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8179A - 一种面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8179A
CN105468179A CN201410394778.5A CN201410394778A CN105468179A CN 105468179 A CN105468179 A CN 105468179A CN 201410394778 A CN201410394778 A CN 201410394778A CN 105468179 A CN105468179 A CN 105468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ead
lead wire
face equipment
functional layer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47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士敏
钟荣苹
郭志勇
朱泽力
李绍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ai B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Shenzhen Laibao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ai B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Shenzhen Laibao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ai B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Shenzhen Laibao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ai B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47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681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68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8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装置,其至少包括一基板,一功能层、第一导电引线、第二导电引线以及一壳体,所述基板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邻接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导电引线至少部分位于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与所述功能层电性连接,所述壳体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侧面结合,所述第二导电引线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侧面结合的位置,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面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一种将显示与触控传感器相结合,通过对显示界面进行操作,实现人机交互的技术。触摸传感器感知操作者指向显示屏幕或与显示屏幕发生接触的区域,控制电路将此区域的位置与显示屏显示的内容相关连,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直观的操作。触摸屏根据感知操作者触摸位置的不同机理,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超声波式、压电式、光学式等多种,经过多年的发展,上述的触摸传感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均已广泛应用。为了在便携式电子装置有限的尺寸上尽可能地显示更多的内容,使产品更具吸引力,外观更吸引消费者,更具大面积的显示屏和更窄的显示屏壳体是业界追求的目标。
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结构示意图,所示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功能区域101和周边区域102,所述功能区域101包括多条电极线(图中未示出),所述周边区域102上设置有多条电极引线111,所述电极引线111将所述电极线引至处理器,并实现信号的传输。为了实现窄边框,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减小电极引线111的线宽,然而线宽的减小势必会导致电阻的增大,不利于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因此,如何更好的实现面板的窄边框,亟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面板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其至少包括一基板,一功能层、第一导电引线、第二导电引线以及一壳体,所述基板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邻接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导电引线至少部分位于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与所述功能层电性连接,所述壳体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侧面结合,所述第二导电引线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侧面结合的位置,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第一导电引线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并部分覆盖住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引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至少有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引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至少有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第一侧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连接部沿着所述功能层至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的跨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方向上厚度。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功能层为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至少包括多条触控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功能层在同一制程中一并制成。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面板装置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邻接并环绕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以及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制成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第二导电引线的材料为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第一导电引线沿着所述功能层至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的跨度逐渐增大。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者所述第一侧面为弧形表面。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由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引线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侧面结合的位置,所述第二导电引线直接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电性连接,因此,无需在所述面板装置的第二区域设置例如图1现有技术中的需占据一定空间的电极引线,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化。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面板装置200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装置300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文字说明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考图2和图3,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所述面板装置200沿A-A方向的的截面示意图。所述面板装置200至少包括一基板201,一功能层202、第一导电引线203、第二导电引线204以及一壳体20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装置200为触控面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装置还可为显示面板。
所述基板201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201a和第一侧面201b,所述第一侧面201b邻接于所述第一表面201a,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面201b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201a,所述第一表面201a和第一侧面201b为光滑且连续的平面。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者所述第一侧面为弧形表面,此方式有利于防止第一导电引线203的断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一侧面均可以为不规则的曲面。所述基板201由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功能层202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201a,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层202为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至少包括多条触控电极202a,多条所述触控电极202a延伸邻近所述第一侧面201b的位置,图中仅示出了多条沿A-A方向的触控电极202a,在垂直于所述A-A方向,所述触控层还包括多条感应电极(图中未示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电极还可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相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上;或者所述面板装置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感应电极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所述第一导电引线203形成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功能层202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引线203与所述触控电极202a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引线203具有第一连接部203a和第二连接部203b,所述第一连接部203a位于所述基板201的第一表面201a,所述第二连接部203a位于所述第一侧面201b,并且第二连接部203b部分覆盖住所述第一连接部203a,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一侧面201b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201a,因此,所述第二连接部203a亦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3a。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03a和第二连接部203b一体化成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203a沿着所述功能层202至所述第一侧面201b的方向上的跨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03b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201b方向上厚度,制成所述第一导电引线203和所述触控电极202a的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锡铟等。且所述第一导电引线203与所述触控电极202a在同一制程中一并制成。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引线203沿着所述功能层202至所述第一侧面201b的方向(即图2中的A-A方向)上的跨度逐渐增大,此方式设置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导电引线203的横截面积,进而降低第一导电引线203的电阻。
