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3905A - 一种面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3905A
CN101833905A CN201019164006A CN201019164006A CN101833905A CN 101833905 A CN101833905 A CN 101833905A CN 201019164006 A CN201019164006 A CN 201019164006A CN 201019164006 A CN201019164006 A CN 201019164006A CN 101833905 A CN101833905 A CN 101833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electrode wires
many
wire
fac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9164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勇
邓移好
王士敏
商陆平
李绍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ibao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ibao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ibao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ibao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9164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39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3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3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装置。该面板装置包括基板、多条第一电极线、多条第一引线及保护结构。该基板至少具有功能区和第一引线区。该功能区与第一引线区邻接,且基板至少包括第一侧面,该第一引线区位于第一侧面上。该多条第一引线形成于基板上的该第一引线区内,且该多条第一引线之间不交叉。该多条第一电极线形成于基板上的该功能区内,且该多条第一电极线之间不交叉。每一条该第一电极线与一该第一引线电性相连。该保护结构至少包括用于保护第一侧面的该第一引线区内的第一引线的第一保护单元。

Description

一种面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技术的出现,使信息输入方式不在局限于传统的键盘和鼠标。近年来,由于使用触摸输入技术可以使电子设备中原本用于制作传统键盘或输入键的位置,用于制成屏幕显示区域,使电子设备具有更宽更大的屏幕用于显示如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进而使触摸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触摸面板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中,触摸面板比较典型地应用于手机、音乐视频播放器(MP3/MP4等)、个人数字助理、全球定位系统(GPS)、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及大型公共场所的导航系统、金融机构及其他以大众为客户的企业的自助服务系统、个人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中。
电容式触摸面板通常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分为触摸区和连接区。所述触摸区位于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的中心,所述连接区位于所述触摸区的周围。在所述触摸区所在的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工作层,所述连接区所在的基板上与所述工作层同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引线层。所述工作层包括第一触摸电极层、绝缘层、第二触摸电极层、保护层。所述工作层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触摸信号。所述引线层用于连接工作层和外部器件,以将所述工作层产生的触摸信号传递至外部器件,供该外部器件判断用户触摸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的位置,并执行该用户触摸位置对应的操作。
然而,由于所述引线层所在的连接区位于所述触摸区周围,且位于同一表面,进而将整个基板的表面分为所述触摸区和连接区。所述连接区必将占用整个基板表面的一部分,进而影响所述触摸区的大小,造成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的可触摸区域减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更大的工作区域的面板装置。
一种面板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至少具有功能区和第一引线区,该功能区与第一引线区邻接,且所述基板至少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引线区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面板装置还包括多条第一引线、多条第一电极线及保护结构;所述多条第一引线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引线区内,且所述多条第一引线之间不交叉;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功能区内,且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线与一条所述第一引线电性相连;所述保护结构至少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引线区内的第一引线的第一保护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基板至少还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电极线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功能区内,且所述第一电极线与所述第一引线相连之处设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功能区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线;所述第一连接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引线区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引线;所述第一连接端至少为曲面、柱面或斜面中的一种,其平展开后的形状至少为矩形、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交处通过圆弧过渡。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基板还具有第二引线区,所述第二引线区与所述功能区邻接,所述基板至少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引线区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面板装置还包括多条第二引线和多条第二电极线;所述多条第二引线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引线区内,且所述多条第二引线之间不交叉;所述多条第二电极线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功能区内,且每一条所述第二电极线与一条所述第二引线电性相连;所述保护结构还至少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引线区内的第二引线的第二保护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基板至少还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电极线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功能区内,且所述第二电极线与所述第二引线相连之处设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功能区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线;所述第二连接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引线区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线;所述第二连接端至少为曲面或柱面中的一种,其平展开后的形状至少为矩形、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交处通过圆弧过渡;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为曲面,且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关系为相对或邻接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之间不交叉;该多条第二电极线之间不交叉;该第一电极线、第一引线、第二电极线及第二引线由导电材料制成,且该导电材料至少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极线、第二电极线、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至少还包括辅助导电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面板装置至少还包括形成于基板上的该功能区内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于该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上。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第一保护单元呈薄片状,且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的厚度远小于所述基板在该方向的厚度;所述第二保护单元亦呈薄片状,其在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上的厚度远小于所述基板在该方向的厚度。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第一保护单元和第二保护单元上至少具有分别露出所述多条第一引线和所述多条第二引线与外部器件相连一端的第一缺失部分和第二缺失部分。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第一保护单元和第二保护单元上至少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相对,且分别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多条沟槽。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第一保护单元和第二保护单元通过胶粘贴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结合。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该第一保护单元和第二保护单元由无机材料通过薄膜沉积工艺分别形成于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
