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30183U - 发动机及包括其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及包括其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30183U
CN203130183U CN 201320013974 CN201320013974U CN203130183U CN 203130183 U CN203130183 U CN 203130183U CN 201320013974 CN201320013974 CN 201320013974 CN 201320013974 U CN201320013974 U CN 201320013974U CN 203130183 U CN203130183 U CN 203130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otor
oil circuit
engine
lea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139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远征
金则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139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30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30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301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及包括其的汽车。这种发动机的正时传动装置为正时链条并且其润滑系统包括主油道以及延伸自所述主油道的分支油路,所述分支油路包括:通向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主轴颈的第一油路、通向所述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器的第二油路、通向所述发动机的活塞冷却喷嘴的第三油路、通向所述正时链条的机油喷嘴的第四油路、通向所述发动机的缸盖的第五油路以及通向所述正时链条的液压涨紧器的第六油路。这种发动机能够同时满足多个润滑条件的需求,优化了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系统,为周围接口简单化设计提供了条件,改善了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工作环境;这种汽车则具有改善的驾驶和乘坐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发动机及包括其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制造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优化的润滑油路系统的发动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前述发动机的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很多传动零件都是在很小的间隙下作高速相对运动的。尽管发动机的这些零件的工作表面一般都经过精细的加工,但经过放大之后可以发现这些表面实际上也是凹凸不平的。
如果不对这些表面进行润滑,则它们之间将发生强烈的摩擦。金属表面之间的干摩擦不仅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加速零件工作表面的磨损,而且还可能由于摩擦产生的热将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摩擦还会引起发动机的振动,进而影响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使工作环境变劣,例如,在发动机用于汽车中时,将影响汽车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感。
润滑系统的作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同时改善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工作环境,例如,在发动机用于汽车中时,将能够提升驾驶和乘坐的舒适度。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领域对发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但不限于在汽车领域,消费者对汽车从最基本的代步功能要求,逐渐追求高品质NVH水平、优异的操控性、更低的燃油性、更轻量化的设计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不断完善发动机的设计以适应新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具有改善的润滑油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前述发动机的汽车。
为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正时传动装置为正时链条,所述发动机缸体的润滑系统包括主油道以及延伸自所述主油道的分支油路,所述分支油路包括:通向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主轴颈的第一油路、通向所述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器的第二油路、通向所述发动机的活塞冷却喷嘴的第三油路、通向所述正时链条的机油喷嘴的第四油路、通向所述发动机的缸盖的第五油路以及通向所述正时链条的液压涨紧器的第六油路。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发动机中,所述缸体在所述第一油路至所述曲轴主轴颈的开孔处设置有储油槽。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发动机中,所述储油槽位于所述开孔的上侧。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发动机中,所述主油道上通向所述第二油路的出油孔设置在所述主油道的中部,并且所述机油冷却滤清器直接安装在缸体上与所述出油孔对应的位置处。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发动机中,所述第二油路比其它分支油路短。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发动机中,所述发动机的活塞的冷却喷嘴安装在所述排气侧,并且所述第三油路也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排气侧。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发动机中,所述第五油路包括两条支路,分别通向所述发动机的进气侧和排气侧。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发动机中,所述第六油路至所述液压涨紧器的开孔处设置有储油槽。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发动机中,所述分支油路还包括通向所述发动机的可变油泵的第七油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中设置有如前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
