经由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该连接件可如图1中所示的为设置在加强部2和防护部1连接处的两块相对布置的加强部连接板3,以及设置在加强部2和支撑部5连接处的一块支撑部连接板6,在加强部连接板3和支撑部连接板6上均设置有用于加强部2和防护部1,以及加强部2和支撑部5连接的多个螺栓。当然除了采用连接板和螺栓相配合的连接形式,加强部2与防护部1及支撑部5之间也可为相插接,此时的连接件可为穿设于各连接处的销钉。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5与防护部1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连即可,而为便于防护部1和纵梁之间的连接,在防护部1的两端也固连有用于防护部1与纵梁间可拆卸连接连接部。如图1中所示,该连接部可为固连于防护部1端部的安装板4,以及在安装板4上散布的多个螺栓。当然除了采用有螺栓的安装板4,连接部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如可与纵梁进行套接的盒状结构等,并在盒状结构与纵梁之间穿设螺栓或螺钉。此外,本实施例中防护部1和加强部2均即可由截面相同的方形管制成,当然支撑部5也可由同样的方形管制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如图2所示,其包括设置于车身两侧的纵梁8,在车身一端的地板9上布置有电池组容纳部,电池组容纳部内设置有电池组10,在纵梁8上靠近于电池容纳部的一端则连接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通过在纵梁8上靠近于电池组10的端部连接汽车车身防护机构,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对碰撞能量进行有效的分散传递,从而可有效保护电池组10的安全,避免发生电池组泄漏、爆炸的危险,以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车身防护机构,连接设于车身两侧纵梁(8)的端部,其特征在于:该汽车车身防护结构包括连接于两侧纵梁(8)端部之间的防护部(1),所述防护部(1)的中部呈外拱状布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防护部(1)上的加强部(2),所述加强部(2)呈直线状、并与所述防护部(1)围构成封闭的弓形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弓形孔(7)内设有连接于加强部(2)和防护部(1)之间的支撑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5)包括连接于加强部(2)和防护部(1)之间的至少一个呈“V”字形的支撑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为一个,并置于所述弓形孔(7)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2)与防护部(1)及支撑部(5)之间均经由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以及设置于连接板上的多个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护部(1)的两端分别固连有连接部,所述防护部(1)经由连接部与纵梁(8)间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固连于防护部(1)端部的安装板(4),在所述安装板(4)上散布有多个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1)和加强部(2)为截面相同的方形管。
10.一种汽车车身,包括设置于车身两侧的纵梁(8),其特征在于:在车身一端布置有电池组容纳部,在所述纵梁(8)上靠近于所述电池容纳部的一端连接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
CN201520653658.2U 2015-08-27 2015-08-27 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及汽车车身 Active CN204870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3658.2U CN204870863U (zh) 2015-08-27 2015-08-27 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及汽车车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3658.2U CN204870863U (zh) 2015-08-27 2015-08-27 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及汽车车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0863U true CN204870863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15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3658.2U Active CN204870863U (zh) 2015-08-27 2015-08-27 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及汽车车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708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675A (zh) * 2021-06-18 2021-10-2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池限位块、汽车电池保护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675A (zh) * 2021-06-18 2021-10-2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池限位块、汽车电池保护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55261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板总成
CN201400218Y (zh) 一种车辆底盘
CN204197059U (zh) 前地板骨架结构及车身和车辆
CN104859717A (zh) 电动轻型客车车架结构及电动轻型客车
CN204341081U (zh) 一种城轨车辆车头防爬吸能装置
CN204870863U (zh) 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及汽车车身
CN204383589U (zh) 一种驾驶室顶盖结构
CN201670268U (zh) 抗扭十字交叉梁装置
CN203581113U (zh) 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结构
CN203974727U (zh) 电动车前保险杠防撞梁总成
CN201961389U (zh) 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
CN205186310U (zh) 电动汽车的车身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201427605Y (zh)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CN203666777U (zh) 车架纵梁中段加强结构、车架和车辆
CN209467213U (zh) 前机舱传力结构及汽车
CN204527317U (zh) 电动轻型客车车架结构及电动轻型客车
CN202243672U (zh) 一种汽车车身地板结构
CN204309894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及汽车
CN205097916U (zh) 蓄电池安装支架、蓄电池支架总成及汽车
CN202966432U (zh) 用于汽车前纵梁的加强结构
CN204567539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CN203186260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
CN204527319U (zh) 电动轻型客车动力电池装置及电动轻型客车
CN203172738U (zh) 一种活动式前挡泥板固定装置
CN207843078U (zh) 前围板横梁及包括其的前围总成、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