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8590U - 一种地磁检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磁检测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08590U CN204808590U CN201520533857.XU CN201520533857U CN204808590U CN 204808590 U CN204808590 U CN 204808590U CN 201520533857 U CN201520533857 U CN 201520533857U CN 204808590 U CN204808590 U CN 2048085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detection module
- shell
- detecting device
- interi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磁检测器,包括检测模块、容纳所述检测模块的内壳、以及容纳所述内壳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外上壳和外下壳,所述内壳具有内上壳和内下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磁检测器,通过设置内壳、外壳双层壳体结构,使得在维修或更换时,撬开外壳后可以直接完整的取出内壳,用来维修或更换内壳内部的检测模块,使得维修方便,降低了维修成本;或者直接更换放置有检测模块的内壳,提高更换的效率,维修方便;并且使得检测模块具有了双层保护,使得产品的结构强度增大;以及内外壳套装,使得产品结构紧凑,减少使用时的震动,保证产品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磁检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地磁检测器主要用于交通信号或停车场,检测通过的车辆信号。地磁检测器需要埋在地下,为了增加对检测板组件的保护,检测板组件等都放置在壳体内。
现有的地磁检测器包括上下壳体、以及容纳在壳体内检测组件,装配时需要将检测组件、电池等分别装配到壳体内;安装时,首先用钻头在地面上钻孔,将地磁检测器放入,并用沥青浇铸;并且为了保证产品的密封性,壳体内采用内部灌胶工艺,这样增加成本及工时,不利于生产;并且灌胶后,壳体内的部件不能更换,检测组件或电池不能工作时,只能更换新的地磁检测器;以及壳体为圆柱形设计,在地磁检测器埋于地下后,受振动存在转动现象,影响检测的精准度。此外,为了增加地磁检测器的抗压性能,一般是增大壳体的壁厚,导致现有地磁检测器外壳的直径比较大,一般在100mm以上,施工方面选用较大钻头,且填埋时需要的填充物比较多,破路面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磁检测器,通过设置壳体的结构,使得产品结构强度较大,并且装配简单,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维修方便。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磁检测器,包括检测模块、容纳所述检测模块的内壳、以及容纳所述内壳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外上壳和外下壳,所述内壳具有内上壳和内下壳。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装配在支架上,装配有检测模块的支架位于所述内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具有检测组件和电池,所述检测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上部,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上设置有减震部件,当所述内上壳和内下壳扣合固定后,所述减震部件处于压紧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部件上开设置有凹槽,所述检测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上壳的下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叠合部,所述叠合部位于所述内下壳的内侧,所述内上壳的下沿还设置有与所述叠合部邻接的环行凹槽,所述内下壳的上沿设置有环行凸起,所述环行凸起位于所述环行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环行凸起的上部内侧具有倾斜的倒角。
进一步的,环行凹槽与环行凸起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内上壳设置有网格状加强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上壳设置有蜂窝状加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上壳设置有加强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上壳和内下壳之间设置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为相互配合的槽口和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为相互配合的槽口和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与所述内下壳之间设置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为相互配合的槽口和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内上壳与内下壳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内下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的螺钉柱。
进一步的,所述内上壳的下沿设置有向下凸起的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内下壳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外下壳上设置有多个多边形的安装孔,所述外上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的圆形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与所述内壳的外表面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磁检测器,通过设置内壳、外壳双层壳体结构,使得在维修或更换时,撬开外壳后可以直接完整的取出内壳,用来维修或更换内壳内部的检测模块,使得维修方便,降低了维修成本;或者直接更换放置有检测模块的内壳,提高更换的效率,维修方便;并且使得检测模块具有了双层保护,使得产品的结构强度增大;以及内外壳套装,使得产品结构紧凑,减少使用时的震动,保证产品的性能。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地磁检测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外壳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内壳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内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检测模块装配到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地磁检测器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检测模块装配到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去掉外壳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阅图1-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地磁检测器的第一个实施例,一种地磁检测器包括外壳1、内壳2、检测模块4,其中外壳1分为相互扣合的外上壳11和外下壳12,内壳2分为相互扣合的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检测模块4位于内壳2中。
通过设置内壳2、外壳1双层壳体结构,使得在维修或更换时,撬开外壳1后可以直接完整的取出内壳2,用来维修或更换内壳内部的检测模块4,使得维修方便,降低了维修成本;或者直接更换放置有检测模块4的内壳2,提高更换的效率,维修方便;并且使得检测模块4具有了双层保护,使得产品的结构强度增大,双层套装,使得产品结构紧凑,减少使用时的震动,保证产品的性能。
