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9290A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99290A CN104699290A CN201410092308.3A CN201410092308A CN104699290A CN 104699290 A CN104699290 A CN 104699290A CN 201410092308 A CN201410092308 A CN 201410092308A CN 104699290 A CN104699290 A CN 1046992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ing
- conductive pattern
- overlayer
- contact panel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ZRWPUFFVAOMMNM-UHFFFAOYSA-N Patulin Chemical compound OC1OCC=C2OC(=O)C=C12 ZRWPUFFVAOMMN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 allyl ester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341 toughen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4859 Gamochaeta purpur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67 anti-refl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41 carbon nanotub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93 carbon nanotub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38 carbon nanotube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22 conducting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40 conductive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195 gall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MRNHPUHPBOKKQT-UHFFFAOYSA-N indium;tin;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In].[Sn] MRNHPUHPBOKKQ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70 nanowi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RUOJZAUFBMNUDX-UHFFFAOYSA-N propylene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C1COC(=O)O1 RUOJZAUFBMNUD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32159 propylene carbonat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具有可视区和外围区。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元件、导电图案、覆盖层以及至少一第一走线。触控元件配置在可视区。导电图案设置在外围区内且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覆盖层覆盖导电图案。第一走线配置在该覆盖层上,第一走线与触控元件电性连接且位于外围区以至少与导电图案重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装饰用的导电图案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各家厂商为提高品牌鉴识度或是为了产品外观设计的需求,常在智能电子装置上设置标志(logo)。目前常见的触控式电子装置,如手机、平板或是笔记本电脑,通常会在可视区以外的外围区中设置logo。其中,为了符合亮丽、具光泽的需求,常使用金属材料作为logo的部分材质。因此,logo中属于金属材料的部分可视为设置于外围区的电性浮置的导电图案。然而,为了避免外围区中传递信号的走线的电性受到导电图案的影响,一般常见的方式是,避开导电图案设置的区域来布线。如此一来,外围区的布线弹性将受到严重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可以在设置有导电图案的区域中设置走线,因此具有良好的走线布局弹性。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具有可视区和外围区。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元件、导电图案、覆盖层以及至少一第一走线。触控元件配置在可视区。导电图案设置在外围区内且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覆盖层覆盖导电图案。第一走线设置在覆盖层上。第一走线与触控元件电性连接且延伸至外围区以至少与导电图案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包括多条第一走线,其中部分的第一走线没有设置在覆盖层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至少一第二走线,设置在覆盖层上,第二走线与触控元件电性连接且延伸至外围区以至少与导电图案重叠,第二走线与第一走线彼此电性绝缘,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其中一个传递感测信号,而另一个传递驱动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屏蔽走线,设置于覆盖层上且位于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屏蔽走线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覆盖层具有开口,屏蔽走线通过覆盖层的开口与导电图案彼此连接,且导电图案通过屏蔽走线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装饰层,设置在基板与覆盖层之间且具有开口,导电图案至少位于装饰层的开口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设置于外围区内的至少一第三走线,与导电图案彼此连接,且导电图案通过第三走线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走线设置于覆盖层上,且覆盖层具有开口,第三走线通过覆盖层的开口与导电图案彼此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装饰层,设置在基板与覆盖层之间且具有开口,导电图案至少位于装饰层的开口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装饰层,设置在基板与覆盖层之间且具有开口,导电图案至少位于装饰层的开口中,其中第三走线至少设置在导电图案与覆盖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电图案的一部分从装饰层的开口延伸至装饰层上以形成第三走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导电环,设置于外围区内且围绕触控元件,其中第三走线通过导电环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走线属于导电环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走线设置在基板与导电图案之间,且导电图案覆盖部分的第三走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覆盖层为绝缘材料层,且绝缘材料层的厚度在20微米以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覆盖层包括薄膜基材与粘胶层,粘胶层位于薄膜基材与导电图案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导电图案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外围区走线不需特地避开导电图案设置区域,因此具有良好的布线弹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2为图1剖面线I-I'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5为图4剖面线I-I'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触控面板;