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通过将所述第一引线区和第二引线区设置于所述面板装置的基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进而使所述面板装置的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设置为功能区,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的功能区更大,有利于提高基板的利用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中,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可尽量避免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一电极线之间以及第二引线和第二电极线之间出现断路,保证所述面板装置的品质。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中,所述面板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的保护层,防止所述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被外界因素损伤,保证所述面板装置的品质。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中,通过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分别设置第一保护单元和第二保护单元,用以保护该第一侧面上第一引线区内的第一引线和该第二侧面上第二引线区内的第二引线,可有效防止外界因素对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面板装置的功能区受限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引线制作于面板装置的基板侧面,来尽量增加面板装置的工作区域(功能区)的面积。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装置100的示意图。本发明所述的面板装置100可以是但不限于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原理无限制,即所述显示面板可以是但不限于液晶面板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所述面板装置100包括基板110。所述基板110可以是透明基板如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也可以是不透明基板;所述基板110具有功能区120、第一引线区130及第二引线区140。所述功能区120与所述第一引线区130邻接,且所述功能区120与所述第二引线区140邻接。
所述基板110包括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第一侧面113、第二侧面114。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二表面112相对,且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一侧面113邻接,第二表面112与所述第二侧面114邻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面113和第二侧面114相邻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面113还可以与所述第二侧面114相对。所述第一引线区130形成于所述基板110的所述第一侧面113上,所述第二引线区140形成于所述基板110的所述第二侧面114上。
所述面板装置100还包括多条第一电极线161、绝缘层(图中未示出)、第二电极线162、第一引线163、第二引线164及保护结构。
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161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的所述功能区120内,且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161之间相互交叉或不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161之间相互不交叉,且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161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1的所述功能区120上,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线161。所述第二电极线162形成于所述绝缘层的所述功能区120内,且所述多条第二电极线162之间相互交叉或不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第二电极线162之间相互交叉,且该多条第二电极线162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63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113上所述第一引线区130内,且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63之间相互不交叉,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线161与一条所述第一引线163电性相连。该第一电极线161与该第一引线163相连之处设有第一连接端173。所述第一连接端17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的所述功能区120内的部分,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线16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17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113上所述第一引线区130内的部分,用于与所述第一引线163电性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端173由导电材料制成,且所述导电材料至少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如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或其混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端173为厚度很薄的柱面,其平展后为一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端173还可以是曲面或斜面,其平展后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如圆形、多边形等。
所述保护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113上与第一引线区130结合的第一保护单元180,并所述第一保护单元180覆盖所述第一引线区130内的多条第一引线163。所述第一保护单元180还包括第一缺失部分181,该第一缺失部分181用于露出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63与外部器件相连的一端,保证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63与所述外部器件之间实现可靠电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单元180呈薄片状,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113的方向上的厚度远小于所述基板110在该方向上的厚度,且该第一保护单元180为绝缘材料制成的薄片,其通过胶粘贴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侧面113上的第一引线区130结合,且所述第一保护单元180与所述第一侧面113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多条沟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多条沟槽分别与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63相对,用于容置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6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单元180还可以是由无机材料,如二氧化硅,经薄膜沉积工艺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113上的第一引线区130内,并覆盖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63。
所述多条第二引线164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114上所述第二引线区140内,且所述多条第二引线164之间相互交叉或不交叉,每一条所述第二电极线162与一条所述第二引线164电性相连。该第二电极线162与该第二引线164相连之处设有第二连接端174,所述第二连接端17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所述功能区120内的部分,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极线16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17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114上所述第二引线区140内的部分,用于与所述第二引线164电性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端174由导电材料制成,且所述导电材料至少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如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或其混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端174为厚度很薄的柱面,其平展后为一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端174还可以是曲面或斜面,其平展后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如圆形、多边形等。
