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1365U -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1365U
CN204221365U CN201420581009.1U CN201420581009U CN204221365U CN 204221365 U CN204221365 U CN 204221365U CN 201420581009 U CN201420581009 U CN 201420581009U CN 204221365 U CN204221365 U CN 204221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cylinder
manipulator
discharging
rotating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810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海魂
陈燕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K Bea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K Bea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K Bea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K Bea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810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1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1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136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包括机座和转盘,所述转盘在动力传动装置的作用下能作分度间歇式旋转,在转盘周缘均布有用于装夹工件的夹具,在所述转盘周围安装有钻孔装置、攻丝装置、孔检测装置、挫毛刺装置和进、出料机械手,各装置与转盘上夹具停留位置相对应,孔检测装置配置在每一个钻孔装置和攻丝装置的下游侧,挫毛刺装置在螺孔检测完成后运作,所述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分别与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联动。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实现进料、钻孔、攻丝、去毛刺和出料,只需要一名操作人员进行管理监控,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并且产品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背景技术
外球面球轴承是深沟球轴承的一种,具有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以及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外球面球轴承具有可调心、使用方便、装卸简单的优点,外球面球轴承的使用环境一般比较恶劣,轴的振动大、轴承座同心度不高,为防止轴承与轴之间松脱,有些外球面球轴承上带有顶丝。如图1所示,这种轴承是在轴承内圈上加工有两个顶丝孔即螺孔,螺孔夹角为120°,其特点就是与轴配合时是用顶丝来顶在轴上,从而起到固定作用。这种轴承内圈两螺孔的加工,目前是采用两台钻床分别加工两螺孔的底孔,因为钻孔的位置不同要使用不同的工件定位夹具来加工两螺孔,加工完两螺孔后,再进行攻丝工序,又需要另外的一至两台设备,每加工一个螺纹底孔或螺孔都要装夹一次工件,而且还要将工件在各台设备之间流转,加工完螺孔后还需要对螺孔出刀端的毛刺进行人工锉削去除,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需要较多的人员数量和人工工时,加工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它能自动实现进料、钻孔、攻丝、去毛刺和出料,只需要一名操作人员管理监控,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包括机座、转盘和控制单元,所述转盘在动力传动装置的作用下能作分度间歇式旋转,在转盘周缘均布有用于装夹工件的夹具,在所述转盘周围安装有钻孔装置、攻丝装置、孔检测装置、挫毛刺装置和进、出料机械手,各装置与转盘上夹具停留位置相对应,孔检测装置配置在每一个钻孔装置和攻丝装置的下游侧,挫毛刺装置在螺孔检测完成后运作;所述挫毛刺装置包括水平摆动机构和垂直摆动机构,竖直安装的锉刀在两摆动机构的带动下能作曲线挫摆运动,当转盘在锉毛刺工位停留间歇时,锉刀从下往上伸入工件内孔,对工件内壁的孔口毛刺进行锉削,所述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分别与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联动。
