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72712U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72712U
CN202772712U CN 201220364722 CN201220364722U CN202772712U CN 202772712 U CN202772712 U CN 202772712U CN 201220364722 CN201220364722 CN 201220364722 CN 201220364722 U CN201220364722 U CN 201220364722U CN 202772712 U CN202772712 U CN 202772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entral siphon
winding section
curved portions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647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银树
陈振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72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727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马达,包含一个基座、一个轴管内装组件、一个定子及一个转子,该基座设有一个轴管,该轴管内装组件结合于该轴管内,该定子结合于该轴管的外部,该转子设有一个中心轴以可转动地结合于该轴管内装组件;其中,该轴管具有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组接段及一个第二组接段,该第一组接段及第二组接段的内径不同,以于该第一组接段及第二组接段的连接处形成一个抵靠部,该轴管内装组件包含有数个轴承,该数个轴承中至少有一个轴承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两个弧形部,该至少两个弧形部位于不同的轴向高度上,该至少两个弧形部的其中一个弧形部紧配结合在该第一组接段的内周面,该至少两个弧形部的另一个弧形部抵接于该抵靠部。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马达,尤其是一种易于调整轴承同心度的马达。
背景技术
部分现有的马达其基座的轴管中组设有数个轴承,以供该马达的转子的旋转轴穿置结合;其中,若各该轴承在该轴管中形成偏位而同心度不佳,则该马达运作时,该旋转轴与轴承之间易产生碰撞及摩擦的情况,从而产生明显的异音或噪音,甚至因摩擦接触造成该马达的温度上升,以致降低周围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因此,组装该现有的马达时,需特别留意调校各该轴承的同心度,不仅费时费力,更是提高了组装的成本。
为改善前述现有的马达因各轴承同心度不佳所衍生的问题,请参照图1所示,如中国台湾第M326974号“自调同心度的对位轴承”专利案,其揭示一种能够自动调校同心度的对位轴承9,包含一承载基座91、一固定体92及一轴承93。该承载基座91具有一呈弧曲状的承载面911,该承载基座另设有一通孔912;该固定体92结合于该承载基座91上方,该固定体92具有一呈弧曲状的抵持面921,该固定体92另设有一与该通孔912相对应的贯穿孔922;该轴承93概呈球状并设有一中心孔931,该轴承93设于该承载基座91与固定体92之间,该轴承93的底缘及顶缘分别抵接于该承载面911及抵持面921。
据此结构,在以一旋转轴A贯穿该固定体92的贯穿孔922、该轴承93的中心孔931及该承载基座91的通孔912的过程中,若该轴承93与该旋转轴A之间为非同轴心的情况,该旋转轴A将触碰该轴承93的中心孔931内侧壁,产生推挤的作用力,以推动该轴承93在该承载面911及抵持面921上作微调的转动滑移,直至该轴承93与旋转轴A达同轴心的状态,该旋转轴A即不再触碰该中心孔931的内侧壁,故该轴承93可停止转动,进而达到该轴承93自动微调对位同心度的目的,以解决因干涉组装及配合同心度不佳而衍生相关的异音、磨损与温升等问题。
然而,于实际应用时,需依据需求在马达的轴管中塞置预设数量的对位轴承9,而各该对位轴承9又包含一承载基座91、一固定体92及一轴承93,因此需组装定位在该轴管中的构件繁多,反而衍生组装不易的问题。再者,各该对位轴承9中的轴承93虽可自动微调对位同心度,但该承载基座91及固定体92对接时,也需留意该承载基座91的通孔912与该固定体92的贯穿孔922的对位同心度,甚至是任二相邻对位轴承9的通孔912与贯穿孔922的对位同心度,方可确保该旋转轴A能贯穿通过各该对位轴承9,以完成该马达的转子与轴管的组装,故该现有马达的组装成本并无法因该轴承93可自动微调对位同心度而降低。
另,即便是直接将该轴管作为该对位轴承9的承载基座91,各该轴承93仍需搭配设置一固定体92,方可通过该固定体92的抵靠接触,防止该轴承93与该旋转轴A产生同步旋转的情况,及防止该轴承93松动或从该轴管中脱出,因此组装时仍免除不了需特别注意使任二相邻轴承93所配置的固定体92的贯穿孔922呈现同轴心状态,以及构件繁多所衍生的组装不易问题;是以,现有的马达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马达,其结构简易而易于组装,同时还可易于微调轴承之间的对位同心度。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包含有:
