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94175U - 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限位块及汽车驾驶室 - Google Patents

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限位块及汽车驾驶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94175U
CN202294175U CN2011204237766U CN201120423776U CN202294175U CN 202294175 U CN202294175 U CN 202294175U CN 2011204237766 U CN2011204237766 U CN 2011204237766U CN 201120423776 U CN201120423776 U CN 201120423776U CN 202294175 U CN202294175 U CN 202294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stop
stop hook
front windshield
limiting
quadrilatera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237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超群
曾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237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94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94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941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限位块及汽车驾驶室。其中,该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包括四边形框架和限位结构;其中限位结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限位块。限位块包括限位本体、连接于限位本体两端的第一限位钩和第二限位钩;并且,第一限位钩与第二限位钩的开口方向相对,第一限位钩和第二限位钩分别位于限位本体的两侧;四边形框架的底边设置有缺口,底边通过缺口分与别第一限位钩和第三限位钩卡接。本实用新型确保了前挡风玻璃安装位置,进而提高了挡风玻璃的安装精度。

Description

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限位块及汽车驾驶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限位块及汽车驾驶室。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定位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有采用专用限位装置,其结构复杂、装配困难;有采用四边定位方式,即由左、右侧围、顶盖、风窗前罩板相互焊接组成四边形边框,前挡风玻璃定位安装在四边形边框中,其安装玻璃方便。 
但是,上述结构具有如下缺陷:由于需要四个部件相互焊接,这其中存在焊接误差,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安装位置不能完全确定,从而前挡风玻璃的安装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限位块及汽车驾驶室,以提高前挡风玻璃的安装精度。 
本实用新型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包括四边形框架和限位结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本体两端的第一限位钩和第二限位钩;并且,所述第一限位钩与所述第二限位钩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一限位钩和所述第二限位钩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第二限位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本体两端的第三限位钩和第四限位钩;并且,所述第三限位钩与所述第四限位钩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三限位 钩和所述第四限位钩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本体的两侧;所述四边形框架的底边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钩和所述第三限位钩卡接。 
优选地,上述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中,所述四边形框架为一体成型的四边形框架。
优选地,上述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中,所述四边形框架的底边与所述第一限位钩和所述第三限位钩的连接方式进一步为:所述四边形框架的底边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底边通过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限位钩卡接;并且,所述底边通过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三限位钩卡接。 
优选地,上述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中,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在所述四边形框架的底边上对称卡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由于在四边形框架的底边设置有包括两个限位块的限位结构,并且,限位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反向的限位钩,因此,在其中一个限位钩中,可以卡接四边形框架的底边,另外一个限位钩内可以卡接挡风玻璃,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前挡风玻璃X方向和Z方向的安装位置,进而,提高了挡风玻璃的安装精度。 
第二、限位结构承受了整块玻璃的重量,减轻了操作强度。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限位块,用于前挡风玻璃的限位,包括限位本体、连接于所述限位本体两端的第一限位钩和第二限位钩;并且,所述第一限位钩与所述第二限位钩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一限位钩和所述第二限位钩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本体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限位块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本实用新型限位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反向的限位钩,因此,在 其中一个限位钩中,可以卡接四边形框架的底边,另外一个限位钩内可以卡接挡风玻璃,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前挡风玻璃X方向和Z方向的安装位置,进而,提高了挡风玻璃的安装精度。 
第二、限位块承受了整块玻璃的重量,减轻了操作强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驾驶室,包括前挡风玻璃和前述任何一种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并且,所述前挡风玻璃与所述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卡接连接。 
由于汽车驾驶室具有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因此,必然具有如上所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实施例与前挡风玻璃的安装结构的简单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四边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四边形边框和挡风玻璃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四边形边框和挡风玻璃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实施例与前挡风玻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四边形框架100通过限位结构(第一限位块210和第二限位块220)与前挡风玻璃300相连接。 
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具体结构参照图2至图6。 
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包括四边形框架100和限位结构。其中,四边形框架100的结构参照图4所示。 
限位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210和第二限位块220。 
其中,第一限位块210包括第一限位本体211、连接于第一限位本体211两端的第一限位钩212和第二限位钩213;并且,第一限位钩212与第二限位钩213的开口方向相对,第一限位钩212和第二限位钩213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本体211的两侧。具体参照图2。 
第二限位块220包括第二限位本体221、连接于第二限位本体221两端的第三限位钩222和第四限位钩223;并且,第三限位钩222与第四限位钩223的开口方向相对,第三限位钩222和第四限位钩223分别位于第 二限位本体221的两侧。具体参照图3。 
四边形框架100的底边设置有第一缺口110和第二缺口120,底边通过第一缺口110与第一限位钩212卡接;并且,底边通过第二缺口120与第三限位钩222卡接。参照图5和图6。 
具体使用时,前挡风玻璃300被置于该四边形边框100内,实现安装定位,具体安装过程是: 
首先将前挡风玻璃300卡在第一限位块210和第二限位块220中,确保了X、Z方向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再将前挡风玻璃300向左或向右滑移使其与落入四边形边框100中此时前风挡玻璃安装完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实施例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由于在四边形框架的底边设置有包括两个限位块的限位结构,并且,限位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反向的限位钩,因此,在其中一个限位钩中,可以卡接四边形框架的底边,另外一个限位钩内可以卡接挡风玻璃,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前挡风玻璃X方向和Z方向的安装位置,进而,提高了挡风玻璃的安装精度。 