本实用新型是一台能自动完成进料、钻孔、攻丝、去毛刺和出料的集成式加工设备,在转盘上设置有装夹工件的夹具,工件通过进料机械手进入夹具,由夹具自动完成夹持固定,转盘周围的机座上安装有钻孔装置、攻丝装置、孔检测装置、挫毛刺装置和进、出料机械手,各装置与转盘上夹具停留位置相对应,就形成各工序的加工工位或进料、出料工位,工件在转盘上旋转一周就完成钻孔、攻丝、去毛刺全部加工工序,再通过出料机械手取出工件,工件由出料装置出料,因而只需要一名操作人员进行控制系统的操作控制和监管,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而且只需要一名操作人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只需要一次装夹完成全部加工工序,减省了重新装夹定位和流转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孔检测装置和挫毛刺装置安装在同一个工位,孔检测完成后挫毛刺装置再开始工作,孔检测装置包括水平滑轨以及与水平滑轨相滑配的滑块,滑块上安装有与检测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的测孔感应器,测孔感应器的检测头为柱状并且在检测气缸的推动下能水平进出于工件上的检测孔,测孔感应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挫毛刺装置和孔检测装置布置在同一个工位,节省工位布置空间,有利于缩小转盘直径和避免设备大型化,设备更加紧凑;检测头伸入加工孔中可以检测到是否出现断的钻头、丝锥或盲孔等非正常现象,若有任何堵塞孔的杂物,测孔感应器向控制单元发出信号,由控制单元控制报警系统报警,设备暂停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与人机交互的触摸控制屏联动,通过手指点动触摸控制屏向控制单元发出指令,所述转盘上依次布置有进料工位、第一钻孔工位、第一孔检测工位、第一攻丝工位、第一检测锉毛刺工位、第二钻孔工位、第二孔检测工位、第二攻丝工位、第二检测锉毛刺工位和出料工位,在钻孔工位和攻丝工位均设置有冷却液管。
进一步地,为方便设计,减化机械手控制单元,所述转盘上设置有12个所述夹具,在所述进料工位与第一钻孔工位之间设置有夹具闭合工位,在所述第二检测锉毛刺工位和出料工位之间设置有夹具开启工位,单独的夹具开启工位和闭合工位,使进料和出料时间更加充裕,各加工工序间的衔接更加可靠,不易出错。
进一步地,为可靠地实现毛刺去除,所述挫毛刺装置包括底板、上举气缸、第一挫摆气缸和第二挫摆气缸,底板上设置有水平导轨,水平滑座滑配在水平导轨上并且顶面上连接有滑板,滑板的前端通过支架连接的上举气缸与垂直摆动机构连接,滑板的后端与第一挫摆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垂直摆动机构的第二挫摆气缸与上举气缸向上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二挫摆气缸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带圆柱面的锉刀。
挫毛刺装置安装在机座台面上并且位于转盘下方,先由上举气缸将垂直摆动机构上移,使锉刀从下往上伸入工件内孔中,再通过相垂直的第一挫摆气缸和第二挫摆气缸的往复直线运动,使锉刀纵向移动的过程实现水平摆动,带圆柱面的锉刀作曲线摆动,能完全地将工件内孔壁上的钻孔、攻丝毛刺清除干净。
进一步地,为可靠实现锉刀的锉摆运动,并且减化结构,所述滑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竖板,竖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垂直导轨,垂直导轨上滑配有垂直滑座,所述第二挫摆气缸垂直向上的活塞杆端与Z形连接件的上横梁连接,Z形连接件的下横梁固定在所述垂直滑座前端,所述Z形连接件的下横梁前端安装有锉刀座。
进一步地,所述钻孔装置通过液压缸带动的水平液压滑台实现快进、工进、工退、快退,并且液压滑台上设置有前、后限位置感应块,与前、后限位置感应块相对应的前、后限位置感应器电连接于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为可靠地夹持固定工件,方便刀具从不同的方位对工件进行加工,又能减化夹具的结构,所述夹具包括定位座、转角油缸和压盖,定位座和转角油缸相邻近地安装在转盘上,转角油缸的摆臂能作上行、旋转而打开以及旋转、下行而夹紧的开、闭动作,转角油缸的摆臂端部安装有压盖;所述定位座具有下板和弧形定位块,弧形定位块在下板上表面向上延伸,弧形定位块间留有让位刀具的空位,弧形定位块的内圆弧面与工件的外圆柱面相适配,弧形定位块的内圆弧面下部设有突出的支承块,所述下板上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孔壁靠近所述弧形定位块的内圆弧面,当所述转角油缸作上、下行动作时,压盖与所述弧形定位块所围成的假想圆柱面同轴线。
