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6760U - 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及客车 - Google Patents

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及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86760U
CN204586760U CN201520136788.9U CN201520136788U CN204586760U CN 204586760 U CN204586760 U CN 204586760U CN 201520136788 U CN201520136788 U CN 201520136788U CN 204586760 U CN204586760 U CN 204586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escape device
glass port
frame body
port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367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367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86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86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86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及客车,该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包括车身窗框体、玻璃窗框体、气囊、气囊放置盒、高压储气瓶、自动充气装置及锁止机构,所述气囊放置盒固定在客车的侧围上并置于所述车身窗框体的下方,所述气囊折叠于所述气囊放置盒中,且所述气囊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气囊放置盒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所述高压储气瓶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且与所述气囊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充气后的气囊就形成了一个架设于车窗与地面之间的逃生滑梯,进而使车上人员可以通过该逃生滑梯,快速、安全滑出车外到达地面上,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

Description

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及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安全辅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及客车。
背景技术
随着客车在生活中的大量投产使用(例如公交车、长途客车等),客车事故也随之增加。在发生险情时(例如车内起火),车内人员主要的逃生手段多数是从前车门、后车门逃生,若遇到车门故障而无法开启时,只能从安全窗口破窗而出。
但是,现阶段很多客车的车窗与地面距离较高,逃生时需要有其他人员配合或消防人员救援,才能逃离客车,逃生所用时间较长,且速度慢,可能会因为逃生不即时带来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客车在发生险情时,逃生所用时间较长且速度慢的缺陷,提供一种客车车窗逃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包括车身窗框体、玻璃窗框体、气囊、气囊放置盒、高压储气瓶、自动充气装置及锁止机构,所述气囊放置盒固定在客车的侧围上并置于所述车身窗框体的下方,所述气囊折叠于所述气囊放置盒中,且所述气囊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气囊放置盒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所述高压储气瓶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且与所述气囊连通,其中,
所述锁止机构,具有锁止状态及解锁状态,所述玻璃窗框体在所述锁止状态下被所述锁止机构锁止在所述车身窗框体中,并在所述解锁状态下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
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在所述锁止状态下阻止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充气,并在所述玻璃窗框体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时允许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充气。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的第一联动扳手、与所述第一联动扳手铰接的第一联动锁柱、设置在所述车身窗框体上且与所述第一联动锁柱匹配的第一锁孔、设置在所述车身窗框体上的固定锁口及设置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的固定锁舌,所述第一联动锁柱的自由端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插入所述第一锁孔中,所述固定锁舌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插入所述固定锁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的第二联动扳手、与所述第二联动扳手铰接的第二联动锁柱及设置在所述车身窗框体上且与所述第二联动锁柱匹配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联动锁柱的自由端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插入所述第二锁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联动扳手及所述第二联动扳手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璃窗框体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客车车窗逃生装置还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连接在所述气囊与所述高压储气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为橡胶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中的弹簧以及销柱,所述销柱的一端压住所述弹簧,另一端朝向所述车身窗框体,所述销柱在所述锁止状态下压住所述导气管以阻止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充气,并在所述玻璃窗框体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时在所述弹簧的作用力下离开所述导气管以允许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充气。
进一步地,所述客车车窗逃生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的车窗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为防火气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当客车遇到危险而车门无法快速打开时,车内人员可以操作锁止机构使其解锁,使得所述玻璃窗框体(连同车窗玻璃)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并向窗外掉落,当所述玻璃窗框体掉落时,触动自动充气装置,自动充气装置允许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充气,并且,由于重力原因,掉落的玻璃窗框体会将折叠在气囊放置盒里面的气囊拉出,伸展到客车窗外,并且,由于气囊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气囊放置盒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这样,充气后的气囊就形成了一个架设于车窗与地面之间的逃生滑梯,进而使车上人员可以通过该逃生滑梯,快速、安全滑出车外到达地面上,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客车,其包括上述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锁止机构由锁止状态至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自动充气装置在锁止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自动充气装置在解锁状态下的示意图(玻璃窗框体掉落后);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