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3659U - 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13659U CN204113659U CN201420545540.3U CN201420545540U CN204113659U CN 204113659 U CN204113659 U CN 204113659U CN 201420545540 U CN201420545540 U CN 201420545540U CN 204113659 U CN204113659 U CN 2041136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oil return
- channel
- compressor
- thrust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6071 cre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0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25 compressor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49 thermo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密闭壳体,以及设置在密闭壳体内的曲轴、动涡旋盘、上轴承、上支架和回油部件,所述上支架包括顺次连通的上端部、中间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的内侧壁与动涡旋盘之间设置有储油腔;所述中间部的内侧壁与所述曲轴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储油腔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上轴承设置在所述下端部中,所述上轴承的上端面与所述中间部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下端部的内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油槽;所述第一油槽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油槽与所述回油部件相连通。上述压缩机具有制冷性能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运转过程中需要对动涡旋盘、静涡旋盘、轴承和曲轴等部件进行润滑,因此,需要在压缩机结构中设计回油通路,实现润滑油的循环流动。压缩机中的润滑油从压缩机底部通过曲轴中心油孔至曲轴顶部后,经动涡旋盘与曲轴偏心部之间的间隙流至上支架区域,之后大部分润滑油经支架回油通路返回至压缩机底部。在润滑油的流动过程中,可以带走运转部件摩擦产生的部分热量,从而起到散热作用。
在传统的压缩机中,经常存在支架回油通路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导致润滑、回油困难。润滑不良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回油不畅不仅不能及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致使散热效果差,而且会使大量的冷冻润滑油进入压缩机泵体,最终随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影响制冷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效果良好、回油通畅的压缩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机,包括密闭壳体,以及设置在密闭壳体内的曲轴、动涡旋盘、上轴承、上支架和回油部件,
所述上支架包括顺次连通的上端部、中间部和下端部;
所述上端部的内侧壁与动涡旋盘之间设置有储油腔;
所述中间部的内侧壁与所述曲轴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储油腔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
所述上轴承设置在所述下端部中,所述上轴承的上端面与所述中间部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
所述下端部的内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油槽;所述第一油槽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油槽与所述回油部件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端部的内径大于所述中间部的内径,所述上端部的内径小于所述下端部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槽中沿径向设置有回油通孔;
所述回油部件设置在所述下端部上;
所述回油部件与所述回油通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止推板;
所述止推板设置在所述上轴承的下方;
所述止推板与所述上轴承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三通道;
所述上轴承上设置有轴承间隙通道;
所述轴承间隙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油槽相连通;
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回油部件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推板上开设有第二油槽,所述第二油槽与所述第三通道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推板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向开孔和径向开孔;
所述回油部件设置在所述止推板的一侧;
所述轴向开孔与所述第二油槽相连通,所述径向开孔与所述回油部件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推板上开设有轴向开孔;
所述回油部件设置在所述止推板上;
所述轴向开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槽相连通,所述轴向开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油部件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推板的内侧壁与所述曲轴之间设置有第四通道;
所述止推板上开设有径向开孔;
所述径向开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槽相连通,所述径向开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
所述回油部件设置在所述止推板的下方,所述回油部件与所述第四通道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5mm。