进一步地,为实现可靠地取件和放件,又能减化机械手的结构和控制单元,所述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竖直地安装在同一个机械手滑台上,机械手滑台通过水平滑移装置与机械手支架连接,所述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能作上、下直线运动以及手指的开闭动作;所述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在水平滑移装置的作用下分别在进料工位与进料装置、出料工位与出料装置之间移动。
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安装在同一个机械手滑台上,减化了机械手位移结构和支撑结构,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降低设备成本。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同时移向转盘或远离转盘,两机械手分别在水平滑移装置的同一端实行抓取或放置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旋转进料盘和进料滑槽,旋转进料盘间歇式旋转并且设有导料板和出料口,进料滑槽一端与旋转进料盘的出料口相接,另一端延伸至进料机械手抓料工位的下方;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斜槽和翻料板,翻料板可翻转地安装在出料斜槽的侧壁开口处并且位于出料机械手放料工位的下方,翻料板的下表面连接有可上、下伸缩的翻料气缸。
旋转进料盘间歇式地旋转,通过导料板将盘中轴线垂直放置的工件赶向出料口,工件一个接一个地挤推着通过出料口进入进料滑槽中,当进料滑槽出料端的第一个工件到达进料机械手夹取工件的位置时,旋转进料盘停止转动,该第一个工件停止前行,由进料机械手取走该工件后,旋转进料盘继续旋转进料,周而复始。出料机械手将从夹具中抓出的工件放置于水平状态的翻料板上,接着翻料气缸活塞上行使翻料板向出料斜槽方向翻转,工件轴线由垂直变为水平,工件落入出料斜槽,由重力作用下向下滚动出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自动实现进料、钻孔、攻丝、去毛刺和出料,只需要一名操作人员进行管理监控,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并且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被加工件轴承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孔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锉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定位座的立体结构示视图。
图7是图5中定位座的俯视结构示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进、出料机械手和进、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旋转进料盘未示出)。
图9是图8中出料斜槽在翻料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对轴类或套类零件进行钻孔、攻丝等孔加工,在本实施例中是对如图1所示的工件10即轴承内圈进行两个螺孔11加工,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对该种零件的加工。
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包括机座1、转盘2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人机交互的触摸控制屏联动,通过手指点动触摸控制屏向控制单元发出指令。机座1用于安装转盘2以及各加工工序装置,在机座1内部容纳有动力传动装置,转盘2通过转轴支承于机座1台面上方,所述转盘2在动力传动装置的作用下能作分度间歇式旋转,在转盘2周缘均布有用于装夹工件的夹具3,在所述转盘2周围安装有钻孔装置、攻丝装置、孔检测装置6、挫毛刺装置7和进、出料机械手101、102,孔检测装置6配置在每一个钻孔装置和攻丝装置的下游侧,挫毛刺装置7在螺孔检测完成后运作,各装置与转盘2上夹具3停留位置相对应,形成各加工工位和进、出料工位,所述进料机械手101和出料机械手102分别与进料装置8和出料装置9联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被加工工件是如图1所示的轴承内圈,需要加工两个螺孔1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转盘2上设置有12个所述夹具3,因而所述转盘2上依次布置有进料工位、夹具闭合工位、第一钻孔工位、第一孔检测工位、第一攻丝工位、第一检测锉毛刺工位、第二钻孔工位、第二孔检测工位、第二攻丝工位、第二检测锉毛刺工位、夹具开启工位和出料工位。在钻孔工位和攻丝工位均设置有冷却液管,冷却液管的管口指向该工位的夹具3位置,对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和工件起冷却散热和去屑作用。为节省工位布置空间,缩小转盘2直径和避免设备大型化,使设备更加紧凑,所述孔检测装置6和挫毛刺装置7安装在同一个工位,孔检测完成后挫毛刺装置7再开始工作;在所述进料工位与第一钻孔工位之间设置有夹具闭合工位,在所述第二检测锉毛刺工位和出料工位之间设置有夹具开启工位,单独的夹具开启工位和闭合工位,使进料和出料时间更加充裕,各加工工序间的衔接更加可靠,不易出错,同时减化了机械手控制单元,程序设计简单。
