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49677U -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49677U
CN202449677U CN2011204058770U CN201120405877U CN202449677U CN 202449677 U CN202449677 U CN 202449677U CN 2011204058770 U CN2011204058770 U CN 2011204058770U CN 201120405877 U CN201120405877 U CN 201120405877U CN 202449677 U CN202449677 U CN 202449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ard waste
storage chamber
dust storage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058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元彦
高田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49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496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B65H69/063Preparation of the yarn 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02Arrangements for confining or removing du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机。接头装置(14)具备使空气流作用于纱端将该纱端解捻的解捻管(82)、以及用来回收因上述解捻而生成的回丝的专用的集尘器(80)。集尘器(80)具备暂时收容回收了的回丝的集尘室(42)。在集尘室(42)上形成有:在解捻管(82)一侧开口的回丝导入口、用来将该集尘室(42)内的回丝向外部吸引排出的回丝排出开口部(47)、以及设置在与回丝排出开口部(47)相对置的位置上的排气过滤器(45)。

Description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卷绕机所具备的接头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纱线卷绕机中,当卷绕中的纱线由于某种原因成为断开状态时,进行用接头装置将该纱线接合的动作。作为该接头装置,用回旋空气流将纱端互相捻合的空气式接头装置已为我们所知。
如果简单说明用空气式接头装置进行的接头动作,为如下这样。首先,接头装置使空气流作用于接合的纱端,将该纱端的捻解开。接着,接头装置使解了捻的纱端互相靠近。然后,通过将旋转空气流作用于靠近的纱端,将上述纱端互相捻合来接合。
在这种接头装置中,当用空气流解开纱线的捻之际,包含在该纱线中的短纤维等分离,被空气流吹起。如果此时被吹起的短纤维等(以下统称为“回丝”)飞散到装置的周围,则花费清扫等维护的功夫。并且,如果飞散的回丝附着到卷装上,该卷装的质量就降低了。
这一点,日本特开2009-190853号公报公开了具备用来回收解捻时产生的回丝的专用集尘器的接头装置。特开2009-190853号公报由此不仅能够提高作业环境和卷装的质量,而且能够减轻维护作业。并且,特开2009-190853号公报中记载的集尘器为用吸引管将回收到该集尘器中的回丝吸引并排出的结构。
但是,本申请发明者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了能够比特开2009-190853号公报中记载的接头装置更效率良好、可靠地吸起回收到集尘器中的回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情况,其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可靠地将回收的回丝吸引排出的集尘器的接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接着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手段及其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接头装置。即,该接头装置具备使空气流作用于纱端将该纱端解捻的解捻管、以及用来回收因上述解捻而生成的回丝的专用的集尘器。上述集尘器具备暂时收容回收了的回丝的集尘室。在上述集尘室上形成有:在上述解捻管一侧开口的回丝导入口、用来将该集尘室内的回丝向外部吸引排出的回丝排出开口部、以及设置在与上述回丝排出开口部相对置的位置上的空气导通部。
这样,通过与回丝排出开口部相对置设置空气导通部,当将负压作用于回丝排出开口部时,能够在集尘室内产生从空气导通部向回丝排出开口部流动的空气流。因此,利用该空气流能够将集尘室内的回丝确实地排出。
在上述接头装置中,上述空气导通部优选为排气过滤器。
由此,能够确实地将解捻产生的回丝回收,并且能够将该解捻时的空气流从排气过滤器排出到集尘室的外部。
上述接头装置优选以下结构。即,上述集尘室形成为圆锥台或圆柱体形状的空间。上述回丝导入口形成在上述集尘室的圆周壁上。并且上述集尘器以上述集尘室的轴线离开上述解捻管的空气流喷出方向的方式设置。
由此,能够将从解捻管喷出的空气吹入回丝导入口。并且,由此从解捻管流入集尘室内的空气沿该集尘室的周壁在该集尘室的圆周方向上流动。结果,由于能够在集尘室内产生回旋空气流,因此利用旋风原理能够将包含在来自解捻管的空气流中的回丝分离。
在上述接头装置中,上述回丝排出开口部和上述空气导通部优选在上述集尘室的轴线方向上相对置地设置。
由此,能够使用于回丝排出的吸引流适当地冲击被旋流汇集的回丝。
在上述接头装置中,上述回丝排出开口部和上述空气导通部优选形成为以上述集尘室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形。
由此,由于能够使空气流作用于汇集在集尘室的半径方向靠中央的位置上的回丝,因此能够将该回丝确实地除去。
在上述接头装置中,优选上述空气导通部设置在集尘室的轴向的端部,该端部处的集尘室的直径比上述空气导通部的直径大。
