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88930U -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88930U
CN204488930U CN201520099777.8U CN201520099777U CN204488930U CN 204488930 U CN204488930 U CN 204488930U CN 201520099777 U CN201520099777 U CN 201520099777U CN 204488930 U CN204488930 U CN 204488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ft longeron
vertical beam
right vertical
longeron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997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寒寒
居刚
邵刚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0997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88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88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889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包括有左纵梁、右纵梁、第一横梁、A横梁及B横梁;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上横向设置有三排安装孔;还包括有左板簧固定支架、右板簧固定支架、左前接梁、右前接梁、左板簧吊耳支架及右板簧吊耳支架。左纵梁和右纵梁采用等高截面的结构,弥补现有车架纵梁冲压成型后还需要焊接的缺陷;纵梁采用三排等孔结构,在保证了车架零部件装配的有序性,便于平台规划。

Description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牵引车的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车架总成是整车的基体,车架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连接安装驾驶室、发动机、转向系、操纵系、车身及行驶系的总成部件。车架总成除了承受静载荷外,还要承受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动载荷,因此车架总成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以满足整车使用需要。
车架总成一般由两根纵梁及若干横梁组成,用螺栓或则铆钉将纵梁与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结构,车架的主要零部件是纵梁、横梁。重卡车架纵梁主要采用高强钢QStE650,横梁主要采用510L钢,车架前端发动机前后承受大的载重的横梁材料焊接件主要是Q345或QStE550TM钢材。纵梁形状为U型变截面,车架孔位根据具体车型设置。
如图1所示,为现技术车架总成结构示意图。定义纵梁长度方向为X方向,车架宽度方向为Y方向,纵梁高度方向为Z方向。整个车架总成Y方向为前宽后窄结构,纵梁第一变截面段8为Z方向存在尺寸变化的变截面结构,纵梁第二变截面段9是Y方向存在尺寸变化的变截面结构,左纵梁4和右纵梁5作为支撑,所有横梁安装在左纵梁4和右纵梁5之间,板簧固定支架3、A横梁2安装在纵梁第一变截面段8(即纵梁Z方向上尺寸变化)的腹面(X Z所形成的面)前端,板簧吊耳支架6、B横梁7安装在纵梁第二变截面段9(即车架Y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的纵梁腹面12上,第一横梁1安装在车架纵梁第一变截面段8的上翼面10和下翼面11(XY形成的面)上。如图2所示产,为纵梁截面示意图,包括有上翼面10、下翼面11及连接上翼面10和下翼面11的纵梁腹面12。
现技术的缺点是:
纵梁前端截面高度方向为变截面结构,纵梁经过折弯工序后还需要焊接工艺,不利于车架纵梁加工成型,且纵梁前端截面尺寸比较小,影响车架抗扭性能。
纵梁是根据需要增加孔位,孔位杂乱无章,影响工艺效率。
车架前端仅依靠纵梁承受各零部件,如方向机支架,冷却风扇支架的安装孔都是在车架纵梁前端的腹面和翼面,车架在长期运动过程中,前端容易受力不足,影响车架强度。
现有技术B横梁是安装在车架纵梁变截面处腹面上,变截面处受力薄弱,容易造成车架疲劳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的纵梁提出改进技术方案,能过本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以下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提高纵梁加工效率,纵梁高度截面高度方向尺寸一致,纵梁直接折弯成型,无需焊接加工;
第二个目的是,车架纵梁孔位按照等孔设计,具体分为上中下三排孔,这样有利于平台统一装配,同时提高纵梁孔位加工效率;
第三个目的是,车架前端结构多采用集成铸件结构,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一件多用的效果,同时提高车架前端的抗弯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包括有左纵梁、右纵梁、第一横梁、A横梁及B横梁;
在所述左纵梁上横向设置有三排安装孔,分别为第一排安装孔,第二排安装孔及第三排安装孔;
在所述右纵梁上横向设置有三排安装孔,分别为第四排安装孔,第五排安装孔及第六排安装孔;
还包括有左板簧固定支架、右板簧固定支架、左前接梁、右前接梁、左板簧吊耳支架及右板簧吊耳支架;
所述左板簧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左纵梁最前端;所述左前接梁的一端与所述左板簧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连接;
所述右板簧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右纵梁最前端;所述右前接梁的一端与所述右板簧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A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板簧固定支架下端和所述右板簧固定支架下端;
