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60018U - 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60018U
CN203560018U CN201320711923.9U CN201320711923U CN203560018U CN 203560018 U CN203560018 U CN 203560018U CN 201320711923 U CN201320711923 U CN 201320711923U CN 203560018 U CN203560018 U CN 203560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ngagement portion
air filter
housing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119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村博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60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600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进行元件更换等维护检修时的操作性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空气过滤器具备用于收纳元件的外壳,外壳具备:壳体;以及盖,其借助铰链部以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的方式连结于壳体。在将盖组装于壳体时,铰链部的以与盖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于盖的卡合突部插入到以与壳体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于壳体的门形的卡合部内,并且使卡合突部的突出部扣卡合于卡合部的内脚。

Description

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的外壳的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的空气过滤器包括收纳了用于过滤空气的元件的外壳。外壳包括:壳体,其固定于发动机架;以及盖,其借助铰链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于该壳体,并用于覆盖壳体的开口。
这样构成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5-61382号公报中。在日本特开2005-61382号公报中记载的铰链结构中,在壳体的开口的周缘部形成有具有卡合孔的桥,另外,在盖的开口的周缘部形成有用于插入上述卡合孔的卡合部。在卡合部插入到了壳体的卡合孔内的状态下使用夹紧件将盖固定于壳体。
近年来,在汽车中,进一步期望缩小发动机室的容积。在这样构成的汽车中,发动机室内的空气过滤器的设置位置受到限制,因此有时也利用连接于前窗的下部的前罩板来遮盖空气过滤器。在该情况下,有时前罩板也会成为阻碍而难以目测确认空气过滤器的铰链部。因此,当出于对元件的更换、清扫等维护检修或其他目的而使盖从壳体分离时,在将壳体再次组装于盖时,需要花费功夫与劳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维护检修等作业的操作性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具备用于收纳滤清元件的外壳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上述外壳包括:壳体;以及盖,其借助铰链部以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的方式连结于该壳体。上述铰链部由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卡合部和形成于上述盖的卡合突部构成。上述卡合突部用于插入到上述卡合部内。上述卡合部和上述卡合突部中的一者具有用于扣卡合于另一者的扣卡合部。
优选的是,上述扣卡合部具有形成于上述卡合突部的顶端部的突出部,该突出部扣卡合于上述卡合部。
优选的是,在上述卡合部和上述卡合突部中的一者扣卡合于另一者时,在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卡合突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优选的是,在上述壳体形成有保持部,该保持部用于在维持着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卡合突部之间的扣卡合的状态下打开上述盖时保持上述盖。
优选的是,上述卡合突部包括:第1部分;以及第2部分,该第2部分具有上述扣卡合部;上述第2部分比上述第1部分较多地向上述盖的外侧突出。
优选的是,上述第1部分与上述第2部分以具有高度差的方式配置,并且形成为一体。
采用该实用新型,在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组装于壳体的盖时,利用扣卡合来维持壳体与盖之间的连结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在维护检修等作业中盖与壳体之间分离。其结果,提高了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的空气过滤器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在图1中被单点划线包围了的部分2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卡合突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卡合突部的第2部分的顶端部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组装盖时的铰链部的图,是表示卡合突部的第2部分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盖的组装完成时的铰链部的图。
图7是表示壳体的保持部附近的立体图。
