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45753U -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45753U
CN202645753U CN 201220230311 CN201220230311U CN202645753U CN 202645753 U CN202645753 U CN 202645753U CN 201220230311 CN201220230311 CN 201220230311 CN 201220230311 U CN201220230311 U CN 201220230311U CN 202645753 U CN202645753 U CN 202645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lubrication system
oil duct
engin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303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汉如
苏超
吕林
汪祥支
王标
丁志强
王露
庞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303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45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45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457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上的主油道和与主油道相连通的副油道;副油道包括出口朝向发动机的缸盖,用于润滑缸盖的立向油道和连通于主油道与立向油道之间的横向油道,横向油道设置在发动机的相邻的两个气缸之间。该发动机润滑系统将立向油道与横向油道均设置在发动机的中部,缩短了润滑油的输送路线,减少了润滑油传递过程中的压力损失,进而提高了润滑油的传递效率;同时满足了发动机的顶置凸轮轴对润滑油的需求;此外,其同时兼顾了曲轴和连杆以及缸体侧面附属部件的润滑需求,减少了其它副油道的设计需要,简化了润滑油的输送路线,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降低了机械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润滑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通常是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分别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起动系统。其中,润滑系统由油底壳、集滤器、机油泵、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主油道及多个副油道及其它结构组成。
由于发动机在工作时其缸体受力状况非常复杂,尤其是大功率的发动机,工作状态非常恶劣,为了确保各个系统能够可靠、协调的工作,必须保证发动机具有一个良好、高效的润滑系统,以减轻机件磨损,降低功率消耗,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在发动机运转的过程中,润滑油从油底壳经集滤器被机油泵送入机油滤清器;润滑油经机油滤清器滤清之后进入机油冷却器,以对润滑油进行冷却;然后,润滑油以足够高的压力进入到发动机主油道内,流经各副油道向各润滑部位输送足够数量的润滑油,最后润滑油再经各个回油通道回流到油底壳。
发动机缸体的副油道与发动机的主油道相连通,副油道包括多个立向油道和横向油道,以向缸盖输送润滑油。传统的副油道基本上设置在缸体的前端或后端,且缸体侧面的其它附属部件的润滑油孔均从主轴承孔引出。这种油路设计比较复杂,润滑油传递路线长,增加了响应时间,导致润滑油传递过程中压力损失较大,因此润滑油的传递效率比较低。
此外,由于发动机的顶置凸轮轴还带有发动机制动系统,所以需要更多的润滑油量和更高、更稳定的润滑油压力,传统的油路设计满足不了其对润滑油的需求。
综上所述,如何缩短润滑油的响应时间,减少润滑油传递过程中的压力损失,进而提高润滑油的传递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以缩短润滑油的响应时间,减少润滑油传递过程中的压力损失,进而提高润滑油的传递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上的主油道和与所述主油道相连通的副油道;
所述副油道包括:
出口朝向发动机的缸盖,用于润滑所述缸盖的立向油道;和
连通于所述主油道与所述立向油道之间的横向油道,所述横向油道设置在发动机的相邻的两个气缸之间。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主油道相连通,开口朝向曲轴或连杆,用于润滑所述曲轴或所述连杆的轴颈部位的斜油道。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所述横向油道和所述立向油道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油道分别设置在位于所述发动机两端的两个所述气缸之间。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所述横向油道上还开设有用于向所述缸体的侧面输送润滑油的侧出油口。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所述侧出油口为朝向空压机或燃油泵,用于润滑所述空压机或所述燃油泵的出口。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中,还包括连通于所述主油道与用于润滑和冷却活塞组件的喷嘴之间的分支油道。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所述主油道沿发动机的曲轴的轴线方向延伸。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所述横向油道沿与所述主油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横向油道的轴线与所述主油道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基于上述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为直列六缸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上的主油道和与主油道相连通的副油道;其中,副油道包括出口朝向发动机的缸盖,用于润滑缸盖的立向油道和连通于主油道与立向油道之间的横向油道,横向油道设置在发动机的相邻的两个气缸之间。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横向油道设置在发动机的相邻的两个气缸之间,所以横向油道布局在发动机中部;又因用于润滑缸盖的立向油道与横向油道相连通,故立向油道也位于发动机的中部;与现有技术中将横向油道和立向油道均设置在缸体的前端或后端相比,缩短了润滑油的输送路线,即缩短了润滑油的响应时间,减少了润滑油传递过程中的压力损失,进而提高了润滑油的传递效率。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减少了润滑油在传递的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所以从立向油道输出的润滑油具有更稳定的润滑油压力,并具有充足的油量和足够高的油压,可以满足发动机的顶置凸轮轴对润滑油的需求。
