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24521U - 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24521U
CN203124521U CN 201320090145 CN201320090145U CN203124521U CN 203124521 U CN203124521 U CN 203124521U CN 201320090145 CN201320090145 CN 201320090145 CN 201320090145 U CN201320090145 U CN 201320090145U CN 203124521 U CN203124521 U CN 203124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inge
fixed
workbench
or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901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AICHE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AICHE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AICHE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AICHE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901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24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24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245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包括工作台底板、工作台立柱、工作台上板、曲臂增力装置、双轨道装置、双轨道固定板、送料齿、模具上模板和模具下模板,曲臂增力装置的下端固定位于工作台上板上,工作台上板分别与4根工作台立柱竖直连接以螺丝固定,4根工作台立柱与工作台底板垂直固定,工作台上板与工作台底板平行,双轨道固定板固定位于工作台底板的左端,双轨道装置位于双轨道固定板上,送料齿锁在工作台底板上以螺丝连接,模具下模板位于工作台底板上以螺丝连接,模具上模板位于模具下模板的上部,模具上模板和冲头立柱以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曲臂增力装置和双轨道装置,精密控制,同时送料,同时自动切筋和成型。

Description

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机,尤其涉及一种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
背景技术
传统二极管生产中材料成型一般采用小吨位半自动压机,气缸或液压系统作为动力头,人工操作,一次摆放一条,手指需要伸入切筋模具内部操作,有一定危险性,效率比较低,产能不高,每人操作一台机器,需要大量人工;同时人工操作容易出现模具压伤手指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二极管材料成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操作时手指需要接触模具内部,产品品质受人工影响比较大,稳定性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产能大大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包括工作台底板、工作台立柱、工作台上板、曲臂增力装置、双轨道装置、双轨道固定板、送料齿、模具上模板和模具下模板,曲臂增力装置的下端固定位于工作台上板上,工作台上板分别与4根工作台立柱竖直连接以螺丝固定,4根工作台立柱与工作台底板垂直固定,工作台上板与工作台底板平行,双轨道固定板固定位于工作台底板的左端,双轨道装置位于双轨道固定板上,送料齿锁在工作台底板上以螺丝连接,模具下模板位于工作台底板上以螺丝连接,模具上模板位于模具下模板的上部,模具上模板和冲头立柱以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曲臂增力装置包括下底板、冲头立柱、冲头板、曲臂、立柱、上底板、同步带、马达固定板、马达、滚珠螺母和滚珠丝杆,滚珠丝杆位于曲臂增力装置的中部竖直放置,上端通过滚动轴承和轴承座与上底板连接,两组曲臂对称分布于滚珠丝杆的两侧,冲头板和两组曲臂通过轴销滑动连接,上底板与下底板通过4根立柱固定成一个整体,冲头立柱的上端螺丝固定位于冲头板上,下端螺纹部分用于连接模具上模板,马达固定位于上底板的一侧通过同步带与滚珠丝杆的上端连接,马达锁在马达固定板上,滚珠螺母与铰链动连板的另一端通过轴销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曲臂包括铰链下连板、铰链中板、铰链动连板、铰链立柱,铰链动连板的一端与铰链中板的一个角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动连板的另一端与滚珠螺母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下连板的一端与铰链中板的另一个角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下连板的另一端与冲头板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中板的第三个角与铰链立柱的一端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立柱以螺丝固定位于上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铰链中板上设有三个连接孔,三个连接孔连接形成不等边的钝角三角形,使得铰链立柱与铰链动连板的孔距要大于铰链立柱与铰链下连板的孔距,以实现增力。
