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27605Y -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27605Y
CN201427605Y CN2009201324318U CN200920132431U CN201427605Y CN 201427605 Y CN201427605 Y CN 201427605Y CN 2009201324318 U CN2009201324318 U CN 2009201324318U CN 200920132431 U CN200920132431 U CN 200920132431U CN 201427605 Y CN201427605 Y CN 20142760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front anti
vehicle body
water tank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324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324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2760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2760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2760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位于车身前部的一侧,包括:前防撞梁、纵梁前段、纵梁中段和水箱立柱,前防撞梁与纵梁前段固定连接,纵梁前段与纵梁中段固定连接,所述车身碰撞吸能结构还包括前防撞梁连接板,所述前防撞梁连接板位于前防撞梁和水箱立柱之间,且前防撞梁连接板分别与前防撞梁和水箱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立柱与纵梁中段固定连接。相比现有技术,该车身碰撞吸能结构中前防撞梁的受力更均匀,且碰撞能量的传递方式更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在人们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车辆前部发生碰撞时,需要有碰撞缓冲结构将碰撞能量分散传递到车身其它地方,使车内乘客空间的变形小,保护乘客的安全。在现有技术中,车身的前部一般都设有前防撞梁,前防撞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个纵梁相连,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前防撞梁受到冲击,并通过左右两个纵梁将碰撞能量向车身后部传递,以此来分散碰撞时作用在车身上的能量。但是,由于前防撞梁只与左右两个纵梁在两处连接,导致前防撞梁的受力不均匀,影响前防撞梁的强度。另外,现有技术中前防撞梁与左右两个纵梁均是刚性连接,在发生碰撞时其本身吸收能量的作用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该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可使前防撞梁的受力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位于车身前部的一侧,包括:前防撞梁、纵梁前段、纵梁中段和水箱立柱,前防撞梁与纵梁前段固定连接,纵梁前段与纵梁中段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车身碰撞吸能结构还包括前防撞梁连接板,所述前防撞梁连接板位于前防撞梁和水箱立柱之间,且前防撞梁连接板分别与前防撞梁和水箱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立柱与纵梁中段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中,前防撞梁在车身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个纵梁相连,在车身的一侧只有一处与纵梁相连。本实用新型中,前防撞梁在车身的一侧分别与纵梁前段和前防撞梁连接板相连,纵梁前段与纵梁中段相连,前防撞梁连接板与水箱立柱相连,水箱立柱与纵梁中段相连,即前防撞梁在车身的一侧通过两处连接点与纵梁中段连接;此外,在车身的另外一侧也有一个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即前防撞梁通过四个位置的连接点与左右两个纵梁相连,相比现有技术,前防撞梁的受力更均匀。另外,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在车身前部一侧通过两条路线传递到纵梁中段,一条是通过纵梁前段传递;另一条是通过前防撞梁连接板和水箱立柱传递,在车身前部两侧则有四条碰撞能量的传递路线,与现有技术相比,碰撞能量的传递方式更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中纵梁前段的外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中水箱立柱的外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中前防撞梁连接板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以及关于位置关系的名词仅仅是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描述,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通常情况下,在车身前部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两侧的碰撞吸能结构相同,二者对称配置。为了描述的简便,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只描述位于车身前部左侧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另外,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各零件的前端均与车身的前端同方向,各零件的后端均与车身的后端同方向,各零件的纵向即是车辆的前后方向,各零件的横向即是车辆的左右方向。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包括:前防撞梁1、前防撞梁安装板2、封板前段3、纵梁前段后挡板4、纵梁中段5、纵梁中段前挡板6、水箱立柱7、纵梁前段8和前防撞梁连接板9。