再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与主油道相连通,开口朝向曲轴或连杆,用于润滑曲轴或连杆的轴颈部位的斜油道,且横向油道上还开设有用于向缸体的侧面输送润滑油的侧出油口;在实现了通过立向油道向缸盖输送润滑油外,还同时兼顾了曲轴和连杆以及缸体侧面附属部件的润滑需求,减少了其它副油道的设计需要,简化了润滑油的输送路线,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降低了机械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横切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纵切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缩短了润滑油的响应时间,减少了润滑油传递过程中的压力损失,进而提高了润滑油的传递效率;且同时满足了发动机的顶置凸轮轴对润滑油的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同时兼顾了曲轴和连杆以及缸体侧面附属部件的润滑需求,减少了其它副油道的设计需要,简化了润滑油的输送路线,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降低了机械加工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上的主油道1和与主油道1相连通的副油道;其中,副油道包括出口朝向发动机的缸盖,用于润滑缸盖的立向油道2和连通于主油道1与立向油道2之间的横向油道3,横向油道3设置在发动机的相邻的两个气缸之间。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横向油道3设置在发动机的相邻的两个气缸之间,所以横向油道3布局在发动机中部;又因用于润滑缸盖的立向油道2与横向油道3相连通,故立向油道2也位于发动机的中部;与现有技术中将横向油道和立向油道均设置在缸体的前端或后端相比,缩短了润滑油的输送路线,即缩短了润滑油的响应时间,减少了润滑油传递过程中的压力损失,进而提高了润滑油的传递效率。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减少了润滑油在传递的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所以从立向油道2输出的润滑油具有更稳定的润滑油压力,并具有充足的油量和足够高的油压,可以满足发动机的顶置凸轮轴对润滑油的需求。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中,还包括与主油道1相连通,开口朝向曲轴或连杆,用于润滑曲轴或连杆的轴颈部位的斜油道4,如附图2所示,该斜油道4满足了发动机的曲轴或连杆的润滑需求。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横向油道3和立向油道2均为两个,两个横向油道3分别设置在位于发动机两端的两个气缸之间。如附图1所示,在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发动机中,发动机包括六个气缸,分别为一缸101、二缸102、三缸103、四缸104、五缸105和六缸106,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两个横向油道3分别设置在一缸101和二缸102之间、五缸105和六缸106之间。上述的油道布置方式只是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横向油道3的个数还可以为三个或其他的个数,横向油道3还可以设置在二缸102与三缸103之间或三缸103与四缸104之间,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满足缸盖的润滑要求均可。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横向油道3上还开设有用于向缸体的侧面输送润滑油的侧出油口31。从该侧出油口31输出的润滑油满足了缸体侧面附属部件润滑的需求。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中,侧出油口31为朝向空压机或燃油泵,用于润滑空压机或燃油泵的出口。当然,侧出油口31还可以用来润滑增压器或其它外围部件。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中,还包括连通于主油道1与用于润滑和冷却活塞组件的喷嘴之间的分支油道5。在发动机运转的过程中,润滑油由主油道1流经分支油道5,最后从上述喷嘴喷出,从喷嘴喷出的润滑油能够对活塞进行冷却,同时还对活塞、活塞环、缸套和活塞销以及其他部件起到了一定的润滑作用。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在实现了通过立向油道2向缸盖输送润滑油外,还同时兼顾了曲轴和连杆以及缸体侧面附属部件的润滑需求,减少了其它副油道的设计需要,简化了润滑油的输送路线,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降低了机械加工成本。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中,主油道1沿发动机的曲轴的轴线方向延伸。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横向油道3沿与主油道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横向油道3的轴线与主油道1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使润滑油的输送路线尽量缩短,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润滑油传递过程中的压力损失,使润滑油的输送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任意一项所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上述的发动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将立向油道2与横向油道3均设置在发动机的中部,缩短了润滑油的输送路线,即缩短了润滑油的响应时间,减少了润滑油传递过程中的压力损失,进而提高了润滑油的传递效率;同时满足了发动机的顶置凸轮轴对润滑油的需求;此外,其在实现了通过立向油道2向缸盖输送润滑油外,还同时兼顾了曲轴和连杆以及缸体侧面附属部件的润滑需求,减少了其它副油道的设计需要,简化了润滑油的输送路线,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降低了机械加工成本;其优点是由发动机润滑系统带来的,具体的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关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为直列六缸发动机。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还可以为其他种类的发动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上的主油道(1)和与所述主油道(1)相连通的副油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油道包括:
