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4407A - 爆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爆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4407A
CN1934407A CNA200580008918XA CN200580008918A CN1934407A CN 1934407 A CN1934407 A CN 1934407A CN A200580008918X A CNA200580008918X A CN A200580008918XA CN 200580008918 A CN200580008918 A CN 200580008918A CN 1934407 A CN1934407 A CN 1934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ve
explosive layer
treated
shell
cylindric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89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4407B (zh
Inventor
藤原修三
松永猛裕
冈田贤
黑濑克夫
小出宪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 Steel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ST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ST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4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4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4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44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12/00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 F42B12/02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 F42B12/36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for dispensing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chemical or physical reaction; for signalling ;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 F42B12/56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for dispensing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chemical or physical reaction; for signalling ;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for dispensing discrete solid bod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12/00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 F42B12/02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 F42B12/36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for dispensing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chemical or physical reaction; for signalling ;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 F42B12/46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for dispensing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chemical or physical reaction; for signalling ;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for dispensing gases, vapours, powders or chemically-reactive substan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3/00Manufacture of ammunition; Dismantling of ammunition; Apparatus therefor
    • F42B33/06Dismantling fuzes, cartridges, projectiles, missiles, rockets or bomb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DBLASTING
    • F42D5/00Safety arrangements
    • F42D5/04Rendering explosive charges harmless, e.g. destroying ammunition; Rendering detonation of explosive charges harm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Drilling And Exploitation, And Mining Machines And Method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爆破处理方法,是在具有规定形状的外壳的被处理物的表面形成炸药层,使所述炸药层爆炸而处理被处理物的,其中,所述炸药层具有形成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的第1炸药层,和以围绕第1炸药层而形成的第2炸药层,第2炸药层的炸药比第1炸药层的炸药的爆速大,在所述第2炸药层的规定位置点火,使所述第2炸药层及第1炸药层隔时爆炸。从而缓和外壳的飞散的冲击,能够以低成本进行爆破处理。

Description

爆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药的爆破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化学弹药的爆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子弹、炸弹、地雷、水雷的军事用弹药,通常在钢制的外壳的内部填充有火药。尤其是化学武器的情况,除了火药,还填充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剂。作为化学剂的例子,使用有对人体有害的芥子气、路易士毒气等。
作为这些化学武器的处理·无害化的方法之一,公知有通过爆破的处理方法。由于通过爆破的处理,不需要拆除作业(disassembling operation),所以不仅是保存状态良好的弹药,而且由于经过长年的劣化·变形等而拆除变得困难的弹药也可以处理,另外,具有能够通过基于爆炸的超高温·超高压,几乎分解全部化学剂的优点。如此的处理方法,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
该爆破处理,从防止化学剂的外部泄漏的观点、和降低通过爆破处理产生的声音或振动等对环境的影响的观点出发,大多在封闭的容器内进行。另外,该方法以将密封容器的内部抽真空的状态进行爆破处理,具有处理后在容器内还能够保持负压从而确实地防止化学剂的外部泄漏的优点。
专利文献1:特开平7-208899号公报。
不过,以如所述专利文献1的方法进行爆破处理的情况下,所述容器要坚固得能够经受爆炸的声音和冲击。但是,武器的弹壳等的固体物的碎片在爆破时,会以相当的速度飞散而冲击容器,多会使容器的内壁损伤。因此,若数次进行处理,则容器的损伤加剧,需要更换。因为容器是尺寸很大的重型物,所以其更换作业很不容易。
从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成立等的情况出发,在世界各国中,化学武器处理的呼声日趋高涨。例如,日本政府批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履行销毁由旧日军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的条约上的义务。在日本内阁府遗弃化学武器担当室发表于2002年10月的“在中国的旧日军遗弃化学武器处理事业的概要”中,推测存在于中国各地的各种的遗弃化学武器约有70万发。该处理设施在设计时,假定在3年时间进行70万发的处理,就应该考虑具有1小时120发左右的处理能力。
因此,在如所述的爆破处理中,为了低成本且高效率地处理大量的遗弃化学武器,就迫切要求能够不损伤容器地进行爆破处理,从而能够降低容器的更换的劳力和时间。另外,还强烈要求能够一次处理多发的武器的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的课题的弹药的爆破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在具有规定形状的外壳的被处理物的外表面形成炸药层,使所述焊药层爆炸而处理被处理物。所述炸药层,具有:第1炸药层,形成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和第2炸药层,以围绕所述第1炸药层而形成。第2炸药层的炸药与第1炸药层的炸药相比爆速大,在所述第2炸药层的规定位置点火,使所述第2炸药层及第1炸药层隔时爆炸。