一种马达,其包含:一个基座,设有一个轴管;一个轴管内装组件,结合于该轴管内;一个定子,结合于该轴管的外部;及一个转子,设有一个中心轴,该中心轴能够转动地结合于该轴管内装组件;其中,该轴管具有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组接段及一个第二组接段,该第一组接段及第二组接段的内径不同,以于该第一组接段及第二组接段的连接处形成一个抵靠部,该轴管内装组件包含有数个轴承,该数个轴承中至少有一个轴承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两个弧形部,该至少两个弧形部位于不同的轴向高度上,该至少两个弧形部的其中一个弧形部紧配结合在该第一组接段的内周面,该至少两个弧形部的另一个弧形部抵接于该抵靠部。
其中,该第一组接段的内径大于该第二组接段的内径。
其中,与该轴管接触的该两个弧形部的弧度相同。
其中,与该轴管接触的该两个弧形部之间具有一个连接部,该连接部呈弧形,且该连接部与该两个弧形部的弧度相同。
其中,该抵靠部向该第二组接段凹设有数个缺槽;或是该抵靠部向该第一组接段凸设有数个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是直接将具有弧形部的轴承通过紧配结合的方式组装定位在基座的轴管内,即可使该轴承通过其弧形部而在受力时相对于该轴管产生转动滑移,以易于微调各轴承之间的对位同心度,因此相较于现有的对位轴承,本实用新型需组装定位在该轴管中的构件可大幅地减少,组装时也不必如现有的对位轴承需留意其承载基座的通孔与该固定体的贯穿孔的对位同心度,甚至是任二相邻对位轴承的通孔和/或贯穿孔之间的对位同心度,故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组装的功效,可降低该马达的组装成本,同时还能提升组装该马达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对位轴承的实施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分解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其中:
〔本实用新型〕
1基座                      11轴管                            11a第一组接段
11a’第一组接段   11b第二组接段              111第一开口
112第二开口          113第一抵靠部              114第二抵靠部
115凸块                  2轴管内装组件              21轴承
21a自润轴承          21b滚珠轴承                  211弧形部
212连接部              22扣持片                        3定子
4转子                41中心轴                 411扣槽     θ轴心倾角。
〔现有技术〕
9对位轴承              91承载基座                    911承载面
912通孔                  92固定体                        921抵持面
922贯穿孔       93轴承        931中心孔       A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其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马达,在本实施例中,该马达可包含一基座1、一轴管内装组件2、一定子3及一转子4,该基座1可供该轴管内装组件2及定子3结合,该转子4可旋转地结合该基座1,该定子3用以驱动该转子4旋转动作。
该基座1设有一呈中空状的轴管11,该轴管1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开口111及一第二开口112;参照图2的图式方向,该第一开口111位于该轴管11的顶部,该第二开口112位于该轴管11的底部。
此外,该轴管11具有相连接的至少一第一组接段11a及一第二组接段11b,该第一组接段11a及第二组接段11b的内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可选择使该轴管11具有二第一组接段11a、11a’,该二第一组接段11a、11a’分别设于该第二组接段11b的二端,该第一组接段11a邻接该轴管11的第一开口111,该第一组接段11a’邻接该轴管11的第二开口112。该二第一组接段11a、11a’的内径可以相同或不同,且该二第一组接段11a、11a’的内径较佳的大于该第二组接段11b的内径,据以在该第一组接段11a与第二组接段11b的连接处形成一第一抵靠部113,以及在该第二组接段11b与第一组接段11a’的连接处形成一第二抵靠部114。
该轴管内装组件2为各种能够装设于该轴管11内部且提供不同功能的相关构件(如轴承、耐磨片、扣持片或定位环等,其中至少包含有数个轴承)。在本实施例中,该轴管内装组件2可包含二轴承21及一扣持片22,其中该二轴承21分别装设于该轴管11的二第一组接段11a、11a’,该扣持片22则设置在邻近该轴管11的第二开口112,使该扣持片22位于该第二开口112与装设在该第一组接段11a’的轴承21之间(如图5所示)。
此外,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二轴承21可选择为一自润轴承21a及一滚珠轴承21b,另请配合参照图3,该自润轴承21a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二弧形部211,该至少二弧形部211位于不同的轴向高度上,且该自润轴承21a由其中一弧形部211紧配结合在该第一组接段11a的内周面,以及由另一弧形部211抵接于该第一抵靠部113,使该自润轴承21a能以该二弧形部211,与该轴管11之间呈二环状的线接触状态;该滚珠轴承21b则装设于该轴管11的第一组接段11a’,并抵接于该第二抵靠部114。
