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91434U - 美容按摩器 - Google Patents

美容按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91434U
CN203591434U CN201320783891.3U CN201320783891U CN203591434U CN 203591434 U CN203591434 U CN 203591434U CN 201320783891 U CN201320783891 U CN 201320783891U CN 203591434 U CN203591434 U CN 203591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arm
massage device
arm member
rotating drive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838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玉木贤
沼田康一
清水新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91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914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器,通过将脸部强有力地夹在施疗部件之间,从而确实地对使用者的脸部进行美容按摩;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器(1)具备:设有可由使用者(M)把持的把持部(2a)的主体部(2)、被设置为从主体部(2)的把持部相反侧朝向外侧突出的形状的臂部件(7)、以及设置于臂部件(7)的前端侧,并且在施疗部上一边旋转一边移动从而对施疗部进行美容按摩的施疗部件(4),并且,在主体部(2)的内部设有摆动机构(20),该摆动机构(20)使臂部件(7)摆动从而使施疗部件(4)相互靠近或远离。

Description

美容按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以对使用者的脸部等进行美容按摩的美容按摩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通过将按摩辊压在使用者脸部等处并使其旋转从而进行美容按摩的美容辊。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美容辊(美容按摩器),其具备:形成为棒状以便于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从把持部起延伸的Y字状的分叉杆、以及设置于分叉杆的前端部的按摩辊部。在该专利文献1的美容辊中,按摩辊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在分叉杆的前端部上,从而可以在将按摩辊部压在使用者脸部的同时使其滚动,由此可以使用该滚动的按摩辊部对使用者的脸部进行按摩。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美容/健康辊,其具备可以握持的主体和安装在设置于该主体端部的支撑轴上的辊子。在该专利文献2的美容/健康辊中,辊子经由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安装在支撑轴上,通过上述轴承,可以使辊子相对于支撑轴而以轴向上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旋转。因此,专利文献2的美容/健康辊也可以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对使用者脸部进行按摩。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12-105701号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12-81168号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美容辊是将按摩辊部压在使用者的脸部并使该按摩辊部沿着脸部滚动从而进行按摩。即,上述美容辊被构成为:由使用者使美容辊本身移动,并以该移动操作作为驱动力而使按摩辊部旋转。因此,为了得到充分的按摩效果,需要频繁地使美容辊来回移动等的移动操作,这对于使用者来说按摩强度较弱,有可能无法得到足以改善脸部血液循环或除去新陈代谢产物的效果,很有可能无法得到满足的美容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施疗部件沿施疗部滚动并将脸部夹在施疗部件之间,从而可以适当地对使用者的脸部进行美容按摩的美容按摩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
即,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美容按摩器具备:主体部,其设有可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臂部件,其被设置为从所述主体部的把持部相反侧朝向外侧突出的形状;以及施疗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臂部件的前端侧,并且通过在施疗部上滚动从而对所述施疗部进行美容按摩,该美容按摩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设有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使所述臂部件摆动从而使所述施疗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优选所述摆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所述摆动机构设有旋转驱动轴和运动转换部,其中,所述旋转驱动轴在驱动电动机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所述运动转换部将所述旋转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臂部件的摆动运动。
优选所述运动转换部设有:凸台部,其与所述旋转驱动轴同轴旋转;连接部件,其一侧端部被设置为在朝向所述凸台部的径向外侧偏移的位置上绕与所述旋转驱动轴平行的轴心转动自如,并且另一侧端部上嵌有所述臂部件的末端部;以及止转部,其用于限制所述臂部件随着所述凸台部的旋转运动而一同旋转。
