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5199U -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供给体 - Google Patents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供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05199U
CN204605199U CN201520312628.5U CN201520312628U CN204605199U CN 204605199 U CN204605199 U CN 204605199U CN 201520312628 U CN201520312628 U CN 201520312628U CN 204605199 U CN204605199 U CN 204605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section
lid
liquid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26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春原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05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05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供给体。该液体收纳容器使液体袋的收纳或更换的操作性优异。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1)的盖体(2)和底体(3)具有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第1卡合部(21、31)和第2卡合部(22、32),在第1卡合部(21、31)彼此未卡合且第2卡合部(22、32)彼此卡合的状态下,盖体(2)以第2卡合部(22、32)为中心转动。

Description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供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收纳容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内部能够收纳液体袋的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供给体。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具体例子,公知有具有喷墨式打印头的打印装置。
该打印装置是如下一种装置:该装置设置有收纳容器,该收纳容器在内部收纳有储存了墨液的液体袋,被储存在该液体袋的墨液经由设置于该收纳容器的送液部被输送到喷墨头,并朝向被打印介质喷出。
液体袋例如是将多个挠性膜状构件熔接起来而形成的袋状的袋,收纳容器作为用于保持该袋的保持件发挥作用。
对于该袋和收纳容器而言,在以前,当袋内的液体用完时就与收纳容器一起被直接废弃,但是近年来,出于环境的考虑,采用不废弃收纳容器而只更换袋的方式。
作为只更换袋的做法,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具有作为用于收纳墨水填装用袋的壳体的保持壳体,在保持壳体上具有可供填装用袋装卸的袋装卸用开口部。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封闭壳体主体的上表面开口的盖构件的容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7018号公报(2006年6月1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71518号公报(2005年10月6日公开)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技术而言,在填装(更换)墨水填装用袋时,要将作为收纳容器的壳体分开(分解)成多个部分,因此,在对袋填装后,需要再一次进行将多个部分彼此组合起来的操作,在操作性上较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在用于收纳液体袋的液体收纳容器方面,提供一种袋填装(更换)时的操作性良好的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供给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收纳容器,其盖体的第1面和底体的第1面彼此相对配置,在相对区域内实现了用于收纳已储存有液体的液体袋的收纳空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将所述液体自所述液体袋供给向外部的液体供给口,用于将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卡合的第1卡合部设于所述第1面的一端边,用于将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卡合的第2卡合部设于隔着所述第1面的中央部分与所述一端边相对的另一端边,所述第1卡合部成为彼此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结构,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未卡合且所述第2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体以该第2卡合部为中心转动。
采用所述结构,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未卡合、且所述第2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体能够以该第2卡合部为中心转动。由此,能够不将盖体和底体分开地进行在收纳空间中配置液体袋的操作。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液体收纳容器。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收纳容器的一个技术方案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顶点部分朝向所述底体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而成的弯曲结构体,所述弯曲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面的方向弹性变形,通过所述弯曲结构体嵌合在所述底体内而能够使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卡合。
采用所述结构,利用朝向底体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而成的弯曲结构体的弹性变形来进行盖体和底体的嵌合,能够在将弯曲结构体收纳在底体内且也确保底体内的收纳空间的同时,实现基于弹性变形的卡合。另外,在使盖体以该第2卡合部为中心转动并与底体相嵌合时,利用弹性变形使其卡合,从而能够不用对盖体的中央部分施加朝向底体的力(即、不用将盖体的中央部分向底体方向按压)地容易且可靠地使盖体和底体卡合。由此,能够不对液体袋施加外力地使其收纳在液体收纳容器内,能够抑制对液体袋的损伤。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收纳容器的一个技术方案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在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或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的附近设有向自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离开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在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与所述突起部相嵌合的嵌合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成为通过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而进行卡合的结构。