所述保护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侧面114上与第二引线区140结合的第二保护单元190,并所述第二保护单元190覆盖所述第二引线区140内的多条第二引线164,且所述第二保护单元190还包括第二缺失部分191,该第二缺失部分191用于露出所述多条第二引线164与外部器件相连的一端,保证所述多条第二引线164与所述外部器件之间实现可靠电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单元190呈薄片状,其在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面114的方向上的厚度远小于所述基板110在该方向上的厚度,且该第二保护单元190为绝缘材料制成的薄片,其通过胶粘贴的方式与所述第二侧面114上的第二引线区140结合,且所述第二保护单元190与所述第二侧面114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多条沟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多条沟槽分别与所述多条第二引线164相对,用于容置所述多条第二引线16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单元180还可以是由无机材料,如二氧化硅,经薄膜沉积工艺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114上的第二引线区140内,并覆盖所述多条第二引线164。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线161和第二电极线162相互交叉之处通过绝缘块(图中未示出)绝缘开。或者,所述第二电极线162还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112的功能区120上。
所述第一电极线161、第二电极线162、第一引线163及第二引线164均由导电材料制成,且所述导电材料至少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如InSnO3或In2O3或其混合物。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线161、第二电极线162、第一引线163及第二引线164还可包括辅助导电材料,如银,且所述辅助导电材料形成于所述透明导电材料之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线161、第二电极线162、第一引线163及第二引线164的辅助导电线层。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一侧面113相交之处通过圆弧过渡,以防止所述第一引线163和与其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极线161之间出现断路;所述第二表面112与所述第二侧面114相交之处通过圆弧过渡,以防止所述第二引线164和与其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二电极线162之间出现断路。或者,所述第一侧面113和第二侧面114还可以为曲面。
所述面板装置100还包括保护层(图中未示出)。所述保护层至少形成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111上,并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线161和第二电极线162,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电极线161和第二电极线162。所述保护层由无机材料如二氧化硅,经薄膜沉积工艺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线161和第二电极线162形成于所述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上,所述保护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上,并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线161和第二电极线162;所述保护层还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113和第二侧面114,并覆盖所述第一侧面113上的第一引线163及所述第二侧面114上的第二引线164,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引线163和第二引线164。
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100通过将所述第一引线区130和第二引线区140设置于所述面板装置100的基板110的第一侧面113和第二侧面114上,进而使所述面板装置100的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或/和第二表面112均设置为功能区120,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100的功能区120更大,有利于提高基板110的利用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100中,所述第一侧面113和第二侧面114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111或/和第二表面11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可尽量避免所述第一引线163和第一电极线161之间以及第二引线164和第二电极线162之间出现断路,保证所述面板装置100的品质。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100中,所述面板装置100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电极线161和第二电极线162的保护层,防止所述第一电极线161和第二电极线162被外界因素损伤,保证所述面板装置100的品质。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中,还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173和第二连接端174来实现第一电极线161和第二电极线162与第一引线163和第二引线164稳定电性连接,防止出现断路,影响面板装置的品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提供的面板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多种改进或替换,所有的该等改进或替换都应该在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即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面板装置,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至少具有功能区和第一引线区,所述功能区与所述第一引线区邻接,且所述基板至少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引线区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面板装置还包括多条第一引线、多条第一电极线及保护结构;所述多条第一引线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引线区内,且所述多条第一引线之间不交叉;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功能区内,且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线与一条所述第一引线电性相连;所述保护结构至少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引线区内的第一引线的第一保护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至少还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电极线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功能区内,且所述第一电极线与所述第一引线相连之处设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功能区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线;所述第一连接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引线区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引线;所述第一连接端至少为曲面、柱面或斜面中的一种,其平展开后的形状至少为矩形、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该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交处通过圆弧过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具有第二引线区,所述第二引线区与所述功能区邻接,所述基板至少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引线区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面板装置还包括多条第二引线和多条第二电极线;所述多条第二引线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引线区内,且所述多条第二引线之间不交叉;所述多条第二电极线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功能区内,且每一条所述第二电极线与一条所述第二引线电性相连;所述保护结构还至少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引线区内的第二引线的第二保护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至少还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电极线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功能区内,且所述第二电极线与所述第二引线相连之处设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功能区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线;所述第二连接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引线区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线;所述第二连接端至少为曲面或柱面中的一种,其平展开后的形状至少为矩形、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交处通过圆弧过渡;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为曲面,且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关系为相对或邻接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之间不交叉;该多条第二电极线之间不交叉;该第一电极线、第一引线、第二电极线及第二引线由导电材料制成,且该导电材料至少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线、第二电极线、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至少还包括辅助导电材料。