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3875B - 热转印接收片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接收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3875B
CN1953875B CN200580015923.3A CN200580015923A CN1953875B CN 1953875 B CN1953875 B CN 1953875B CN 200580015923 A CN200580015923 A CN 200580015923A CN 1953875 B CN1953875 B CN 1953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ceiving sheet
resin
barrier layer
thermal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159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3875A (zh
Inventor
川村正人
田中良正
大西俊和
内田恭子
塚田力
中居达
立花和幸
清水良浩
水原由朗
篠原英明
美藤久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Oji Pa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ji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ji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Oji Pap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53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3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53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38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4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2Dye diffusio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D2T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6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relating to melt (thermal) mass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2Thermal rece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8Intermediate layers;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 and imaging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转印接收片,该热转印接收片是在支撑体的一面顺序层合有中间层、阻挡层、图象接收层而形成的热转印接收片,该中间层含有中空颗粒,而且该阻挡层含有聚乙烯醇衍生物、并且进一步含有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作为主成分,或者该阻挡层含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聚氨酯作为主成分。

Description

热转印接收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转印接收片。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高图象品质和高图象品质保存性、印图时的卷曲优异、并且廉价的热转印接收片(以下也简称为“接收片”)。
技术背景
近年,热打印机,尤其是能打印鲜明的全彩色图象的染料热转印打印机一直引人注目。染料热转印打印机,是使墨带的含染料的染料层与接收片的含染料着色性树脂的图象接收层(以下也简称接收层)重合,通过由热打印头等所供给的热,将墨带染料层的所需部位的染料仅以规定的浓度转印到接收层上而形成图象的。墨带包含黄、品红和青3色、或在其中再加入黑色的4色的染料层。全彩色图象可通过将墨带的各色的染料顺序地反复转印到接收片上而得到。染料热转印方式能进行高图象品质的图象记录,另外,随着最近数码相机的普及,作为能够数字打印的方式,正在进行对银盐照片的取代。
作为改善记录图象的浓度和图象品质等的方法,例如,提出了在基材上设置使用了发泡颗粒的中间层的方法(例如参照特开平1-27996号公报(第1页)、特开昭63-87286号公报(第1页))。绝热性、平滑性、缓冲性是为了将来自热打印头的热高效率地用于印图所必需的特性,对印出的图象的图象品质、图象的浓度影响大。详细地讲,打印图象时,接收片通过墨带与热打印头接触,从相反侧利用被称为压合辊的橡胶辊按压。缓冲性好的接收片,利用来自橡胶辊的抑制压力,与墨带没有间隙地完全地密合,能均匀地转印油墨,因此图象品质好,但缓冲性差的接收片,在与墨带贴合时形成间隙,在其间隙油墨转印不良,图象产生不均匀。因此,缓冲型性在接收片中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此外,出于提高图象品质的目的,提出了使用特定大小的中空颗粒的中间层(例如参照特开平9-99651号公报(第2-4页))。然而,采用这些方法制造的接收片,转印到接收层上的染料随时间而向下层渗入,在中间层中进行扩散(以下也称为渗色),变成不鲜明的图象,图象保存性不充分。因此,在设有含发泡颗粒的中间层的接收片中,为了防止渗色,有高阻挡性的保护层(也称为阻挡层)成为必需。
为了防止接收层涂料成分和接收层涂料中的溶剂的渗透,提出了在含中空颗粒的底涂层(中间层)上设置含有纵横比为5-90的板状无机颜料的层的方法(例如参照特开平6-227159号公报(第2页))。然而,并不足以抑制图象形成染料向中间层的渗透,在为升华热转印用的染料的场合,由于变为在1分子水平下的渗透,因此防渗色效果基本上等于没有。因此,为了防止渗色,增加阻挡层的涂布量即可,但当极端地增加阻挡层的涂布量时,阻挡层的可挠性降低,接受片在弯曲时产生裂纹,使商品价值降低。另外,中间层的绝热效果降低,印图浓度降低,图象变得不鲜明。近年,在对银盐照片进行取代的过程中,需求高图象品质、高图象保存性的接收片,要求更高度的技术。
另外,作为同样地防止接收层涂料成分和接收层涂料中的溶剂渗透的方法,提出了组合了聚乙烯醇和聚氨酯树脂的阻挡层的方案(例如参照特开平11-34515号公报(第2-4页))。但是,没有考虑上述的染料向中间层中的扩散,图象保存性不充分。而且,上述的聚乙烯醇和聚氨酯树脂的组合,使阻挡层没有可挠性,容易产生裂纹,使商品价值降低。
公开了下述内容:在发泡层上,利用包含水溶性树脂的水溶液、树脂的分散液或树脂的乳液的涂布液,形成中间层(相当于阻挡层),并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至20℃的树脂(例如参照特开平8-25813号公报(第2页))。然而,这样的阻挡层虽然柔软性优异,但没有考虑染料向中间层中的扩散,图象保存性不充分,另外,耐溶剂阻挡性也不完全。
此外,还提出了只使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阻挡层的方案(例如,参照特开平7-89244号公报(第2页))。然而,只使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时,高温时的阻挡性不充分,不能充分防止染料从接收层向基材的扩散。
另外,提出了这样的方案:通过象上述那样使用纸类作为接收片的支撑体基材,在支撑体与接收层之间设置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从而产生绝热效果,谋求改善转印浓度(参照上述特开平1-27996号公报、特开昭63-87286号公报)。然而,纸类有由湿度引起的硬挺度变化,在低湿条件下硬挺度提高,因此容易产生因纸厚度不匀引起的印图时的浓淡不匀,只设置这样的中间层时,转印浓度不能得到充分改善。
此外,还提出了通过使用亚硫酸盐纸浆作为上述支撑体基材,来赋予缓冲性和绝热性,没有印图时的空白和浓度不匀的热转印接收片(例如,参照特开平8-2123号公报(第2页))。然而,亚硫酸盐纸浆的强度低,与纸厚度不匀相关的改善效果不充分,尤其是在低湿条件下的厚度不匀引起的印图不匀不能得到消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转印接收片,其中,该热转印接收片为高图象品质,没有印图图象随时间变化而引起的渗色,具有高图象品质保存性,并且价廉,不易产生由弯曲导致的印图面的裂纹。
本发明包含以下的各方案。
(1)一种热转印接收片,是在支撑体的一面顺序层合有中间层、阻挡层、图象接收层而形成的热转印接收片,其特征在于,该中间层含有中空颗粒,而且该阻挡层含有聚乙烯醇衍生物、并且进一步含有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作为主成分。
