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38263U -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38263U
CN202838263U CN2012205118260U CN201220511826U CN202838263U CN 202838263 U CN202838263 U CN 202838263U CN 2012205118260 U CN2012205118260 U CN 2012205118260U CN 201220511826 U CN201220511826 U CN 201220511826U CN 202838263 U CN202838263 U CN 202838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connection pad
lateral surface
substrate
b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5118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玺
陈郁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38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382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包括基板、感应结构层及电性接垫层。基板具有感应面及外侧面,基板的外侧面与感应面定义边界。感应结构层形成于基板的感应面上且延伸至边界。电性接垫层形成于基板的外侧面并延伸至边界,以连接于感应结构层。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感应结构与信号传输线分别形成于不同元件的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触控面板包括基板、感应层及多条信号传输线,其中,感应层形成于基板上,而信号传输线连接于感应层且形成于基板的边缘。信号传输线可传输感应层的触控信号给一电路板。
然而,由于基板需要提供边缘部给信号传输线,因此基板的尺寸无法有效缩小。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触控面板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触控面板,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触控面板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缩小触控面板的尺寸,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具有感应面及外侧面,该外侧面与该感应面定义边界;感应结构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感应面上且延伸至该边界;以及电性接垫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外侧面并延伸至该边界,以连接于该感应结构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感应结构层包括多个感应结构,该电性接垫层包括多个接垫,各该接垫连接于对应的该感应结构。
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的感应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感应列,各该第一感应列沿第一方向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及多条第一连接线,相邻两个该第一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线连接;以及多个第二感应列,各该第二感应列沿第二方向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及多条第二连接线,相邻两个该第二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该第二连接线连接。
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邻近该边界的该第一感应电极的边缘与该边界实质上对齐,且邻近该边界的该第二感应电极的边缘与该边界实质上对齐。
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基板的该外侧面包括第一外侧面及第二外侧面,所述接垫包括多个第一侧面接垫及多个第二侧面接垫,所述第一侧面接垫形成于该第一外侧面上,以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列,而所述第二侧面接垫形成于该第二外侧面上,以连接所述第二感应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具有感应面及外侧面,该外侧面与该感应面定义边界;感应结构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感应面上且延伸至该边界;及电性接垫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外侧面并延伸至该边界,以连接于该感应结构层;显示面板;以及外框,包括:框体,容置该触控面板及该显示面板且具有内侧面;及信号线层,形成于该框体的该内侧面上,且连接于该电性接垫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框体具有内底面,该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印刷电路板,设于该框体的该内底面上;其中,该信号线层从该内侧面延伸至该内底面并于该内底面上延伸至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
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感应结构层包括多条感应结构,该电性接垫层包括多个接垫,各该接垫连接于对应的该感应结构。
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感应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感应列,各该第一感应列沿第一方向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及多条第一连接线,相邻两个该第一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线连接;以及多个第二感应列,各该第二感应列沿第二方向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及多条第二连接线,相邻两个该第二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该第二连接线连接。
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邻近该边界的该第一感应电极的边缘与该边界实质上对齐,且邻近该边界的该第二感应电极的边缘与该边界实质上对齐。
