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9109U -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39109U
CN204839109U CN201520498531.8U CN201520498531U CN204839109U CN 204839109 U CN204839109 U CN 204839109U CN 201520498531 U CN201520498531 U CN 201520498531U CN 204839109 U CN204839109 U CN 204839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ube
water receptacle
condenser
interior pot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985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英
刘一琼
王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985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39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39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39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煮饭器包括:煲体、盖体、蒸汽管道、水容器以及冷凝器,煲体中设置有内锅;盖体用于至少盖合内锅;蒸汽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至少在煮饭器处于盖合状态时,第一端通向内锅;冷凝器设置在水容器中,冷凝器包括用于容纳冷凝介质的冷凝介质容器、第一冷却管以及第二冷却管,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设置在冷凝介质容器的侧面,至少在内锅处于盖合状态时,第一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通向蒸汽通道的第二端与水容器,第二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通向水容器与外界大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煮饭器能够大大减少蒸汽排放,且煮饭器内不会产生压力失衡。

Description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煮饭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减少向煮饭器外排放蒸汽的煮饭器以及用于该煮饭器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蒸汽煮饭器中,煮饭时在煮饭器内会产生大量蒸汽,这些蒸汽会从煮饭器的蒸汽出口排出,造成室内潮湿。为了防止大量蒸汽直接排出煮饭器外,在普通煮饭器的基础上,使用导管将内锅的蒸汽导向水容器中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减少排放蒸汽(例如,可以参考公开号为CN102123636B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但是,上述装置容易使煮饭器的内锅中产生正压而造成溢锅,或者产生负压而使水容器中的水倒吸回内锅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煮饭器,所述煮饭器包括:煲体、盖体、蒸汽管道、水容器以及冷凝器,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所述盖体用于至少盖合所述内锅;所述蒸汽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至少在所述煮饭器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第一端通向所述内锅;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水容器中,所述冷凝器包括用于容纳冷凝介质的冷凝介质容器、第一冷却管以及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凝介质容器中,至少在所述内锅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通向所述蒸汽通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水容器,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通向所述水容器与外界大气。
目前市场上的电饭锅,缺少对蒸煮等工况产生的蒸汽的有效回收,而将蒸汽通过管道直接导入水容器中容易使得水容器与内锅中的压力失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容器中增加冷凝器,能够把蒸汽的热量迅速转移到水中。这样使大量蒸汽冷凝成水,大大减少或消除蒸煮等工况产生的蒸汽排放。而如果仍存在未能冷凝成水的蒸汽,将从冷却管直接排出,所以煮饭器内不会因为产生正压而产生溢锅或由于煮饭器机械强度不够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也不会因为产生负压而将水容器中的水倒吸进入内锅中。
可选地,所述冷凝介质容器的底部与所述水容器的底部间隔开,以在所述冷凝介质容器底部与所述水容器的底部之间形成连接通道,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经由所述连接通道连通。这样,保证了在冷凝水过多,而蒸汽需要直接从第二冷却管排出时,连接通道的畅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可以保证冷凝后的水顺畅的流出冷凝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凝介质容器的两侧。这样,便于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分别与冷凝介质容器进行热交换,并且,冷凝介质容器中的热量较为平均。
可选地,所述煮饭器还包括水容器盖,所述水容器盖设置在所述水容器的顶部,所述水容器盖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冷却管经由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蒸汽管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经由所述第二开口与外界大气连通。这样,水容器盖可封闭水容器,从而避免水容器中的蒸汽泄漏到水容器外部。
可选地,所述蒸汽管道设置在所述盖体中。这样的构造可以使得蒸汽直接进入冷凝器,而不需要再增加其它部件。