(2)如(1)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45℃-120℃。
(3)如(1)或(2)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的含有比率,相对于该阻挡层中的聚乙烯醇衍生物100质量份为30-300质量份。
(4)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聚乙烯醇衍生物是选自由完全皂化的聚乙烯醇、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
(5)一种热转印接收片,是在支撑体的一面顺序层合有中间层、阻挡层、图象接收层而形成的热转印接收片,其特征在于,该中间层含有中空颗粒,而且该阻挡层含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聚氨酯作为主成分。
(6)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中空颗粒的平均粒径是0.1μm-20μm。
(7)如(1)-(6)的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支撑体,在图象接收层的相反侧具有粘合层,上述粘合层面与剥离片的剥离层面相对地层合着,所述剥离片具有含脱模剂的剥离层。
(8)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支撑体表面的、在波长1-12.5mm下的功率谱的积分值(PY值)为150mV以下。
本发明的接收片是高图象品质,具有没有印图图象随时间而引起的渗色的高图象保存性,并且不易产生由弯曲导致的印图面裂纹的接收片,是价廉而实用价值高的接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热转印染料图象的渗色问题,探索了种种的阻挡层的材料。例如,通常的聚乙烯醇、和丙烯酸共聚物等树脂,虽然可以在中间层上成膜,但印有图象的片长时间放入钱包或衣服袋中的场合,或在室外被雨淋湿的场合等,明显地引起图象的渗色。即,通常的聚乙烯醇和丙烯酸共聚物等树脂,在高湿度的条件下或直接与水接触的场合,阻挡性不充分,不能显示耐湿性。另外,已知高交联密度的聚氨酯一般具有高的阻挡性,但要单独地适用于本发明的阻挡层的场合,在中间层上不易成膜,阻挡性有可能恶化。
本发明者们为解决上述热转印染料图象的渗色问题而探索种种的阻挡层用的材料的结果发现:作为阻挡层用树脂,使用聚乙烯醇衍生物作为阻挡层的主成分,而且为了赋予耐热性,并用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及聚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进一步作为主成分,由此具有优异的防渗色效果,同时可以避免接收片弯曲时阻挡层的龟裂。其中,优选使用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可获得更优异的效果。
另外还发现:作为阻挡层用树脂是聚乙烯醇衍生物之一即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场合,通过与聚氨酯并用,可同样地得到优异的效果。
此外,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及聚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点(Tg)、或聚氨酯的Tg优选是45-120℃。
本发明中作为阻挡层的主成分使用的聚乙烯醇衍生物,可举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类。作为聚乙烯醇衍生物的聚合度,优选使用100-3000左右。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即使是低聚合度也发挥优异的耐水性,该共聚物的水溶液为极低的粘度,、适于涂布形成薄膜。本发明所使用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聚合度优选为100-2000左右,更优选为200-1000左右。Tg通常是0℃以下。作为具体例,可举出クラレ公司制的商品名“RS4103”、“RS4105”、“RS2117”、“HR3010”等。
另外,作为聚乙烯醇类,可举出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皂化度97-100%)、部分皂化型聚乙烯醇(皂化度76%~小于97%)等。作为聚乙烯醇类的聚合度,优选使用200-2000的聚合度的聚乙烯醇类。作为这样的聚乙烯醇类,可适当使用市售的产品。例如可举出PVA102、103、105、117、120(以上为クラレ公司制的完全皂化型聚乙烯醇)、PVA617、203、205、210、217、220、403、405、420(以上为クラレ公司制的部分皂化型聚乙烯醇)等、聚合度和皂化度分别不同的聚乙烯醇类。
此外,还可举出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阳离子改性聚乙烯醇、含巯基的聚乙烯醇等的改性聚乙烯醇。作为聚乙烯醇类的聚合度,优选使用200-2000的聚乙烯醇类。作为这样的各种的改性聚乙烯醇,R-1130、R-2105、R-2130(以上为クラレ公司制,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KL-506、KL-318(以上为クラレ公司制,羧基改性聚乙烯醇)、Z-200、210、320(以上为日本合成化学公司制,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C-506、CM-318(以上为クラレ公司制,阳离子改性聚乙烯醇)、M-115、M-205(以上为クラレ公司制,含巯基的聚乙烯醇)等正在市售。
再者,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可采用现有公知的合成方法制造,例如,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酸乙烯酯在甲醇等中进行共聚,接着利用将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的甲醇分解作用,将乙酸乙烯酯皂化,可制得目标聚合物。作为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皂化度优选为85%以上,分子中的硅烷醇基的含量,按单体单元计,优选为0.05-3摩尔%。
在上述聚乙烯醇衍生物之中,优选使用完全皂化的聚乙烯醇、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这些物质在耐溶剂阻挡性、和防染料迁移性、可挠性、涂布适性等方面优异。
在本发明中,阻挡层的构成材料,是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或者聚氨酯,优选Tg为45℃-120℃的树脂或树脂混合物的含有比率,相对于该阻挡层中的聚乙烯醇衍生物100质量份优选为30-300质量份,更优选为50-150质量份。上述树脂或树脂混合物的含有比率,相对于阻挡层中的聚乙烯醇衍生物100质量份,不足30质量份时,不能得到充分的阻挡性,有时渗色改善效果小。另一方面,当超过300质量份时,弯曲接收片时有时发生折裂。
另外,在本发明中,作为阻挡层的构成材料使用的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及聚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或者聚氨酯的Tg优选是45℃-120℃。当Tg低于45℃时,高温时的防渗色效果往往小。另一方面,当Tg超过120℃时,弯曲接收片时有时发生裂纹。
对于共聚物的Tg调节,通过选择适当的学术文献、例如高分子学会编“高分子的物性II、高分子实验学讲座4”共立出版、p51(1959)所记载的各种聚合物的Tg,利用下式
Fox式(1/Tg=∑wi/Tgi)
(式中,“wi”表示各成分的质量分率;“Tgi”表示各成分的Tg),可适当设计具有所期望的Tg的共聚物。再者,本发明的阻挡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按照JIS K 7121规定的方法、使用差示热扫描型热量计(商品名:DS/5200、セイコ一インスツルメンシ制)测定的值。
另外,作为构成阻挡层的材料,可以使用各种的无机、有机的颜料、蜡类,金属皂等,此外可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所期望的效果的范围使用紫外线吸收剂、荧光染料、疏油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交联剂、固化剂等各种添加剂。阻挡层的固体成分涂布量优选是0.1-10g/m2,更优选是0.5-5g/m2。阻挡层的固体成分涂布量低于0.1g/m2时,阻挡层不能充分地成膜,有时不能发挥所期望的图象的防渗色效果。另外,固体成分涂布量超过10g/m2时,防渗色效果饱和,经济性不好。
