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94030U - 微型光学影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型光学影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94030U
CN202394030U CN2011204003829U CN201120400382U CN202394030U CN 202394030 U CN202394030 U CN 202394030U CN 2011204003829 U CN2011204003829 U CN 2011204003829U CN 201120400382 U CN201120400382 U CN 201120400382U CN 202394030 U CN202394030 U CN 202394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micro
optical device
heat
radiating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003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成
尤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wa Best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wa Best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wa Best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wa Best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94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940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包括光学引擎以及散热模块,且散热模块具有热管以及多个散热鳍片,由于热管的蒸发部设置于光学引擎的热源的邻近处,而多个散热鳍片设置于热管的冷凝部,因此热源的热能可被移转传导至多个散热鳍片。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的各热源位置具有可重新配置的效果,因此其设计更为弹性。

Description

微型光学影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具有散热模块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投影装置经常被用来将图文或影像资料投射放大于投射面上,令使用者观看时具有视觉上的舒适性,轻松地达到娱乐的效果。
以往投影装置所使用的光源乃是以高压放电的原理制作,其不但耗电且体积大,一直是投影装置设计上的瓶颈。不过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的发光功率及可达流明数值已被大幅提高,因此,以发光二极管作为投影装置的光源已成为主要的趋势。然而,随着光源的功率及流明数日渐提升,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亦随之增加,使得投影装置内的温度明显攀升,如此一来,容易影响投影装置内的相关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因此,投影装置的散热设计是影响其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投影装置9具有壳体91、用以将影像画面向外投射的光学镜头92以及位于壳体91内的多个电子元件(图中未标示);其中,壳体91的侧面具有一通口911,且于通口911处设置有一垂直于壳体91的底面的风扇93,用以将壳体91内的热能向外排出。此外,传统的散热技术中,更会于投影装置9的热源处(如光源处,图中未标示)贴附一散热片(图中未标示),以提升散热效率。
然而,上述仅以风扇及散热片作为投影装置的散热手段至少具有下列缺点:
1.现今电子设备均有朝向轻、薄、短、小的设计趋势来符合人性的需求,因此投影装置也不例外地趋于微小化,俾能应用于3G手机、PDA等电子产品,亦或成为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微型投影装置。然而,微型投影装置因其内部空间狭小,使得其内部的热流密度急剧上升,故传统的散热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今应有的散热需求。
2.设置于壳体侧面的风扇于运作时会产生相当的噪音,且因风扇具有一定的高度而成为投影装置薄型化的阻碍。
因此,现有微型投影装置的散热设计仍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热管将热源的热能移转传导至适当位置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包括光学引擎以及散热模块,该光学引擎具有多个发光单元;该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热管以及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其中,该至少一热管具有蒸发部与冷凝部,该蒸发部设置于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发光单元的邻近处,而该至少一散热鳍组设置于该冷凝部,以使该至少一发光单元所产生的热能被该至少一热管移转传导至该散热鳍片组。
较佳地,该散热模块还包括导热件,该导热件设置于该蒸发部且接触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发光单元。
较佳地,该散热模块还包括用以将集中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处及其附近的热能向外排出的风扇。
较佳地,该风扇的一出风口平行于该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一底面,且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中的至少一散热鳍片垂直于该风扇的该出风口。
较佳地,所述微型光学影像装置还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主进风口与主出风口,该主进风口与该主出风口之间形成有主气流路径,且该风扇位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与该主出风口之间。
较佳地,所述微型光学影像装置为微型投影装置,且该光学引擎还具有显示元件以及光学镜头,其中,该显示元件用以呈现影像画面,该多个发光单元提供光源予该显示元件,而该光学镜头位于一投射面与该显示元件之间,并投射该影像画面至该投射面,使该影像画面被显示于该投射面上;抑或是,该微型光学影像装置为照明装置;抑或是,该微型光学影像装置为监控装置。
较佳地,所述微型光学影像装置为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抑或是反射式液晶(LCOS)投影装置,抑或是穿透式液晶(LCD)投影装置。
较佳地,所述微型光学影像装置为单片式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抑或是三片式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其中,该显示元件为数字微型反射镜(DMD)元件。