气囊被拉出并伸展到客车窗外形成逃生滑梯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车身窗框体;11、第一锁孔;12、固定锁口;2、玻璃窗框体;21、固定锁舌;3、车窗玻璃;4、气囊;5、气囊放置盒;6、高压储气瓶;7、第一联动扳手;8、第一联动锁柱;9、第二联动扳手;10、第二联动锁柱;20、导气管;30、弹簧;40、销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提供一种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包括车身窗框体1、玻璃窗框体2、车窗玻璃3、气囊4、气囊放置盒5、高压储气瓶6、自动充气装置及锁止机构,所述气囊放置盒5固定在客车的侧围(例如侧围钣金)上并置于所述车身窗框体1的下方,所述气囊4折叠于所述气囊放置盒5中,且所述气囊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气囊放置盒5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2上,所述高压储气瓶6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2上且与所述气囊4连通,所述车窗玻璃3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具有锁止状态(如图2所示)及解锁状态(如图3所示),所述玻璃窗框体2在所述锁止状态下被所述锁止机构锁止在所述车身窗框体1中,并在所述解锁状态下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1;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在所述锁止状态下阻止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4充气,并在所述玻璃窗框体2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1时允许所述高压储气瓶6向所述气囊4充气。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玻璃窗框体2上的第一联动扳手7、与所述第一联动扳手7铰接的第一联动锁柱8、设置在所述车身窗框体1上且与所述第一联动锁柱8匹配的第一锁孔11、设置在所述车身窗框体1上的固定锁口12及设置在所述玻璃窗框体2上的固定锁舌21,所述第一联动锁柱8的自由端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插入所述第一锁孔中(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锁舌21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插入所述固定锁口12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玻璃窗框体2上的第二联动扳手9、与所述第二联动扳手铰接的第二联动锁柱10及设置在所述车身窗框体1上且与所述第二联动锁柱10匹配的第二锁孔(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二联动锁柱10的自由端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插入所述第二锁孔中(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第一联动扳手7及所述第二联动扳手9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璃窗框体2的前后两侧。此处的前后是指车辆的前后。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锁止机构也可以仅包括第一联动扳手7、第一联动锁柱8、第一锁孔11、固定锁口12及固定锁舌21。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锁止机构也可以仅包括第二联动扳手9、第二联动锁柱10、第二锁孔、固定锁口12及固定锁舌21。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锁口12及固定锁舌21也可以互换位置,即固定锁口12设置在所述玻璃窗框体2上,固定锁舌21设置在所述车身窗框体1上。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锁止机构还可以是门栓结构。锁止结构的形式并不限于此,其可以有其它形式,只要能够使得所述玻璃窗框体在锁止状态下锁止在所述车身窗框体中,并够使得所述玻璃窗框体在所述解锁状态下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客车车窗逃生装置还包括导气管20,所述导气管20连接在所述气囊4与所述高压储气瓶6之间。这样,经由该导气管20,高压储气瓶6能够给气囊4充气。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20为橡胶软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玻璃窗框体2中的弹簧30以及销柱40,所述销柱40的一端压住所述弹簧30,另一端朝向所述车身窗框体1(在锁止状态下销柱40的该端与车身窗框体1抵接),所述销柱40在所述锁止状态下压住所述导气管20以阻止所述高压储气瓶6向所述气囊4充气(如图4所示),并在所述玻璃窗框体2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1时在所述弹簧30的作用力下离开所述导气管20以允许所述高压储气瓶6向所述气囊4充气(如图5所示)。
当然,自动充气装置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保证在所述锁止状态下阻止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充气,并在所述玻璃窗框体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时允许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充气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窗玻璃3为钢化玻璃。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储气瓶6为二氧化碳高压储气瓶。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4为防火气囊。以保证在发生火情时,气囊4不会烧坏。
本实施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客车遇到危险而车门无法快速打开时,车内人员可以沿图3中的A方向转动第一联动锁柱7,使得第一联动锁柱8脱离车身窗框体1;同时,沿图3中的B方向转动第二联动锁柱9,使得第一联动锁柱10脱离车身窗框体1,这样锁止机构进入解锁状态;然后车内人员向外推动车窗玻璃2,使得固定锁舌21从固定锁口12中脱出,在重力作用下,如图6所示,使得玻璃窗框体2(连同车窗玻璃3)脱离车身窗框体1,并向窗外掉落,当玻璃窗框体2掉落时,原先抵在车身窗框体1上的销柱40呈自由状态,这样,销柱40在弹簧30的推动下离开导气管20(即不再压住导气管20),这样,高压储气瓶6与气囊4之间连通,高压储气瓶6中的高压气体进入气囊4中给气囊4充气,并且,由于重力原因,掉落的玻璃窗框体2会将折叠在气囊放置盒5里面的气囊4拉出,伸展到客车窗外,并且,由于气囊4的一端固定在气囊放置盒5上,另一端固定在玻璃窗框体2上,这样,充气后的气囊4就形成了一个架设于车窗与地面之间的逃生滑梯,进而使车上人员可以通过该逃生滑梯,快速、安全滑出车外到达地面上,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车,其包括上述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窗框体、玻璃窗框体、气囊、气囊放置盒、高压储气瓶、自动充气装置及锁止机构,所述气囊放置盒固定在客车的侧围上并置于所述车身窗框体的下方,所述气囊折叠于所述气囊放置盒中,且所述气囊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气囊放置盒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所述高压储气瓶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且与所述气囊连通,其中,
所述锁止机构,具有锁止状态及解锁状态,所述玻璃窗框体在所述锁止状态下被所述锁止机构锁止在所述车身窗框体中,并在所述解锁状态下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
