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61015U - 一种折叠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61015U
CN203461015U CN201320425305.8U CN201320425305U CN203461015U CN 203461015 U CN203461015 U CN 203461015U CN 201320425305 U CN201320425305 U CN 201320425305U CN 203461015 U CN203461015 U CN 203461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wheel
main body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253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长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AYU AUTOMATION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AYU AUTOMATION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AYU AUTOMATION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AYU AUTOMATION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253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61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61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610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座椅、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至少二个车轮、用于控制车轮运动方向的方向调控机构、用于控制车轮转动的动力驱动装置、用于给动力驱动装置提供动力的电源、刹车机构、控制器和操控机构,车架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方向调控机构、动力驱动装、刹车机构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操控机构传送的行驶信号、刹车信号、倒档信号,然后控制电源、刹车机构动作。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车架与第二车架活动连接,从而实现电动车的折叠功能,电动车体积小,节约占地面积,结构休闲合理,重量轻,可手提或放置于汽车后备箱内,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出行便捷、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中短距离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有技术中,电动车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下方的至少两个车轮、电源、座椅等,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的形状各式各样,大部分的电动车体积都比较大,不仅占地面积比较大,而且搬取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座椅、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至少两个车轮、用于控制车轮运动方向的方向调控机构、用于控制车轮转动的动力驱动装置、用于给动力驱动装置提供动力的电源、用于控制车轮停止转动的刹车机构、控制器和操控机构,所述车架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所述方向调控机构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所述刹车机构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操控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操控机构传送的行驶信号、刹车信号、倒档信号,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所述刹车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所述刹车机构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车架包括第二车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车架主体内的主轴,所述主轴一端与所述第二车架主体连接,另一端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车架主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主轴平行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车架主体连接,另一端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车架主体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轴 。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车架包括第一车架主体,所述第一车架主体与所述第二车架主体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相匹配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车架主体下方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一个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个端部形成两个卡位。
进一步的,所述方向调控机构为设置于所述车轮两端的一对脚踏或与所述车轮连接的方向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与任一车架下方的车轮连接;所述刹车机构包括与任一车架下方的车轮连接的刹车盘、设置于所述刹车盘边缘的刹车钳、以及与所述刹车钳连接的刹车线;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车架外侧或车架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车架主体与所述连接架对应处还设置有卡扣。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车架与第二车架活动连接,从而实现电动车的折叠功能,电动车体积小,节约占地面积,结构休闲合理,重量轻,可手提或放置于汽车后备箱内,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张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轮,2、第一车架,3、座椅,4、电源,5、第二车架,6、刹车机构,7、脚踏,8、第一连接轴,9、第二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作为第一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上的座椅3、设置于车架下方的三个车轮1、用于控制车轮1运动方向的一对脚踏7、用于控制车轮1转动的电机、用于给动力驱动装置提供动力的电源、用于控制车轮停止转动的刹车机构、控制器和操控机构,车架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车架2和第二车架5,第二车架5在前,第二车架5下方设置有一个车轮1,第一车架2下方设置有两个车轮1,脚踏7设置于第二车架5下方车轮1的两侧,电机与第二车架5下方的车轮1连接,刹车机构与第二车架5下方的车轮1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操控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操控机构传送的行驶信号、刹车信号、倒档信号,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源、刹车机构连接,用于控制电源、刹车机构动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架5包括第二车架主体、以及设置于第二车架主体内的主轴,主轴一端与第二车架主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车架5下方的车轮1连接;第二车架主体外侧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轴9,两个第二连接轴9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且与水平面平行;第一车架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车架主体、和连接两个第一车架主体的连接架,第一车架主体与第二车架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二连接轴9相匹配的第一连接轴8;其中,第二连接轴9上设置有一个卡槽,卡槽的两个端部形成两个卡位,卡位用于限制第一车架主体与第二车架主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实现电动车的折叠功能,节约占地面积,也方便携带,三个车轮的设计,结构休闲合理,重量轻,可手提或放置于汽车后备箱内,在不增加电动车体积的同时提高了电动车的安全性,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刹车机构包括与第二车架5下方的车轮1连接的刹车盘、设置于刹车盘边缘的刹车钳、以及与刹车钳连接的刹车线;电源设置于第二车架主体的外侧或第二车架主体内部,具体不作限定;控制器设置于坐垫下方或第二车架主体内部,具体不作限定;操控机构设置于第二车架主体内部或设置为可移动式的遥控器,具体不作限定。