较佳地,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任一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单元。
较佳地,该多个发光单元至少包括用以输出红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用以输出绿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用以输出蓝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包括用以呈现影像画面的显示元件、多个发光单元、光学镜头以及散热模块,其中,该多个发光单元提供光源予该显示元件;该光学镜头位于一投射面与该显示元件之间,并投射该影像画面至该投射面,使该影像画面被显示于该投射面上;该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热管、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以及风扇,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设置于该至少一热管上,且该至少一热管将一热源的热能移转传导至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而该风扇将集中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处及其附近的热能向外排出;其中该风扇的一出风口平行于该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一底面,且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中的至少一散热鳍片垂直于该风扇的该出风口。
较佳地,该热源来自于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任一者。
较佳地,该至少一热管具有蒸发部与冷凝部,且该蒸发部设置于该热源的邻近处,而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设置于该冷凝部。
较佳地,该散热模块还包括导热件,该导热件设置于该蒸发部且接触该热源。
较佳地,所述微型光学影像装置还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主进风口与主出风口,该主进风口与该主出风口之间形成有主气流路径,且该壳体的该主出风口为该风扇的该出风口。
较佳地,所述微型光学影像装置为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抑或是反射式液晶(LCOS)投影装置,抑或是穿透式液晶(LCD)投影装置。
较佳地,所述微型光学影像装置为单片式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抑或是三片式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其中,该显示元件为数字微型反射镜(DMD)元件。
较佳地,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任一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单元。
较佳地,该热管位于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正后方,以缩短该热管与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距离。
较佳地,该多个发光单元至少包括用以输出红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用以输出绿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用以输出蓝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包括壳体、用以呈现影像画面的显示元件、多个发光单元、光学镜头以及散热模块,其中,该壳体具有主进风口与主出风口;该多个发光单元提供光源予该显示元件;该光学镜头位于一投射面与该显示元件之间,并投射该影像画面至该投射面,使该影像画面被显示于该投射面上;该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热管以及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设置于该至少一热管上,且该至少一热管将一热源所产生的热能移转传导至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以使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处及其附近形成至少一热集中处;其中,该主进风口与该主出风口之间具有主气流路径,且该主气流路径被安排为依序经过该些热集中处。
较佳地,该热源来自于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任一者。
较佳地,该至少一热管具有蒸发部与冷凝部,且该蒸发部设置于该热源的邻近处,而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设置于该冷凝部。
较佳地,该散热模块还包括导热件,该导热件设置于该蒸发部且接触该热源。
较佳地,该散热模块还包括用以将该至少一热集中处的热能向外排出的风扇。
较佳地,该风扇平躺于该壳体的一底面,且该风扇的一出风口为该壳体的该主出风口,而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中的至少一散热鳍片垂直于该风扇的该出风口。
较佳地,所述微型光学影像装置为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抑或是反射式液晶(LCOS)投影装置,抑或是穿透式液晶(LCD)投影装置。
较佳地,所述微型光学影像装置为单片式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抑或是三片式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其中,该显示元件为数字微型反射镜(DMD)元件。
较佳地,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任一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芯片。
较佳地,该多个发光单元至少包括用以输出红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用以输出绿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用以输出蓝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
本实用新型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透过设置热管及调整该热管转弯处的夹角的角度,能将热源的热能移转传导至适当的热集中处,即使得壳体内的各热源位置具有可重新配置的效果,如此使得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各元件于壳体内空间配置的设计将更为弹性,有利于使微型光学影像装置更为轻、薄、短、小;
2.本实用新型将风扇以平躺的方式设置于壳体的底面,能够有效降低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整体高度;此外,由于风扇的出风口形成于壳体的底面,因而能够有效抑制噪音被传送至使用者耳朵的程度;
