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85583U - 一种沥水辊床及工件涂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水辊床及工件涂装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85583U CN204185583U CN201420528060.6U CN201420528060U CN204185583U CN 204185583 U CN204185583 U CN 204185583U CN 201420528060 U CN201420528060 U CN 201420528060U CN 204185583 U CN204185583 U CN 2041855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bed
- draining
- chain
- main body
- drive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水辊床,包括:底座、沥水支架、辊床主体、链条牵引机构及驱动装置;所述沥水支架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辊床主体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一端为与所述底座铰接的铰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链条牵引机构具有牵引链条,该牵引链条一端连接所述辊床主体的自由端,另一端被所述驱动装置牵引,其中间部位绕过固定在所述沥水支架顶端的链轮;所述驱动装置安置在地面或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该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链条,能够拉动所述辊床主体的自由端绕着其铰接端抬起以及放下;实现辊床主体上的工件能够成随辊床主体呈倾斜状,使工件内的液体被沥出;另外,本申请还提供的一种采用上述沥水辊床的工件涂装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涂装输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沥水辊床。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通常包括: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工艺。在对车身进行涂装过程中,车身需要进行电泳处理。电泳处理后,车身某些位置会堆积电泳液,由于堆积的电泳液无法正常流出,则导致在后续对车身进行高温烘烤等加工工艺时,使电泳液固话在车身上,从而导致漆瘤。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装置能够在涂装前和涂装后,将残留在车身上的电泳液或其他液体排出。
现有技术通过沥水辊床将车身残留或堆积的液体排除,具体参考图1-图3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沥水辊床的动态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沥水辊床的静态结构的前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沥水辊床结构的俯视图。
通过参考图1-图3所示,可以了解现有沥水辊床1是通过提升连接带2,将沥水辊床的前端或者后端朝向支架4顶部提升,使残留在车身缝隙中的各种液体,能够沥出。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提升连接带2一端固定在沥水辊床1的前端或后端;另一端固定在支架4顶部的横梁上,并通过横梁上设置电机3驱动提升连接带2传动(如图3所示),进而使沥水辊床1的前端后端抬离,形成一个斜面,进而完成车身沥水。
由于现有技术采用在支架4顶部设置电机3实现提升连接带2的传动,从而造成在对车身进行沥水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沥水辊床的提升角度受到支架的高度限制,导致车身残留液体无法彻底沥出;
2、支架以及支架上方的电机占用较大空间;
3、整体重心较高,使得沥水辊床的稳定性差。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沥水辊床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水辊床,以解决现有在沥水工位段辊床的提升角度受限,电机占用空间较大以及提升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水辊床,包括:底座、沥水支架、辊床主体、链条牵引机构及驱动装置;所述沥水支架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辊床主体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一端为与所述底座铰接的铰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链条牵引机构具有牵引链条,该牵引链条一端连接所述辊床主体的自由端,另一端被所述驱动装置牵引,其中间部位绕过固定在所述沥水支架顶端的链轮;所述驱动装置安置在地面或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该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链条,能够拉动所述辊床主体的自由端绕着其铰接端抬起以及放下。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链轮、从驱动链轮、传动轴、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所述主驱动链轮通过缠绕在所述主驱动链轮和从驱动链轮上的驱动链条,带动从驱动链轮转动;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横向布置在底座上,该横向为所述传动轴长轴方向垂直于所述辊床主体辊轮滚动的方向,其位置在所述辊床主体下方并靠近辊床主体自由端的一侧;所述从驱动链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该传动轴随所述从驱动链轮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链轮,该链轮通过牵引链条与所述沥水支架顶部的链轮连接,通过所述传动轴上的链轮带动该牵引链条,实现所述驱动装置对牵引链条的牵引。
优选地,所述辊床主体包括:辊轮架和辊床托架,所述辊床托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辊轮架固定在所述辊床托架上方。
