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14247Y - 吸入式抓斗和吸入式抓斗的支撑元件 - Google Patents

吸入式抓斗和吸入式抓斗的支撑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4247Y
CN201214247Y CNU2008200068466U CN200820006846U CN201214247Y CN 201214247 Y CN201214247 Y CN 201214247Y CN U2008200068466 U CNU2008200068466 U CN U2008200068466U CN 200820006846 U CN200820006846 U CN 200820006846U CN 201214247 Y CN201214247 Y CN 20121424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mponent
suction
sucker
grab bucket
en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68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哈诺德
Y·克雷尔
O·克莱因
M·莫里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sto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Festo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sto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Festo SE and Co K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424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424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操纵物品的具有柔韧的吸盘(5)的吸入式抓斗,所述吸盘(5)限制着可连接到真空源上的吸入室(8)并且具有背面的端部区段(6)以及环绕着吸入口(12)的、在吸盘长度变化的情况下在提升运动(15)的范围内可相对于所述背面的端部区段(6)运动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在所述吸入室(8)中在所述吸入口(12)的区域中布置了用于有待抓取的物品(22)的支撑元件(25),所述支撑元件(25)由所述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支承,使得该支撑元件(25)一同进行所述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的提升运动,其中该支撑元件(25)具有透气的结构。

Description

吸入式抓斗和吸入式抓斗的支撑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操纵物品的吸入式抓斗,具有一个柔性的吸盘,该吸盘限定了可连接到真空源上的吸入室并且具有一个配属于支架的背面的端部区段以及一个环绕着吸入口的、在吸盘长度变化的情况下在提升运动的范围内可相对于所述背面的端部区段运动的前面的端部区段,其中在所述吸入室中在所述吸入口的区域内布置了一个用于有待抓取的物品的支撑元件。
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吸入式抓斗的支撑元件,所述吸入式抓斗则用于操纵物品。
背景技术
一种从DE 10121344 A1中公开的这种类型的吸入式抓斗包括一个构造为波纹管状的吸盘,该吸盘的背面的端部区段固定在一个支架上,通过该支架所述吸盘可如愿地关于有待操纵的物品进行定位。所述吸盘的前面的端部区段环绕着一个吸入口,利用该吸入口可在前面将所述吸盘放置在有待通过真空抓取的物品上。所述吸盘的柔韧性实现了长度补偿,在进行长度补偿时所述吸盘的前面的端部区段可以进行提升运动。布置在所述吸入口区域内的支撑元件防止有待吸取的物品变形过大,这首先在极薄和/或极脆的物品上十分有利。在吸入物品时,该物品将所述以弹簧加载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撑元件往后推,直到可电动操纵的夹紧装置限制所述支撑元件的升程。
所述公开的吸入式抓斗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并且因此在制造中成本比较昂贵。此外,需要开销很大的致动装置,用于根据相应的工作阶段固定或释放所述支撑元件。尤其在操纵非常敏感的物品时也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于物品必须克服所述向支撑元件加载负荷的弹簧的预应力这种必要性,这在弹簧太强劲时在易碎的物品上可能甚至导致物品的毁坏。