3.由于壳体的主进风口、主出风口以及各元件所在位置皆经由妥当的空间配置,使得形成于主进风口以及主出风口间的主气流路径会依序经过所有的热集中处,以将在主气流路径中的带有热能的空气往壳体外带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主气流路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主气流路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微型光学影像装置泛指各种具有发光单元且于运作时会产生高热流密度的微型影像装置,如照明装置、监控装置等,以下将以微型投影装置作为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但不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其中,微型投影装置可为一单片式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一三片式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一反射式液晶(LCOS)投影装置,抑或是一穿透式液晶(LCD)投影装置,惟上述各种投影装置的投影技术应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应知悉,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
请参阅图2与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2所示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主气流路径示意图。
微型光学影像装置1包括壳体11以及至少一部分位于壳体11内的光学引擎12与散热模块13;其中,壳体11的侧面与底面分别具有一主进风口111与一主出风口112,光学引擎12具有显示元件121、多个发光单元122以及光学镜头123,而散热模块13包括热管131、散热鳍片组132、风扇133、第一导热件134以及第二导热件135。
首先对光学引擎12作说明,其显示元件121用以呈现影像画面,而多个发光单元122用以提供光源,且其所提供的光源经由一光处理模块(如合光动作及/或混光动作)后会照射在显示元件121上;又,光学镜头123位于一投射面8与显示元件121之间,用以将显示元件121上的影像画面投射至该投射面8,使影像画面被放大显示于投射面8上。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微型光学影像装置1为一单片式数字光学处理(DLP)投影装置,且其显示元件121为一数字微型反射镜(DMD)元件,而该多个发光单元122包括用以输出红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221、用以输出绿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222以及用以输出蓝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223。又,任一发光二极管单元可为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一发光二极管电路板的组合,抑或是一发光二极管与一发光二极管电路板的组合。
接着以下对散热模块13作说明。散热模块13的第一导热件134与第二导热件135是由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如金属)所制成,抑或是可为散热片,并被安排接触微型光学影像装置1的热源处,以使热源的热能可被传导至第一导热件134与第二导热件135。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导热件134用以接触输出红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221以及输出绿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222,而第二导热件135用以接触输出蓝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223。
再者,散热模块13的热管131为中空且两端封闭的金属管,且具有一蒸发部1311以及一冷凝部1312,而热管131中含有工作液体(图中未标示);其中,蒸发部1311用以被安排设置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且该环境中的热能经由蒸发部1311传导至热管131内,而热管131内的工作液体于吸收该热能后蒸发成气体,并接着由蒸发部1311扩散至冷凝部1312,由于冷凝部1312的温度相对较低,使得气体凝固回液体,同时热能由冷凝部1312向外散出,而液体则透过毛细作用回流到蒸发部1311,如此完成一热传循环动作。因此,热管131具有将热能由蒸发部1311传导至冷凝部1312的功能,其详细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应知悉,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热管131的蒸发部1311用以接触第一导热件134,而其冷凝部1312上则设置有散热鳍片组132,且散热鳍片组132是由多个散热鳍片1321所组成。此外,风扇133位于散热鳍片组132与壳体11的底面之间,且风扇133平躺于壳体11的底面的主出风口112处,以使风扇133的出风口即为壳体11的底面的主出风口112。又,散热鳍片组132的每一散热鳍片1321均垂直于风扇133的出风口,以利于风扇133将散热鳍片组132中的热能向外排出。
接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微型光学影像装置1的散热过程,此亦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当微型光学影像装置1开始工作时,至少部分的发光单元122会同步或分别输出光源,并且于输出光源的同时产生热能,特别是输出红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221以及输出绿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222,因其所需耗费功率相对较高,故所产生的热能也就更多;又,输出红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221以及输出绿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222所产生的热能会依序经由第二导热件135及/或第一导热件134、热管131的蒸发部1311、冷凝部1312后被传导至散热鳍片组132处及其附近,使得散热鳍片组132处及其附近形成一热集中处,而位于散热鳍片组132下方的风扇133再将热集中处的热能经由壳体11的主出风口112而向外排出。
特别说明的是,由以上叙述可知热管131可将一热源的热能转移传导至一热集中处,而为了使微型光学影像装置1具有更佳的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将壳体11的主进风口111安排设置于一适当位置,使得主进风口111与主出风口112之间形成一主气流路径14,且该主气流路径14会依序经过每一热源的邻近处及/或其热能可被转移至的热集中处。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壳体11的主进风口111设置于第二导热件135的邻近处,当气流由主进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后,会依序经过第二导热件135及/或第一导热件134、热管131、热集中处(散热鳍片组132处及其附近)、风扇133以及主出风口112,而将存在于主气流路径14中的带有热能的空气往壳体11外带走,其如图4所示。