其中,与该轴管11接触的该二弧形部211的弧度较佳的为相同,以提升该自润轴承21a相对于该轴管11旋动的顺畅度。另,该自润轴承21a与该轴管11接触的二弧形部211之间具有一连接部212,该连接部212可以呈弧形、平直状或任何不影响该自润轴承21a旋动的外形;又,该连接部212较佳的可选择呈弧形,该连接部212与该二弧形部211的弧度可以为相同或不同,当该连接部212与该二弧形部211的弧度为相同时,可更进一步地提升该自润轴承21a相对于该轴管11旋动的顺畅度。
请再参照图2、图3,该定子3结合于该基座1的轴管11外部,例如结合于该轴管11的外周壁,该定子3为各种能够驱动该转子4旋转的结构设计。该转子4设有一中心轴41,该中心轴41可转动地结合于该轴管内装组件2;在本实施例中,该中心轴41的外周壁可设有一扣槽411,该中心轴41可贯穿结合于该二轴承21,并由该扣持片22扣持于该中心轴41的扣槽411(如图5所示),以避免该转子4自该轴管11脱落。另外,该转子4可配合该定子3以产生交变磁场,使该定子3能够驱动该转子4旋转动作,但马达的定子与转子的详细结构组成及驱动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于此容不赘述。
请参照图4、图5,组装时,该自润轴承21a及滚珠轴承21b可分别通过该轴管11的第一开口111及第二开口112而置入该轴管11中,并分别卡掣结合在该轴管11的二第一组接段11a、11a’,其中该自润轴承21a的其中一弧形部211紧配结合在该第一组接段11a的内周面,另一弧形部211则抵接于该第一抵靠部113。
完成该自润轴承21a及滚珠轴承21b的组装后,若该自润轴承21a及滚珠轴承21b的轴心未共轴,使该自润轴承21a的轴心相对于该滚珠轴承21b的轴心具有一轴心倾角θ(如图4所示),则可在将该转子4结合至该轴管11内部的过程中,由该转子4的中心轴41抵触该自润轴承21a的内周面,以于该自润轴承21a轴向上的一侧,形成该中心轴41的外周面与该自润轴承21a的内周面间隔较大空间而未接触的形态;另一侧则由该中心轴41的外周面向该自润轴承21a的内周面形成过度推抵的形态,以由该中心轴41对该自润轴承21a产生推挤的作用力,使该自润轴承21a借该二弧形部211略微地相对于该轴管11产生转动滑移,以调整该自润轴承21a的轴心倾角θ,直至该自润轴承21a与滚珠轴承21b呈现同轴心的状态(如图5所示),以便该中心轴41贯穿该自润轴承21a与滚珠轴承21b。此时,该中心轴41已不会过度抵触该自润轴承21a的内周面,并能够与该自润轴承21a的内周面保持适当的微小间距,使润滑油可均匀地沾附于该中心轴41与自润轴承21a之间;该中心轴41的外周面也可平顺地贴接于该滚珠轴承21b的内周面。
如此,该转子4的中心轴41即可顺畅地相对于该自润轴承21a及滚珠轴承21b产生旋转,而不会产生明显的异音或噪音;同时,该中心轴41、自润轴承21a及滚珠轴承21b彼此之间也不易磨损,能有效延长该马达的使用寿命,且该马达运作时也不会因摩擦接触而升温,故不会降低周围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其中,还可以借助使该自润轴承21a的连接部212及二弧形部211呈相同的弧度,进一步地提升该自润轴承21a相对于该轴管11旋动的顺畅度,以便快速微调其轴心倾角θ,而提升该马达的组装效率。
请参照图6,其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马达,该马达同样包含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的一基座1、一轴管内装组件2、一定子3及一转子4,故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的部分则不再赘述。
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可将该轴管内装组件2的二轴承21均选择为同于第一实施例的自润轴承21a。各该自润轴承21a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二弧形部211,该至少二弧形部211位于不同的轴向高度上,且其中一自润轴承21a由其中一弧形部211紧配结合在该第一组接段11a的内周面,以及由另一弧形部211抵接于该第一抵靠部113;另一自润轴承21a则由其中一弧形部211紧配结合在该第一组接段11a’的内周面,以及由另一弧形部211抵接于该第二抵靠部114。
如此,该二自润轴承21a均能以各自的二弧形部211,与该轴管11之间呈二环状的线接触状态,使该二自润轴承21a均能受该转子4的中心轴41抵触而调整其轴心倾角θ,令该转子4的中心轴41更易组装结合至该轴管11中,据以提升该马达的组装效率。同时,还可借助将该轴管内装组件2的二轴承21均选择为成本较低的自润轴承21a,使该马达的制造成本得以降低。
请参照图7,其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马达,该马达同样包含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的一基座1、一轴管内装组件2、一定子3及一转子4,故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的部分则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轴管11中,另于用以抵接该自润轴承21a的抵靠部上设置数个缺槽或凸块。
