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7860U - 自行车座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座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7860U
CN204567860U CN201520064022.4U CN201520064022U CN204567860U CN 204567860 U CN204567860 U CN 204567860U CN 201520064022 U CN201520064022 U CN 201520064022U CN 204567860 U CN204567860 U CN 204567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eat cushion
cushion body
bar
pa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640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木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640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7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7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78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座垫结构,包括一座垫本体以及结合于其底面的座弓,该座弓于座垫本体底面提供前、后、左、右四个支撑点,该前、后支撑点支撑着该座垫本体的前、后端,该左、右支撑点支撑该座垫本体的后端部左、右区域,且四个支撑点透过该座弓而产生间接的连接关系;上述四个支撑点中有三个支撑点是位于该座垫本体的后端部,使座垫本体的后端部承受骑者的臀部重量时可以提供更强而稳定的支撑力及较佳的弹性表现,减少座垫本体对骑者臀部的压力,减少臀部受压不适感,骑者可保持重心落于臀部,减少将重心往前挪而致骑者会阴部受压磨擦伤害的机率。

Description

自行车座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座垫及座弓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座垫结构。
背景技术
图1、图2是以自行车座垫的底面描述座垫本体1及其座弓2。座垫本体1为前半部窄而后半部宽的形态。座弓2大致由一金属杆(管)弯折而成,其前端是弯折部,后端是该金属杆(管)的二个端部,该座弓2的中间则是金属杆(管)因弯折而形成的二相对段3,该座弓2的后端偏离该座垫本体的中轴线而向左、右延伸。该座弓2的前端穿套固定于该座垫本体1的一鼻套4内,该座弓2的两个后端分别穿套固定于该座垫本体1后端的二尾套5中。图2是以自行车座垫的侧面描述座垫本体1及其座弓2,前述的二相对段3更进一步往下转折形成弓形,与自行车座管结合的弓夹(图未示)可结合于该处,从而将座垫定位在座管上。
上述座弓具有提供该座垫本体刚性支撑以及与弓夹结合的功能,座弓2仅于上述二相对段表现了些许的结构弹性,座弓以后端两个独立的支撑点(二点支撑)支持座垫本体后半部,然而座垫本体后半部是支撑骑者臀部的主要部分,两个独立且无弹性表现的支撑点使座垫本体后半部失去了对骑者臀部的弹性缓冲功能,形成骑者臀部莫大的压力,骑者为了减少臀部受压不适感,会自然而然将重心往前挪一些,导致重心落在骑者的会阴部,引起会阴部磨擦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座弓的弹性及缓冲菜单现不佳,以致座垫本体对骑者臀部造过大压力,以及骑者重心往前导致会阴部磨擦受伤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自行车座垫结构,其可以提供更强而稳定的支撑力及较佳的弹性表现,减少座垫本体对骑者臀部的压力,减少臀部受压不适感,骑者可保持重心落于臀部,减少将重心往前挪而致骑者会阴部受压磨擦伤害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座垫结构,包括:
一座垫本体,该座垫本体的底面具有一前支承部、一后支承部、一左支承部、一右支承部;一座弓,是一体成型结构,沿着中轴线由前而后依序为一前端体、一前分叉部、一中间延伸部、一后收束部、一后端体,以及从该中间延伸部及该后收束部的交界处为起始点且向中轴线的左右方向偏离延伸的一左支撑杆和一右支撑杆;
该前端体经由一胶结料而胶结固定于该前支承部,该后端体经由一胶结料而胶结固定于该后支承部,该左支撑杆的末端穿置于该左支承部,该右支撑杆的末端穿置于该右支承部,且该左、右支承部与该左、右支撑杆的末端之间衬各一弹性套。
该座弓的后端体、右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分别与该座垫本体的后支承部、左支承部及右支承部的组合,构成该座垫本体后端区域的三点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包括:
该座弓的前端体、前分叉部、中间延伸部、后收束部、后端体构成一沿着该座垫本体中轴线的中轴支持结构,该座弓的左支撑杆及右支撑杆则提供从座垫本体的中轴线向左、右两侧展开的两侧支持结构;以此该座弓提供该座垫本体良好的支撑刚性。