纵梁中段5与纵梁中段前挡板6焊接相连。封板前段3与纵梁前段8并排焊接在一起,二者的前端与前防撞梁安装板2焊接相连,二者的后端与纵梁前段后挡板4焊接相连。前防撞梁安装板2与前防撞梁1通过螺栓相连。前防撞梁连接板9分别与前防撞梁1和水箱立柱7通过螺栓连接。水箱立柱7包括一个侧壁702。纵梁前段后挡板4、水箱立柱7的侧壁702和纵梁中段前挡板6叠靠在一起,三者之间通过螺栓相连,当然,三者之间也可通过焊接相互连接在一起。
纵梁前段8的外形如图3和图4所示,其横截面呈U形结构,在其表面上沿横向形成了多个凹槽801,这些凹槽801与纵梁前段8上的其它部分一起构成了纵梁前段8上的溃缩吸能结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纵梁前段8受到沿其纵向的力的作用,其上的溃缩吸能结构首先发生压缩变形,在压缩变形的过程中吸收一部分碰撞时产生的能量。
封板前段3的外形如图3所示,其呈大致平板形,与纵梁前段8并排焊接在一起,在封板前段3上沿横向形成了许多凹槽301,这些凹槽301与封板前段3上的其它部分一起构成了封板前段3上的溃缩吸能结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封板前段3受到沿其纵向的力的作用,由于有溃缩吸能结构的存在,封板前段3与纵梁前段8一起发生压缩变形,在压缩变形的过程中吸收一部分碰撞时产生的能量。
水箱立柱7的外形如图3和图5所示,包括一个侧壁702,水箱立柱7上还有两个孔701,设置两个孔701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减轻车身的重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降低水箱立柱7的强度。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水箱立柱7受到沿车身纵向的力的作用,其上的两个孔701所在的部位首先发生压缩变形,在压缩变形的过程中吸收一部分碰撞时产生的能量。
前防撞梁连接板9的外形如图3和图6所示,其中图6所示的是前防撞梁连接板9处于安装状态时的俯视示意图,从竖直方向看,前防撞梁连接板9大致呈Z形,包括前支板901和后支板902,前支板901与前防撞梁1通过螺栓连接,后支板902与水箱立柱7通过螺栓连接。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前防撞梁在车身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个纵梁相连,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是通过前防撞梁和左右纵梁传递到车身各处的,由于前防撞梁与左右两个纵梁只是在车身左右两侧各有一处连接,因此前防撞梁的受力分布不均匀,影响前防撞梁的强度。本实施例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在车身左侧通过前防撞梁安装板2和前防撞梁连接板9与前防撞梁1相连;前防撞梁安装板2与封板前段3和纵梁前段8的前端相连,封板前段3和纵梁前段8的后端与纵梁前段后挡板4相连,纵梁前段后挡板4通过纵梁中段前挡板6与纵梁中段5相连;前防撞梁连接板9与水箱立柱7相连,水箱立柱7通过纵梁中段前挡板6与纵梁中段5相连。即在车身左侧有两处与前防撞梁相连,并且在前防撞梁1与纵梁中段5之间有两个连接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即可形成两条碰撞传递路线。另外在车身右侧也有与车身左侧相同的一个碰撞吸能结构,即前防撞梁通过四个位置的连接点与左右两个纵梁相连,因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与现有技术相比,前防撞梁的受力更均匀。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如上所述,碰撞能量在车身左侧的传递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防撞梁1、前防撞梁安装板2、封板前段3、纵梁前段8和纵梁前段后挡板4;另一条是防撞梁1、前防撞梁连接板9和水箱立柱7,两条碰撞能量的传递路线在纵梁中段前挡板6处会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在车身左侧有两条碰撞能量传递路线,碰撞时能量的分布和传递更合理。
由于在封板前段3和纵梁前段8上都有溃缩吸能结构,在水箱立柱7上也有降低强度的结构,上述的这些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发生变形并吸收部分的碰撞能量,即该车身碰撞吸能结构能够吸收部分的碰撞能量,从而使传递到车身其它部分上的碰撞能量减少,提高车辆安全性。

Claims (8)

1、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位于车身前部的一侧,包括:前防撞梁(1)、纵梁前段(8)、纵梁中段(5)和水箱立柱(7),前防撞梁(1)与纵梁前段(8)固定连接,纵梁前段(8)与纵梁中段(5)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碰撞吸能结构还包括前防撞梁连接板(9),所述前防撞梁连接板(9)位于前防撞梁(1)和水箱立柱(7)之间,且前防撞梁连接板(9)分别与前防撞梁(1)和水箱立柱(7)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立柱(7)与纵梁中段(5)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前段(8)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8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板前段(3),所述封板前段(3)与纵梁前段(8)并排设置,二者之间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前段(3)