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用于盖合所述内锅的内盖,所述内盖上设置有蒸汽入口,在所述煮饭器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蒸汽管道的所述第一端经由所述蒸汽入口与所述内锅连通。这样,蒸汽管道的设置较为简单,且不会由于另行设置或者外置造成对蒸汽管道的破坏或者蒸汽管道中的蒸汽泄漏。
可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第二冷却管经由所述蒸汽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这样,不需要另外增加构件引导蒸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所述煮饭器包括内锅和用于容纳水的水容器,所述冷凝器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水容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用于容纳冷凝介质包括冷凝介质容器、第一冷却管以及第二冷却管,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凝介质容器中,并且所述冷凝器构造为至少在所述内锅处于盖合状态且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水容器中时,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通向所述水容器和与所述内锅连通的蒸汽通道,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通向所述水容器与外界大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能够安装在煮饭器的水容器中,能够把蒸汽的热量迅速转移到水中。这样使大量蒸汽冷凝成水,大大减少或消除蒸煮等工况产生的蒸汽排放。而如果仍存在未能冷凝成水的蒸汽,将从第二冷却管直接排出,所以煮饭器内不会因为产生正压而产生溢锅或由于煮饭器机械强度不够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也不会因为产生负压而将水容器中的水倒吸进入内锅中。
可选地,所述冷凝器为一体构件。这样,使冷凝器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盖体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2为图中1的煮饭器的盖体打开时的立体图,其中移除了水容器盖;以及
图3为图中1的煮饭器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煲体20、水容器
21、水容器盖211、第一开口
212、第二开口30、冷凝器
31、第一冷却管32、第二冷却管
33、冷凝介质容器34、连接通道
40、盖体41、蒸汽出口
50、蒸汽管道51、第一端
52、第二端60、内盖
61、蒸汽入口70、内锅
100、煮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图1至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100。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煮饭器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煮饭器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如图1所示,煮饭器100包括煲体10和盖体40。煲体10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未图示),内锅70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70的清洗。内锅70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10中可以包括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
盖体40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与煲体10的形状基本上对应。盖体40通过铰链部件转动自如地盖合煲体10。内盖6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盖体40的底部,用于盖合内锅70的上表面的开口部。内盖60的周围设有用于密封内锅70的密封部件(未图示),用于在盖体40将内锅70盖合时避免内锅70内的蒸汽从内锅70的上表面和盖体40之间泄漏到外部。内盖60可以由热传导性良好的金属构成。当然,内盖60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并且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并且,盖体40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和结构,只要其能够在煮饭过程中盖合内锅70即可。
如图3所示,在盖体40中设置有蒸汽管道50。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汽管道50为中空的圆形塑料件;当然,蒸汽管道50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并且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例如陶瓷;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诸如盖体40的外部。
蒸汽管道50包括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在盖体40处于盖合状态下,蒸汽管道50的第一端51通向内锅70。内盖60上可以设置蒸汽入口61,这样蒸汽管道50的第一端51经由蒸汽入口61与内锅70连通,使得内锅70中产生的蒸汽可以经由蒸汽入口61进入蒸汽管道5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蒸汽管道50设置在盖体40之外时,蒸汽管道50的第一端51可以在盖体40处于非盖合状态下通向内锅70。
如图1和图3所示,煮饭器100还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0中的水容器20,其可以用于贮存蒸汽冷凝形成的水(下文称为“冷凝水”)。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容器20位于煲体10中的一个容纳腔(未图示)内,在水容器20的上表面可设置有诸如拉手(未图示)等的构件,以便于将水容器20从煲体10中取出。
在盖体40将内锅70盖合的状态下,水容器20通过蒸汽管道50与内锅70连通。由此,内锅70中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管道50可以进入到水容器20中。进一步地,内锅70中产生的蒸汽经由蒸汽管道50的第一端51和蒸汽管道50的第二端52进入到水容器20中。