在一种从DE 10 2004 014 635 A1中公开的吸入式抓斗上,固定地与吸盘的背面的端部区段相连接的、用于支撑有待提升的物品的压力垫处于吸入室的内部。这个压力垫不是设计用于收回,因为其用途是,有意识地引起有待抓取的物品的弯曲,从而可以毫无问题地将其从物品堆上取下。一种这样的吸入式抓斗基本上仅仅适用于操纵柔韧的、在经受弯曲负荷时不会遭到损坏的物品。
从DE 38 10 989 A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盘形的柔韧的吸盘的吸入式抓斗。在这里没有采取用于防止有待操纵的物品发生弯曲的措施。
最后,DE 20 2006 006 113 U1说明了一种波纹管装置,该波纹管装置可以比如在制造和装配技术中操纵物品时用作弹簧加载的吸盘的组成部分。不过在这里也没有对用于有待操纵的物品的额外支撑措施进行说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吸入式抓斗,利用该吸入式抓斗也可以无损坏地操纵易碎和/或易变形的物品。
为解决该任务,结合开头所述特征,所述支撑元件由所述吸盘的前面的端部区段来支承,使得该支撑元件也一同进行所述吸盘的前面的端部区段的提升运动,其中该支撑元件具有透气的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用于吸入式抓斗的支撑元件得到解决,所述吸入式抓斗则用于操纵物品,所述支撑元件设置用于装入柔韧的吸盘中并且适合于固定在所述吸盘的可关于所述吸盘的后面的端部区段运动的前面的端部区段上,使得其在装入和固定的状态中可以一同进行所述吸盘的前面的端部区段的提升运动。
所述支撑元件由此可以不依赖于所述吸盘的定义吸入口的前面的端部区段的升程以不变的质量履行其支撑功能。它从一开始就防止即使具有极薄壁体的被吸入的物品出现过度弯曲,其中支撑不依赖于所述吸盘的前面的端部区段的相应占据的提升位置。因为所述支撑元件一同进行所述吸盘的将该支撑元件保持住的前面的端部区段的运动,所以此外不会由被吸入的物品克服任何随提升行程增加的反作用力,这就导致情况保持相同。此外,所述吸入式抓斗由此特别适合于操纵薄的薄膜和纸张,同样适合于操纵脆弱而易碎的薄壁的工件,包括所谓的如其在光电技术或者显示屏技术中被加工的“平板(Flat-Panels)”。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中获得。
为了限制所述吸盘的定义吸入口的前面的端部区段的升程,优选在所述吸入室内部有一个相对于所述吸盘的背面的端部区段位置固定的升程限制止挡,该升程限制止挡布置在所述支撑元件的提升路径中并且所述支撑元件可以碰到该升程限制止挡上。
所述支撑元件可以在背面具有一个与吸入室相比更小的横截面的突起,该突起与所述升程限制止挡共同作用。
如果所述吸盘在背面固定在支架上,那么该支架本身可直接形成所述升程限制止挡。
优选通过在背面汇入所述吸入室中的抽吸通道使所述吸入室与真空源相连接,所述抽吸通道尤其在用于固定所述吸入式抓斗的支架中穿过所述吸盘的背面的端部区段。
为了在所述支撑元件抵靠在所述背面的端部区段或者抵靠在所述支架上时不影响吸入作用,所述支撑元件优选与所述抽吸通道的入口轴向对置地具有一个空隙,该空隙有利于空气抽吸。
所述支撑元件优选固定在所述吸盘的朝向所述吸入室的内圆周表面上。在此有多种固定措施可供选择。比如可以设想一种材料连接,比如通过支撑元件和吸盘的粘合或焊接。所述支撑元件也可以在制造所述吸盘时尤其在双组分注塑方法的范围中直接被确定所述吸盘的材料挤压包封。
特别值得推荐的是,尤其通过卡扣连接将所述支撑元件形状配合连接地固定在所述吸盘中。首先在这方面一种构造为波纹管状的吸盘证实特别有利,因为在这里布置在内圆周上的内折叠可以用于接纳所述支撑元件。比如所述支撑元件可以简单地扣在内折叠里面,从而即使在沾污或受损情况下也可以轻易地将其取出。
优选如此进行布置,使得已安装的支撑元件整个地接纳在所述吸入室的内部。
优选所有用于所述支撑元件的固定措施限制在所述吸入室的内部,从而尤其不必使所述支撑元件在所述吸入口的区域中向外环抱着所述吸盘的端部。所述吸盘的功能,特别是其相对于有待抓取的物品的密封功能由此不受影响。
将所述吸入室的整个横截面填满的支撑元件被认为特别有利,其中该支撑元件的透气结构因其由透气的材料制成而产生。在此值得推荐的尤其是细孔的烧结材料,尤其是高分子的聚乙烯-烧结材料。但也可以设想由被气孔从中穿过的泡沫材料来制造该支撑元件。
作为替代方案,所述支撑元件也可以由成本低廉的不透气的材料制成,比如坚硬的塑料材料,该塑料材料为获得透气性被大量在所述支撑元件的横截面上分布的透气通道从中穿过。在此,所述透气通道在原则上可以具有每种任意的横截面形状,比如圆形或者多边形形状。
所述吸盘在其前面的端部区段上设有环绕的密封唇,这有助于产生最佳的吸入作用。该密封唇可以在初始位置中也就是在未放上物品时稍微突出超过所述支撑元件的端面的支撑面。因为所述支撑元件防止被吸入的物品被过度吸入所述吸入室的内部,所以在吸入物品时在所述密封唇和支撑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仅仅稍许发生变化,使得在密封唇和物品之间的接触仅仅具有很小的强度,这有助于将在物品上的吸盘压痕降低到最低限度。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解释。其中:
图1是按本实用新型的吸入式抓斗的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尚未吸入物品时的初始位置中的纵剖面,