优选所述止转部设有导轨,臂部件的末端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在该导轨中,并且,所述导轨被配置为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
优选所述运动转换部左右设有一对,并且,设置在左右两侧且朝向前后方向的旋转驱动轴,以俯视时前方侧的分离距离大于后方侧的分离距离的方式配置为V字型。
优选所述臂部件具有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其中,所述第一臂部被设置为从所述主体部的把持部相反侧开始朝向外侧突出的形状,所述第二臂部从所述第一臂部的前端侧起呈弯曲状延伸,并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撑施疗部件,并且,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第二臂部所形成的弯曲角度大于90°且小于180°。
优选所述施疗部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第二臂部的前端部。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美容按摩器,通过使施疗部件沿施疗部滚动并将脸部夹在施疗部件之间,从而可以适当地对使用者的脸部进行美容按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器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的前视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的俯视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的施疗部件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的内部结构的仰视立体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的内部结构的仰视剖面图。
(符号说明)
1           美容按摩器                    2      主体部
2a          把持部                        3      开口部
4           施疗部件(按摩辊部)            5      嵌合部
5a          嵌合片                        6      安装孔
7           臂部件                        7a     第一臂部
7b          第二臂部                      7c     环形槽(小径部)
7d          切口部                        20     摆动机构
21          旋转驱动轴                    22     运动转换部
23          凸台部                        24     传递轴
25          连接部件                      25a    第一孔部
25b         第二孔部                      26     止转部
26a         导轨                          26b    引导突条部
27          轴承部                        28     驱动电动机(电动机)
29          蜗杆                          30     蜗轮
31          齿轮箱                        32     紧固件
50          摆动机构(第二实施方式)        51     旋转驱动轴
52          运动转换部                    53     凸台部
53a       凸轮部件                   55    环状嵌合部
56        止转部                     57    长孔
58        蜗轮                       59    齿轮箱
60        轴承部                     M     使用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美容按摩器1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1,由使用者M将施疗部件4(按摩辊部)压在自己的施疗部(例如脸部或脖子)上,并使美容按摩器1例如上下来回移动,从而使施疗部件4沿脸部滚动,由此可以进行美容按摩。通过利用该美容按摩器1进行美容按摩,可以使脸部皮肤变得紧致,并且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消除脸部浮肿或新陈代谢物,因此,可以使脸部变得纤瘦或者得到健康美丽的肌肤。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1具备主体部2、臂部件7以及施疗部件4(按摩辊部),其中,主体部2设有可由使用者M把持的把持部2a,臂部件7被设置为从该主体部2的把持部相反侧朝向外侧突出的形状,施疗部件4设置于该臂部件7的前端侧,并且通过在使用者M的脸部(施疗部)上滚动从而对脸部进行美容按摩。在该主体部2的内部设有摆动机构20,该摆动机构20使臂部件7摆动从而使施疗部件4相互靠近或远离。
另外,以下根据附图中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的标记对装置进行说明。例如,将图2的纸面左侧设为说明美容按摩器1时的右侧,将图2的纸面右侧设为说明美容按摩器1时的左侧。另外,将从主体部2的中心朝向使用者M的一侧(施疗部件4侧)设为说明美容按摩器1时的前侧,将从主体部2的中心起远离使用者M的一侧设为说明美容按摩器1时的后侧。进而,将图2的纸面上下方向设为说明美容按摩器1时的上下方向。该上下方向与图8中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一致。
接下来,对于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器1的主体部2、臂部件7、施疗部件4以及摆动机构20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主体部2沿上下方向被形成为长棒状,且具有使用者M可以握住使用这样的粗细和长度。主体部2的上侧被形成为比下侧粗,在该上侧左右排列设有一对上述臂部件7。