优选地,所述沥水支架包括:安置在所述辊床主体两侧的一对立柱和一对弧形轨道;所述立柱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弧形轨道沿其顶部设置有牵引槽,该孤形轨道底端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接近所述辊床主体的自由端;所述弧形轨道的顶端与所述立柱的顶端相铰接,并在该铰接位置安装所述沥水支架顶端的链轮;所述链条牵引机构包括:一对牵引小车;所述牵引小车具有安置在所述弧形轨道内的滚轮,所述牵引小车的车身部一侧与所述辊床托架伸出的托杆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牵引链条连接;该牵引小车能够在所述牵引链条的牵引下在所述弧形轨道的牵引槽内往复移动,实现所述拉动所述辊床托架的自由端绕着其铰接端抬起以及放下的动作。
优选地,包括:滑撬锁定装置,所述滑撬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辊床托架上,所述滑撬锁定机构能够夹持位于所述辊轮架上方的滑撬。
优选地,所述滑撬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左夹臂、右夹臂以及锁块;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托架上;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一端呈勾形且相对设置,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左/右夹臂开启的方向与所述滑撬运行的方向一致,能够夹持设置于所述滑撬底部的锁块。
优选地,包括:张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沥水支架上,与所述牵引链条配合。
优选地,所述张紧机构设置与所述立柱与所述弧形轨道之间,并与所述牵引链条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件涂装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上述沥水辊床,完成沥水工位段对工件的沥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其将驱动装置布置与底座或地面上,并在沥水支架顶部设置的沥水支架顶部链轮,通过缠绕在沥水支架顶部链轮上的牵引链条,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使牵引链条在沥水支架顶部链轮上转动,并将与该牵引链条连接的所述辊床主体的自由端拉起,进而使辊床主体自由端绕铰接端旋转,位于该辊床主体上的工件成倾斜状态,从而实现沥水目的,由于本申请将驱动装置设置于底座或地面上,因此,减小驱动装置位于沥水支架顶部时所占的空间,避免辊床主体提升高度受到沥水支架顶部的限制;并且本申请通过牵引链条提高辊床主体提升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沥水辊床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沥水辊床结构的右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沥水辊床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的右视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链条牵引机构的牵引小车的主视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链条牵引机构的牵引小车的俯视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链条牵引机构的牵引小车的右视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滑撬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现有技术:沥水辊床1,提升连接带2,电机3,支架4;
本申请:底座10,沥水支架20,立柱21,弧形轨道22,辊床主体30,辊轮架31,辊床托架32,托杆33,链条牵引机构40,牵引小车41,牵引链条42,滚轮43,托杆安装孔44,驱动装置50,主驱动链轮51,从驱动链轮52,传动轴53,沥水支架顶部链轮54,传动轴链轮55,驱动电机56,驱动链条57,滑撬锁定装置60,固定座61,左夹臂62,右夹臂63,锁块64;张紧装置70。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的一沥水辊床,将驱动装置50设置于地面或者位于地面的底座10上,通过驱动装置50驱动链条牵引机构40,使得链条牵引机构40的牵引链条42能够带动辊床主体30的自由端抬起,从而使得固定在辊床主体30上的工件与地面具有倾斜角度,进而将工件中残留的液体排出。由于本申请将驱动装置50设置于地面或位于地面的底座10上,因此,辊床主体30与地面之间的角度不受高度空间上的限制。
下面通过第一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4-5所示,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该沥水辊床包括:底座10、沥水支架20、辊床主体30、链条牵引机构40及驱动装置50;
本申请中的所述辊床主体30可以包括:辊轮架31和辊床托架32,所述辊床托架3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辊轮架31固定在所述辊床托架32上方,所述辊床托架32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
结合图4、5,参考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的右视图。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包括:沥水支架20,所述沥水支架20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并位于垂直于所述辊床主体30辊轮架31滚动方向两侧的底座10上;所述沥水支架20具体为,包括:安置在所述辊床主体30两侧的一对立柱21和一对弧形轨道22;所述立柱21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弧形轨道22沿其顶部设置有牵引槽,所述弧形轨道22的底端安装于所述底座10,并接近本申请中辊床托架32的自由端;所述孤形轨道22的顶端与所述立柱21的顶端固定连接,并在该连接位置处安装有链轮,该链轮为上述沥水支架20的顶端安装的链轮,称之为沥水支架顶部链轮54。