所述钻孔装置采用液压缸带动的水平液压滑台实现快进、工进、工退、快退,并且液压滑台上设置有前、后限位置感应块,与前、后限位置感应块相对应的前、后限位置感应器电连接于控制单元,在钻孔装置的前端设有钻套,钻套对钻头进行导向,防止较长的钻头发生偏斜,保证钻孔的位置精度。由于钻孔装置是现有技术,可以购买现成的钻机进行调试,在此不描述其具体结构。第一钻孔装置41和第二钻孔装置42与钻孔工位夹具3的相对位置不同,从而对工件1上不同方位的孔进行孔加工,同理,第一攻丝装置51和第二攻丝装置52与攻丝工位夹具3的相对位置不同,第一攻丝装置51和第二攻丝装置52的结构与第一钻孔装置41和第二钻孔装置42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一、第二攻丝装置51、52的钻帽上夹持的是丝锥。
所述孔检测装置6和挫毛刺装置7安装在同一个工位,孔检测完成后挫毛刺装置7再开始工作,如图2和图3所示,孔检测装置6安装在转盘2外侧的机座1台面上,孔检测装置6包括底座61、水平滑轨62和滑块63,水平滑轨62固定在底座61上表面,水平滑轨62上滑配有滑块63,滑块63安装有测孔感应器64,测孔感应器64与检测气缸65的活塞杆相连接,检测气缸65位于滑块63的后方并且固定在底座61上,测孔感应器64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测孔感应器64的检测头641为柱状,检测头641的中心线与该工位工件的待检测孔同轴线且均为水平方向,检测头641在检测气缸65的推动下能水平进出于工件10上的待检测孔。检测头641伸入加工孔中可以检测到是否出现断的钻头、丝锥或盲孔等非正常现象,若有任何堵塞孔的杂物,测孔感应器64向控制单元发出信号,由控制单元控制报警系统报警,设备暂停运行,检测完毕后,检测头641退至转盘2外侧。
如图2所示,挫毛刺装置7和孔检测装置6布置在同一个工位,挫毛刺装置7安装在机座1台面上并且位于转盘2下方。所述挫毛刺装置7包括水平摆动机构和垂直摆动机构,锉刀76为带有圆柱面的柱状,竖直安装的锉刀76在两摆动机构的带动下能作曲线挫摆运动,当转盘2在锉毛刺工位停留间歇时,锉刀从下往上伸入工件10内孔,对工件10内壁的孔口毛刺进行锉削。如图4所示,为可靠地实现毛刺去除,所述挫毛刺装置7包括底板71、上举气缸72、第一挫摆气缸714和第二挫摆气缸743,底板71上设置有水平导轨711,水平滑座712滑配在水平导轨711上,水平滑座712的顶面上连接有滑板713。水平导轨711、水平滑座712、滑板713、第一挫摆气缸714和第一挫摆气缸支架715构成水平摆动机构,滑板713的前端通过支架73向外悬伸地连接有上举气缸72,上举气缸72竖立安装,上举气缸72的活塞杆与垂直摆动机构连接,滑板713的后端与第一挫摆气缸714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挫摆气缸714由第一挫摆气缸支架715支承;垂直摆动机构包括垂直导轨741、垂直滑座742、第二挫摆气缸743和Z形连接件744,滑板71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竖板74,竖板74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垂直导轨741,垂直导轨741上滑配有垂直滑座742,上举气缸72向上的活塞杆与垂直摆动机构的第二挫摆气缸743相连接,第二挫摆气缸743的活塞杆向上延伸,第二挫摆气缸743的活塞杆端与Z形连接件744的上横梁连接,Z形连接件744的下横梁固定在所述垂直滑座742前端,所述Z形连接件744的下横梁前端安装有锉刀座75,锉刀座75上夹装锉刀76,螺栓穿过锉刀座75、Z形连接件744的下横梁后与垂直滑座742连接。
锉毛刺装置7工作时,先由上举气缸72将垂直摆动机构上移,使锉刀76从下往上伸入工件10内孔中,再通过相垂直的第一挫摆气缸714和第二挫摆气缸743同时往复直线运动,使锉刀76在纵向移动的过程实现水平摆动,带圆柱面的锉刀76作曲线摆动,就能完全地将工件10内孔壁上的钻孔、攻丝毛刺清除干净。