所述第二导电引线20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03b电性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电引线204设置于所述壳体205上,且至少有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201b所在的平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亦可以不设置于所述壳体上,而是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侧面结合的其他位置,且其仅起到导出线的作用。制成第二导电引线204的材料为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混合物;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制成所述第一导电引线203和所述第二导电引线204均为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混合物。所述壳体205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侧面201b结合,具体结合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所述面板装置200具有第一区域210和第二区域220,所述第二区域220邻接并环绕所述第一区域210,所述功能层202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210,所述第一电极引线203、第二电极引线204以及壳体205位于所述第二区域220。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由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20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表面上201a,所述第二导电引线204设置于所述壳体205与所述第一侧面201b结合的位置,所述第二导电引线204直接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电性连接,因此,无需在所述面板装置200的第二区域220设置例如图1现有技术中的需占据一定空间的电极引线111,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200在不影响电极引线电阻的前提下有利于窄边框化。
如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装置300的截面示意图,至少包括一基板301,一功能层302、第一导电引线303、第二导电引线304以及一壳体305。所述面板装置300与图3中面板装置200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303位于所述基板301的第一表面上301a;所述第二导电引线304设置于或者不设置于所述壳体305上,且至少有部分平行于所述基板301的第一侧面301b所在的平面,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引线303相当于与所述第二导电引线304连接的一触点。其他结构与图3中面板装置200基本相同。
以上为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多种改进或替换,所有的该等改进或替换都应该在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即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面板装置,其至少包括一基板,一功能层、第一导电引线、第二导电引线以及一壳体,所述基板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邻接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导电引线至少部分位于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与所述功能层电性连接,所述壳体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侧面结合,所述第二导电引线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侧面结合的位置,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并部分覆盖住所述第一连接部;或者所述第一导电引线全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引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至少有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连接部沿着所述功能层至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的跨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方向上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为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至少包括多条触控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功能层在同一制程中一并制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装置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邻接并环绕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以及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第二导电引线的材料为金属或金属合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沿着所述功能层至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的跨度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者所述第一侧面为弧形表面。
CN201410394778.5A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面板装置 Pending CN1054681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4778.5A CN105468179A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面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4778.5A CN105468179A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面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8179A true CN105468179A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05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4778.5A Pending CN105468179A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面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6817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5782A (ja) * 2002-04-04 2003-10-15 Rohm Co Ltd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型端末機
CN1532938A (zh) * 2003-02-28 2004-09-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747165A (zh) * 2004-09-09 2006-03-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830668A (zh) * 2005-03-09 2006-09-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器件安装结构及安装法、液滴喷头、连接器、半导体装置
CN101800008A (zh) * 2010-02-02 2010-08-11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装置
CN101833905A (zh) * 2010-02-02 2010-09-15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装置
CN103092413A (zh) * 2013-01-17 2013-05-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三维透明基材、触摸板、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3135833A (zh) * 2011-11-25 2013-06-05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TW201334254A (zh) * 2011-12-16 2013-08-16 Panasonic Corp 有機電致發光照明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4272232A (zh) * 2012-09-13 2015-01-07 株式会社旺得未来 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制造方法和触摸面板一体型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5782A (ja) * 2002-04-04 2003-10-15 Rohm Co Ltd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型端末機
CN1532938A (zh) * 2003-02-28 2004-09-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747165A (zh) * 2004-09-09 2006-03-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830668A (zh) * 2005-03-09 2006-09-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器件安装结构及安装法、液滴喷头、连接器、半导体装置
CN101800008A (zh) * 2010-02-02 2010-08-11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装置
CN101833905A (zh) * 2010-02-02 2010-09-15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装置
CN103135833A (zh) * 2011-11-25 2013-06-05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TW201334254A (zh) * 2011-12-16 2013-08-16 Panasonic Corp 有機電致發光照明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4272232A (zh) * 2012-09-13 2015-01-07 株式会社旺得未来 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制造方法和触摸面板一体型显示装置
CN103092413A (zh) * 2013-01-17 2013-05-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三维透明基材、触摸板、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7922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262548B1 (ko) 터치 윈도우
US20190361556A1 (en) Touch panels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s
US20180210575A1 (en) Touch scre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screen,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9569044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conductive and insulated light shielding layers
CN203311375U (zh) 触摸屏引线结构
CN106155388A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2799301A (zh) 触控面板的电极结构、制造方法以及触控面板
CN103793089A (zh) 触控面板
TWM473604U (zh) 觸控感應電極結構
US20150253888A1 (en) Touch panel
CN104461128B (zh) 触控面板
KR20150045312A (ko) 터치 패널
US20130076667A1 (en) Touch pane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336560A (zh) 具有曲面的保护盖及具有该保护盖的触摸面板
TWM524954U (zh) 觸控面板
JP3182005U (ja) タッチパネル
TWM507021U (zh) 觸控感測器的跨接線及使用該跨接線的電容式觸控面板
CN111427468A (zh) 一种金属网格结构、触控屏与触控显示屏
CN204009825U (zh) 一种面板装置
CN105468179A (zh) 一种面板装置
CN213338675U (zh) 一种金属网格结构、触控屏与触控显示屏
CN105022515B (zh) 触控装置
CN203643991U (zh) 一种单层感应层触摸屏的银线搭桥结构
CN204215388U (zh) 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