由此,由于沿集尘室的圆周壁环绕的空气流不会从空气导通部漏掉,因此能够抑制速度降低,能够产生强力的旋流。
并且,上述接头装置优选以下结构。即,该接头装置还具备从上述集尘室的回丝导入口向上述解捻管延伸的回丝引导通路。上述回丝引导通路的解捻管一侧的开口部与上述解捻管分离。
由此,例如当集尘器堵塞了时,即使从解捻管喷射的空气流被解捻管一侧的开口部反射,也不会给解捻管中的纱线的解捻造成坏影响。
在上述接头装置中,上述回丝引导通路的上述解捻管一侧的流路截面积比该回丝引导通路的集尘室一侧的流路截面积大。
这样,通过在解捻管一侧使回丝引导通路扩大,即使解捻管的种类或朝向改变,也能够将从该解捻管来的回丝和空气流适当地引导到集尘室内。
在上述接头装置中,上述回丝引导通路的上述解捻管侧的开口部的端面优选相对于来自上述解捻管的空气流喷出方向倾斜。
由此,例如当集尘器堵塞了时,即使从解捻管喷射的空气流被回丝引导通路的上述解捻管一侧的开口部反射,由于该反射的空气流不朝向解捻管,因此不会给解捻管造成坏影响。
在上述接头装置中,上述集尘器优选装卸自由地安装在上述接头装置的主体上。
由此,能够取下集尘器容易地进行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观点,提供具备多个卷绕单元的纱线卷绕机,所述卷绕单元具备上述接头装置、以及卷绕纱线形成卷装的卷绕部。
该纱线卷绕机由于具备有具集尘器的接头装置,因此接头动作时回丝不会飞散,清扫等维护容易。并且,由于回丝不会飞散附着在卷装上,因此能够形状高质量的卷装。
在上述纱线卷绕机中,上述各卷绕单元优选具备将负压产生的吸引流作用到上述回丝排出开口部上的吸引流产生机构。
通过这样将负压作用到回丝排出开口部上,在该回丝排出开口部产生吸引流,能够将被回收到集尘室内的回丝吸引排出。
上述纱线卷绕机优选如下结构。即,上述各卷绕单元具备控制上述接头装置和上述吸引流产生机构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接头装置进行的接头动作和上述吸引流产生机构进行的吸引动作协作执行。
即,在接头装置中,接头动作时产生回丝,该回丝被回收到上述集尘器中。因此,通过使接头动作与吸引动作协作,能够在恰当的定时进行被回收到集尘器中的回丝的吸引排出。
在上述纱线卷绕机,上述控制部优选交替地执行上述接头装置进行的接头动作和上述吸引流产生机构进行的吸引动作。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接头动作之后、进行下一次接头动作之前进行吸引动作,因此积存在集尘器中的回丝的量成最小限度,该集尘器难以堵塞。并且,通过使接头动作和吸引动作同时进行,能够防止吸引流给解捻管进行的纱端的解捻造成坏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络纱单元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接头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为表示从接头装置主体上取下了集尘器的样子的图;
图4为集尘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5为集尘器的俯视图;
图6为集尘器的仰视图;
图7为集尘器的俯视剖视图;
图8为集尘器的侧视剖视图;
图9为表示将上纱和下纱放置到接头装置中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10为表示接头装置将纱端解捻的样子的侧视剖视图;
图11为表示在集尘室内产生了旋流的样子的俯视剖视图;
图12为表示集尘室内的旋流变弱时的样子的俯视剖视图;
图13为表示接头装置将纱端互相加捻进行接头的样子的侧视剖视图;
图14为表示将集尘器内的回丝排出的样子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形态。图1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的络纱单元(卷绕单元)10的侧视图。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纱线卷绕机)具备排列配置的多个络纱单元10、配置在其排列方向的一端的图示省略的机台控制装置、以及配置在另一端的图示省略的鼓风箱。
如图1所示,络纱单元10主要具备喂纱部7和卷绕部8。该络纱单元10将被支承在喂纱部7上的喂纱筒管21上的纱线20退绕、重新卷绕到卷装30上地构成。另外,图1表示了通常卷绕时络纱单元10的样子。在本说明书中,“通常卷绕时”是指在喂纱筒管21与卷装30之间纱线处于连续状态,并且从喂纱筒管21退绕纱线、纱线被卷绕到卷装30上的状态。
喂纱部7能够以大致直立的状态保持用来提供纱线的喂纱筒管21地构成。并且,该喂纱部7能够排出空的喂纱筒管21地构成。卷绕部8具备能够安装卷绕筒管22地构成的摇架23、使纱线20横动并且用来驱动上述卷绕筒管22的卷绕鼓24。
卷绕鼓24与卷绕筒管22相对置配置,通过旋转驱动该卷绕鼓24,使卷绕筒管22从动旋转。由此,能够将从喂纱筒管21上退绕的纱线20卷绕到卷绕筒管22上。并且,在卷绕鼓24的外周面上形成图示省略的往复运动槽,用该往复运动槽使纱线20能够在规定的宽度内横动(往复运动)。利用以上结构,能够使纱线20边横动边卷绕到卷绕筒管22上,能够形成规定长度、规定形状的卷装3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当说“上游侧”和“下游侧”时,是指从纱线行走方向看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各络纱单元10具备控制部11。该控制部11包括图示省略的CPU、ROM、RAM等硬件和存储在上述RAM中的控制程序等软件。并且,通过上述硬件和软件协作能够控制络纱单元10的各结构地构成。并且,各络纱单元10所具备的控制部11与上述机台管理装置能够通信地构成。由此,将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多个络纱单元10的动作在机台管理装置中集中管理成为了可能。
并且,络纱单元10在喂纱部7与卷绕部8之间的纱线行走路径中具备各种装置。如果具体说明,为在上述纱线行走路径中依从喂纱部7一侧往卷绕部8一侧的顺序配置了退绕辅助装置12、张力付与装置13、接头装置14和纱线质量测量器15的结构。
退绕辅助装置12使限制部件40与从喂纱筒管21退绕的纱线20因离心力摇摆而向外侧膨胀的部分(气圈)接触,通过给该气圈付与适当的张力来辅助纱线20的退绕。