第二、限位结构承受了整块玻璃的重量,减轻了操作强度。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如下技术上的改进,即,四边形框架100为一体成型的四边形框架。 
也就是说,四边形框架本身形成一个闭合、完整的四边形结构,这样结构的优势是:在保证前挡风玻璃的X、Z向定位的前提下,保证了前挡风玻璃的Y向定位;另外,该限位块可以采用加强筋卡接四边形框架的缺 口上。 
事实上,四边形框架100的四个边框可以采用四个边框逐条焊接而成,也可以如本实施例所限定的,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形成四边形框架,无需进行边框的焊接。 
但是,若采用四个边框逐条焊接而成四边形框架,将难以保证前挡风玻璃的Y向定位。 
此外,还可以做如下技术上的改进,即,第一限位块210与第二限位块220在四边形框架的底边上对称卡接设置。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前挡风玻璃的重量均匀分布在两个限位块上,并且,有利于提高定位的精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第一、对采用焊接工艺及结构的四边形框架进行了优化设计,即四边形框架本身为一个一体化的四边形结构,保证了前挡风玻璃的Y向定位; 
第二、在四边形框架下方对称布置的两个具有定位效果的限位块结构,保证前挡风玻璃的X、Z向定位。 
第三、由于限位结构承受了整块玻璃的重量,减轻操作强度; 
第四、限位结构与玻璃贴合面采用筋结构,可以保证很好的密封,适用于玻璃装配打胶工艺。 
第五、本实施例实现前挡风玻璃的X、Y、Z三个方向的定位,增加了整车前部强度和刚度,提升了整车的装配精度,同时提高了外观质量。 
限位块实施例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限位块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限位块实施例包括限位本体、连接于所述限位本体两端的两个限位钩;这两个限位钩的开口方向相对;并且,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本体的两侧。具体结构与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相关结构互相参照即可。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驾驶室实施例,包括前挡风玻璃和前述任何一种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并且,所述前挡风玻璃与所述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卡接连接。 
由于汽车驾驶室具有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因此,必然具有如上所述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四边形框架(100)和限位结构;其中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210)和第二限位块(220);
所述第一限位块(210)包括第一限位本体(211)、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本体(211)两端的第一限位钩(212)和第二限位钩(213);并且,所述第一限位钩(212)与所述第二限位钩(213)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一限位钩(212)和所述第二限位钩(21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本体(211)的两侧;
所述第二限位块(220)包括第二限位本体(221)、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本体(221)两端的第三限位钩(222)和第四限位钩(223);并且,所述第三限位钩(222)与所述第四限位钩(223)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三限位钩(222)和所述第四限位钩(22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本体(221)的两侧;以及
所述四边形框架(100)的底边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钩(212)和所述第三限位钩(222)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边形框架(100)为一体成型的四边形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边形框架(100)的底边与所述第一限位钩(212)和所述第三限位钩(222)的连接方式进一步为:
所述四边形框架(100)的底边设置有第一缺口(110)和第二缺口(120),所述底边通过第一缺口(110)与所述第一限位钩(212)卡接;并且,
所述底边通过第二缺口(120)与所述第三限位钩(222)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块(210)与所述第二限位块(220)在所述四边形框架的底边上对称卡接设置。
5.一种限位块,用于前挡风玻璃的限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本体、连接于所述限位本体两端的第一限位钩和第二限位钩;并且,
所述第一限位钩与所述第二限位钩的开口方向相对;以及
所述第一限位钩和所述第二限位钩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本体的两侧。
6.一种汽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包括前挡风玻璃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并且
所述前挡风玻璃与所述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卡接连接。
CN2011204237766U 2011-10-31 2011-10-31 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限位块及汽车驾驶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94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237766U CN202294175U (zh) 2011-10-31 2011-10-31 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限位块及汽车驾驶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237766U CN202294175U (zh) 2011-10-31 2011-10-31 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限位块及汽车驾驶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94175U true CN202294175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63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2377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94175U (zh) 2011-10-31 2011-10-31 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限位块及汽车驾驶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941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8090A (zh) * 2013-11-19 2015-05-27 铃木株式会社 嵌条的安装构造
CN109987155A (zh) * 2017-11-21 2019-07-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8090A (zh) * 2013-11-19 2015-05-27 铃木株式会社 嵌条的安装构造
CN104648090B (zh) * 2013-11-19 2017-04-12 铃木株式会社 嵌条的安装构造
CN109987155A (zh) * 2017-11-21 2019-07-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109987155B (zh) * 2017-11-21 2021-10-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94175U (zh) 前挡风玻璃限位装置、限位块及汽车驾驶室
CN211252913U (zh) 散货船纵向骨材端部的连接结构
CN204397685U (zh) 翼子板定位装置
CN205311300U (zh) 一种汽车前后门加强板
CN204109775U (zh) 一种发动机支架
CN206344681U (zh) 一种燃油箱固定结构及汽车
CN203282406U (zh) 汽车标牌安装板
CN202448792U (zh) 一种pu座椅骨架的改良结构
CN206753778U (zh) 燃油滤清器固定支架和汽车
CN206155058U (zh) 一种副车架与摆臂的安装结构
CN201439305U (zh) 汽车换档选档系统
CN208484609U (zh) 一种汽车室内灯安装结构
CN205113444U (zh) 一种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
CN205554316U (zh) 固定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220784U (zh) 一种汽车转向机安装支架
CN202863344U (zh) 机动车蓄电池托盘
CN208355406U (zh) 底座结构以及洗碗机
CN202138199U (zh) 车身背门中部加强装置
CN203318108U (zh) 一种汽车左右前门铰链加强板
CN204432296U (zh) 一种前稳定杆上支架
CN206589993U (zh) 一种后地板加强板结构
CN202574424U (zh) 汽车侧裙导流板
CN204488419U (zh) 汽车后横梁总成及汽车
CN204197051U (zh) 一种汽车前罩铰链加强件
CN205273348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固定卡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5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02

Address after: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after: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before: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410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