本实用新型主要对压缩机的回油通路进行了改进,通过合理设置回油通路,使得进入第一背压腔中的润滑油能够充分润滑压缩机的运转部件,降低了运转部件的磨损程度,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回油通路的改进,能够使润滑油顺利流回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带走了压缩机的运转部件摩擦时产生的热量,增强了散热效果,并避免了大量的冷冻润滑油进入压缩机的泵体,提高了压缩机的制冷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上支架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上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压缩机的局部纵向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纵向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纵向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回油畅通,并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
以下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润滑油在压缩机中的循环流动通路做以下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包括密闭壳体13,以及设置在密闭壳体13中的曲轴7、动涡旋盘2、上轴承5、上支架4和回油部件6等。
其中,上支架4安装在密闭壳体13的上部;上支架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静涡旋盘1,静涡旋盘1包括第一端面1b和第一涡旋齿1a,第一端面1b与上支架4的上端面紧密接触并保持密封状态;动涡旋盘2设置在上支架4和静涡旋盘1之间,动涡旋盘2包括第二端面2b与第二涡旋齿2a,第二涡旋齿2a与第一涡旋齿1a啮合形成压缩腔,且第二端面2b和上支架4内侧的凸台之间通过密封部件18隔离成两个空间(压力较高的第一背压腔21和压力较低的第二背压腔22)。
密闭壳体13的中部设置有电机12;密闭壳体13的下部设置有下支架10;曲轴7通过上轴承5、下轴承11支撑在密闭壳体13中,曲轴7的偏心部7d插入到动涡旋盘2的尾部轴承3内;曲轴内部与下支架10的对应部位装配有导油部件8。
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压缩机运转时,电机12驱动曲轴7旋转,曲轴7带动动涡旋盘2运动;在防自转十字滑环17的限制下,动涡旋盘2围绕曲轴7的中心以固定的半径做平动运动,从而在动涡旋盘2的第二涡旋齿2a和静涡旋盘1的第一涡旋齿1a之间产生数个相互隔离且容积连续变化的压缩腔;吸入的制冷剂气体在压缩腔内压缩后排到密闭壳体13的内部空腔中,之后经排气管16进入制冷循环系统。
润滑油在压缩机中的循环流动通路为:
密闭壳体13的底部存储有足量的冷冻润滑油,随着曲轴7的旋转运动,压缩机底部油池中的润滑油经导油部件8进入曲轴7的中心油孔7b。进入中心油孔7b的一部分润滑油经曲轴7下部的下轴承润滑油孔7c润滑下轴承11,之后沿着曲轴7与下轴承11件的间隙向下流回到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进入中心油孔7b的大部分润滑油从中心油孔7b的上端进入到曲轴7上部的偏心油孔7a中,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上流动,到达曲轴7的顶部区域,之后沿着曲轴7偏心部7d与尾部轴承3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背压腔21中。
一部分进入第一背压腔21中的润滑油会通过具有连通间隙的密封部件18进入第二背压腔22,对防自转十字滑环17进行润滑后进入压缩腔;而大部分进入第一背压腔21中的润滑油会沿着上支架4上设置的回油通路向下流动,润滑其它部件,之后经过回油部件6回到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
本实用新型主要对上支架4上设置的回油通路进行了改进,通过合理设置回油通路,使得进入第一背压腔21中的润滑油能够充分润滑压缩机的运转部件,降低了运转部件的磨损程度,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回油通路的改进,能够使润滑油顺利流回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带走了压缩机的运转部件摩擦时产生的热量,增强了散热效果,并避免了大量的冷冻润滑油进入压缩机的泵体,提高了压缩机的制冷性能。
以下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回油通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上、下等方位词语的描述均以实施例1中的摆放位置为参照。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上支架4包括顺次连通的上端部4a、中间部4b和下端部4c;上端部4a的内侧壁与动涡旋盘2之间设置有储油腔27,其中,储油腔27与第一背压腔21为同一部件;中间部4b的内侧壁与曲轴7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23,第一通道23与储油腔27连通;上轴承5设置在下端部4c中,上轴承5的上端面与中间部4b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24,第二通道24与第一通道23连通;下端部4c的内侧壁上沿轴向(竖直方向)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油槽4d,第一油槽4d与第二通道24连通,且第一油槽4d与回油部件6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油槽4d与回油部件6可通过不同的方式相连通。
上述的压缩机中,进入储油腔27中的润滑油可通过如下通路进行回油:储油腔27中的润滑油经第一通道23后流入第二通道24,然后再进入到第一油槽4d中;由于第一油槽4d与回油部件6相连通,因此,流入到第一通道23中的润滑油最终进入到回油部件6中,通过回油部件6流回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
上述回油通路改善了上轴承5的润滑性能,减小了上轴承5与上支架4的下端部4c之间的动摩擦力,同时,降低了上轴承5的温度,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并且,该回油通路增加了回油的通畅性,避免了大量的冷冻润滑油进入压缩机泵体,提高了压缩机的制冷性能。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第二通道24的高度(上轴承5与中间部4b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该方式既可形成油路通道,保证了回油的通畅性,同时又避免了由于轴承座底面加工质量问题而影响轴承的运转,防止了轴承滚珠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卡住、运转不良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的功耗,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支架4中,上端部4a的内径大于中间部4b的内径,上端部4a的内径小于下端部4c的内径。上端部4a的内径大于中间部4b的内径时,更有利于储油腔27存储润滑油;而下端部的内径较大时,方便了上轴承5的装配。