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包括:安装于底座10上或地面上的驱动装置50,如图7-9所示,其中,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50的主视图;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50的俯视图;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50的右视图。
该驱动装置50包括主驱动链轮51、从驱动链轮52、传动轴53、沥水支架顶部链轮54,传动轴链轮55和驱动电机56;其中,主驱动链轮51与从驱动链轮52通过缠绕在其上的驱动链条57连接,主驱动链轮51在驱动电机56的驱动下通过驱动链条57能够带动从驱动链轮52转动;所述传动轴53以传动轴53长度方向与辊轮架31滚动方向的垂直方向为传动轴53的横向方向,通过轴承被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且一端与所述从驱动链轮52连接;在所述传动轴5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链轮,该链轮可以称之为传动轴链轮55。该传动轴链轮55与其同侧的所述沥水支架顶部链轮54通过缠绕在二者上的牵引链条42连接。当驱动电机56驱动所述主驱动链轮51通过缠绕在主驱动链轮51和从驱动链轮52上的驱动链条57,带动所述从驱动链轮52转动的,同时,所述从驱动链轮52还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轴53转动,使得位于所述传动轴53上的传动轴链轮52也随之一起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传动轴53可以通过两个较短的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构成完成的传动轴53,以在动力传动中,实现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
上述驱动装置50中的驱动链条57与链条牵引机构40中牵引链条42,其材质可以为相同的钢性链条。
本申请不仅可以通过牵引链条42拉动,与该牵引链条相连接的辊床托架的自由端,以实现辊床托架32自由端的起升和落下;还可以在牵引链条42的牵引下,通过设置位于所述弧形轨道内并与所述辊床托架自由端连接的牵引小车,实现辊床托架32自由端的起升和落下,具体可以请参考图10-12所示,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链条牵引机构40的牵引小车41的主视图;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链条牵引机构40的牵引小车41的俯视图;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链条牵引机构40的牵引小车41的右视图。
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的链条牵引机构40,包括:一对牵引小车41,所述牵引小车41具有安置在所述弧形轨道22内的滚轮43,所述牵引小车41的车身部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辊床托架32伸出的托杆连接的托杆安装孔44,将所述托杆与所述牵引小车4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牵引链条42连接;该牵引小车41能够在所述牵引链条42的牵引下在所述弧形轨道22的牵引槽内往复移动,实现所述拉动所述辊床主体30托架的自由端绕着其铰接端抬起以及放下的动作。
请参考图13所示,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第一实施方式中滑撬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为保证位于辊轮架31上的工件稳定,本申请还包括:滑撬锁定装置60,该滑撬锁定装置60位于所述辊床托架32上,其能够夹持位于所述辊轮架31上方的滑撬,进而保证滑撬上工件的稳定性。其中,所述滑撬锁定装置60包括:固定座61,左夹臂62、右夹臂63以及锁块64;所述固定座61安装于所述辊床托架32上;所述左夹臂62和右夹臂63的一端呈勾形且相对设置,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座61上,所述左夹臂62和右夹臂63开启的方向与所述滑撬运行的方向一致,能够夹持设置于所述滑撬底部的锁块64。
为避免牵引链条42在反复牵引过程中出现链条松动或脱链的情况,而导致辊床托架32自由端无法达到预定高度或者无法升起,本申请还包括:张紧装置70,该张紧装置70可以安装于所述沥水支架20上,并与所述牵引链条42配合。所述张紧装置70是皮带、链条传动系统上常用的保持装置,其特点是保持皮带、链条在传动过程中可以拥有适当的张紧力,从而避免皮带打滑,或避免同步带发生跳齿、脱齿而拖出,或者是防止链条松动、脱落,减轻链轮、链条磨损。张紧装置70大致包括固定式结构和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其中固定式结构多采用固定可调式链轮调节皮带、链轮的张紧,弹性自动调节结构多采用弹性部件可自动回弹控制皮带、链条的张紧;可自动调节的链条张紧装置70可以采用弹簧结构,也可以采用橡胶部件。
下面结合上述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结构,对该沥水辊床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可以在驱动装置50的驱动下由主驱动链轮51通过缠绕在主/从驱动链轮上的驱动链条57,带动从驱动链轮52转动,从驱动链轮52带动传动轴53上的传动轴链轮55转动,进而使缠绕于传动轴链轮55与沥水支架顶部链轮54上的牵引链条42转动,从而能够牵引与该牵引链条42连接的所述辊床托架32自由端被抬起或放下,从而实现辊轮架31上的工件能够随着辊床托架32自由端的抬起而抬起,当完成工件的沥水后,该些链轮以与提升相反的方向转动,所述牵引链条42能够将辊床托架32自由端放下的,使工件恢复到沥水辊床的初始位置,并退出沥水辊床工位线。