如图3所示,在主体部2的上侧形成有沿大致水平方向呈大致长孔形状开口的开口部3。该开口部3左右分别形成有一个,下述臂部件7经由该开口部3从主体部2的内侧延伸至外侧,并且可以沿开口部3左右移动。
另外,在主体部2的下侧形成有把持部2a,该把持部2a被形成为直径小于主体部2的上侧,从而可以用一只手握住把持部2a使用美容按摩器1。在把持部2a的表面(例如正面)设有使摆动机构20启动或停止的按钮或指示器(indicator)(均省略图示),从而可以在握住把持部2a的状态下利用例如大拇指进行美容按摩的操作。
如图4和图8所示,臂部件7是被配置为分别从上述左侧的开口部3和右侧的开口部3朝向外侧突出的棒状部件,且与左右的开口部3相对应地左右排列设有一对。在从上方观察时,沿着该一对臂部件7的延伸方向,其前端以相互分离的广角方式被安装。
如图4、图8所示,该臂部件7具有第一臂部7a和第二臂部7b,其中,第一臂部7a被设置为从主体部2的上侧(把持部相反侧)开始朝向前方(使用者M侧)突出的形状,第二臂部7b从第一臂部7a的前端侧起呈弯曲状延伸,并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撑施疗部件4。该第一臂部7a与第二臂部7b相互以夹角θ交叉,施疗部件4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撑在该第二臂部7b的前端部(臂部件7的前端部)上。另外,施疗部件4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第二臂部7b的前端部。
具体来说,该第一臂部7a与第二臂部7b所形成的弯曲角度θ大于90°且小于180°。右侧的臂部件7从主体部2的内部(下述摆动机构20的连接部件25)朝向前方直线延伸,在从右侧的开口部3伸出的位置处稍微朝向右侧弯曲,相比弯曲部分更靠近其末端侧(后端侧)的部分成为第一臂部7a,而相比弯曲部分更靠近前端侧的部分成为第二臂部7b。在本实施方式中,夹角θ约为160°。
另外,左侧的臂部件7也从主体部2的内部朝向前方直线延伸,在从左侧的开口部3伸出的位置处稍微朝向左侧弯曲。与右侧的臂部件7同样地,左侧的臂部件7的第一臂部7a与第二臂部7b的夹角θ也约为160°。
即,上述左右一对臂部件7被配置为:夹着从主体部2的左右方向中央通过且朝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相互呈线对称。如图8所示,左右一对臂部件7被配置为分别从驱动电动机28(蜗杆29)起朝向稍微偏左或偏右的前方突出。
在第一臂部7a与第二臂部7b以上述夹角θ相交叉时,即使一对施疗部件4之间的间隔小,也可以将收容在主体部2内的摆动机构20的旋转驱动力准确地传递给一对施疗部件4,从而可以实现摆动机构20的小型化且使一对施疗部件4左右大幅摆动。
另外,各个臂部件7使用钢等金属,形成为剖面为圆形的长棒状,并且在其前端部上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有施疗部件4(在图示例子中为球状部件)。在臂部件7的前端部(第二臂部7b的前端部)上形成有环形槽(circumferential groove)7c(小径部),通过将嵌合部5卡合在该环形槽7c中,从而将施疗部件4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在臂部件7上,关于详细内容之后叙述。
如图2或图3所示,施疗部件4(按摩辊部)是其与脸部皮肤接触的面形成为曲面状的部件,且是通过将形成为曲面状的表面压在皮肤上并使其滚动,从而可以进行美容按摩的部件。除了图中所例示那样的球状之外,施疗部件4还可以采用圆筒形状或卵形状等的部件。
施疗部件4的表面上光滑地涂有树脂涂层剂等以免伤害皮肤。另外,在施疗部件4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痕(dimple),以使施疗部件4与脸部皮肤紧密接触从而将皮肤夹入施疗部件4之间。
另外,为了进一步限制由于化妆品或皮脂而导致施疗部件4滑动,也可以在施疗部件4的部分表面或者正面包覆硅橡胶等的防滑薄片。另外,也可以取代凹痕而在施疗部件4的表面上形成凸起或凹槽等从而提高对于脸部的按摩效果。
如图4所示,在施疗部件4的外周面上设有可以插入上述臂部件7的前端部的安装孔6。该安装孔6被形成为:插入方向入口侧的孔径大于臂部件7的外径,而内侧的孔径与臂部件7的外径大致相等,这样在将臂部件7插入至安装孔6的内侧时可以将臂部件7固定。另外,在安装孔6的内部(插入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嵌合部5,该嵌合部5与形成于臂部件7上的环形槽7c卡合,从而将施疗部件4固定在臂部件7的前端部上。也可以将施疗部件4的安装孔6的开口侧切成平面状,以免妨碍施疗部件4(臂部件7)的摆动。
如图4所示,嵌合部5设置于施疗部件4的内部,并且通过将嵌合片5a推入臂部件7的环形槽7c(直径较小的凹槽)中,从而将施疗部件4安装在臂部件7的前端部上。施疗部件4内的嵌合部5是形成为圆筒形状的部件,在嵌合部5的内周面的、相比其轴心方向中间部稍微靠近上侧(臂部件7的前端侧)的位置处形成有大致三角形的嵌合片5a。通过嵌合片5a与臂部件7的环形槽7c以面接触的方式嵌合,可以将施疗部件4固定在臂部件7上以防止施疗部件4脱落。另外,嵌合片5a只要形成为与臂部件7的环形槽7c对应的形状即可,例如,当该环形槽7c呈矩形形状时,嵌合片5a只要形成为与矩形对应的形状即可。
即,当将臂部件7的前端插入安装孔6内,并将臂部件7的前端插入至臂部件7的环形槽7c与嵌合片5a处于同一位置为止时,大致三角形的嵌合片5a进入臂部件7的环形槽7c内并与其面接触,从而可以将施疗部件4定位于臂部件7的前端部,由此可以将施疗部件4安装在臂部件7的前端部上。
另一方面,当朝向与上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拉拽施疗部件4时,嵌合片5a与环形槽7c分离而使嵌合部5的嵌合解除,从而可以容易地将施疗部件4从臂部件7的前端部抽出。
接下来,对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器1的特征的、可以使臂部件7摆动从而得到良好的美容按摩效果的摆动机构20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5~图8所示,摆动机构20设置于美容按摩器1的主体部2的内部,并且使安装有施疗部件4的臂部件7进行摆动运动。通过由摆动机构20使施疗部件4彼此相互靠近或远离,可以将脸部皮肤或肌肉夹住进行按摩,从而可以促进脸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或者新陈代谢物的排出。由此,可以得到使脸部变得纤瘦、或者使脸部肌肤变得健康这样的较高的美容效果。