在所述的方法中,第2炸药层首先爆炸,通过其高速的爆轰,内侧的第1炸药层一边被压缩一边爆炸。因此,作为第1炸药层即使采用低爆速的材料也好,能够得到强力的爆轰力。一般来说,由于低爆速的炸药便宜并且容易到手,所以能够降低处理成本。
另外,由于第1炸药层的爆轰矢量向内,所以弹壳的碎片粒子的飞散速度被转向内方。
此外,原向外的外壳内部的炸药的爆轰矢量,随着所述第1炸药层的向内的爆轰矢量,变更为向内乃至平行方向的爆轰矢量。因此,能够降低由于爆炸而在径向飞散的弹壳的碎片的速度,能够避免例如在容器内使其爆炸时的该容器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以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处理方法而处理的被处理物的一例的15kg红色弹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a)是表示在形成炸药层的第1方法中,在红色弹上套上附着了SEP炸药的筒体的状态的剖面图。(b)表示在形成炸药层的第2方法中,将筒体载置于底板上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3(a)是表示在形成炸药层的第1方法中,在红色弹和筒体之间的间隙装填ANFO炸药的状态的剖面图。(b)是表示在形成炸药层的第2方法中,在筒体装填ANFO炸药,再压入红色弹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将附着了SEP炸药的盖体安装于筒体的上端,设置了引信雷管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在压力容器内设置红色弹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直径75毫米红色弹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爆轰传播的模拟实验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与图7不同模式的爆轰传播的模拟实验结果的图。
图9是表示在将红色弹的周围用水壁包围的状态下进行爆破处理的方法的图。
图10是说明并列设置多个红色弹而同时处理的情况的图。
图11是说明积累多个红色弹而处理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图1中所表示的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爆破处理方法所处理的化学武器的一例的、15kg红色弹A的结构。
红色弹A是使用作为喷嚏剂或呕吐剂的红色剂的化学武器,由旧日军带入中国的化学武器中,据称其大部分为红色弹。红色剂被填充于外壳10与内筒11之间的间隙,内筒11和外壳10被相互固定。在被螺接在内筒11的内盖12上,固定有黄铜制的火药筒13。
在火药筒13的内部填充有黄色炸药(pikrin acid),在内筒11的内侧(火药筒13的外侧),填充有TNT系炸药(具体地说,例如,在TNT中含萘15%或20%)。弹头部分,在内筒11上螺接有盖14。
接着,参照图2(a)~图5,说明对所述红色弹A应用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爆破处理方法而处理的情况。
首先,如图2(a)所示,将红色弹A以弹头侧朝上的竖立状态,装载固定于底板21之上后,以例如由合成树脂或纸等制作且在两端有开口的筒体22遮住红色弹A的周围。
在该筒体22的外表面,预先卷绕片状的炸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SEP炸药)。由此,形成第2炸药层32。还有,套上筒体22时,优选以其轴线与所述红色弹A的轴线大体一致的方式定位筒体22。
筒体22的内径比所述红色弹A的外壳10的外径大,筒体22的高度比所述红色弹A的外壳10的高度大。若套上筒体22,则在红色弹A与筒体22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g(参照图3(a))。还有,为了不使后述的ANFO炸药不从间隙g漏出,所述底板21和所述筒体22之间以没有间隙的密封的状态来固定。
接着如图3(a)所示,在所述环状间隙g,装填形成第1炸药层31的颗粒状的ANFO炸药。填充至所述筒体22的高度后,如图4所示,在筒体22的上端,固定由例如合成树脂或纸等制作的盖体23。在此盖体23的上面,预先附着片状的炸药(SEP炸药),形成第2炸药层32。最后,在所述盖体23的中央设置引信雷管24。
形成第2炸药层32的弹药(SEP炸药)的爆速,比形成第1层炸药层31的弹药(ANFO炸药)的爆速快。
