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74579Y - 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74579Y
CN200974579Y CNU2006201182614U CN200620118261U CN200974579Y CN 200974579 Y CN200974579 Y CN 200974579Y CN U2006201182614 U CNU2006201182614 U CN U2006201182614U CN 200620118261 U CN200620118261 U CN 200620118261U CN 200974579 Y CN200974579 Y CN 20097457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xis
rocking bar
wheel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182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会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6201182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7457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7457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7457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包括一车架,在车架上设有包括中轴和后轴,后轴上可转动地固定设有一个或两个后车轮,在后轴上设有一个或两个链轮飞轮,在该车架上的中轴上设有相应数量的链轮,在中轴和后轴上的相应的两个链轮上设有传动链条,在中轴上固定设有一摇杆的下端,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还可在中轴上各固定一个曲轴,在曲轴的外端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与摇杆的下端铰接。本车可形成自行车、三轮车或轮椅车,通过设置的摇杆使得车辆用手摇动摇杆驱动,省力且易于操纵。尤其是可以通过上下肢多用组合方式驱动车子,满足上下肢多种残疾状况的残疾人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尤其是一种可用手和/或脚驱动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残疾人。本文所指的残疾人是四肢不全,手脚有残,出行不便的残疾人。这些残疾人有先天残疾的,也有后天因疾病以及各种事故造成残疾的。因为手脚或肢体残疾,使得残疾人自己非常痛苦,也给残疾人的家庭带来很大负担。许多残疾人自强不息,克服残疾带来的不便,服务社会,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这些残疾人投身社会工作、生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出行。
现有技术中有多种轮椅车,其中有的是需要使用者用两只手转动两个后车轮,使得车子前行。还有的,其传动装置为链传动机构,采用两级链传动,通过手做圆周运动,摇动链轮手柄驱动车子行进。需要用手转动后车轮的残疾车,由于力臂短,操作起来很费力,如果使用者一只手有残疾,则基本无法使用这种残疾车。手做圆周运动,通过链传动驱动的残疾车,操作起来的劳动强度也比较大,同时,也需要两个上肢来操作,如果一只手有残疾,操作就困难了。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其结构样式多有变化,但是,就其传动结构上终未超出用脚蹬踏脚蹬子驱动链传动机构的模式。对于有一下肢残疾的残疾人,要骑自行车就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通过上下肢多用组合方式驱动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为双轮自行车,其包括一车架,如现有自行车一样地,在该车架上设有前轴和后轴,前轴可转动地固定在该车架上前端,该前轴上设有前车轮,前轴上还设有车把装置,后轴上可转动地固定设有后车轮,在该后轴上设有一个链轮飞轮,在该车架上还设有中轴,在该中轴上设有另一个链轮,在所述两个链轮上设有传动链条,在该中轴的两端固设脚蹬拐肘即曲轴,在曲轴上设有脚踏板;其特征是:在所述中轴上固定设有一个摇杆的下端,该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可以是:在所述中轴上一侧的曲轴上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由此在所述中轴和所述摇杆之间设有一套曲柄摇杆机构,该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为三轮车,其包括一个车架,如现有三轮车一样地,在该车架上设有前轴和后轴,所述前轴可转动地固定在该车架上前端,该前轴上设有前车轮,前轴上还设有车把装置,在该后轴上固定设有两个后车轮,在后轴中间部位上设有一个链轮飞轮,在所述车架上设有一个中轴,在该中轴上设有一个链轮,在中轴上的链轮和后轴上的链轮上套设传动链条,其特征是:在所述中轴上固定一个摇杆的下端,该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
在所述中轴上还可以保留现有三轮车的两个脚踏板的大腿,在该大腿的自由端可转动的固定脚踏板。
对应上述的三轮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可以是:在所述中轴上设有一个曲轴,在该曲轴上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由此在所述中轴和所述摇杆之间设有一套曲柄摇杆机构,该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如果保留脚踏板大腿,在该大腿上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
