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42963U - 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42963U CN203142963U CN 201320149885 CN201320149885U CN203142963U CN 203142963 U CN203142963 U CN 203142963U CN 201320149885 CN201320149885 CN 201320149885 CN 201320149885 U CN201320149885 U CN 201320149885U CN 203142963 U CN203142963 U CN 2031429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ging beam
- horizontal hanging
- motor
- suspension
- eng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包括一横悬挂梁,所述横悬挂梁左右两端的下方各固定连接有用于与车架纵梁铰接的悬挂座,两个悬挂座对称设置,各悬挂座均具有一悬挂套筒,悬挂套筒内设有铰接衬套,铰接衬套与悬挂套筒之间设置减震橡胶,所述铰接衬套轴向设有铰接孔,所述横悬挂梁中段的下部设有用于悬挂发动机的支架。本上悬挂总成对发动机形成悬浮式支撑,可较多的吸收发动机震动产生的能量,减少了发动机对正三轮摩托车的冲击,提高三轮摩托车运行的平稳性及性能,增加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且便于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的悬挂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悬挂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悬挂结构包括车架,固定在车架上的发动机托架,发动机安装固定在发动机托架上,现有的这种发动机悬挂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当维修发动机时,需要拆卸发动机托架,维修不方便;另一方面,发动机运行时会产生震动,但发动机托架不具有缓冲功能,从而影响整车运行的平稳性。
另一种悬挂结构包括,车架前后悬挂支架,通过悬挂螺栓直接与发动机相对应的前后悬挂固定连接,由于发动机包裹在车架主梁管、下托架、车架悬挂支架之中,空间狭窄。维修时须从车架两侧拆卸下,对发动机部件进行维修,极为不便。此外,发动机与车架刚性连接,没有缓冲功能,无法消除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和冲击,容易造成整车零部件的损坏。造成驾乘的舒适性和平稳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本上悬挂总成对发动机形成悬浮式支撑,可较多的吸收发动机震动产生的能量,减少了发动机对正三轮摩托车的冲击,提高三轮摩托车运行的平稳性及性能,增加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且便于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包括一横悬挂梁,所述横悬挂梁左右两端的下方各固定连接有用于与车架纵梁铰接的悬挂座,两个悬挂座对称设置,各悬挂座均具有一悬挂套筒,悬挂套筒内设有铰接衬套,铰接衬套与悬挂套筒之间设置减震橡胶,所述铰接衬套轴向设有铰接孔,所述横悬挂梁的下部设有用于悬挂发动机的支架。
所述横悬挂梁为经冲压成型的横悬挂梁,横悬挂梁的横截面呈U形,U形的开口向下,横悬挂梁的两侧壁反向延伸,形成两折转边,横悬挂梁的折转边上设有用于与悬挂座连接的安装孔。
所述横悬挂梁的纵向呈上拱形状,其中段高于左右两端,横悬挂梁的横向呈前拱形状。
所述悬挂座的悬挂套筒上方焊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用于与横悬挂梁连接的安装孔,连接座上的安装孔与横悬挂梁的安装孔相对应。
所述连接座为经冲压折弯成型的连接座,连接座的横截面呈U形,U形的开口向下。
所述支架具有两个支耳,每个支耳上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
所述悬挂套筒的内壁设有尼龙套。
所述铰接衬套的铰接孔为阶梯孔,铰接衬套的铰接孔轴心位于悬挂套筒轴心的下方。
所述铰接衬套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所述减震橡胶为丁腈橡胶。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上悬挂总成的横悬挂梁左右两端的下方固定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悬挂座,悬挂座具有一悬挂套筒,悬挂套筒内设有的铰接衬套通过销轴与车架纵梁铰接,横悬挂梁通过其中段下部设有的支架与发动机上端螺栓固定,使发动机可以绕铰接衬套的轴心线转动,将发动机的震动转化为发动机的转动,形成对发动机的浮动支撑。铰接衬套与悬挂套筒之间设置减震橡胶,可较多的吸收发动机震动产生的能量,减少了发动机对正三轮摩托车的冲击,提高三轮摩托车运行的平稳性及性能,增加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由于铰接衬套通过销轴与车架铰接,只需要取下铰接衬套和发动机的前悬挂装置即可维修和保养发动机,更加方便。
横悬挂梁与悬挂座螺栓连接固定,避免悬挂梁与悬挂座固定连接后,由于车架悬挂支撑座与上悬挂组件总成装配尺寸存在公差,对减震橡胶产生扭转挤压力,不能很好缓减发动机运行产生的震动。螺栓固定连接由于有安装缝隙,可以自动补偿装配公差,使减震橡胶减震效果更好,且使用寿命更长。
横悬挂梁冲压为U形结构可以增强横悬挂梁的刚度,而且节约了材料,降低了重量。横悬挂梁的两侧壁反向延伸,形成两折转边,方便设置安装孔与连接座螺栓固定。
所述横悬挂梁的纵向呈上拱形状,拱形横悬挂梁受拉力时不易产生塑性变形,增加横悬挂梁的使用寿命。横悬挂梁的横向呈前拱形状,以保证发动机沿缸体轴线方向的重心点与发动机沿铰接衬套轴心线摆动的中心面重合。当发动机产生绕铰接衬套轴心线的摆动时,可以避免发动机产生摆动力臂,随着发动机运行时间递增、转速的高低变化、负载大小变化,逐渐增大摆动角加速度,产生自缴震动或共震,长期以往加速减震橡胶套的老化或失效,增大运行噪音。
悬挂套筒的内壁设有尼龙套,用于注塑成型减震橡胶。安装支架和悬挂套筒焊接后,尼龙套与铰接衬套以及注塑好的减震橡胶形成总成,将该总成压入悬挂套筒内。