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在所述锁止状态下阻止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充气,并在所述玻璃窗框体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时允许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的第一联动扳手、与所述第一联动扳手铰接的第一联动锁柱、设置在所述车身窗框体上且与所述第一联动锁柱匹配的第一锁孔、设置在所述车身窗框体上的固定锁口及设置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的固定锁舌,所述第一联动锁柱的自由端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插入所述第一锁孔中,所述固定锁舌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插入所述固定锁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的第二联动扳手、与所述第二联动扳手铰接的第二联动锁柱及设置在所述车身窗框体上且与所述第二联动锁柱匹配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联动锁柱的自由端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插入所述第二锁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扳手及所述第二联动扳手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璃窗框体的前后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车窗逃生装置还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连接在所述气囊与所述高压储气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为橡胶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中的弹簧以及销柱,所述销柱的一端压住所述弹簧,另一端朝向所述车身窗框体,所述销柱在所述锁止状态下压住所述导气管以阻止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充气,并在所述玻璃窗框体脱离所述车身窗框体时在所述弹簧的作用力下离开所述导气管以允许所述高压储气瓶向所述气囊充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车窗逃生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玻璃窗框体上的车窗玻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防火气囊。
10.一种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客车车窗逃生装置。
CN201520136788.9U 2015-03-11 2015-03-11 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及客车 Active CN204586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6788.9U CN204586760U (zh) 2015-03-11 2015-03-11 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及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6788.9U CN204586760U (zh) 2015-03-11 2015-03-11 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及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86760U true CN204586760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2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36788.9U Active CN204586760U (zh) 2015-03-11 2015-03-11 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及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8676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9121A (zh) * 2017-07-06 2017-08-25 宜宾学院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
CN108162905A (zh) * 2017-12-15 2018-06-15 浙江海洋大学 升起式汽车逃生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283765A (zh) * 2017-01-10 2018-07-1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逃生装置及使用该逃生装置的客车
CN109203946A (zh) * 2017-07-04 2019-01-15 北京赛德车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应急安全滑道
CN110745091A (zh) * 2019-09-16 2020-02-0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水下逃生装置及车辆
CN111249636A (zh) * 2020-04-12 2020-06-09 丹阳市宏达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主式安全逃生的汽车破窗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3765A (zh) * 2017-01-10 2018-07-1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逃生装置及使用该逃生装置的客车
CN108283765B (zh) * 2017-01-10 2023-12-15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逃生装置及使用该逃生装置的客车
CN109203946A (zh) * 2017-07-04 2019-01-15 北京赛德车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应急安全滑道
CN107089121A (zh) * 2017-07-06 2017-08-25 宜宾学院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
CN108162905A (zh) * 2017-12-15 2018-06-15 浙江海洋大学 升起式汽车逃生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745091A (zh) * 2019-09-16 2020-02-0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水下逃生装置及车辆
CN110745091B (zh) * 2019-09-16 2020-12-0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水下逃生装置及车辆
CN111249636A (zh) * 2020-04-12 2020-06-09 丹阳市宏达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主式安全逃生的汽车破窗器
CN111249636B (zh) * 2020-04-12 2024-03-19 丹阳市宏达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主式安全逃生的汽车破窗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86760U (zh) 客车车窗逃生装置及客车
CN202806663U (zh) 一种具有应急逃生门的客车
CN203766690U (zh) 汽车安全气压逃生窗
CN208559193U (zh) 一种便于应急门逃生的活动踏步
CN103693055B (zh) 轨道车辆的下翻式逃生装置
BRPI0908277B1 (pt) dispositivo de segurança contra roubo para um acoplamento de veículo
CN107379932A (zh) 公交车逃生窗装置
CN202847635U (zh) 一种舱门气囊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CN208036204U (zh) 一种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CN201530285U (zh) 快速逃生车窗
CN102815276A (zh) 车辆应急逃生窗
CN204726530U (zh) 一种新型客运汽车车体
CN107813687A (zh) 一种车上紧急逃生天窗
CN107985044A (zh) 一种外置安全气囊式的车罩
CN206781495U (zh) 一种汽车开启式逃生窗户
CN207747738U (zh) 一种外置安全气囊式的车罩
CN207630924U (zh) 一种城市双层客车上层安全逃生装置
CN102963329A (zh) 大巴逃生门
CN202806664U (zh) 车辆应急逃生窗
CN201484124U (zh) 一种车辆逃生车窗系统
CN105196898A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CN204846083U (zh) 可瞬间逃生的公共汽车车厢
CN210526471U (zh) 一种城市公交用安全驾驶室
CN103448811A (zh) 两侧面可敞开式公共汽车
CN103465756A (zh) 安全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