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基板的该外侧面包括第一外侧面及第二外侧面,所述接垫包括多个第一侧面接垫及多个第二侧面接垫,所述第一侧面接垫形成于该第一外侧面上,以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列,而所述第二侧面接垫形成于该第二外侧面上,以连接所述第二感应列。
前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框体的该内侧面包括第一内侧面及第二内侧面,该触控面板的该第一外侧面面对该框体的该第一内侧面,而该触控面板的该第二外侧面面对该框体的该第二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可缩小触控面板的尺寸的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外观图。
图2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B绘示图2A中沿方向C-C的剖视图。
图3绘示图2A的外框的外观图。
图4绘示图1的触控面板设于图3的外框上的示意图。
图5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外观图。
图6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外框的外观图。
图7绘示图5的触控面板与图6的外框组装后的外观图。
图8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外观图。
图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外框的外观图。
图10绘示图8的触控面板设于图9的外框上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300:触控显示面板        110、210、310:触控面板
111、311:基板                111a:感应面
111b:相对面                  111s1:第一外侧面
111s2:第二外侧面             111s3:内底面
112:感应结构层               113、213:电性接垫层
1131、2131:第一侧面接垫      1132、2132:第二侧面接垫
114:感应结构                 114x:第一感应列
114x1:第一感应电极           114x2:第一连接线
114y:第二感应列              114y1:第二感应电极
114y2:第二连接线        114x3、114y3:边界感应电极
120:显示面板            130、230、330:外框
131、331:框体           1311:第一侧壁
1312:第二侧壁           1313:侧壁
131s1、131s2:内侧面     131s3:内底面
140、240:信号线层       141、241:第一信号线
142、242:第二信号线     143:第一信号接垫
144:第二信号接垫        150:印刷电路板
160:黏结件              170:保护膜
180:盖板                3111:第一侧部
3112:第二侧部           390:数字照相机
380:遮光层              B1、B2、B3:边界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R1、R2:区域             T:厚度
W: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外观图。本实施利中,触控面板110为电容式触控面板。
触控面板110包括基板111、感应结构层112及电性接垫层113。
基板111具有感应面111a及外侧面,本实施例中,外侧面包括第一外侧面111s1及第二外侧面111s2,第一外侧面111s1与第二外侧面111s2例如是相邻接的两个外侧面。第一外侧面111s1及第二外侧面111s2定义基板111的边界,其中,第一外侧面111s1与感应面111a连接于边界B1,而第二外侧面111s2与感应面111a连接于另一边界B2。
基板111的材质例如是玻璃、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thylenet 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或环烯烃共聚合物(Cyclic OlefinCopolymer)等透明材质。
如图1所示,感应结构层112形成于基板111的感应面111a上且延伸至边界B1及B2。感应结构层112包括多条感应结构114。感应结构114可感应以传送触控信号至印刷电路板150(印刷电路板150绘示于图3),印刷电路板150依据触控信号计算该位置的坐标。
本实施例中,感应结构114包括多个第一感应列114x及多个第二感应列114y。
如图1所示,此些第一感应列114x依序并排形成于基板111上。第一感应列114x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114x1及多条第一连接线114x2。第一感应电极114x1沿第一方向D1依序排列于基板111上,其中第一方向D1例如是X轴向,而相邻两个第一感应电极114x1由第一连接线114x2连接。第一感应列114x可感应手指或触控笔的触控,进而传输对应的触控信号至印刷电路板150。
如图1所示,第一感应电极114x1中包括多个边界感应电极114x3,其中边界感应电极114x3邻近边界B1,且边界感应电极114x3的边缘位于边界B1上。
如图1所示,第二感应列114y依序并排形成于基板111上。第二感应列114y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114y1及多条第二连接线114y2。第二感应电极114y1沿第二方向D2依序排列于基板111上,其中第二方向D2例如是Y轴向,而相邻两个第二感应电极114y1由第二连接线114y2连接。第二感应列114y可感应手指或触控笔的触控。此外,第二连接线114y2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线114x2被绝缘块(未绘示)电性隔离,可避免第二感应列114y电性接触于第一感应列114x。
如图1所示,第二感应电极114y1包括多个边界感应电极114y3。其中,边界感应电极114y3邻近边界B2,且边界感应电极114y3的边缘位于边界B2上。
此外,第一感应电极114x1及第二感应电极114y1的材料例如是透明导电材料(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或透明的有机导电材料,其中,透明导电材料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或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而透明的有机导电材料例如是聚乙撑二氧噻吩(PEDOT)。第一连接线114x2及第二连接线114y2的材质例如是金属或透明导电材料,其中金属可选自于由钛、铝、钼、铜、银及其组合所构成的群组。
如图1所示,电性接垫层113形成于基板111的外侧面上并延伸至边界B1及B2,以连接于感应结构层112。电性接垫层113包括多个第一侧面接垫1131及多个第二侧面接垫1132。第一侧面接垫1131连接于第一感应列114x,例如是连接于对应的边界感应电极114x3,而第二侧面接垫1132连接于第二感应列114y,例如是连接于对应的边界感应电极114y3。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接垫1131由边界B1延伸至基板111的相对面111b的边界B3,其中相对面111b与感应面111a是第一基板111的相对二面。也就是说,第一侧面接垫1131的宽度W实质上等于基板111的厚度T,然此非用以限制本实施例。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接垫1131可不延伸至相对面111b的边界B3(容后说明)。