参照图3,在水容器20中设置有冷凝器30。冷凝器30包括冷凝介质容器33,其用于存放诸如水的冷凝介质。冷凝器30还包括第一冷却管31和第二冷却管32,第一冷却管31和第二冷却管32分别设置在冷凝介质容器33的两侧。在煮饭器100处于盖合状态时,第一冷却管31的两端分别通向蒸汽管道50的第二端52以及水容器20,第二冷却管32的两端分别通向水容器20以及外界大气。
在蒸煮工况下,为了获得更好的冷凝效果,可以在冷凝介质容器33中预存一定量的冷凝介质,诸如常温的水,常温的水可以与设置在冷凝介质容器33中的第一冷却管31以及第二冷却管32进行热交换,以使得在蒸汽从内锅70进入冷凝器30中时,蒸汽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冷却管31(以及第二冷却管32)与常温的水进行热交换,由于水的比热大,而常温(室温)的水(约为20摄氏度)的量远大于冷凝水(通常高于70摄氏度)的量,从而能够使冷凝器30在更长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冷凝效果。
由此,在蒸煮工况下,内锅70中产生大量蒸汽,蒸汽经过蒸汽管道50经由第一冷却管31的上端开口进入设置在水容器20中的冷凝器30中,并且在第一冷却管31中被快速冷凝为冷凝水,最终通过第一冷却管31的下端开口排出至水容器20中。这样,大大减少或消除蒸煮工况下蒸汽的排放,并且由于冷凝器30的存在,水容器20与内锅70之间不会产生压力失衡。
参考图3,在竖直方向上,冷凝器30的底部与水容器20的底部间隔开。这样,水容器20中形成将第一冷却管31和第二冷却管32连通的连接通道34。该连接通道34的作用是当大量蒸汽进入第一冷却管31,而第一冷却管31没能将所有蒸汽冷凝为冷凝水时,将该部分未能冷凝的蒸汽直接排出。连接通道34可以选取多种结构,例如直管、弯管或是迷宫状等。由此可避免水容器20中的蒸汽过多而造成的压力失衡。
第一冷却管31和第二冷却管32均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的构造能够使得蒸汽直接进入第一冷却管31中,而不驻留在蒸汽管道50中,并且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尽快且顺利地经由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冷却管31排出至水容器20。而当存在未被第一冷却管31冷凝的蒸汽时,这些蒸汽可通过第二冷却管32排出至外界大气,在从第一冷却管31的下部开口至第二冷却管32的下部开口的过程中,这些蒸汽会与冷凝介质容器33接触,蒸汽的一部分会被冷凝介质容器33冷凝,而且,当蒸汽进入第二冷却管32并向上移动时,蒸汽的一部分会被第二冷却管32冷凝,从而,使得未被第一冷却管31冷凝的蒸汽大部分被冷凝为冷凝水。此外,这样的构造简单且成本低。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管31和第二冷却管32分别设置在冷凝介质容器33的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由于第一冷却管31接收蒸汽,冷凝介质容器33与第一冷却管31邻近的部分的热交换会更活跃,从而导致冷凝介质容器33与第一冷却管31邻近的部分的温度高于冷凝介质容器33与第二冷却管32邻近的部分的温度。因此,将第一冷却管31和第二冷却管32间隔设置或者如图所示分别设置在冷凝介质容器33的两侧,有利于提升冷凝器30整体的冷凝能力。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第一冷却管31和第二冷却管32也可以设置得并不贴靠冷凝介质容器33的侧壁,从而可以被冷凝介质包围,以实现比较充分的热交换。
若存在未能被冷凝的蒸汽,如上所述,如果无法将这部分蒸汽及时地冷凝为冷凝水或者排出冷凝器30,会使得内锅70内产生的蒸汽在内锅70内积聚,从而造成内锅70与冷凝器30的压力失衡。由此,冷凝器30(例如,第一冷却管31)的冷凝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冷凝器30的部分或者整体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由铝制成。
另外,可以在水容器20(或冷凝器30)中设置液位开关以提示使用者贮存水过量。
参考图2,煮饭器100还包括水容器盖21,水容器盖21设置在水容器20的顶部,水容器盖2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11与第二开口212,第一冷却管31经由第一开口211与蒸汽管道50的第二端52连通,第二冷却管32经由第二开口212与外界大气连通。这样的构造能够防止在盖合状态下,冷凝器30中的蒸汽与煮饭器100的其他部分(诸如盖体40)不被期望的接触。
另外,盖体40还可设置有蒸汽出口41,其可构造为在盖合状态下位于第二冷凝管32的上方处,由此,第二冷凝管32经由蒸汽出口41与外界大气连通。在蒸汽出口41处可设置气哨,以警示使用者大量蒸汽排放出煮饭器10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煮饭器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用于至少盖合所述内锅;
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至少在所述内锅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第一端通向所述内锅;
水容器;以及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水容器中,所述冷凝器包括用于容纳冷凝介质的冷凝介质容器、第一冷却管以及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凝介质容器中,至少在所述内锅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通向所述蒸汽通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水容器,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通向所述水容器与外界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介质容器的底部与所述水容器的底部间隔开,以在所述冷凝介质容器底部与所述水容器的底部之间形成连接通道,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经由所述连接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凝介质容器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容器盖,所述水容器盖设置在所述水容器的顶部,所述水容器盖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冷却管经由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蒸汽管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经由所述第二开口与外界大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道设置在所述盖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用于盖合所述内锅的内盖,所述内盖上设置有蒸汽入口,在所述内锅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蒸汽管道的所述第一端经由所述蒸汽入口与所述内锅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第二冷却管经由所述蒸汽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
