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15521U -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 Google Patents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15521U
CN204415521U CN201420768907.8U CN201420768907U CN204415521U CN 204415521 U CN204415521 U CN 204415521U CN 201420768907 U CN201420768907 U CN 201420768907U CN 204415521 U CN204415521 U CN 204415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rization
floor
flat part
lower body
softwar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689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建强
肖晶
袁焕泉
陈东
曹勇
杨万庆
潘俊
杨国勇
徐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689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15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15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155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包括模块化发动机舱、模块化前地板、模块化中通道、模块化后地板和模块化后悬架支架,定义汽车平台化下车体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模块化发动机舱、模块化前地板、模块化中通道和模块化后地板分别具有沿第一方向可调节的长度,且模块化发动机舱、模块化前地板和模块化后地板沿第一方向依次可拆装的连接。模块化中通道可拆装的连接于模块化发动机舱和模块化后地板之间,并嵌设连接于模块化前地板,模块化后悬架支架可拆装的连接于模块化后地板的安装底面。汽车平台化下车体能实现多种汽车车型的平台化通用设计,有利于缩短汽车开发周期,降低汽车新产品开发费用和新汽车产品的开发风险。

Description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开发流程不断成熟,各大汽车厂商推出新车型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而一款新车型的下车体制作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车开发流程的快慢。
图1是现有的汽车下车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方式制作的汽车下车体200包括发动机舱总成210、前地板总成220、后地板总成230和悬架总成(图未示)。发动机舱总成210包括前围板总成212和前纵梁214,前纵梁214为不规则的弧形结构并连接于前围板总成212。由于前纵梁214的不规则弧形结构,无法截短前纵梁214来实现汽车下车体200前悬长度的缩短,而且,由于前纵梁214结构限制,使得前围板总成212与前纵梁214形成的发动机舱室201的容积较小,发动机舱室201无法容载多种动力总成。前地板总成220包括前地板222和中通道224,前地板222和中通道224为一体成型并连接在前围板总成212。后地板总成230包括后地板232和后围板234,后地板232和后围板234连接成一整体并连接于前地板总成220。前地板总成220的前地板222和中通道224与后地板232的连接端为非规则的结构,无法通过截短前地板222和中通道224后端长度来实现整个汽车下车体200轴距的缩短。此外,由于后地板232和后围板234的连接端为非规则的结构,无法通过截短后地板232后端的长度来实现整个汽车下车体200后悬长度的缩短。悬架总成连接于后地板232的底面,由于后地板232的结构限制,后地板232的底面只能单独的连接一种悬架总成,也就是说,一款车型只能对应一种悬架总成。汽车下车体200的发动机舱总成210、前地板总成220、后地板总成230和悬架总成不能独立存在也不能各自改变调整,改变汽车下车体200的发动机舱总成210、前地板总成220、后地板总成230和悬架总成中的任何一个部件,其他部件都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因此,汽车下车体200无法实现平台化设计,即一种汽车下车体200仅限应用于一款车型,使得新车型下车体的开发周期长,技术风险和开发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平台化下车体,能实现多种汽车车型的平台化通用设计,有利于缩短汽车开发周期,降低汽车新产品开发费用和新汽车产品的开发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其包括模块化发动机舱、模块化前地板、模块化中通道、模块化后地板和模块化后悬架支架,定义汽车平台化下车体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模块化发动机舱、模块化前地板、模块化中通道和模块化后地板分别具有沿第一方向可调节的长度,且模块化发动机舱、模块化前地板和模块化后地板沿第一方向依次可拆装的连接。模块化中通道可拆装的连接于模块化发动机舱和模块化后地板之间,并嵌设连接于模块化前地板,模块化后悬架支架可拆装的连接于模块化后地板的安装底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模块化发动机舱包括前围板总成和两根前纵梁,前围板总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着第一方向分别位于前围板总成的两侧。