另外,也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在红色弹A上形成第1炸药层31、第2炸药层32。首先,将红色弹A以弹头侧朝上的竖立状态,装载固定于底板21之上后,以轴线与所述红色弹A的轴线大体一致的方式定位而套上筒体22。此后,如图3(a)所示,在所述环状间隙g,装填形成第1炸药层31的颗粒状的ANFO炸药,如图4所示,在筒体22的上端,固定盖体23。然后,在筒体的外表面和盖体23的上面,附着片状的炸药(例如SEP炸药),形成第2炸药层32,最后,在所述盖体23的中央设置引信雷管24。
此外,也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在红色弹A上形成第1炸药层31、第2炸药层32。如图2(b)所示,首先,在底板21之上将筒体22设置为竖立状态。然后,如图3(b)所示,在筒体内部定量注入形成第1炸药层31的颗粒状的ANFO炸药。此后,压入红色弹A,使先注入的ANFO炸药包围红色弹A的外周面。然后,如图4所示,在筒体22的上端,固定盖体23,在筒体外表面和盖体23的上面,附着片状的炸药(例如SEP炸药),形成第2炸药层32之后,在所述盖体23的中央设置引信雷管24。在此方法中,也能够将ANFO炸药设置于红色弹A的底部之下。为此,能够进行更确实的爆破。这时,在底板21的下面还可以形成第2炸药层32。能够更确实地进行爆破。
图5表示用于爆破处理的压力容器1。该压力容器1是内径小于2米,容积7立方米左右的钢制压力容器,在其内部,有高张力钢制的防护筒2,以将其轴线朝着横向的状态被收纳。另外,以封闭防护筒2的轴线方向两端部的方式,多根的防护链3被双重悬吊。在防护筒2的内周面(顶面)焊接有吊件4。
然后,在所述吊件4上,以放入于袋25中的状态,悬吊如图2(a)~图4所示的附着有ANFO炸药层31及SEP炸药层32的所述红色弹A。这时,使红色弹A位于压力容器1内的大致中心,另外,形成使弹头(即引信雷管24侧)朝上的状态。然后,将从所述引信雷管24拉出的爆破电缆26,与未图示的引爆器电连接,在将压力容器1密封的状态下使其爆炸。
通过如此,爆炸进行如下:从引信雷管24的部分SEP炸药层32首先爆炸,通过此爆炸,位于内侧的ANFO炸药层31一边被压缩而一边爆炸。在使用如ANFO炸药层31的廉价低爆速的炸药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强力的爆轰力。因此,能够提供有效且低成本的爆破处理方法。另外,由于ANFO炸药层31的爆轰矢量朝向内侧,从而弹壳(即,红色弹的外壳10、内筒11、及盖14等)的碎片粒子的飞散速度被转向内方。还有,所谓爆轰力是指爆轰产生的冲击波的压力,所谓爆轰矢量是指爆轰产生的冲击波的方向。
此外,原来是向外的外壳内部的黄色炸药或TNT系炸药的爆轰矢量,被所述ANFO炸药层31的向内的爆轰矢量牵引滑动,变更为向内乃至平行方向(向下)的爆轰矢量。因此,通过爆炸能够降低在径向飞散的弹壳的碎片的速度,能够减轻防护筒2和防护链3的损伤。还有,针对该效果,在后述的模拟实验中另行详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ANFO炸药层31以及SEP炸药层32,都在作为处理物的红色弹A的轴线上以对称地被配置,所述SEP炸药层32的引爆点(引信雷管24)被设置于此轴线上。因此,爆轰的传播也一边保持轴对称一边进行,从而SEP炸药层32的爆轰压缩ANFO炸药层31的效果大,能够得到更大的ANFO炸药层31的爆轰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另外,将配置了SEP炸药层32的筒体22套在红色弹A上,在筒体22和红色弹A之间加入颗粒状的ANFO炸药层31,这样也能够容易地成为使ANFO炸药层31及SEP炸药层32卷绕于红色弹A的周围的状态。由此,可以简化爆破处理的步骤。
为了证实所述的爆破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实验1]
准备内径1.8米,长3.55米,容积7.1立方米,设计压力1MPa的钢制压力容器1,作为对于碎片的防护用,在其内部设置了580MPa级高张力钢制的50毫米厚的防护筒2、和双重幕状的多根防护链3。
接着,制作模仿直径75毫米的红色弹的模拟弹。此红色模拟弹A的结构如图6所示,比所述15kg红色模拟弹(图1)略微小型,主要部分的尺寸为,火药筒13的尺寸为直径29毫米,高80毫米,内筒11的尺寸为直径44毫米,高295毫米,外壳10的尺寸为直径74毫米,高302.5毫米。另外,在红色模拟弹A中,外壳10、内筒11、内盖12、火药筒13、盖14均为SS400钢制。
在红色模拟弹A的内筒11内及火药筒13内,装填TNT炸药252克。另外,在红色模拟弹A的内筒11和外壳10之间,装填拟红色剂的模拟剂(辛醇)96.8克。
在此模拟弹A的外周,以与图2(a)~图4所示的同样的方法,以大约成为10毫米厚的均一的厚度,形成第1炸药(ANFO炸药)层31,此外还在外周和上面侧,形成5毫米厚的第2炸药(SEP炸药)层32。使用的炸药量为,ANFO炸药815克,SEP炸药733克。然后,在上面侧的SEP炸药层32的中心设置引信雷管24之后,如图5所示,将全体放入袋25中,从所述吊件4悬吊于压力容器1的中央,密封压力容器1而使内部成为真空后,使其起爆。
通过目视观察爆炸后的所述防护筒2的内面时,在其侧面侧,生成有被认为是弹壳的碎片撞击而产生的击打痕。但是,该击打痕的深度非常浅。在防护筒2的地面侧也有击打痕产生,与侧面侧比较深一些,不过,尽管如此要说起来仍是很浅的击打痕。另外,如通孔的大的损伤在防护筒2完全没有产生。