图2是图1所示的吸入式抓斗在吸入物品时的工作位置中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吸入式抓斗沿着按箭头III的观察方向的底视图,
图4和5是吸入式抓斗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纵剖面,其一也处于初始位置中(图4)并且其二也处于工作位置中(图5),并且
图6和7是吸入式抓斗的另外两种实施例沿着相应于图1所示箭头III的观察方向的底视图,其中可以看到具有不同结构的支撑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总体用附图标记1表示的吸入式抓斗具有一种长形的具有纵轴线2的外形。该吸入式抓斗在背面优选设有任意类型的支架3,所述吸入式抓斗可以通过该支架尤其以可松开的方式固定在仅仅在图1和4中示意示出的操纵装置4上。所述吸入式抓斗1可以通过所述操纵装置4根据相应的用途来运动和定位。所述操纵装置4尤其是机械式的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的和/或流体的驱动装置。
所述吸入式抓斗1包括一个柔韧的吸盘5,该吸盘5以其后面的端部区段固定在所述支架3上。优选所述吸盘5具有橡胶弹性的特性,其中它尤其由一种弹性体材料制成。
所述支架3比如由金属制成,其中所述吸盘5在其由塑料材料制造时可以以其背面的端部区段6通过注塑以材料连接的形式成形在所述支架3上。
所述吸盘5是一个空心体并且从其背面的端部区段6开始与所述纵轴线2同轴地一直延伸到正面,所述吸盘5在该正面以前面的端部区段7终止。
所述吸盘5环绕着吸入室8。该吸入室8在所述吸盘5的正面上通过吸入口12朝外界环境敞开。
通过抽吸通道13,所述吸入室8可按需要连接到仅仅示意示出的真空源U上。所述真空源U比如是真空泵或者根据喷射器原理工作的吸嘴。该真空源U可以布置在所述操纵装置4的外部,但也可以布置在所述操纵装置4上或直接布置在所述吸入式抓斗1上。
在进行相应的致动时,也可以通过所述抽吸通道13向所述吸入室8加载大气压或者更高的过压,如果要再度降低事先产生的真空。
优选所述抽吸通道13在背面汇入所述吸入室8中。所属的内部的通道入口14优选关于所述纵轴线2同轴定向。所述抽吸通道13优选穿过所述支架3,并且可以在所述操纵装置4和/或未详细示出的流体管路中延续。
由于所述吸盘5的柔韧性,所述前面的端部区段7能够执行一种通过双箭头示出的相对于所述背面的端部区段6的线性的提升运动15。在这种情况下吸盘5的长度发生变化,这可以从图1和2以及图4和5的比较中直接看出。
只要所述吸入式抓斗1还没有放置到有待操纵的物品上,那就存在着可从图1和4中看出的初始位置。所述吸盘5在这里占据其最大的长度,该长度是因所述吸盘5的结构和材料选择而产生的特征。
优选所述吸盘5构造成波纹管状的结构。沿纵剖面看,其壁体具有锯齿状的走向。由此该吸盘5在朝向所述吸入室8的内侧上具有带有一道或多道环形的内褶皱16的内折叠16a,并且在其外圆周上具有带有一道或多道环形的外褶皱17的外折叠17a。如果象在实施例中一样存在多道内褶皱16和/或外褶皱17,那么它们同轴地先后相随地布置。
在该实施例中,相应的吸盘5的所有内褶皱16和所有外褶皱17具有相同的直径。由此所述吸盘5具有圆柱形的基本结构。当然也可以设想,设置具有变化的直径的褶皱,使得所述吸盘5比如具有圆锥形的基本结构。
如果所述前面的端部区段7靠近背面的端部区段6并且所述吸盘5的长度由此减小,那么所述内褶皱16和外褶皱17的宽度也同时减小,根据图2和5可理解这一点。所述限制着褶皱16、17的壁体区段在这过程中彼此靠近。
为了抓取有待操纵的物品22,所述吸入式抓斗1以吸入口12在前放置在所述物品22上,并且而后在吸入室8中产生真空。在图1和4中通过箭头23清楚地表明了在物品22上的放置运动。
所述物品22为任意性质。在此示范性地示出了一件薄壁的、具有平面伸展的物品22,比如玻璃板或薄膜。该物品在与所述吸入式抓斗1接触之前静止在示意绘出的准备装置24上,比如静止的垫板或输送带上。
在所述吸入式抓斗1放置在物品22上的状态中,所述吸入口12被所述物品22封闭。如果现在通过抽吸通道13来对吸入室8进行抽吸,那就在其中形成真空,其结果是,如可以从图2和5中看出的一样,所述物品22附着在吸盘5的正面上。
在所述吸入室8中形成真空的同时,所述吸盘5随之进行轴向收缩。这表现在一种提升运动15上,在进行该提升运动15时所述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靠近所述背面的端部区段6。如果这一点通过所述吸盘5沿其纵向方向的柔韧性来实现,那么期望得到该柔韧性首先是为了在将吸入式抓斗1放置在物品22上时实现一定程度的柔韧性和公差补偿。所述吸入式抓斗1由此可以可靠地放置在物品22上,而不会由于超负荷损坏或甚至毁坏该物品22。
通过在吸入室8中产生的真空,薄壁的物品22首先很容易在吸入口12处被吸入所述吸入室8中。这就导致弯曲负荷,该弯曲负荷在敏感的材料上会引起永久性损坏或者甚至尤其在易碎的材料上造成毁坏。为避免这一问题,所述吸入式抓斗1在所述吸入室8内部设有放置在所述吸入口12的区域中的支撑元件25。被吸入的物品22可以支撑在该支撑元件25上,使得该物品22不会发生严重的弯曲变形。