第一侧面接垫1131是由导电材料构成,例如是铜箔或其它金属材料。第一侧面接垫1131可采用网印或转印技术形成于基板111的第一外侧面111s1。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接垫1131可采用化学气相沈积、无电镀法(electroless plating)、电解电镀(electrolytic plating)、印刷、旋涂、喷涂、溅镀(sputtering)或真空沈积法(vacuum deposition)等技术形成,且可选择性搭配图案化技术,如(photolithography)或化学蚀刻(chemical etching)。第二侧面接垫1132的材质及形成方法相似于第一侧面接垫1131,容此不赘述。
请同时参照图1、图2A和图2B,图2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B绘示图2A中沿方向C-C的剖视图。
触控面板110可通过第一侧面接垫1131及第二侧面接垫1132电性接触于外框130(图2B)上的信号线层140(图2B)。在此情况下,触控面板110可省略信号线层,使触控面板110的尺寸可以缩小。此外,由于触控面板110可通过第一侧面接垫1131及第二侧面接垫1132电性接触于外框130上的信号线层140,进而连接印刷电路板150,故触控面板110可省略软性电路板。
触控显示面板100可应用于手持式电子装置、笔记型计算机及平板计算机,本实施例是以手机为例。
如图2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上述触控面板110、显示面板120及外框130。
如图2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区域R1大致上等于触控面板110的感应面111a的区域范围,由于信号层可不形成于触控面板110的感应面111a的边缘,故触控显示面板100可省略边缘遮光层(如黑色矩阵),使得触控显示面板100形同一无边框设计。
如图2B所示,显示面板120例如是电泳式显示器、胆固醇液晶显示器、双稳态显示器、多稳态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器或其它种类显示器。
触控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黏结件160,例如是双面胶(Double-SideAdhesive,DSA),用以黏结显示面板120与触控面板110。
如图2B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盖板(cover lens)180。盖板180覆盖触控面板110的感应面111a,以保护感应结构层112。此外,盖板180的材质例如是玻璃或塑料。
请参照图3,其绘示图2A的外框的外观图。外框130包括框体131及信号线层140。其中,框体131可容置触控面板110、显示面板120及盖板180。
本实施例中,框体131包括第一侧壁1311及第二侧壁1312,当触控面板110设于框体131上,第一侧壁1311对应于第二外侧面111s2,而第二侧壁1312对应于第一外侧面111s1。
如图3所示,框体131具有内侧面及内底面131s3,其中内侧面包括第一内侧面131s1及第二内侧面131s2。触控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印刷电路板150,印刷电路板150设于框体131的内底面131s3上。
如图3所示,信号线层140形成于框体131的第一内侧面131s1、第二内侧面131s2及内底面131s3上,且信号线层140可连接于触控面板110的电性接垫层113(当触控面板110设于外框130上后)。信号线层140从第一内侧面131s1及第二内侧面131s2延伸至内底面131s3上并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150。
如图3及图4所示,图4绘示图1的触控面板设于图3的外框上的示意图。为清楚表达图示,图4未绘示图3的侧壁1313。
如图4所示,当触控面板110设于外框130上时,触控面板110的相对面111b面对框体131的内底面131s3、触控面板110的第一外侧面111s1面对框体131的第一内侧面131s1,而第二外侧面111s2面对框体131的第二内侧面131s2。
本实施例中,虽然触控面板110的感应面111a以朝外的方式设于外框130,然盖板180可保护形成于感应面111a的感应结构层112(未绘示于图4中)。另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10可以感应面111a朝内的方式配置(即感应结构层112朝向外框130内部),在此情况下,可采用保护膜170(图10)取代盖板180。本实施例中,盖板180的尺寸可大于触控面板110。
如图3及图4所示,外框130的信号线层140包括多条信号线,各信号线电性连接于触控面板110的电性接垫层113中对应的第一侧面接垫1131或第二侧面接垫1132。进一步地说,信号线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141及多条第二信号线142。第一信号线141连接于对应的第一侧面接垫1131(图4),以传输来自于第一感应列114x的触控信号至印刷电路板150。相似地,第二信号线142的连接方式也是如此。此外,第一信号线141及第二信号线142的材质例如是金属。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141及/或第二信号线142沿实质上垂直于内底面111s3的方向延伸至内底面111s3,然此非用以限制本实施例。另一实施例中,信号线可以沿其它方向延伸至内底面111s3(容后说明)。
如图3及图4所示,信号线层140还包括多个第一信号接垫143及多个第二信号接垫144。当触控面板110设于外框130上时,第一信号线141连接于对应的第一信号接垫143,而第二信号线142连接于对应的第二信号接垫144。第一信号接垫143提供一大面积,使第一信号接垫143以大面积与对应的第一侧面接垫1131电性接触,以提升电性质量。相似地,第二信号接垫144的结构也是如此。
信号线层140是由导电材料构成,例如是铜箔或其它金属材料。信号线层140可采用网印或转印技术形成于外框130。另一实施例中,信号线层140可采用化学气相沈积、无电镀法(electroless plating)、电解电镀(electrolytic plating)、印刷、旋涂、喷涂、溅镀(sputtering)或真空沈积法(vacuum deposition)等技术形成,然可选择性地搭配上述图案化技术。
请参阅图5,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外观图。触控面板310包括基板311、感应结构层112及电性接垫层113。相较于基板111,本实施例的基板3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部3111与第二侧部3112。感应结构层112及电性接垫层113还形成于第一侧部3111及第二侧部3112上,其结构及形成方法相似于上述实施例,容此不再赘述。
触控面板310还包括遮光层380,形成于第一侧部3111及第二侧部3112上,并且遮光层380覆盖形成于第一侧部3111及第二侧部3112上的感应结构层112,避免感应结构层112从外观上暴露出来。其中,遮光层380例如是黑色矩阵(BM)。
