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78837U - 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78837U
CN202578837U CN2012201191623U CN201220119162U CN202578837U CN 202578837 U CN202578837 U CN 202578837U CN 2012201191623 U CN2012201191623 U CN 2012201191623U CN 201220119162 U CN201220119162 U CN 201220119162U CN 202578837 U CN202578837 U CN 202578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entered passageway
flow line
return flow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191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田智宣
吉冈和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78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788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2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ource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ssure
    • F01M13/021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ource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ssure of negative pressure
    • F01M2013/027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ource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ssure of negative pressure with a turbo charger or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09Fluid connections to the air intake system; their arrangement of pipes, valves or the like
    • F02M35/10222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PCV]; Additional air admission, lubricant or fuel vapour admi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包括:回流通道,使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到发动机的进气通道中比涡轮增压器更上游侧的通道部;回旋流生成机构,使所述进气通道中至少在连接有所述回流通道的连接部中的进气通道内的空气流生成与涡轮增压器的叶轮的旋转方向同方向的回旋流;其中,形成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内周壁部具有相对于连接部中的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面向进气通道轴线侧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的远端部分相对于与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轴线正交的面倾斜,远端部分的最远部比最后部更位于回旋流的上游侧,且位于比最后部更下方。由此,能够抑制窜漏气中所含的水分附着于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面并结冰的情况。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尤其涉及抑制窜漏气中所含的水分在比涡轮增压器更上游侧的进气通道部内结冰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具有使从活塞式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间的间隙漏出到曲轴箱的窜漏气回流到发动机的进气通道而不释放到大气中的窜漏气回流通道(以下称作“回流通道”)(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开昭58-33713号(专利文献1))。在附设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中,回流通道连接于进气通道中的比涡轮增压器更上游侧的通道部(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155720号(专利文献2))。
然而,上述窜漏气回流装置在寒冷地带等存在以下问题:窜漏气中所含的水分会附着在进气通道与回流通道的连接部附近的管内壁部并结冰。为此,已知有利用电子加热器对形成回流通道的回流管的下游部分进行加热的技术。
专利文献1的窜漏气回流装置中,使发动机的一部分废气通过废气回流通道回流到进气通道,而回流通道连接于比进气通道中的与废气回流通道连接的连接部更下游侧的通道部上。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避免废气中所含的碳粒子等杂质堆积在回流管的下游开口端而妨碍窜漏气回流的技术。
专利文献1所示的实施例中,使回流管突出到形成进气通道的进气管内,使该回流管的远端部分以位于不与回流管下游部分的轴线正交的面内的方式而形成为倾斜状,因而回流管的下游开口端的面积变大,因此即使有杂质稍许堆积在该下游开口端上也不会妨碍到窜漏气的回流。而且在回流管的远端部分使最远部相对于其他部位位于进气通道(气流流动方向)的最上游侧,以使杂质难以堆积在回流管的下游开口端。