优选所述支撑元件25由所述吸盘5的可以关于背面的端部区段6沿纵轴线2的方向运动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进行支撑。优选将该支撑元件25仅仅安装在这个前面的端部区段7上,在所述吸入室8内部不存在与所述背面的端部区段6的连接。
由所述支撑元件25的这种安装方式产生这一结果,即所述支撑元件25始终直接一同进行所述前面的端部区段7的线性的提升运动15。因此该支撑元件25到所述背面的端部区段6之间的间距按照和所述前面的端部区段7相同的方式进行变化。与此同时,所述支撑元件25构造为透气结构,使得其没有朝所述吸入口12阻塞所述吸入室8,而是继续允许对吸入过程来说所必需的空气流量。
由于由前面的端部区段7和支撑元件25组成的结构单元,在这两个部件之间不会沿所述提升运动15的方向产生相对运动。被吸入的物品22的负荷因此在提升运动15的过程中没有变化。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种防止物品22发生弯曲的、至少基本上平坦的支撑,在整个操纵过程中一直保持支撑。
在图1到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元件25的透气结构因该支撑元件25由一种透气材料制成而产生。一种如其经常也在压缩空气-消声器中用作消声材料的高分子的聚乙烯-烧结材料证实特别值得推荐。但是就象每种其它的细孔材料一样,其它烧结材料同样可以使用,比如具有足够强度的泡沫材料。
由透气的材料构成的结构的优点是,所述支撑元件25可以如此构成,使得其在自身的安装位置上横向于所述纵轴线2填满所述吸入室8的整个横截面并且由此具有很大的用于所述物品22的支撑面34。在此,通过材料的微孔也获得有利的过滤作用,因为阻止了杂质进入所述抽吸通道13和布置在该抽吸通道13后面的流体技术上的部件中。
同样,在原理上其它结构也可用于保证透气性。比如图6和7分别示出一种由不透气的材料制成的支撑元件,其中分别通过多条透气通道26来保证透气性,这些透气通道26沿轴向方向穿过所述支撑元件25并且在所述吸入室8和在轴向上在外面设置在该支撑元件25前面的区域之间建立稳定的连接。
在图6所示的情况中,多条透气通道26象扇形段一样分布在支撑中心27的周围,其中这些透气通道26在径向外面被环形区段28所包围,通过该环形区段28固定在所述吸盘5上。所述支撑中心27通过多条径向支撑臂32与所述环形区段28相连接,所述支撑臂32相应地起到在沿周向相邻的透气通道26之间的间壁的作用。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通道26包括多条孔状的具有所期望的分布结构的通道。
多条透气通道26的布置具有这样的优点,即高的空气流量此外可以与大面积的支撑作用相组合。
为了保证快速形成真空,建议将所述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构造为关于所述纵轴线2同心地环绕的密封唇33,在所述吸入式抓斗1放置在物品22上时所述密封唇33会与该物品22接触。
在图1到3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此构造所述密封唇33,使得其在所述吸入式抓斗1的初始位置中也就是在没有放置在物品22上的状态中稍微在轴向上突出超过所述支撑元件25的在轴向上背向所述吸入室8的端面的支撑面34。在放置在物品22上时,所述密封唇33在此稍微往回弯曲,直至其按照图2大约与所述支撑面34处于一个平面中,其中所述密封唇33同时密封地抵靠在所述物品22上。由此,使所述吸入室8可靠地相对于周围环境保持密封。
在图4和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唇33在所述吸入式抓斗1的工作过程中没有改变其关于所述支撑元件25的相对位置。该密封唇33基本上平坦地以所述支撑元件25的支撑面34封闭。因为这里对密封唇33来说不需要柔韧性,所以所述前面的端部区段7在包围着所述支撑元件25的区域中尤其构造为圆柱形。如果期望沿纵轴线2的方向具有柔韧性,那么按照图1和2可以让所述波纹管结构的倾斜的壁体区段18在末端直接成为所述密封唇33。
尽管在此具有很高的柔韧性但为了避免所述前面的端部区段7的过量升程并且因此也避免附着在该端部区段7上的物品22的过量升程,建议使用升程限制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所述吸盘5的背面的端部区段6配设一个与此有关的、位置固定的、在所述吸入室8内部布置在支撑元件25的提升路径中的升程限制止挡35。按照图2和5,所述一同进行提升运动15的支撑元件25碰到该升程限制止挡35。
优选所述升程限制止挡35由所述支架3构成。当然,该升程限制止挡35也可以通过所述吸盘5的相应构成的背面的端部区段6来实现。后一种情况的优点是,由于所述吸盘5的柔韧性以及特别是其橡胶弹性可以缓冲碰撞。
也可以设想,设置一个独立的、由所述支架3支承的升程限制止挡35,其中也可以设置用于调节所期望的升程最终位置的调节方案。
如果所述支撑元件25抵靠在升程限制止挡35上,那也应该还会产生所解释的抽吸作用。因此所述支撑元件25在其朝向吸入室8的背面上优选具有一个空隙36,该空隙36与所述内部的通道入口14同轴对置,从而在达到升程最终位置时在该空隙36与抽吸通道13之间存在着直接连接。
所述空隙36是一个空腔,比如构造为盲孔状,使得其与所述支撑元件25直接覆盖着所述内部的通道入口14这种情况相比大大扩大在所述支撑元件25上的朝向抽吸通道13的空气抽吸面。