优选地,所述铰链中板的形状为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双轨道装置包括前轨道、后轨道、料仓右侧板、料仓左侧板、后料盒、推料杆、推料气缸、推料气缸固定板、前料盒和中心隔板,前轨道和后轨道与料仓右侧板和料仓左侧板以90°角度安装位于工作台板上,前料盒和后料盒分别位于料仓左侧板和料仓右侧板的中部,分别位于中心隔板的两侧,推料气缸通过推料气缸固定板固定位于工作台板上,推料气缸的轴端部螺丝固定推料杆。
优选地,所述推料杆是一个U型的扁平钢板,U型开口分别对着前料盒和后料盒的方向,高度刚好处在前料盒或后料盒的最上一个缝隙位置。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了双轨道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产能比传统工艺提高数倍;一个人可以同时管理多台机器,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产能提高数倍,采用曲臂增力装置提高了冲切速度,对加工零件做精确控制,提高了产品品质,大大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2、本实用新型采用曲臂增力装置和双轨道装置,精密控制,同时送料,同时自动切筋和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曲臂增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轨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前料盒的主视图。
图5是前料盒的左视图。
图6是前料盒的俯视图。
其中:1为工作台底板,2为工作台立柱,3为工作台上板,4为曲臂增力装置,5为双轨道装置,6为双轨道固定板,7为送料齿,8为模具上模板,9为模具下模板,401为下底板,402为冲头立柱,403为冲头板,404为铰链下连板,405为铰链中板,406为铰链动连板,407为铰链立柱,408为立柱,409为上底板,410为同步带,411为马达固定板,412为马达,413为滚珠螺母,414为滚珠丝杆,501为前轨道,502为后轨道,503为料仓右侧板,504为料仓左侧板,505为后料盒,506为推料杆,507为推料气缸,508为推料气缸固定板,509为前料盒,510为中心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图1是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包括工作台底板1、工作台立柱2、工作台上板3、曲臂增力装置4、双轨道装置5、双轨道固定板6、送料齿7、模具上模板8和模具下模板9,曲臂增力装置4的下端固定位于工作台上板3上,工作台上板3分别与4根工作台立柱2竖直连接以螺丝固定,4根工作台立柱2与工作台底板1垂直固定,工作台上板3与工作台底板1平行,双轨道固定板6固定位于工作台底板1的左端,双轨道装置5位于双轨道固定板6上,送料齿7锁在工作台底板1上以螺丝连接,模具下模板9位于工作台底板1上以螺丝连接,模具上模板8位于模具下模板9的上部,模具上模板8和冲头立柱402以螺纹连接。
如图2所示,图2是曲臂增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曲臂增力装置4包括下底板401、冲头立柱402、冲头板403、曲臂、立柱408、上底板409、同步带410、马达固定板411、马达412、滚珠螺母413和滚珠丝杆414,滚珠丝杆414位于曲臂增力装置4的中部竖直放置,上端通过滚动轴承和轴承座与上底板409连接,两组曲臂对称分布于滚珠丝杆414的两侧,冲头板403和两组曲臂通过轴销滑动连接,上底板409与下底板401通过4根立柱408固定成一个整体,冲头立柱402的上端螺丝固定位于冲头板403上,下端螺纹部分用于连接模具上模板8,马达412固定位于上底板409的一侧通过同步带410与滚珠丝杆414的上端连接,马达412锁在马达固定板411上,滚珠螺母413与铰链动连板406的另一端通过轴销滑动连接。
曲臂包括铰链下连板404、铰链中板405、铰链动连板406、铰链立柱407,铰链动连板406的一端与铰链中板405的一个角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动连板406的另一端与滚珠螺母413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下连板404的一端与铰链中板405的另一个角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下连板404的另一端与冲头板403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中板405的第三个角与铰链立柱407的一端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立柱407以螺丝固定位于上底板409上。
铰链中板405上设有三个连接孔,三个连接孔连接形成不等边的钝角三角形,使得铰链立柱407与铰链动连板406的孔距要大于铰链立柱407与铰链下连板404的孔距,以实现增力。