张力付与装置13为给行走中的纱线20付与规定的张力的装置。作为张力付与装置13可以使用例如相对于固定梳齿配置活动梳齿的门式装置。活动侧的梳齿能够在旋转式螺线管的作用下转动、以便使梳齿之间变成啮合的状态或者放开的状态地构成。通过使梳齿之间变成啮合状态,使纱线边在该梳齿之间弯曲边通过,能够对该纱线付与适度的张力,提高卷装30的质量。另外,张力付与装置13除了上述门式装置外,还可以采用例如盘式装置。
接头装置14为当纱线质量测定器15检测到纱疵进行纱线切断时或者从喂纱筒管21的退绕中的断纱时等,在喂纱筒管21与卷装30之间纱线20处于断开状态时,将喂纱筒管21一侧的纱线(下纱)与卷装30一侧的纱线(上纱)接头的装置。接头装置14的动作由控制部11控制。并且,该接头装置14具备集尘器80。另外,对于接头装置14的详细结构后述。
纱线质量测定器15具备用来检测纱线20的粗细的图示省略的传感器。纱线质量测定器15监视从该传感器来的纱线粗细信号、检测纱线粗细的异常地构成。纱线质量测定器15当检测到纱线粗细异常时,对控制部11发送粗细异常检测信号。并且,在纱线质量测定器15的附近附设有当上述粗细异常被检测到时,控制部11用来立即切断纱线20的图示省略的切断器。
在接头装置14的下侧及上侧设置有捕捉并引导喂纱筒管21侧的下纱的下纱引导管25,和捕捉并引导卷装30侧的上纱的上纱引导管26。并且,下纱引导管25和上纱引导管26分别以轴33、35为中心能够转动地构成。在下纱引导管25的顶端形成吸引口32,在上纱引导管26的顶端具备有吸入口34。下纱引导管25和上纱引导管26上分别连接有适当的负压源,能够将吸引流作用于上述吸引口32和吸入口34。另外,该下纱引导管25和上纱引导管26的动作由控制部11控制。
并且,在络纱单元10的正面一侧配置有纡库式的筒管供给装置28。该筒管供给装置28具备有旋转式的纡库转盘27。该纡库转盘27能够保持多个预备的喂纱筒管21地构成。筒管供给装置28通过间歇地旋转驱动纡库转盘27能够给喂纱部7提供新的喂纱筒管21地构成。
接着,参照图2说明接头装置14。图2为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的外观立体图。
接头装置14具备接头喷嘴94、导纱杆96、夹持部97、压纱杆98、切断器92、93、解捻管82和集尘器80作为主要结构。
接头喷嘴94配置在上述接头装置14的主体正面一侧,在该接头喷嘴94上形成有接头孔90。并且,在该接头孔90的内侧形成有用来喷出压缩空气的图示省略的喷出口,利用该压缩空气在接头孔90内部产生回旋气流地构成。
导纱杆96、夹持部97和压纱杆98都是在接头喷嘴94的上侧及下侧成对地具备。导纱杆96使下纱引导管25引导的下纱和用上纱引导管26引导的上纱靠近接头喷嘴94地构成。并且,夹持部97能够夹持被引导到接头喷嘴94的状态的上纱和下纱的规定部位地构成。压纱杆98在接头喷嘴94接头时能够按压并固定上纱和下纱地构成。
接头装置14具备上纱纱端用和下纱纱端用的解捻管82。2根解捻管82形成为细长圆筒状,并且使其长度方向朝接头装置14的前后方向、互相平行地配置。2根解捻管82被上下排列配置,分别使一端在接头装置14的正面开口。上纱纱端用解捻管82的开口端配置在接头喷嘴94的下侧,下纱纱端用解捻管82的开口端配置在接头喷嘴94的上侧。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解捻管82的装置正面侧的端部称作前端部,将相反一侧的端部称作后端部。
将集尘器80的结构表示在图4~图8中。集尘器80用旋风式分离器(粉末分离器)方式回收因接头装置14的接头动作产生的回丝地构成。由此,能够防止接头动作产生的回丝飞散到周围。
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具有用来安装集尘器80的金属制的安装托架70。另一方面,集尘器80具有能够配合到上述安装托架70上的安装件71。并且,通过将上述安装件71配合到上述安装托架70上,将集尘器80能够装卸地安装到接头装置14的主体上地构成。由此,如图3所示,由于能够从接头装置14上取下集尘器80,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该集尘器80的清扫等维护。
如图4所示,集尘器80具有树脂制的壳体41,在该壳体41的内部形成有收集上述回丝并暂时收容的集尘室42。另外,图4中用虚线透视地表示了壳体41内的集尘室42的样子。该集尘室42能够在其内部产生旋流(回旋空气流)地形成为旋转体形状的空间。更具体为,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集尘室42形成为圆柱形状。
另外,回丝在上述旋流的作用下在集尘室42内环绕的结果是,容易产生静电。因此,本实施形态的壳体41用导电性的树脂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安装件71和安装托架70兼具接地的作用。
如图7所示,在集尘室42的周壁上形成有朝解捻管82一侧开口的回丝导入口42a。并且,在壳体41上形成有回丝引导通路43。该回丝引导通路的一个端部成为朝解捻管82的后端部开放的解捻管侧开口部44。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回丝引导通路43的另一侧的端部与集尘室42的回丝导入口42a连接。利用该结构,能够将从解捻管82吹出的空气流向集尘室42的内部引导。该回丝引导通路43将从解捻管侧开口部44吹入的空气流沿朝集尘室42的圆周壁的切线方向的方向引导地形成。更具体为,在用与集尘室42的轴线正交的平面进行的剖切面(图7)中,回丝引导通路43内侧左右壁面中的一个(图7的情况下为左侧的壁面)与集尘室42的圆周壁面圆滑地连接地形成。
利用以上的结构,当从解捻管侧开口部44向回丝引导通路43的内侧吹入空气流时,该空气流被回丝引导通路43引导到集尘室42内。此时,由于该空气流被沿集尘室42周壁的切线方向引导,因此吹入到集尘室42内的空气流沿该集尘室42的圆周壁流动,能够产生所谓的旋流。
另外,假设集尘室42的轴线与解捻管82的空气喷出方向一致,不能够将从解捻管82喷出的空气导入回丝导入口42a。并且,在集尘室42的轴线与解捻管82的空气喷出方向一致的情况下,由于从解捻管82喷出的空气没有在集尘室42内沿圆周方向流动的速度(与集尘室的轴线正交的平面内的速度),因此不能够在集尘室42内产生回旋气流。因此集尘器80使集尘室42的轴线离开解捻管82的空气喷出方向地设置。更具体为,在侧视图(例如图9)中,集尘室42的轴线与解捻管82的空气喷出方向正交地配置。