铰接衬套的铰接孔轴心位于悬挂套筒轴心的下方。由于铰接衬套上部的减震橡胶为主要受力部分,这种结构可以更好的吸收发动机震动产生的能量,减少了发动机对正三轮摩托车的冲击。
所述铰接衬套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防止铰接衬套与减震橡胶发生相对转动,磨损减震橡胶。
本上悬挂总成通过上述结构对发动机形成悬浮式支撑,可较多的吸收发动机震动产生的能量,减少了发动机对正三轮摩托车的冲击,提高摩托车运行的平稳性及性能,防止整车零部件的损坏,驾乘的舒适性和平稳性更好。还增加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且发动机通过上悬挂总成铰接在车架上,当维修发动机时,只需要拆卸本上悬挂总成和发动机的前悬挂装置即可维修,更为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悬挂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附图中,1为横悬挂梁,11为折转边,2为悬挂座,21为悬挂套筒,22为连接座,3为铰接衬套,31为铰接孔,4为减震橡胶,5为支架,6为尼龙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为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一横悬挂梁1。所述横悬挂梁1的纵向呈上拱形状,其中段高于左右两端,拱形横悬挂梁受拉力时不易产生塑性变形,增加横悬挂梁的使用寿命。所述横悬挂梁1为经冲压成型的横悬挂梁1,横悬挂梁1的横截面呈U形,U形的开口向下,冲压为U形结构可以增强横悬挂梁的刚度,而且节约了材料,降低了重量。所述横悬挂梁1左右两端的下方各固定连接有用于与车架纵梁铰接的悬挂座2,两个悬挂座2对称设置,使横悬挂梁两端受力均匀。各悬挂座2均具有一悬挂套筒21,所述悬挂座2的悬挂套筒21上方焊接有连接座22,连接座22上设有用于与横悬挂梁1连接的安装孔。所述连接座22为经冲压折弯成型的连接座22,连接座22的横截面呈U形,U形的开口向下,冲压为U形结构可以增强连接座的刚度,而且节约了材料,降低了重量。横悬挂梁1的两侧壁反向延伸,形成两折转边11,横悬挂梁1的折转边11上设有用于与悬挂座2连接的安装孔,连接座22上的安装孔与横悬挂梁1的安装孔相对应。本实施例中,连接座上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分别位于连接座的两端,横悬挂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对应连接座的两个安装孔。横悬挂梁的两折转边既可以增加横悬挂梁的刚度,还方便设置安装孔与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悬挂套筒21内设有铰接衬套3,铰接衬套3与悬挂套筒21之间设置减震橡胶4,所述减震橡胶形成橡胶套,用于吸收发动机震动产生的能量。所述减震橡胶4为丁腈橡胶,此橡胶具有耐油性好、耐磨性高、粘结性强等特点。所述悬挂套筒21的内壁设有尼龙套6,用于注塑成型减震橡胶。所述悬挂套筒的内壁设有尼龙套,尼龙套用于与铰接衬套配合注塑成型减震橡胶。安装支架和悬挂套筒焊接后,尼龙套与铰接衬套以及注塑好的减震橡胶形成总成,将该总成压入悬挂套筒内。所述铰接衬套3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防止铰接衬套与减震橡胶发生相对转动,磨损减震橡胶。所述铰接衬套3轴向设有铰接孔31,所述铰接衬套3的铰接孔31为阶梯孔,铰接衬套通过螺栓与车架铰接,阶梯孔可以对螺帽让位。铰接衬套3的铰接孔31轴心位于悬挂套筒21轴心的下方,由于铰接衬套上部的减震橡胶为主要受力部分,这种结构可以更好的吸收发动机震动产生的能量,减少了发动机对正三轮摩托车的冲击。横悬挂梁的横向呈前拱形状,以保证发动机沿缸体轴线方向的重心点与发动机沿铰接衬套轴心线摆动的中心面重合。当发动机产生绕铰接衬套轴心线的摆动时,可以避免发动机产生摆动力臂,随着发动机运行时间递增、转速的高低变化、负载大小变化,逐渐增大摆动角加速度,产生自缴震动或共震,长期以往加速减震橡胶套的老化或失效,增大运行噪音。所述横悬挂梁1的下部设有用于悬挂发动机的支架5,本实施例中,支架位于横悬挂梁的中段,所述支架5具有两个支耳,每个支耳上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横悬挂梁通过螺栓与支架固定连接。
发动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横悬挂梁上。横悬挂梁两端的铰接衬套通过螺栓与车架铰接,即完成发动机的上悬挂。车架上设有用于与铰接衬套铰接的凸台,凸台上设有螺纹孔,螺栓的螺纹段与凸台螺纹连接,螺栓的光滑段与铰接衬套滑动配合。在三轮摩托车行驶过程中,上悬挂总成对发动机形成悬浮式支撑,减震橡胶可以吸收发动机震动产生的能量,减少了发动机对正三轮摩托车的冲击。由于上悬挂总成的铰接衬套通过螺栓与车架铰接,使发动机和横悬挂梁可以相对铰接衬套的轴心线转动,将发动机的震动转换为转动,进一步减震。
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原则精神的情况下进行些许改动的技术方案,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包括一横悬挂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悬挂梁(1)左右两端的下方各固定连接有用于与车架纵梁铰接的悬挂座(2),两个悬挂座(2)对称设置,各悬挂座(2)均具有一悬挂套筒(21),悬挂套筒(21)内设有铰接衬套(3),铰接衬套3与悬挂套筒(21)之间设置减震橡胶(4),所述铰接衬套(3)轴向设有铰接孔(31),所述横悬挂梁(1)的下部设有用于悬挂发动机的支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悬挂梁(1)为经冲压成型的横悬挂梁(1),横悬挂梁(1)的横截面呈U形,U形的开口向下,横悬挂梁(1)的两侧壁反向延伸,形成两折转边(11),横悬挂梁(1)的折转边(11)上设有用于与悬挂座(2)连接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悬挂梁(1)的纵向呈上拱形状,其中段高于左右两端,横悬挂梁(1)的横向呈前拱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座(2)的悬挂套筒(21)上方焊接有连接座(22),连接座(22)上设有用于与横悬挂梁(1)连接的安装孔,连接座(22)上的安装孔与横悬挂梁(1)的安装孔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2)为经冲压折弯成型的连接座(22),连接座(22)的横截面呈U形,U形的开口向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具有两个支耳,每个支耳上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套筒(21)的内壁设有尼龙套(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衬套(3)的铰接孔(31)为阶梯孔,铰接衬套(3)的铰接孔(31)轴心位于悬挂套筒(21)轴心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衬套(3)外周面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橡胶(4)为丁腈橡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49885 