铰链中板405的形状为三角形。
如图3所示,图3是双轨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双轨道装置5包括前轨道501、后轨道502、料仓右侧板503、料仓左侧板504、后料盒505、推料杆506、推料气缸507、推料气缸固定板508、前料盒509和中心隔板510,前轨道501和后轨道502与料仓右侧板503和料仓左侧板504以90°角度安装位于工作台板上,前料盒509和后料盒505分别位于料仓左侧板504和料仓右侧板503的中部,分别位于中心隔板510的两侧,推料气缸507通过推料气缸固定板508固定位于工作台板上,推料气缸507的轴端部螺丝固定推料杆506。
前料盒509的结构图4~6所示,图4是前料盒的主视图,图5是前料盒的左视图,图6是前料盒的俯视图。前料盒509和后料盒505的形状结构相同。
推料杆506是一个U型的扁平钢板,U型开口分别对着前料盒509和后料盒505的方向,高度刚好处在前料盒509或后料盒505的最上一个缝隙位置。
动作流程:需要冲切的框架放入前料盒509内或后料盒505,前料盒509或后料盒505分别放在(图3)中心隔板510的两侧,推料气缸507带动推料杆506同时推出两片框架到前轨道501、后轨道502上(图3部分),送料齿7同时拉住两片框架送入模具,曲臂增力装置4(图2)动作,马达412旋转,同步带410带动滚珠丝杆414旋转,滚珠螺母413向下运动,通过铰链动连板406推动铰链中板405以铰链立柱407为圆心做向下的旋转运动,推动铰链下连板404上端向外旋转,曲臂张开,推动冲头板403向下移动(图2部分),达到模具上模板8下压的效果;马达412反向旋转,曲臂收缩,冲头板403拉起,冲头立柱402上升,模具上模板8拉起打开,完成开模的动作,模具打开,等待再次送料(图1)。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底板(1)、工作台立柱(2)、工作台上板(3)、曲臂增力装置(4)、双轨道装置(5)、双轨道固定板(6)、送料齿(7)、模具上模板(8)和模具下模板(9),曲臂增力装置(4)的下端固定位于工作台上板(3)上,工作台上板(3)分别与4根工作台立柱(2)竖直连接以螺丝固定,4根工作台立柱(2)与工作台底板(1)垂直固定,工作台上板(3)与工作台底板(1)平行,双轨道固定板(6)固定位于工作台底板(1)的左端,双轨道装置(5)位于双轨道固定板(6)上,送料齿(7)锁在工作台底板(1)上以螺丝连接,模具下模板(9)位于工作台底板(1)上以螺丝连接,模具上模板(8)位于模具下模板(9)的上部,模具上模板(8)和冲头立柱(402)以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增力装置(4)包括下底板(401)、冲头立柱(402)、冲头板(403)、曲臂、立柱(408)、上底板(409)、同步带(410)、马达固定板(411)、马达(412)、滚珠螺母(413)和滚珠丝杆(414),滚珠丝杆(414)位于曲臂增力装置(4)的中部竖直放置,上端通过滚动轴承和轴承座与上底板(409)连接,两组曲臂对称分布于滚珠丝杆(414)的两侧,冲头板(403)和两组曲臂通过轴销滑动连接,上底板(409)与下底板(401)通过4根立柱(408)固定成一个整体,冲头立柱(402)的上端螺丝固定位于冲头板(403)上,下端螺纹部分用于连接模具上模板(8),马达(412)固定位于上底板(409)的一侧通过同步带(410)与滚珠丝杆(414)的上端连接,马达(412)锁在马达固定板(411)上,滚珠螺母(413)与铰链动连板(406)的另一端通过轴销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包括铰链下连板(404)、铰链中板(405)、铰链动连板(406)、铰链立柱(407),铰链动连板(406)的一端与铰链中板(405)的一个角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动连板(406)的另一端与滚珠螺母(413)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下连板(404)的一端与铰链中板(405)的另一个角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下连板(404)的另一端与冲头板(403)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中板(405)的第三个角与铰链立柱(407)的一端通过轴销滑动连接,铰链立柱(407)以螺丝固定位于上底板(40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中板(405)上设有三个连接孔,三个连接孔连接形成不等边的钝角三角形,使得铰链立柱(407)与铰链动连板(406)的孔距大于铰链立柱(407)与铰链下连板(404)的孔距,以实现增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中板(405)的形状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道装置(5)包括前轨道(501)、后轨道(502)、料仓右侧板(503)、料仓左侧板(504)、后料盒(505)、推料杆(506)、推料气缸(507)、推料气缸固定板(508)、前料盒(509)和中心隔板(510),前轨道(501)和后轨道(502)与料仓右侧板(503)和料仓左侧板(504)以90°角度安装位于工作台板上,前料盒(509)和后料盒(505)分别位于料仓左侧板(504)和料仓右侧板(503)的中部,分别位于中心隔板(510)的两侧,推料气缸(507)通过推料气缸固定板(508)固定位于工作台板上,推料气缸(507)的轴端部螺丝固定推料杆(5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杆(506)是一个U型的扁平钢板。