以往的附设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中,回流通道连接于进气通道中比涡轮增压器更上游侧的通道部,而当窜漏气中所含的水分附着于回流通道与进气通道连接的连接部附近的管内壁部(尤其是进气管的内壁部)并结冰时,如果冰块被导入涡轮增压器内,则有可能导致涡轮增压器的叶轮受损。以往,利用电子加热器对回流管的下游部分进行加热的技术是众所周知的,但其无法抑制从回流通道导入进气通道的水分附着于进气管的内壁部并结冰的情况。
另外,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的窜漏气回流装置是避免废气中所含的碳粒子等杂质堆积在回流管的下游开口端而妨碍到窜漏气回流的技术,因此,使回流管突出到进气管内,使该回流管的远端部分以位于不与回流管下游部分的轴线正交的面内的方式而形成为倾斜状,而且在该远端部分使最远部位于进气通道的最上游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能够抑制窜漏气中所含的水分附着于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面并结冰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包括:回流通道,使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到发动机的进气通道中比涡轮增压器更上游侧的通道部;回旋流生成机构,使所述进气通道中至少在连接有所述回流通道的连接部中的进气通道内的空气流生成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叶轮的旋转方向同方向的回旋流;其中,形成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内周壁部具有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中的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面向进气通道轴线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远端部分相对于与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轴线正交的平面倾斜,所述远端部分的最远部比最后部更位于所述回旋流的上游侧,且位于比所述最后部更下方。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述突出部的远端部分相对于与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轴线正交的面倾斜,该突出部的远端部分的最远部比最后部更位于由回旋流生成机构生成的回旋流的上游侧且位于下方,因此利用该回旋流,能够使窜漏气中的水分成为相对较大的水滴,并使该水滴靠进气通道轴线地释放到进气通道内。因此,能够抑制释放到进气通道内的水分(水滴)附着于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面并结冰的情况,即能够抑制冰块在所述内壁面上的生成,因此能够防止因从该内壁面上剥离的冰块被导入涡轮增压器中而造成的叶轮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突出部从所述连接部中的形成进气通道的所述内壁面向斜下方突出。
根据该结构,由于所述突出部从所述连接部中的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面朝斜下方突出,因此水分易于顺着突出部流动并凝聚而成为相对较大的水滴,能够使该水分以相对较大的水滴确实地释放到进气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中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连接部的近傍的进气通道部分形成于水平地延伸的直线通道部分,所述回旋流生成机构包括设置在比所述直线通道部分更上游侧的弯曲进气通道部分。
根据该结构,由于使所述连接部近傍的进气通道部分形成于水平地延伸的直线通道部分,且使所述回旋流生成机构包括设置于比所述直线通道部分更上游侧的弯曲进气通道部分,因此能够确实地生成所述回旋流,且能够通过精细加工进气通道的通道形状而容易地实现该回旋流的生成。该结构除了包括所述连接部的近傍的进气通道部分形成在正水平地延伸的直线通道部分上的情况之外,在能够确实地生成所述回旋流的条件下,还包括:所述连接部的近傍的进气通道部分形成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直线通道部分上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直线通道部分直接连接于所述涡轮增压器。
根据该结构,由于使所述直线通道部分直接连接于涡轮增压器,因此能够利用所述回旋流来兼顾涡轮增压器的增压效率的提高和所述结冰抑制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另外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还包括:电子加热器,将形成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所述内周壁部加热。
根据该结构,由于设有对形成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内周壁部进行加热的电子加热器,因此能够确实地防止窜漏气的水分在该内周壁部上结冰,而且,能够使水分确实地附着于该内周壁部,能够抑制因使雾状的水分释放到进气通道内造成的水分结冰。
本实用新型中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形成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所述内周壁部具有节流部,该节流部以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与该下游部分的轴线正交的截面的开口面积越往远端侧越小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由于形成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内周壁部具有以其剖面开口面积越往远端侧越小的方式形成的节流部,因此能够通过该节流部来加快窜漏气的流速,能够使所述水滴更确实地更靠进气通道轴线地放出,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进气通道的内壁面上的冰块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所涉及的发动机的后视图。
图2是发动机的俯视图。