如图5~图8所示,摆动机构20设置于美容按摩器1的主体部2的内部。该摆动机构20分别配置于左右设有一对的臂部件7上。
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左侧的摆动机构20为重点对其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右侧的摆动机构20的结构与左侧的摆动机构20左右相反。
首先,摆动机构20具备旋转驱动轴21和运动转换部22,其中,旋转驱动轴21在驱动电动机28(电动机)的驱动下进行旋转,运动转换部22将旋转驱动轴21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臂部件7的摆动运动。此外,该摆动机构20还具备:收容在主体部2内部的驱动电动机28、连接在该驱动电动机28的输出轴前端的蜗杆29、以及与蜗杆29啮合的蜗轮30。
驱动电动机28被配置为其输出轴的轴心朝向上下方向,并且,驱动电动机28使连接在其输出轴前端的蜗杆29旋转。蜗轮30以与配置在主体部2左侧的旋转驱动轴21同轴的方式安装在旋转驱动轴21的轴向中央部,通过经由蜗杆蜗轮机构传递驱动电动机28所产生的旋转驱动力,可以使旋转驱动轴21旋转。
如图6~图8所示,旋转驱动轴21(左侧的旋转驱动轴21)在俯视时设置在主体部2中央前后方向中心线的左侧,并被配置为轴心朝向左前方。换而言之,旋转驱动轴21夹着配置在其轴向中央部的蜗轮30而朝向左前方和右后方这两个方向延伸,并且由配置在蜗轮30两侧(前后侧)附近的一组轴承部27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加以支撑。该旋转驱动轴21在俯视时呈V字型地配置有一对,并且被设置为前方侧的分离距离大于后方侧的分离距离。
另外,上述驱动电动机28、蜗杆29、蜗轮30收容在齿轮箱31中。在该齿轮箱31的前侧配置有运动转换部22,该运动转换部22将驱动电动机28的旋转驱动转换成摆动运动从而使臂部件7摆动。
运动转换部22左右设有一对,并且具有凸台部23、连接部件25以及止转部26,其中,凸台部23与旋转驱动轴21同轴旋转,连接部件25的一侧端部被设置为在朝向凸台部23的径向外侧偏移的位置上绕与旋转驱动轴21平行的轴心转动自如,而另一侧端部上嵌有第一臂部7a的末端部(后端部),止转部26用于限制臂部件7随着凸台部23的旋转运动一同旋转。
具体而言,凸台部23配置在轴承部27的前方、即旋转驱动轴21的前端部,其中,该轴承部27设置于配置在旋转驱动轴21上的蜗轮30的前方侧。旋转驱动轴21的前端部嵌合固定在凸台部23上。
凸台部23上形成有与旋转驱动轴21嵌合的开口,旋转驱动轴21的前端部嵌在该开口中。在凸台部23的外周面上,以沿径向从一侧端面贯穿至另一侧端面的方式形成有用于防止与其嵌合的旋转驱动轴21空转的贯通孔。另外,在旋转驱动轴21的外周面上也形成有与该贯通孔对应且直径大致相同的贯通孔。通过将上述贯通孔形成为同轴心的圆筒,并在该圆筒中嵌入圆柱状或圆筒状的销钉,从而使凸台部23与旋转驱动轴21同时旋转。
另一方面,在凸台部23的前面侧(开口侧的相反侧)形成有传递轴24,该传递轴24将凸台部23(旋转驱动轴21)的旋转运动传递至下述的连接部件25。
如图6所示,传递轴24是尺寸较短的圆柱部件,并且被设置为从凸台部23的前面侧朝向前方延伸。在传递轴2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大致圆板形状且环形的轨道(凸轮面)。传递轴24相对于凸台部23(旋转驱动轴21)的轴心而朝向凸台部23的径向外侧偏移,从而以绕凸台部23的旋转轴心转动(偏心旋转运动)的方式旋转。另外,在从正面观察时,呈传递轴24的外周面与凸台部23的内周面内接的位置关系。连接部件25的一端侧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在该传递轴24上。另外,在传递轴24的前端面上,设有用于防止连接部件25从传递轴24脱落的紧固件32(紧固螺钉)。
如图5~图7所示,连接部件25配置在凸台部23的前面侧,并将凸台部23的偏心旋转运动转换成左右往复运动后传递给臂部件7。连接部件25是沿大致左右方向而配置的大致长方形的板部件,其两端侧形成有两个孔部。将该孔部中的一个设为第一孔部25a,第一孔部25a的内径与传递轴24的外径大致相同,传递轴24以能够滑动且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孔部25a嵌合。另外,将孔部中的另一个设为第二孔部25b,第二孔部25b的内径与第一臂部7a(臂部件7)的外径大致相同,第一臂部7a贯穿嵌合在该第二孔部25b中。第二孔部25b被配置为与第一孔部25a相邻接,并且形成在相比第一孔部25a更靠近主体部2内侧的位置上。
连接部件25的第二孔部25b的外周面上,以沿径向从一侧端面贯穿至另一侧端面的方式形成有用于防止与其嵌合的第一臂部7a空转的贯通孔。另外,在第一臂部7a的外周面上也形成有与该贯通孔相对应且直径大致相同的贯通孔。通过将上述贯通孔形成为同轴心的圆筒,并在该圆筒中嵌入圆柱状或圆筒状销钉,从而使连接部件25与第一臂部7a同时转动。
即,在俯视运动转换部22时,凸台部23设置在左右方向最外侧,连接部件25沿大致左右方向从设置于该凸台部23上的传递轴24朝向内侧延伸,在连接部件25的凸台部相反侧安装有臂部件7的末端(后端)。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连接部件25的第一孔部25a侧在传递轴24的偏心旋转运动的作用下在左右方向上进行动作的同时,也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动作。通过该动作,连接部件25将旋转运动转换成摆动运动并传递给第一臂部7a。
在连接部件25的后侧配置有止转部26,该止转部26用于限制第一臂部7a随着凸台部23一同旋转,以使第一臂部7a在左右方向上摆动。
止转部26与齿轮箱31的正面呈一体地形成并且设有导轨26a,从连接部件25朝向前方突出的第一臂部7a的末端部(后端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在该导轨26a中。导轨26a被形成为朝向前方开口并朝向凸台部23的径向外侧(左右方向内侧)延伸。导轨26a的开口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一臂部7a的外径大致相同,以使得第一臂部7a不会在上下方向上摆动。
在形成导轨26a的上下壁面上形成有上下一对的引导突条部26b,在第一臂部7a的末端部形成有与该引导突条部26b嵌合的切口部7d。通过形成切口部7d,从而使第一臂部7a的末端部以能够沿导轨26a左右移动而不会从引导突条部26b脱落的方式与导轨26a卡合。
