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5248U -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5248U
CN203785248U CN201420162011.5U CN201420162011U CN203785248U CN 203785248 U CN203785248 U CN 203785248U CN 201420162011 U CN201420162011 U CN 201420162011U CN 203785248 U CN203785248 U CN 203785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
space
pressure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620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英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od bake foo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AOKAOKE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AOKAOKE FOO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AOKAOKE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620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5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5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52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式热交换装置,包括循环风扇、热交换腔体、隔离压力板、加热装置和传动带,隔离压力板将热交换腔体隔开为热交换空间和循环热风空间,传动带穿设于热交换空间中部,且传动带上下方分别设有压力间,压力间朝向传送带凸伸形成有多组连通的长鼻喷嘴,相邻两组长鼻喷嘴之间形成回风空间;循环风扇和加热装置均设于循环热风空间内,隔离压力板上间隔设有回风口和热风口,回风口连通热交换空间和循环风扇的入风口,热风口连通压力间和循环风扇的出风口,且加热装置位于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和热风口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风扇过热的同时使热交换效果与效率提高,具有节能、热交换均匀、减少失重、食品生产更为安全等优点。

Description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即在传送过程(皮带或网带)中进行热交换的设备,经常用于食品的加热。隧道式热交换装置通常在传送要进行热交换的产品上下留有一定空间,在空间里装循环风扇,使空气循环,再装以电或蒸汽为加热能源的加热装置,通过加热后的循环空气与产品进行热交换,实现循环热风加热产品的功能。
目前,隧道式热交换装置的结构分为水平流结构和垂直流结构,水平流结构就是与产品接触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与产品的传送方向相同或相反,这种结构常用于在较低温度下长时间加热较厚的产品,如果温度较高产品较厚,则会造成产品表面破坏,比如,在加热肉产品时,由于肉产品的厚度较厚,肉产品本身的热量传递指数固定,热量不会迅速传递到内部,因此,如果外部温度较高,就会造成肉产品表面碳化、口感下降、营养成分被破坏。垂直流结构,就是与产品接触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与产品的传送方向相垂直,这种结构通常用于在较高温度下短时间加热较薄的产品,比如,快餐中主要销售的肉产品,即使外部温度较高,由于其厚度都较薄,肉产品的中心与外部温度也差异不大,这种情况使用垂直流结构更能减少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此外,垂直流结构能够有效去除产品周围产生的隔热层。比如,肉产品在加热时,由于其有水分,加热时肉产品里出来的蒸汽会妨碍热交换,垂直流结构能够更好除去它的妨碍。
参见图3,常见的垂直流结构通常在产品10的传送带2通过的上下设有出风口11。但是,这种结构的风通过出风口接触到产品之前会收到其他出风口里出来的循环的回风的影响,致使垂直流变成水平流(如图4所示),降低了垂直流除去隔热层的效果,且这种循环结构形成的风量和风速不均匀,左右会出现偏差的问题。这种结构,如果拉近出风口和产品的距离来提高除去隔热层的效果,则循环的回风回收的空间就会变小,水平方向的风速就会加快。如果为减小水平方向的风速而拉远出风口和产品的距离,垂直风速就会变慢,无法有效去除隔热层。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技术方案(参见图5)提出设置长出风口12,使加长出风口12里出来的风既能较近接触到产品也能保证回风空间的大小,因此,相比前者提高了除去隔热层的效果。