图3是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要部的俯视图。
图4是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要部的从后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5是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及排气系统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6是窜漏气回流装置的要部的俯视图。
图7是窜漏气回流装置的要部的从后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图7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X-X线剖视图。
图11是窜漏气回流装置的回流管的下游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另外,以车辆的前后方向作为前后方向,以从车辆后方观察的左右方向作为左右方向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直列四缸柴油发动机1具备气缸体2、设置于气缸体2上部的气缸盖3、覆盖气缸盖3上部的气缸盖罩4以及设置于气缸体2左端附近的变速器单元5等。发动机1以曲轴朝向左右方向,且进气口位于车辆前侧而排气口位于车辆后侧的方式而横置搭载。
如图1~图5所示,发动机1的进气系统具备:去除进气中的灰尘等的空气滤清器6、主要在低速时对进气进行增压的小容量的第1涡轮增压器7的第1增压器压缩机7a、主要在中高速时对进气进行增压且容量比第1涡轮增压器7大的第2涡轮增压器8的第2增压器压缩机8a、对因加压而成为高温的进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9以及将进气导向发动机1的各进气口3a的进气歧管10等。
第1涡轮增压器7具备第1压缩机7a、第1涡轮7b、连结第1压缩机7a与第1涡轮7b的第1涡轮轴7c、覆盖第1增压器压缩机7a外周的第1压缩机外壳21、覆盖第1涡轮7b外周的第1涡轮外壳22以及旋转自如地支撑第1涡轮轴7c且覆盖第1涡轮轴7c外周的第1中心外壳23等。第1涡轮增压器7以第1涡轮轴7c与发动机1的曲轴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在发动机1的后侧。
第2涡轮增压器8具备第2压缩机8a、第2涡轮8b、连结第2压缩机8a与第2涡轮8b的第2涡轮轴8c、覆盖第2压缩机8a外周的第2压缩机外壳31、覆盖第2涡轮8b外周的第2涡轮外壳32以及旋转自如地支撑第2涡轮轴8c且覆盖第2涡轮轴8c外周的第2中心外壳33等。第2涡轮增压器8以第2涡轮轴8c与发动机1的曲轴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在发动机1后侧的第1涡轮增压器7的上方。
如图3~图5所示,在发动机1的进气系统中,从空气滤清器6延伸的进气流入通道14连接于第2增压器压缩机8a的导入部,第2增压器压缩机8a的排出部与第1增压器压缩机7a的导入部通过压缩机连接通道15而连接。从压缩机连接通道15的中途部分支出经由中冷器9而向进气歧管10输送进气的进气输送通道16,在进气输送通道16中设有由致动器17a驱动的截气阀17。压缩机下游通道18连接于第1增压器压缩机7a的排出部,压缩机下游通道18在截气阀17的下游侧连接于进气输送通道16。
如图1~图3、图5所示,发动机1的排气系统具备:从各排气口导出废气并集合到一处的排气歧管11、由废气能量驱动的第1涡轮增压器7的第1增压器涡轮7b、同样由废气能量驱动的第2涡轮增压器8的第2增压器涡轮8b、废气净化装置12以及用于使一部分废气回流到进气歧管10的EGR通道13等。
在发动机1的排气系统中,设有从第1涡轮7b的排出部延伸到第2涡轮8b的涡轮间通道41、可将来自排气歧管11的排气导入到第1涡轮7b的导入部的导入通道42、连接导入通道42与涡轮间通道41的第1旁通通道43以及由致动器44a驱动来开闭第1旁通通道43而可调节流量的调节阀44等。
而且,设有从第2涡轮8b的排出部向废气净化装置12延伸的涡轮下游通道45、连接涡轮间通道41与涡轮下游通道45的第2旁通通道46以及由致动器47a驱动来开闭第2旁通通道45而可调节流量的废气减压阀47。另外,EGR通道13具有第1EGR通道13a和从第1EGR通道13a分支的第2EGR通道13b,在第1EGR通道13a内设有EGR控制阀48和EGR冷却器49。
另外,在发动机控制中,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来设定低速模式M1、中速模式M2、中高速模式M3、高速模式M4,对应于包括启动时模式M0在内的五种运转模式M0~M4,发动机1的吸排气经由截气阀17、调节阀44、废气减压阀47、EGR控制阀48而受到控制。
接下来,对发动机1的窜漏气回流装置50进行说明。
如图3~图11所示,窜漏气回流装置50具有使发动机1的窜漏气回流到发动机1的进气通道(进气流入通道14、压缩机连接通道15、进气输送通道16等)中比第2涡轮增压器8(第2压缩机8a)更上游侧的通道部亦即进气流入通道14中的回流通道51。回流通道51的上游端连接于发动机1的气缸体2内的曲轴箱,下游端连接于进气流入通道14中的相对较靠近第2压缩机8a的通道部。
进气流入通道14的大部分由金属制的进气流入管60形成,进气流入通道14由该进气流入管60、将进气流入管60连接于第2压缩机8a的第2压缩机外壳31的橡胶制的连接管61(相当于连接部)等形成。连接管61的两端侧部分分别外嵌于进气流入管60和第2压缩机外壳31的导入筒部31a,并通过结合件61b、61c而固定。形成回流通道51的回流管52连接于连接管61。
如图10所示,进气流入通道14中的连接管61近傍的进气通道部分形成于大致水平地朝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通道部分14a,直线通道部分14a直接连接于第2压缩机8a。且设有设置在进气流入通道14中的直线通道部分14a上游侧的弯曲进气通道部分14b。该弯曲进气通道部分14b构成使该进气流入通道14中的至少在连接有回流通道51的连接管61中的进气流入通道14内的空气流生成与第2压缩机8a的叶轮的旋转方向同方向的回旋流的回旋流生成机构。
例如,第2压缩机8a的叶轮在左侧面观察时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参照图8),为了能够使至少在连接管61中的进气流入通道14内的空气流生成同方向的回旋流,弯曲进气通道部分14b从上游侧部分朝下方弯曲且朝右方弯曲而连通于直线通道部分14a(参照图10)。