为可靠地夹持固定工件10,方便刀具从不同的方位对工件10进行加工,又能减化夹具3的结构,如图5-图7所示,所述夹具3包括定位座31、转角油缸32和压盖33,定位座31和转角油缸32相邻近地安装在转盘2上,定位座31更靠近转盘2的边缘,转角油缸32的摆臂能作上行、向左旋转而打开以及向右旋转、下行而夹紧的开、闭动作,转角油缸32为现有技术,也叫回转夹紧油缸,是市场上能购买到的标准件,在此不作详细叙述。转角油缸32的摆臂321端部安装有压盖33,压盖33为圆盘形,压盖33的外径与所夹持工件10的外径基本相等。所述定位座31具有下板311和弧形定位块312,弧形定位块312在下板311上表面向上延伸,弧形定位块312间留有让位刀具的空位,弧形定位块312可以为两块,也可为三块,只要能让位出两个孔加工位置即可,弧形定位块312的内圆弧面与工件10的外圆柱面相适配,弧形定位块312的内圆弧面下部设有突出的支承块313,支承块313用于搁置工件10;所述下板311上设有中心孔314,中心孔314与弧形定位块312所围成的假想圆柱面同轴线,中心孔314的孔壁靠近所述弧形定位块312的内圆弧面,并且这个中心孔314与转盘2上的让位孔同轴线地对接,以便锉刀76能从下往上地伸入工件10内进行去毛刺工作。当所述转角油缸32的摆臂321作上、下行动作时,压盖33与所述弧形定位块312所围成的假想圆柱面同轴线,保证压盖33能压在工件10的上端。
如图1和图8所示,为实现可靠地取件和放件,又能减化机械手的结构和控制单元,所述进料机械手101和出料机械手102竖直地安装在同一个机械手滑台103上,机械手滑台103通过水平滑移装置与机械手支架100连接,机械手支架100安装在地面上,水平滑移装置包括机械手滑台103、水平液压缸104、液压缸支架105和圆柱导轨106,机械手滑台103在水平液压缸104的作用下能在圆柱导轨106上水平滑行,使得进料机械手101和出料机械手102在水平滑移装置的作用下分别在进料工位与进料装置8、出料工位与出料装置9之间移动。所述进料机械手101和出料机械手102能作上、下直线运动以及手指的开闭动作,从而下行进行取件和放件。进料机械手101和出料机械手102安装在同一个机械手滑台103上,减化了机械手位移结构和支撑结构,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降低设备成本。进料机械手101和出料机械手102同时移向转盘2或远离转盘2,两机械手分别在水平滑移装置的同一端实行工件抓取或工件放置工作。
如图8所示所述进料装置8包括旋转进料盘(图中未示出)和进料滑槽81,旋转进料盘间歇式旋转并且设有导料板和出料口,旋转进料盘为自动化设备的常用进料装置8,在此不再叙述。进料滑槽81一端与旋转进料盘的出料口相接,另一端延伸至进料机械手101抓料工位的下方。旋转进料盘间歇式地旋转,通过导料板将盘中轴线垂直放置的工件10赶向出料口,工件10一个接一个地挤推着通过出料口进入进料滑槽81中,当进料滑槽81出料端的第一个工件10到达进料机械手101夹取工件10的位置时,旋转进料盘停止转动,该第一个工件10停止前行,由进料机械手101取走该工件10后,旋转进料盘继续旋转进料,周而复始。
请参见图8和图9,所述出料装置9包括出料斜槽91和翻料板92,翻料板92可翻转地安装在出料斜槽91的侧壁开口处并且位于出料机械手102放料工位的下方,翻料板92的下表面连接有可上、下伸缩的翻料气缸93。出料机械手102将从夹具3中抓出的工件10放置于水平状态的翻料板92上,接着翻料气缸93活塞上行使翻料板92向出料斜槽91方向翻转,工件10轴线由垂直变为水平,工件10落入出料斜槽91,由重力作用下向下滚动出料。
本实用新型是一台能自动完成进料、钻孔、攻丝、去毛刺和出料的集成式加工设备,具有人机交互的触摸控制屏,其工作过程是:进料机械手101抓取工件10后上行,然后随着机械手滑台103移向进料工位,进料机械手101在进料工位将工件10放入已打开的夹具3中,转盘2旋转至夹具闭合工位处停止转动,夹具3的摆臂321向右旋转再下行使压盖33将工件10压紧,转盘2旋转进入第一钻孔工位钻孔,再进入第一孔检测工位进行孔检测,接着进入第一攻丝工位进行内螺纹加工,然后进入第一检测锉毛刺工位,先由孔检测装置6对孔进行检测,再由锉毛刺装置7的锉刀76上行穿过转盘伸入工件10内孔进行毛刺去除,转盘2继续旋转进入第二钻孔工位加工第二个螺纹底孔、再依次进入第二孔检测工位检测孔、第二攻丝工位加工内螺纹、第二检测锉毛刺工位检测孔和去除毛刺,然后进入夹具开启工位,此工位夹具3的摆臂321先上行再向左旋转,工件10上方敞开,转盘2继续旋转进入最后一个出料工位,由已滑行至出料工位的出料机械手102将工件10抓取再带至出料装置9的翻料板92上,接着翻料气缸93活塞上行使翻料板92向出料斜槽91方向翻转,工件10轴线由垂直变为水平,工件10落入出料斜槽91,由重力作用下向下滚动出料。
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一名操作人员进行控制系统的操作控制和监管,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而且只需要一名操作人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工件只需要一次装夹完成全部加工工序,减省了重新装夹定位和流转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产品质量稳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转盘和控制单元,所述转盘在动力传动装置的作用下能作分度间歇式旋转,在转盘周缘均布有用于装夹工件的夹具,在所述转盘周围安装有钻孔装置、攻丝装置、孔检测装置、挫毛刺装置和进、出料机械手,各装置与转盘上夹具停留位置相对应,孔检测装置配置在每一个钻孔装置和攻丝装置的下游侧,挫毛刺装置在螺孔检测完成后运作;所述挫毛刺装置包括水平摆动机构和垂直摆动机构,竖直安装的锉刀在两摆动机构的带动下能作曲线挫摆运动,当转盘在锉毛刺工位停