较佳地,微型光学影像装置1的壳体11应尽可能减少令空气产生对流的通孔,以使进入壳体11的气流能够尽可能地在主气流路径14上流动,进而更加提升微型光学影像装置1的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5与图7,图5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5所示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主气流路径示意图。其中,本较佳实施例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2大致类似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之处,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
本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壳体21的主进风口211与主出风口212的设置位置,以及光学引擎22中各元件(显示元件221、多个发光单元222、光学镜头223)与散热模块23中各元件(热管231、散热鳍片组232、风扇233、第一导热件234以及第二导热件235)的空间配置关系,且散热模块23更包括一另一热管236以及一另一散热鳍片组237。
详言之,该另一热管236的蒸发部2361用以接触第二导热件235,而其冷凝部2362上则设置有该另一散热鳍片组237,故当微型光学影像装置2开始工作时,输出蓝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2223所产生的热能会依序经由第二导热件235、该另一热管236的蒸发部2361以及冷凝部2362后被传导至该另一散热鳍片组237处及其附近,使得该另一散热鳍片组237处及其附近形成一另一热集中处。
特别说明的是,本较佳实施例中,热管231位于输出红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2221以及输出绿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2222的正后方,如此使得热管231与热源的距离得以缩近。又,该另一热管236位于输出蓝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2223的正后方,如此亦使得该另一热管236与另一热源的距离得以缩近。
再者,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壳体21的主进风口211设置于另一散热鳍片组237的邻近处,并配合如图标中各元件的配置关系,使得当气流由主进风口211进入壳体21内后,则会依序经过该另一热集中处(另一散热鳍片组237处及其附近)、热集中处(散热鳍片组232处及其附近)、风扇233以及主出风口212后,将散发在主气流路径24中的带有热能的空气往壳体21外带走。
请参阅图8与图9,图8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本较佳实施例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3大致类似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之处,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
本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二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热管331的转弯处的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者,且散热鳍片组332、风扇333以及壳体31的底面的主出风口312的位置亦相对应的改变;其中,上述变更设计的主要原因在于因应实际应用需求或特定目的而须使热集中处(散热鳍片组332处及其附近)位于适当的位置,也就是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改变热管331的转弯处的夹角的角度。
补充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各实施例中,皆为以热管将发光单元所产生的热能移转传导至热集中处,进而再以风扇将集中于热集中处的热能向壳体外排出,然而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热源可能并不仅限于发光单元,如显示元件亦可能因运作过程而出现相当的热量而成为热源,因此,根据以上各实施例所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均等的变化设计,将显示元件或其它热源的热能透过热管而移转传导至适当的热集中处。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具有下列实质上的特点:
1.本实用新型透过设置热管及调整该热管转弯处的夹角的角度,而能将热源的热能移转传导至适当的热集中处,即使得壳体内的各热源位置具有可重新配置的效果,如此使得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各元件于壳体内空间配置的设计将更为弹性,有利于使微型光学影像装置更为轻、薄、短、小;
2.本实用新型将风扇以平躺的方式设置于壳体的底面,能够有效降低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整体高度;此外,虽然风扇运转时仍会产生噪音,但由于风扇的出风口形成于壳体的底面,因而能够有效抑制噪音被传送至使用者耳朵的程度;
3.由于壳体的主进风口、主出风口以及各元件所在位置皆经由妥当的空间配置,使得形成于主进风口以及主出风口间的主气流路径会依序经过所有的热集中处,以将在主气流路径中的带有热能的空气往壳体外带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学引擎,其具有多个发光单元;以及
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热管以及至少一散热鳍片组;
其中,该至少一热管具有蒸发部与冷凝部,该蒸发部设置于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发光单元的邻近处,而该至少一散热鳍组设置于该冷凝部,以使该至少一发光单元所产生的热能被该至少一热管移转传导至该散热鳍片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块还包括导热件,该导热件设置于该蒸发部且接触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发光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块还包括用以将集中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处及其附近的热能向外排出的风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的一出风口平行于该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一底面,且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中的至少一散热鳍片垂直于该风扇的该出风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主进风口与主出风口,该主进风口与该主出风口之间形成有主气流路径,且该风扇位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与该主出风口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微型投影装置,且该光学引擎还具有显示元件以及光学镜头,其中,该显示元件用以呈现影像画面,该多个发光单元提