在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马达的自润轴承21a选择组接在该轴管11的第一组接段11a,因此该第一抵靠部113的表面可向该第一组接段11a凸设有数个凸块115,使该自润轴承21a由其中一弧形部211紧配结合在该第一组接段11a的内周面,以及由另一弧形部211抵接于该第一抵靠部113的各该凸块115,据以减少该自润轴承21a与该轴管11之间的接触点,使该自润轴承21a更容易受该转子4的中心轴41抵触而调整其轴心倾角θ。同理,由该第一抵靠部113的表面向该第二组接段11b凹设数个缺槽,也能达到相同的功效,为熟悉该项技艺者可以理解,故不应以本实施例图式所揭露的形态为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马达,是直接将具有弧形部的轴承通过紧配结合的方式组装定位在基座的轴管内,即可使该轴承通过其弧形部而在受力时相对于该轴管产生转动滑移,以易于微调各轴承之间的对位同心度,因此相较于现有的对位轴承,本实用新型需组装定位在该轴管中的构件可大幅地减少,组装时也不必如现有的对位轴承需留意其承载基座的通孔与该固定体的贯穿孔的对位同心度,甚至是任二相邻对位轴承的通孔和/或贯穿孔之间的对位同心度,故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组装的功效,可降低该马达的组装成本,同时还能提升组装该马达的效率。
但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基座,设有一个轴管;
一个轴管内装组件,结合于该轴管内;
一个定子,结合于该轴管的外部;及
一个转子,设有一个中心轴,该中心轴能够转动地结合于该轴管内装组件;
其中,该轴管具有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组接段及一个第二组接段,该第一组接段及第二组接段的内径不同,以于该第一组接段及第二组接段的连接处形成一个抵靠部,该轴管内装组件包含有数个轴承,该数个轴承中至少有一个轴承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两个弧形部,该至少两个弧形部位于不同的轴向高度上,该至少两个弧形部的其中一个弧形部紧配结合在该第一组接段的内周面,该至少两个弧形部的另一个弧形部抵接于该抵靠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接段的内径大于该第二组接段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与该轴管接触的该两个弧形部的弧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与该轴管接触的该两个弧形部之间具有一个连接部,该连接部呈弧形,该连接部与该两个弧形部的弧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抵靠部向该第二组接段凹设有数个缺槽。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抵靠部向该第一组接段凸设有数个凸块。
CN 201220364722 2012-07-16 2012-07-26 马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7271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5524A TWI460969B (zh) 2012-07-16 2012-07-16 馬達
TW101125524 2012-07-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72712U true CN202772712U (zh) 2013-03-06

Family

ID=477792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089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5972B (zh) 2012-07-16 2012-07-26 马达
CN 20122036472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72712U (zh) 2012-07-16 2012-07-26 马达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089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5972B (zh) 2012-07-16 2012-07-26 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3545972B (zh)
TW (1) TWI46096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972A (zh) * 2012-07-16 2014-01-29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马达
CN107516959A (zh) * 2016-06-16 2017-12-26 庆奇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马达
CN109309428A (zh) * 2017-07-28 2019-02-05 Weg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发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4335A (en) * 1979-10-06 1986-01-14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Axial flow fan
US5818133A (en) * 1996-04-19 1998-10-06 Siemens Canada Ltd. Brushless motor with tubular bearing support
JP2000037050A (ja) * 1998-07-16 2000-02-02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