回流管52包括形成其大部分的主回流管53、将主回流管53连接于连接管61的合成树脂制的回流下游管54以及呈内嵌状固定于回流下游管54的铜制的回流内管55等,回流内管55相当于形成回流通道51下游部分的内周壁部。回流内管55从回流下游管54朝下游侧稍许突出。
在连接管61上一体形成有连接管部61a,该连接管部61a外嵌于回流下游管54的一端侧部分,并通过结合件54a而固定。主回流管53外嵌于回流下游管54的另一端侧部分,并通过结合件54b而固定。在回流下游管54上,在其长度方向中央部分从外周外侧安装有加热器56(参照图9),并插入有用于对该加热器56供应工作电力的插头部件57。通过该加热器56来加热回流内管55。
回流内管55具备突出部55a。该突出部55a从连接管61中的形成进气流入通道14(连接通道14c)的内壁面61d朝斜下方(例如,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约30度的方向),且相对于内壁面61d向连接通道14c中的进气通道轴线a1侧突出。另外,突出部55a的远端部分相对于与所述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轴线a2正交的面倾斜,该突出部55a的远端部分的最远部55b比最后部55c更位于所述回旋流(图8、图9中箭头b所示)的上游侧且位于最后部55c的下方。
具体而言,回流内管55的突出部55a具有连接管61的内径的约1/4的长度,突出部55a的远端部分相对于与轴线a2正交的面倾斜约30度。并且,以突出部55a的远端部分的最远部55b和最后部55c位于与进气通道轴线a1大致正交的同一面内,且最远部55b比最后部55c更位于所述回旋流的上游侧的方式,在该突出部55a的远端部分,使最远部55b位于最下端且使最后部55c位于最上端。另外,回流下游管54也相对于内壁面61d稍向进气通道轴线a1侧突出(参照图9)。
回流内管55具有平坦壁部55d和局部圆筒壁部55e(参照图11),剖面开口形状形成为局部圆形状。平坦壁部55d的远端整体形成最后部55c,局部圆筒壁部55e的远端的周方向中央部形成最远部55b。平坦壁部55d以隔着回流下游管54而与电子陶瓷式的加热器56相向的方式设置。此外,回流内管55的远端部分相对于与轴线a2正交的面倾斜地形成,在该回流内管55的远端部分,平坦壁部55d的远端部位于最上端,局部圆筒壁部55e的远端部的周方向中央部位于最下端。
回流内管55具有以该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与该下游部分的轴线a2正交的截面的截面开口面积越往远端侧越小的方式而形成的节流部55f。该节流部55f在回流内管55的远端侧部分,以局部圆筒壁部55e越往远端侧直径越小且整体越靠近轴线a2的方式而形成为倾斜状。
接下来,对窜漏气回流装置5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形成回流通道51下游部分的回流内管55的突出部55a相对于连接管61中的形成进气流入通道14的内壁面61向进气通道轴线侧a1突出,且越往远端侧越位于下方,因此附着于回流内管55的窜漏气的水分便在进气流入通道14内顺着突出部55a向远端侧(下方)流动,从而难以立即释放到进气流入通道14内。而且,回流内管55的突出部55a的远端部分相对于与所述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轴线a2正交的面倾斜地形成,而且该突出部55a的远端部分的最远部55b位于最后部55c下方,因此顺着突出部55a流动的水分凝聚而易于变成水滴。
由于借助所述回旋流生成机构来使进气流入通道14中至少在连接管61中的进气流入通道14内的空气流生成与涡轮增压器8的叶轮的旋转方向同方向的回旋流,因此涡轮增压器8的工作负载得以减轻而使增压效率提高。并且,回流内管55的突出部55a远端部分的最远部55b比最后部55c更位于所述回旋流的上游侧,因此借助该回旋流,附着于突出部55a的水分难以以相对较小的水滴的状态在内壁面61d附近释放到进气流入通道14内,即,利用回旋流,在突出部55a远端部分的最远部55b附近成为相对较大的水滴,并且该水滴靠进气通道轴线a1地被释放到进气流入通道14内。
靠进气通道轴线a1地被释放的水滴难以附着于形成进气流入通道14的内壁面,其通过靠近进气通道轴线a1的流速较快的空气流导入涡轮增压器8内,但该水滴不会导致叶轮受损。即,由于能够抑制冰块在内壁面61d上的生成,因此能够防止因从内壁面61d剥离的冰块被导入涡轮增压器8内造成的叶轮的损伤。
并且,突出部55a远端部分的最远部55b比最后部55c更位于所述回旋流的上游侧,因此能够减小突出部55a的与进气通道轴线a1正交的面上的剖视形状的面积,即,能够尽可能避免突出部55a对进气流入通道14内的空气流造成妨碍并且使突出部55a的最远部55b靠近进气通道轴线a1地设置突出部55a。
由于突出部55a从连接管61中的形成进气流入通道14的内壁面61d朝斜下方突出,因此水分易于顺着突出部55a流动并凝聚而成为相对较大的水滴,能够使该水分以相对较大的水滴确实地释放到进气导入通道14内。由于使连接管61近傍的进气通道部分14a形成于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直线通道部分14a,且使回旋流生成机构包括设置于比直线通道部分14a更上游侧的弯曲进气通道部分14b,因此能够确实地生成所述回旋流,且能够通过精细加工进气流入通道14的通道形状而容易地实现该回旋流的生成。
由于使直线通道部分14a直接连接于涡轮增压器8,因此能够利用所述回旋流来兼顾涡轮增压器8的增压效率的提高和所述结冰抑制效果。由于设有对形成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回流内管55进行加热的电子陶瓷式的加热器56,因此能够确实地防止窜漏气的水分在该回流内管55上结冰,而且,能够使水分确实地附着于该回流内管55,能够抑制因使雾状的水分释放到进气流入通道14内造成的水分结冰。
由于形成回流通道14的下游部分的回流内管55具有以该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与该下游部分的轴线a2正交的截面的截面开口面积越往远端侧越小的方式形成的节流部55f,因此能够通过该节流部55f来加快窜漏气的流速,能够使所述水滴更确实地更靠进气通道轴线a1地被释放,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进气导入通道14的内壁面61d上的冰块化。
上述实施例也可作如下变更。
也可不使回流内管55的突出部55a从连接管61的内壁面61d朝斜下方突出,而使回流内管55呈铅垂姿势而从内壁面61d朝下方突出。而且,也可在突出部55a的远端部分不使最远部55b位于回旋流的最上游侧,而是位于将空气流也算在内的螺旋流的最上游侧。