图8是将卡合突部与壳体的保持部附近一并表示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利用壳体的保持部来保持盖的空气过滤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利用壳体的保持部来保持盖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部附近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利用夹紧件来固定壳体与盖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部附近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第2部分的形状的图。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第2部分的顶端部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第2部分及内脚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
如图1所示,空气过滤器10包括用于收纳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滤清元件50的外壳11。外壳11包括:合成树脂制的壳体12,其呈在上表面具有开口的箱形状;以及合成树脂制的盖13,其呈在下表面具有开口的箱形状。壳体12固定于未图示的发动机架,盖13以能够以铰链部15为支点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并且能够装卸的方式组装于壳体12。壳体12和盖13在关闭状态下被设于与铰链部15相反的一侧的一对夹紧件14相互固定。在元件45的外周形成有密封部46。壳体12和盖13在关闭状态下利用各自的开口的周缘部来夹持元件45的密封部46(参照图11)。
在该实施方式中,空气过滤器10在使铰链部15朝向车辆的后方的状态下配置于前罩板16的下方。
以下说明上述铰链部15的结构。
如图2所示,门形的卡合部20借助配置于其两侧的一对外脚21和配置于外脚21之间并作为支承部发挥作用的内脚24以与壳体12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于壳体12。在卡合部20的外脚21与内脚24之间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有一对插入口25。朝向车辆后方并且朝向盖13的外侧延伸的一对卡合突部30以与盖13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于盖13。盖13的卡合突部30卡合于壳体12的卡合部20。
如图7所示,上述卡合部20的上框22在内脚24的附近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厚。即,卡合部20的上框22包括外脚21的附近的第1下表面22a和在内脚24的附近配置于比第1下表面22a靠下方处的第2下表面22b。
如图2和图3所示,卡合突部30形成为左右对称。卡合突部30包括:外侧的一对第1部分31,其具有大致倒U字状的截面形状;以及内侧的一对第2部分32,其在比第1部分31低的位置与第1部分31形成为一体。各第2部分32比第1部分31较多地向图4的下方、即盖13的外侧突出。第1部分31和第2部分32为了与上述卡合部20的上框22的第1下表面22a和第2下表面22b的形状相匹配而形成为具有高度差。
另外,在各第2部分32的顶端部的、内脚24的附近突出有作为能够扣卡合于上述内脚24的扣卡合部发挥作用的突出部35。在各第2部分32的、内脚24的附近形成有包含突出部35的一部分在内的壁部36。
如图4所示,在突出部35的缘部形成有从顶部向第2部分32的顶端延伸的、长且平缓的倾斜面35a和从顶部向第2部分32的基端延伸并且具有比倾斜面35a陡峭的倾斜度的倾斜面35b。如图5所示,由于卡合突部30向图5的下方移动,突出部35的倾斜面35a与内脚24相碰,从而使得第2部分32以彼此分离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接着,如图6所示,当各突出部35穿过内脚24时,各第2部分32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恢复为原来的形状,突出部35扣卡合于内脚24。第2部分32在完成扣卡合时以相对于内脚24具有间隙的状态夹持该内脚24。因而,在该状态下,在卡合部20与卡合突部30之间产生有间隙。
另外,如图7和图8所示,在壳体12的开口的缘部一体地形成有保持部40。保持部40具备3个保持片41,该3个保持片41以与上述外脚和上述内脚24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分别与上述外脚21和上述内脚24相对。各保持片41具有配置于比壳体12的该开口的缘部高的位置的上表面。在中央的保持片41与左右两侧的保持片41之间形成有一对缺口42。缺口42具有比第1部分31和第2部分32的宽度W1宽的宽度W2,以使在将卡合突部30插入到卡合部20内时保持部40不会成为阻碍。
如图9和图10所示,当打开盖13并使其倾斜时,盖13的开口的缘部抵接于保持片41,第1部分31抵接于上框22的第1下表面22a的角部。此时,在壳体12与盖13之间形成有间隔L,该间隔L的宽度为元件45的密封部46的厚度t以上。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的空气过滤器10的铰链部15的作用。
在该实施方式的空气过滤器10中,在将盖13组装于壳体12时,卡合突部30被插入到卡合部20的插入口25内。此时,如图5所示,对于卡合突部30的第2部分32,因突出部35的倾斜面35a与内脚24相碰而突出部35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允许突出部35穿过。接着,第1部分31被插入到插入口25内。然后,突出部35越过内脚24。在该状态下,夹着内脚24的第2部分32相对于内脚24而具有间隙。然后,只要关闭盖13并利用夹紧件14将壳体12和盖13锁定为关闭状态,即可如图11所示地那样能够利用壳体12和盖13的开口的周缘部来夹持元件45的密封部46。在该状态下,卡合突部30在密封部46的弹性斥力的作用下处于从下侧推压卡合部20的上框22的状态,从而维持基于密封部46的密封。
在进行对滤清元件的维护检修等作业时,首先,解除由夹紧件14所进行的锁定,打开盖13。此时,由于第2部分32相对于内脚24而具有间隙,因此能够顺利地打开盖13。
打开后的盖13的开口的缘部抵接于壳体12的保持片41。由此,盖13使壳体12的开口暴露,并且盖13被保持于在壳体12与盖13之间形成有具有宽度为元件45的密封部46的厚度t以上的间隔L的间隙的位置。因此,作业人员能够稳定地保持盖13,能够在不损伤密封部46的前提下进行元件的拆卸、设置等壳体12内的作业。当维护检修等作业完成后,关闭盖13,利用夹紧件14将壳体12与盖13锁定为关闭状态。