采用所述结构,通过所述突起部和所述嵌合部之间的嵌合(卡合)能够容易地将液体袋收纳(保持)于收纳空间。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收纳容器的一个技术方案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所述弯曲结构体具有隔着所述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靠近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靠近侧和远离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远离侧,所述远离侧成为与所述靠近侧相比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的结构,在所述远离侧设有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自内侧嵌合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嵌合部。
采用所述结构,通过使所述弯曲结构体的远离侧弹性变形,能够不会因向液体袋侧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接触、外力的施加而容易地实现设于所述弯曲结构体的远离侧的突起部和设于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的嵌合部之间的嵌合(卡合)。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收纳容器的一个技术方案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在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面与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面相对配置的状态下,各所述第1面的至少所述中央部分在三维坐标系即XYZ坐标系中沿XY平面延伸,并且各所述第1面的至少所述中央部分的沿X轴的长度比沿Y轴的长度长,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的卡合位置设于沿X轴的多处位置,所述第2卡合部彼此的卡合位置设于隔着所述中央部分在Y轴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的卡合位置相对的位置,所述液体供给口设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中央部分的与沿Y轴的端部相邻的位置。
采用所述结构,在使第1卡合部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位于与第1卡合部相对的位置的第2卡合部使盖体和底体可靠地卡合,从而能够利用第2卡合部承受用于使第1卡合部弹性变形的力,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卡合部的弹性变形。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收纳容器的一个技术方案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所述弯曲结构体的所述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和所述底体的与该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相对的部分之间以隔开规定的距离的方式构成。
采用所述结构,例如,将所述规定的距离设计为与构成所述液体袋的袋状的膜构件的端部的厚度相同,从而能够以在隔开该规定的距离的部分隔着该端部的方式配置液体袋,并且能够防止液体袋在收纳空间内位置偏移。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供给体具有:液体袋,其用于储存液体;和液体收纳容器,其盖体的第1面与底体的第1面彼此相对配置,在相对区域实现了收纳所述液体袋的收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纳容器构成为,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将所述液体自所述液体袋供给向外部的液体供给口,用于将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卡合的第1卡合部设于所述第1面的一端边,用于将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卡合的第2卡合部设于隔着所述第1面的中央部分与所述一端边相对的另一端边,所述第1卡合部成为彼此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结构,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未卡合且所述第2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体以该第2卡合部为中心转动。
采用所述结构,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未卡合、且所述第2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体能够以该第2卡合部为中心转动。由此,能够不将盖体和底体分开地进行在收纳空间中配置液体袋的操作。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液体供给体。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供给体的一个技术方案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在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或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的附近设有向自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离开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在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与所述突起部相嵌合的嵌合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成为通过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而进行卡合的结构。
采用所述结构,通过所述突起部和所述嵌合部之间的嵌合(卡合)能够容易地将液体袋收纳(保持)于收纳空间。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供给体的一个技术方案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在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顶点部分朝向所述底体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而成的弯曲结构体,所述弯曲结构体具有隔着所述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靠近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靠近侧和远离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远离侧,所述远离侧成为与所述靠近侧相比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的结构,在所述远离侧设有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自内侧嵌合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嵌合部。