供光源予该显示元件,而该光学镜头位于一投射面与该显示元件之间,并投射该影像画面至该投射面,使该影像画面被显示于该投射面上;抑或是,该微型光学影像装置为照明装置;抑或是,该微型光学影像装置为监控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数字光学处理投影装置,抑或是反射式液晶投影装置,抑或是穿透式液晶投影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单片式数字光学处理投影装置,抑或是三片式数字光学处理投影装置;其中,该显示元件为数字微型反射镜元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任一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发光单元至少包括用以输出红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用以输出绿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用以输出蓝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
11.一种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以呈现影像画面的显示元件;
多个发光单元,提供光源予该显示元件;
光学镜头,位于一投射面与该显示元件之间,并投射该影像画面至该投射面,使该影像画面被显示于该投射面上;以及
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热管、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以及风扇,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设置于该至少一热管上,且该至少一热管将一热源的热能移转传导至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而该风扇将集中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处及其附近的热能向外排出;其中该风扇的一出风口平行于该微型光学影像装置的一底面,且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中的至少一散热鳍片垂直于该风扇的该出风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源来自于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任一者。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热管具有蒸发部与冷凝部,且该蒸发部设置于该热源的邻近处,而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设置于该冷凝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块还包括导热件,该导热件设置于该蒸发部且接触该热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主进风口与主出风口,该主进风口与该主出风口之间形成有主气流路径,且该壳体的该主出风口为该风扇的该出风口。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数字光学处理投影装置,抑或是反射式液晶投影装置,抑或是穿透式液晶投影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单片式数字光学处理投影装置,抑或是三片式数字光学处理投影装置;其中,该显示元件为数字微型反射镜元件。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任一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管位于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正后方。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发光单元至少包括用以输出红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用以输出绿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用以输出蓝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
21.一种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主进风口与主出风口;
用以呈现影像画面的显示元件;
多个发光单元,提供光源予该显示元件;
光学镜头,位于一投射面与该显示元件之间,并投射该影像画面至该投射面,使该影像画面被显示于该投射面上;以及
散热模块,包括至少一热管以及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设置于该至少一热管上,且该至少一热管将一热源所产生的热能移转传导至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以使于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处及其附近形成至少一热集中处;
其中,该主进风口与该主出风口之间具有主气流路径,且该主气流路径被安排为依序经过该些热集中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源来自于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任一者。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热管具有蒸发部与冷凝部,且该蒸发部设置于该热源的邻近处,而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设置于该冷凝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块还包括导热件,该导热件设置于该蒸发部且接触该热源。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块还包括用以将该至少一热集中处的热能向外排出的风扇。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平躺于该壳体的一底面,且该风扇的一出风口为该壳体的该主出风口,而该至少一散热鳍片组中的至少一散热鳍片垂直于该风扇的该出风口。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数字光学处理投影装置,抑或是反射式液晶投影装置,抑或是穿透式液晶投影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单片式数字光学处理投影装置,抑或是三片式数字光学处理投影装置;其中,该显示元件为数字微型反射镜元件。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任一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芯片。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微型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发光单元至少包括用以输出红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用以输出绿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用以输出蓝色光束的发光二极管单元。