所述左板簧吊耳支架固定于所述左纵梁的侧面上;所述右板簧吊耳支架固定于所述右纵梁的侧面上;所述B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板簧吊耳支架的下方和所述右板簧吊耳支架的下方。
所述左纵梁包括有第一左纵梁、第二左纵梁及第三左纵梁;所述第一左纵梁、所述第二左纵梁及所述第三左纵梁为一体结构;所述右纵梁包括有第一右纵梁、第二右纵梁及第三右纵梁;所述第一右纵梁、所述第二右纵梁及所述第三右纵梁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左纵梁设置于车辆的前部;所述第三左纵梁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后部;所述第二左纵梁连接所述第一左纵梁和所述第三左纵梁;
所述第一左纵梁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左纵梁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左纵梁自所述第一左纵梁向所述第三左纵梁方向延伸时,高度增加。
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左纵梁与所述第一右纵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左纵梁与所述第三右纵梁之间的距离。
自所述第一左纵梁向所述第三左纵梁方向延伸时,所述第二左纵梁与所述第二右纵梁之间的距离减小。
所述左板簧吊耳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左纵梁接近所述第二左纵梁一端的侧面上;所述右板簧吊耳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右纵梁接近所述第二右纵梁一端的侧面上。
在所述第一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二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三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四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五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六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整合纵梁的结构及纵梁前端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有效的提高了现有车架各零部件的布置空利用率;
2)第一左纵梁和第一右纵梁采用等高截面的结构,弥补现有车架纵梁冲压成型后还需要焊接的缺陷;纵梁采用三排等孔结构,在保证了车架零部件装配的有序性,便于平台规划;
3)车架前端采用复合支架结构(前接梁和板簧固定支架集成),前接梁可以用于安装第一横梁,驾驶室前支撑,散热器等零部件,板簧固定支架又可以用于安装踏板,A横梁、方向机支架。利用复合支架的结构特点,保证零部件装配的合理性,提高车架前端的可靠性和强度;
4)本申请还利用B横梁的位置关系,将B横梁由以前的变截面处安装变更为直截面处,保证车架变截面处得强度要求,提高车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技术车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技术车架纵梁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横梁,2 A横梁,3 板簧固定支架,4 左纵梁,5 右纵梁,6板簧吊耳支架,7 B横梁,8 纵梁第一变截面段,9 纵梁第二变截面段,10 上翼面,11 下翼面,12 纵梁腹面,101 左纵梁,102 右纵梁,103 第一横梁,104 左前接梁,105 右前接梁,106 左板簧固定支架,107 右板簧固定支架,108 A横梁,109 左板簧吊耳支架,110 右板簧吊耳支架,111 B横梁,1011 第一左纵梁,1012 第二左纵梁,1013 第三左纵梁,1014 第一排安装孔,1015 第二排安装孔,1016 第三排安装孔,1021 第一右纵梁,1022 第二右纵梁,1023 第三右纵梁,1024 第四排安装孔,1025 第五排安装孔,1026 第六排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包括有左纵梁101、右纵梁102、第一横梁103、A横梁108及B横梁111;在本申请中,上述左纵梁101、右纵梁102、第一横梁103、A横梁108及B横梁111的材质均为现有技术,而且第一横梁103、A横梁108及B横梁111的结构也为现有技术,没有进行改进。
在本申请中,所述左纵梁101和所述右纵梁102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并且,左纵梁101和右纵梁102沿着车辆的纵向中线左右对称。在本申请中,车辆的前部是指车辆前轮方向,车辆的后部是指车辆后轮方向。
在所述左纵梁101上横向设置有三排安装孔,分别为第一排安装孔1014,第二排安装孔1015及第三排安装孔1016。
在所述右纵梁102上横向设置有三排安装孔,分别为第四排安装孔1024,第五排安装孔1025及第六排安装孔1026。
在所述第一排安装孔1014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二排安装孔1015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三排安装孔1016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四排安装孔1024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五排安装孔1025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六排安装孔1026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上述每排的相邻两安装孔之间的孔距与其它排相邻两安装孔之间的孔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左纵梁101和右纵梁102均采用三排等孔结构,在保证了车架零部件装配的有序性的同时,还便于平台规划,还有利于车架应力的分散。
左纵梁101包括有第一左纵梁1011、第二左纵梁1012及第三左纵梁1013;第一左纵梁1011、第二左纵梁1012及第三左纵梁1013为一体结构;右纵梁102包括有第一右纵梁1021、第二右纵梁1022及第三右纵梁1023;第一右纵梁1021、第二右纵梁1022及第三右纵梁1023为一体结构。