两根前纵梁彼此间隔的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各前纵梁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一平直部,第一平直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面,第一平直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第一连接端面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平直部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长度为0~12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模块化发动机舱还包括前防撞梁和两个第一吸能盒,各第一吸能盒连接于各前纵梁的第一平直部与前防撞梁之间,第一吸能盒连接前纵梁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二平直部,第二平直部具有连接于第一连接端面的第二连接端面,第二平直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第二连接端面相同,第二平直部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二长度为0~2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模块化前地板远离前围板总成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三平直部,第三平直部远离前围板总成的一端部具有第三连接端面,第三平直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第三连接端面相同,模块化中通道远离前围板总成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四平直部,第四平直部远离前围板总成的一端部具有第四连接端面,第四平直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第四连接端面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平直部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三长度为0~70mm,第四平直部沿着第一方向的第四长度为0~7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模块化后地板包括后座椅横梁、第一后地板、第二后地板和后围板,后座椅横梁可拆装的连接于模块化前地板和模块化中通道远离前围板总成的一端,第一后地板的一端连接于后座椅横梁,第一后地板沿着第一方向的另一端可拆装的连接于第二后地板,第二后地板远离第一后地板的一端可拆装的连接于后围板,第二后地板连接后围板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五平直部,第五平直部靠近后围板的端部具有第五连接端面,第五平直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第五连接端面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五平直部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五长度为0~26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模块化后地板还包括第二吸能盒和后防撞梁,第二吸能盒连接于后围板和后防撞梁之间,第二吸能盒连接后围板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六平直部,第六平直部靠近后围板的端部具有第六连接端面,第六平直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第六连接端面相同,第六平直部沿着第一方向的第六长度为0~2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安装底面设置于第一后地板,且安装底面设置有多个悬架安装点,模块化后悬架支架选自多种结构的悬架总成,多种结构悬架总成中的每一种均通过多个悬架安装点与安装底面配合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平台的下车体的模块化发动机舱、模块化前地板、模块化中通道和模块化后地板沿第一方向可调节长度,能够实现多种汽车下车体车型之间的转换,提高了多种汽车下车体车型零件的共用率。并且模块化发动机舱、模块化前地板和模块化后地板沿第一方向依次可拆装的连接,模块化中通道可拆装的连接于模块化发动机舱和模块化后地板之间,模块化后悬架支架可拆装的连接于模块化后地板的安装底面,使汽车平台化下车体能够实现平台化设计,一种汽车平台化下车体能够应用于多种车型,因此降低了汽车新产品开发费用和新汽车产品的开发风险。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汽车下车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发动机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吸能盒与前纵梁和前防撞梁的部分连接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地板、模块化中通道和模块化后地板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前地板的第三平直部沿Ⅵ-Ⅵ线的截短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后地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后地板的第五平直部沿Ⅷ-Ⅷ线的截短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各悬架安装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后悬架支架的多连杆后悬架位于模块化后地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后悬架支架的扭力梁后悬架位于模块化后地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包括模块化发动机舱110、模块化前地板120、模块化中通道130、模块化后地板140和模块化后悬架支架150(图2中未示出,请参见图10)。为了便于描述,定义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X,定义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Y,且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的模块化发动机舱110、模块化前地板120、模块化中通道130和模块化后地板140沿着第一方向X依次可拆装的连接。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发动机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吸能盒与前纵梁和前防撞梁的部分连接剖视示意图。