集尘器80的壳体41将集尘室42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图8中为集尘室42下侧的端部)作为开放端形成。并且,如图6和图8所示,该开放端用形成了排气过滤器45的金属制的过滤器托架46堵塞。由此,在集尘室42的轴线方向的下端部配置有空气导通部(排气过滤器45)。该排气过滤器45作为能够收集回丝并排出空气的程度的孔的粗糙度的过滤器构成。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排气过滤器45被构成为孔细的金属丝网。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过滤器托架46与上述安装件71一体形成。
并且,在集尘室42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图8中为集尘室42的上侧端部)形成有回丝排出开口部47。该回丝排出开口部47与壳体41的外部连通。如图2和图9等所示,在回丝排出开口部47上连接有吸引管95。如图1所示,各络纱单元10具有闸门(shutter)机构99,吸引管95通过闸门机构99与图示省略的负压源连接。
该闸门机构99能够根据从控制部11来的控制信号切换使负压源与吸引管95之间连通的“开”状态、以及遮断负压源与吸引管95之间的“闭”状态地构成。利用该结构,通过使闸门机构99变成“开”,能够给回丝排出开口部47提供负压而产生吸引流,吸引被回收到集尘室42内的回丝排出到外部。另外,当不进行上述吸引动作时,使闸门机构99变成“闭”。另外,由于能够像上述那样通过控制闸门机构99产生吸引流,因此闸门机构99可以称作是吸引流产生机构。
接着说明上述接头装置14接头时的动作。接头在例如喂纱筒管21上的纱线没了而提供新的筒管的情况下,或者纱线质量测定器15检测到纱疵,为了除去该纱疵而用切断器切断纱线的情况下等,有将喂纱筒管21侧的下纱与卷装30侧的上纱连接的必要时进行。
控制部11首先用图示省略的升降机构使摇架23上升,使卷装30离开卷绕鼓24。与此同时,图示省略的卷装制动机构使被摇架23把持的卷装30的旋转停止。由此,由卷绕部8进行的纱线20的卷绕被中断。
接着,控制部11用图示省略的鼓驱动电动机使卷装30逆旋转,并且使上纱引导管26以轴35为中心向上方转动。由此,从卷装30引出纱线、用吸入口34捕捉。接着,控制部11使上纱引导管26以轴35为中心向下方转动。由此,卷装侧的纱线(上纱)被引导到接头装置14。当上纱被引导到接头装置14时,控制部11使卷装30的逆旋转停止。并且,在此前后,控制部11用下纱引导管25的吸引口32捕捉喂纱筒管侧的纱线(下纱),使该下纱引导管25以轴33为中心向上方转动。由此,下纱被引导到接头装置14。
当上纱和下纱被引导到接头装置14时,控制部11使接头装置14动作,进行接头动作。以下具体地说明。首先,被引导到接头装置14的上纱和下纱被导纱杆96集合,如图9所示那样插入接头喷嘴94的接头孔90内。此时,上纱和下纱分别被夹持部97夹持,并且下纱被导入下纱用切断器92,上纱被导入上纱用切断器93。另外,在图9以后的图中,为了区别上纱和下纱容易判别地图示,下纱用虚线描绘。
并且,上纱和下纱被上述切断器92、93切断成规定长度,形成纱端。并且,被切断的残留部分的纱线被吸引口32和吸入口34吸引,除去。
在与上述纱线切断的几乎同时,从压缩空气通道73向解捻管82的内部喷出压缩空气。该压缩空气向解捻管82的后端部一侧喷出。由此,在解捻管82的前端部一侧产生吸引流。这样一来,如图10所示,因纱线切断形成的纱端被吸引到解捻管82内部。并且,上纱和下纱在各自的解捻管82内部被空气流解开了纱端纤维的捻,被解捻。此时产生细的回丝,被在解捻管82内向后端部一侧流动的空气流吹起。
该包含回丝的空气流从解捻管82的后端部喷出,从在该解捻管82的顶端开口的解捻管侧开口部44吹进回丝引导通路43中。被吹进到解捻管侧开口部44中的空气流边被回丝引导通路43沿集尘室42圆周壁的切线方向引导边被吹进该集尘室42内。
如图11所示,被吹进到集尘室42内的空气流通过沿集尘室42的圆周壁回旋产生旋流。由此,包含在空气流中的回丝受离心力作用,被推向集尘室42的圆周壁地环绕。另一方面,沿圆周壁流动的空气流然后其一部分从排气过滤器45排出到外部,剩余的一部分速度减弱并在集尘室42内回旋。此时,剩余在集尘室42内的回旋的空气流如图11中粗线箭头所示,卷成旋涡地边缩小其回旋半径边向集尘室42的半径方向中央部流动。
这样地利用旋风(cyclone)原理将回丝与空气流分离,分离出的回丝残留在集尘室42内,空气流被从排气过滤器45排出到集尘室42的外部。如上所述地能够将接头动作的解捻时产生的回丝回收到集尘室42内。
当纱线的解捻结束时,结束压缩空气向解捻管82内部的喷出。由此,虽然空气流从解捻管82的喷出结束,但集尘室42内的空气在短暂的期间内卷成旋涡地向集尘室42的半径方向中央部流动。一方面,当来自解捻管82的空气流停止时,集尘室42内的旋流急速地减弱其力量的结果是,回丝不再被离心力推向集尘室42的圆周壁。结果,集尘室42内的回丝在该集尘室内跟着卷成旋转的空气流流动,汇集在集尘室42的半径方向的中央部(图12和图13)。
当纱端的解捻结束时,通过导纱杆96的拨纱动作和压纱杆98的压纱动作,如图13所示那样上纱和下纱的两纱端被从解捻管82引出,在接头喷嘴94的接头孔90内以互相重叠的状态被设置。在该状态下通过从喷出孔72将压缩空气喷出到接头孔90内,产生压缩空气的回旋流,给上纱和下纱的纤维加捻。由此,上纱的纱端和下纱的纱端被连接。最后,解除各杆96、98的动作,并且解除夹持部97对纱线的夹持。通过上述步骤结束接头装置的接头动作。接着,控制部11使纱线的卷绕重新开始。
并且,当纱线接头动作结束时,控制部11使闸门机构99变成“开”,使负压作用于回丝排出开口部47。由此,被回收到集尘室42内的回丝被吸引管95吸引,向该集尘室42的外部排出。这样一来,通过每次接头动作结束进行吸引动作,能够防止在集尘室42内大量地积存了回丝。另外,如果在接头动作中执行了吸引动作的话,由于在回丝引导通路43的解捻管侧开口部44产生负压,因此可以认为给解捻管82中产生的空气流造成影响,给该解捻管82对纱端的解捻造成不良影响。这一点由于像上述那样使接头动作和吸引动作协作交替地执行,该吸引动作不会给解捻造成坏影响。
并且,当使闸门机构99变成“开”后经过规定时间时,控制部11使闸门机构99变成“闭”。这样一来,在将集尘室42内的回丝吸引排出后,通过结束吸引动作,防止负压浪费。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集尘器80。
如图8等所示,在本实施形态的集尘器80中,排气过滤器45和回丝排出开口部47在集尘室42的轴向上相对置地配置。利用该结构,当使负压作用于回丝排出开口部47时,外部的空气通过排气过滤器45向集尘室42内流入。通过排气过滤器45流入的空气沿集尘室42的轴向流动,被回丝排出开口部47吸引。即,通过像本实施形态这样将排气过滤器45和回丝排出开口部47相对置地配置,当在回丝排出开口部47产生负压时,能够形成从排气过滤器45向回丝排出开口部47一直线状地流动的吸引流。