以上为本申请通过牵引链条42与所述辊床托架32自由端连接,而实现的将辊床托架32自由端起升或放下,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还可以在上述沥水辊床结构描述中提到的与所述牵引链条42相连接的牵引小车41,并配合牵引小车41所移动的弧形轨道22实现辊床托架32自由端的起升或放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所述牵引小车41位于所述弧形轨道22内,所述传动轴53在驱动装置50的驱动下,使牵引链条42实现转动,而该牵引小车41能够在所述牵引链条42的牵引下在所述弧形轨道22的牵引槽内往移动,当牵引小车41向所述弧形轨道22顶部移动时,与牵引小车41连接的所述辊床托架32自由端的托杆33在牵引小车41的牵引下被拉起,进而辊床托架32的自由端能够被托杆33举起,位于辊床托架32上的辊轮架31也会被随之举起,从而使位于辊轮架31上的工件能够与地面成倾斜角度,实现工件沥水的目的;也就是说,辊轮架31能够在牵引小车41以及牵引链条42的牵引下,由所述辊床托架32的自由端将辊轮架31的自由端托举到需要的高度,使铰接端与基准面具有沥水角度。当沥水完毕后,传动轴53在驱动装置50带动下,以与起升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从而实现牵引小车41在牵引链条42的转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工件沥水程序,位于沥水辊床上的工件移出沥水辊床。
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将驱动装置设置于底座或地面上,从而减小沥水支架的顶部空间,使得辊床主体的提升高度不在受沥水支架顶部空间的限制,从而提高沥水辊床的工作效率,并且使得维护成本降低。
基于上述,本申请提供的沥水辊床可以应用在任意需要实现工件沥水目的的环境下,因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工件涂装系统,该系统采用上述沥水辊床,在沥水工位段安装上述沥水辊床实现工件的沥水,避免工件后期处理时,由于工件内残留液体等物质而导致的漆瘤等影响工件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沥水辊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沥水支架、辊床主体、链条牵引机构及驱动装置;
所述沥水支架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辊床主体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一端为与所述底座铰接的铰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链条牵引机构具有牵引链条,该牵引链条一端连接所述辊床主体的自由端,另一端被所述驱动装置牵引,其中间部位绕过固定在所述沥水支架顶端的链轮;
所述驱动装置安置在地面或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该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链条,能够拉动所述辊床主体的自由端绕着其铰接端抬起以及放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水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链轮、从驱动链轮、传动轴、驱动电机;
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所述主驱动链轮通过缠绕在所述主驱动链轮和从驱动链轮上的驱动链条,带动从驱动链轮转动;
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横向布置在底座上,该横向为所述传动轴长轴方向垂直于所述辊床主体辊轮滚动的方向,其位置在所述辊床主体下方并靠近辊床主体自由端的一侧;所述从驱动链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该传动轴随所述从驱动链轮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链轮,该链轮通过牵引链条与所述沥水支架顶部的链轮连接,通过所述传动轴上的链轮带动该牵引链条,实现所述驱动装置对牵引链条的牵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水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床主体包括:辊轮架和辊床托架,所述辊床托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辊轮架固定在所述辊床托架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水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支架包括:安置在所述辊床主体两侧的一对立柱和一对弧形轨道;所述立柱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弧形轨道沿其顶部设置有牵引槽,所述弧形轨道底端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接近所述辊床主体的自由端;所述弧形轨道的顶端与所述立柱的顶端相铰接,并在该铰接位置安装所述沥水支架顶端的链轮;
所述链条牵引机构包括:一对牵引小车;所述牵引小车具有安置在所述弧形轨道内的滚轮,所述牵引小车的车身部一侧与所述辊床托架伸出的托杆连接, 另一侧与所述牵引链条连接;该牵引小车能够在所述牵引链条的牵引下在所述弧形轨道的牵引槽内往复移动,实现所述拉动所述辊床托架的自由端绕着其铰接端抬起以及放下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水辊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撬锁定装置,所述滑撬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辊床托架上,所述滑撬锁定机构能够夹持位于所述辊轮架上方的滑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水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撬锁定装置包括:
固定座,左夹臂、右夹臂以及锁块;
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托架上;
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一端呈勾形且相对设置,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左夹臂和所述右夹臂开启的方向与所述滑撬运行的方向一致,能够夹持设置于所述滑撬底部的锁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水辊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张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沥水支架上,与所述牵引链条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沥水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立柱与所述弧形轨道之间,并与所述牵引链条配合连接。