在如此进行的维护检修等作业中,只要不以较强的力拉拽盖13而使第2部分32的突出部35从内脚24脱离,即使在进行盖13的打开操作或关闭操作时,铰链部15也能够维持在连结状态。因而,通过抑制在维护检修等作业时壳体12与盖13之间分离而提高了操作性。
如上所述,能够在维持了铰链部15的连结状态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盖13的打开操作或关闭操作。因此,与在进行盖13的打开操作或关闭操作时导致铰链部脱离的结构相比,避免了在作业完成后组装铰链部的麻烦。因而,即使铰链部15以朝向车辆后方的方式配置于前围下方的不可见的位置,也不存在问题。
另外,在卡合突部30中,该第1部分31和第2部分32以具有高度差的方式形成为一体。因此,卡合突部30的机械强度增加。而且,卡合突部30以与盖13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于盖13,卡合部20以与壳体12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于壳体12。因此,能够抑制外壳11的结构零件增加。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气过滤器10的铰链结构,能够获得以下所列举的效果。
(1)在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过滤器10中,利用突出部35与内脚24间的扣卡合而使得在对盖13进行打开操作或关闭操作时壳体12与盖13之间难以分离。其结果,能够一边维持卡合突部30插入到卡合部20的插入口25内的状态,一边进行对盖13的打开操作或关闭操作。因而,即使铰链部15设于在前罩板16的下方不可见的位置,也无需在元件的维护检修等作业时摸索着将盖13组装于壳体12,从而提高了操作性。
(2)卡合突部30以与盖13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于盖13,另外,卡合部20以与壳体12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于壳体12。其结果,能够抑制外壳11的结构零件的增加。
(3)在第2部分32的突出部35与卡合部20的内脚24扣卡合了的状态下,在卡合部20与卡合突部30之间产生有间隙。其结果,能够抑制作用于卡合部20和卡合突部30的机械性的负荷,能够以较轻的力顺利地进行对盖13的打开操作或关闭操作。
(4)在该壳体12的开口的缘部与卡合部20之间,形成有用于支承打开状态下的盖13的保持部40。因此,能够稳定地将盖13保持为打开状态,能够容易地进行对元件45的维护检修作业。
(5)在卡合突部30中,第1部分31与第2部分32以具有高度差的方式形成为一体。而且,第1部分31具有倒U字状的截面形状,且在第2部分32形成有壁部36。因此,提高了卡合突部30的对于外力的机械强度。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关于该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基于图12和图13,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卡合突部30的各第2部分32的顶端部借助切口33而形成为分岔状。在一对第2部分32中的、彼此相对的内侧形成有扣部34。在各扣部34的顶端部的、内脚24的附近突出有能够卡合于上述内脚24的突出部35。在第2实施方式中,扣卡合部由扣部34和突出部35构成。
如图13所示,在俯视状态下,第2实施方式的突出部35呈大致梯形状。在突出部35的壁部36具有从顶部向第2部分32的顶端延伸的倾斜面35c和从顶部向第2部分32的基端延伸的倾斜面35d。
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2部分32的顶端部借助切口33而形成为分岔状。在将卡合突部30组装于卡合部20时,通过使突出部35的倾斜面35c与内脚24相碰,扣部34也发生弹性变形。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易于将卡合突部30组装于卡合部20。通过改变切口33的形状,能够适当地调整第2部分32的弹性力。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关于该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基于图14,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的铰链部15中,内脚24被一对第2部分32夹持。与此相对,在第3实施方式中,铰链部包括一对内脚和被该内脚夹持的1个第2部分。即,如图14所示,在卡合部20,以彼此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一对内脚24a、24b。因此,在卡合部20划分有3个插入口25a、25b、25c。另一方面,在卡合突部30形成有插入到两侧的插入口25a、25b内的第1部分31a、31b以及插入到中央部的插入口25c内、并且在外侧面形成有突出部37a、37b的第2部分39。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
(变更例)
也能够如下所述地对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酌情变更后实施。
·在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单独形成卡合突部30的第1部分31和第2部分32。
·也可以不在保持部40形成有缺口42。即使是这样的结构,盖13也能够被保持为在壳体12与盖13之间形成有具有间隔L的间隙的状态。
·也可以不在壳体12形成有保持部40。
·只要盖13能够相对于壳体12打开或关闭,则卡合突部30也可以在扣卡合完成后以相对于卡合部20不存在间隙的状态嵌合于卡合部20。
·也可以在第2部分32形成有多个切口33。
·也可以通过将突出部设于内脚24并在卡合突部30设置供突出部卡合的凹部来实现内脚24与卡合突部30之间的扣卡合。

Claims (6)