另一方面,本实施形态像上述那样排气过滤器45配置在集尘室42的下端部。因此,被集尘室42回收的回丝在重力作用下落到排气过滤器45上。这一点通过像上述那样地构成,由于能够产生从排气过滤器45向回丝排出开口部47朝上地直线状地流动的吸引流,因此能够用上述吸引流将排气过滤器45上的回丝搬送到回丝排出开口部47。
另外,日本特开2009-190853号公报的集尘器由于回丝排出开口部和排气过滤器在集尘室的轴线方向上配置在同一侧,因此不能够像上述那样产生直线状的吸引流。因此,特开2009-190853号公报的结构难以使集尘室内的回丝搭乘吸引流搬送到回丝排出开口部,存在回丝残留在集尘室内的情况。这一点,本实施形态通过像上述那样形成直线状的吸引流,能够搭乘该吸引流将回丝顺利地搬送到回丝排出开口部47,因此能够无残留地确实地将集尘室42内的回丝排出。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5所示,回丝排出开口部47形成为以圆柱状的集尘室42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形。同样,如图6所示,排气过滤器45形成为以圆柱状的集尘室42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形。因此,当使负压作用于回丝排出开口部47时产生的上述直线状的吸引流至少通过圆柱状集尘室42的中心轴线。另一方面,像上述那样,被集尘室42回收的回丝汇集在该集尘室42的半径方向靠中央的位置上。因此,通过像上述那样地构成,能够使吸引流直接冲击汇集在集尘室42内的回丝,所以能够将该回丝确实地向外部排出。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9-190853号公报中,为了使纱线不集中在集尘室的中央变成块,在集尘室的中央部设置了棒状部件。但是,如果像特开2009-190853号公报那样设置棒状部件,有可能产生回丝缠绕到棒状部件上不能够排出这样其他的问题。另一方面,本实施形态的集尘器80为与特开2009-190853号公报的集尘器不同的想法,为故意使回丝集中在集尘室42的中央部分,使吸引流直接作用在该集中的回丝上吸引排出的想法。因此本实施形态省略了棒状部件。由此,回丝不会缠绕到该棒状部件上,能够将回丝确实地排出。另外,本实施形态由于是每次接头动作都进行集尘室42内的回丝的吸引排出的结构,因此被临时收容在集尘室42内的回丝的量很少。因此没有必要考虑防止回丝的堆积量多的情况下该回丝缠绕变成大的球状块这样的特开2009-190853号公报的技术问题,能够像上述那样省略棒状部件。
并且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圆形排气过滤器45的直径(更准确地说,排气过滤器45导通空气的部分的直径)R1比圆周壁的直径R2小。由此,由于在沿集尘室42的沿圆周壁的部分没有形成排气过滤器45,因此沿圆周壁的壁面流动的空气流(旋流)不会通过排气过滤器45漏到集尘室42的外部。通过以上结构,由于能够在保持该旋流的力量不变的状态下流动,因此能够提高回丝的分离性能。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集尘器80由于利用旋流原理从空气流中将回丝分离,因此排气过滤器45被回丝堵塞的可能性低。但是,如果万一排气过滤器45被回丝堵塞了,空气不能从集尘室42排出的结果是,从解捻管82喷射的空气被回丝引导通路43的解捻管侧开口部44反射了。这样反射的空气流如果到达解捻管82,则有给该解捻管中的纱端的解捻造成坏影响的可能。
因此本实施形态如图7和图9等所示将回丝引导通路43的解捻管侧开口部44和解捻管82的后端部分开配置。由此,从解捻管82喷出的空气流即使被解捻管侧开口部44反射,也能够减少该反射的空气流给解捻管82造成的影响。
另外,由于这样将回丝引导通路43的解捻管侧开口部44和解捻管82分开,因此为了使从解捻管82与空气流一起喷出的回丝确实地进入解捻管侧开口部44,该解捻管侧开口部44的开口面积被较大地形成。更具体地说,回丝引导通路43的解捻管82一侧的流路截面积比集尘室42一侧的流路截面积宽地形成。如此,回丝引导通路43被形成为向解捻管82尾部扩宽的形状。并且,通过这样宽地形成解捻管侧开口部44,即使解捻管82的位置或角度稍微变动,也能够使从该解捻管82喷出的回丝确实地进入解捻管侧开口部44。因此,即使由于接头装置14的设计变更等而解捻管82的位置或角度变化,也能够使集尘器80的形状不变化地对应。
并且,如果回丝堵塞在回丝排出开口部47,集尘器80的内部直到到达解捻管侧开口部44被回丝填满,则从解捻管82喷出的空气被填满到解捻管侧开口部44的回丝反射了。因此本实施形态像图7所示那样,解捻管侧开口部44被相对于解捻管82的空气喷射方向倾斜地形成。更具体为,解捻管侧开口部44的端面被相对于与解捻管82的空气喷出方向正交的平面倾斜角度α地形成。由此,即使从解捻管82喷出的空气流被填满到解捻管侧开口部44的回丝反射,该反射的空气流也朝向与解捻管82不同的方向。由此,能够减少该反射的空气流给解捻管82造成的影响。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具备使空气流作用于纱端、将该纱端解捻的解捻管82,以及用来回收因上述解捻产生的回丝的专用集尘器80。集尘器80具备暂时收容回收的回丝的集尘室42。在集尘室42中形成有在解捻管82一侧开口的回丝导入口42a、用来将该集尘室42内的回丝吸引排出到外部的回丝排出开口部47、以及被设置在与回丝排出开口部47相对置的位置上的排气过滤器45。
这样,通过与回丝排出开口部47相对置设置排气过滤器45,在将负压作用于回丝排出开口部47时,能够在集尘室42内产生从排气过滤器45向回丝排出开口部47流动的空气流。因此,利用该空气流能够将集尘室42内的回丝确实地排出。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中,通过像上述那样在集尘室42中设置排气过滤器45,能够将因解捻产生的回丝确实地回收,并且能够将该解捻时的空气流从排气过滤器45排出到集尘室42的外部。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中,集尘室42被形成为圆柱体形状的空间。回丝导入口42a被形成在集尘室42的圆周壁上。并且,集尘器80以集尘室42的轴线离开解捻管82的空气喷出方向的方式设置。