请参照图6,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外框的外观图。外框330包括框体331及信号线层140。信号线层140形成于框体331的内表面。相较于图3的外框130,本实施例的外框330可省略第一侧壁1311、第二侧壁1312及侧壁1313。
请参照图7,其绘示图5的触控面板与图6的外框组装后的外观图。触控显示面板300包括上述触控面板310、显示面板120(未绘示于图7中)及外框330。触控面板310的范围对应于触控显示面板300的区域R2。本实施例中,外框330的内尺寸实质上等于触控面板310的外尺寸。
触控面板310的电性接垫层113与外框330的信号线层140的连接关系相似于上述触控面板110的电性接垫层113与外框130的信号线层140的连接关系,容此不再赘述。
此外,触控显示面板300更包括至少一个光学元件,例如是数字照相机390,且光学元件可对应遮光层380的区域配置于外框330内。借由遮光层380的遮蔽,可避免数字照相机390的至少一部分从外观上暴露出来。
请参阅图8,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外观图。触控面板110包括基板111、感应结构层112及电性接垫层213。
电性接垫层213包括多个第一侧面接垫2131及多个第二侧面接垫2132。第一侧面接垫2131连接于第一感应列114x,例如是连接于对应的边界感应电极114x3,而第二侧面接垫2132连接于第二感应列114y,例如是连接于对应的边界感应电极114y3。
本实施例中,并非所有的第一侧面接垫2131都延伸至相对面111b的边界B3,有些第一侧面接垫2131可不延伸至相对面111b。未延伸至相对面111b的第一侧面接垫2131的宽度W小于基板111的厚度T。相似地,第二侧面接垫2132的配置情况也是如此。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接垫2131的宽度W及第二侧面接垫2132的宽度W沿第二方向D2是渐缩或渐扩。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接垫2131的宽度W及第二侧面接垫2132的宽度W可任意变化,并不受渐缩或渐扩的限制。
本实施例对第一侧面接垫2131的宽度及延伸方式不并做任何限制,只要触控面板210的第一侧面接垫2131电性接触于外框230中对应的第一信号线241时(图10)不会与邻近的第一信号线241短路即可。相似地,触控面板210的第二侧面接垫2132的限制情况也是如此。
此外,图1及图5的电性接垫层亦可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性接垫层213的设计。
请参阅图9,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外框的外观图。外框230包括框体131及信号线层240。框体131可容置触控面板110、显示面板120及保护膜170。
信号线层240包括多条信号线,各信号线电性连接电性接垫层213中的第一侧面接垫2131或第二侧面接垫2132,以下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0,其绘示图8的触控面板设于图9的外框上的示意图。
信号线层240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241及多条第二信号线242。各第一信号线241连接于电性接垫层213中对应的第一侧面接垫2131,以传输来自于第一感应列114x的触控信号至印刷电路板150。
当触控面板210设于外框230上时,各第一信号接垫143接触对应的第一侧面接垫2131。虽然图未绘示,然各第二信号接垫144接触对应的第二侧面接垫2132。
如图9及图10所示,第一信号线241及/或第二信号线242可沿实质上平行于内底面111s3的方向延伸至与印刷电路板150对应的位置,然后再沿实质上垂直于内底面111s3的方向延伸至内底面111s3,然后再内底面111s3上延伸至连接于印刷电路板150。
综上所述,第一信号线241及/或第二信号线242于第一内侧面131s1及第二内侧面131s2可沿垂直及/或水平方向延伸。当第一信号线241及/或第二信号线242延伸至内底面131s3后,其亦可沿垂直及/或水平方向延伸。只要第一信号线241与对应的第一侧面接垫2131电性接触(如图10)时不会与邻近的第一侧面接垫2131短路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信号线241的宽度及延伸方式不并做任何限制。相似地,第二信号线242的限制情况也是如此。
此外,第一信号线241与第一侧面接垫2131的设计可相互配合变更。相似地,第二信号线242与第二侧面接垫2132的设计亦是如此。
此外,保护膜170形成于触控面板110上,可保护触控面板110。保护膜170材质可包含氧化硅、氟化镁、氧化铝或氧化钇。
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10的感应面111a朝内的方式设于外框130上,故可使用保护膜170取代盖板。另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10可以感应面111a朝外的方式设于外框130上(即感应结构层112朝向外框130外部),在此情况下,盖板180(图2B)可设于感应面111a上,以保护形成于感应面111a的感应结构层112(未绘示于图10)。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可缩小触控面板的尺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板,具有感应面及外侧面,该外侧面与该感应面定义边界;
感应结构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感应面上且延伸至该边界;以及
电性接垫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外侧面并延伸至该边界,以连接于该感应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应结构层包括多个感应结构,该电性接垫层包括多个接垫,各该接垫连接于对应的该感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结构包括:
多个第一感应列,各该第一感应列沿第一方向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包括:
多个第一感应电极;及
多条第一连接线,相邻两个该第一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线连接;以及
多个第二感应列,各该第二感应列沿第二方向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包括:
多个第二感应电极;及
多条第二连接线,相邻两个该第二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该第二连接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邻近该边界的该第一感应电极的边缘与该边界实质上对齐,且邻近该边界的该第二感应电极的边缘与该边界实质上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该外侧面包括第一外侧面及第二外侧面,所述接垫包括多个第一侧面接垫及多个第二侧面接垫,所述第一侧面接垫形成于该第一外侧面上,以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列,而所述第二侧面接垫形成于该第二外侧面上,以连接所述第二感应列。
