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25250U - 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25250U CN203225250U CN 201320029728 CN201320029728U CN203225250U CN 203225250 U CN203225250 U CN 203225250U CN 201320029728 CN201320029728 CN 201320029728 CN 201320029728 U CN201320029728 U CN 201320029728U CN 203225250 U CN203225250 U CN 2032252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ype epitaxial
- layer
- epitaxial loayer
- type
- power semicondu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集成的大功率器件是VDMOS,集成功率半导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重掺杂N型硅片、第一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第二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和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第二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和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之间包含P_bulk层,P_bulk层上方的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中包含PBL、P_sink区和N_sink区,第二、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中有填充槽,槽内为填充介质。本实用新型满足横向介质隔离、纵向结隔离,高集成度,低隔离岛之间漏电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硅外延技术,能够用于制造低损耗功率集成电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
背景技术
集成功率半导体技术是实现半导体功率集成电路的基础和关键,这一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着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力电子系统不断往集成化、智能化、低功耗化、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发展。在单芯片集成的功率半导体技术中,前提条件是要具备良好的隔离结构,确保各器件之间的电绝缘;其关键是在于高、低压器件制作工艺的兼容性,只有工艺上相互兼容的器件集成到一起,才能保证各器件的性能满足应用要求,同时也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可集成的大功率器件是核心,不同类型的大功率器件决定了功率集成电路不同的应用领域。
当前集成功率半导体的主要技术是BCD(Bioplar,CMOS,DMOS)工艺,硅基厚外延高压BCD工艺占据着主要份额,在这种工艺中,器件之间主要是通过反偏PN结进行隔离,在经过必须的长时间高温过程后,隔离扩散会很大,并且反偏PN结存在漏电流,会影响整个电路的功耗,各种器件的电极都是从芯片表面引出,集成的大功率器件主要是LDMOS(Laterally Diffused MOS,横向扩散MOS器件),或者是LIGBT(Laterally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lator,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或者是漏极从硅片表面引出的VDMOS(Vertical Diffused MOS,纵向扩散MOS器件),这些器件不光会占用较多的芯片面积,还会给高压互连以及芯片热设计等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满足横向介质隔离、纵向结隔离,集成度高,隔离岛间漏电流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集成功率半导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重掺杂N型硅片、第一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第二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和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第二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和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之间包含P_bulk层,P_bulk层上方的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中包含PBL、P_sink区和N_sink区,第二、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中有填充槽。填充槽内为SiO2或SiO2和多晶硅的叠合结构。轻掺杂N型外延层是指杂质浓度小于等于1016每立方厘米的N型外延层。