参见图2,第一油槽4d中沿径向设置有回油通孔4e;回油部件6设置在下端部4c上;回油部件6与回油通孔4e相连通,第一油槽4d通过回油通孔4e与回油部件6相连通。该方式中,流入到第一油槽4d中的润滑油通过回油通孔4e流入回油部件6,再通过回油部件6流回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
参见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还包括止推板15;止推板15设置在上轴承的下方;止推板15与上轴承5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三通道29;上轴承5上设置有轴承间隙通道5a;轴承间隙通道5a的一端与第一通道23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三通道29相连通;第三通道29与第一油槽4d相连通;第三通道29与回油部件6连通。在该实施方式中,储油腔27中的润滑油可通过如下路径进行回油:储油腔27中的润滑油经第一通道23流入第二通道24和轴承间隙通道5a,流入第二通道24的润滑油可按照前述方式进行回油,而流入轴承间隙通道5a的润滑油则流入第三通道29,由于第三通道29与回油部件6连通,因此,流入轴承间隙通道5a的润滑油最终流入回油部件6,通过回油部件6流回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该回油通路保证了上轴承5内部的充分润滑,进一步降低了上轴承5的温度,同时能够实现顺利回油。
同样的,第三通道29与回油部件6也可通过不同的方式相连通。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三通道29通过第一油槽4d和回油通孔4e与回油部件6连通。在该实施例中,第三通道29中的润滑油先流入第一油槽4d,再通过回油通孔4e流入回油部件6,最终通过回油部件6流回压缩机底部的储油池中。
如图1和图4所示,止推板15上开设有第二油槽15a,且第二油槽和第三通道29连通。第二油槽15a可用于储存少量的润滑油,进一步保证了上轴承5的充分润滑。
参见图5,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止推板15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向开孔15b和径向开孔15c;回油部件6设置在止推板15的一侧;轴向开孔15b与第二油槽15a相连通,径向开孔15c与回油部件6连通。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油槽4d通过第三通道29、第二油槽15a、轴向开孔15b及径向开孔15c与回油部件6连通;第三通道29通过第二油槽15a、轴向开孔15b及径向开孔15c与回油部件6连通。该实施方式中,第三通道29中的润滑油流入第二油槽15a,然后流入轴向开孔15b,再流入径向开孔15c,最后流入回油部件6,通过回油部件6流回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第一油槽4d中的润滑油流入第三通道29,然后按照以上方式进行回油。
其中,轴向开孔15b和径向开孔15c分别指沿着止推板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开孔,并以图1中压缩机的摆放位置为参照,下同。
参见图6,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止推板15上开设有轴向开孔15b;回油部件6设置在止推板15上;轴向开孔15b的一端与第二油槽15a相连通,轴向开孔15b的另一端与回油部件6连通。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油槽4d通过第三通道29、第二油槽15a及轴向开孔15b与回油部件6连通,第三通道通过第二油槽15a及轴向开孔15b与回油部件6连通。该实施方式中,第三通道29中的润滑油流入第二油槽15a,然后流入轴向开孔15b,最后流入回油部件6,通过回油部件6流回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第一油槽4d中的润滑油流入第三通道29,然后按照以上方式进行回油。
参见图7,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止推板15的内侧壁与曲轴7之间设置有第四通道26;止推板15上开设有径向开孔15c,径向开孔15c的一端与第二油槽15a相连通,径向开孔15c的另一端与第四通道26连通;回油部件6设置在止推板15的下方,回油部件6与第四通道26相连通。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油槽通过第三通道29、第二油槽15a、径向开孔15c及第四通道26与回油部件6连通,第三通道29通过第二油槽15a、径向开孔15c及第四通道26与回油部件6连通。该实施方式中,第三通道29中的润滑油流入第二油槽15a,经径向开孔15c后流入第四通道26,最后流入回油部件6,通过回油部件6流回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第一油槽4d中的润滑油流入第三通道29,然后按照以上方式进行回油。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通过回油通路的设置,增加了对压缩机中运转部件的润滑作用及回油的通畅性,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压缩机,包括密闭壳体,以及设置在密闭壳体内的曲轴、动涡旋盘、上轴承、上支架和回油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架包括顺次连通的上端部、中间部和下端部;
所述上端部的内侧壁与动涡旋盘之间设置有储油腔;
所述中间部的内侧壁与所述曲轴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储油腔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
所述上轴承设置在所述下端部中,所述上轴承的上端面与所述中间部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
所述下端部的内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油槽;所述第一油槽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油槽与所述回油部件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的内径大于所述中间部的内径,所述上端部的内径小于所述下端部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槽中沿径向设置有回油通孔;
所述回油部件设置在所述下端部上;
所述回油部件与所述回油通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止推板;
所述止推板设置在所述上轴承的下方;
所述止推板与所述上轴承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三通道;
所述上轴承上设置有轴承间隙通道;
所述轴承间隙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油槽相连通;