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装置至少还包括形成于基板上的该功能区内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于该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单元呈薄片状,且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的厚度远小于所述基板在该方向的厚度;所述第二保护单元亦呈薄片状,其在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上的厚度远小于所述基板在该方向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单元和第二保护单元上至少具有分别露出所述多条第一引线和所述多条第二引线与外部器件相连一端的第一缺失部分和第二缺失部分。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单元和第二保护单元上至少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相对,且分别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多条沟槽。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单元和第二保护单元通过胶粘贴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结合。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保护单元和第二保护单元由无机材料通过薄膜沉积工艺分别形成于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
CN201019164006A 2010-02-02 2010-02-02 一种面板装置 Pending CN1018339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9164006A CN101833905A (zh) 2010-02-02 2010-02-02 一种面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9164006A CN101833905A (zh) 2010-02-02 2010-02-02 一种面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3905A true CN101833905A (zh) 2010-09-15

Family

ID=42717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9164006A Pending CN101833905A (zh) 2010-02-02 2010-02-02 一种面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3905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2413A (zh) * 2013-01-17 2013-05-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三维透明基材、触摸板、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3135833A (zh) * 2011-11-25 2013-06-05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3389818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4252278A (zh) * 2014-09-23 2014-12-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gs触摸屏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272232A (zh) * 2012-09-13 2015-01-07 株式会社旺得未来 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制造方法和触摸面板一体型显示装置
CN104699331A (zh) * 2013-12-09 2015-06-10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应用该电容式触摸屏的终端
CN105468179A (zh) * 2014-08-12 2016-04-06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装置
WO2019019716A1 (zh) * 2017-07-26 2019-01-31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
CN111538440A (zh) * 2020-04-27 2020-08-14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5833A (zh) * 2011-11-25 2013-06-05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3135833B (zh) * 2011-11-25 2016-08-03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3389818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4272232A (zh) * 2012-09-13 2015-01-07 株式会社旺得未来 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制造方法和触摸面板一体型显示装置
CN104272232B (zh) * 2012-09-13 2017-03-08 株式会社旺得未来 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制造方法和触摸面板一体型显示装置
WO2014111039A1 (zh) * 2013-01-17 2014-07-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三维透明基材、触摸板、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3092413A (zh) * 2013-01-17 2013-05-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三维透明基材、触摸板、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4699331A (zh) * 2013-12-09 2015-06-10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应用该电容式触摸屏的终端
CN104699331B (zh) * 2013-12-09 2018-01-19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应用该电容式触摸屏的终端
CN105468179A (zh) * 2014-08-12 2016-04-06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装置
CN104252278A (zh) * 2014-09-23 2014-12-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gs触摸屏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19019716A1 (zh) * 2017-07-26 2019-01-31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
CN111538440A (zh) * 2020-04-27 2020-08-14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3905A (zh) 一种面板装置
CN101800008A (zh) 面板装置
US20200327294A1 (en) Touch panels and touch devices
US1139223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ensing pattern
US20190361556A1 (en) Touch panels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s
CN10938829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9841861B2 (en) Touch panel with light-shielding layers
CN107025007B (zh) 触控面板及其立体盖板
KR20170132782A (ko)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시스템
US20130306452A1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520433B2 (en)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having metal wirings mounted around a functional module, an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6249979A (zh) 触控电极结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18059111A1 (zh) 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150022738A1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mesh of touch panel
TWI528243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201407238A (zh) 觸控面板
US9874960B2 (en) Touch scre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80005994A (ko) 터치 센싱 장치 및 터치 디바이스
US9459735B2 (en) Electrode pattern structure of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1600836U (zh) 面板装置
CN201607880U (zh) 一种面板装置
TWI531945B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裝置
US1176252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90329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display panel
US20140333853A1 (en) Touch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