由此,能够将从解捻管82喷出的空气吹入回丝导入口42a。并且,由此从解捻管82流入集尘室42内的空气沿该集尘室42的周壁在该集尘室42的周向上流动。结果,由于能够在集尘室42内产生回旋空气流(旋流),因此利用旋风原理能够将包含在来自解捻管82的空气流中的回丝分离。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中,回丝排出开口部47和排气过滤器45在集尘室42的轴线方向上相对置地设置。
由此,能够使用于回丝排出的吸引流适当地冲击被旋流汇集的回丝。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中,回丝排出开口部47和排气过滤器45被形成为以集尘室42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形。
由此,由于能够使空气流作用于汇集在集尘室42的半径方向靠中央的位置上的回丝,因此能够将该回丝确实地除去。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中,排气过滤器45被设置在了集尘室42的轴向的端部,该端部处的集尘室42的直径R2比排气过滤器45的直径R1大。
由此,由于沿集尘室42的圆周壁环绕的空气流不会从排气过滤器漏掉,因此能够抑制速度降低,能够产生强力的旋流。
并且,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还具备从集尘室42的回丝导入口42a向解捻管82延伸的回丝引导通路43。上述回丝引导通路43的解捻管侧开口部44与解捻管82分离。
由此,例如当集尘器80堵塞了时,即使从解捻管82喷射的空气流被解捻管侧开口部44反射,也不会给解捻管82中的纱线的解捻造成坏影响。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中,回丝引导通路43的解捻管82一侧的流路截面积比该回丝引导通路43的集尘室42一侧的流路截面积大。
这样,通过在解捻管82一侧使回丝引导通路43扩大,即使解捻管82的种类或朝向改变,也能够将从该解捻管82来的回丝和空气流适当到引导到集尘室42内。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中,回丝引导通路43的解捻管侧开口部44的端面相对于从解捻管82来的空气流喷出方向倾斜。
由此,例如当集尘器80堵塞了时,即使从解捻管82喷射的空气流被解捻管侧开口部44反射,由于该反射的空气流不朝向解捻管82,因此不会给解捻管82造成坏影响。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14中,集尘器80装卸自由地安装在接头装置14的主体上。
由此,能够取下集尘器80容易地进行维护。
并且,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具备多个络纱单元10,所述络纱单元具备了上述接头装置14、卷绕纱线20形成卷装30的卷绕部8。
该自动络纱机由于具备具有集尘器80的接头装置14,因此接头动作时回丝不会飞散,清扫等维护容易。并且,由于回丝不会飞散而附着在卷装30上,因此能够形成高质量的卷装30。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中,各络纱单元10具备使负压产生的吸引流作用到回丝排出开口部47上的闸门机构99。
通过这样将负压作用到回丝排出开口部47上,在该回丝排出开口部47产生吸引流,能够将被回收到集尘室42内的回丝吸引排出。
并且,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如下地构成。即,各络纱单元具备控制接头装置14和闸门机构99的控制部11。控制部11将接头装置14进行的接头动作和闸门机构99进行的吸引动作协作执行。
即,在接头装置14中,接头动作时产生回丝,该回丝被回收到集尘器80中。因此,通过使接头动作与吸引动作协作,能够在恰当的定时进行被回收到集尘器80中的回丝的吸引排出。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自动络纱机中,控制部11交替地执行接头装置14进行的接头动作和闸门机构99进行的吸引动作。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接头动作之后、进行下一次接头动作之前进行吸引动作,因此积存在集尘器80中的回丝的量成为最小限度,该集尘器80难以堵塞。并且,通过不同时进行接头动作和吸引动作,能够防止吸引流给由解捻管82进行的纱端的解捻造成坏影响。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形态,但上述结构能够例如如下地变更。
集尘室4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柱形,只要是能够在其内部产生旋流的形状(旋转体形状),能够采用适当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将集尘器形成为圆锥台形状或圆顶形状。
虽然上述实施形态将排气过滤器45配置到集尘室42的下端侧、将回丝排出开口部47配置到集尘室42的上端侧,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排气过滤器45配置到集尘室42的上端侧、将回丝排出开口部47配置到集尘室42的下端侧,从下侧进行回丝的吸引地构成。
并且,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集尘器的形状能够适当变更。
排气过滤器采用了金属丝网,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能够捕集回丝的过滤器能够利用适当的器件。例如,可以使排气过滤器由冲孔金属板构成。
上述实施形态每进行一次接头动作就进行吸引动作,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进行数次接头动作后进行吸引动作。关键是,只要是在不能够通过回丝排出开口部47的程度的量的回丝滞留在集尘室42中之前将该集尘室42内的回丝排出到外部就可以。
另外,虽然上述实施形态采用了通过控制部11控制闸门机构99来自动地进行吸引动作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作业者目视确认集尘室42内的回丝,当判定为回丝堵塞时手动将该集尘室42内的回丝吸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透明树脂构成集尘器80的壳体41的话,由于能够目视确认集尘室42内的回丝的量,因此是理想的。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就自动络纱机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上述接头装置14用于例如纺纱机等其他种类的纱线卷绕机。