采用所述的结构,通过使所述弯曲结构体的远离侧进行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地实现设于所述弯曲结构体的远离侧的突起部和设于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的嵌合部之间的嵌合(卡合)。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供给体的一个技术方案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所述液体袋具有挠性,在铅垂方向下侧设有所述第2卡合部,在铅垂方向上侧设有所述第1卡合部。
采用所述结构,在以卡合部上下配置的方式纵向放置液体供给体的情况下,由于液体积存(偏)于铅垂方向下侧,液体袋发生变形而对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的连接部分施加载荷,通过在铅垂方向下侧设置所述第2卡合部而不是设置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所述第1卡合部,能够抑制由载荷引起的连接脱离。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供给体的一个技术方案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液体袋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熔接缘部,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在所述弯曲结构体的所述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和所述底体的与该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相对的部分之间保持有所述熔接缘部。
采用所述结构,通过预先保持熔接缘部,即使在纵向放置时(液体收纳容器的姿态为使所述第2卡合部位于铅垂方向下侧、使所述第1卡合部位于铅垂方向上侧时),也能够抑制液体袋大幅偏移。若假设欲在熔接缘部以外的位置保持液体袋,则按压所储存的液体,但也保持着未产生这样的按压的焊接缘部,从而能够良好地实现对液体袋的保持。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改善了液体袋的收纳操作性的液体收纳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的图,是盖体和底体处于打开状态的时的图。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在图1所示的剖切线A-A′剖切而成的向视剖视图,为了便于说明,是盖体和底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图。
图3是由图2所示的虚线所包围的位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的、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第1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的该卡合部分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的、液体供给口侧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设置于打印装置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体收纳容器;2盖体;3底体;20A中央部分;20B外周部分;21第1卡合部;22第2卡合部;23顶点部分;24厚壁部;25薄壁部;25a顶端;26突起部;30A中央部分;30B外周部分;31第1卡合部;31a嵌合部;31b凹陷;32第2卡合部;33墨水供给口;40墨水袋;41端部(熔接缘部);50打印装置;51盒安装部;52墨水供给管。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图1至图6,在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收纳容器的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是用于收纳已储存有墨水(液体)的墨水袋(液体袋)的壳体,并且,在收纳有墨水袋的状态下作为墨盒,而成为能够安装在打印装置所具有的盒安装部的结构。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的具体结构,接着,针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中收纳有墨水袋的状态进行说明,并且针对向打印装置的安装进行说明。
(1)液体收纳容器的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1的整体图。另外,图1图示出液体收纳容器1处于开放用于收纳墨水袋的收纳空间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1具有盖体2和底体3。图1示出如下状态:在设置于盖体2的第2卡合部22和设置于底体3的第2卡合部32卡合的状态下,盖体2处于不与底体3相对的位置(姿势),液体收纳容器1处于开放用于收纳墨水袋的收纳空间的状态。
在这里,图1一并示出三维坐标系(XYZ坐标系)。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底体3的单面(第1面)的中央部分30A作为基准面,将该基准面(中央部分30A)规定为XY平面,并且,将与该基准面(中央部分30A)垂直的方向规定为Z轴方向。
(1.1)底体3
底体3是构成用于收纳墨水袋的收纳空间的结构体(液体收纳容器1)的一部分。底体3是大概沿XY平面展开的四边形的板状的构造物。底体3能够由构成以往公知的墨水收纳容器(墨盒的壳体)的材料构成。
底体3在与作为另一部分的盖体2相对的一侧的面(第1面)具有中央部分30A和设置在中央部分30A的外周的外周部分30B。
中央部分30A具有由沿X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端边和沿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端边所围成的四边形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中央部分30A具有长方形形状,该长方形形状具有沿X轴方向的长度方向。即、沿X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端边的长度比沿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端边的长度长。
外周部分30B设于中央部分30A的四个端边,包括沿Z轴朝向盖体2自中央部分30A立起的部分。即、底体3包括中央部分30A和以包围中央部分30A的方式立起的外周部分30B且是朝向盖体2开口的凹状构造物。
在外周部分30B的设于中央部分30A的沿Y轴的一对端边(以下,也有时记载为短边)中的一个端边的部分设有用于将墨水自墨水袋向液体收纳容器1外部供给的墨水供给口33(液体供给口)。墨水供给口33是沿X轴方向贯穿外周部分30B的通孔。
另外,在底体3设有与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卡合的第1卡合部31和与盖体2的第2卡合部22卡合的第2卡合部32。对于底体3和盖体2而言,通过使相对应的第1卡合部21、31彼此卡合,并且使相对应的第2卡合部22、32彼此卡合,能够在底体3和盖体2的相对区域形成用于收纳墨水袋的收纳空间。
第1卡合部31在外周部分30B的、设于中央部分30A的沿X轴的一对端边(以下,也有时记载为长边)中的一个端边(一端边)的部分沿X轴配置有多个。另一方面,第2卡合部32在外周部分30B的、设于中央部分30A的沿X轴的一对端边(以下,也有时记载为长边)中的另一个端边(另一端边)的部分沿X轴配置有多个。即、第1卡合部31和第2卡合部32位于隔着中央部分30A相对的位置。
图2是在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和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已卡合的状态下、且底体3的第2卡合部32和盖体2的第2卡合部22已卡合的状态时的、在图1所示的剖切线A-A′的向视剖视图。另外,剖切线A-A′沿Y轴延伸。