该座弓于座垫本体底面提供前、后、左、右四个支撑点,该四个支撑点按着该座垫本体的形状而分布,该前、后支撑点支撑着该座垫本体的前、后端,该左、右支撑点支撑该座垫本体的后端部左、右区域;且四个支撑点透过该座弓而产生间接的连接关系,当该座垫本体承受骑者的重量,四个支撑点可以稳定的支持座垫本体。
该座弓可分配所承受的重量,使座弓的受力得以平均,减少任何一部位因应力集中而断裂的机率。
上述四个支撑点中有三个支撑点是位于该座垫本体的后端部,该座垫本体后端部的三点支撑以及该座弓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等结构特征,使座垫本体的后端部承受骑者的重量时可以将压力分散,使座垫本体的后端部提供骑者臀部大面积的支持,减少座垫本体对骑者臀部的单点压力;此外,该结构特征也提升该座垫本体后端部相对于骑者臀部的弹性表现,减少臀部受压不适感,骑者可保持重心落于臀部,减少将重心往前挪而致骑者会阴部受压磨擦伤害的机率。
透过衬于该左、右支承部与该左、右支撑杆之间的弹性套,更进一步发挥该座弓及座垫本体的弹性、减震、缓冲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自行车座垫本体与座弓的底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自行车座垫本体与座弓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垫本体与座弓的正面组合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垫本体与座弓的背面组合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座垫本体与座弓的组合底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座垫本体与座弓的第一视角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座垫本体与座弓久第二视角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座垫本体与座弓的组合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座垫本体与座弓的组合后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座垫本体与座弓的组合前视图。
图11为图3中XI-XI截线暨箭头方向所指示的剖面图。
图12为图3中XII-XII截线暨箭头方向所指示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座垫本体        142贯孔         271前杆段
11前支承部        20座弓          272后杆段
111弧形挡壁       21前端体        30弹性套
112承槽           22前分叉部      31上部
113盖体           221分叉杆       32下部
114凹凸结构       23中间延伸部    L1中轴线
12后支承部        231平行杆       P1支撑点
121凸块           24后收束部      P2支撑点
122盲孔           241收束杆       P3支撑点
123阶层状结构   25后端体    P4支撑点
13左支承部      26左支撑杆
131凸块         261前杆段
132贯孔         262后杆段
14右支承部      27右支撑杆
141凸块         271前杆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垫结构,包括一座垫本体10以及结合于该座垫本体10底部的座弓20。
如图4、图5、图6、图7是由座垫结构的底面表达该座垫本体10以及该座弓20。该座垫本体10的底面具有一前支承部11、一后支承部12、一左支承部13、一右支承部14;该前支承部11及后支承部12分别对应该座垫本体10的中轴线L1而位于该座垫本体10底面前端和后端;该左支承部13和该右支承部14则位于该座垫本体10底面后端且在该中轴线L1的两侧。该座弓20是一体成型结构,沿着中轴线L1由前而后依序为一前端体21、一前分叉部22、一中间延伸部23、一后收束部24、一后端体25,以及从该中间延伸部23及该后收束部24交界处为起始点向中轴线L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左支撑杆26和一右支撑杆27。该左支撑杆26和该右支撑杆27的前杆段261,271是向中轴线L1的左右方向偏离延伸,后杆段262,272则平行于该中轴线L1。该前分叉部22具有从该前端体21以偏离该中轴线L1而分叉延伸的二分叉杆221,该中间延伸部23具有接续该二分叉杆221以平行于该中轴线L1而延伸的二平行杆231,该后收束部24具有接续该二平行杆231而向着该中轴线L1的一端点而延伸的二收束杆241,该二收束杆241的末端汇集成该后端体25。该分叉杆221、平行杆231及收束杆241构成一弓型(表现于图8)。