对于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是能够以对所述实施例附加各种变更的形态来实施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附设有第1、第2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但是对于附设有一个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也可适用于使窜漏气回流到该涡轮增压器上游侧的进气通道部的窜漏气回流装置等各种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
实施方式的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包括:回流通道(51),使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到发动机的进气通道(14、15、16)中比涡轮增压器(8)更上游侧的通道部;回旋流生成机构(14b),使所述进气通道(14、15、16)中至少在连接有所述回流通道(51)的连接部(61)中的进气通道内的空气流生成与所述涡轮增压器(8)的叶轮的旋转方向同方向的回旋流(b);其中,形成所述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内周壁部(55)具有相对于所述连接部(61)中的形成进气通道(14、15、16)的内壁面(61d)向进气通道轴线(a1)侧突出的突出部(55a),所述突出部(55a)的远端部分相对于与所述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轴线(a2)正交的平面倾斜,所述远端部分的最远部(55b)比最后部(55c)更位于所述回旋流(b)的上游侧,且位于比所述最后部(55c)更下方。
上述窜漏气回流装置中,由于形成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内周壁部的突出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中的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面向进气通道轴线侧突出,而且越往远端侧越位于下方,因此,附着于所述内周壁部的窜漏气的水分便在进气通道内顺着内周壁部的突出部向远端侧流动,从而难以立即释放到进气通道内。而且,所述突出部的远端部分以相对于与所述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轴线(a2)正交的面倾斜的方式形成,而且该突出部的远端部分的最远部位于最后部下方,因此顺着突出部流动的水分凝聚而易于变成水滴。
由于借助回旋流生成机构来使进气通道中至少在所述连接部中的进气通道内的空气流生成与涡轮增压器的叶轮的旋转方向同方向的回旋流,因此,涡轮增压器的工作负载得以减轻从而使增压效率提高。并且,所述突出部的远端部分的最远部比最后部更位于所述回旋流的上游侧,因此借助该回旋流,附着于突出部的水分难以以相对较小的水滴的状态在所述内壁面附近释放到进气通道内。即,利用回旋流,在突出部的远端部分的最远部附近成为相对较大的水滴,并且该水滴靠进气通道轴线地被释放到进气通道内。因此,释放到进气通道内的水分(水滴)难以附着于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面并结冰。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述突出部的远端部分相对于与所述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轴线(a2)正交的面倾斜,该突出部的远端部分的最远部比最后部更位于由回旋流生成机构生成的回旋流的上游侧且位于下方,因此利用该回旋流,能够使窜漏气中的水分成为相对较大的水滴,并使该水滴靠进气通道轴线地释放到进气通道内。因此,能够抑制释放到进气通道内的水分(水滴)附着于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面并结冰的情况,即能够抑制冰块在所述内壁面上的生成,因此能够防止因从该内壁面上剥离的冰块被导入涡轮增压器中而造成的叶轮的损伤。
上述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突出部(55a)从所述连接部(61)中的形成进气通道的所述内壁面(61d)向斜下方突出。
根据该结构,由于所述突出部从所述连接部中的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面朝斜下方突出,因此水分易于顺着突出部流动并凝聚而成为相对较大的水滴,能够使该水分以相对较大的水滴确实地释放到进气通道内。
上述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连接部(61)的近傍的进气通道部分形成于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直线通道部分(14a),所述回旋流生成机构(14b)包括设置在比所述直线通道部分(14a)更上游侧的弯曲进气通道部分(14b)。
根据该结构,由于使所述连接部近傍的进气通道部分形成于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直线通道部分,且使所述回旋流生成机构包括设置于比所述直线通道部分更上游侧的弯曲进气通道部分,因此能够确实地生成所述回旋流,且能够通过精细加工进气通道的通道形状而容易地实现该回旋流的生成。
上述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直线通道部分(14a)直接连接于所述涡轮增压器(8)。
根据该结构,由于使所述直线通道部分直接连接于涡轮增压器,因此能够利用所述回旋流来兼顾涡轮增压器的增压效率的提高和所述结冰抑制效果。
上述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中可包括:电子加热器(56),将形成所述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所述内周壁部(55)加热。
根据该结构,由于设有对形成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内周壁部进行加热的电子加热器,因此能够确实地防止窜漏气的水分在该内周壁部上结冰,而且,能够使水分确实地附着于该内周壁部,能够抑制因使雾状的水分释放到进气通道内造成的水分结冰。