由上述可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及汽车通过分别提供通向曲轴主轴颈、机油冷却滤清器、活塞冷却喷嘴、机油喷嘴、发动机缸盖、液压涨紧器等的油路,同时满足了多个润滑条件的需求,优化了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系统,为周围接口简单化设计提供了条件,改善了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工作环境;这种汽车提供了改善的驾驶和乘坐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缸体润滑油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缸体润滑油路的示意图。在图1中,附图标记1为主油道(即主干路油路),用于向各个待润滑部位提供润滑油;2为第一油路(图示为共四个),通向发动机的曲轴主轴颈;3为第二油路,通向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器;4为第三油路,通向发动机的活塞冷却喷嘴;5为第四油路,通向正时链条的机油喷嘴;6为第五油路,通向发动机的缸盖;7为第六油路,通向正时链条的液压涨紧器。可以看出,这种润滑系统布置综合考虑了发动机各个子系统的润滑条件需求以及发动机的布置需求,并且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同时满足各个子系统的需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将包括这种润滑系统,并且其正时传动装置可以为正时链条,且其缸体的润滑系统也可以包括主油道1以及延伸自所述主油道1的分支油路,具体为图示的第一至第六油路。考虑到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发动机的其它零件和布置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也是可以想到的,所以在此不再对发动机的其它零件和布置进行赘述。
如图中所示,第一油路2可以通向发动机的曲轴主轴颈,并且缸体在第一油路2至曲轴主轴颈的开孔处可以设置有储油槽9。常见的缸体一般都没有该储油槽,致使发动机在长时间放置一端时间,再次冷启动时(尤其是低温冷启动时),曲轴主轴颈缺乏润滑油,进而磨损异常,最终会导致发动机异响,曲轴寿命降低,严重时断裂。设计该处的储油槽9,在发动机的启动时,储油槽9内的润滑可以向曲轴主轴颈提供良好的润滑条件。另外,该储油槽9优选设计在缸体曲轴孔的上侧,避免了轴瓦与缸体接触面少而失效。对于曲轴主轴瓦,在发动机做功过程承受的负荷是最大的,尤其是下瓦,所以需要较大的承载面,以保证足够的支撑面积;而对于上瓦,承受的负荷相对小很多,所以,把储油槽9设计在曲轴孔上侧,既可为曲轴提供优越的润滑条件,又能避免主轴瓦因承载面小而失效。
如图中所示,第二油路3可以通向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油道1上通向第二油路3的出油孔可以设置在主油道1的中部,这样不仅减少了机油滤清器的装配空间,而且保证了出油口到缸体的前后两端的距离一样,缩短了远端油压建立时间;而现有的设计机油滤清器的出油因为种种布置原因,没有设计在缸体主油道1的中间,导致了距离较远的一端油压建立时间长。本实施方式的油路系统中通向机油冷却滤清器的第二油路3很短,而且从机油冷却滤清器出来的清洁低温的润滑油可以通到缸体主油道1的中间位置,平衡了前后端的油压系统、降低了润滑油的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另外,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直接把机油冷却滤清器安装在缸体上与出油孔对应的位置处,缩小了布置空间,实现了集成化设计。
如图中所示,第三油路4可以通向发动机的活塞冷却喷嘴,为活塞的冷却提供了条件。发动机的活塞的冷却喷嘴可以安装在排气侧,并且第三油路4也设置在发动机的排气侧,这样更有利于降低活塞的温度,平衡进排气的温度梯度,降低活塞的内部热应力。对于增压的发动机,由于燃烧相对自然吸气的发动机更加粗暴,而对燃烧向关联的零件冷却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对于活塞的冷却更是重中之重。故设计一润滑油路,有活塞冷却喷嘴向活塞提供良好的冷却条件。
如图中所示,第四油路5可以通向正时链条的机油喷嘴。对于采用链条式的发动机来说,链条的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若是得不到良好的润滑,链条自身会有拉长的风险,会导致发动机异响,正时相位不吻合,严重时相位错乱,发动机失效。增加该润滑油路,为正时链条提供了良好的润滑环境。
如图中所示,第五油路6可以通向发动机的缸盖。第五油路6可以包括两条支路,分别通向发动机的进气侧和排气侧,为缸盖内部零件系统提供更好的润滑条件。
如图中所示,第六油路7可以通向正时链条的液压涨紧器。第六油路至液压涨紧器的开孔处可以为正时链条涨紧器设置储油槽(未图示)。发动机在冷置较长时间时,一些需要机油的功能件在发动机刚启动时都会缺乏机油,对于液压涨紧器,当液压涨紧器内部缺乏机油时,涨紧器不能提供有效压力,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刚启动时,正时链条非正常工作――跳齿,致使发动机失效。设置有涨紧器储油槽后,在发动机长时间放置冷启动时,也能为正时链条的液压涨紧器提供机油,进而保证液压涨紧器的正常工作。
如图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匹配的可变油泵提供第七油路8,可以为可变油泵的开启提供压力油。可变油泵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油泵流量切换,可以在发动机润滑条件充裕的工况下(如低速低负荷等)输出相对较小的润滑油,降低发动机的机械功损失,提升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降低燃油耗。
根据前面对于发动机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设置有如前所述发动机的汽车将必然也具有前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这些描述仅是示例性的。