第一左纵梁1011设置于车辆的前部;第三左纵梁1013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后部;第二左纵梁1012连接第一左纵梁1011和第三左纵梁1013。
第一右纵梁1021设置于车辆的前部;第三右纵梁1023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后部;第二右纵梁1022连接第一右纵梁1021和第三右纵梁1023。
在本申请中,定义纵梁长度方向为X方向,车架宽度方向为Y方向,纵梁高度方向为Z方向。
第一左纵梁1011的高度相同,即第一左纵梁1011的截面面积相同;所述第三左纵梁1013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左纵梁1012自所述第一左纵梁1011向所述第三左纵梁1013方向延伸时,高度增加,即第二左纵梁1012为变截面结构。
第一右纵梁1021的高度相同,即第一右纵梁1021的截面面积相同;所述第三右纵梁1023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右纵梁1022自所述第一右纵梁1021向所述第三右纵梁1023方向延伸时,高度增加,即第二右纵梁1022为变截面结构。
所述第一左纵梁1011与所述第一右纵梁102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左纵梁1013与所述第三右纵梁1023之间的距离。
自所述第一左纵梁1011向所述第三左纵梁1013方向延伸时,所述第二左纵梁1012与所述第二右纵梁1022之间的距离减小。
本申请的车架中,还包括有左板簧固定支架106、右板簧固定支架107、左前接梁104、右前接梁105、左板簧吊耳支架109及右板簧吊耳支架110;
所述左板簧固定支架106固定于所述左纵梁101最前端;所述左前接梁104的一端与所述左板簧固定支架10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103的一端连接;
所述右板簧固定支架107固定于所述右纵梁102最前端;所述右前接梁105的一端与所述右板簧固定支架10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103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A横梁108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板簧固定支架106下端和所述右板簧固定支架107下端;
所述左板簧吊耳支架109固定于所述第一左纵梁1011接近所述第二左纵梁1012一端的侧面上;所述右板簧吊耳支架110固定于所述第一右纵梁1021接近所述第二右纵梁1022一端的侧面上。
本申请主要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将第一左纵梁结构和第一右纵梁结构变更为等高截面,且将纵梁孔位按照一定规律分布,便于提高纵梁加工效率及零部件结构的通用化,且车架总成前端零部件采用复合铸件支架,即板簧固定支架(铸件)与前接梁集成延伸车架到外端用于布置第一横梁和A横梁,大大的增加了水箱散热器布置空间,同时将方向机、驾驶室前支撑结构、冷却系统结构等均安装在铸件支架上,保证了车架前端的可靠性及抗弯性能,提高车架前端部分的强度。
本技术方案可推广适用于各种驱动形式的车型,也可改变前端铸件支架的结构满足不同车型的需要。
尽管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结构及内容进行合理的改变、替换、或者变形等,这些变化或者改进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纵梁、右纵梁、第一横梁、A横梁及B横梁;
在所述左纵梁上横向设置有三排安装孔,分别为第一排安装孔,第二排安装孔及第三排安装孔;
在所述右纵梁上横向设置有三排安装孔,分别为第四排安装孔,第五排安装孔及第六排安装孔;
还包括有左板簧固定支架、右板簧固定支架、左前接梁、右前接梁、左板簧吊耳支架及右板簧吊耳支架;
所述左板簧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左纵梁最前端;所述左前接梁的一端与所述左板簧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连接;
所述右板簧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右纵梁最前端;所述右前接梁的一端与所述右板簧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A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板簧固定支架下端和所述右板簧固定支架下端;
所述左板簧吊耳支架固定于所述左纵梁的侧面上;所述右板簧吊耳支架固定于所述右纵梁的侧面上;所述B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板簧吊耳支架的下方和所述右板簧吊耳支架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包括有第一左纵梁、第二左纵梁及第三左纵梁;所述第一左纵梁、所述第二左纵梁及所述第三左纵梁为一体结构;所述右纵梁包括有第一右纵梁、第二右纵梁及第三右纵梁;所述第一右纵梁、所述第二右纵梁及所述第三右纵梁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左纵梁设置于车辆的前部;所述第三左纵梁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后部;所述第二左纵梁连接所述第一左纵梁和所述第三左纵梁;
所述第一左纵梁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左纵梁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左纵梁自所述第一左纵梁向所述第三左纵梁方向延伸时,高度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牵引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 