作为本发明的接收片的支撑体,可使用以纤维素纸浆为主成分的纸类、和合成树脂薄膜类等。作为纸类,可举出全化浆纸(酸性纸、中性纸)、中质纸等的非涂布纸、涂布纸、铜版纸、玻璃纸,树脂层合纸等的涂布纸或加工纸。作为合成树脂薄膜类,可举出以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聚酯、聚酰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为主成分的拉伸薄膜、含有无机颜料和/或有机填料并以聚烯烃等的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的单层拉伸薄膜或多层结构薄膜(合成纸)等。还可以适当使用这些薄膜彼此之间的叠层体、将这些薄膜与其他的薄膜或纸等层积贴合的复合叠层体。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在使用以纤维素纸浆为主成分的纸类作为支撑体的场合,在成本上也有利,所制得的接收片的质量风格接近于银盐照片,可获得更优异的本发明的效果。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片状的支撑体,优选具有20-300μm的厚度。
在本发明中,关于支撑体的表面,支撑体表面的、在波长1-12.5mm下的功率谱的积分值(PY值)优选是150mV以下,更优选是0-100mV的范围。作为支撑体使用纸类的场合,特别优选PY值在这样的范围。当PY值超过150mV时,有可能产生由支撑体的厚度不匀导致的印图空白、印图不匀。
与本发明有关的PY值,通过使用薄膜厚度计,连续地测定片状支撑体的厚度不匀度,使用频率解析机对所得的测定信号值进行解析,从而得到。该场合,PY值以电压(Vrms)值表示,数值小意味着热转印接收片的厚度不匀度(波纹)小,具有均匀而良好的表面平滑性。
为了得到作为有本发明所规定的PY值的片状支撑体的原纸,例如在纸浆浆液中添加阳离子性化合物、阳离子化淀粉后,添加在弱酸性~弱碱性的pH区域具有效果的上胶剂,最后添加阴离子性化合物而制造是有效的。
作为与本发明有关的原纸制造中使用的纸浆,可以使用针叶树纸浆、阔叶树纸浆、针叶树阔叶树混合纸浆这些天然纸浆和合成纸浆、及天然纸浆与合成纸浆的混合纸浆。
作为与本发明有关的原纸制造中使用的阴离子性化合物,可使用聚乙烯亚胺、聚乙烯亚胺-环氧氯丙烷缩合物、聚氨基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聚乙烯基吡啶、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共聚物、阳离子性聚氨酯树脂、脲甲醛树脂、蜜胺甲醛树脂、二甲胺环氧氯丙烷树脂等。
作为与本发明有关的原纸制造中使用的阳离子化淀粉,可举出:利用乙基亚胺使淀粉反应而得到的阳离子化淀粉、使淀粉与聚亚烷基聚胺反应而得到的阳离子化淀粉、在碱性下使淀粉与2-二甲基氨基乙基氯化物之类的卤代胺反应而得到的阳离子化淀粉、在碱性下使淀粉与氯化2,3-环氧丙基三甲基铵之类的季铵反应而得到的阳离子化淀粉。
本发明中,原纸中的阳离子化淀粉的含量,相对于纸浆干透质量,优选在0.1-2.0质量%的范围。
与本发明有关的原纸制造中使用的上胶剂,是在pH5~9的弱酸性~弱碱性的pH区域的抄纸系中具有效果的上胶剂。作为这样的上胶剂,可举出包含高级有机烯酮二聚物、取代环状二羧酸酐、环氧化高级脂肪酰胺等的上胶剂、或含有酰胺基阳离子性上胶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几种以上组合使用。本发明中,原纸中的上胶剂添加量相对于纸浆干透质量优选在0.1-2.0质量%的范围。
作为与本发明有关的原纸制造中使用的阴离子性化合物,是丙烯酰胺均聚物或能与丙烯酰胺共聚的乙烯基单体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的部分水解物、或者马来酸、丙烯酸或它们的盐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等的一般所使用的阴离子性聚丙烯酰胺系纸张增强剂。
与本发明有关的原纸中,除了上述阳离子化淀粉和上胶剂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各种的润湿纸张增强剂、干燥纸张增强剂、防雾剂、颜料、染料、和材料利用率提高剂等的通常抄纸中所用的添加剂。
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原纸上实施采用聚乙烯醇、明胶等进行的表面处理、和采用芒硝、氯化钠、氯化铝等进行的抗静电处理。
在本发明中,中间层中使用的中空颗粒,是以例如正丁烷、异丁烷、戊烷、新戊烷等低沸点烃为核、以偏二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均聚物、或它们的共聚物为壳、进行微胶囊化而得到的中空颗粒。
在本发明中,作为中空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形成中间层后是0.1-20μm,例如,可以采用:使用预先发泡的颗粒制备中间层用涂料,形成中间层的方法、和使用未发泡状态的颗粒制备中间层用涂料,涂布中间层后使颗粒发泡,形成中间层的方法等的任何方法。在该中间层中,中空颗粒的平均粒径超过20μm时,平滑性降低,有时图象品质恶化。另外,当小于0.1μm时,不能获得充分的绝热性,有时图象的浓度降低。
再者,中空颗粒的平均粒径使用粒径测定器(商品名:SALD2000、岛津制作所制)进行测定。
另外,中空颗粒的体积空隙率优选为30-95%,当体积空隙率小于30%时,绝热性不足,有时不能获得充分的浓度。另外,当超过95%时,中空颗粒的壳厚度变薄,中空颗粒容易破碎,有时引起绝热性降低等的弊病。中空颗粒的体积空隙率,可以由中空颗粒的水分散液的体积比重、固体成分浓度和构成中空颗粒壳的树脂的真比重求出。
此外,关于中空颗粒的平均粒子和体积空隙率,也可以使用小角X射线散射测定装置(商品名:RU-200、理学公司制)等,由中间层的截面照片求出。
在本发明中,作为形成中间层时使用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可使用一般公知的水溶性高分子和水分散性树脂。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中,优选聚乙烯醇,另外,在水分散性树脂中,优选使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乳、丙烯酸酯树脂系胶乳、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胶乳等。另外,上述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混合来使用。
在本发明中,作为中间层的构成材料的、中空颗粒与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配合比,相对于水性高分子化合物100质量份,中空颗粒优选为10-300质量份。更优选是80-200质量份。顺便说明一下,相对于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100质量份,中空颗粒不足10质量份时,不能获得充分的绝热性,有时引起印出的图象的浓度降低、图象品质降低。另外,相对于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100质量份,中空颗粒超过300质量份时,涂膜的强度降低,有时涂膜剥离、涂膜发生裂纹等。
另外,作为构成中间层的材料,可以使用各种无机、有机的颜料、蜡类、金属皂等,进一步地,可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所期望的效果的范围内使用紫外线吸收剂、荧光染料、疏油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等各种添加剂。
中间层的固体成分涂布量优选是1-50g/m2,更优选是5-20g/m2。当中间层的固体成分涂布量低于1g/m2时,不能获得充分的绝热性、缓冲性,有时浓度降低、图象品质恶化。另外,当固体成分涂布量超过50g/m2时,绝热性、缓冲性的效果饱和,在经济性上不优选。
为发挥所期望的绝热性、缓冲性等性能,中间层的膜厚优选为20-90μm,更优选是25-85μm。中间层的厚度小于20μm时,绝热性、缓冲性不足,有时不能充分地获得提高灵敏度和图象品质的效果。而膜厚超过90μm时,绝热性、缓冲性的效果饱和,有时经济上也不利。
形成中间层时,可以预先在成型面上涂布中间层用涂料,进行干燥,然后转印到片状支撑体上,作为该成型面,可以使用金属板、金属鼓、塑料薄膜等尺寸稳定性良好、且有高度平滑的面的成型面。另外,根据需要,为了容易地使中间层从上述成型面剥离,可以在成型面上涂布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等的高级脂肪酸系脱模剂、聚乙烯乳液等的聚乙烯系脱模剂、蜡、聚硅氧烷等的脱模剂。
在本发明中,涂布中间层、图象接收层后进行压光处理对减少接收片表面的凹凸、进行平滑化具有效果,尤其是更优选在涂布中间层后实施压光处理。对于在压光处理中使用的压光装置、压区压力、压区数、金属辊的表面温度等没有特别限定,但作为实施压光处理的优选的压力条件,例如是0.5-150mPa,优选是1-100mPa。作为温度条件,是在比室温高的温度下中空颗粒不被破坏,优选是中间层用粘合剂树脂的Tg以上。例如为20-150℃中,进一步优选是30-120℃。作为压光装置,可适宜使用例如超级压光机、软压光机、光泽压光机等的一般在造纸业中使用的压光装置。
在本发明中,接收片的构成,是在支撑体上顺序设有中间层、阻挡层、接收层,作为接收层可使用公知的升华染料热转印接收层。作为形成接收层的树脂,使用与从墨带迁移的染料的亲合性高、染料着色性良好的树脂。作为这样的染料着色性树脂,可以使用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氯乙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等的纤维素衍生物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另外,打印时为了防止因热打印头的加热而使得接收层与墨带熔融粘着,优选在树脂中添加交联剂、润滑剂、和脱模剂等的1种以上的物质。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在上述树脂中添加荧光染料、增塑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颜料等的1种以上的物质。这些添加剂既可以与接收层的形成成分混合后进行涂布,也可以涂布在接收层的上面和/或下面作为与接收层不同的被覆层。