出口朝向发动机的缸盖,用于润滑所述缸盖的立向油道(2);和
连通于所述主油道(1)与所述立向油道(2)之间的横向油道(3),所述横向油道(3)设置在发动机的相邻的两个气缸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油道(1)相连通,开口朝向曲轴或连杆,用于润滑所述曲轴或所述连杆的轴颈部位的斜油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油道(3)和所述立向油道(2)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油道(3)分别设置在位于所述发动机两端的两个所述气缸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油道(3)上还开设有用于向所述缸体的侧面输送润滑油的侧出油口(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出油口(31)为朝向空压机或燃油泵,用于润滑所述空压机或所述燃油泵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于所述主油道(1)与用于润滑和冷却活塞组件的喷嘴之间的分支油道(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1)沿发动机的曲轴的轴线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油道(3)沿与所述主油道(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横向油道(3)的轴线与所述主油道(1)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9.一种发动机,包括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为上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为直列六缸发动机。
CN 201220230311 2012-05-22 2012-05-22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45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30311 CN202645753U (zh) 2012-05-22 2012-05-22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30311 CN202645753U (zh) 2012-05-22 2012-05-22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45753U true CN202645753U (zh) 2013-01-02

Family

ID=47414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30311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45753U (zh) 2012-05-22 2012-05-22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4575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3012A (zh) * 2012-05-22 2013-12-04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CN104265483A (zh) * 2014-09-29 2015-01-07 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四缸柴油机
CN104747674A (zh) * 2015-01-23 2015-07-01 陈桢皓 动力输出装置、气缸及柴油发动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3012A (zh) * 2012-05-22 2013-12-04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CN103423012B (zh) * 2012-05-22 2014-11-26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CN104265483A (zh) * 2014-09-29 2015-01-07 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四缸柴油机
CN104747674A (zh) * 2015-01-23 2015-07-01 陈桢皓 动力输出装置、气缸及柴油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61301U (zh) 一种二级空气压缩机的润滑系统
CN202645753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CN101655021A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
CN104747249A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系统
CN106286223A (zh) 一种油路润滑系统以及压缩机
CN201539283U (zh) 一种发动机摇臂轴座总成
CN205478857U (zh) 一种新型的柴油机中间齿轮轴
CN203130183U (zh) 发动机及包括其的汽车
CN103423012B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
CN201326434Y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CN205277523U (zh) 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润滑系统
CN201614981U (zh) 一种车用v型发动机缸体
CN104963742A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
CN206144751U (zh) 一种改变润滑方式的气泵
CN201125759Y (zh) 一种主轴承孔偏心油槽结构
CN204677400U (zh) 一种油路润滑系统以及压缩机
CN201318222Y (zh) 一种具有新结构润滑油道的柴油机机体
CN204691848U (zh) 一种发动机箱体润滑油路
CN106812564B (zh) 发动机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7965360A (zh) 发动机润滑冷却油路总成
CN101205944A (zh) 一种发动机连杆
CN211950623U (zh) 一种缸体组合式油孔结构
CN103244234A (zh) 发动机润滑油道结构
CN218063057U (zh) 一种新型油道的重型发动机曲轴
CN201377513Y (zh) 自润滑的单缸柴油机曲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126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