所述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通过基底材料制作步骤和常规BCD工艺步骤来完成。
首先是基底材料的制作:选取重掺杂的N型硅片作为衬底材料(杂质浓度在19次方数量级以上),先在衬底硅片上生长一定厚度的轻掺杂N型外延层,外延层的厚度和浓度由隔离结构以及VDMOS的耐压决定。接下来在P_bulk层对应区域进行光刻、刻蚀、硼杂质注入及退火。去掉表面氧化层后进行第二次轻掺杂N型外延层生长,这一外延层的厚度和浓度由P_bulk层的耐压决定。然后再在P_bulk层对应区域进行套刻、刻蚀、硼杂质注入及退火,在需要对P_bulk层做体引出的位置进行PBL(P-type Buried Layer,P型埋层)套刻、刻蚀、硼杂质注入及退火。去掉表面氧化层后进行第三次轻掺杂N型外延层生长,第三外延层的厚度和浓度主要由低压器件的耐压决定。然后在NPN晶体管的集电极引出处、PNP晶体管的基极引出处进行重掺杂N_sink(N型穿透)区的套刻、刻蚀、磷杂质注入,在需要对P_bulk做体引出的位置进行P_sink(P型穿透)区的套刻、刻蚀、硼杂质注入。经氧化退火在硅片表面生长一定厚度的SiO2(二氧化硅),刻蚀掉槽区的SiO2后进行挖槽回填工艺,回填的介质可以是单一的SiO2,也可以是“SiO2+多晶硅”,若槽内填充的是“SiO2+多晶硅”,则需将表面的多晶硅去掉,并使硅片表面平坦化。至此完成了半绝缘基底材料的制备。
将硅片表面的多晶硅和SiO2(二氧化硅)去除掉,并使硅片表面平坦化后,接下来的工艺全部在轻掺杂外延层一侧进行(除了最后的减薄和背面金属化工艺),这些工艺和常规BCD的工艺步骤基本一致。首先是P阱(或者N阱)的套刻、注入及退火;接下来进行场氧化和有源区光刻及刻蚀;刻蚀出有源区窗口后,为了得到VDMOS的厚栅氧化层和低压MOS的薄栅氧化层,先生长较厚的栅氧化层,将低压MOS的栅极对应区域的厚栅氧化层去除,再生长一层薄的栅氧化层;淀积一定厚度的多晶硅,进行多晶硅刻蚀和氧化,多晶硅掺杂由后续的N+(或者P+)自对准注入时一道完成;接下来进行body区(VDMOS的体区)的套刻、刻蚀、注入及退火;然后进行ZP(齐纳二极管的重掺杂P型区)的套刻、刻蚀、注入及退火;接着是N+区套刻、刻蚀、注入及退火,P+区套刻、刻蚀、注入及退火;然后用LPC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淀积较厚的SiO2(二氧化硅),对SiO2(二氧化硅)进行增密,同时起到对N+区和P+区的退火作用;然后进行接触孔光刻及刻蚀、淀积金属层、金属层反刻、生长表面钝化层、光刻及刻蚀TOPSIDE(在钝化层上开出的作为压焊点或测试点的窗口)窗口。最后,将重掺杂衬底减薄至一定厚度(具体厚度由生产条件及器件参数要求决定),再进行背面金属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在重掺杂的衬底片上先生长一层较厚的同型轻掺杂外延层,在除VDMOS对应区域外的其他区域注入相反类型的杂质,再生长一层和衬底掺杂类型相同的外延层,然后也在除VDMOS对应区域外的其他区域注入相反类型的杂质,在体引出位置进行埋层光刻及注入,再生长一层和衬底掺杂类型相同的外延层,然后分别进行N型和P型穿透区的光刻和注入,经氧化退火后得到挖槽时用的掩蔽层。挖槽、回填介质、并将表面介质层全部去除后,得到了制作三维集成功率芯片所需的半绝缘基底材料。根据不同的应用,可选取n次外延加上n-1次杂质注入来实现满足需求的半绝缘基底材料。
经上述步骤制作出半绝缘基底材料后,采用和常规BCD完全一样的工艺步骤,制作出的功率集成电路中所含的大功率器件为VDMOS,并且VDMOS的漏极是从芯片背面引出,器件与器件的横向之间为介质隔离,低压器件和衬底之间为PN结隔离。将大功率VDMOS器件的漏极从功率集成芯片的背面引出,有利于提高功率集成芯片的功率密度、提高硅材料的利用率、降低高压互连的难度、降低热设计问题的复杂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集成的大功率器件是VDMOS,并且将VDMOS的漏极从芯片背面引出,实现单芯片的三维集成,提高了功率集成电路的功率密度,降低了高压互联的复杂度。大功率VDMOS的漂移区和衬底之间通过在P_bulk层上开出的杂质类型相反的窗口连接起来,即实现了VDMOS的垂直导电通路,又保证了各低压器件和衬底之间的电绝缘。各器件横向之间采用介质隔离,节省了芯片面积,降低了因隔离部分存在的漏电流而引起的功率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绝缘基底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集成的大功率器件是VDMOS,集成功率半导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重掺杂N型硅片、第一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第二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和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第二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和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之间包含P_bulk层,P_bulk层上方的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中包含PBL、P_sink区和N_sink区,第二、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中有填充槽,填充槽中填充SiO2+非掺杂多晶硅组合物。图2中NSD代表N型重掺杂区,PSD代表P型重掺杂区,N_sink区代表N型穿透区,S代表MOS管的“源极”,G代表MOS管的“栅极”,D代表MOS管的“漏极”,C代表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B代表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E代表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Vdd代表“+”电位,GND代表“地”电位。