该三轮车的车架上设有一个座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为三轮车的,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在两个后车轮旁边的后轴上各设有一个链轮飞轮,在所述车架上还设有两个中轴,每个中轴上各设有一个链轮,两个中轴上的链轮和与之同侧的后轴上的链轮飞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在所述两个中轴上各固定设有一个摇杆的下端,该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
也可以在两个中轴上各固定一个曲轴,在该曲轴上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
还可以使得所述摇杆设置在中轴上链轮的外侧,在所述的两个中轴上链轮的内侧固设脚蹬拐肘,并固设脚踏板。
在前面提供的自行车或三轮车中,前轴上安装的所述车把装置可以是位置在车把下部的向左右延伸的把手,也可以是如同现有技术中的三轮车,在车把的上端向左右延伸设把手,还可以在下部和上端均设置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为轮椅车,其包括一个车架,在该车架上设有后轴,在该后轴上固定设有两个后车轮,在每个后车轮旁边的后轴上各设有一个链轮飞轮,在所述车架上还设有两个中轴,每个中轴上各设有一个链轮,两个中轴上的链轮和与之同侧的后轴上的链轮飞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在所述两个中轴上各固定设有一个摇杆的下端,该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在车架的前端下方固设一个或两个万向脚轮。
同样地,可以在两个中轴上各固定一个曲轴,在该曲轴的外端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
同样也可以使得所述摇杆设置在中轴上链轮的外侧,在所述的两个中轴上链轮的内侧固设脚蹬拐肘,并固设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通过设置的摇杆可以使得自行车或三轮车或轮椅车用手摇动摇杆驱动,省力且易于操纵。尤其是可以通过上下肢多用组合方式驱动车子,满足上下肢多种残疾状况的残疾人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为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行车的另一种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有一套摇杆驱动装置的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所示的三轮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有两套摇杆的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有一套曲柄遥杆驱动装置的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内侧带有脚踏板装置的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图5所示的三轮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四轮轮椅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a为与图7所示的轮椅车相近似的一种三轮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区别在于设有脚踏板;
图7b为图7所示的轮椅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为双轮自行车,其包括一车架1,如现有自行车一样地,在该车架1上设有前轴2和后轴3,前轴2可转动地固定在该车架1上前端,该前轴2上设有前车轮4,前轴2上还设有车把装置5,后轴3上可转动地固定设有后车轮6,在该后轴3上设有一个链轮飞轮7,在该车架1上还设有中轴8,在该中轴上设有另一个链轮9,在两个链轮7、9上设有传动链条10,在该中轴的两端固设脚蹬拐肘即曲轴11,在曲轴上设有脚踏板12;在中轴8上固定设有一个摇杆13的下端,该摇杆13与车架1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14,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
图1所示的自行车,既可以如同现有的自行车一样地通过脚踩脚踏板驱动,也可以通过摇动摇杆13驱动车子行进。如图1所示的自行车结构中,只是在中轴上连接摇杆,因此,在驱动车子时,需要在一个角度范围内往复摇动摇杆,朝一个方向摇动摇杆,驱动车子前进,朝相反的方向摇动摇杆时,由于后轴上的链轮与后轴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装置,链轮在后轴上滑过,车子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前行。这种驱动装置效率较低。
一个更好的自行车驱动结构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方案中,其它结构如图1,区别在于,在中轴8一侧的脚踏板大腿即曲轴11上铰接一连杆13a的一端,该连杆13a的另一端与摇杆13的下端铰接,摇杆13与车架1通过铰接点14铰接。由此在中轴8和摇杆13之间设有一套曲柄摇杆机构,该摇杆13与车架1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14,摇杆13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这样的结构,往复摇动摇杆13,可以连续地驱动中轴链轮9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的自行车,可以供四肢健康的人骑乘,在用双脚踩脚踏板的同时,还可以用一只手摇动摇杆,进行辅助驱动。车子走得更快。如果是略有残疾的人骑乘本自行车,例如一条腿残疾不能踩脚踏板,可以将该腿放置在车架上,健康的一条腿踩一侧脚踏板,一只手扶把,另一只手摇动摇杆。如果双脚或腿略有残疾不能踩脚踏板,但可以支撑身体,则可以将两脚踏在车架上,一只手扶把,另一只手摇动摇杆。为了方便摇动摇杆13时让身体保持平衡和有所依靠,最好在车座上安装靠背15。