由此,在将第一臂部7a的末端部嵌在止转部26的导轨26a中时,第一臂部7a以上下方向上的摆动被限制的状态仅沿着止转部26的导轨26a滑动,从而可以使安装在第二臂部7b前端部的施疗部件4一边在上下方向上微微动作一边沿左右方向摆动,其中,第二臂部7b与第一臂部7a以夹角θ相交叉。
另外,由于右侧的摆动机构20与左侧的摆动机构20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器1的摆动机构2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使上述摆动机构20进行动作时,首先使驱动电动机28进行驱动而使其输出轴旋转。于是,连接在驱动电动机28的输出轴前端的蜗杆29旋转,使与该蜗杆29啮合的蜗轮30旋转,由此使用该驱动电动机28所产生的旋转驱动力而使旋转驱动轴21旋转。
当通过这样使旋转驱动轴21旋转时,固定在该旋转驱动轴21上的凸台部23也旋转。另外,设置在凸台部23上的传递轴24也旋转。此时,传递轴24的凸轮面沿连接部件25的第一孔部25a的内周面滑动,从而传递轴24以描绘环绕凸台部23的旋转轴心的轨道(偏心旋转运动)的方式旋转。然后,连接在该传递轴24上的连接部件25将传递轴24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来回摆动运动后传递给固定在第二孔部25b中的第一臂部7a。通过连接部件25而使第一臂部7a进行摆动,从而使安装在第二臂部7b前端部上的施疗部件4(按摩辊部)也摆动。
此时,通过设置于连接部件25后侧的止转部26的导轨26a来限制第一臂部7a在上下方向上运动,从而使第一臂部7a仅在左右方向上运动,通过第一臂部7a的左右方向上的运动而使安装在第二臂部7b前端部上的施疗部件4摆动。
通过各个第一臂部7a的摆动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器1所设有的左右一对施疗部件4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进行这样的摆动运动,可以进行将脸部夹在左右施疗部件4之间而揉捏脸颊的脸部按摩。
在使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器1进行美容按摩时,与使用者M将按摩辊压在脸上并由使用者M自己使按摩辊进行动作时相比,能够有效地对脸部进行按摩。因此,通过该按摩效果,可以使脸部皮肤变得紧致,并且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消除脸部浮肿或新陈代谢物,因而可以使脸部变得纤瘦或者得到健康美丽的肌肤。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器1中,由于臂部件7以第一臂部7a与第二臂部7b以夹角θ相交叉的方式弯曲,因此,在使美容按摩器1的主体部2沿脸部移动时,施疗部件4相互在不同方向上倾斜地进行动作,从而也可以赋予使脸部皮肤收缩或扩张这样的按摩。通过该按摩,可以实现进一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等的有效按摩。
如图8所示,施疗部件4配置在臂部件7上,臂部件7被构成为以第一臂部7a与第二臂部7b以夹角θ相交叉的方式弯曲。另外,摆动机构20和齿轮箱31以俯视时从主体部2的中央向外倾斜的方式配置有一对,从而可以缩小主体部2的宽度(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摆动机构20可以将美容按摩器1小型化为一只手便可握住的程度。
进而,通过构成为可以使用上述按钮或指示器来调整施疗部件4之间的间隔,从而对于脸部大小不同的使用者M、或者脸部轮廓不同的使用者M来说,都可以确实地将施疗部件4压在脸部进行美容按摩。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美容按摩器1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1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设有的摆动机构20不同的摆动机构50,而其他结构、所发挥的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以下,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1的摆动机构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1的摆动机构50设有旋转驱动轴51和运动转换部52,其中,旋转驱动轴51设置于美容按摩器1的主体部2的内部且在驱动电动机的驱动下旋转,运动转换部52将旋转驱动轴51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臂部件7的摆动运动。
具体来说,如图9和图10所示,摆动机构50设有:收容在主体部2的内部的驱动电动机28、连接在该驱动电动机28的输出轴前端的蜗杆29、以及与蜗杆29啮合的蜗轮58。该蜗轮58被安装为与轴心朝向左右方向而配置的旋转驱动轴51同轴,通过经由蜗杆蜗轮机构传递驱动电动机28所产生的旋转驱动力,可以使旋转驱动轴51旋转。
如图9和图10所示,旋转驱动轴51隔着配置于其轴向中央部的蜗轮58而朝向左侧和右侧延伸,并通过配置在蜗轮58两侧附近的左右一组轴承部60而被支撑为绕朝向左右方向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即,旋转驱动轴51在轴向中央部以相对于主体部2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撑。
运动转换部52左右设有一对,并具有与旋转驱动轴51同轴旋转的凸台部53、将旋转驱动轴51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摆动运动的环状嵌合部55、以及用于限制臂部件7随着凸台部53的旋转运动一同旋转的止转部56。
凸台部53分别设置在旋转驱动轴51的、比右侧轴承部60更靠右侧的位置和比左侧轴承部60更靠左侧的位置上。凸台部53具有凸轮部件53a,该凸轮部件53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大致圆板形状且环形的轨道(凸轮面)。在该凸轮部件53a上形成有作为凸轮面发挥作用的轨道。该轨道是被设置为相对于以旋转驱动轴51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倾斜的圆轨道。