CN2011204003829U 2011-09-14 2011-10-19 微型光学影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940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17203 2011-09-14
TW100217203U TWM438667U (en) 2011-09-14 2011-09-14 Mini optical image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94030U true CN202394030U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6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0038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94030U (zh) 2011-09-14 2011-10-19 微型光学影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94030U (zh)
TW (1) TWM43866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9588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微投影机系统及其额外加强散热方法
CN108205231A (zh) * 2016-12-20 2018-06-2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以及具备该电子装置的投影装置
CN108445699A (zh) * 2015-05-12 2018-08-2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WO2019214277A1 (zh) * 2018-05-09 2019-11-14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固定基板、光源散热机构以及投影仪
CN111629188A (zh) * 2019-02-27 2020-09-0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及投影机
WO2021135833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中影光峰激光影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放映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2736B (zh) 2012-11-30 2017-07-21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微投影機系統及其額外加強散熱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9588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微投影机系统及其额外加强散热方法
CN103869588B (zh) * 2012-12-11 2017-01-18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微投影机系统及其额外加强散热方法
CN108445699A (zh) * 2015-05-12 2018-08-2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CN108205231A (zh) * 2016-12-20 2018-06-2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以及具备该电子装置的投影装置
CN108205231B (zh) * 2016-12-20 2021-02-2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以及具备该电子装置的投影装置
WO2019214277A1 (zh) * 2018-05-09 2019-11-14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固定基板、光源散热机构以及投影仪
CN111629188A (zh) * 2019-02-27 2020-09-0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及投影机
US11451753B2 (en) 2019-02-27 2022-09-20 Coretr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projector
WO2021135833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中影光峰激光影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放映机
CN113126401A (zh) * 2019-12-31 2021-07-16 中影光峰激光影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放映机
CN113126401B (zh) * 2019-12-31 2024-01-30 中影光峰激光影院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放映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38667U (en) 2012-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37785U (zh) 微型光学影像装置
CN202394030U (zh) 微型光学影像装置
CN203287677U (zh) 微型光学影像装置
CN101963743B (zh) 投影机
US8974062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KR20080070001A (ko) 백라이트 디스플레이용 액체 냉각
US20180364552A1 (en) Projector
CN103814252A (zh) 光源设备和投影型显示设备
CN102032543A (zh) 具有扬声器的照明装置
WO2016115934A1 (zh) Dlp微型投影机系统及其投影机模组
CN202837786U (zh) 微型光学影像装置
CN201654426U (zh) 一种led光源的lcd投影光学照明引擎
WO2016155117A1 (zh) 一种投影仪及其散热装置
CN105974719A (zh) 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及激光显示系统
CN103470992B (zh) 一种投影式照明系统
CN202975577U (zh) 一种投影机的散热机构
CN202102227U (zh) Led投影机
KR102263473B1 (ko) 액정 텔레비전용 방열 시스템 및 액정 텔레비전
JP2009038144A (ja) シールドケース及び電子部品ユニット
CN215895862U (zh) 一种Micro-LED灯杯及其灯板、显示模组、显示屏
CN203397071U (zh) Led投影设备整机散热结构
CN208224717U (zh) 一种紧凑型光刻机
CN215297925U (zh) 一种冷却组件、光学系统及led投影机
CN203909461U (zh) 投影装置
CN211123594U (zh) 投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