本自行车的车闸装置可以与现有技术中自行车车闸一样,其分别装在车架的前端和后端与前车轮和后车轮邻近处,车闸拉线引到车把装置上的拉线扳把16上,如图1所示。
如图3和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的另一个实例,其为三轮车,如现有三轮车一样地,其包括一个车架101,在该车架101上设有前轴102和后轴103,前轴102可转动地固定在该车架上前端,该前轴上设有前车轮104,前轴上还设有车把装置105,在该后轴103上固定设有两个后车轮106、107,在后轴103中间部位上设有一个链轮飞轮108,在车架101上设有一个中轴109,在该中轴109上设有一个链轮110,在中轴109上的链轮110和后轴103上的链轮108上套设传动链条111,在中轴109上还设有脚踏板大腿112和脚踏板113。与现有技术中的三轮车有区别的地方是,在中轴109上固定一个摇杆114的下端,该摇杆114与车架101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在该三轮车的车架上设有一个座椅115。
本三轮车可以在现有带有后车斗的三轮车基础上改型而成,将现有三轮车的车座去掉,在后车头的前不设置座位,车斗后部仍然可用于载物。车把可以如现有三轮车一样,如图3中车把实线所示,也可以将车把的两端向后延长到使得驾驶者坐在后车斗上设的座椅上可方便把控的位置,还可以将车把向后延伸并形成封闭的圆环形状的圆式车把,以便于操纵方向,还可在圆式车把上摆放东西。车闸可以是与现有三轮一样的结构,车闸扳把116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为手扳把,也可以在下部延伸一个脚踏式扳把117,通过脚踩实现刹车。可以同时设置手扳把116和脚踏式扳把117,也可以设置其中一个,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对应上述的三轮车,也有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图中未示出):在脚踏板大腿即曲轴上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摇杆的下端铰接,由此在所述中轴和所述摇杆之间设有一套曲柄摇杆机构,该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
在该实施方案中,也可以不设脚踏板大腿和脚踏板。
如图3和图3a所示的具有一套摇杆驱动机构的三轮车以及另一个具有一套曲柄摇杆驱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提供的三轮车,都可以供四肢健康的人骑乘,在用双脚踩脚踏板的同时,还可以用一只手摇动摇杆,进行辅助驱动,车子走得更快。在不设脚踏板的情况下,单靠摇动摇杆,也可以使三轮车轻快地前行。如此,如果是双脚或双腿有残疾的人,也可以骑乘本三轮车。如果是一上肢和一下肢残疾的人骑乘本三轮车,可以用另一健康的上肢摇动摇把。可以将车把轴上安装的车把装置延长到使得驾驶者坐在后车斗上设的座椅上可方便把控的位置,将车把向后延设到座椅处位于驾驶者身体的两侧,通过上身左右摇摆调整方向。这对于两个下肢和一个上肢都有残疾的人,可以用唯一的健康手摇动摇杆驱动车子行走,用身体的晃动调整方向。还可以将车把延设到下部(图中为示出),向左右延伸,并设有脚踏装置,以便于用脚来掌控方向。这对于一手一脚有残疾的人来讲,用一只健康的手摇动摇杆驱动车子,用一只健康的脚扳动车把调整方向。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为三轮车,在两个后车轮106、107旁边的后轴103上各设有一个链轮飞轮108a、108b,在车架101a上还设有两个中轴109a、109b,每个中轴上各设有一个链轮110a、110b,两个中轴109a、109b上的链轮110a、110b和与之同侧的后轴103上的链轮飞轮108a、108b之间通过链条111a、111b连接在一起;在两个中轴109a、109b上各固定设有一个摇杆114a、114b的下端,该摇杆114a、114b与车架101a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0,摇杆114a、114b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在该三轮车的车架上同样地设有一个座椅115。在两个后车轮106、107的上部邻近的车架上设车闸120,其与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闸结构相同,其上的闸线连接到摇杆上,连接在一个铰接在摇杆上的扳把121上。由此实现刹车。也可以在前车轮上如同现有技术中自行车一样的设置前闸,前闸的闸线扳把设置在车把装置上,其设置情况如前所述。也可以如同现有的三轮车一样地在后轴的中间设置车闸,闸线引到一侧摇杆上,与铰接在摇杆上的扳把连接。
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两个中轴109a、109b上各固定一个曲轴116a、116b,在该曲轴116a、116b上铰接一连杆117a、117b的一端,该连杆117a、117b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114a、114b的下端铰接。