接收层的固体成分涂布量优选是1-15g/m2左右,更优选是3-10g/m2。接收层的固体成分涂布量低于1g/m2时,接收层不能完全覆盖阻挡层表面,有时导致图象品质降低、因热打印头的加热而发生墨带与接收层粘合的熔融粘着故障。另一方面,固体成分涂布量超过15g/m2时,不仅效果饱和、不经济,而且有时接收层涂膜的强度不足、因接收层的厚度增大而不能充分发挥支撑体的绝热效果,印图浓度降低。
作为形成上述中间层、阻挡层、接收层等涂布层的方法,使用气刀涂布机、巴里巴刮板涂布机(バリバ—ブレ—ドコ—タ—)、单一刮板涂布机、棒式刮板涂布机、短道厄尔涂布机(シヨ—トドウエルコ—タ—)、帘式淋涂机、模头涂布机、凹版辊式涂布机、辊式涂布机、喷涂涂布机、浸涂机、棒涂布机、点式涂布机、胶版辊涂布机、逆转辊涂布机、唇式涂布机、滑珠(slide bead)涂布机等的各种涂布装置,涂布分别调制的涂布液(也称为涂液)来形成。需要干燥的场合,可以采用与进行涂布的上述装置组合的现有方法进行。另外,需要采用放射线进行的固化的场合,可以适当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电子束照射装置等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来进行固化。
阻挡层用涂液的优选的粘度范围是20-200mPa·sec的范围。阻挡层用涂液的粘度小于20mPa·sec时,有时发生液体流挂、涂布不良、或者花脸等的问题。而粘度超过200mPa·sec时,有时产生棒状条纹、刮痕、或涂布量过多等的问题。
本发明的接收片,根据需要出于在形成中间层时防止中间层用涂液向支撑体中渗透等的目的,可预先设置底涂层。另外,出于防止接收片带电的目的、矫正接收片的卷曲的目的、防止印图时打印机内接收片的重送的目的等,可以在接收片的背面设置背面层。当然也可以实施超级压光处理。
象上述的那样,本发明的接收片可以在片状支撑体的背面(与设有图象接收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设置背面层。背面层以作为粘合剂有效的树脂为主成分,可以含有交联剂、导电剂、防熔融粘着剂、无机和/或有机颜料等。
本发明的背面层中根据需要使用作为粘合剂有效的背面层形成用树脂。该树脂是对提高背面层与支撑体的粘合强度、接收片的打印传送性、防止图象接收层面的擦伤、防止染料向与图象接收层面接触的背面层迁移有效的树脂。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蜜胺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等及这些树脂的反应固化物。
本发明的背面层中,为了提高片状支撑体与背面层的粘合性,可以向背面层涂料中适当配合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等交联剂。作为配合比率,一般相对于背面层总固体成分优选为1-30质量%左右。
本发明的背面层中,为了提高打印传送性、抗静电,也可以添加导电性高分子、导电性无机颜料等导电剂。作为导电性高分子,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的导电性高分子化合物,作为阳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例如可举出聚乙烯亚胺、含阳离子性单体的丙烯酸系聚合物、阳离子改性丙烯酰胺聚合物和阳离子淀粉等。另外,作为阴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可举出聚丙烯酸盐、聚苯乙烯磺酸盐、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等。导电剂的配合比率,一般相对于背面层的总固体成分优选为5-50质量%左右。另外作为导电性无机颜料,可举出氧化物和/或硫化物等的化合物半导体颜料和被覆了上述化合物半导体颜料的无机颜料等。作为化合物半导体,可举出氧化铜(I)、氧化锌、硫化锌、碳化硅等。而作为被覆了化合物半导体的无机颜料,有被覆了半导体氧化锡的氧化钛和钛酸钾等,作为形状,已市售针状、球状的导电性无机颜料。
本发明的背面层中,根据需要可以配合作为摩擦系数调节剂的有机或无机填料。作为有机填料可以使用尼龙填料、纤维素填料、尿素树脂填料、苯乙烯树脂填料、丙烯酸树脂填料等。作为无机填料,可以使用二氧化硅、硫酸钡、高岭土、粘土、滑石、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氧化钛、氧化锌等。例如在为尼龙填料的场合,平均粒径优选为1-15μm左右,尼龙填料的配合量也取决于粒径,但相对于背面层总固体成分优选为2-30质量%左右。
背面层中,根据需要也可含有滑爽剂、脱模剂等的防熔融粘着剂。例如,作为防熔融粘着剂,可举出非改性和改性硅油、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和硅橡胶等的聚硅氧烷系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脂肪酸酯化合物、氟化合物等。另外,还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以往公知的消泡剂、分散剂、有色颜料、荧光染料、荧光颜料、紫外线吸收剂等。
背面层的固体成分涂布量优选在0.3-10g/m2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8g/m2。背面层固体成分涂布量小于0.3g/m2时,不能充分发挥摩擦接收片时的防擦伤性,并且产生涂布缺陷,有时表面电阻值升高。而固体成分涂布量超过10g/m2时,效果变得饱和,不经济。
此外,在本发明的接收片中,支撑体在接收层的相反一侧具有粘合层,上述粘合层面与剥离片的剥离层面可以相对地层合着,所述剥离片具有含脱模剂的剥离层。即可以为下述结构:在支撑体的一面顺序地层合中间层、阻挡层、接收层等,而且在支撑体的另一面顺序层合粘合层、剥离层、剥离片基材(在本申请中有时把具有剥离层的剥离片基材称为“剥离片”)。本结构的接收片,在粘合层与剥离层之间可粘着剥离,是所谓的密封型或标签型(以下总称为“密封型”)的接收片。因此,在另一种方案中本发明提供密封型的接收片。
作为密封型的接收片,整体的厚度优选是100-300μm。厚度小于100μm时,接收片的机械强度、刚性等变得不充分,有时不能充分防止印图时产生的接收片的卷曲。而厚度超过300μm时,导致打印机中能容纳的接收片的片数降低,当想要容纳所规定的片数时,容纳接收片部的容积必须增大,产生难以使打印机紧凑等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密封型接收片中,作为在粘合层中使用的粘合剂用树脂,可举出丙烯酸系、橡胶系、聚硅氧烷系等公知的粘合剂用树脂。在这些粘合剂用树脂中,优选使用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丙烯酸系树脂,优选使用下述树脂:以丙烯酸2-己基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等为主成分、将该主成分与其他的(甲基)丙烯酸酯(非官能性和具有各种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的1种以上、或者还与其他的能共聚的单体等共聚而得到的树脂。可根据需要对这些粘合剂用树脂添加松香等各种的增粘剂、异氰酸酯系、环氧系等的交联剂、抗老化剂、稳定剂、油等的软化剂、填充剂、颜料、着色剂等。这些物质可根据需要2种以上并用使用。
另外,粘合层的固体成分涂布量优选是5-30g/m2,更优选是7-25g/m2。粘合层可以使用选自棒涂布机、凹版辊式涂布机、点式涂布机、刮板涂布机、气刀涂布机、模头涂布机、帘式淋涂机、唇式涂布机、和滑珠涂布机等的涂布机,按照常规方法涂布粘合层用涂液,干燥后形成。
关于粘合层的形成顺序,既可以在设置于剥离片基材上的剥离层面上涂布粘合层用涂液,干燥、形成粘合层后,使粘合层面与表面具有接收层的支撑体面对置,进行层叠、贴合,也可以在具有接收层的支撑体的相反一面上涂布粘合层用涂液,干燥、形成粘合层后,使该粘合层面与剥离片的剥离层面对置,进行层叠、贴合。
作为在本发明的密封型接收片中使用的剥离片基材,可以使用与上述接收片的支撑体同样的基材。其中,优选使用至少一面设有聚烯烃树脂等的热塑性树脂层的层合纸、玻璃纸、经超级压光处理的牛皮纸、全化浆纸、在牛皮纸的纸类上设有含聚乙烯醇、淀粉等水溶性树脂(根据需要也可配合粘土等颜料)的涂布层的水性树脂涂布纸、以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合成树脂为主成分的薄膜。剥离片基材的厚度优选为20-200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是50-150μm。
在本发明中,实施了剥离处理的剥离片,例如可以使用在剥离片基材上设有剥离层的剥离片,上述剥离层中含有公知的脱模剂。作为脱模剂,优选使用乳液型、溶剂型或无溶剂型的聚硅氧烷树脂、氟树脂等。该场合,在上述剥离片基材上涂布剥离层用涂液,使得剥离层的固体成分涂布量优选达到0.1-3g/m2、进一步优选达到0.3-1.5g/m2,干燥后,通过热固化、电子束或紫外线固化等使之固化,形成剥离层。剥离层的形成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适当使用棒涂布机、直接式凹版辊式涂布机、照相凹版印刷涂布机、气刀涂布机等涂布机,在剥离片基材上涂布剥离层用涂液,干燥而形成。