留间歇时,锉刀从下往上伸入工件内孔,对工件内壁的孔口毛刺进行锉削,所述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分别与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检测装置和挫毛刺装置安装在同一个工位,孔检测完成后挫毛刺装置再开始工作,孔检测装置包括水平滑轨以及与水平滑轨相滑配的滑块,滑块上安装有与检测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的测孔感应器,测孔感应器的检测头为柱状并且在检测气缸的推动下能水平进出于工件上的检测孔,测孔感应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与人机交互的触摸控制屏联动,通过手指点动触摸控制屏向控制单元发出指令,所述转盘上依次布置有进料工位、第一钻孔工位、第一孔检测工位、第一攻丝工位、第一检测锉毛刺工位、第二钻孔工位、第二孔检测工位、第二攻丝工位、第二检测锉毛刺工位和出料工位,在钻孔工位和攻丝工位均设置有冷却液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置有12个所述夹具,在所述进料工位与第一钻孔工位之间设置有夹具闭合工位,在所述第二检测锉毛刺工位和出料工位之间设置有夹具开启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挫毛刺装置包括底板、上举气缸、第一挫摆气缸和第二挫摆气缸,底板上设置有水平导轨,水平滑座滑配在水平导轨上并且顶面上连接有滑板,滑板的前端通过支架连接的上举气缸与垂直摆动机构连接,滑板的后端与第一挫摆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垂直摆动机构的第二挫摆气缸与上举气缸向上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二挫摆气缸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带圆柱面的锉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竖板,竖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垂直导轨,垂直导轨上滑配有垂直滑座,所述第二挫摆气缸垂直向上的活塞杆端与Z形连接件的上横梁连接,Z形连接件的下横梁固定在所述垂直滑座前端,所述Z形连接件的下横梁前端安装有锉刀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通过液压缸带动的水平液压滑台实现快进、工进、工退、快退,并且液压滑台上设置有前、后限位置感应块,与前、后限位置感应块相对应的前、后限位置感应器电连接于控制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定位座、转角油缸和压盖,定位座和转角油缸相邻近地安装在转盘上,转角油缸的摆臂能作上行、旋转而打开以及旋转、下行而夹紧的开、闭动作,转角油缸的摆臂端部安装有压盖;所述定位座具有下板和弧形定位块,弧形定位块在下板上表面向上延伸,弧形定位块间留有让位刀具的空位,弧形定位块的内圆弧面与工件的外圆柱面相适配,弧形定位块的内圆弧面下部设有突出的支承块,所述下板上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孔壁靠近所述弧形定位块的内圆弧面,当所述转角油缸作上、下行动作时,压盖与所述弧形定位块所围成的假想圆柱面同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竖直地安装在同一个机械手滑台上,机械手滑台通过水平滑移装置与机械手支架连接,所述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能作上、下直线运动以及手指的开闭动作;所述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在水平滑移装置的作用下分别在进料工位与进料装置、出料工位与出料装置之间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分别与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相联动,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旋转进料盘和进料滑槽,旋转进料盘中设有间歇式旋转的赶料板,进料滑槽一端与旋转进料盘的出料口相接,另一端延伸至进料机械手抓料工位的下方;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斜槽和翻料板,翻料板可翻转地安装在出料斜槽的侧壁开口处并且位于出料机械手放料工位的下方,翻料板的下表面连接有可上、下伸缩的翻料气缸。