如图1,第一步是半绝缘基底材料的制备。图中Si代表硅,SiO2代表二氧化硅,Poly代表多晶硅,N+ substrate代表重掺杂的N型衬底,P_bulk层代表P型夹层,N-代表轻掺杂的N型层,PBL代表P型埋层,P_sink区代表P型穿透区。首先准备衬底材料,重掺杂衬底硅片选用电阻率为0.002~0.004Ω·cm的N<100>掺砷硅片,或者电阻率为0.008~0.02Ω·cm的N<100>掺锑硅片。先在衬底片的抛光面生长厚度在20??m左右,杂质浓度为2.5e15的N-外延层。然后在外延层上通过热氧化(1050℃湿氧氧化)生长6000??左右的氧化层。在进行第一次P_bulk层光刻/腐蚀的同时开出对位标记窗口,经过预氧化(950℃湿氧氧化生长1000 ??左右的杂质挡避氧化层)、低硼注入(注入剂量:8.0e12,注入能量:80KeV)、退火(850℃氮气环境下退火30分钟)后,再在1050℃条件下湿氧氧化生长4000??左右的氧化层,将表面氧化层去除后,对位标记对应的区域要比周围区域矮1500??左右,从而得到了后续工艺套刻用的对位标记。接下来进行第二次N-外延层的生长,这一外延层的厚度为5??m,杂质浓度为2.5e15。外延过后进行第二次P_bulk层光刻、腐蚀、注入及退火,光刻版以及其他工艺条件和第一次P_bulk层的一样。用作反偏PN结隔离的P型隔离墙需要通过PBL(P型埋层)和P_sink区(P型穿透区)对通扩散来形成,所以在第三次外延之前必须在P型隔离墙对应的位置做上PBL。完成PBL的套刻、腐蚀、注入及退火后进行第三次N-外延层生长,第三层外延的厚度为11??m,杂质浓度为2.5e15。然后是进行N_sink区(N型穿透区)和P_sink区的套刻、腐蚀、注入及退火,N_sink区是为了降低NPN晶体管的集电极串联电阻和PNP晶体管的基极串联电阻。在进行N_sink区和P_sink区退火的同时在硅片表面生长一层较厚的氧化层,刻蚀掉槽区的SiO2后进行挖槽回填工艺,槽的宽度为1.6??m,在纵向上槽需要穿通顶层的N-外延层到达P_bulk层,在槽底有一部分嵌在P_bulk层中。回填的介质为“SiO2+非掺杂多晶硅”,先通过热氧化在槽壁上生长一定厚度的二氧化硅(具体厚度由槽的耐压决定),然后淀积多晶硅将槽填满。介质回填完成后通过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化学机械研磨)抛完硅片表面的多晶硅和SiO2。至此完成了基底材料的制备。
第二步是各种器件以及电路的实现。抛完表面的多晶硅和SiO2,并且表面平坦化后,接下来的工艺全部在轻掺杂外延层上进行(除了最后的减薄和背面金属化工艺),这些工艺和常规BCD的工艺步骤基本一致。首先是进行P_well(P阱)的套刻、注入及退火;接下来进行场氧化和有源区光刻及刻蚀;刻蚀出有源区窗口后,为了得到VDMOS的厚栅氧化层和低压MOS的薄栅氧化层,先生长较厚的栅氧化层(厚度约为850??),将低压MOS的栅极对应区域的厚栅氧化层去除,再生长一层薄的栅氧化层(厚度约为360??);淀积厚度为0.5??m的多晶硅,进行多晶硅刻蚀和氧化,多晶硅掺杂由后续的NSD(N+源/漏)自对准注入时一道完成;接下来进行body区(VDMOS的体区)的套刻、刻蚀、注入及退火;然后进行ZP(齐纳二极管的重掺杂P型区)的套刻、刻蚀、注入及退火;接着是NSD套刻、刻蚀、注入及退火,PSD(P+源/漏)区套刻、刻蚀、注入及退火;然后用LPC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淀积4500 ??的二氧化硅,960℃氮气环境下对二氧化硅进行增密30分钟,同时起到对NSD和PSD的退火作用;然后进行接触孔光刻及刻蚀、淀积金属层、金属层反刻、生长表面钝化层、光刻及刻蚀TOPSIDE(在钝化层上开出的作为压焊点或测试点的窗口)窗口。最后,将重掺杂衬底减薄至300~350um,再进行背面金属化。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单片集成的功率集成电路。
Claims (2)
1.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功率半导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重掺杂N型硅片、第一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第二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和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第二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和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之间包含P_bulk层,P_bulk层上方的第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中包含PBL、P_sink区和N_sink区,第二、三层轻掺杂N型外延层中有填充槽,槽内为填充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其特征在于:填充槽内为SiO2或SiO2和多晶硅的叠合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29728 CN203225250U (zh) | 2013-01-21 | 2013-01-21 | 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29728 CN203225250U (zh) | 2013-01-21 | 2013-01-21 | 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25250U true CN203225250U (zh) | 2013-10-02 |