例如在图10中的右侧凸台部53的情况下,凸台部53的右侧为凸轮部件53a。在该凸轮部件53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轮面。该凸轮面设有相对于以旋转驱动轴51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而朝向左侧(中央侧)倾斜的轨道。凸轮部件53a的凸轮面上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有轴承(省略图示),从而将环状嵌合部55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在凸轮部件53a的凸轮面上。另外,凸台部53被固定为相对于旋转驱动轴51不可旋转。
环状嵌合部55被构成为:外嵌在与凸台部53的凸轮面嵌合的轴承(省略图示)上,并且将凸台部53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摆动运动从而使上述臂部件7摆动。
如图9所示,环状嵌合部55在从左右方向侧视时被形成为大致环状,并且在其径向中央位置处以朝向左右方向开口的方式形成有与凸台部53同等大小的圆状开口(省略图示)。该开口与嵌在凸轮面上的轴承的外周面嵌合。因此,凸台部53与环状嵌合部55相对转动自如。上述第一臂部7a的末端侧(后端侧)被固定安装在该环状嵌合部55的外周面上。该第一臂部7a以从环状嵌合部55的外周面起朝向前方(外侧)突出的方式延伸,并且在其前后方向中间侧安装有止转部56。
止转部56用于限制环状嵌合部55随着凸台部53一同旋转,并且被固定在上述蜗轮58的齿轮箱59上。在从前方(使用者M侧)观察时,止转部56具有被形成为朝向前方开口且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孔57。该长孔57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一臂部7a可插入(贯穿)这样的宽度,可以将第一臂部7a固定为不会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另外,该长孔57被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上下方向的宽度,从而允许第一臂部7a沿左右方向、换言之旋转驱动轴51的轴心方向在一定程度的范围内摆动。因此,在使第一臂部7a贯穿止转部56的长孔57时,第一臂部7a以上下方向上的摆动被限制的状态仅沿着止转部56的长孔57摆动,从而可以使安装在第二臂部7b前端部的施疗部件4沿左右方向摆动。
接下来,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美容按摩器1的摆动机构5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使上述摆动机构50进行动作时,首先使驱动电动机28进行驱动而使其输出轴旋转。于是,连接在驱动电动机28的输出轴前端的蜗杆29旋转,使与蜗杆29啮合的蜗轮58旋转,由此使用驱动电动机28所产生的旋转驱动力而使旋转驱动轴51旋转。
在通过这样使旋转驱动轴51旋转时,固定在该旋转驱动轴51上的凸台部53也旋转。在此,虽然环状嵌合部55如上所述经由轴承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在凸台部53的凸轮面上,但其被止转部56限制为不可与凸台部53一同旋转。因此,环状嵌合部55不与凸台部53一同旋转。
另一方面,由于该环状嵌合部55经由轴承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接在凸台部53的凸轮面上,而凸轮面被形成为相对于以旋转驱动轴51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倾斜,因此,在凸台部53旋转时,环状嵌合部55左右摆动,从而使安装在环状嵌合部55的外周面上的臂部件7也左右摆动。
另外,左侧凸台部53的凸轮面与右侧凸台部53的凸轮面的倾斜角度相等,但左侧凸台部53的凸轮面与右侧凸台部53的凸轮面的倾斜方向左右对称。
因此,在设有上述止转部56来防止环状嵌合部55旋转的情况下,当左侧的第一臂部7a朝向右侧摆动时,则右侧的第一臂部7a朝向左侧摆动,而当左侧的第一臂部7a朝向左侧摆动时,则右侧的第一臂部7a朝向右侧摆动,从而使左右的施疗部件4相互靠近或远离。由此,可以将脸部夹在左右施疗部件4之间对脸部进行按摩。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器1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为了促进美容效果,在左右一对施疗部件4之间通上微安级别的微弱电流(直流和交流均可)是非常理想的。
另外,关于本次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尚未明确公开的事项、例如运转条件或者操作条件、构成部件的尺寸、重量等,均未超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实施的范围,而采用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到的事项。

Claims (7)

1.一种美容按摩器,其具备:
主体部,其设有可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
臂部件,其被设置为从所述主体部的把持部相反侧朝向外侧突出的形状;以及
施疗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臂部件的前端侧,并且在施疗部上滚动从而对所述施疗部进行美容按摩,
所述美容按摩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设有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使所述臂部件摆动从而使所述施疗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
所述摆动机构设有旋转驱动轴和运动转换部,其中,所述旋转驱动轴在驱动电动机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所述运动转换部将所述旋转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臂部件的摆动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转换部设有:
凸台部,其与所述旋转驱动轴同轴旋转;
连接部件,其一侧端部被设置为在朝向所述凸台部的径向外侧偏移的位置上绕与所述旋转驱动轴平行的轴心转动自如,并且另一侧端部上嵌有所述臂部件的末端部;以及