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3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立柱(7)上设有两个孔(7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梁前段后挡板(4)和纵梁中段前挡板(6),所示纵梁中段前挡板(6)与纵梁中段(5)固定连接,所示纵梁前段后挡板(4)与纵梁前段(8)固定连接,所示水箱立柱(7)包括侧壁(702),所述纵梁前段后挡板(4)、侧壁(702)和纵梁中段前挡板(6)依次叠靠在一起并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防撞梁安装板(2),所述前防撞梁安装板(2)位于前防撞梁(1)和纵梁前段(8)之间,且前防撞梁安装板(2)分别与前防撞梁(1)、封板前段(3)和纵梁前段(8)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连接板(9)呈Z形,包括前支板(901)和后支板(902),前支板(901)与前防撞梁(1)固定连接,后支板(902)与水箱立柱(7)固定连接。
CN2009201324318U 2009-05-27 2009-05-27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2760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24318U CN201427605Y (zh) 2009-05-27 2009-05-27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24318U CN201427605Y (zh) 2009-05-27 2009-05-27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27605Y true CN201427605Y (zh) 2010-03-24

Family

ID=42031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32431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27605Y (zh) 2009-05-27 2009-05-27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27605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5855A (zh) * 2011-01-21 2011-10-0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式汽车车身纵梁
CN105774908A (zh) * 2016-05-20 2016-07-2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组合式纵梁结构
CN106005021B (zh) * 2016-07-07 2018-01-09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非承载式轻卡前端碰撞吸能系统
CN113415342A (zh) * 2021-07-30 2021-09-2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5855A (zh) * 2011-01-21 2011-10-0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式汽车车身纵梁
CN105774908A (zh) * 2016-05-20 2016-07-2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组合式纵梁结构
CN106005021B (zh) * 2016-07-07 2018-01-09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非承载式轻卡前端碰撞吸能系统
CN113415342A (zh) * 2021-07-30 2021-09-2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0841B (zh)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结构
CN103171628B (zh) 一种吸能式前副车架
CN102358349A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部骨架结构
CN204871195U (zh) 一种整体车架结构
CN209410169U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2975675A (zh) 汽车的车尾附加单元
CN105292262A (zh) 前副车架
CN203345037U (zh)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结构
CN201427605Y (zh)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CN108791506A (zh) 汽车车身及汽车
CN102501905A (zh) 一种汽车地板梁结构
CN203094191U (zh) 一种汽车车身的吸能结构
CN103723197A (zh) 机舱强吸能结构
CN202413926U (zh) 一种前地板结构
CN211281220U (zh) 地板梁总成及汽车
CN101259850B (zh) 一种汽车前碰撞吸能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103786791A (zh) 一种整体式汽车前纵梁
CN204775484U (zh) 汽车副车架与碰撞纵向管梁的连接结构
CN102390433A (zh) 汽车的碰撞吸能结构
CN102785701B (zh) 一种轿车前车体结构
CN204915840U (zh) 一种汽车a柱的上边梁
CN218703539U (zh) 门槛梁总成及汽车
CN104554481A (zh) 车身前地板骨架及车辆
CN106347264A (zh) 一种四轮车正面防撞结构
CN102975770B (zh) 汽车地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