但是这种技术方案风在其循环结构上形成的风量和风速不均匀,左右会出现偏差的问题,回风空间和循环加热结构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隧道式热交换装,通过设置多组靠近热交换产品的连通的长鼻喷嘴,相邻两组长鼻喷嘴之间形成回风空间,可使从长鼻喷嘴里出来的风既能较近接触到产品,也能保证回风空间的大小,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风扇过热的同时使热交换效果与效率提高,具有节能、热交换均匀、减少失重、食品生产更为安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隧道式热交换装置,包括循环风扇、热交换腔体、隔离压力板、加热装置和用于传送产品的传动带,所述隔离压力板将所述热交换腔体隔开为热交换空间和循环热风空间,所述传动带左右方向穿设于所述热交换空间中部,且所述传动带上下方分别设有压力间,所述压力间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相距设定距离,所述压力间朝向所述传送带凸伸形成有多组连通的长鼻喷嘴,所述长鼻喷嘴的出风口朝向所述传送带,相邻两组长鼻喷嘴之间形成回风空间;所述循环风扇和所述加热装置均设于所述循环热风空间内,所述隔离压力板上间隔设有回风口和对应所述压力间的热风口,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热交换空间和所述循环风扇的入风口,所述热风口连通所述压力间和所述循环风扇的出风口,且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和所述热风口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组长鼻喷嘴呈沿前后方向的直条状,且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所述长鼻喷嘴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呈V字型,所述传送带下方的所述长鼻喷嘴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倒V字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间内间隔设有多组导风板,每组导风板包括前后导风部和左右导风部,所述前后导风部和左右导风部呈设定夹角,相邻两前后导风部之间形成前后方向导风的前后流道部和相邻两前后导风部之间形成左右方向导风的左右流道部,所述前后流道部和所述左右流道部连通形成热风流道,且所述前后流道部连通所述热风口,所述左右流道部连通所述压力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组导风板的所述前后导风部包括前导风部和后导风部,所述前导风部与所述后导风部通过铰链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热风空间内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热风口大小的调风量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空间内设有用于向热交换空间喷雾的喷雾管和用于探测热交换空间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式热交换装置,通过设置多组靠近热交换产品的连通的长鼻喷嘴,相邻两组长鼻喷嘴之间形成回风空间,可使从长鼻喷嘴里出来的风既能较近接触到产品,也能保证回风空间的大小。为了从长鼻喷嘴里出来的风流到低压循环风扇的入风口处,可将回风空间做的比较长一些。通过隔离压力板将热交换腔体隔开呈热交换空间和循环热风空间,隔离压力板上设置回风口和热风口,回风口连通热交换空间和循环风扇的入风口,热风口连通压力间和循环热风空间,并将加热装置设于循环热风空间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处;可实现加热装置与高压风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有效的热交换,防止风扇的热变形,防止噪音,均匀热交换,使得风扇的使用寿命和热交换效果都得到提升。较佳的,每组长鼻喷嘴呈沿前后方向的直条状,且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所述长鼻喷嘴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呈V字型,所述传送带下方的所述长鼻喷嘴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倒V字型。较佳的,压力间内间隔设有多组导风板,每组导风板包括前后导风部和左右导风部,前后导风部和左右导风部呈设定夹角,相邻两前后导风部之间形成前后方向导风的前后流道部和相邻两前后导风部之间形成左右方向导风的左右流道部,前后流道部和左右流道部连通形成热风流道,且前后流道部连通热风口,左右流道部连通压力间。这样,可实现调整压力间内热风的左右风量差,从而解决传统垂直流结构形成的风量和风速不均匀,左右会出现偏差的问题,从而达到均匀加热,在达到加强垂直流除去隔热层的效果的同时,实现无温差加热。更佳的,每组导风板的前后导风部包括前导风部和后导风部,所述前导风部与所述后导风部通过铰链连接。这样,通过相对前导风部转动调整后导风部,可以达到调整风向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节能的同时对食材营养素的破坏也减少到最低。较佳的,通过在循环热风空间内设置用于调节热风口大小的调风量板,可根据热交换产品的需要,实现调节进入上下压力间的风量大小。较佳的,通过在热交换空间内设置用于向热交换空间喷雾的喷雾管和用于探测热交换空间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可实现热交换空间内的湿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隔离压力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一隧道式热交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另一隧道式热交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循环风扇            2——传动带
3——隔离压力板          31——回风口
32——热风口             4——加热装置
5——压力间              51——长鼻喷嘴
52——回风空间           53——导风板
531——前后导风部        532——左右导风部
54——热风流道           541——前后流道部
542——左右流道部        6——调风量板
7——喷雾管              8——湿度传感器
10——产品               11——出风口