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化发动机舱110包括前围板总成112、两根前纵梁114、两个第一吸能盒116和前防撞梁118。前围板总成112具有第一连接部1122和第二连接部1124,并且第一连接部1122和第二连接部1124沿着第一方向X分别位于前围板总成112的两侧。两根前纵梁114平行于第一方向X并沿着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连接于前围板总成112的第一连接部1122。两个第一吸能盒116的一端分别可拆装的连接于两根前纵梁114远离第一连接部1122的端部,另一端可拆装的连接于前防撞梁118,即两个第一吸能盒116连接于两根前纵梁114与前防撞梁118之间。值得一提的是,每根前纵梁114连接第一吸能盒116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一平直部1142,且第一平直部1142远离第一连接部1122的端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面1143,第一平直部1142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第一连接端面1143相同。也就是说,每根前纵梁114的第一平直部1142沿第一方向X为规则的结构,即前纵梁114的第一平直部1142沿着图3所示的截断面110a截取一段后,剩下的前纵梁114任可与第一吸能盒116有效的连接,使前纵梁114的第一平直部1142在沿第一方向X截断前和第一吸能盒116的连接效果与第一平直部1142在沿第一方向X截断后和第一吸能盒116的连接效果一样。优选地,两根前纵梁114的第一平直部1142沿着第一方向X的第一长度为0~125mm。
承上述,第一吸能盒116连接前纵梁114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二平直部1162,且第二平直部1162具有连接于第一连接端面1143的第二连接端面1163,第二平直部1162沿着第一方向X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第二连接端面1163相同。也就是说,两个第一吸能盒116的第二平直部1162沿第一方向X为规则的结构,即第一吸能盒116的第二平直部1162沿着图3所示的截断面110a截取一段后,剩下的第一吸能盒116任可与前纵梁114连接,使第一吸能盒116的第二平直部1162在沿第一方向X截断前和前纵梁114的连接效果与第二平直部1162在沿第一方向X截断后和前纵梁114的连接效果一样。优选地,第一吸能盒116的第二平直部1162沿着第一方向X的第二长度为0~20mm。如图4所示,图4中第一吸能盒116的第二平直部1162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为可截除的部分,且截除后的第一吸能盒116可与前纵梁114有效连接。换句话说,模块化发动机舱110具有沿第一方向X可调节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同时截短125mm前纵梁114的第一平直部1142和20mm的第一吸能盒116的第二平直部1162,能实现前悬缩短145mm,使A级模块化发动机舱110转换成AO级模块化发动机舱110。前围板总成112与两根前纵梁114以及前防撞梁118之间共同围成发动机舱室101,且模块化发动机舱110的两根前纵梁114沿着第二方向Y之间具有第一设计距离h,此第一设计距离h为最大设计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计距离h例如为904.5mm。前纵梁114之间的第一设计距离h使得发动机舱室101的容积为最大化设计,并且最大化设计的发动机舱室101内可容置多种动力总成。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地板、模块化中通道和模块化后地板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前地板的第三平直部沿Ⅵ-Ⅵ线的截短剖视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化前地板120可拆装的连接于前围板总成112的第二连接部1124,并包括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沿着第二方向Y彼此分开设置,使得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之间形成安装道(图未示)。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远离前围板总成112的一端分别设有可截除的第三平直部1222,且第三平直部1222远离前围板总成112的一端部具有第三连接端面(图未示),第三平直部1222垂直第一方向X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第三连接端面相同。也就是说,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的第三平直部1222沿第一方向X分别为规则的结构,即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的第三平直部1222沿着第一方向X截取一段后,剩下的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任能和模块化后地板140有效的连接,使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的第三平直部1222在沿第一方向X截断前和模块化后地板140的连接效果与第三平直部1222在沿第一方向X截断后和模块化后地板140的连接效果一样。优选地,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的第三平直部1222具有面向模块化后地板140的第一连接平面1222a,且此第一连接平面1222a的沿着第一方向X的宽度等于第三平直部1222沿第一方向X的第三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的第三平直部1222沿着第一方向X的第三长度为0~70mm。本实施例的模块化前地板120相对模块化发动机舱110为独立设计,根据实际车型需求可自由通过截短或不截短模块化发动机舱110的前纵梁114的第一平直部1142和第一吸能盒116的第二平直部1162与通过截短或不截短模块化前地板120的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的第三平直部1222连接。换句话说,模块化前地板120具有沿第一方向X可调节的长度。