US6270325B1 (en) * 1999-09-14 2001-08-07 Hsieh Hsin-Mao Magnetically assembled cooling fan
JP2002010564A (ja) * 2000-06-21 2002-01-11 Toshiba Tec Corp 直流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04040926A (ja) * 2002-07-04 2004-02-05 Minebea Co Ltd ファンモータ
CN1310402C (zh) * 2003-03-18 2007-04-11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卡扣结合具弹性钩杆轴管的电动机基座
TWM259391U (en) * 2004-06-29 2005-03-11 Lin Tung Ching Shaft device of motor
TWI285992B (en) * 2005-06-30 2007-08-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Magnetic-positioning motor and fan
TW200822497A (en) * 2006-11-06 2008-05-16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Spacing-limit structure of motor rotation shaft
TW200826420A (en) * 2006-12-15 2008-06-16 Gsk Prec Co Ltd DC motor
CN201050548Y (zh) * 2007-06-25 2008-04-23 新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调同心度的对位轴承
US8550720B2 (en) * 2009-08-24 2013-10-08 Sunonwealth Electron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ositioning device for motor bearing
TWI460969B (zh) * 2012-07-16 2014-11-11 Sun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馬達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972A (zh) * 2012-07-16 2014-01-29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马达
CN103545972B (zh) * 2012-07-16 2016-09-14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马达
CN107516959A (zh) * 2016-06-16 2017-12-26 庆奇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马达
CN109309428A (zh) * 2017-07-28 2019-02-05 Weg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发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5972A (zh) 2014-01-29
TW201406013A (zh) 2014-02-01
CN103545972B (zh) 2016-09-14
TWI460969B (zh) 2014-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72712U (zh) 马达
CN206293982U (zh) 外转子马达及其定子组件
CN203707950U (zh) 具有止推轴承的马达
CN105765245A (zh) 箔片轴承和具有该箔片轴承的箔片轴承单元及涡轮机械
US20140134020A1 (en) Electric blower
CN202026197U (zh) 马达轴管内部构件的定位构造
JP2014027874A5 (zh)
CN107110217A (zh) 推力滚子轴承护圈及其制造方法
CN204533229U (zh) 轴端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988144U (zh) 一种转轴储油式风扇
CN202634149U (zh) 马达及其定位环
CN202673710U (zh) 轴向定位的防油、防尘及高寿命风扇与马达结构
CN202221952U (zh) 具有轴向气隙的马达
JP3227401U (ja) アンギュラコンタクトボールベアリングの支持フレーム
WO2021109629A1 (zh) 风扇摇头机构及具有其的风扇
CN202545738U (zh) 单向皮带轮
CN202690817U (zh) 花鼓轴承结构
CN203457004U (zh) 用于电机的定位工装
CN100389265C (zh) 散热风扇
KR101362452B1 (ko) 스핀들 모터
CN204349612U (zh)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组件
CN208955800U (zh) 一种马达
CN204030906U (zh) 马达
CN218940893U (zh) 具有限位功能的旋变转子加工工装
CN102052440B (zh) 可防止逆转的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