Family
ID=4925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0297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25250U (zh) | 2013-01-21 | 2013-01-21 | 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2525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2006A (zh) * | 2013-01-21 | 2013-04-03 | 贵州大学 | 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及其制作方法 |
-
2013
- 2013-01-21 CN CN 201320029728 patent/CN20322525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2006A (zh) * | 2013-01-21 | 2013-04-03 | 贵州大学 | 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及其制作方法 |
CN103022006B (zh) * | 2013-01-21 | 2015-03-18 | 贵州大学 | 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22006B (zh) | 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489905B (zh) | 窄的有源单元ie型沟槽栅极igbt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151732B (zh) | 包括功率二极管的集成电路 | |
CN101707210B (zh) | 一种抗辐照的场效应晶体管、cmos集成电路及其制备 | |
CN101189710B (zh) | 具有氧化物衬里沟槽的超结器件和制造具有氧化物衬里沟槽的超结器件的方法 | |
CN102054785B (zh) | 一种高压bcd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 |
CN104979344A (zh) | 用于创建具有降低表面电场效果的具有在体衬底上的横向集电极的高电压互补bjt的方法 | |
CN101872724A (zh) | 超级结mosfet的制作方法 | |
CN101916780A (zh) | 一种具有多层超结结构的ldmos器件 | |
CN101431057B (zh) | 一种两次刻蚀单层多晶硅的高功率bcd工艺 | |
CN105185829A (zh) | 功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16729B (zh) | 具有多层超结结构的绝缘体上硅ldmos器件制作方法 | |
CN102254946B (zh) | 一种射频横向扩散n型mos管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738148A (zh) | 功率晶体管器件垂直集成 | |
CN107369680A (zh) | 一种具有深槽隔离结构的tvs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298935A (zh) | L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117309A (zh) | 一种横向功率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65863A (zh) | 具有深槽电荷补偿区的半导体器件及方法 | |
CN104253050B (zh) | 一种槽型横向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 | |
CN102737970B (zh) | 半导体器件及其栅介质层制造方法 | |
CN104103518A (zh) | 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制作方法 | |
CN101764101B (zh) | Bcd集成工艺 | |
CN203225250U (zh) | 一种基于外延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 | |
CN102104063B (zh) | 一种soi纵向双极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0358155C (zh) | 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寻址驱动芯片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