CN 201320090145 2013-02-27 2013-02-27 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24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90145 CN203124521U (zh) 2013-02-27 2013-02-27 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90145 CN203124521U (zh) 2013-02-27 2013-02-27 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24521U true CN203124521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32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9014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24521U (zh) 2013-02-27 2013-02-27 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245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7217A (zh) * 2014-02-28 2014-05-28 深圳市华龙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切筋成型设备的动力冲头结构
CN110154154A (zh) * 2019-05-29 2019-08-23 安徽大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筋成型装置
CN110253664A (zh) * 2019-05-29 2019-09-20 安徽大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切筋成型系统的移料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7217A (zh) * 2014-02-28 2014-05-28 深圳市华龙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切筋成型设备的动力冲头结构
CN103817217B (zh) * 2014-02-28 2015-09-23 深圳市华龙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切筋成型设备的动力冲头结构
CN110154154A (zh) * 2019-05-29 2019-08-23 安徽大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筋成型装置
CN110253664A (zh) * 2019-05-29 2019-09-20 安徽大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切筋成型系统的移料装置
CN110154154B (zh) * 2019-05-29 2021-06-15 安徽大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筋成型装置
CN110253664B (zh) * 2019-05-29 2021-06-15 安徽大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切筋成型系统的移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94548U (zh) 双穴模注塑水口自动冲切机
CN203124521U (zh) 双轨道自动切筋成型机
CN102371704A (zh) 纸塑袋立体成型机
CN206912009U (zh) 一种下模移动式冲压装置
CN103212628B (zh) 钣金成型的组合模具
CN202934022U (zh) 一种台铃铃体切口模具
CN202271568U (zh) 纸塑袋立体成型机
CN202028677U (zh) 一种开关盒冲孔模具
CN215998757U (zh) 模具生产用热锻打孔装置
CN204974850U (zh) 一种用于钢安全壳u型支撑架的成型装置
CN211915141U (zh) 一种铝蜂窝芯加工用热压成型装置
CN204936000U (zh) 一种全自动模内取出装置
CN203209551U (zh) 一种二极管引线成型压扁模具
CN207971266U (zh) 一种汽车冲压薄板自动切边装置
CN203991719U (zh) 新型挤压机
CN202498147U (zh) 一种折边模具减磨装置
CN203061627U (zh) 一种折弯装置
CN202701149U (zh) 弯管模具
CN202087760U (zh) 封闭式锻造装置
CN202683745U (zh) 冷藏室内衬冲孔机
CN110978136A (zh)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快速切边工艺的联动生产线
CN206197221U (zh) 一种数控皮革裁剪机
CN208906256U (zh) 先正翻后侧整结构
CN209680886U (zh) 一种电池极板拉网机
CN202045919U (zh) 一种纸品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