CN203142963U (zh) | 2013-03-29 | 2013-03-29 | 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49885 CN203142963U (zh) | 2013-03-29 | 2013-03-29 | 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42963U true CN203142963U (zh) | 2013-08-21 |
Family
ID=4897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4988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42963U (zh) | 2013-03-29 | 2013-03-29 | 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4296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1711A (zh) * | 2013-12-16 | 2014-03-26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前置的三轮摩托车 |
CN108189957A (zh) * | 2018-01-16 | 2018-06-22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摇架减振结构及踏板式摩托车 |
-
2013
- 2013-03-29 CN CN 201320149885 patent/CN2031429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1711A (zh) * | 2013-12-16 | 2014-03-26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前置的三轮摩托车 |
CN103661711B (zh) * | 2013-12-16 | 2016-03-23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前置的三轮摩托车 |
CN108189957A (zh) * | 2018-01-16 | 2018-06-22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摇架减振结构及踏板式摩托车 |
CN108189957B (zh) * | 2018-01-16 | 2023-10-13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摇架减振结构及踏板式摩托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91603A (zh) | 电动搬运车连杆辅助轮装置 | |
CN102328561A (zh) | 一种双减震单纵臂式独立悬架 | |
CN203142963U (zh) | 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总成 | |
CN201300707Y (zh)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113291402B (zh) | 一种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后减震结构 | |
CN203752819U (zh) | 一种口型副车架的前悬架总成 | |
CN203142965U (zh) | 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组件 | |
CN202169855U (zh) | 后桥总成 | |
CN201660095U (zh) | 发动机柔性悬挂结构 | |
CN202243732U (zh) | 一种半浮式驾驶室前悬置装置 | |
CN203142966U (zh) | 三轮摩托车的后置发动机的悬挂结构 | |
CN204083033U (zh) | 一种集成螺母的减振器安装端盖总成 | |
CN203142964U (zh) | 正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前悬挂装置 | |
CN210455067U (zh)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安装结构 | |
CN201849279U (zh) | 用于汽车扭力梁上的扭杆稳定装置 | |
CN210132963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减震器安装结构 | |
CN203921106U (zh) | 用于摩托车无级变速发动机的安装结构 | |
CN206679157U (zh) | 一种轻型摩托车无极变速发动机的安装支架 | |
CN205890441U (zh) | 一种代步车用双a臂摇架式可调下摇架总成 | |
CN201895741U (zh) | 一种可吸震的自行车架 | |
CN205674801U (zh) | 一种汽车盖板前悬架 | |
CN201800481U (zh) | 一种汽车减振器下推杆支架 | |
CN102717857A (zh) |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 |
CN202754085U (zh) | 四轮全地形摩托车的前独立悬挂 | |
CN213200002U (zh) | 一种电动车后悬挂减震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