首先,根据图2可以得知,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和第2卡合部32位于沿Y轴隔着中央部分30A相对的位置。如此,通过使沿X轴排列的第1卡合部31组和同样沿X轴排列的第2卡合部32组彼此位于沿Y轴隔着中央部分30A相对的位置,能够实现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和第2卡合部22处于稳定的卡合状态。
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和第2卡合部32在与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和第2卡合部22卡合这方面是共通的,但第1卡合部31和第2卡合部32在功能方面有很大不同。
具体而言,第1卡合部31的与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的卡合是在收纳墨水袋前后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卡合形态。与此相反,第2卡合部32的与盖体2的第2卡合部22的卡合是在进行收纳墨水袋的前后动作(盖体2的转动操作)时不可卡合和解除卡合但能够使盖体2以该卡合的位置为中心转动地卡合的卡合形态。
在能够使盖体2以该卡合的位置为中心转动地卡合的第2卡合部32设有凹部,该凹部使作为盖体2的第2卡合部22而设的轴构件以该轴构件能够以轴芯为中心旋转的状态进行嵌合。作为盖体2的第2卡合部22而设的轴构件与盖体2相连结,因此,伴随着以轴芯为中心的轴构件的旋转,盖体2以轴构件为中心转动。盖体2的转动操作由打印装置的操作人员执行即可。后述第1卡合部31。
(1.2)盖体2
如图1所示,盖体2是用于覆盖作为凹部构造物的底体3的开口部分的、大概沿XY平面展开的四边形的板状构造物。
在盖体2的与底体3相对一侧的面(第1面)具有中央部分20A和设于中央部分20A的外周的外周部分20B。
中央部分20A具有由沿X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端边和沿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端边所围成的四边形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中央部分20A具有长方形形状,该长方形形状具有沿X轴方向的长度方向。即、沿X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端边的长度比沿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端边的长度长。
外周部分20B设于中央部分20A的四个端边。在外周部分20B的设于中央部分20A的沿X轴的一对端边(以下,也有时记载为短边)中的一个端边的部分沿X轴设有多个第1卡合部21。另外,在外周部分20B的设于中央部分20A的沿X轴的一对端边(以下,也有时记载为短边)中的另一个端边的部分沿X轴设有多个第2卡合部22。
另外,在中央部分20A的沿Y轴的一对端边(以下,也有时记载为短边)未设有第1卡合部21和第2卡合部22。采用在长边侧的多处位置卡合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即使在短边侧盖体2和底体3未卡合,也能够可靠地保持(收纳)墨水袋。
以下,使用图3,说明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的详细情况以及第1卡合部21和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的卡合形态。
图3是放大表示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和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的卡合位置的剖视图,是由图2所示的虚线围成的位置的剖视图。
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是朝向底体3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而成的弯曲结构体,弯曲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底体3的第1面方向弹性变形,弯曲结构体嵌合在底体3内从而那个使第1卡合部21、31彼此卡合。采用该结构,利用朝向底体3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而成的弯曲结构体的弹性变形来进行盖体2和底体3的嵌合,能够在将弯曲结构体收纳于底体3内且也确保底体3内的收纳空间的同时,实现基于弹性变形的卡合。另外,在使盖体2以该第2卡合部22、32为中心转动并与底体3相嵌合时,利用弹性变形使其卡合,从而能够不用对盖体2的中央部分施加朝向底体3的力(即、不用将盖体2的中央部分向底体3方向按压)地容易且可靠地使盖体2和底体3卡合。由此,能够不对墨水袋40施加外力地将其收纳在液体收纳容器内,能够抑制对墨水袋40的损伤。
具体而言,作为弯曲结构体的第1卡合部21具有隔着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23靠近盖体2的中央部分20A的靠近侧的厚壁部24和远离盖体2的中央部分20A的远离侧的薄壁部25。
厚壁部24的厚度构成为比薄壁部25的厚度厚。这里的厚度指的是沿Y轴方向的长度。如图3所示,厚壁部24的厚度Th1与薄壁部25的厚度Th2存在Th1>Th2的关系。薄壁部25的厚度Th2具有在薄壁部25的顶端25a朝向中央部分20A按压时、薄壁部25以顶点部分23为支点进行弹性变形程度的厚度。在图3中,利用虚线表示弹性变形后的薄壁部25。
另一方面,厚壁部24的厚度Th1具有在薄壁部25受到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期间也不会发生弹性变形的厚度。即、厚壁部24的厚度Th1与薄壁部25的厚度Th2是能够实现薄壁部25比厚壁部24容易进行弹性变形的结构的关系。换言之,厚壁部24是难以进行弹性变形且具有刚性的部分。这样一来,通过形成厚壁部24,在薄壁部25受到按压而进行弹性变形期间,厚壁部24不会损坏墨水袋40。
另外,在图2和图3中,厚壁部24的厚度Th1比盖体2的中央部分20A的厚度厚,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如果能够像上述那样仅薄壁部25具有弹性,那么厚壁部24的厚度Th1与盖体2的中央部分20A的厚度的关系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调整与厚壁部24对应的部分所使用的材料和与薄壁部25对应的部分所使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具体而言,与厚壁部24对应的部分所使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比与薄壁部25对应的部分所使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高即可。在该情况下,厚壁部24和薄壁部25的厚度也可以相同。
作为弯曲结构体的第1卡合部21位于被插入底体3的外周部分30B(第1卡合部31)的内表面侧的位置。而且,构成为薄壁部25的外侧端面与外周部分30B(第1卡合部31)的内表面接触的结构。
另外,在薄壁部25的外侧端面设有突起部26,该突起部26大概沿Y轴方向朝向自盖体2的中央部分20A离开的方向突出。而且,用于嵌合该突起部26的嵌合部31a设于第1卡合部31。
在这里,图4是自底体3(外周部分30B)的外侧观察到的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附近的局部侧视图。
一个第1卡合部21设有两个突起部26,一个第1卡合部31设有两个嵌合部31a。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一个第1卡合部21设有沿X轴方向相邻的两个突起部26,一个第1卡合部31设有沿X轴方向相邻的嵌合部31a。另外,在进行解除第1卡合部21和第1卡合部31的卡合、即、进行使嵌合于第1卡合部31的嵌合部31a的突起部26从嵌合部31a脱离的操作时,为了容易按压薄壁部25的顶端25a,在第1卡合部31设有用于使薄壁部25的顶端25a朝向侧方(外周部分30B的外侧)露出的凹陷31b。
另外,如图3所示,突起部26为在顶点部分23侧设有斜面的形状,从而在使第1卡合部21和第1卡合部31卡合时,能够顺畅地将突起部26插入嵌合部31a。另外,在解除第1卡合部21和第1卡合部31的卡合的情况下,能够不使薄壁部25产生较大弹性变形地使突起部26从嵌合部31a脱离。