9.一种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所述煮饭器包括内锅和用于容纳水的水容器,所述冷凝器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水容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
冷凝介质容器,所述冷凝介质容器用于容纳冷凝介质;
第一冷却管;以及
第二冷却管;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凝介质容器中,并且所述冷凝器构造为至少在所述内锅处于盖合状态且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水容器中时,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通向所述水容器和与所述内锅连通的蒸汽通道,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通向所述水容器与外界大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为一体构件。
CN201520498531.8U 2015-07-08 2015-07-08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 Active CN204839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8531.8U CN204839109U (zh) 2015-07-08 2015-07-08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8531.8U CN204839109U (zh) 2015-07-08 2015-07-08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39109U true CN204839109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29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98531.8U Active CN204839109U (zh) 2015-07-08 2015-07-08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3910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5437A (zh) * 2017-11-03 2018-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及其蒸馏方法
CN107802172A (zh) * 2016-09-14 2018-03-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其蒸汽补炊方法
CN108720598A (zh) * 2018-03-19 2018-11-0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应用烹饪器具进行烹饪的烹饪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2172A (zh) * 2016-09-14 2018-03-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其蒸汽补炊方法
CN107625437A (zh) * 2017-11-03 2018-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及其蒸馏方法
CN107625437B (zh) * 2017-11-03 2021-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及其蒸馏方法
CN108720598A (zh) * 2018-03-19 2018-11-0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应用烹饪器具进行烹饪的烹饪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5631B (zh) 旋转锅废气回收装置
CN204839109U (zh)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
CN103919447B (zh) 烹饪锅具
CN108065794B (zh) 一种用于蒸箱的蒸汽冷凝装置
CN204909013U (zh)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
JP4858548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8451338B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和电饭煲
CN204862621U (zh)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
CN209883793U (zh) 烹饪器具
KR102201070B1 (ko) 조리 장치
CN203789678U (zh) 烹饪锅具
KR102120178B1 (ko) 조리 장치
CN208425942U (zh) 蒸汽阀、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9106929U (zh) 一种节能锅
CN208551297U (zh) 用于饮水装置的水箱及具有其的饮水装置
CN205994239U (zh) 煮饭器和蒸汽产生装置
CN206979346U (zh) 双层电热壶
CN220379735U (zh) 集成灶
CN214128200U (zh) 蒸汽烹饪器具的蒸笼及蒸汽烹饪器具
CN213488328U (zh)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的内胆结构及蒸汽烹饪装置
CN207220705U (zh) 蒸汽阀座、蒸汽阀、烹饪厨具盖体和烹饪厨具
CN213551321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110236386A (zh) 蒸汽阀、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06859288A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03789741U (zh) 烹饪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