参见图9所示,检测模块4装配在支架3上;装配有检测模块4的支架3放置在内壳2的内部,内壳2放置在外壳1的内部。通过设置用于装配检测模块4的支架3,可以将检测模块4装配好后再放在组装线上装配,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并且提高检测模块4装配后的牢固性;通过检测模块4装配在支架3上,以及双层套装,使得产品结构紧凑,减少使用时的震动,保证产品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9所示,检测模块4具有检测组件41和电池42,检测组件41为PCB板,其中检测组件41固定在支架3的上部,电池42安装在支架3的下部;并且在支架3上设置有防护部件,保证装配有检测模块4的支架3与内壳2的内表面贴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检测组件41在工作中受到震动,影响检测结果,以及使得支架3与内壳2装配后的紧固;在检测组件41上设置有减震部件5,增强检测组件41的抗震性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当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扣合固定后,减震部件5处于压紧状态,也就是装配有检测模块4的支架3被压紧在内壳2内,使各部件能够压紧配合,减少在使用时的振动,保持产品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9所示,在检测组件41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两个减震部件5,为了进一步增加对于检测组件41的减震效果,在减震部件5上开设置有凹槽,检测组件41的一端位于凹槽内,使得检测组件41的各个方位都受到了保护,来自个方位的力都首先作用在减震部件5上,通过减震部件5将力吸收,减小检测组件41受到的震动。
参见图6-图7所示,为了增加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扣合后的牢固性,设置内上壳21与内下壳22接触部位相互咬合,在内上壳21的下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叠合部211,叠合部211位于内下壳22的内侧;在内上壳21的下沿还设置有环行凹槽212,并且环行凹槽212与叠合部211邻接;在内下壳22的上沿设置有环行凸起221,环行凸起221位于环行凹槽212内。这样使得内上壳21与内下壳22扣合后固定牢固。
参见图5和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固定后的牢固性,在内上壳21的下沿设置有向下凸起的挡块216,挡块216位于内下壳22的外侧。
参见图7所示,为了增加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固定后的密封性,在环行凹槽212与环行凸起221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23。由于O型密封圈23截面为圆形,受压后密封面增大,在装配受挤压时增加了密封性,能够满足产品的密封要求;使得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固定时通过O型密封圈23,可以满足其防水要求,不需要再采用灌胶工艺,这样节约了材料及人工成本;并且使得内壳2方便打开,内部的部件便于更换,降低了地磁检测器的维修成本。
参见图8所示,为了增加内壳2的强度,本实施例中,内上壳21的内部设置有网格状加强结构213。网格状加强结构213,结构强度很高,重量轻,还有隔热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为蜂窝状结构,能够提高壳体的抗压强度,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使得内壳2的壁厚可以减薄,减少成型的材料,降低成本,并且使得产品整体的尺寸减小,有利于现场施工及维护。
为了进一步增加内壳2的强度,在内上壳21的内部还设置有三角形的加强筋214,地磁检测器埋于地下时,使得加强筋214所在的位置位于前部,也就是车辆首先将压力作用在加强筋214位置;通过设计三角形的加强筋214,使得此处的抗压性更强,能够抗住在车辆通过时产生的瞬间压力,因此对产品壁厚要求进一步降低,产品整体尺寸进一步变小,有利于现场施工、维护、以及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由于在内壳2的内部设计有两种加强结构,三角形的加强筋214主要承受瞬间压力比较好,网格状加强结构213主要是承受较大面积的压力比较好,因而为了防止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装错方向,影响方向标识的准确性,防止装配及安装上的错误,在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之间设置有防呆结构,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装配速度、避免出现失误。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所示,防呆结构为相互配合的槽口和凸块,在内上壳21上设置向下凸出的凸块215,在内下壳22上开设有相匹配的槽口222。
内上壳21与内下壳22之间通过螺钉6固定,由于内下壳22的壁厚比较薄,在内下壳2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的螺钉柱223,在螺钉柱223上开设有螺钉孔。并且由于外壳1的内表面与内壳2的外表面相匹配,因而在外下壳12上开设有与螺钉柱223相匹配的槽,这样使得外壳1与内壳2接触面积增大,提高贴合的紧密性。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对于外上壳11与外下壳12之间的固定,在外下壳12上设置有多个多边形的安装孔121,在外上壳11上设置有与安装孔121相匹配的圆形安装柱,安装柱安装在安装孔121内。其中圆形的安装柱相当于多边形的安装孔121的内切圆。安装柱与安装孔12分别靠多个接触点紧固,装配力度不会太紧或者太松,利于产品的装配以及施工。
本实施例中,设置外壳1为方形结构,提高了产品的阻转力,防止产品在受到振动的情况下产生转动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
参阅图10-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地磁检测器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O型密封圈处的环行凸起221的结构不同,以及增加了另外两处防呆设计。其他结构均可采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
一种地磁检测器包括外壳1、内壳2、检测模块4,其中外壳1分为相互扣合的外上壳和外下壳,内壳2分为相互扣合的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检测模块4位于内壳2中。检测模块4装配在支架3上;装配有检测模块4的支架3放置在内壳2的内部,内壳2放置在外壳1的内部。
参见图12所示,检测模块4具有检测组件41和电池42,检测组件41为PCB板,其中检测组件41固定在支架3的上部,电池42安装在支架3的下部;为了保证检测组件41安装的方向正确,在检测组件41与支架3之间也设置有防呆结构7,就是在检测组件41与支架3之间设置相互匹配的槽口和凸块,使得检测组件41安装到支架3时,凸块位于槽口内,保证检测组件41安装的方向正确。
参见图13所示,是装配有检测模块4的支架3放置到内下壳22后的剖视图,为了保证支架3安装的方向正确,在支架3与内下壳22之间也设置有防呆结构8。
参见图11所示,为了增加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扣合后的牢固性,设置内上壳21与内下壳22接触部位相互咬合,在内上壳21的下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叠合部211,叠合部211位于内下壳22的内侧;在内上壳21的下沿还设置有环行凹槽212,并且环行凹槽212与叠合部211邻接;在内下壳22的上沿设置有环行凸起221,环行凸起221位于环行凹槽212内。这样使得内上壳21与内下壳22扣合后固定牢固。