1.一种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其包括用于收纳滤清元件的外壳,上述外壳包括:壳体;以及盖,其借助铰链部以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的方式连结于该壳体,该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铰链部由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卡合部以及形成于上述盖的卡合突部构成,上述卡合突部被插入到上述卡合部内,上述卡合部和上述卡合突部中的一者包括用于扣卡合于另一者的扣卡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扣卡合部具有形成于上述卡合突部的顶端部的突出部,该突出部扣卡合于上述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卡合部和上述卡合突部中的一者扣卡合于另一者时,在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卡合突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形成有保持部,该保持部用于在维持着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卡合突部之间的扣卡合的状态下打开上述盖时保持上述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突部具备第1部分和具有上述扣卡合部的第2部分,上述第2部分比上述第1部分较多地向上述盖的外侧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部分与上述第2部分以具有高度差的方式配置,并且形成为一体。
CN201320711923.9U 2012-12-26 2013-11-12 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6001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2026A JP5939152B2 (ja) 2012-12-26 2012-12-26 エアクリーナのヒンジ構造
JP2012-282026 2012-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60018U true CN203560018U (zh) 2014-04-23

Family

ID=50509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11923.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60018U (zh) 2012-12-26 2013-11-12 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39152B2 (zh)
CN (1) CN2035600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1701A (zh) * 2014-06-23 2015-12-30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空气滤清器的铰链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466U (ja) * 1992-09-22 1994-04-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
JP2005337064A (ja) * 2004-05-25 2005-12-08 Toyota Motor Corp 車載ケースの閉止構造及びその閉止構造を備えた車載ケース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1701A (zh) * 2014-06-23 2015-12-30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空气滤清器的铰链结构
JP2016008523A (ja) * 2014-06-23 2016-01-1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のヒンジ構造
CN105201701B (zh) * 2014-06-23 2018-09-0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空气滤清器的铰链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39152B2 (ja) 2016-06-22
JP2014125927A (ja) 2014-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7158B2 (ja) エアクリーナ
US8394159B2 (en) Vehicle air cleaner housing
JP2014082880A (ja) 電線収容プロテクタ
CN103867359B (zh) 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中的空气滤清器
US20180123281A1 (en) Protective cap for an attachment housing
JP4966647B2 (ja) 電気接続箱のシール構造
CN203560018U (zh) 空气过滤器的铰链结构
JP2011072085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プロテクタ
JP6202293B2 (ja) 電線収容プロテクタ
JP6291955B2 (ja) サービスプラグのカバー構造
US10090654B1 (en) Junction box assembly with eyelet terminal cover retention system and removable eyelet terminal cover
CN107074155B (zh) 副盖的临时放置结构
JP2009046064A (ja) コンソール
US9434310B2 (en) Attachment system for an exterior cover of a vehicle mirror assembly
JP6141807B2 (ja) 車両搭載用筐体
CN105201701B (zh) 空气滤清器的铰链结构
JP4501765B2 (ja) 可動式収納ポケット
JP5626084B2 (ja) 充電コネクタ
KR101800020B1 (ko) 차량용 헤드라이너의 루프 콘솔 및 이의 조립 방법
CN108475880B (zh) 连接器
JP2006147415A (ja) バッテリカバー
JP5489273B2 (ja) 車両用内装部品
JP5356293B2 (ja) カバーの組み付け構造
CN219243876U (zh) 用于空调器的骨架组件及空调器
JP6238118B2 (ja) グローブボックス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