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回油部件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板上开设有第二油槽,所述第二油槽与所述第三通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板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轴向开孔和径向开孔;
所述回油部件设置在所述止推板的一侧;
所述轴向开孔与所述第二油槽相连通,所述径向开孔与所述回油部件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板上开设有轴向开孔;
所述回油部件设置在所述止推板上;
所述轴向开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槽相连通,所述轴向开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油部件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板的内侧壁与所述曲轴之间设置有第四通道;
所述止推板上开设有径向开孔;
所述径向开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槽相连通,所述径向开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
所述回油部件设置在所述止推板的下方,所述回油部件与所述第四通道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45540.3U CN204113659U (zh) | 2014-09-22 | 2014-09-22 | 压缩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45540.3U CN204113659U (zh) | 2014-09-22 | 2014-09-22 | 压缩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13659U true CN204113659U (zh) | 2015-01-21 |
Family
ID=52330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45540.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13659U (zh) | 2014-09-22 | 2014-09-22 | 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1365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08252A (zh) * | 2014-09-22 | 2016-04-20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 |
CN107202018A (zh) * | 2017-08-03 | 2017-09-26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其止推组件 |
CN112524022A (zh) * | 2020-12-18 | 2021-03-19 | 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涡旋压缩机 |
-
2014
- 2014-09-22 CN CN201420545540.3U patent/CN20411365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08252A (zh) * | 2014-09-22 | 2016-04-20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 |
CN105508252B (zh) * | 2014-09-22 | 2018-12-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 |
CN107202018A (zh) * | 2017-08-03 | 2017-09-26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其止推组件 |
CN107202018B (zh) * | 2017-08-03 | 2020-12-01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其止推组件 |
CN112524022A (zh) * | 2020-12-18 | 2021-03-19 | 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涡旋压缩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926628U (zh) | 压缩机及冷冻装置 | |
CN204113659U (zh) | 压缩机 | |
CN104612974A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5349734U (zh) | 一种冰箱用立式两级旋转式压缩机 | |
CN102012136A (zh) | 旋转式压缩机的储液罐 | |
CN202391740U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111102162A (zh) | 一种制冷压缩机 | |
CN203404048U (zh) | 压缩机用增压供油润滑的机构 | |
CN203906296U (zh) | 单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双缸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3051043U (zh) | 一种冰箱压缩机及润滑油供油装置 | |
CN203742931U (zh) | 一种压缩机及其曲轴 | |
CN105508252A (zh) | 压缩机 | |
CN202550715U (zh) | 一种压缩机 | |
CN202579103U (zh) | 一种供油曲轴及其使用该曲轴的封闭往复式压缩机 | |
CN102200126B (zh) | 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 | |
CN104632580A (zh) | 密闭型压缩机及冰箱 | |
CN204239180U (zh) | 活塞式压缩机 | |
CN202250848U (zh) | 涡旋压缩机 | |
CN201916200U (zh) | 旋转压缩机的止推装置的油路结构 | |
CN205036581U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
CN203756469U (zh) | 活塞式压缩机 | |
CN101457753A (zh) | 改进的压缩机上盖油分离结构 | |
CN203404047U (zh) | 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压力的增压供油润滑机构 | |
CN203285685U (zh) | 涡旋压缩机 | |
CN203685578U (zh) | 一种压缩机滚子及包含其的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