另外,在第1卡合部31的嵌合部31a嵌合有突起部26的状态、即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与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卡合的状态下,作为弯曲结构体的第1卡合部21的顶点部分23和底体3的与顶点部分23相对的部分之间隔开规定的距离h。如图3所示,规定的距离h指的是设计为与在收纳有墨水袋40时、墨水袋40的端部41(具体而言,是构成墨水袋的袋状的膜构件的端部,是熔接膜构件用的熔接缘部)的沿Z轴方向的厚度相同。由此,能够在隔开该规定的距离h的部分隔着端部41配置(收纳)墨水袋40,并且,能够抑制墨水袋40在收纳空间内位置偏移。在有效抑制位置偏移方面,优选的是,规定的距离h设计为与墨水袋40的端部41的沿Z轴方向的厚度相等或比该厚度小。
最后,图5表示设有墨水供给口33的一侧的液体收纳容器1的侧视图。墨水供给口33构成为供设于后述的打印装置所具有的盒安装部的墨水供给管插入的结构。另外,如上所述,构成为如下结构:在中央部分20A的沿Y轴的一对端边(以下,也有时记载为短边)未设有第1卡合部21和第2卡合部22,但也可以是成为在沿短边的外周部分20B设有与第1卡合部21和第2卡合部22不同形态的卡合部,并同与在底体3中的外周部分30B的沿短边的部分所设的第1卡合部31和第2卡合部32不同的形态的卡合部卡合的结构。
(2)墨水袋的收纳方法
说明将墨水袋40收纳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液体收纳容器1时的步骤。
首先,在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和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卡合的状态下,解除该卡合,使盖体2以处于卡合状态的盖体2的第2卡合部22和底体3的第2卡合部32为中心转动,而使盖体2和底体3自相对的状态开放。换言之,进行打开盖体2这样的动作。
然后,将墨水袋40相对于盖体2的第1面的中央部分20A或底体3的第1面的中央部分30A相邻配置(第1工序)。另外,也可以在中央部分20A或中央部分30A配置用于粘接于墨水袋40的表面的粘接构件。作为粘接构件,能够例举双面胶带。粘接构件也可以设于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的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23以及底体3的与该顶点部分23相对的位置。
在相邻配置了墨水袋40后,接着,使盖体2转动至盖体2的第1面和底体3的第1面相对配置为止,使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与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卡合,将墨水袋40收纳于收纳空间(第2工序)。在该工序中的盖体2的转动动作能够说成是关闭盖体2的动作。
在更换已收纳于液体收纳容器1的墨水袋40时,在所述第1工序,在打开盖体2时,取出了所收纳的墨水袋40之后,如上所示那样配置新的墨水袋40,通过第2工序将墨水袋40收纳于收纳空间即可。
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能够被称为墨盒。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1,即使墨水袋40的墨水用完,也无需将液体收纳容器1一起废弃,只要更换墨水袋40就能够半永久地使用,可以说是考虑了环境保护。
另外,在第2卡合部22、32卡合的状态下,如果解除第1卡合部21、31的卡合,能够使处于与底体3相连结的状态的盖体2的一部分以该连结位置为中心转动。由此,不使盖体2和底体3分开就能够收纳或更换墨水袋40,因此,收纳或更换的操作性较好。
(3)向打印装置的安装
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作为墨盒能够安装在打印装置所具有的盒安装部。
图6是表示打印装置的盒安装部附近的结构和将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安装于该盒安装部的状态的图。
图6所示的打印装置50例如是喷墨式的打印装置。打印装置50具有被称为喷墨头的结构,该结构与公知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图示和说明。
打印装置50所具有的盒安装部51具有能够用于安装作为墨盒的已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的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从靠近纸面朝向纸面里侧的顺序配置底体3和盖体2,将沿Y轴的正方向作为重力方向,以第2卡合部22、32的卡合位置位于重力方向的下游侧、第1卡合部21、31的卡合位置位于重力方向的上游侧的方式安装已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
在以卡合部在铅垂方向上下配置的方式将液体收纳容器1安装于盒子安装部51的情况下,液体积存(偏)于铅垂方向下侧,墨水袋40进行变形而对盖体2和底体3的连接部分施加载荷,通过在铅垂方向下侧设置第2卡合部22、32而不是设置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第1卡合部21、31,能够抑制由载荷导致的连接脱离。
盒安装部51在纸面左侧具有凹部的开口端,从该开口端将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从纸面左侧插向右侧。由此,形成于盒安装部51的里侧的墨水供给管52经由液体收纳容器1的墨水供给口33与墨水袋40的内部连通。
在从盒安装部51拆卸已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时,将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拉向纸面左方向即可。
(备注事项)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1,其盖体2的第1面和底体3的第1面彼此相对配置,在相对区域内实现了用于收纳已储存有墨水的墨水袋40的收纳空间,其特征在于,在盖体2和底体3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将墨水自墨水袋40向外部供给的墨水供给口33,用于将盖体2和底体3卡合的第1卡合部21、31设于所述第1面的一端边,用于将盖体2和底体3卡合的第2卡合部22、32设于隔着所述第1面的中央部分20A、30A与所述一端边相对的另一端边,所述第1卡合部21、31成为彼此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结构,在所述第1卡合部21、31彼此未卡合且所述第2卡合部22、32彼此卡合的状态下,盖体2以第2卡合部22、32为中心转动。
采用所述结构,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未卡合、且所述第2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体能够以该第2卡合部为中心转动。由此,能够不将盖体和底体分开地进行在收纳空间配置液体袋的操作。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液体收纳容器1。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1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在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设有朝向底体3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而成的弯曲结构体,弯曲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底体3的所述第1面方向弹性变形,通过所述弯曲结构体嵌合在底体3内而能够使第1卡合部21、31彼此卡合。