102:可视区;
104:外围区;
106:基板;
110:触控元件;
112:第一导电构件;
114:第二导电构件;
120:导电图案;
130:覆盖层;
130s:开口;
140、140a:第一走线;
150:第二走线;
160:屏蔽走线;
170:导电环;
180:装饰层;
180s:开口;
190a、190b、190c、190d、190e、190f:第三走线;
200:软性印刷电路板;
300:驱动芯片;
E:耦合信号;
E1:第一电极;
E2:第二电极;
C1:第一连接部;
C2:第二连接部;
I-I':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为图1剖面线I-I'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触控面板100具有可视区102和外围区104。外围区104至少位于可视区10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外围区104例如是环绕可视区102。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06、触控元件110、导电图案120、覆盖层130(如图2所示)、多条第一走线140、多条第二走线150和屏蔽走线160。
基板106例如是外加的覆盖板(Cover lens),覆盖板为高机械强度的硬质基板,例如可为强化玻璃,或是复合塑胶基板,例如碳酸丙烯酯(propylenecarbonate,PC)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的复合基板。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6可具有覆盖保护下部元件的作用,基板106上未配置有导电构件的一侧可作为使用者的操作界面。另外,基板106上未配置有导电构件的一侧可以配置有例如抗眩膜或抗反射膜等膜层。基板106可以为强化玻璃或其他硬质透光材料所制成。
对于集成有显示功能的触控装置来说,可视区102例如是可透光区,其对应到例如液晶显示元件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元件等显示元件,而外围区104例如是抗光区,其对应到非用以显示而需遮蔽的元件所设置的区域,此类元件例如为可视的信号传输走线。
触控元件110配置在可视区102内。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110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导电构件112和多个第二导电构件114。每一个第一导电构件112包括多个第一电极E1和多个第一连接部C1,其中每一个第一连接部C1串接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E1。每一个第二导电构件114包括多个第二电极E2和多个第二连接部C2,其中每一个第二连接部C2串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E2。详细而言,第一连接部C1和第二连接部C2交错处可设置绝缘图案以使第一导电构件112和第二导电构件114彼此电性绝缘。
第一导电构件112和多个第二导电构件114例如可由氧化铟锡(Indium tin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Zinc Oxide,IZO)、氧化锌镓(GZO)、奈米碳管薄膜(Carbon Nanotube-based thin films)、金属奈米线、石墨烯、导电高分子或其他导电性材质等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此外,上述导电构件的形态可以是连续的块状薄膜,或是网格状。
第一导电构件112与第二导电构件114所构成的电容效应可用以提供触控感测功能。另外,关于电容式触控面板100的触点坐标相关测量方法可参考目前熟知的触点坐标测量方法,例如自电容测量方法或互电容测量方法,然而本发明并不受特定测量方法所限制。通过第一导电构件112与第二导电构件114,如果有导电物件(例如手指)接近或接触触控面板100的表面,手指将与相靠近的导电构件(第一导电构件112或/及第二导电构件114)之间形成耦合电容,从而在手指接近或接触区域发生电容效应的变化,以检测手指的位置或移动等。其中,手指可隔着绝缘体(例如基板106),进行触摸绝缘体外表面的触控操作。或者,手指可接近但不接触触控面板100以进行悬浮触控操作。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第一导电构件112与第二导电构件114的形状、数量、空间配置和排列方式仅为举例说明,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触控元件,例如,可以是不具有架桥结构的单层触控感测电极;或是,第一导电构件与第二导电构件可以分别配置在一介电层的相对二面,介电层例如可以是硬质基板或是薄膜基材;或是,第一导电构件与第二导电构件也可分别作在二基材上,例如第一、第二导电构件分别作在二片薄膜基材上,之后再通过光学胶贴附至覆盖板上;或是,第一导电构件作在覆盖板上,第二导电构件作在一薄膜基材上;抑或是第一导电构件作在覆盖板上,第二导电构件作在显示面板上。另外,本实施例的触控元件110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触控元件,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其可以为电阻式触控元件。
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外围区104中可具有可被使用者看到的图像,例如文字、商标、装饰图案或功能键等。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图像可通过导电图案120的设置来完成。导电图案120设置在外围区104内,其可以是图案化的导电层(如文字或图像)或是未经图案化的导电层。导电图案120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其例如是电性连接至接地环境。导电图案120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合金材料、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例如是含有银的油墨)或其他适当的导电材料。
覆盖层130覆盖导电图案120。覆盖层130例如是绝缘材料层,其可以为单层结构或是多层堆叠结构,且厚度在20微米以下,例如可以是单层的无机层,例如氧化硅;或是,单层的有机层,例如光阻;或是,多层的无机层搭配单层有机层,例如氧化硅/氮化硅复合无机层搭配光阻层;抑或是基材,例如薄膜基材;如为薄膜基材,较佳有一粘胶层,且该粘胶层位于薄膜基材与导电图案12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覆盖层130可由抗光材质所构成,所述抗光材质定义为光通过其界面会发生损失的材质,以用于遮蔽装置中不欲被看到的元件或光。覆盖层130的材料可为陶瓷、类钻碳、油墨或抗光光阻,但不以此为限。