在密封型的接收片中,可以在与剥离片基材的设有剥离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设置背面层。剥离片基材的背面层,与上述接收片部的背面层同样地形成,省略接收片部的背面层形成。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再者,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实施例中的“份”和“%”均分别表示“质量份”和“质量%””
实施例1
(中间层涂布片的作成)
把包含以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为主成分的热塑性树脂的发泡后的中空颗粒(平均粒半径5.4μm,体积空隙率60%)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浓度30%)70份、聚乙烯醇(商品名:PVA217、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5份、苯乙烯-丁二烯胶乳(商品名:L-1537、固体成分浓度50%、旭化成公司制)15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中间层用涂液。然后,在作为支撑体的铜版纸(商品名:OK金藤N、单位面积重量为186g/m2,王子造纸公司制)的一面上,使用模头涂布机进行涂布干燥,使干燥后的涂布量为20g/m2,作成了中间层涂布片。再者,作为支撑体使用的铜版纸表面的在波长1-12.5mm下的PY值是85mV。
(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
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商品名:RS4103、聚合度3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326、Tg为5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5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然后,使用迈耶尔棒涂布机在上述中间层涂布片的中间层上涂布阻挡层用涂液并进行干燥,使干燥后的涂布量为3g/m2,作成了阻挡层涂布片。
(背面层涂布片的作成)
把聚乙烯醇(商品名:PVA117、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硬脂酸锌(商品名:Z-8-36、固体成分浓度30%、中京油脂公司制)2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背面层用涂液。然后,使用迈耶尔棒涂布机在上述阻挡层涂布片的支撑体背面上涂布背面层用涂液并进行干燥,使干燥后的涂布量为2g/m2,作成了背面层涂布片。
(接收片的作成)
把聚酯树脂(商品名:バイロン200、东洋纺制)100份、硅油(商品名:KF393、信越化学公司制)2份、异氰酸酯化合物(商品名:タケネ一トD-110N、三井武田化学公司制)6份溶解于甲苯/甲乙酮=1/1(质量比)的混合溶剂200份中,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接收层用涂液。然后,使用凹版辊式涂布机在上述背面层涂布片的阻挡层上涂布接收层用涂液并干燥,使干燥后的涂布量为6g/m2,从而作成了接收片。
然后,将接收片在50℃下老化48小时。再使用压光机对接收层表面进行平滑化处理(辊表面温度78℃、压区压力2.5MPa)。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商品名:RS4103、聚合度3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326、Tg为5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5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商品名:RS4105、聚合度5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1318、Tg为7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商品名:HR301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丙烯酸酯共聚物(商品名:AT613、Tg为60℃、日本纯药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商品名:RS4103、聚合度3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聚酯树脂(商品名:MD1500、Tg为70℃、东洋纺制)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商品名:RS4103、聚合度3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聚氨酯树脂(商品名:UX125、Tg为105℃、旭电化公司制)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和涂布干燥工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完全皂化的PVA树脂(商品名:PVA110、皂化度99%、聚合度10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326、Tg为5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然后,使用迈耶尔棒涂布机(メイヤ一バ一コ一タ一)在上述中间层涂布片的中间层上涂布阻挡层用涂液并进行干燥,使得干燥后的涂布量为2g/m2,从而作成了阻挡层涂布片。
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完全皂化的PVA树脂(商品名:PVA110、皂化度99%、聚合度10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WR300D、Tg为74℃、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9
在实施例7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完全皂化的PVA树脂(商品名:PVA110、皂化度99%、聚合度10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丙烯酸酯共聚物(商品名:ヅヨンクリル501、Tg为65℃、ヅヨンソポリマ一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7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完全皂化的PVA树脂(商品名:PVA110、皂化度99%、聚合度10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聚酯树脂(商品名:MD1500、Tg为70℃、东洋纺制)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7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完全皂化PVA树脂(商品名:PVA103、皂化度99%、聚合度3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326、Tg为5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7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将部分皂化PVA树脂(商品名:PVA210、皂化度88%、聚合度10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326、Tg为5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7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完全皂化PVA树脂(商品名:PVA110、皂化度99%、聚合度10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326、Tg为5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54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7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完全皂化PVA树脂(商品名:PVA110、皂化度99%、聚合度10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326、Tg为5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5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7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硅烷醇改性PVA树脂(商品名:PVA R-1130、皂化度99%、聚合度17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WR300D、Tg为74℃、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16