此外,上述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中也可为:形成所述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所述内周壁部(55)具有节流部(55f),该节流部(55f)以所述回流通道(51)的下游部分的与该下游部分的轴线(a2)正交的截面的开口面积越往远端侧越小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由于形成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内周壁部具有以其剖面开口面积越往远端侧越小的方式形成的节流部,因此能够通过该节流部来加快窜漏气的流速,能够使所述水滴更确实地更靠进气通道轴线地放出,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进气通道的内壁面上的冰块化。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流通道,使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到发动机的进气通道中比涡轮增压器更上游侧的通道部;
回旋流生成机构,使所述进气通道中至少在连接有所述回流通道的连接部中的进气通道内的空气流生成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叶轮的旋转方向同方向的回旋流;其中,
形成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内周壁部具有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中的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面向进气通道轴线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的远端部分相对于与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轴线正交的平面倾斜,
所述远端部分的最远部比最后部更位于所述回旋流的上游侧,且位于比所述最后部更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从所述连接部中的形成进气通道的所述内壁面向斜下方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近傍的进气通道部分形成于水平地延伸的直线通道部分,
所述回旋流生成机构包括设置在比所述直线通道部分更上游侧的弯曲进气通道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通道部分直接连接于所述涡轮增压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子加热器,将形成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所述内周壁部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所述内周壁部具有节流部,该节流部以所述回流通道的下游部分的与该下游部分的轴线正交的截面的开口面积越往远端侧越小的方式形成。
CN2012201191623U 2011-04-01 2012-03-27 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7883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1436 2011-04-01
JP2011081436A JP5321852B2 (ja) 2011-04-01 2011-04-01 エンジンのブローバイガス環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78837U true CN202578837U (zh) 2012-12-05

Family

ID=46511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1916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78837U (zh) 2011-04-01 2012-03-27 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321852B2 (zh)
CN (1) CN202578837U (zh)
DE (1) DE202012003302U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3931A (zh) * 2014-06-09 2014-08-2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混合器
CN105756747A (zh) * 2015-01-07 2016-07-13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
CN105980677A (zh) * 2014-02-12 2016-09-28 株式会社利富高 窜气加热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13079B1 (fr) * 2013-11-08 2017-10-20 Renault Sas Circuit de reaspiration de gaz de blow-by
DE102013020422A1 (de) 2013-12-05 2015-06-11 Daimler Ag Brennkraftmaschin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Ölrücklaufleitung
JP6230922B2 (ja) * 2014-01-20 2017-11-15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ブローバイヒーター
JP2016023630A (ja) * 2014-07-24 2016-02-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
JP6225885B2 (ja) * 2014-11-14 2017-11-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
JP6330787B2 (ja) * 2015-11-17 2018-05-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過給機付きエンジン