采用所述结构,利用朝向底体3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而成的弯曲结构体的弹性变形来进行盖体2和底体3的嵌合,能够将弯曲结构体收纳于底体3内且也确保底体3内的收纳空间的同时,实现基于弹性变形的卡合。另外,在使盖体2以该第2卡合部22、32为中心转动并与底体3相嵌合时,利用弹性变形使其卡合,从而能够不用对盖体2的中央部分施加朝向底体3的力(即、不用将盖体2的中央部分向底体3方向按压)地容易且可靠地使盖体2和底体3卡合。由此,能够不对墨水袋40施加外力地使其收纳在液体收纳容器内,能够抑制对墨水袋40的损伤。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1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在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或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的附近设有向自盖体2的中央部分20A离开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26,在所述底体3的所述第1卡合部31设有与所述突起部26相嵌合的嵌合部31a,所述第1卡合部21、31彼此通过突起部26与嵌合部31a相嵌合而进行卡合。
采用所述结构,通过突起部26和嵌合部31a之间的嵌合(卡合)能够容易地将墨水袋40收纳(保持)于收纳空间。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1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所述弯曲结构体具有隔着所述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23靠近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靠近侧(厚壁部24)和远离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远离侧(薄壁部25),所述远离侧(薄壁部25)成为与所述靠近侧(厚壁部24)相比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的结构,在所述远离侧(薄壁部25)设有突起部26,在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设有自内侧嵌合突起部26的嵌合部31a。
采用所述的结构,通过使所述弯曲结构体的远离侧(薄壁部25)弹性变形,能够不会因向墨水袋40侧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接触、外力的施加而容易地实现设于作为弯曲结构体的第1卡合部21的远离侧(薄壁部25)的突起部26和设于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的嵌合部31a的嵌合(卡合)。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1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在盖体2的所述第1面与底体3的所述第1面相对配置的状态下,各所述第1面的至少中央部分20A、30A在三维坐标系(XYZ坐标系)中沿XY平面延伸,并且各所述第1面的至少中央部分20A、30A的沿X轴的长度比沿Y轴的长度长,所述第1卡合部21、31彼此的卡合位置设于沿X轴的多处位置,所述第2卡合部22、32彼此的卡合位置设于隔着所述中央部分20A、30A在Y轴上分别与所述第1卡合部21、31彼此的卡合位置相对的位置,墨水供给口33设于盖体2和底体3中的至少一者的中央部分20A、30A的与沿Y轴的端部相邻的位置。
采用所述结构,使盖体2能够以隔着中央部分20A、30A相对的两个边中的一个边为中心转动。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容器1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卡合部21、31彼此卡合的状态下,作为所述弯曲结构体的第1卡合部21的顶点部分23和底体3的与该顶点部分23相对的部分之间以隔开规定的距离h的方式构成。
采用所述结构,将所述规定的距离h设计为与构成墨水袋40的袋状的膜构件的端部41的厚度相同,从而能够在隔开该规定的距离h的部分以隔着该端部41的方式配置墨水袋40,并且能够防止墨水袋40在收纳空间内位置偏移。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体(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具有:墨水袋40,其储存有墨水;和液体收纳容器1,其盖体2的第1面与底体3的第1面彼此相对配置,在相对区域实现了用于收纳墨水袋40的收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液体收纳容器1构成为,在盖体2和底体3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将墨水自墨水袋40向外部供给的墨水供给口33,用于将盖体2和底体3卡合的第1卡合部21、31设于所述第1面的一端边,用于将盖体2和底体3卡合的第2卡合部22、32设于隔着所述第1面的中央部分20A、30A与所述一端边相对的另一端边,所述第1卡合部21、31成为彼此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结构,在所述第1卡合部21、31彼此未卡合且所述第2卡合部22、32彼此卡合的状态下,盖体2以该第2卡合部22、32为中心转动。
采用所述结构,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未卡合、且所述第2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体能够以该第2卡合部为中心转动。由此,能够不将盖体和底体分开地进行在收纳空间中配置液体袋的操作。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液体收纳容器1。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体(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在盖体2的第1卡合部21,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或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的附近设有向自盖体2的中央部分20A离开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26,在所述底体3的所述第1卡合部31设有与所述突起部26相嵌合的嵌合部31a,所述第1卡合部21、31彼此通过突起部26与嵌合部31a相嵌合而进行卡合。
采用所述结构,通过突起部26和嵌合部31a之间的嵌合(卡合)能够容易地将墨水袋40收纳(保持)于收纳空间。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体(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在盖体2的第1卡合部设有朝向底体3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而成的弯曲结构体,所述弯曲结构体具有隔着所述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23靠近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靠近侧(厚壁部24)和远离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远离侧(薄壁部25),所述远离侧(薄壁部25)成为与所述靠近侧(厚壁部24)相比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的结构,在所述远离侧(薄壁部25)设有突起部26,在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设有自内侧嵌合突起部26的嵌合部31a。
采用所述的结构,通过使所述弯曲结构体的远离侧(薄壁部25)进行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地实现设于作为弯曲结构体的第1卡合部21的远离侧(薄壁部25)的突起部26和设于底体3的第1卡合部31的嵌合部31a之间的嵌合(卡合)。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体(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墨水袋40具有挠性,在铅垂方向下侧设有所述第2卡合部22、32,在铅垂方向上侧设有所述第1卡合部21、31。