Claims (14)

1.一种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空气流作用于纱端将该纱端解捻的解捻管、以及用来回收因上述解捻而生成的回丝的专用的集尘器,上述集尘器具备暂时收容回收了的回丝的集尘室;在上述集尘室上形成有:在上述解捻管一侧开口的回丝导入口、用来将该集尘室内的回丝向外部吸引排出的回丝排出开口部、以及设置在与上述回丝排出开口部相对置的位置上的空气导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导通部为排气过滤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集尘室形成为圆锥台或圆柱体形状的空间;上述回丝导入口形成在上述集尘室的圆周壁上;上述集尘器以上述集尘室的轴线离开上述解捻管的空气流喷出方向的方式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丝排出开口部和上述空气导通部在上述集尘室的轴线方向上相对置地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丝排出开口部和上述空气导通部形成为以上述集尘室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导通部设置在集尘室的轴向的端部,该端部处的集尘室的直径比上述空气导通部的直径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从上述集尘室的回丝导入口向上述解捻管延伸的回丝引导通路;上述回丝引导通路的解捻管一侧的开口部与上述解捻管分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丝引导通路的上述解捻管一侧的流路截面积比该回丝引导通路的集尘室一侧的流路截面积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丝引导通路的上述解捻管一侧的开口部的端面相对于来自上述解捻管的空气流喷出方向倾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集尘器装卸自由地安装在上述接头装置的主体上。
11.一种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卷绕单元,所述卷绕单元具备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装置、以及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卷绕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卷绕单元具备使由负压产生的吸引流作用于上述回丝排出开口部的吸引流产生机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卷绕单元具备控制上述接头装置和上述吸引流产生机构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接头装置进行的接头动作和上述吸引流产生机构进行的吸引动作协作执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交替地执行上述接头装置进行的接头动作和上述吸引流产生机构进行的吸引动作。 
CN2011204058770U 2010-11-04 2011-10-21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4967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7538/2010 2010-11-04
JP2010247538A JP2012096909A (ja) 2010-11-04 2010-11-04 糸継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49677U true CN202449677U (zh) 2012-09-26

Family

ID=448976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27988A Pending CN102556768A (zh) 2010-11-04 2011-10-21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N20112040587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49677U (zh) 2010-11-04 2011-10-21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27988A Pending CN102556768A (zh) 2010-11-04 2011-10-21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450302A3 (zh)
JP (1) JP2012096909A (zh)
CN (2) CN1025567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768A (zh) * 2010-11-04 2012-07-1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03285A1 (de) * 2013-02-26 2014-08-28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Optimieren des Unterdrucks in einer Saugluftanlag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CN103290541B (zh) * 2013-05-31 2016-07-06 无锡市三达纺配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回收装置的空捻驱动器