止转部,其用于限制所述臂部件随着所述凸台部的旋转运动而一同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被配置为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并且,所述臂部件的末端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在所述导轨中。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转换部左右设有一对,
设置在左右两侧且朝向前后方向的旋转驱动轴,以俯视时前方侧的分离距离大于后方侧的分离距离的方式配置为V字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容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部件具有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其中,所述第一臂部被设置为从所述主体部的把持部相反侧开始朝向外侧突出的形状,所述第二臂部从所述第一臂部的前端侧起呈弯曲状延伸,并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撑施疗部件,
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第二臂部所形成的弯曲角度大于90°且小于18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疗部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第二臂部的前端部上。
CN201320783891.3U 2013-06-17 2013-12-03 美容按摩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9143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6692A JP6116393B2 (ja) 2013-06-17 2013-06-17 美容マッサージ機
JP2013-126692 2013-06-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91434U true CN203591434U (zh) 2014-05-14

Family

ID=506723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8389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91434U (zh) 2013-06-17 2013-12-03 美容按摩器
CN201310643058.3A Pending CN104224507A (zh) 2013-06-17 2013-12-03 美容按摩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43058.3A Pending CN104224507A (zh) 2013-06-17 2013-12-03 美容按摩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16393B2 (zh)
CN (2) CN203591434U (zh)
SG (1) SG10201401697PA (zh)
TW (1) TW20150003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507A (zh) * 2013-06-17 2014-12-24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美容按摩器
WO2017031749A1 (zh) * 2015-08-27 2017-03-02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棒
CN107835679A (zh) * 2015-02-20 2018-03-23 翠西.洛克雷 用于皮肤的涂搽装置
CN110545778A (zh) * 2017-04-26 2019-12-06 Lpg系统公司 按摩头和使用该按摩头的按摩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40135B1 (fr) * 2015-08-18 2017-09-15 Seb Sa Appareil de massage muni d'au moins une composition cosmetique, dermatologique et/ou pharmaceutique
FI11173U1 (fi) * 2016-02-05 2016-03-24 Olli Lehti Hierontalaite
JP6243973B1 (ja) * 2016-07-15 2017-12-06 株式会社コニー 健康器具
CN108042329A (zh) * 2018-02-08 2018-05-18 深圳市蓓媞科技有限公司 脸部按摩装置
JP2020036812A (ja) * 2018-09-05 2020-03-12 株式会社 Mtg 美容器
CN108969336B (zh) * 2018-09-21 2023-11-14 上海百雀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用型美容仪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JP2020048709A (ja) * 2018-09-25 2020-04-02 株式会社 Mtg 美容器
KR102176080B1 (ko) * 2018-10-05 2020-11-09 주식회사 은성글로벌 롤러가 구비된 미용기기
KR102188710B1 (ko) * 2019-02-28 2020-12-08 강대영 복부 지압용 로봇
CN110711125A (zh) * 2019-11-08 2020-01-21 东莞市雅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按摩美容仪
CN113397944B (zh) * 2021-07-30 2023-01-06 杭州由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肤科用皮肤提拉美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05084A (en) * 1977-02-24 1978-09-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Massage instrument