CN201420581009.1U 2014-10-08 2014-10-08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21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1009.1U CN204221365U (zh) 2014-10-08 2014-10-08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1009.1U CN204221365U (zh) 2014-10-08 2014-10-08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1365U true CN204221365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19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81009.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21365U (zh) 2014-10-08 2014-10-08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1365U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8539A (zh) * 2014-10-08 2015-01-28 泛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CN104858508A (zh) * 2015-05-13 2015-08-26 意瑞纳米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攻牙机
CN105081390A (zh) * 2015-08-03 2015-11-25 烟台弘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钻孔机
CN105328457A (zh) * 2015-12-04 2016-02-17 福建福山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自动钻孔攻牙机
CN105619084A (zh) * 2016-02-23 2016-06-01 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多工位同步加工设备
CN105643277A (zh) * 2016-02-23 2016-06-08 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轴面螺纹孔加工装置
CN105834753A (zh) * 2016-06-13 2016-08-10 安徽省恒胜机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系统连接件螺纹孔连续加工控制系统
CN106052975A (zh) * 2016-07-16 2016-10-26 侯华恩 一种自动无水试压机
CN107116271A (zh) * 2017-05-14 2017-09-01 合肥鼎鑫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预检功能的高效率折臂攻丝机
CN108788757A (zh) * 2018-08-01 2018-11-13 常熟市杜尼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模内高速精密全自动攻丝模具结构及其攻丝方法
CN109940403A (zh) * 2019-05-08 2019-06-28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焊钉自动镶丝装置
CN110842432A (zh) * 2018-08-21 2020-02-28 苏州睿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薄板焊接专机的外壁定位夹具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8539B (zh) * 2014-10-08 2017-05-10 泛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CN104308539A (zh) * 2014-10-08 2015-01-28 泛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CN104858508A (zh) * 2015-05-13 2015-08-26 意瑞纳米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攻牙机
CN105081390A (zh) * 2015-08-03 2015-11-25 烟台弘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钻孔机
CN105081390B (zh) * 2015-08-03 2018-04-06 烟台弘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钻孔机
CN105328457A (zh) * 2015-12-04 2016-02-17 福建福山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自动钻孔攻牙机