采用所述结构,由于墨水积存(偏)于铅垂方向下侧,墨水袋41发生变形而对盖体2和底体3的连接部分施加载荷,通过在铅垂方向下侧设置第2卡合部22、32而不是设置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第1卡合部21、31,能够抑制由载荷引起的连接脱离。
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体(收纳有墨水袋40的液体收纳容器1)而言,除了所述结构以外,也可以是,在墨水袋4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端部41,在第1卡合部21、31彼此卡合的状态下,在所述弯曲结构体的所述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23和底体3的与该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23相对的部分之间保持有墨水袋40的端部41。
采用所述结构,通过预先保持墨水袋40的端部41,即使在纵向放置时(液体收纳容器1的姿态为使第2卡合部22、32位于铅垂方向下侧、使第1卡合部21、31位于铅垂方向上侧时),也能够抑制墨水袋40大幅度偏移。若假设欲在端部41以外的位置保持墨水袋40,则按压所储存的墨水,但也保持未产生这样的按压的端部41,从而能够良好的实现对墨水袋40的保持。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对于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适当地组合所得到的实施方式而言,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用在填装到打印装置的墨盒。

Claims (11)

1.一种液体收纳容器,其盖体的第1面和底体的第1面彼此相对配置,在相对区域内实现用于收纳已储存有液体的液体袋的收纳空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将所述液体自所述液体袋向外部供给的液体供给口,
用于将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卡合的第1卡合部设于所述第1面的一端边,
用于将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卡合的第2卡合部设于隔着所述第1面的中央部分与所述一端边相对的另一端边,
所述第1卡合部成为彼此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结构,
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未卡合且所述第2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体以该第2卡合部为中心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顶点部分朝向所述底体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而成的弯曲结构体,
所述弯曲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面的方向弹性变形,
通过所述弯曲结构体嵌合在所述底体内而能够使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或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的附近设有向自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离开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在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与所述突起部相嵌合的嵌合部,
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通过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而进行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结构体具有隔着所述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靠近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靠近侧和远离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远离侧,
所述远离侧成为与所述靠近侧相比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的结构,
在所述远离侧设有所述突起部,
在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自内侧嵌合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嵌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面与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面相对配置的状态下,各所述第1面的至少所述中央部分在三维坐标系即XYZ坐标系中沿XY平面延伸,并且各所述第1面的至少所述中央部分的沿X轴的长度比沿Y轴的长度长,
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的卡合位置设于沿X轴的多处位置,
所述第2卡合部彼此的卡合位置设于隔着所述中央部分在Y轴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的卡合位置相对的位置,
所述液体供给口设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中央部分的与沿Y轴的端部相邻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所述弯曲结构体的所述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和所述底体的与该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相对的部分之间隔开规定的距离。
7.一种液体供给体,其具有:液体袋,其储存有液体;和液体收纳容器,其盖体的第1面与底体的第1面彼此相对配置,在相对区域实现了用于收纳所述液体袋的收纳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纳容器构成为,
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将所述液体自所述液体袋向外部供给的液体供给口,
用于将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卡合的第1卡合部设于所述第1面的一端边,
用于将所述盖体和所述底体卡合的第2卡合部设于隔着所述第1面的中央部分与所述一端边相对的另一端边,
所述第1卡合部成为彼此可卡合和解除卡合的结构,
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未卡合且所述第2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盖体以该第2卡合部为中心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供给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弹性变形,
在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或在发生所述弹性变形的部分的附近设有向自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离开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在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与所述突起部相嵌合的嵌合部,