第一走线140和第二走线150设置在覆盖层130上且与触控元件110电性连接。第一走线140电性连接至第一导电构件112,第二走线150电性连接至第二导电构件114。第一走线140与第二走线150彼此电性绝缘且传递不同类型的信号。举例而言,第一走线140传递感测信号,而第二走线150传递驱动信号。或者,第一走线140传递驱动信号,而第二走线150传递感测信号。第一走线140和第二走线150设置在导电图案120的上方,因此第一走线140和第二走线150与导电图案120重叠。
屏蔽走线160设置于覆盖层130上。屏蔽走线160位于第一走线140和第二走线150之间且位于导电图案120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屏蔽走线160在基板106上的正投影至少与导电图案120在基板106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屏蔽走线160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屏蔽走线160可用以遮蔽第一走线140和第二走线150,进而减少二者之间发生信号干扰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若第一导电构件与第二导电构件设置在不同层时,则仅第一走线或第二走线其中之一设于覆盖层上。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导电图案120和屏蔽走线160之间的覆盖层130具有开口130s。屏蔽走线160通过覆盖层130的开口130s与导电图案120彼此连接,其中导电图案120通过屏蔽走线160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以提供参考电压至导电图案120。由于导电图案120具有参考电位,因此第一走线140和第二走线150不易经由位于二者之间的导电图案120传递耦合信号E(如图2所示),藉此减少第一走线140和第二走线150之间发生信号干扰的机率。在此,与第一走线14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构件112和第二导电构件114之间的互电容值为第一电容值。
在触控面板100中,有部分的第一走线140a未经过导电图案120上方(即未与导电图案120重叠)。在此,与第一走线140a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构件112和第二导电构件114之间的互电容值为第二电容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值实质上等于第二电容值。换言之,由于导电图案120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位于导电图案120上方的第一走线140和第二走线150不易经由导电图案120传递耦合信号E,因此触控元件110整体具有均匀互电容值。
进一步而言,若是导电图案120未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位于导电图案120上方的第一走线140和第二走线150可能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导电图案120传递耦合信号E,因而发生两者互相干扰的机率。如此一来,与第一走线14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构件112和第二导电构件114之间的互电容值将会改变(例如是第一电容值大于第二电容值)。如此一来,将造成触控元件110部分区域的互电容值不同,进而影响触控面板100的触控感测效能。相较之下,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元件110的各区域具有大致相同的互电容值,因此触控面板100可维持良好的触控感测效能。而且,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中的第一走线140和第二走线150不需避开导电图案120的设置区域,故外围区104具有较佳布线弹性,其例如是具有更为密布的布线设计。
再者,触控面板100可选择性地包括导电环170。导电环170设置于外围区104内且围绕触控元件110。导电环170可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其材料例如是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材料。导电环170可用以提供触控面板100静电宣泄路径,以提高触控面板100的静电防护功能。此外,导电环170也可以遮蔽来自外界环境的电子信号,以维持触控元件110的信噪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140、第二走线150、屏蔽走线160和导电环170例如是电性连接至软性印刷电路板200,且软性印刷电路板200可电性连接至驱动芯片300。屏蔽走线160可连接至驱动芯片300的接地端,以使导电图案120具有接地电位。由于软性印刷电路板200与各走线及导电环的实际接合结构已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且附图仅以示意的方式呈现。
以下将列举数个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中,凡可能之处将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构件,并且省略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上视示意图和剖面位置与图1相似。请参照图1和图3,图3的触控面板100a与图2的触控面板100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图3的触控面板100a还包括设置在基板106与覆盖层130之间的装饰层180。装饰层180可以是全面覆盖基板106的外围区104或是部分覆盖基板106的外围区104。装饰图案180具有开口180s,其中导电图案120至少位于装饰层180的开口180s中。具体而言,可以在基板106上设置具有开口180s的装饰层180,其中开口180s形状可以是设计好的文字或图案的形状,而导电图案120至少设置于开口180s中以形成上述设计好的文字或图案。本实施例是以导电图案120完全位于开口180s中为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图案120也可以是从开口180s中延伸至装饰层180上,以覆盖部分的装饰层180,例如可以是与开口180s具有同样形状,或是为一矩形。在另一实施例中,导电图案120可以全面覆盖装饰层180。
在前述实施例中,导电图案120通过屏蔽走线160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导电图案120也可以通过其他走线的设置以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详细说明如下。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5为图4剖面线I-I'的剖面示意图。图4的触控面板100b和图1的触控面板100相似,其不同之处说明如下。请参照图4和图5,触控面板100b还包括设置在外围区104内的第三走线190a。第三走线190a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其例如是电性连接至驱动芯片300的接地端(如图4所示)。第三走线190a与导电图案120彼此连接,因此导电图案120可通过第三走线190a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走线190a设置于覆盖层130上,且通过覆盖层130的开口130s与导电图案120彼此连接。第三走线190a可与第一走线140、第二走线150和屏蔽走线160一同制作。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三走线190a也可单独制作。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上视示意图和剖面位置与图4相似,且第三走线190b在上视示意图中的位置可参考第三走线190a的位置。请参照图4和图6,图6的触控面板100c和图5的触控面板100b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100c还包括设置在基板106与覆盖层130之间的装饰层180,且导电图案120至少位于装饰层180的开口180s中。关于装饰层180的说明可参考图3的装饰层180,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上视示意图和剖面位置与图4相似,且第三走线190c在上视示意图中的位置可参考第三走线190a的位置。请参照图4和图7,图7的触控面板100d和图6的触控面板100c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100d的第三走线190c至少设置在导电图案120与覆盖层130之间。导电图案120的一部分从装饰层180的开口180s延伸至装饰层180上以形成第三走线190c。换言之,第三走线190c与导电图案120同时形成而属于导电图案120的一部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走线190c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处理过程形成,而不属于导电图案120的一部分。