因此,在该实验中使用的50毫米厚的580MPa级高张力钢板来说,被认为与以往的情况相比可以经受更多次的爆破处理,需要更换的频度被降低。
还有,爆炸后,供给空气直至容器内压力成为1气压,从其中提取6升的空气作为气体试料,用硅胶从所述气体试料收集作为模拟剂的辛醇,脱离溶媒,以GC/FID法进行分析。其结果,辛醇量低于能够分析的下限量(1.7毫克/升),因而没有被检测出。
另外,爆炸后,使用8升的水清洗防护筒2的内面的一部分,制作成水试料,调查填充于红色模拟弹的辛醇的残存量。辛醇的残存量的测定,通过从水试料脱离溶媒,以GC/FID法分析而进行。若假定为爆炸后在容器内的固体表面均匀地附着,而计算模拟剂的残存率,则为0.033%。从此结果判断出通过基于爆炸的超高温·超高压,能够分解化学剂的大部分。
[实验2]
制作比在实验1中使用的直径75毫米的红色弹大的、模仿图1所示的“15kg红色弹”的模拟弹。阐述红色弹A的主要的尺寸,即:火药筒13的尺寸为直径30毫米,高123毫米,内筒11的尺寸为直径64毫米,高350毫米,外壳10的尺寸为直径100毫米,高380毫米。
在红色模拟弹A的火药筒13的内部、及内筒11的内部,均装填了TNT炸药。TNT焊药的装填量为667克。另外,在模拟弹的内筒11和外壳10之间,装填了模拟红色剂的模拟剂(辛醇)293.6克。
与实验1相同,在该模拟弹A的外周形成第1炸药层31、即ANFO炸药层约10毫米厚,此外在外周和上面侧,形成5毫米厚的第2炸药层32、即片状炸药(SEP炸药)层。所使用的焊药量为,ANFO炸药1379克,SEP炸药1099克。然后与实验1相同,在上面侧的SEP炸药层32的中心设置引信雷管24之后,将全体放入袋25中,从所述吊件4悬吊于压力容器1的中央,使压力容器1内成为真空后,使其起爆。
通过目视观察爆炸后的所述防护筒2的内面时,在其侧面侧,生成有被认为是弹壳的碎片撞击而产生的击打痕。但是,该击打痕的深度非常浅。在防护筒2的地面侧也有击打痕产生,该击打痕与侧面侧比较,则深一些,与实验1的地面侧的击打痕相比击打痕的边缘清楚(这是碎片以高速撞击时的击打痕的特征)。可是,尽管如此要说起来仍是很浅的击打痕。另外,如通孔的大的损伤在防护筒2完全没有产生。
与实验1同样测定模拟剂辛醇的残存量时,从气体试料未能检测出辛醇。从水试料的计测值计算出残存率,则为0.156%。
[实验3]
接着,对所述的15kg红色模拟弹,采用计算机进行使引信雷管24起爆时的爆轰传播模拟实验。图7表示其结果。
还有,关于炸药的爆轰速度,TNT炸药作为4.23千米/秒,SEP炸药作为6.15千米/秒,ANFO炸药作为3.00千米/秒而进行计算。另外,假定SS400钢中的冲击波速度为5千米/秒,冲击波到达炸药表面的同时爆轰开始。关于模拟剂中的冲击波速度,不做特别考虑,进行与SS400钢同样的处理。另外,在用于计算的模拟模型中,省略了筒体22和盖体23。
在图7中计算结果由半剖面图的形式表示。根据此图7所示的结果,爆轰过程从由引信雷管24点火至爆轰波的传播结束,约为75μ秒。在初期过程中,按SEP炸药、ANFO炸药、TNT炸药的顺序爆轰。
应该注意的是ANFO炸药层31的爆轰波的方向。在初期阶段,ANFO炸药层31与外壳10(SS400钢制)的界面的爆轰波方向为朝向外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即爆轰的进行,被SEP炸药层32的高爆轰速度牵引滑动,50μ秒以后,可以看出爆轰波的方向(爆轰矢量)转变为朝向内侧。因此,50μ秒以后,弹壳的碎片粒子的飞散速度也变为向内。据此,可以推测弹壳的碎片的向外速度被降低,从而有助于所述防护筒2的损伤的减轻。
另外,TNT炸药由于传播SS400钢制的盖14的冲击波,在起爆后8μ秒左右开始爆轰,该爆轰波从上方向往下方传播。但是,15μ秒以后,被SS400钢制的内筒11的高冲击波速度牵引滑动,爆轰波的方向逐渐倾斜成为向内。推测这也是缓和向外侧的弹壳的碎片速度带来的效果。
还有,作为参考实验,在与所述不同的另一个模拟模型(图8)中,以与所述相同的条件进行计算。图8的模拟模型的特征有2个,第1,在红色弹A的弹头(盖14)和引信雷管24之间,形成有ANFO炸药层31不存在的空间。第2,覆盖模拟弹A的弹头侧的SEP炸药层32形成为锥状。
在此模型中,通过由引信雷管24起爆,首先,SEP炸药层32(圆锥状部分)开始爆轰,但是,该爆轰波向所述盖14的直接的传递,要被所述的空间阻止。因此,爆轰波从引信雷管24迂回,而成为从外侧被传递至ANFO炸药层31的方式。在此模拟实验中,与图7的结果不同,ANFO炸药层31的爆轰矢量,从初期阶段(约20μ秒后)既已经转向内侧。因此可以看出,通过如所图8的模型在引信雷管24和弹头之间设置空间,与图7的模型相比可以更确实地使弹壳的碎片粒子的飞散速度向内。