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通过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嵌合部嵌合而进行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供给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顶点部分朝向所述底体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而成的弯曲结构体,
所述弯曲结构体具有隔着所述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靠近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靠近侧和远离所述盖体的所述中央部分的远离侧,
所述远离侧成为与所述靠近侧相比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的结构,
在所述远离侧设有所述突起部,
在所述底体的所述第1卡合部设有自内侧嵌合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嵌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袋具有挠性,
在铅垂方向下侧设有所述第2卡合部,在铅垂方向上侧设有所述第1卡合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供给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袋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熔接缘部,
在所述第1卡合部彼此卡合的状态下,在所述弯曲结构体的所述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和所述底体的与该呈U字形或V字形弯折的顶点部分相对的部分之间保持有所述熔接缘部。
CN201520312628.5U 2014-05-16 2015-05-14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供给体 Active CN20460519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2787 2014-05-16
JP2014102787A JP6389060B2 (ja) 2014-05-16 2014-05-16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該液体収容容器への液体パックの収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05199U true CN204605199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57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2628.5U Active CN204605199U (zh) 2014-05-16 2015-05-14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供给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89060B2 (zh)
CN (1) CN2046051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5597A (zh) * 2017-12-25 2019-07-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用的包装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0660B2 (ja) 2018-12-04 2022-09-2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27458A (ja) * 1983-06-08 1984-12-20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カセツト
DE60118464T2 (de) * 2000-01-18 2006-12-07 Seiko Epson Corp. Tintenpatrone,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mit einer solchen tintenpatrone und reinigungssteuerungsverfahren für aufzeichnungskopf des aufzeichnungsgerätes
JP4701959B2 (ja) * 2005-09-26 2011-06-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TW201431708A (zh) * 2013-02-08 2014-08-16 Jetbest Corp 墨水匣開閉結構
JP2015058672A (ja) * 2013-09-20 2015-03-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画像記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5597A (zh) * 2017-12-25 2019-07-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用的包装部件
CN109955597B (zh) * 2017-12-25 2022-03-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用的包装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17602A (ja) 2015-12-07
JP6389060B2 (ja) 2018-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6591A (zh)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204605199U (zh)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供给体
CN204547345U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液体喷射装置
CN105492334A (zh) 箱子及其卡扣组件
CN103402773B (zh) 连续墨水供给装置、系统和方法
US20140376948A1 (en) Cartridge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es
CN103219610A (zh) 包括致动的媒体坞站的航空电子设备媒体系统和适合在其中使用的过中心锁定机构
CN103420058B (zh) 硬开顶集装箱
CN105479946B (zh) 液体容纳体和液体供给装置
CN107107632A (zh) 印刷装置
UA97694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полнения контейнеров сжимаемого типа
CN105644153B (zh) 液体供应系统
CN104943390A (zh) 液体容纳体
CN104071622A (zh) 记录装置
CN102079207B (zh) 涂敷膜转印器
CN204250606U (zh) 箱子及其卡扣组件
CN104070820B (zh) 印刷流体供给装置及印刷流体盒
CN201721130U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01501160U (zh) 墨盒
CN102092539A (zh) 电子元件运送法
CN205022185U (zh) 芯片可卸式墨盒
CN105599454A (zh) 墨盒以及打印机
CN105564037B (zh) 液体消耗装置
CN203673228U (zh) 碳粉筒
KR200463175Y1 (ko) 프린터의 잉크 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