DE102014016197A1 (de) 2014-10-31 2016-05-04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Arbeitsstelle eines Kreuzspulautomaten
JP2016175734A (ja) * 2015-03-19 2016-10-0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解撚パイプ部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糸継装置
JP2019006534A (ja) * 2017-06-22 2019-01-1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繊維機械
DE102017124729A1 (de) * 2017-10-23 2019-04-25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CN112125063A (zh) * 2020-09-28 2020-12-25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单锭吸纱嘴的气动捻接装置及其捻接方法
CN112125062A (zh) * 2020-09-28 2020-12-25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单锭吸纱嘴结构的捻接装置及其捻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6918A (en) * 1916-09-19 1917-06-14 Thomas Robinson & Son Ltd Improvements in Cyclone Dust Collectors.
JPS6257922A (ja) * 1985-09-04 1987-03-13 Kawasaki Steel Corp ピツチ長繊維の製造方法
EP1057909A1 (de) * 1999-05-28 2000-12-06 Zellweger Luwa Ag Staubabscheider
DE20113935U1 (de) * 2001-08-23 2001-11-08 Chih Wang Ban Mischender Saugbehälter zur Entfernung von Staubteilchen
JP2009190853A (ja) 2008-02-15 2009-08-27 Murata Mach Ltd スプライサユニット及び糸巻取機
JP2012096909A (ja) * 2010-11-04 2012-05-24 Murata Machinery Ltd 糸継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768A (zh) * 2010-11-04 2012-07-1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50302A2 (en) 2012-05-09
JP2012096909A (ja) 2012-05-24
CN102556768A (zh) 2012-07-11
EP2450302A3 (en)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49677U (zh)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N101508394B (zh) 捻接器单元及纱线卷绕机
EP2452604B1 (en)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and vacuum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CN201958791U (zh) 真空吸尘器
CN102861740B (zh) 用于收集和回收络纱废料的系统
CN102530650B (zh) 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工位
CN102864535A (zh) 飞花收集装置、纤维机械以及飞花收集方法
EP2522266B1 (en) Vacuum cleaner having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AU2005201267A1 (en) A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And A Vacuum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CN102658995B (zh) 用于卷绕单元的单独的清理系统
US5336285A (en) Textile machine having a suction device with a separator chamber
EP2540206A1 (en) Dust separating/dust collecting container and electric cleaner
CN103140614B (zh) 吸引分离装置以及具备该吸引分离装置的纤维机械
CN103014962B (zh) 纺纱机
CN102616610B (zh) 用于收集卷绕废料的系统
US4967549A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the storage of a yarn
CN209906098U (zh) 一种轻便智能型粗纱退捻储纱一体机
WO2018168142A1 (ja) 吸込み具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N216549035U (zh) 自动投纱机用管纱整理装置
CN212799071U (zh) 一种自动络筒机出筒导向装置
CN117104933B (zh) 一种涤纶布袋原料粉卸料装置
JP5195446B2 (ja) 織機における不要繊維収集装置
CN110431098B (zh) 纤维机械
JP2005204697A (ja) 電気掃除機用ブロワノズル
JPH07102429A (ja) 紡機における自動機の繊維回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