6.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具有感应面及外侧面,该外侧面与该感应面定义边界;
感应结构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感应面上且延伸至该边界;及
电性接垫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外侧面并延伸至该边界,以连接于该感应结构层;
显示面板;以及
外框,包括:
框体,容置该触控面板及该显示面板且具有内侧面;及
信号线层,形成于该框体的该内侧面上,且连接于该电性接垫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具有内底面,该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
印刷电路板,设于该框体的该内底面上;
其中,该信号线层从该内侧面延伸至该内底面并于该内底面上延伸至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应结构层包括多条感应结构,该电性接垫层包括多个接垫,各该接垫连接于对应的该感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结构包括:
多个第一感应列,各该第一感应列沿第一方向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包括:
多个第一感应电极;及
多条第一连接线,相邻两个该第一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该第一连接线连接;以及
多个第二感应列,各该第二感应列沿第二方向形成于该基板上且包括:
多个第二感应电极;及
多条第二连接线,相邻两个该第二感应电极由对应的该第二连接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邻近该边界的该第一感应电极的边缘与该边界实质上对齐,且邻近该边界的该第二感应电极的边缘与该边界实质上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该外侧面包括第一外侧面及第二外侧面,所述接垫包括多个第一侧面接垫及多个第二侧面接垫,所述第一侧面接垫形成于该第一外侧面上,以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列,而所述第二侧面接垫形成于该第二外侧面上,以连接所述第二感应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该内侧面包括第一内侧面及第二内侧面,该触控面板的该第一外侧面面对该框体的该第一内侧面,而该触控面板的该第二外侧面面对该框体的该第二内侧面。
CN2012205118260U 2011-11-25 2012-09-28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382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22409U TWM425334U (en) 2011-11-25 2011-11-25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TW100222409 2011-1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38263U true CN202838263U (zh) 2013-03-27

Family

ID=464624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51182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38263U (zh) 2011-11-25 2012-09-28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210370642.1A Active CN103135833B (zh) 2011-11-25 2012-09-28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0642.1A Active CN103135833B (zh) 2011-11-25 2012-09-28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35229A1 (zh)
JP (1) JP3180669U (zh)
CN (2) CN202838263U (zh)
DE (1) DE202012103998U1 (zh)
TW (1) TWM4253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5833A (zh) * 2011-11-25 2013-06-05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6662942A (zh) * 2014-06-27 2017-05-10 夏普株式会社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12306277A (zh) * 2019-08-02 2021-02-02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6082U (en) * 2011-11-29 2012-04-0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JP5347096B1 (ja) * 2012-09-13 2013-11-20 株式会社ワンダーフューチャ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と表示装置を具備する入出力一体型装置
TWI497365B (zh) * 2013-01-21 2015-08-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無邊框之可攜式觸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1445393A (zh) * 2013-05-24 2014-12-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TWI576759B (zh) * 2013-09-27 2017-04-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畫面解析度調整方法
TWI579753B (zh) * 2014-06-16 2017-04-21 新益先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裝置及其操作模式轉換方法
CN105468179A (zh) * 2014-08-12 2016-04-06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装置
CN104991672B (zh) * 2015-07-06 2018-06-05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装置及电子装置
JP6369616B1 (ja) * 2017-11-07 2018-08-08 Smk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ウェアラブル機器