该前支承部11包括一成型于该座垫本体10底面的弧形挡壁111所围构成的一承槽112,以及结合于该弧形挡壁111而遮蔽该承槽112的盖体113。该后支承部12包括一成型于该座垫本体10底面的凸块121,以及从该凸块121的前面向内部凹入的盲孔122。该左支承部13和右支承部14包括一成型于该座垫本体10底面的凸块131,141,以及贯通该凸块131,141前后面的贯孔132,142。该座弓20的前端体21涂布胶结料(图未示)置入该承槽112中,的后盖覆该盖体113。该座弓20的后端体25涂布胶结料(图未示)穿置于该后支承部12的盲孔122。该左支撑杆26及右支撑杆27的末端穿置于该左支承部13和右支承部14的贯孔132,142。该座垫本体10以及与之组合的座弓20经由一胶结程序,使该前端体21和后端体25胶结固定于该前支承部11和后支承部12。从左、右支承部13,14的后端填设一弹性套30于该贯孔132,142中,该弹性套30填实该贯孔132,142内壁与左、右支撑杆26,26的间隙。
如图4、图5,该座弓20结合于该座垫本体10底面,该前端体21、前分叉部22、中间延伸部23、后收束部24、后端体25构成一沿着该座垫本体10中轴线L1的中轴支持结构,该座弓20的左支撑杆26及右支撑杆27则提供从座垫本体10的中轴线L1向左、右两侧展开的两侧支持结构,以此该座弓20提供该座垫本体10良好的支撑刚性。再者,该座弓20于座垫本体10底面提供前、后、左、右四个支撑点P1、P2、P3、P4,该四个支撑点P1、P2、P3、P4按着该座垫本体10的形状而分布,该前、后支撑点P1、P2支撑着该座垫本体10的前、后端,该左、右支撑点P3、P4支撑该座垫本体10的后端部左、右区域,且四个支撑点透过该座弓20而产生间接的连接关系,当该座垫本体10承受骑者的重量,四个支撑点可以稳定的支持座垫本体10。
如图9和图10,从该座垫结构的前面和后面描述该座垫本体10和该座弓20的组合样态。上述四个支撑点中有三个支撑点P2、P3、P4是位于该座垫本体10的后端部,且该后收束杆241、左支撑杆26、右支撑杆27以后端体25为中心呈近似「W」型结构。该「W」型结构以及三个支撑点P2、P3、P4的特征使座垫本体10的后端部承受骑者的臀部重量时可以提供更强而稳定的支撑力,并且可以将压力分散,使座垫本体10的后端部提供骑者臀部大面积的支持,减少座垫本体10对骑者臀部的单点压力;此外,该结构特征也提升该座垫本体10后端部相对于骑者臀部的弹性表现,减少臀部受压不适感,骑者可保持重心落于臀部,减少将重心往前挪而致骑者会阴部受压磨擦伤害的机率。
如图11,该座弓20的后端体25以及该后支承部12的盲孔121的断面形状呈圆形。该左支撑杆26和该右支撑杆27的断面形状呈矩形,弹性套30亦呈矩形状,包覆在左支撑杆26和右支撑杆27的外部并且填满该贯孔132,142。该弹性套30上部31的厚度大于下部32的厚度,该上部31提供较大的弹性承受从该座垫本体10而来的重量和压力。
如图12,该座弓20的前端体21固定于前支承部11内,该后端体25固定于该后支承部12内,该分叉杆221、平行杆231及收束杆241构成一弓型支撑该座垫本体10。该前支承部11的弧形挡壁外侧111与盖体113内侧设有可交互卡合的凹凸结构114,使两者的结合更为稳固。该后支承部12的盲孔122以及该后端体25皆为阶层状结构123,该阶层状结构123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使结合更为稳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垫本体,该座垫本体的底面具有一前支承部、一后支承部、一左支承部、一右支承部;该前支承部及该后支承部分别对应该座垫本体的中轴线而位于该座垫本体底面前端和后端;该左支承部和该右支承部位于该座垫本体底面后端且在该中轴线的两侧;
一座弓,包括一前端体、一连接该前端体的前分叉部、一连接该前分叉部的中间延伸部、一连接该中间延伸部的后收束部、一连接该后收束部的后端体;该前端体、前分叉部、中间延伸部、后收束部、后端体是沿着一中轴线连接;该座弓还包括一从该中间延伸部及该后收束部的交界处为起始点且向该中轴线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左支撑杆和一右支撑杆;
该前端体经由一胶结料而胶结固定于该前支承部中,该后端体经由一胶结料而胶结固定于该后支承部中,该左支撑杆的末端穿置于该左支承部,该右支撑杆的末端穿置于该右支承部,且该左、右支承部与该左、右支撑杆的末端之间衬各一弹性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和该右支撑杆接近该中间延伸部及该后收束部的交界处的前杆段是向该中轴线的左右方向偏离延伸,接近该左支承部和右支承部的后杆段则平行于该中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分叉部具有从该前端体以偏离该中轴线而分叉延伸的二分叉杆,该中间延伸部具有接续该二分叉杆以平行于该中轴线而延伸的二平行杆,该后收束部具有接续该二平行杆而向着该中轴线的一端点而延伸的二收束杆,该二收束杆的末端汇集成该后端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杆、平行杆及该收束杆构成一弓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承部包括一成型于该座垫本体底面的弧形挡壁所围构成的一承槽,以及结 合于该弧形挡壁而遮蔽该承槽的盖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弓的前端体涂布胶结料置入该承槽中再盖覆该盖体,通过一胶结程序,使该前端体与该承槽及盖体胶结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承部包括一成型于该座垫本体底面的凸块,以及从该凸块的前面向内部凹入的盲孔;该座弓的后端体涂布胶结料穿置于该盲孔,通过一胶结程序,使该后端体胶结固定于该盲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以及该后端体皆为阶层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承部和该右支承部包括一成型于该座垫本体底面的凸块,以及贯通该凸块前后面的贯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和该右支撑杆的断面形状呈矩形,该弹性套亦呈矩形状,包覆在该左支撑杆和该右支撑杆外部并且填满该贯孔;该弹性套的上部的厚度大于该弹性套的下部的厚度。