9.一种工件涂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沥水辊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28060.6U CN204185583U (zh) | 2014-09-15 | 2014-09-15 | 一种沥水辊床及工件涂装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28060.6U CN204185583U (zh) | 2014-09-15 | 2014-09-15 | 一种沥水辊床及工件涂装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85583U true CN204185583U (zh) | 2015-03-04 |
Family
ID=52617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2806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5583U (zh) | 2014-09-15 | 2014-09-15 | 一种沥水辊床及工件涂装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85583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5931A (zh) * | 2016-06-30 | 2016-10-12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摩擦线倾斜机 |
CN106395280A (zh) * | 2016-11-08 | 2017-02-15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轨机构 |
CN106423723A (zh) * | 2016-08-27 | 2017-02-22 | 无锡天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升降式注蜡装置 |
CN107214051A (zh) * | 2017-07-17 | 2017-09-29 | 盐城工学院 | 可倾斜滚床及利用其实施的汽车空腔注蜡工艺 |
CN108362869A (zh) * | 2018-04-24 | 2018-08-03 |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孵育盒 |
CN114345592A (zh) * | 2022-02-10 | 2022-04-15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 沥蜡设备 |
CN115420081A (zh) * | 2022-09-09 | 2022-12-02 | 杭州叉车门架有限公司 | 一种叉车门架槽钢沥水装置 |
-
2014
- 2014-09-15 CN CN201420528060.6U patent/CN20418558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5931A (zh) * | 2016-06-30 | 2016-10-12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摩擦线倾斜机 |
CN106423723A (zh) * | 2016-08-27 | 2017-02-22 | 无锡天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升降式注蜡装置 |
CN106395280A (zh) * | 2016-11-08 | 2017-02-15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轨机构 |
CN107214051A (zh) * | 2017-07-17 | 2017-09-29 | 盐城工学院 | 可倾斜滚床及利用其实施的汽车空腔注蜡工艺 |
CN108362869A (zh) * | 2018-04-24 | 2018-08-03 |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孵育盒 |
CN114345592A (zh) * | 2022-02-10 | 2022-04-15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 沥蜡设备 |
CN115420081A (zh) * | 2022-09-09 | 2022-12-02 | 杭州叉车门架有限公司 | 一种叉车门架槽钢沥水装置 |
CN115420081B (zh) * | 2022-09-09 | 2023-10-03 | 杭州叉车门架有限公司 | 一种叉车门架槽钢沥水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85583U (zh) | 一种沥水辊床及工件涂装系统 | |
CN201027397Y (zh) | 回旋式立体车库 | |
CN203545105U (zh) | 一种双层旋转升降机 | |
CN204151046U (zh) | 一种能翻转180°的集装箱翻转装置 | |
CN103159150A (zh) | 一种翻车系统 | |
CN202021432U (zh) | 一种轿车前门助力工装 | |
CN107867550A (zh) | 一种自动翻钢卷车 | |
CN105480688A (zh) | 一种升降式往复自动翻板机及方法 | |
CN204265290U (zh) | 轨道式物料吊装装置 | |
CN202115690U (zh) | 支撑液压行走轮顶升装置 | |
CN205366815U (zh) | 一种高位提升机 | |
CN106428286A (zh) | 一种可使汽车自由移动装置 | |
CN206502531U (zh) | 一种履带式起吊运输车 | |
CN202163913U (zh) | 移动码垛车 | |
CN202499694U (zh) | 一种翻车系统 | |
CN209704586U (zh) | 煤矿巷道预制块铺设作业装置 | |
CN206871222U (zh) | Agv物流车驱动轮抬起装置 | |
CN201721370U (zh) | 自卸车 | |
CN211444014U (zh) | 一种板材翻转装置 | |
CN104787151A (zh) | 一种底盘在线翻转设备 | |
CN204955915U (zh) | 新型轮胎移运器 | |
CN203640764U (zh) | 一种折叠安装叉车 | |
CN209009371U (zh) | 一种堆垛机的抓取装置 | |
CN202508609U (zh) | 一种能够实现平行输送线间车身移动的移行装置 | |
CN201685477U (zh) | 大型联动油压机纵梁压制模具装卸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