在实施例7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硅烷醇改性PVA树脂(商品名:PVA R-2105、皂化度99%、聚合度5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326、Tg为5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商品名:RS4103、聚合度3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作为阻挡层用涂液使用。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完全皂化PVA树脂(商品名:PVA110、皂化度99%、聚合度10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作为阻挡层用涂液使用。
比较例3
在实施例1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商品名:ポリマロン326、Tg为5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作为阻挡层用涂液使用。
比较例4
在实施例1中,在中间层与接收层之间不设置阻挡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比较例5
在实施例7的阻挡层涂布片的作成中,象以下那样地变更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阻挡层用涂液的制备)
将完全皂化PVA树脂(商品名:PVA110、皂化度99%、聚合度1000,クラレ公司制)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商品名:二ポ一ルLX430、Tg为12℃、日本ゼ才ン公司制)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浓度10%)10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阻挡层用涂液。
实施例17
(接收片部的作成)
在实施例1的“中间层涂布片的作成”中,作为支撑体,使用铜版纸(商品名:OK金藤N,单位面积重量104.7g/m2,王子造纸公司制)代替铜版纸(商品名:OK金藤N,单位面积重量186g/m2,王子造纸公司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作成了中间层涂布片。再者,作为支撑体使用的铜版纸表面的在波长1-12.5mm下的PY值是80mV。
然后在上述中间层涂布片的中间层上,使用在实施例7中制得的阻挡层用涂液进行涂布、并干燥,使得干燥后的涂布量为2g/m2,从而作成阻挡层涂布片,与实施例1的接收片的作成同样地,在阻挡层上形成接收层,作成了接收片部。但省略了背面层的形成。
(剥离片基材的作成)
在厚度67μm的全化浆纸(商品名:OK全化浆纸,单位面积重量52.3g/m2,王子造纸公司制)的两面熔融挤出涂布配合有二氧化钛的低密度聚乙烯(商品名:ユカロンLK50,三菱化学制),使得每个面涂布厚度分别为20μm,从而得到剥离片基材。
(剥离片的作成)
接着,在上述制得的剥离片基材的一面上,使用凹版辊式涂布机涂布聚硅氧烷系脱模剂(商品名:KS830,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并进行干燥,使得干燥后的涂布量为0.5g/m2,从而形成了剥离片。
(涂布有背面层的剥离片的作成)
接着,在上述剥离片的未设剥离层的一面,涂布在实施例1中制得的背面层用涂液、并进行干燥,使得干燥后的涂布量为2g/m2,从而作成了涂布有背面层的剥离片。
(密封型接收片的作成)
将丙烯酸系粘合剂(商品名:PE115E、固体成分浓度23%、日本力一バイド公司制)400份、固化剂(商品名:CK101、固体成分浓度75%、日本カ一バイド公司制)3份、乙酸乙酯80份进行混合搅拌,制备了粘合层用涂液。然后在上述涂布有背面层的剥离片的剥离层上,使用凹版辊式涂布机涂布上述粘合层用涂液、并进行干燥,使得干燥后的涂布量为15g/m2,制得涂布有粘合层的剥离片。
接着,将上述涂布有粘合层的剥离片的粘合层面、和上述接收片部的支撑体面(接收层的相反面)重合,进行粘贴层合,作成了密封型接收片。
实施例18
使用在实施例8中制得的阻挡层用涂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7同样地作成了密封型接收片。
实施例19
使用在实施例9中制得的阻挡层用涂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7同样地作成了密封型接收片。
实施例20
使用在实施例13中制得的阻挡层用涂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7同样地作成了密封型接收片。
实施例21-23、和参考例1
在实施例7中,使用采用如下述那样的方法作成的片状支撑体,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作成了接收片。
“片状支撑体的作成”
(1)原纸的制造
对于在水温20℃下打浆成为加拿大标准打浆度300CC的漂白阔叶树牛皮纸纸浆100份,按表1所表示的顺序添加0.3份的聚酰胺聚胺环氧氯丙烷(商品名:WS-525、日本PMC公司制)、1.0份的碳酸氢钠、1.0份的烷基烯酮二聚物系上胶剂(商品名:SPK903、荒川化学公司制)、1.2份的阳离子化淀粉(商品名:Cato-2、日本ェヌェスシ一公司制)、0.4份的聚丙烯酰胺(商品名:ポリストロン 117、荒川化学公司制),由这样制得的纸浆浆液制造了单位面积重量为150g/m2的原纸。
(2)片状支撑体的形成
对该原纸进一步施胶压榨,涂布在水中以质量比2∶1溶解羧基改性PVA和氯化钠而制得的5%上胶液,使涂布量为1.5g/m2(干燥后),然后进行干燥,制得片状支撑体。
表1
评价
对于上述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得的接收片,分别采用下述的方法进行评价,把得到的结果示于表2。再者,表2中,相对于实施例17-20的密封型接收纸,把实施例1-16、21-23和比较例1-5、参考例1的接收片作为STD型(标准)接收纸。
“涂料粘度”的测定
阻挡层用涂液的粘度,使用B型粘度计(TOKIMEC公司制),按照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测定。
“印图品质"  (印图浓度,图象均匀性)的评价
使用市售的热转印图象打印机(商品名:UP-DR100、索尼公司制),使用在厚度6μm的聚酯薄膜上设有随粘合剂一起含有黄、品红、青3色每一色的升华性染料的油墨层的墨带,使各色的油墨层面顺序地与供试验的接收片接触,通过用热打印头实施阶段地控制的加热,将所规定的图象热转印到接收片上,打印出各色的中间调的单色和重色的图象。对转印到接收片上的外加能量不同的记录图象,使用麦克贝斯反射浓度计(商品名:RD-914、Kollmorgen公司制)测定其反射浓度。把从外加能量低的一方到相当于第15梯级的高阶调部的浓度作为印图浓度示于表2.
此外,关于浓淡不匀和有无空白,目视评价光学浓度(黑)相当于0.3的阶调部分的记录图象的均匀性。把评价结果为良好的情形表示为○、评价结果为普通的情形表示为△、浓淡不匀和空白的缺陷显著的情形表示为×。
“印图后保存性”(图象的渗色)的评价
使用市售的热转印图象打印机(商品名:UP-DR00、索尼公司制),使在厚度6μm的聚酯薄膜上设有随粘合剂一起含有黄、品红、青3色每一色的升华性染料的油墨层的墨带顺序地与接收片接触,通过用热打印头实施阶段地控制的加热,将所规定的图象热转印到接收片上,打印出黑色、和青色的细线的图象。然后,作为印图后保存性的促进试验,在温度50℃、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把印有图象的片放置2个星期。图象的渗色率按下述(1)式算出。
渗色率={(放置后的细线的粗细)/(放置前的细线的粗细)}×100(1)
渗色率小于110%的情形评价为○,为110%以上、小于130%的情形评价为△,为130%以上的情形评价为×。
“折裂”的评价
折弯接收片时,对于印图面的裂纹状况通过目视按下述标准来评价。
○:完全未发生折裂,良好。
△:很少量地发生了折裂。
×:发生折裂,商品价值受到损害。
“PY值”的评价
按30cm(MD方向)×5cm(CD方向)取样。使用薄膜厚度计(ァンリシ制)测定样品的厚度不匀性,使用频率解析机(小野测器制)解析所得到的测定信号。
薄膜厚度计和测定条件如下述。
薄膜输送装置(フンリツ制):样品输送速度设定在25mm/秒,
球直径为5mm的金属球,加压36g/片材
千分尺-K-306C(フンリツ制):灵敏度范围为+50μm。
记录器-K-310B(フンリツ制):灵敏度范围为0.5V/cm。
另外,频率解析装置和解析条件如下述。
频率解析机(小野测器制):CF-940、输入信号DC5V、1K(1,024点)/dual
测定了采用上述测定条件得到的、在波长1-12.5mm下的功率谱的积分值(PY值)。
