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5756A - 安全客车 - Google Patents

安全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5756A
CN103465756A CN2013103651635A CN201310365163A CN103465756A CN 103465756 A CN103465756 A CN 103465756A CN 2013103651635 A CN2013103651635 A CN 2013103651635A CN 201310365163 A CN201310365163 A CN 201310365163A CN 103465756 A CN103465756 A CN 103465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doorframe
described door
passenger vehicle
sa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51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北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651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657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65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57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客车,包括客车底盘,在所述客车底盘的至少一侧上设置门框,在所述门框处设置与所述门框相互配合的门,所述门为外开门,所述门框与所述门在底端转动相接,所述门能够由上端向外开启。本发明的安全客车能够在突发紧急情况时为乘客提供的更好的逃生保障。

Description

安全客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特别是安全客车。
背景技术
在全封闭形式的客车上,为了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使车内乘客能够逃生,一般会在客车上设置逃生窗,但是由于客车的底盘高,同时逃生窗的位置也设置的较高且较小,造成逃生困难。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突发事件中方便乘客逃生的客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客车,包括客车底盘,在所述客车底盘的至少一侧上设置门框,在所述门框处设置与所述门框相互配合的门,所述门为外开门,所述门框与所述门在底端转动相接,所述门能够由上端向外开启。
在所述门的内侧壁上设置台阶,当所述门向外开启时,所述台阶处于工作状态。
在所述门的内侧壁上设置网梯。
一种安全客车,包括客车底盘,在所述客车底盘的至少一侧上设置门框,在所述门框处设置与所述门框相互配合的门,所述门为内开门,所述门框与所述门在底端转动滑道相接,所述门能够由上端向内开启、并在开启后能够沿滑道向外侧滑动。
在所述门的外侧壁上设置台阶,当所述门向内开启时,所述台阶处于工作状态。
在所述门的外侧壁上设置网梯。
在所述门和所述门框之间设置手动应急开启机构。
在所述门和所述门框之间设置自动应急开启机构。
在所述门和所述门框之间设置手自动一体化应急开启机构。
在所述客车底盘的一侧上设置多个所述门框和所述门。
所述门框和所述门设置在所述安全客车的前侧和/或后侧和/或左侧和/或右侧。
本发明中,所谓的“台阶处于工作状态”是指在该状态下人可以从车内沿所述台阶下到地面或者从地面沿所述台阶上到车内。
本发明中,所谓的“手动应急开启机构”是指当需要开启所述门时,能够通过手动方式将所述门开启的机构,比如栓类结构、控制所述门的开启电路的按钮。
本发明中,所谓的“自动应急开启机构”是指当需要开启所述门时,能够自动根据车况将所述门开启的机构。
本发明中,所谓的“手自动一体化应急开启机构”是指既能够自动根据车况将所述门开启、又能通过手动方式将所述门开启的机构。
本发明中,应根据客车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安全客车能够在突发紧急情况时为乘客提供的更好的逃生保障。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车底盘、2门框、3门、4台阶、5网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安全客车,包括客车底盘1,在所述客车底盘1的至少一侧上设置门框2,在所述门框2处设置与所述门框2相互配合的门3,所述门3为外开门,所述门框2与所述门3在底端转动相接,所述门3能够由上端向外开启。
本发明中,正常状态,如图1所示所述门3处于关闭状态,当突遇紧急情况时,如图3所示,可以将所述门3由上端向外开启,所述门3的上端搭到地面上形成一个斜坡,如图2所示,乘客可以沿所述门3滑至地面。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安全客车的一侧设置了两个所述门框2和所述门3,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在所述客车的一侧设置一个或者多于两个的所述门框2和所述门3,还可以在所述安全客车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分别设置或者在任意一侧设置或在任意侧的组合(比如在前侧和后侧的组合上)上设置所述门框2和所述门3。
为了方便所述门3在紧急时刻能够打开,本发明的所述安全客车可以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自动应急开启机构、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手动应急开启机构或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手自动一体化应急开启机构。
实施例2
如图4至图7所示的安全客车,包括客车底盘1,在所述客车底盘1的至少一侧上设置门框2,在所述门框2处设置与所述门框2相互配合的门3,所述门3为内开门,所述门框2与所述门3在底端转动滑道相接,所述门3能够由上端向内开启、并在开启后能够沿滑道向外侧滑动。
本发明中,当突遇紧急情况时,可以将所述门3由上端向内开启,然后沿滑道向外侧推动所述门3,直到所述门3的下端搭到地面上,此时所述门3形成一个斜坡,如图7所示,乘客可以沿所述门3滑至地面。图4至图7依次显示了本实施例的所述门3的关闭状态、刚刚打开时的状态、向外侧推动过程中的状态、所述门3的顶端搭到地面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安全客车的一侧设置了两个所述门框2和所述门3,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在所述客车的一侧设置一个或者多于两个的所述门框2和所述门3,还可以在所述安全客车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分别设置或者在任意一侧设置或在任意侧的组合(比如在前侧和后侧的组合上)上设置所述门框2和所述门3。
为了方便所述门3在紧急时刻能够打开,本发明的所述安全客车可以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自动应急开启机构、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手动应急开启机构或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手自动一体化应急开启机构。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可参照实施例3,在所述门的外侧壁上增设台阶4,或者参照实施例4,在所述门的外侧壁上增设网梯5。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的安全客车,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门3的内侧壁上增设台阶4,当所述门3向外开启时,所述台阶4处于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台阶4的设置,方便乘客的上下。
实施例4
如图9所示的安全客车,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门3的内侧壁上增设网梯5,当所述门3向外开启时,所述网梯5处于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网梯5的设置,方便乘客的上下,同时不占车内空间。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客车,包括客车底盘(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客车底盘(1)的至少一侧上设置门框(2),在所述门框(2)处设置与所述门框(2)相互配合的门(3),所述门(3)为外开门,所述门框(2)与所述门(3)在底端转动相接,所述门(3)能够由上端向外开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3)的内侧壁上设置台阶(4),当所述门(3)向外开启时,所述台阶(4)处于工作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3)的内侧壁上设置网梯(5)。
4.一种安全客车,包括客车底盘(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客车底盘(1)的至少一侧上设置门框(2),在所述门框(2)处设置与所述门框(2)相互配合的门(3),所述门(3)为内开门,所述门框(2)与所述门(3)在底端转动滑道相接,所述门(3)能够由上端向内开启、并在开启后能够沿滑道向外侧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安全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3)的外侧壁上设置台阶(4),当所述门(3)向内开启时,所述台阶(4)处于工作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安全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3)的外侧壁上设置网梯(5)。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安全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手动应急开启机构。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安全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自动应急开启机构。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安全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3)和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手自动一体化应急开启机构。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安全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客车底盘(1)的一侧上设置多个所述门框(2)和所述门(3)。
CN2013103651635A 2012-08-27 2013-08-20 安全客车 Pending CN1034657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51635A CN103465756A (zh) 2012-08-27 2013-08-20 安全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9327.8 2012-08-27
CN201210309327 2012-08-27
CN201210314143 2012-08-29
CN201210314143.0 2012-08-29
CN2013103651635A CN103465756A (zh) 2012-08-27 2013-08-20 安全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5756A true CN103465756A (zh) 2013-12-25