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化中通道130可拆装的连接于前围板总成112的第二连接部1124,并嵌设连接于模块化前地板120的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之间的安装道。具体的,模块化中通道130包括中通道壳132。中通道壳132的一端部可拆装的连接于前围板总成112的第二连接部1124,中通道壳132的沿第二方向Y相对的两侧边可拆装的连接于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值得一提的是,中通道壳132远离前围板总成112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四平直部1322,且第四平直部1322远离前围板总成112的一端部具有第四连接端面(图未示),第四平直部1322垂直第一方向X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第四连接端面相同。也就是说,中通道壳132的第四平直部1322沿第一方向X分别为规则的结构,即中通道壳132的第四平直部1322沿着第一方向X截取一段后,剩下的中通道壳132任能与其他部件有效的连接,使中通道壳132的第四平直部1322在沿第一方向X截断前和模块化后地板140的连接效果与第四平直部1322在沿第一方向X截断后和模块化后地板140的连接效果一样。优选地,中通道壳132的第四平直部1322具有面向模块化后地板140的第二连接平面1322a,且此第二连接平面1322a沿着第一方向X的宽度度等于第四平直部1322沿第一方向X的第四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平直部1322沿着第一方向X的第四长度为0~70mm。本实施例的模块化中通道130相对模块化发动机舱110和模块化前地板120为独立设计。例如,图6所示为同时截短70mm的第一前地板122和第二前地板124的第三平直部1222和中通道壳132的第四平直部1322,能使A级模块化前地板120和模块化中通道130转换成AO级模块化前地板120和模块化中通道130与模块化后地板140连接。换句话说,模块化中通道130具有沿第一方向X可调节的长度。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后地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后地板的第五平直部沿Ⅷ-Ⅷ线的截短剖视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化后地板140沿着第一方向X可拆装的连接于模块化前地板120和模块化中通道130远离模块化发动机舱110的一端。模块化后地板140包括后座椅横梁142、第一后地板144、第二后地板146、后围板147和后防撞梁149。后座椅横梁142沿着第二方向Y设置并可拆装的连接于第一前地板122、第二前地板124和中通道壳132的远离前围板总成112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前地板122、第二前地板124、中通道壳132和后座椅横梁142相对彼此独立,即第一前地板122、第二前地板124、中通道壳132和后座椅横梁142彼此之间仍能可拆装的连接。模块化后地板140的第一后地板144的一端连接于后座椅横梁142,沿着第一方向X的另一端可拆装的连接于第二后地板146,而第二后地板146远离第一后地板144的一端可拆装的连接于后围板147。后防撞梁149沿着第二方向Y设置,并连接于后围板147。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后地板146连接后围板147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五平直部1462,且第五平直部1462靠近后围板147的端部具有第五连接端面(图未示),第五平直部1462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与第五连接端面相同。也就是说,第二后地板146的第五平直部1462沿着第一方向X为规则的结构,即第二后地板146的第五平直部1462沿着图7所示的截断面140a第一方向X截取一段后,剩下的第二后地板146仍能与后围板147有效的连接,使第二后地板146的第五平直部1462在第一方向X截断后和后围板147的连接效果与第五平直部1462在第一方向X截断后和后围板147的连接效果一样。换句话说,模块化后地板140具有沿第一方向X可调节的长度。优选地,第二后地板146的第五平直部1462沿着第一方向X的第五长度为0~260mm。例如,图8所示为同时截短260mm的第二后地板146的第五平直部1462,能实现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后悬长度的调节。
模块化后地板140的后围板147与后防撞梁149之间也可设置可拆装的第二吸能盒(图未示),且第二吸能盒连接后围板147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六平直部,第六平直部靠近后围板147的端部具有第六连接端面,第六平直部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多个横截面的结构均与第六连接端面相同。也就是说,第二吸能盒的第六平直部沿着第一方向X为规则的结构,即第二吸能盒的第六平直部沿着第一方向X截取一段后,剩下的第二吸能盒任可与后围板147有效的连接,使第二吸能盒的第六平直部在沿第一方向X截断前和后围板147的连接效果与第六平直部在沿第一方向X截断后和后围板147的连接效果一样。优选地,第二吸能盒的第六平直部沿着第一方向X的第六长度为0~20mm。
承上述,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化后地板140具有安装底面1464,且模块化后地板140的安装底面1464位于第一后地板144的底面(此处并不限定安装底面1464的设置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底面1464也可位于第二后地板146的底面或同时位于第一后地板144与第二后地板146的底面)。安装底面1464上设置有多个悬架安装点1466,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各悬架安装点的分布示意图。如图9所示,各悬架安装点1466分别设置于第一后地板144。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后悬架支架的多连杆后悬架位于模块化后地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后悬架支架的扭力梁后悬架位于模块化后地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模块化后悬架支架150安装于对应的悬架安装点1466,本实施例中的模块化后悬架支架150选自多种结构的悬架总成,例如模块化后悬架支架150为多连杆后悬架或者为扭力梁后悬架,此处并不以此为限,根据不同的需要,可自由选择多种悬架总成,并配合安装于对应的多个悬架安装点1466。