另外,还可以考虑:将形成第1炸药层31的ANFO炸药31放置于红色弹A的下方,并在此ANFO炸药31的下面配置形成第2炸药层32的SEP炸药的方案。该方案是,使红色弹A的下方的ANFO炸药层31,与红色弹A的外周的所述ANFO炸药层31接连,并使红色弹A的下方的SEP炸药层32,与以筒状覆盖红色弹A及ANFO炸药层31的外侧的所述SEP炸药层32接连的。换言之,使配置于红色弹A的外周的第1炸药层及第2炸药层,包裹到红色弹A的下面侧(弹尾侧)。通过该方案,被认为还能够降低弹壳的碎片向下方的飞散速度。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钢制的压力容器内部爆破处理被处理物的方法,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被处理物没有毒性或毒性较弱时,也可以在开放的空间进行爆破处理。另外,也可以在填充有水的构件形成壁部的密封空间内进行爆破处理。具体地说,如图9所示,在氯乙烯制的水桶状容器51中填充水,并且使氯乙烯制的夹具52沉于其内部而配置。此夹具52在底板53上竖立设置管子54而构成,在此管子54的内部固定2张分区板55,将该管子54内部空间划分成上中下3个分区。
管子54内部的所述3个分区之中,位于上侧的分区的内部设置被处理物。还有,位于下侧的分区的部分在所述管子54上形成连通孔56,若使夹具52沉于容器51内的水中,则成为水桶状的容器51内的水通过连通孔56流入管子54内的下侧的分区。还有,下侧的分区板55相对于管子54的内面是被密封的,使下侧的分区的水不会向中间的分区和上侧分区流入。
所述管子54的内径,其构成为比被处理物的外径大一些,在被处理物与管子54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环状空间57。在被处理物的下方,夹具52的水壁60的上方,形成有空间59。另一方面,在被处理物的上方,以堵塞所述管子54的上端而配置薄板61,在其上侧设置水袋62,由填充有水的水壁形成爆破处理被处理物的密封空间。接着,进行了使用此容器的实验。
[实验4]
在此实验中,将在实验1中使用的“直径75毫米红色模拟弹”置于所述密封空间。所使用的炸药的种类、剂量与实验1记载的完全相同。
红色模拟弹A的外表面与管子54内周面的距离t1为107毫米,形成于管子54和水桶状容器51之间的水壁部58的径向的厚度t2,平均为280毫米,空间59的轴向的厚度为200毫米,管子54下部的水壁部60的轴向的厚度为200毫米,置于管子54的上端的薄板61的厚度为10毫米,水袋62的厚度约为50毫米。
为了评价爆破处理之时飞散的碎片的威力,在距中心大约1米的位置,使用基座64以竖立的状态,设置横500毫米×竖800毫米的SS400钢板63(评价板)。评价板63以隔着所述容器51互相面对地设置2张。还有,此实验,不在图5所示的压力容器内,而在规定的爆破实验用的坑的内部进行。
以所述的条件起爆进行爆破处理后,通过目视观察所述评价板63的状态时,2张均完全看不到推测由弹壳的碎片所致的损伤。另外,观察水桶状的容器51的内面的状态时,确认到大量被认为由飞散的碎片所致的擦伤,但贯通容器51的损伤一个都没有确认到。这意味着,由爆炸而飞散的碎片的势力,被水壁部58、60减弱,其结果,碎片虽到达至水桶状容器51的内面,但不至于将其贯通。
还有,作为参考实验1,替代所述水桶状容器51而使用稍小的水桶状容器(图略),使红色模拟弹A的周围的水壁部58的径向厚度平均成为162毫米,另外以与所述实验完全相同的条件进行实验。如此,在所述评价板63确认有2处贯通孔。另外,在该小水桶状容器上确认到大量的贯通状的损伤。
此外,作为参考实验2,进行了不使用所述夹具52,直接将红色模拟弹A沉于水中进行爆破处理的实验。换言之,就是以完全没有所述空间57、59的状态进行实验。还有,计算了红色模拟弹A的周围的水壁部的厚度,则相当于平均269毫米。此实验结果,所述评价板63完全没有伤痕,在水桶状容器51的内侧表面上,也完全看不到推测由弹壳的碎片所致的损伤。
综合以上的结果,得出如下的结论:如果使水壁部58的径向的厚度t2至少大约为250毫米以上,则能够有效地降低爆炸时的弹壳的碎片的飞散势力。
以上示出了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方法,例如,也可如以下这样变更而实施。
(1)作为第1炸药层,不限定于采用颗粒状的ANFO炸药。另外,也可以将乳液状(流动状)的炸药,例如PETN系炸药用于第1炸药层。这时,若将乳液状炸药注入至筒体22的内部,然后使被处理物浸渍于注入的乳液状炸药中,则通过简单的操作,便在被处理物的周围形成第1炸药层。
(2)作为第2炸药层不限定于采用SEP炸药。也能够采用例如RDX系、PETN系等的炸药。总之,是比第1炸药层爆速大的即可。
(3)本发明不限定于一次处理一个被处理物的情况。例如图10所示,也可以使形成了第1炸药层、第2炸药层的被处理物A并列多个排列,通过对各自的引信雷管24同时通电,而一次处理多个被处理物。
(4)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使多个被处理物纵向重叠,通过对前头的被处理物A的引信雷管24通电,相继使其连续爆炸而一次处理多个被处理物A。此情况能够一次处理多个被处理物A,能够使处理能力显著地提高。另外,因为各个被处理物A的弹壳的碎片粒子的飞散速度朝向内方,所以例如即使在容器对多个同时进行爆破处理时,也能够减少该容器的损伤或为零。另外,也可以纵向排列2个,横向排列2个,同时处理2×2=4个被处理物A。
(5)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不仅限定于上述的红色弹的处理,也能够应用于其他的化学武器,例如,黄色弹等的处理。此外也能够在普通的弹药的处理中使用。