如图6和图6a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为三轮车的,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在两个后车轮106、107旁边的后轴103上各设有一个链轮飞轮108a、108b,在车架101a上还设有两个中轴109a、109b,每个中轴上各设有一个链轮110a、110b,两个中轴109a、109b上的链轮110a、110b和与之同侧的后轴103上的链轮飞轮108a、108b之间通过链条111a、111b连接在一起;在两个中轴109a、109b上各固定一个曲轴116a、116b,在该曲轴116a、116b上各铰接一连杆117a、117b的一端,该连杆117a、117b的另一端与摇杆114a、114b的下端铰接。该摇杆与车架101a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0,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在该三轮车的车架上同样地设有一个座椅115。
与前面所述的三轮车不同的是,在本实施方案中,摇杆114a、114b设置在中轴上链轮110a、110b的外侧,在两个中轴109a、109b上链轮110a、110b的内侧固设脚蹬拐肘118a、118b,并固设脚踏板119a、119b。同样地,在该三轮车的车架上设有一个座椅115。也可以不设置脚踏板。双脚或腿残疾的人,用两手握住两个摇杆往复摇动,即可使得三轮车前行。
如图7和图7b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为轮椅车,其包括一个车架201,在该车架201上设有后轴202,在该后轴202上固定设有两个后车轮203a、203b,在每个后车轮203a、203b旁边的后轴202上各设有一个链轮飞轮204、204b,在车架201上还设有两个中轴205a、205b,每个中轴205a、205b上各设有一个链轮206a、206b,两个中轴205a、205b上的链轮206a、206b和与之同侧的后轴202上的链轮飞轮204、204b之间通过链条207a、207b连接在一起;在车架的前部两侧,设有两个万向脚轮(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在车架前部中间设有一个万向脚轮208。在所述两个中轴205a、205b上各固定一个曲轴209a、209b,在该曲轴209a、209b的外端铰接一连杆210a、210b的一端,该连杆210a、210b的另一端与一个摇杆211a、211b的下端铰接,该摇杆209a、209b与车架201铰接构成杠杆0的支点,摇杆209a、209b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在该三轮车的车架上同样地设有一个座椅215。车闸的设置同图4、5所示的结构。
如图7a所示,同样也可以使得所述摇杆设置在中轴上链轮的外侧,在两个中轴205a、205b上链轮206a、206b的内侧固设脚蹬拐肘216a、216b,并固设脚踏板217a、217b。
残疾人使用本轮椅车,无需再用手转动车轮了,而改为往复摇动摇杆即可。省力轻快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转动单侧摇杆,可以使车子转向。
本轮椅车通常是用于上肢健康的人使用,其上设有脚踏板,可以使得处于康复阶段的病人用于脚或腿的康复训练。

Claims (15)

1、一种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包括一车架,在该车架上设有前轴和后轴,前轴可转动地固定在该车架上前端,该前轴上设有前车轮,前轴上还设有车把装置,后轴上可转动地固定设有后车轮,在该后轴上设有一个链轮飞轮,在该车架上还设有中轴,在该中轴上设有另一个链轮,在所述两个链轮上设有传动链条,在该中轴的两端固设脚蹬拐肘即曲轴,在曲轴上设有脚踏板;其特征是:在所述中轴上固定设有一个摇杆的下端,该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轴上安装的所述车把装置是位置在车把上部和/或下部的向左右延伸的把手,或所述车把装置是位置在车把上部,车把向后延设到座椅处,或所述车把向后延伸并形成封闭的圆环形状的圆式车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轴上的曲轴上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由此在所述中轴和所述摇杆之间设有一套曲柄摇杆机构。
4、一种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包括一个车架,在该车架上设有前轴和后轴,所述前轴可转动地固定在该车架上前端,该前轴上设有前车轮,前轴上还设有车把装置,在该后轴上固定设有两个后车轮,在后轴中间部位上设有一个链轮飞轮,在所述车架上设有一个中轴,在该中轴上设有一个链轮,在中轴上的链轮和后轴上的链轮上套设传动链条,其特征是:在所述中轴上固定一个摇杆的下端,该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该三轮车的车架上设有一个座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轴上设有两个脚踏板的大腿,在该大腿的自由端可转动的固定脚踏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轴上的曲轴上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由此在所述中轴和所述摇杆之间设有一套曲柄摇杆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轴上安装的所述车把装置是位置在车把上部和/或下部的向左右延伸的把手,或所述车把装置是位置在车把上部,车把向后延设到座椅处,或所述车把向后延伸并形成封闭的圆环形状的圆式车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轴上的曲轴上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由此在所述中轴和所述摇杆之间设有一套曲柄摇杆机构。