12——长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隧道式热交换装置,包括循环风扇1、热交换腔体、隔离压力板3、加热装置4和用于传送产品的传动带2,所述隔离压力板将所述热交换腔体隔开为热交换空间和循环热风空间,所述传动带左右方向穿设于所述热交换空间中部,且所述传动带上下方分别设有压力间5,所述压力间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相距设定距离,所述压力间朝向所述传送带凸伸形成有多组连通的长鼻喷嘴51,所述长鼻喷嘴的出风口朝向所述传送带,相邻两组长鼻喷嘴之间形成回风空间52;所述循环风扇和所述加热装置均设于所述循环热风空间内,所述隔离压力板上间隔设有回风口31和对应所述压力间的热风口32,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热交换空间和所述循环风扇的入风口,所述热风口连通所述压力间和所述循环风扇的出风口,且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和所述热风口之间。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多组靠近热交换产品的连通的长鼻喷嘴,相邻两组长鼻喷嘴之间形成回风空间,可使从长鼻喷嘴里出来的风既能较近接触到产品,也能保证回风空间的大小。为了从长鼻喷嘴里出来的风流到低压循环风扇的入风口处,可将回风空间做的比较长一些。回收回风并循环加热时,从长鼻喷嘴出来的风通过回风空间后经过隔离压力板上的回风口进入循环风扇的入风口,然后从循环风扇的出风口进入到循环热风空间,经由加热装置加热后,从隔离压力板上的热风口流入压力间,并再次从长鼻喷嘴里吹出。上述回收回风并循环加热过程中,从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出来的风和从回风空间回收的回风被隔离压力板和压力间隔开,而加热装置设在循环热风空间内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处,由于循环风扇的旋转其出风口处将产生高压风,也即加热装置设在高压风空间内,这样,高压风会均匀接触到加热装置,可进行有效的热交换,防止风扇的热变形,防止噪音,均匀热交换,使得风扇的使用寿命和热交换效果都得到提升。
优选的,每组长鼻喷嘴呈沿前后方向的直条状,且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所述长鼻喷嘴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呈V字型,所述传送带下方的所述长鼻喷嘴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倒V字型。
优选的,所述压力间内间隔设有多组导风板53,每组导风板包括前后导风部531和左右导风部532,所述前后导风部和左右导风部呈设定夹角,相邻两前后导风部之间形成前后方向导风的前后流道部541和相邻两前后导风部之间形成左右方向导风的左右流道部542,所述前后流道部和所述左右流道部连通形成热风流道54,且所述前后流道部连通所述热风口,所述左右流道部连通所述压力间。这样,经加热装置加热后的循环热风从隔离压力板上的热风口吹进压力间的热风流道内,依次经前后流道部和左右流道部导向后,扩散至整个压力间内,这样,在多组导风板的导风作用下,可实现调整压力间内热风的左右风量差,解决传统垂直流结构形成的风量和风速不均匀,左右会出现偏差的问题,从而达到均匀加热,在达到加强垂直流除去隔热层的效果的同时,实现无温差加热。因此,本实用新型节能的同时对食材营养素的破坏也减少到最低。
优选的,每组导风板的所述前后导风部包括前导风部和后导风部,所述前导风部与所述后导风部通过铰链连接。这样,通过相对前导风部转动调整后导风部,可以达到调整风向目的。
优选的,所述循环热风空间内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热风口大小的调风量板6。这样,可根据热交换产品的需要,可通过调整隔离压力板上热风口的大小实现调节进入上下压力间的风量大小。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空间内设有用于向热交换空间喷雾的喷雾管7和用于探测热交换空间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8。通过喷雾管向热交换空间内喷雾和湿度传感器探测湿度,实现热交换空间内的湿度的控制。
以上实施例是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形式上的修改或变更,但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的情况下,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隧道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风扇(1)、热交换腔体、隔离压力板(3)、加热装置(4)和用于传送产品的传动带(2),所述隔离压力板将所述热交换腔体隔开为热交换空间和循环热风空间,所述传动带左右方向穿设于所述热交换空间中部,且所述传动带上下方分别设有压力间(5),所述压力间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相距设定距离,所述压力间朝向所述传送带凸伸形成有多组连通的长鼻喷嘴(51),所述长鼻喷嘴的出风口朝向所述传送带,相邻两组长鼻喷嘴之间形成回风空间(52);所述循环风扇和所述加热装置均设于所述循环热风空间内,所述隔离压力板上间隔设有回风口(31)和对应所述压力间的热风口(32),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热交换空间和所述循环风扇的入风口,所述热风口连通所述压力间和所述循环风扇的出风口,且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和所述热风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长鼻喷嘴呈沿前后方向的直条状,且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