图8为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上视示意图和剖面位置与图4相似,且第三走线190d在上视示意图中的位置可参考第三走线190a的位置。请参照图4和图8,图8的触控面板100e和图5的触控面板100b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100e的第三走线190d设置在基板106与导电图案120之间,且导电图案120覆盖部分的第三走线190d。具体而言,第三走线190d的材料例如是透明导电材料,因此,第三走线190d的设置不会让使用者观察到第三走线190d的存在。此外,当触控元件110有部分构件是由透明导电材料构成时,第三走线190d可与其一起制作,进而简化处理过程。
图9为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上视示意图和剖面位置与图4相似,且第三走线190e在上视示意图中的位置可参考第三走线190a的位置。请参照图4和图9,图9的触控面板100f和图8的触控面板100e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100f还包括设置在基板106与覆盖层130之间的装饰层180,且导电图案120至少位于装饰层180的开口180s中。关于装饰层180的说明可参考图3的装饰层180,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10的触控面板100g和图4的触控面板100b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三走线190f通过导电环170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环170例如是经过导电图案120上方而电性连接至软性印刷电路板200和驱动芯片300,其中第三走线190f属于导电环170的一部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环170也可以不经过导电图案120上方,且第三走线190f由导电图案120上方向导电环170延伸而与导电环170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导电图案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不易经由位于二者之间的导电图案传递耦合信号,藉此减少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之间发生信号干扰的机率。此外,元件层中与第一走线电性连接的部分区域的互电容值,不会因为第一走线通过导电图案上方而产生变化,故可使元件层整体具有均匀的互电容值。如此一来,外围区的走线不需特地避开导电图案设置区域,因此具有良好的布线弹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触控面板,具有可视区和至少位于该可视区的一侧的外围区,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
触控元件,配置在该可视区;
导电图案,设置在该外围区内且电性连接至参考电压源;
覆盖层,覆盖该导电图案;
至少一第一走线,配置在该覆盖层上,该第一走线与该触控元件电性连接且位于该外围区以至少与该导电图案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第一走线,其中部分的该些第一走线没有设置在该覆盖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第二走线,设置在该覆盖层上,该第二走线与该触控元件电性连接且延伸至该外围区以至少与该导电图案重叠,该第二走线与该第一走线彼此电性绝缘,该第一走线和该第二走线的其中一个传递感测信号,而另一个传递驱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屏蔽走线,设置于该覆盖层上且位于该第一走线和该第二走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屏蔽走线电性连接至该参考电压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覆盖层具有开口,该屏蔽走线通过该覆盖层的开口与该导电图案彼此连接,且该导电图案通过该屏蔽走线电性连接至该参考电压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层,设置在该基板与该覆盖层之间且具有开口,该导电图案至少位于该装饰层的开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该外围区内的至少一第三走线,与该导电图案彼此连接,且该导电图案通过该第三走线电性连接至该参考电压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走线设置于该覆盖层上,且该覆盖层具有开口,该第三走线通过该覆盖层的开口与该导电图案彼此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殊在于,还包括装饰层,设置在该基板与该覆盖层之间且具有开口,该导电图案至少位于该装饰层的开口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层,设置在该基板与该覆盖层之间且具有开口,该导电图案至少位于该装饰层的开口中,其中该第三走线至少设置在该导电图案与该覆盖层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图案的一部分从该装饰层的开口延伸至该装饰层上以形成该第三走线。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环,设置于该外围区内且围绕该触控元件,其中该第三走线通过该导电环电性连接至该参考电压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走线属于该导电环的一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走线设置在该基板与该导电图案之间,且该导电图案覆盖部分的该第三走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覆盖层为绝缘材料层,且该绝缘材料层的厚度在20微米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覆盖层包括薄膜基材与粘胶层,该粘胶层位于该薄膜基材与该导电图案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45211 | 2013-12-09 | ||
TW102145211A TW201523400A (zh) | 2013-12-09 | 2013-12-09 | 觸控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99290A true CN104699290A (zh) | 2015-06-10 |
Family
ID=53346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92308.3A Pending CN104699290A (zh) | 2013-12-09 | 2014-03-13 | 触控面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99290A (zh) |