所述支撑元件25优选包括一个盘状的基础区段37,该基础区段37可以覆盖所述吸入室8的整个横截面并且从该基础区段37的背面轴向向外伸出一个具有与其本身相比更小的横截面的突起38,该突起38建立与所述升程限制止挡35的接触。该突起38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配对止挡的作用。尤其通过所述基础区段37将所述支撑元件25固定在所述吸盘5上,其中全部的固定措施优选限制在所述吸盘5的内圆周表面上,这一点与所述支撑元件25的结构无关。
在图1到3所示的实施例中实现了一种特别有利的固定方式。在此所述支撑元件25可松开地啮合在或者说扣在所述柔韧的吸盘5中,更确切地说啮合在或者说扣在本来就已存在的一道唯一的内褶皱16中。所述基础区段37在外圆周上构造为径向向外逐渐变细的并且因此在这个外部区域中具有一个大约与内褶皱16的横截面相应的横截面,从而在装入所述支撑元件25时所述褶皱结构也保持其基本结构。
这种固定方式的优点是,在所述吸盘5上不要采取任何结构上的固定措施。每种商业上常用的波纹管吸盘都可以毫无问题地加装所述支撑元件25。
与该实施例不同的是,也可以如此构造所述支撑元件25,使得其同时保持在多道相邻的内褶皱16中。但是,如果仅仅将一道内褶皱16用于固定所述支撑元件25,那么所述吸盘5的可变形性受影响的程度最小。
当然,在另一种结构的吸盘5上也可以在内圆周表面上设置专门的定位件,用于使所述支撑元件25可松开地卡扣住。
有一种方案在此没有示出,在该方案中,所述支撑元件25在所述内折叠16a上形状配合连接地固定在至少两道先后相邻的内褶皱16的过渡区域上。该支撑元件25而后包括一道环绕的凹槽,所述支撑元件25利用该凹槽游标般地固定在环形的过渡区域上。
在图4和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吸盘5和装入在该吸盘5中的支撑元件25之间存在着纯粹的材料连接,比如粘合连接。所述基础区段37在此具有圆柱形的外表面并且被所述空心圆柱形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固定地包围住,其中在其间使用了粘合剂。同样可以设想使用焊接连接。
也可以在所述由塑料制成的吸盘5的注塑制造过程中使所述支撑元件25直接一同成形。
不管所述支撑元件25的固定方式如何,优选所述吸盘5和支撑元件28在其外形上彼此协调,使得所述支撑元件25始终全部接纳在所述吸入室8中并且没有穿过所述吸入口12轴向突出超过所述吸盘5。既有的固定措施尤其局限于所述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的内圆周的范围上。

Claims (36)

1.用于操纵物品的具有柔韧的吸盘(5)的吸入式抓斗,所述吸盘(5)限制着可连接到真空源上的吸入室(8)并且具有背面的端部区段(6)以及围绕着吸入口(12)的、在吸盘长度变化的情况下在提升运动(15)的范围内可相对于所述背面的端部区段(6)运动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其中在所述吸入室(8)中在所述吸入口(12)的区域中布置了用于有待抓取的物品(22)的支撑元件(2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由所述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支承,使得该支撑元件(25)一同进行所述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的提升运动(15),其中该支撑元件(25)具有透气的结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5)的背面的端部区段(6)被在背面汇入所述吸入室(8)中的抽吸通道(13)从中穿过。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与所述抽吸通道(13)的入口(14)轴向对置地具有有利于穿过所述支撑元件(25)抽吸空气的空隙(36)。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吸盘(5)的背面的端部区段(6)配设关于该端部区段(6)位置固定的、在所述吸入室(8)的内部布置在所述支撑元件(15)的提升路径中的、用于所述支撑元件(15)的升程限制止挡(35)。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5)的背面的端部区段(6)布置在能够固定所述吸入式抓斗的支架(3)上。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构成或者支承着用于所述支撑元件(15)的升程限制止挡(35)。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固定在所述吸盘(5)的内圆周表面上。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仅仅固定在所述吸盘(5)的内圆周表面上。
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与所述吸盘(5)进行材料连接。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与所述吸盘(5)粘合在一起。