表2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接收片是高图象品质、具有无由印图图象随时间经过而导致的渗色的高图象品质保存性、并且不易发生由折弯所致的印图面的裂纹的接收片,是价廉而实用价值高的接收片。

Claims (8)

1.一种热转印接收片,是在支撑体的一面顺序层合有中间层、阻挡层、图象接收层而形成的热转印接收片,其特征在于,该中间层含有中空颗粒,而且该阻挡层含有聚乙烯醇衍生物、并且进一步含有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作为主成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45℃-1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选自由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的含有比率,相对于该阻挡层中的聚乙烯醇衍生物100质量份为30-300质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聚乙烯醇衍生物是选自由完全皂化的聚乙烯醇、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树脂或2种以上的树脂混合物。
5.一种热转印接收片,是在支撑体的一面顺序层合有中间层、阻挡层、图象接收层而形成的热转印接收片,其特征在于,该中间层含有中空颗粒,而且该阻挡层含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聚氨酯作为主成分。
6.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中空颗粒的平均粒径是0.1μm-20μm。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支撑体,在图象接收层的相反侧具有粘合层,上述粘合层面与剥离片的剥离层面相对地层合着,所述剥离片具有含脱模剂的剥离层。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上述支撑体表面的、在波长1-12.5mm下的功率谱的积分值(PY值)为150mV以下。
CN200580015923.3A 2004-05-17 2005-05-17 热转印接收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38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6736/2004 2004-05-17
JP2004146736 2004-05-17
JP2004319331 2004-11-02
JP319331/2004 2004-11-02
PCT/JP2005/009303 WO2005110770A1 (ja) 2004-05-17 2005-05-17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3875A CN1953875A (zh) 2007-04-25
CN1953875B true CN1953875B (zh) 2011-11-09

Family

ID=35394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592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3875B (zh) 2004-05-17 2005-05-17 热转印接收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638462B2 (zh)
EP (1) EP1747898B1 (zh)
JP (1) JP4432966B2 (zh)
CN (1) CN1953875B (zh)
DE (1) DE602005018193D1 (zh)
WO (1) WO2005110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28551A (ko) 2007-05-10 2009-12-15 닛폰세이시가부시키가이샤 감열 기록체
EP2181853B1 (en) 2007-08-21 2015-09-23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medium
US8466085B2 (en) 2007-08-29 2013-06-18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medium
JP5061947B2 (ja) * 2008-02-22 2012-10-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EP2186839A1 (de) 2008-11-13 2010-05-19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olyurethandispersionen für Beschichtungen mit Barriereeigenschaften
WO2010110209A1 (ja) 2009-03-24 2010-09-30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CN102802960A (zh) 2009-06-05 2012-11-28 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感热记录体
EP2535202B1 (en) 2010-03-15 2015-05-13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ter
JP5959805B2 (ja) 2010-07-30 2016-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体及び転写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641414B2 (ja) * 2010-09-30 2014-12-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US9358576B2 (en) 2010-11-05 2016-06-07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Packaging material having moisture barrier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same
US9365980B2 (en) 2010-11-05 2016-06-14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Packaging material having moisture barrier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same
US9382664B2 (en) 2011-01-05 2016-07-05 Georgia-Pacific Consumer Products Lp Creping adhesiv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ose compositions
EP2684701B1 (en) * 2011-03-07 2016-05-1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mal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JP5542077B2 (ja) * 2011-03-23 2014-07-09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用シート
US8673535B2 (en) * 2012-06-08 2014-03-18 Kodak Alaris Inc. Thermal image receiver elements having release agents
US8691489B2 (en) * 2012-06-08 2014-04-08 Kodak Alaris, Inc. Thermal image receiver elements prepared using aqueous formulations
EP3284609B1 (en) * 2015-04-15 2023-02-15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EP3741577B1 (en) * 2016-03-08 2023-02-0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US10556457B2 (en) 2016-03-31 2020-02-1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CN109367313A (zh) * 2018-11-24 2019-02-22 赵慧哲 一种超薄热升华转印纸
EP4129659A4 (en) * 2020-03-31 2024-04-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DECORATIVE FILM AND DECORATIVE RESIN MOLDING