电动车前进:按下操控机构的行驶按钮,控制器接收到行驶信号控制电机正转,电机驱动第二车架5下方的车轮1前进。
电动车停止:按下操控机构的刹车按钮,控制器接收到刹车信号控制刹车线拉紧控制刹车钳带动刹车盘接触第二车架5下方的车轮1,从而实现刹车。
电动车倒档:按下操控机构的倒档按钮,控制器接收到倒档信号控制电机反转,电机驱动第二车架5下方的车轮1后退,从而实现倒档。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架主体内还设置有与主轴平行的弹簧钢,弹簧钢一端与第二车架主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车架5下方的车轮1连接,弹簧钢在电动车不行驶的过程中可以控制车轮不随意转动,有效的防止车轮1倾向某一方造成安全隐患,而在电动车行驶的过程中,由于弹簧钢具有弹性可以随着车轮1的转动而扭转,更具安全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作为第二优选实施例,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架主体下方设置有一个车轮1,第一车架主体下方设置有两个车轮1,上述第一车架主体下方的两个车轮1上设置有方向把手,用于控制车轮1的运动方向;第二车架主体与第一车架主体对应处还设置有卡扣。
本实施例使用时第一车架主体在前方,通过控制方向把手来调节电动车的运动方向,第二车架主体上设置有卡扣,在电动车折叠时第一车架的连接架可以卡设于卡扣中,避免第一车架主体转动,更加方便。
实施例3
作为第三优选实施例,其余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架主体下方设置有一个车轮1,第二车架主体下方设置有一个车轮1,两个车轮1的设计,结构简单合理,且重量轻,更加方便携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座椅、设置于所述车架下方的至少两个车轮、用于控制车轮运动方向的方向调控机构、用于控制车轮转动的动力驱动装置、用于给动力驱动装置提供动力的电源、用于控制车轮停止转动的刹车机构、控制器和操控机构,所述车架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所述方向调控机构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所述刹车机构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操控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操控机构传送的行驶信号、刹车信号、倒档信号,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所述刹车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所述刹车机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包括第二车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车架主体内的主轴,所述主轴一端与所述第二车架主体连接,另一端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主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主轴平行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车架主体连接,另一端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主体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包括第一车架主体,所述第一车架主体与所述第二车架主体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相匹配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车架主体下方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一个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个端部形成两个卡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调控机构为设置于所述车轮两端的一对脚踏或与所述车轮连接的方向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与任一车架下方的车轮连接;所述刹车机构包括与任一车架下方的车轮连接的刹车盘、设置于所述刹车盘边缘的刹车钳、以及与所述刹车钳连接的刹车线;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车架外侧或车架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主体与所述第一车架主体对应处还设置有卡扣。
CN201320425305.8U 2013-07-18 2013-07-18 一种折叠电动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61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5305.8U CN203461015U (zh) 2013-07-18 2013-07-18 一种折叠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5305.8U CN203461015U (zh) 2013-07-18 2013-07-18 一种折叠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61015U true CN203461015U (zh) 2014-03-05

Family

ID=50173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25305.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61015U (zh) 2013-07-18 2013-07-18 一种折叠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610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9237A (zh) * 2013-07-18 2013-10-23 苏州大禹自动化元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电动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9237A (zh) * 2013-07-18 2013-10-23 苏州大禹自动化元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103359237B (zh) * 2013-07-18 2016-04-13 苏州大禹自动化元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0059U (zh) 电动脚踏式旅行箱包
CN203996627U (zh) 轻便四轮电瓶车
CN204150096U (zh) 双转向系统电动车
CN105216656A (zh) 一种汽车高度调节座椅
CN203186411U (zh) 四轮代步电动车
CN102582703A (zh) 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
CN203461015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101817404B (zh) 小型飞机牵引装置
CN201632046U (zh) 四轮玩具车的驱动装置
CN206590050U (zh) 一种带脚控刹车的电动滑板车
CN204150190U (zh) 残疾人车
CN205601962U (zh) 遥控移动搬运装置
CN103359237B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206501949U (zh) 长短电动调节式电动车
CN203666388U (zh) 巡检机器人及其行走机构
CN102499829A (zh) 一种手摇轮椅车刹车装置
CN208682907U (zh) 垃圾清扫车的转向机构
CN210120948U (zh) 一种带同步转向与行走功能结构的拉杆箱
CN204488881U (zh) 婴儿推车的辅助推行系统
CN203186539U (zh) 发动机后置一体轴传动三轮车
KR102043079B1 (ko) 전동주행 전환용 휠체어 동력장치의 주행방법
CN201325468Y (zh) 一种婴儿车前轮转向装置
CN205350249U (zh) 电动式差速锁控制装置及四轮轻型车、全地形车
CN203485978U (zh) 四轮电动车无扶手机械转向机构
CN207274473U (zh) 一种驾驶员座椅移动改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1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