11.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5)通过注塑成形在所述支撑元件(25)上。
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形状配合连接地固定在所述吸盘(5)上。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通过仅仅在所述吸入室(8)的内部采取的措施形状配合连接地固定在所述吸盘(5)上。
14.按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与所述吸盘(5)卡扣在一起。
15.按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可松开地固定在所述吸盘(5)上。
1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5)构造为波纹管状。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形状配合连接地固定在所述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的朝向所述吸入室(8)的内折叠(16a)上。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仅仅固定在所述内折叠(16a)上。
19.按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保持在所述吸盘(5)的至少一道在该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的内圆周上存在的内褶皱(16)中。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形状配合连接地仅仅保持在一个唯一的、在所述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的内圆周上存在的内褶皱(16)中。
21.按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保持在两道在轴向上前后相随的内褶皱(16)的过渡区域上。
22.按权利要求16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可松开地扣在所述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的内圆周上的内折叠(16a)中。
2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全部接纳在所述吸入室(8)的内部。
24.按权利要求16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全部接纳在所述吸入室(8)的内部。
2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填满所述吸入室(8)的完整的横截面,其中该支撑元件(25)由透气材料制成。
26.按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由烧结材料制成。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材料是聚乙烯-烧结材料。
28.按权利要求25到2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由细孔的材料制成。
29.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由透气的泡沫材料制成。
30.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由不透气的、被多条透气通道(26)从中穿过的材料制成。
31.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5)在其前面的端部区段(7)上具有环绕的密封唇(33),该密封唇(33)在所述支撑元件(25)的径向的圆周范围内与有待吸入的物品(22)相接触。
32.按权利要求31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唇(33)在所述吸入式抓斗(1)的未放置在物品(22)上的初始位置中突出超过所述支撑元件(25)的端面的支撑面(34)。
3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5)具有将所述吸入室(8)的整个横截面覆盖的盘形基础区段(37),从该基础区段(37)的背面轴向伸出突起(38),该突起(38)具有与所述吸入室(8)相比更小的横截面并且用于升程限制。
34.按权利要求33所述的吸入式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通过所述盘形基础区段(37)固定在所述吸盘(5)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上.