JPH0321233Y2 (zh) * 1986-08-11 1991-05-09
JP2003310689A (ja) * 2002-04-18 2003-11-05 Marutaka Co Ltd 可搬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016584A (ja) * 2002-06-18 2004-01-22 Gakujo Nakamura 手持ち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242770A (ja) * 2003-02-12 2004-09-02 Nishiyodo Mark Seisakusho:Kk 美容ローラー装置
US8414510B2 (en) * 2004-05-11 2013-04-09 Chichun Wu Massage device with a massage head distance adjusting mechanism
CN100581522C (zh) * 2004-05-11 2010-01-20 武济群 按摩器结构
US7470242B2 (en) * 2005-03-18 2008-12-30 Fka Distributing Co. Portable body massager having width adjustable massage members on translating carriage
US7597669B2 (en) * 2006-03-01 2009-10-06 Fka Distributing Co. Body massage apparatus
JP5652782B2 (ja) * 2009-11-12 2015-01-14 ヤーマン株式会社 ローラマッサージ器
JP2011194176A (ja) * 2010-03-24 2011-10-0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美容装置
JP5677013B2 (ja) * 2010-10-14 2015-02-25 Ntn株式会社 美容/健康ローラ用軸受装置および美容/健康ローラ
JP2012105701A (ja) * 2010-11-15 2012-06-07 Eagle Japan:Kk 美容ローラ
JP2013103086A (ja) * 2011-11-16 2013-05-30 Mtg:Kk 美容器
JP5937375B2 (ja) * 2012-02-08 2016-06-22 株式会社 Mtg 美容器
CN202515957U (zh) * 2012-04-25 2012-11-07 林学金 具有推拿开背功能的按摩装置
JP6116393B2 (ja) * 2013-06-17 2017-04-19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美容マッサージ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507A (zh) * 2013-06-17 2014-12-24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美容按摩器
CN107835679A (zh) * 2015-02-20 2018-03-23 翠西.洛克雷 用于皮肤的涂搽装置
CN107835679B (zh) * 2015-02-20 2020-05-19 翠西.洛克雷 用于皮肤的涂搽装置
WO2017031749A1 (zh) * 2015-08-27 2017-03-02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棒
CN110545778A (zh) * 2017-04-26 2019-12-06 Lpg系统公司 按摩头和使用该按摩头的按摩设备
CN110545778B (zh) * 2017-04-26 2021-11-12 Lpg系统公司 按摩头和使用该按摩头的按摩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00228A (ja) 2015-01-05
CN104224507A (zh) 2014-12-24
JP6116393B2 (ja) 2017-04-19
SG10201401697PA (en) 2015-01-29
TW201500039A (zh)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91434U (zh) 美容按摩器
JP5652782B2 (ja) ローラマッサージ器
CN105934228B (zh) 按摩装置
EP2738621A3 (en) Cleaning device, intermediate transf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199869A3 (en) Belt member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KR20190075862A (ko) 두피 마사지기
JP2003210541A (ja) モータ駆動式フットケア器具の付属マッサージ装置
CN204814734U (zh) 一种自动揉腹装置
KR20170100862A (ko) 롤러의 결합 구조가 개선된 롤러 마사지기
PL2129568T3 (pl) Przekładnia do urządzenia kierowniczego dla pojazdu
CN103976856B (zh) 一种腹部揉按装置
CN109498428A (zh) 穴位按摩机芯及穴位按摩眼罩
KR20080078578A (ko) 제모 장치
WO2012053547A1 (ja) 美容器
JP5286572B2 (ja) マッサージ器
JP2004242770A (ja) 美容ローラー装置
CN206482825U (zh) 一种多用途的小型按摩器
JP2004016584A (ja) 手持ちマッサージ機
CN102056505B (zh) 具有可驱动按摩构件的脱毛器
CN205041738U (zh) 一种按摩棒
KR100361758B1 (ko) 마사지기
CN201426833Y (zh) 一种滚轮按摩器
CN220899109U (zh) 一种多维度旋转按摩头装置
WO2017031749A1 (zh) 一种按摩棒
JP2020022777A (ja) マッサー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