KR102456493B1 (ko) * 2017-12-21 2022-10-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464097B1 (ko) * 2017-12-28 2022-1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124167A (zh) * 2018-10-31 2020-05-08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8479B (en) * 2001-02-27 2003-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for the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070057278A (ko) * 2004-11-24 2007-06-04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실드가 부착된 커넥터 및 회로 기판 장치
US7514724B2 (en) * 2007-03-23 2009-04-07 Avago Technologies Ecbu Ip (Singapore) Pte. Ltd. Solid state light source having a variable number of dies
US20090183819A1 (en) * 2007-12-27 2009-07-23 Tsutomu Matsuhira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 display device
JP5155826B2 (ja) * 2007-12-27 2013-03-0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395008B (zh) * 2009-10-22 2013-05-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器裝置
CN101800008A (zh) * 2010-02-02 2010-08-11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装置
CN101833905A (zh) * 2010-02-02 2010-09-15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装置
TW201135314A (en) * 2010-04-12 2011-10-16 Wintek Corp Touch sensing panel,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sensing panel
CN102236483B (zh) * 2010-05-04 2016-03-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及其扫描方法
CN201903870U (zh) * 2010-09-14 2011-07-20 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模块
TWM425334U (en) * 2011-11-25 2012-03-2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5833A (zh) * 2011-11-25 2013-06-05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3135833B (zh) * 2011-11-25 2016-08-03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6662942A (zh) * 2014-06-27 2017-05-10 夏普株式会社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12306277A (zh) * 2019-08-02 2021-02-02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12306277B (zh) * 2019-08-02 2023-05-16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2103998U1 (de) 2012-10-31
TWM425334U (en) 2012-03-21
CN103135833A (zh) 2013-06-05
JP3180669U (ja) 2012-12-27
CN103135833B (zh) 2016-08-03
US20130135229A1 (en) 201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38263U (zh)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US20200333918A1 (en) Flexible touch display panel
CN101887324B (zh) 感测式显示装置
KR101140920B1 (ko) 정전용량식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CN205121521U (zh)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092442B (zh) 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US8653382B2 (en) Electrostatic capacitive type touch screen panel
CN201622557U (zh) 触控面板改良
CN104571733B (zh) 触控面板
CN102830868B (zh) 透明粘结单元和具有其的触摸屏
US9092106B2 (en) Touch panel
CN103531608A (zh) 触控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2929596U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3439818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6125986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8921727B2 (en) Double-layer electrode device
CN102221754B (zh) 具有内嵌触控装置的显示器
US20210311589A1 (en) Touch panel
CN105702701A (zh) 压电触控式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1493594A (zh) 一种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显示装置
CN201293893Y (zh) 一种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显示装置
KR102268372B1 (ko) 터치 감지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4699290A (zh) 触控面板
CN203455796U (zh) 触控结构
CN206379353U (zh) 一种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