35.用于操纵物品用的吸入式抓斗(1)的支撑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元件安装在柔韧的吸盘(5)中并且固定在所述吸盘(5)的在执行线性的提升运动(15)的情况下可以关于该吸盘(5)的背面的端部区段(6)运动的前面的端部区段(7)上,使得所述支撑元件(25)可以一同进行所述前面的端部区段(7)的提升运动(15)。
36.按权利要求35所述的支撑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元件具有透气的结构。
CNU2008200068466U 2007-02-27 2008-02-27 吸入式抓斗和吸入式抓斗的支撑元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4247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720002876 DE202007002876U1 (de) 2007-02-27 2007-02-27 Sauggreifer und Abstützelement eines Sauggreifers
DE202007002876.8 2007-0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4247Y true CN201214247Y (zh) 2009-04-01

Family

ID=3803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6846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4247Y (zh) 2007-02-27 2008-02-27 吸入式抓斗和吸入式抓斗的支撑元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14247Y (zh)
DE (1) DE202007002876U1 (zh)
IT (1) ITVR20080001U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268B (zh) * 2009-07-29 2011-08-10 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半导体晶片真空夹持吸盘
CN102765091A (zh) * 2011-05-05 2012-11-0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与机器人臂一起使用的末端执行器所用的可重构工具模块
CN103620067A (zh) * 2011-02-25 2014-03-05 奥蒙德输送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处理铝渣的方法
WO2018086111A1 (zh) * 2016-11-14 2018-05-17 江苏双能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装置
CN108331831A (zh) * 2018-03-19 2018-07-27 南方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吸盘
CN108420366A (zh) * 2018-03-12 2018-08-21 厦门华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带背压吸盘的滑动吸盘组件及应用其的幕墙机器人
CN109133603A (zh) * 2018-10-10 2019-01-04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导向装置以及玻璃切割系统
CN109420889A (zh) * 2017-08-30 2019-03-05 平田机工株式会社 保持嘴、保持头及移载装置
CN109527003A (zh) * 2018-12-05 2019-03-29 安徽侬安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烘烤饼干气动吸头
CN111448459A (zh) * 2017-12-18 2020-07-24 泰肯贸易股份公司 抓持器
WO2020172114A1 (en) * 2019-02-18 2020-08-27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s, Inc. Dual-material vacuum cup for a vacuum-based end effector
DE102020134573B3 (de) 2020-12-22 2022-03-03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Ilmenau Endeffektor für Systeme zum Greifen und Manipulieren eines Objektes,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Verfahren zum Greifen und Manipulieren eines Objektes
TWI800670B (zh) * 2018-08-08 2023-05-01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吸附裝置
US11839987B2 (en) 2020-01-17 2023-12-12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s, Inc. Vacuum-based end effector with extendible vacuum cup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52283A1 (de) * 2009-11-09 2011-05-19 Khs Gmbh Sauggreifer
DE102011001879A1 (de) * 2011-04-07 2012-10-11 Jenoptik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m Spannen verformter Wafer
DE102011106347B4 (de) 2011-07-01 2014-07-10 Festo Ag & Co. Kg Vakuum-Spannvorrichtung mit integriertem Werkstück-Abstützkörper
EP2562104A1 (de) 2011-08-20 2013-02-27 Festo AG & Co. KG Unterdruck-Haltevorrichtung
DE102012003192A1 (de) 2012-02-17 2013-08-22 Festo Ag & Co. Kg Vakuum-Spannvorrichtung
DE102013009344A1 (de) 2013-06-04 2014-12-04 Festo Ag & Co. Kg Sauggreifer
DE102015009998B4 (de) 2014-08-01 2021-09-16 J. Schmalz Gmbh Sauggreifer für Objekte mit glatten Oberflächen sowie dazugehöriges 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desselben
EP3228428A1 (de) 2016-04-05 2017-10-11 KEURO Besitz GmbH & Co. EDV-Dienstleistungs KG Sauggreifer für eine handhabungsvorrichtung
AT16158U1 (de) * 2017-08-01 2019-02-15 Dkfm Fritz Kuchler Saugkopf
DE102017124472B3 (de) * 2017-10-19 2019-02-07 SMC Deutschland GmbH Vakuumsaugnapf mit aktiv variierbarer Länge
DE102019219745A1 (de) * 2019-12-16 2021-06-1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Unterdruckgreifer
CN112173694A (zh) * 2020-09-24 2021-01-05 刘兆喜 一种物流夹抱机
FR3115847B1 (fr) * 2020-10-29 2023-01-13 Airbus Helicopters Outil de préhension et robot muni dudit outil