DE102020127373A1 (de) * 2020-10-16 2022-04-21 Koehler Innovation & Technology Gmbh Beschichtetes Papier
CN112622469A (zh) * 2020-12-29 2021-04-09 福州艾瑞数码影像有限公司 一种能防止升华染料墨水迁移的喷墨打印热转印膜
DE102021125950A1 (de) * 2021-10-06 2023-04-06 Koehler Innovation & Technology Gmbh Siegelfähiges Verpackungspapie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1238A (zh) * 1997-12-04 1999-10-13 株式会社理光 热敏蜡纸及其制作方法
US6372689B1 (en) * 1999-05-25 2002-04-16 Ricoh Company, Ltd. Thermal transfer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and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thod using the receiving mater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5866B2 (ja) * 1986-02-25 1996-12-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被熱転写シ−ト
JPH0640170A (ja) 1991-11-05 1994-02-15 Konica Corp 感熱転写記録用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89244A (ja) * 1993-09-22 1995-04-04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熱転写用受像シート
JPH07117364A (ja) * 1993-10-26 1995-05-09 New Oji Paper Co Ltd 染料熱転写受像タック紙
JPH082123A (ja) 1994-06-23 1996-01-09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熱転写用受像シート
JPH0999651A (ja) * 1995-10-03 1997-04-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3827843B2 (ja) 1997-12-03 2006-09-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3756636B2 (ja) * 1997-07-22 2006-03-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01039043A (ja) * 1999-05-25 2001-02-13 Ricoh Co Ltd 熱転写受像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JP2002192842A (ja) 2000-12-26 2002-07-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02212890A (ja) 2001-01-09 2002-07-3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4001101B2 (ja) 2003-03-03 2007-10-31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DE602004013985D1 (de) 2003-08-05 2008-07-03 Oji Paper Co Wärmetransferaufnahmebog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und verfahren zur bilderzeugung dami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1238A (zh) * 1997-12-04 1999-10-13 株式会社理光 热敏蜡纸及其制作方法
US6372689B1 (en) * 1999-05-25 2002-04-16 Ricoh Company, Ltd. Thermal transfer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and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thod using the receiving material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39043A 2001.02.13
JP特开2002-192842A 2002.07.10
JP特开2002-212890A 2002.07.31
JP特开平11-34515A 1999.02.09
JP特开平7-117364A 1995.05.09
JP特开平7-89244A 1995.04.04
JP特开平9-99651A 1997.04.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32966B2 (ja) 2010-03-17
EP1747898A4 (en) 2007-12-12
CN1953875A (zh) 2007-04-25
US20080085831A1 (en) 2008-04-10
EP1747898B1 (en) 2009-12-09
WO2005110770A1 (ja) 2005-11-24
US7638462B2 (en) 2009-12-29
JPWO2005110770A1 (ja) 2008-03-21
DE602005018193D1 (de) 2010-01-21
EP1747898A1 (en) 2007-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3875B (zh) 热转印接收片
US20160243870A1 (en) Printable recording media
EP1188573B1 (en) Recording material and recording method
US10857824B2 (en) Solvent resistant glossy printable substrates and their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EP3024663A1 (en) Printable recording media
US20060134363A1 (en) Printable substrate, processe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5517809B (zh) 可印刷记录介质
EP2670606B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recording media
US20130327473A1 (en) Thermal image receiver elements prepared using aqueous formulations
JPH11334224A (ja)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EP1388424B1 (en) Receiving paper for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3693356B2 (ja) ラベル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
JPH0822625B2 (ja) 溶融転写型感熱記録用被転写紙
US8673535B2 (en) Thermal image receiver elements having release agents
JPH1178223A (ja) 印刷用シート
JP2002278456A (ja) 溶融型転写記録用ラベル及び溶融型転写記録方法
JP2001080201A (ja) 記録用シート
JPH02222944A (ja) 写真印画紙用支持体
JP2005324479A (ja)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2009023135A (ja) 熱転写用支持体および熱転写用受容シート
JP2001138645A (ja) 溶融型熱転写記録用受容紙
JP2003305962A (ja) 溶融転写型インク受像シート用組成物、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てなる溶融転写型インク受像シート
JP2004358736A (ja) 光沢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4098892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JPH11227343A (ja)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