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模块化后悬架支架150相对模块化后地板140相对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各悬架总成对应悬架安装点1466可拆装的连接于模块化后地板140的安装底面1464。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的模块化发动机舱110、模块化前地板120、模块化中通道130、模块化后地板140和模块化后悬架支架150为彼此独立模块化设计,也就是说,模块化发动机舱110、模块化前地板120、模块化中通道130、模块化后地板140和模块化后悬架支架150能可拆装的组装连接。优选地,将未经截短的模块化发动机舱110、模块化前地板120、模块化中通道130、模块化后地板140和模块化后悬架支架150直接组装成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可组合成整体车长度为4300~4600mm的三厢轿车。此外,通过调整模块化发动机舱110的前纵梁114的第一平直部1142、第一吸能盒116的第二平直部1162和模块化后地板140的第二后地板146的第五平直部1462、第二吸能盒的第六平直部的长度,可将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演变成A-SUV、两厢车、快背车、CROSS车的下车体。通过截短模块化发动机舱110的前纵梁114的第一平直部1142、第一吸能盒116的第二平直部1162和模块化前地板120的第一前地板122、第二前地板124的第三平直部1222以及模块化后地板140的第五平直部1462、第二吸能盒的第六平直部的长度,能实现整体车长度为3800~4200mm的单厢式车、三厢车、两厢车、AO-CROSS和AO-SUV的A级车到AO级车的演变。而且,模块化发动机舱110具有容积为最大化设计的发动机舱室101,能够实现发动机舱室101内装载多种动力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由于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的模块化发动机舱110、模块化前地板120、模块化中通道130、模块化后地板140和模块化后悬架支架150为彼此可拆装的连接,使得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能够实现平台化设计,即一种汽车平台化下车体100能够应用于多种车型。此外,模块化发动机舱110的前纵梁114的第一平直部1142、第一吸能盒116的第二平直部1162,模块化前地板120的第一前地板122、第二前地板124的第三平直部1222,模块化中通道130的中通道壳132的第四平直部1322以及模块化后地板140的第五平直部1462、第二吸能盒的第六平直部,都能沿着第一方向X截短,且截短后的各部件任能有效的与其他部件连接。因此,能够实现多种汽车下车体车型之间的转换,提高了多种汽车下车体车型零件的共用率,从而大大的缩短了汽车开发周期,降低了汽车新产品开发费用和新汽车产品的开发风险。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模块化发动机舱、模块化前地板、模块化中通道、模块化后地板和模块化后悬架支架,定义该汽车平台化下车体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该模块化发动机舱、该模块化前地板、该模块化中通道和该模块化后地板分别具有沿该第一方向可调节的长度,且该模块化发动机舱、该模块化前地板和该模块化后地板沿该第一方向依次可拆装的连接,该模块化中通道可拆装的连接于该模块化发动机舱和该模块化后地板之间,并嵌设连接于该模块化前地板,该模块化后悬架支架可拆装的连接于该模块化后地板的安装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发动机舱包括前围板总成和两根前纵梁,该前围板总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和该第二连接部沿着该第一方向分别位于该前围板总成的两侧,该两根前纵梁彼此间隔的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各该前纵梁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一平直部,该第一平直部远离该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面,该第一平直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该第一连接端面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平直部沿着该第一方向的第一长度为0~12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发动机舱还包括前防撞梁和两个第一吸能盒,各该第一吸能盒连接于各该前纵梁的该第一平直部与该前防撞梁之间,该第一吸能盒连接该前纵梁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二平直部,该第二平直部具有连接于该第一连接端面的第二 连接端面,该第二平直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该第二连接端面相同,该第二平直部沿着该第一方向的第二长度为0~20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前地板远离该前围板总成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三平直部,该第三平直部远离该前围板总成的一端部具有第三连接端面,该第三平直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该第三连接端面相同,该模块化中通道远离该前围板总成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四平直部,该第四平直部远离该前围板总成的一端部具有第四连接端面,该第四平直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该第四连接端面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平直部沿着该第一方向的第三长度为0~70mm,该第四平直部沿着该第一方向的第四长度为0~70m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后地板包括后座椅横梁、第一后地板、第二后地板和后围板,该后座椅横梁可拆装的连接于该模块化前地板和该模块化中通道远离该前围板总成的一端,该第一后地板的一端连接于该后座椅横梁,该第一后地板沿着该第一方向的另一端可拆装的连接于该第二后地板,该第二后地板远离该第一后地板的一端可拆装的连接于该后围板,该第二后地板连接该后围板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五平直部,该第五平直部靠近该后围板的端部具有第五连接端面,该第五平直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该第五连接端面 