DE102021121130B3 (de) * 2021-08-13 2022-09-01 Matthias Illg Vorrichtung zum Ansaugen und Transportieren von Gegenständen
DE102022201573B3 (de) 2022-02-16 2023-02-0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Unterdruckgreifer
WO2023165701A1 (de) * 2022-03-03 2023-09-07 Ev Group E. Thallner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fixieren eines substrates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268B (zh) * 2009-07-29 2011-08-10 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半导体晶片真空夹持吸盘
CN103620067A (zh) * 2011-02-25 2014-03-05 奥蒙德输送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处理铝渣的方法
CN103620067B (zh) * 2011-02-25 2015-10-07 奥蒙德输送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处理铝渣的方法
US9587291B2 (en) 2011-02-25 2017-03-07 Aumond Fördertechnik GmbH Method for treating aluminum slags
CN102765091A (zh) * 2011-05-05 2012-11-0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与机器人臂一起使用的末端执行器所用的可重构工具模块
CN102765091B (zh) * 2011-05-05 2014-12-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与机器人臂一起使用的末端执行器所用的可重构工具模块
WO2018086111A1 (zh) * 2016-11-14 2018-05-17 江苏双能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装置
CN109420889A (zh) * 2017-08-30 2019-03-05 平田机工株式会社 保持嘴、保持头及移载装置
CN111448459A (zh) * 2017-12-18 2020-07-24 泰肯贸易股份公司 抓持器
CN111448459B (zh) * 2017-12-18 2021-12-03 帝肯贸易股份公司 抓持器
CN108420366A (zh) * 2018-03-12 2018-08-21 厦门华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带背压吸盘的滑动吸盘组件及应用其的幕墙机器人
CN108420366B (zh) * 2018-03-12 2023-09-26 厦门华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带背压吸盘的滑动吸盘组件及应用其的幕墙机器人
CN108331831A (zh) * 2018-03-19 2018-07-27 南方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吸盘
TWI800670B (zh) * 2018-08-08 2023-05-01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吸附裝置
CN109133603B (zh) * 2018-10-10 2022-02-25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导向装置以及玻璃切割系统
CN109133603A (zh) * 2018-10-10 2019-01-04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导向装置以及玻璃切割系统
CN109527003A (zh) * 2018-12-05 2019-03-29 安徽侬安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烘烤饼干气动吸头
US11241802B2 (en) 2019-02-18 2022-02-08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s, Inc. Dual-material vacuum cup for a vacuum-based end effector
WO2020172114A1 (en) * 2019-02-18 2020-08-27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s, Inc. Dual-material vacuum cup for a vacuum-based end effector
US11839987B2 (en) 2020-01-17 2023-12-12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s, Inc. Vacuum-based end effector with extendible vacuum cup
DE102020134573B3 (de) 2020-12-22 2022-03-03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Ilmenau Endeffektor für Systeme zum Greifen und Manipulieren eines Objektes,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Verfahren zum Greifen und Manipulieren eines Objek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07002876U1 (de) 2007-04-26
ITVR20080001U1 (it) 2008-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4247Y (zh) 吸入式抓斗和吸入式抓斗的支撑元件
CN101687322B (zh) 抓具、特别是伯努利吸盘
CN101251546B (zh) 包括参照物的试样等分/分配装置
CN1096305C (zh) 带扳柄的手动操纵供液泵
US6437560B1 (en) Combined suction cup and isolated sensor
US7682568B2 (en) Pipette with tip container
EP2044874A3 (de) Filterbeutel für Staubsauger
CN110194368A (zh) 真空电动工具
US20050069460A1 (en) Pipette tip
JP2002543022A (ja) 減圧操作のリフチング装置
CN209875705U (zh) 一种用于异形表面吸附的真空吸盘
CN1181928C (zh) 抽吸空气到液体分配器用的表态进气装置
EP1074287A3 (en) Trap apparatus
CN212368703U (zh) 一种家用玻璃工艺品展台
KR20150106162A (ko) 반도체 패키지들을 지지하기 위한 테이블 조립체
US7354469B2 (en) Vacuum conveyor device with a multi-stage filter system
US20090230603A1 (en) Holding device for fixing a substrate
CN211103541U (zh) 真空吸盘及真空吸附装置
JP2015066666A (ja) 吸着シリンダ装置
US20130319597A1 (en) Substrate bond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bonding method
CN1036436C (zh) 用以引导检测空气的密封件
CN102892693A (zh) 旋流形成体及非接触式运送装置
US20210323175A1 (en) Two-stage ejector
CN105552015A (zh) 处理半导体封装体的装置及用该装置获其位置信息的方法
CN102246266A (zh) 常温接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