TW (1) | TW201523400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5763A (zh) * | 2017-03-10 | 2017-06-1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自容式内嵌触控显示面板 |
CN108958542A (zh) * | 2018-06-28 | 2018-1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885200A (zh) * | 2019-01-29 | 2019-06-14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器 |
CN114550670A (zh) * | 2022-03-02 | 2022-05-27 |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WO2023108694A1 (zh) * | 2021-12-13 | 2023-06-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7155A (zh) * | 2008-06-27 | 2011-05-25 | 世景有限公司 | 与显示窗一体的电容式接触感应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
TW201241684A (en) * | 2011-04-08 | 2012-10-16 | Wintek Corp |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
CN102955598A (zh) * | 2011-08-25 | 2013-03-06 |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3019451A (zh) * | 2012-12-25 | 2013-04-03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gs触控面板 |
CN204028859U (zh) * | 2013-12-09 | 2014-12-17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
2013
- 2013-12-09 TW TW102145211A patent/TW201523400A/zh unknown
-
2014
- 2014-03-13 CN CN201410092308.3A patent/CN10469929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7155A (zh) * | 2008-06-27 | 2011-05-25 | 世景有限公司 | 与显示窗一体的电容式接触感应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
TW201241684A (en) * | 2011-04-08 | 2012-10-16 | Wintek Corp |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
CN102955598A (zh) * | 2011-08-25 | 2013-03-06 |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3019451A (zh) * | 2012-12-25 | 2013-04-03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gs触控面板 |
CN204028859U (zh) * | 2013-12-09 | 2014-12-17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5763A (zh) * | 2017-03-10 | 2017-06-1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自容式内嵌触控显示面板 |
CN108958542A (zh) * | 2018-06-28 | 2018-1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958542B (zh) * | 2018-06-28 | 2021-08-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885200A (zh) * | 2019-01-29 | 2019-06-14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器 |
WO2023108694A1 (zh) * | 2021-12-13 | 2023-06-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US12039115B2 (en) | 2021-12-13 | 2024-07-16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4550670A (zh) * | 2022-03-02 | 2022-05-27 |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3400A (zh) | 2015-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28859U (zh) | 触控面板 | |
CN204044792U (zh) | 触控面板 | |
US10551657B2 (en) |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10672566B2 (en) | Touch window having improved electrode pattern structure | |
KR101140920B1 (ko) | 정전용량식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
US10551974B2 (en) |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10613694B2 (en) |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
US8653382B2 (en) | Electrostatic capacitive type touch screen panel | |
US9949366B2 (en) | Touch panel | |
CN201622557U (zh) | 触控面板改良 | |
CN106325579A (zh) | 一种压力感测输入装置 | |
TW201349049A (zh) |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 |
CN111580695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02799327A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40225869A1 (en) | Touch panel | |
CN104699290A (zh) | 触控面板 | |
CN108920034B (zh)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WO2018110123A1 (ja) | 静電容量式センサおよび機器 | |
CN105511663A (zh) | 触摸板和具有该触摸板的显示装置 | |
CN109521905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677431A (zh) |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3218092B (zh) | 触摸面板、显示装置、电子设备 | |
CN103926736A (zh) | 一种彩膜基板以及触摸屏显示装置 | |
CN103970331A (zh) | 触控板 | |
CN104635973A (zh) | 触控面板和其驱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