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五平直部沿着该第一方向的第五长度为0~260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后地板还包括第二吸能盒和后防撞梁,该第二吸能盒连接于该后围板和该后防撞梁之间,该第二吸能盒连接该后围板的一端设有可截除的第六平直部,该第六平直部靠近该后围板的端部具有第六连接端面,该第六平直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多个横截面的形状均与该第六连接端面相同,该第六平直部沿着该第一方向的第六长度为0~20m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平台化下车体,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底面设置于该第一后地板,且该安装底面设置有多个悬架安装点,该模块化后悬架支架选自多种结构的悬架总成,该多种结构悬架总成中的每一种均通过该多个悬架安装点与该安装底面配合安装。
CN201420768907.8U 2014-12-08 2014-12-08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5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68907.8U CN204415521U (zh) 2014-12-08 2014-12-08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68907.8U CN204415521U (zh) 2014-12-08 2014-12-08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15521U true CN204415521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6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6890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5521U (zh) 2014-12-08 2014-12-08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155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627A (zh) * 2014-12-08 2016-06-0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CN106585304A (zh) * 2015-10-20 2017-04-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兼容多种前悬架的汽车平台的设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627A (zh) * 2014-12-08 2016-06-0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CN106585304A (zh) * 2015-10-20 2017-04-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兼容多种前悬架的汽车平台的设计方法
CN106585304B (zh) * 2015-10-20 2019-03-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兼容多种前悬架的汽车平台的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3025A (zh) 一种电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4415521U (zh)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CN204623565U (zh) 一种前接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5644627A (zh) 汽车平台化下车体
CN204802222U (zh) 发动机运输支架
CN205044506U (zh)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车架布置结构
CN104590375B (zh) 一种重型商用车车架前端支架
CN203112023U (zh) 多平台车型混线生产式涂装台车
CN20413713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安装支架及电动汽车
CN203995626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
CN105459783A (zh) 适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箱体
CN204488930U (zh) 一种牵引车车架结构
CN105196851A (zh) 一种中型纯电动客车用的底盘
CN106143622A (zh) 前伸支架及具有该前伸支架的车辆
CN204355165U (zh) 汽车下车体和汽车
CN103028707A (zh) 一种铸件砂箱
CN203713976U (zh) 一种卡车车架总成
CN203651899U (zh) 一种车架前端安装支架
CN204415536U (zh) 汽车平台化地板结构和平台化汽车
CN105730521A (zh) 汽车平台化地板结构和平台化汽车
CN204846067U (zh) 汽车的组合式前围板及其汽车
CN214607067U (zh) 一种燃油箱及尿素箱模块
CN214028851U (zh) 一种尾段车架结构
CN204249828U (zh) 一种仪表板
CN204527317U (zh) 电动轻型客车车架结构及电动轻型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