所述长鼻喷嘴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呈V字型,所述传送带下方的所述长鼻喷嘴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倒V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间内间隔设有多组导风板(53),每组导风板包括前后导风部(531)和左右导风部(532),所述前后导风部和左右导风部呈设定夹角,相邻两前后导风部之间形成前后方向导风的前后流道部(541)和相邻两前后导风部之间形成左右方向导风的左右流道部(542),所述前后流道部和所述左右流道部连通形成热风流道(54),且所述前后流道部连通所述热风口,所述左右流道部连通所述压力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导风板的所述前后导风部包括前导风部和后导风部,所述前导风部与所述后导风部通过铰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热风空间内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热风口大小的调风量板(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空间内设有用于向热交换空间喷雾的喷雾管(7)和用于探测热交换空间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8)。
CN201420162011.5U 2014-04-04 2014-04-04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85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2011.5U CN203785248U (zh) 2014-04-04 2014-04-04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2011.5U CN203785248U (zh) 2014-04-04 2014-04-04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5248U true CN203785248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21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62011.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85248U (zh) 2014-04-04 2014-04-04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52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6761A (zh) * 2014-04-04 2015-10-14 昆山好烤克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6761A (zh) * 2014-04-04 2015-10-14 昆山好烤克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18910U (zh) 一种烘烤机
CN104422264B (zh) 用于垂直连续电镀设备的线路板垂直吹烘干装置
CN207775065U (zh) 一种平板玻璃钢化冷却系统
CN109365245A (zh) 一种电池极片气浮式烘箱
CN207085988U (zh) 一种均匀散热的凉米仓
CN203785248U (zh)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CN211255684U (zh) 一种多区域温度可控的气浮加热薄玻璃的装置
CN201165050Y (zh) 瓶胚加温热风抽送系统
CN206380544U (zh) 一种对湿度有效控制的饼干隧道炉烘烤系统
CN203672080U (zh) 触控面板用烘干装置
CN106766793A (zh) 一种一体式循环热气流气浮加热板带材装置及方法
CN206891097U (zh) 薄膜同步热循环风道、烘箱及输送系统
CN104255960B (zh) 分隔式茶叶萎凋机
CN107297312A (zh) 一种节能减排干式涂布机干燥系统
CN203432247U (zh) 用于垂直连续电镀设备的线路板垂直吹烘干装置
CN104976761B (zh) 隧道式热交换装置
CN203860330U (zh) 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
CN208751243U (zh) 一种稻谷烘干装置
CN110698045A (zh) 一种多区域温度可控的气浮加热薄玻璃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5300182U (zh) 一种无机纤维板高效双面烤板机
CN106219957B (zh) 一种高温风夹持立式传输玻璃钢化炉
CN202489142U (zh) 用于茶叶杀青后的冷却机
CN210321085U (zh) 金属薄板的干燥设备
CN102730951A (zh) 超薄钢化玻璃生产线专用玻璃钢化炉及加热方法
CN203969183U (zh) 一种烟片复烤机的回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0, No. 899 North Road,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good bake food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No. 899 North Road,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Haokaoke Food Machinery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