DE102016115620A1 (de) 2016-08-23 2018-03-0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nsaugtrakt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EP3418515B1 (en) 2017-06-21 2020-02-12 FCA Italy S.p.A. A system for recirculating of blow-by gases into an intake duct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e system having an anti-icing device
KR101923318B1 (ko) * 2017-07-28 2018-11-28 주식회사 현대케피코 흡기매니폴드의 결빙방지장치
KR101965836B1 (ko) 2017-12-28 2019-04-04 주식회사 현대케피코 흡기 매니폴드 블로바이가스 결빙방지 구조
JP7223679B2 (ja) * 2019-12-17 2023-02-16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3713A (ja) 1981-08-21 1983-02-28 Hitachi Ltd 分散型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S5833713U (ja) * 1981-08-28 1983-03-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pcv装置
JP2002155720A (ja) 2000-11-20 2002-05-31 Yamaha Motor Co Ltd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装置のユニオン構造
JP2006063884A (ja) * 2004-08-26 2006-03-09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流装置
SE529167C2 (sv) * 2005-06-15 2007-05-22 Volvo Lastvagnar Ab Vevhusventilation
JP5319461B2 (ja) * 2009-08-28 2013-10-16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排気ターボ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におけるブローバイガス処理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0677A (zh) * 2014-02-12 2016-09-28 株式会社利富高 窜气加热器
CN105980677B (zh) * 2014-02-12 2019-07-05 株式会社利富高 窜气加热器
CN103993931A (zh) * 2014-06-09 2014-08-2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混合器
CN105756747A (zh) * 2015-01-07 2016-07-13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
CN105756747B (zh) * 2015-01-07 2018-07-27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2003302U1 (de) 2012-06-12
JP5321852B2 (ja) 2013-10-23
JP2012215137A (ja) 201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78837U (zh) 发动机的窜漏气回流装置
CN101526026B (zh) 用于增压空气冷却器系统的冷凝液抽取装置
CN101713326B (zh) 用于充气空气冷却器的受控冷凝物收集和排出
RU139865U1 (ru) Двига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и система улавливания конденсата
CN102140979B (zh) 废气再循环系统中的水分清除
US10774793B2 (en) Intake and exhaust device for automotive engine
CN108331660A (zh) 用于增压空气冷却器除冰的系统和方法
CA2578729A1 (en) Air intake structure for small watercraft
CN110410237B (zh) Egr集成系统及其进气歧管
JP5433534B2 (ja)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
US9062632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a motor vehicle
US9194281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 cylinder head having an integrated drainage chann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JP5375151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排気通路構造
JP5849924B2 (ja) 排気弁装置およびターボ過給機付エンジン
CN110242400A (zh) 发动机的增压装置
JP2007231906A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
JP2006299852A (ja) 過給機付エンジン
CN106168158A (zh) 改进的涡轮增压器系统
CN104696088A (zh) 具有铝涡轮机外壳的发动机系统
TWM341764U (en) Air pressurization and spoiler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8232091A (ja) 過給器付内燃機関の排気還流装置
JP3632255B2 (ja) 機械式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排気還流装置
CN104295377A (zh) 发动机系统
JPH08312475A (ja) 機械式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5873274B2 (ja) 吸気管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