例如,各个部件或油路的个数等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而不限于图示或文字的示例性说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说明可以对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特征进行等同的改型或变型,毫无疑问,这些改变的实施方式也将落入权利要求书所覆盖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正时传动装置为正时链条,所述发动机缸体的润滑系统包括主油道以及延伸自所述主油道的分支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油路包括:通向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主轴颈的第一油路、通向所述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滤清器的第二油路、通向所述发动机的活塞冷却喷嘴的第三油路、通向所述正时链条的机油喷嘴的第四油路、通向所述发动机的缸盖的第五油路以及通向所述正时链条的液压涨紧器的第六油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在所述第一油路至所述曲轴主轴颈的开孔处设置有储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位于所述开孔的上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上通向所述第二油路的出油孔设置在所述主油道的中部,并且所述机油冷却滤清器直接安装在缸体上与所述出油孔对应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路比其它分支油路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活塞的冷却喷嘴安装在所述排气侧,并且所述第三油路也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排气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油路包括两条支路,分别通向所述发动机的进气侧和排气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油路至所述液压涨紧器的开孔处设置有储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油路还包括通向所述发动机的可变油泵的第七油路。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中设置有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
CN 201320013974 2013-01-11 2013-01-11 发动机及包括其的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30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13974 CN203130183U (zh) 2013-01-11 2013-01-11 发动机及包括其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13974 CN203130183U (zh) 2013-01-11 2013-01-11 发动机及包括其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30183U true CN203130183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3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1397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30183U (zh) 2013-01-11 2013-01-11 发动机及包括其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3018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5523A (zh) * 2013-11-27 2014-03-05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的润滑系统
CN104747249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系统
CN106870060A (zh) * 2015-12-10 2017-06-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107075990A (zh) * 2014-09-29 2017-08-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润滑油路构造
CN107587910A (zh) * 2016-07-08 2018-01-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中的链条的润滑剂供给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5523A (zh) * 2013-11-27 2014-03-05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的润滑系统
CN103615523B (zh) * 2013-11-27 2016-04-20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的润滑系统
CN107075990A (zh) * 2014-09-29 2017-08-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润滑油路构造
CN104747249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系统
CN106870060A (zh) * 2015-12-10 2017-06-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107587910A (zh) * 2016-07-08 2018-01-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中的链条的润滑剂供给装置
CN107587910B (zh) * 2016-07-08 2020-11-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中的链条的润滑剂供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0183U (zh) 发动机及包括其的汽车
CN201972776U (zh) 发动机润滑系统
CN201843658U (zh) 发动机预润滑装置
CN201412234Y (zh) 便于起动润滑的发动机储油活塞
CN201013462Y (zh) 龙门式卧式单双缸柴油机机体
CN101255827B (zh) 新一代卧式单双缸柴油机机体
CN201363413Y (zh) 便于起动润滑的发动机储油活塞
CN201723268U (zh) 一种发动机机油供给系统
CN201198790Y (zh) 新一代卧式单双缸柴油机机体
CN201318222Y (zh) 一种具有新结构润滑油道的柴油机机体
CN207212507U (zh) 一种柴油机机体的回油通道
CN101289948B (zh) 发动机双油道润滑系统
CN210317515U (zh) 一种柴油机机架及柴油机
CN207554563U (zh) 一种止推片润滑结构、一种止推片与一种发动机
CN2916143Y (zh) 发动机的喷淋润滑油的装置
CN200975273Y (zh) 汽车发动机用双润滑油路气门摇臂装置
CN201358844Y (zh) 便于起动润滑的发动机活塞
CN215292612U (zh) 一种节能型水平对置发动机润滑系统
CN201991633U (zh) 一种新型缸套
CN110439648A (zh) 一种新型干式油底壳
CN205908329U (zh) 单缸风冷柴油机高效润滑系统
CN2549182Y (zh) 发动机机油限压回油装置
CN202732105U (zh) 一种发动机增压器润滑油路结构
CN214998798U (zh) 一种内燃机用连杆结构
CN214788598U (zh) 防干磨轴承套及其轴承系统和增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