CN201520064022.4U 2015-01-30 2015-01-30 自行车座垫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7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4022.4U CN204567860U (zh) 2015-01-30 2015-01-30 自行车座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4022.4U CN204567860U (zh) 2015-01-30 2015-01-30 自行车座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7860U true CN204567860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0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6402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7860U (zh) 2015-01-30 2015-01-30 自行车座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78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6730A (zh) * 2016-07-12 2017-07-18 昆山市驰帆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体成型座垫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6730A (zh) * 2016-07-12 2017-07-18 昆山市驰帆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体成型座垫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8340B2 (en) Shell for bicycle saddle
RU2010108435A (ru) Трубчатая поперечная стойка для заднего моста автомобиля и содержащий ее задний мост
TW200720125A (en) A seat cushion for bicycles
CN101041366B (zh) 自行车座垫总成
CN102905963A (zh) 用于自行车和脚踏机的改进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鞍座结构
CN204567860U (zh) 自行车座垫结构
TWM442310U (en) Flight airfoil seat structure
CN204323548U (zh) 骑行坐垫
TWM501987U (zh) 自行車座墊結構
CN203975079U (zh) 电瓶车后车架
CN203698538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头部结构
CN208593464U (zh) 一种自行车座
CN206900530U (zh) 一种自行车座垫
CN209988038U (zh) 一种阶梯式自行车座垫
CN209683889U (zh) 一种自行车鞍座
US20190217910A1 (en) Bicycle saddle rail and bicycle saddle assembly structure thereof
JP7033557B2 (ja) 自転車シート
CN207374586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
CN205113531U (zh) 一种骑行鞍座
CN205220874U (zh) 自行车车座
ITPD20100195A1 (it) Struttura di sella ciclistica
US20170166276A1 (en) Hard Seat Device for Bicycle
CN103373412B (zh) 自行车的座弓结构
TWI755224B (zh) 減震裝置
CN216887019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1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