CN105619084A (zh) * 2016-02-23 2016-06-01 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多工位同步加工设备
CN105643277A (zh) * 2016-02-23 2016-06-08 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轴面螺纹孔加工装置
CN105834753A (zh) * 2016-06-13 2016-08-10 安徽省恒胜机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系统连接件螺纹孔连续加工控制系统
CN105834753B (zh) * 2016-06-13 2018-07-06 合肥林邦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系统连接件螺纹孔连续加工控制系统
CN106052975A (zh) * 2016-07-16 2016-10-26 侯华恩 一种自动无水试压机
CN107116271A (zh) * 2017-05-14 2017-09-01 合肥鼎鑫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预检功能的高效率折臂攻丝机
CN108788757A (zh) * 2018-08-01 2018-11-13 常熟市杜尼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模内高速精密全自动攻丝模具结构及其攻丝方法
CN108788757B (zh) * 2018-08-01 2023-11-28 常熟市杜尼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模内高速精密全自动攻丝模具结构及其攻丝方法
CN110842432A (zh) * 2018-08-21 2020-02-28 苏州睿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薄板焊接专机的外壁定位夹具
CN109940403A (zh) * 2019-05-08 2019-06-28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焊钉自动镶丝装置
CN109940403B (zh) * 2019-05-08 2024-02-13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焊钉自动镶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21365U (zh)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CN104308539A (zh) 轴承内圈螺孔自动加工机
CN200967134Y (zh) 全自动多工位管端成型机
CN205325167U (zh) 一种自动打孔攻丝机
CN204975398U (zh) 一种自动钻孔机
CN207223369U (zh) 数控圆周钻孔攻丝机
CN106041323A (zh) 用于切割管材的激光切割机
CN204843503U (zh) 轴承座钻孔攻丝专机
CN202114289U (zh) 一种碎屑收集型台钻
CN203092130U (zh) 一种钻攻一体机床
CN202621977U (zh) 多头钻床
CN202498358U (zh) 自动钻铰孔设备
CN104493198A (zh) 带工业机器人的曲轴四工位粗车加工数控柔性生产线
CN103801727A (zh) 用于轴承的钻孔设备
CN204449322U (zh) 带工业机器人的曲轴四工位粗车加工数控柔性生产线
CN203003201U (zh) 多工位半圆轴自动钻孔机
CN104816165A (zh) 全自动多功能钻攻一体机
CN204018781U (zh) 一种多工位阀体法兰钻孔装置
CN209256312U (zh) 全自动方端板加工流水线
CN108435869B (zh) 一种连续式冲压方法
CN203304883U (zh) 回转多工位组合机床
CN205437790U (zh) 一种具有多轴钻孔和镶齿同步加工功能的加工设备
CN107322034A (zh) 一种自动钻孔分选装置
CN209206919U (zh) 一种y型过滤器体多工位钻孔与攻丝装置
CN105618816B (zh) 多工位自动钻孔设备的分度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utomatic processing machine for bearing inner ring screw ho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Nanan branch

Pledgor: FK Bearing Group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6350000055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