环行凸起221的上部内侧具有倾斜的倒角,与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扣合后,环行凸起221位于环行凹槽212内,在环行凸起221与环行凹槽212之间具有倒角的空间,将O型密封圈23设置在此空间内;使得相对于方形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倒角的三角形空间使得O型密封圈被压合的更加紧密,进一步增加了内上壳21和内下壳22之间的紧密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容纳所述检测模块的内壳、以及容纳所述内壳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外上壳和外下壳,所述内壳具有内上壳和内下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装配在支架上,装配有检测模块的支架位于所述内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上设置有减震部件,当所述内上壳和内下壳扣合固定后,所述减震部件处于压紧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部件上开设置有凹槽,所述检测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上壳的下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叠合部,所述叠合部位于所述内下壳的内侧,所述内上壳的下沿还设置有与所述叠合部邻接的环行凹槽,所述内下壳的上沿设置有环行凸起,所述环行凸起位于所述环行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环行凹槽与环行凸起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地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上壳设置有网格状加强结构,所述内上壳设置有加强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地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上壳和内下壳之间设置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为相互配合的槽口和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地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下壳上设置有多个多边形的安装孔,所述外上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的圆形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安装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地磁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方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33857.XU CN204808590U (zh) | 2015-07-22 | 2015-07-22 | 一种地磁检测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33857.XU CN204808590U (zh) | 2015-07-22 | 2015-07-22 | 一种地磁检测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08590U true CN204808590U (zh) | 2015-11-25 |
Family
ID=54593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33857.XU Active CN204808590U (zh) | 2015-07-22 | 2015-07-22 | 一种地磁检测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08590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69609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地磁车辆检测器 |
CN105469607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地磁车辆检测器及其安装方法 |
CN105469608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地磁车辆检测器 |
CN109523801A (zh) * | 2018-11-20 | 2019-03-26 | 江西育泊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tdma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 |
CN112911862A (zh) * | 2021-01-20 | 2021-06-04 |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灌胶耐用型地磁检测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
CN115424454A (zh) * | 2022-08-25 | 2022-12-02 | 福建省城市大脑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车辆驻停的地磁 |
-
2015
- 2015-07-22 CN CN201520533857.XU patent/CN2048085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69609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地磁车辆检测器 |
CN105469607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地磁车辆检测器及其安装方法 |
CN105469608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地磁车辆检测器 |
CN105469608B (zh) * | 2015-12-28 | 2019-06-21 |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地磁车辆检测器 |
CN109523801A (zh) * | 2018-11-20 | 2019-03-26 | 江西育泊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tdma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 |
CN112911862A (zh) * | 2021-01-20 | 2021-06-04 |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灌胶耐用型地磁检测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
CN115424454A (zh) * | 2022-08-25 | 2022-12-02 | 福建省城市大脑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车辆驻停的地磁 |
CN115424454B (zh) * | 2022-08-25 | 2024-01-26 | 福建省城市大脑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车辆驻停的地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08590U (zh) | 一种地磁检测器 | |
CN106882029B (zh) | 电池包 | |
CN201590699U (zh) | 一种电机支架 | |
CN204029878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电池箱装置 | |
CN209505419U (zh) | 车辆用电池组安装结构 | |
CN103696332B (zh) | 隔振器外套筒 | |
CN202139550U (zh) | 无线车辆检测器 | |
CN105469609B (zh) | 一种地磁车辆检测器 | |
CN208225287U (zh) | 一种新型防水结构的无线地磁车检器 | |
CN206903430U (zh) | 用于收纳电机和传感器的盒体、车锁及车辆 | |
CN206049388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 |
CN203377366U (zh) | 天线装配结构 | |
CN205857075U (zh) | 一种可自动升降的路障柱 | |
JP2001214638A (ja) | 柱支持装置 | |
CN203475481U (zh) | 市政工程用下水道井口装置 | |
KR20170075542A (ko) | 지지구조물의 충격완화장치 | |
CN205840447U (zh) | 一种便于检修的地感线圈安装结构 | |
CN205840448U (zh) | 一种停车场地感线圈安装结构 | |
CN205319204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箱 | |
CN211015905U (zh) | 一种地磁加雷达双重识别车检器 | |
CN206569147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罩 | |
CN205375828U (zh) | 一种地磁车辆检测器 | |
CN213038834U (zh) | 一种辅助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 |
CN108482093A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安装装置 | |
CN208151914U (zh) | 一种新型自发光安全桩安全防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