Family

ID=49790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51635A Pending CN103465756A (zh) 2012-08-27 2013-08-20 安全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6575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5659A (zh) * 2017-04-18 2017-12-0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幼儿园校车安全门装置
CN108437761A (zh) * 2018-03-30 2018-08-24 马绮阳 具有外开逃生功能的公交乘客门
CN108501851A (zh) * 2018-05-10 2018-09-07 淮安市江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装备全自动逃生门的客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9538A (ja) * 1996-10-08 1998-04-28 Nippon Jidosha Kenkyusho バスの非常脱出装置
CN101332756A (zh) * 2008-08-06 2008-12-31 于福洋 用爆炸打开车辆逃生的出口
CN201484522U (zh) * 2009-09-30 2010-05-26 王子晔 一种公交车
CN201874416U (zh) * 2010-11-23 2011-06-22 安徽理工大学 着地式安全门
CN202806663U (zh) * 2012-09-10 2013-03-20 沈福昌 一种具有应急逃生门的客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9538A (ja) * 1996-10-08 1998-04-28 Nippon Jidosha Kenkyusho バスの非常脱出装置
CN101332756A (zh) * 2008-08-06 2008-12-31 于福洋 用爆炸打开车辆逃生的出口
CN201484522U (zh) * 2009-09-30 2010-05-26 王子晔 一种公交车
CN201874416U (zh) * 2010-11-23 2011-06-22 安徽理工大学 着地式安全门
CN202806663U (zh) * 2012-09-10 2013-03-20 沈福昌 一种具有应急逃生门的客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5659A (zh) * 2017-04-18 2017-12-0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幼儿园校车安全门装置
CN108437761A (zh) * 2018-03-30 2018-08-24 马绮阳 具有外开逃生功能的公交乘客门
CN108437761B (zh) * 2018-03-30 2019-02-12 马绮阳 具有外开逃生功能的公交乘客门
CN108501851A (zh) * 2018-05-10 2018-09-07 淮安市江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装备全自动逃生门的客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06663U (zh) 一种具有应急逃生门的客车
CN201484522U (zh) 一种公交车
CN202225828U (zh) 新型公交车逃生门系统
CN103465756A (zh) 安全客车
US9556661B2 (en) Frameless-door window operating system
EP1710105A3 (en) Emergency exit window
DE102017129527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kennen einer Nutzeraktion an einer Tür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2556094A (zh) 逃生门
CN204056012U (zh) 一种客车车厢
CN203681668U (zh) 一种侧壁开启式应急疏散客运车车厢
CN102963329A (zh) 大巴逃生门
CN203345875U (zh) 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
CN206493819U (zh) 一种逃生应急门及使用该应急门的客车
CN209212103U (zh) 一种客车全新逃生窗系统
CN208198072U (zh) 一种机械式汽车后备箱门开启逃生装置
CN204055244U (zh) 一种客车车窗
CN207004356U (zh) 一种与防盗门配合使用的防护门
CN204846083U (zh) 可瞬间逃生的公共汽车车厢
CN103448811A (zh) 两侧面可敞开式公共汽车
CN201494287U (zh) 客车的安全逃生门
CN105035190B (zh) 一种新型客运汽车车体
CN206681605U (zh) 一种多功能大型客车事故瞬间逃生安全门
CN204736934U (zh) 一种新型安全公交车车体
CN204309568U (zh) 一种汽车安全天窗
CN205523607U (zh) 一种可快速逃生的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