梁和所述右纵梁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纵梁与所述第一右纵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左纵梁与所述第三右纵梁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左纵梁向所述第三左纵梁方向延伸时,所述第二左纵梁与所述第二右纵梁之间的距离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板簧吊耳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左纵梁接近所述第二左纵梁一端的侧面上;所述右板簧吊耳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右纵梁接近所述第二右纵梁一端的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二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三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四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五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在所述第六排安装孔中的相邻两个安装孔的孔间距相同。
CN201520099777.8U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8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9777.8U CN204488930U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9777.8U CN204488930U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88930U true CN204488930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68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9977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8930U (zh) 2015-02-11 2015-02-11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8893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3712A (zh) * 2019-02-28 2019-04-3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商用车车架
CN109823399A (zh) * 2019-03-25 2019-05-31 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车架总成
CN112722079A (zh) * 2021-01-29 2021-04-30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车架前悬结构
CN117262016A (zh) * 2023-11-20 2023-12-22 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氢燃料港口牵引车的焊接车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3712A (zh) * 2019-02-28 2019-04-3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商用车车架
CN109823399A (zh) * 2019-03-25 2019-05-31 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车架总成
CN112722079A (zh) * 2021-01-29 2021-04-30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车架前悬结构
CN117262016A (zh) * 2023-11-20 2023-12-22 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氢燃料港口牵引车的焊接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88930U (zh)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
CN210191603U (zh) 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
CN202294966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及其车架
CN202923715U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及相应的汽车
CN105584529B (zh) 一种低驾驶区客车板簧悬架底盘车架前段总成
CN212637655U (zh) 一种边梁式越野车车架
CN103786788A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及相应的汽车
CN109018023A (zh) 可变车身结构
CN104590375B (zh) 一种重型商用车车架前端支架
CN104477250A (zh)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
CN202439770U (zh) 驾驶室前悬置固定支架
CN20608688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副车架
CN203544127U (zh) 一种副车架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03651899U (zh) 一种车架前端安装支架
CN204623572U (zh) 电动汽车车架
CN203267707U (zh) 汽车前板簧后支架
CN104876110B (zh) 一种用于汽车大梁的电泳吊具
CN203186424U (zh) 一种自卸车车架总成
CN203713976U (zh) 一种卡车车架总成
CN203486003U (zh) 厢式车及其横梁贯穿式车架结构
CN203544125U (zh) 一种重卡自卸车车架总成
CN201186649Y (zh) 举升支座用副车架横梁结构
CN203864803U (zh) 双后桥载重汽车车架
CN107719472A (zh) 一种两段式客车底架及使用该客车底架的客车
CN107776671A (zh) 一种汽车车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