9、一种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车架,在该车架上设有前轴和后轴,所述前轴可转动地固定在该车架上前端,该前轴上设有前车轮,前轴上还设有车把装置,在该后轴上固定设有两个后车轮,在两个后车轮旁边的后轴上各设有一个链轮飞轮,在所述车架上还设有两个中轴,每个中轴上各设有一个链轮,两个中轴上的链轮和与之同侧的后轴上的链轮飞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在所述两个中轴上各固定设有一个摇杆的下端,该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也可以在两个中轴上各固定一个曲轴,在该曲轴上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轴上安装的所述车把装置是位置在车把上部和/或下部的向左右延伸的把手,或所述车把装置是位置在车把上部,车把向后延设到座椅处,或所述车把向后延伸并形成封闭的圆环形状的圆式车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设置在中轴上链轮的外侧,在所述的两个中轴上链轮的内侧固设脚蹬拐肘,并固设脚踏板。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轴上的曲轴上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由此在所述中轴和所述摇杆之间设有一套曲柄摇杆机构。
13、一种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包括一个车架,在该车架上设有后轴,在该后轴上固定设有两个后车轮,在每个后车轮旁边的后轴上各设有一个链轮飞轮,在所述车架上还设有两个中轴,每个中轴上各设有一个链轮,两个中轴上的链轮和与之同侧的后轴上的链轮飞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在所述两个中轴上各固定设有一个摇杆的下端,该摇杆与车架铰接构成杠杆的支点,摇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握把;在车架的前端下方固设一个万向脚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设置在中轴上链轮的外侧,在所述的两个中轴上链轮的内侧固设脚蹬拐肘,并固设脚踏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轴上的曲轴上铰接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下端铰接,由此在所述中轴和所述摇杆之间设有一套曲柄摇杆机构。
CNU2006201182614U 2006-06-05 2006-06-05 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7457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182614U CN200974579Y (zh) 2006-06-05 2006-06-05 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182614U CN200974579Y (zh) 2006-06-05 2006-06-05 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74579Y true CN200974579Y (zh) 2007-11-14

Family

ID=38900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1826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74579Y (zh) 2006-06-05 2006-06-05 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7457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503A (zh) * 2017-10-12 2020-04-17 罗弼洙 自行车的推进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503A (zh) * 2017-10-12 2020-04-17 罗弼洙 自行车的推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4146B2 (en) Quadracycle
JP4460828B2 (ja) 車椅子とリクライニングサイクルとのアセンブリ
WO2012144085A1 (ja) 三輪型足漕ぎ式車椅子
CA2956619C (en) Mobile chair apparatus comprising foot pedals
CN104321245A (zh) 具有独特的驱动组件的自行车
CN103204217A (zh) 手驱动脚控制三轮代步器
US9757288B1 (en) Mobile chair apparatus comprising foot pedals
CN103448851A (zh) 手驱动脚控制两轮自行车
JP4765826B2 (ja) 電動アシスト車両
JP6538276B2 (ja) 乗手駆動車及びその機構
CN200974579Y (zh) 多方式驱动的多用途非机动车
JP3118971U (ja) 歩行補助用三輪車
JP2013252417A (ja) 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用車椅子
JPH09226656A (ja) 障害者用自転車
JP3122503U (ja) 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用車椅子
KR101564833B1 (ko) 재활훈련이 가능한 휠체어 결합 자전거
CN103950501B (zh) 手驱动前轮脚控制前轮代步器
CN104890797A (zh) 脚控制方向组合驱动双人自行车
CN107323586B (zh) 一种双驱动健身三轮车
KR20100098877A (ko) 수동 킥보드
CN2242215Y (zh) 无把椅式自行车
JP2000211573A (ja) 電動アシスト付きペダル漕ぎ小型車両
JP2002029483A (ja) 乗り手推進車
JP2001212183A (ja) 電動車椅子
RU2520634C1 (ru) Самока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