如上述,一种新颖的爆破处理方法,是在具有规定形状的外壳的被处理物的外表面形成炸药层,使所述炸药层爆炸而处理被处理物的,其中,所述炸药层具有:第1炸药层,形成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和第2炸药层,以围绕所述第1炸药层而形成;其中,第2炸药层的炸药与第1炸药层的炸药相比爆速大,在所述第2炸药层的规定位置点火,使所述第2炸药层及第1炸药层相隔时间差而爆炸。
在此方法中,第2炸药层首先爆炸,通过其高速的爆轰,内侧的第1炸药层一边被压缩一边爆炸。因此,即使采用低爆速的炸药作为第1炸药层时,也能够得到强力的爆轰力。另外,由于第1炸药层的爆轰矢量朝向内方,弹壳的碎片粒子的飞散速度能够朝向内方。此外,本来是向外的外壳内部的炸药的爆轰矢量,随着所述第1炸药层的向内的爆轰矢量,变更为向内乃至平行方向的爆轰矢量。因此,能够降低由爆炸而在径向飞散的弹壳的碎片的速度,能够避免例如在容器内使其爆炸时的该容器的损伤。
所述外壳为圆筒状时,优选将所述第1炸药层及第2炸药层相对于所述外壳的轴线而对称配置,所述点火位置配置于所述外壳的轴线与所述第2炸药层交差的位置。
如果像这样炸药被轴对称地配置,则爆轰的传播也轴对称地进行,因为由第2炸药的爆轰产生的第1炸药的压缩以很强的程度进行,所以能够获得更强烈的爆轰力。
也可以将所述点火位置配置于第2炸药层的最上部,在所述点火位置与所述外壳的上部之间不形成第1炸药层。
由此,能够使被处理物的弹壳的碎片粒子的飞散速度进一步确实地朝向内方。因此,能够更进一步降低弹壳的碎片粒子的飞散速度。
所述第1炸药层优选由ANFO炸药形成。ANFO炸药廉价,通过采用此炸药,可以低成本处理化学弹药。
所述第1炸药层优选由具有给定的流动性的炸药形成。所谓给定的流动性,是指向筒体的注入及被处理物的压入能够容易进行的程度的流动性。由此,能够容易地以低成本制作第1炸药层。据此,能够高效地进行爆破处理。
所述炸药层优选为:1.在规定形状的底板以竖立状态搁置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2.将筒体套于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该筒体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外径大于规定长度的内径并且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高度大于规定长度的高度;3.在所述筒体和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之间,填充具有给定的流动性的炸药;4.将盖体搁置于所述筒体上部,覆盖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在所述筒体及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形成第2炸药层,并且在所述盖体形成雷管。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炸药层如下而形成:1.在规定形状的底板上以竖立状态搁置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2.将预先在外周面上形成有第2炸药层的筒体套于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该筒体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外径大于规定长度的内径并且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高度大于规定长度的高度;3.在所述筒体和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之间,填充具有给定的流动性的炸药;4.将预先形成有雷管及第2炸药层的盖体搁置于所述筒体的上部,覆盖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
此外,也可以使所述炸药层成为:1.在规定形状的低板上以竖立状态搁置筒体,该筒体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外径大于规定长度的内径并且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高度大于规定长度的高度;2.向所述筒体内部注入规定量的具有给定的流动性且形成第1炸药层的炸药;3.将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压入到所述注入于筒体内的炸药中;4.将盖体搁置于所述筒体上部,覆盖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5.在所述筒体及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形成第2炸药层,并且在所述盖体上形成雷管。
通过这些炸药层形成,能够容易地进行炸药层的形成。因此,可以提供一种爆破处理变得简单,处理效率优异的爆破处理方法。
也可以使形成有所述炸药层的被处理物并排放置2个以上,同时点火进行处理。另外也可以使形成有所述炸药层的被处理物积累2个以上,在放置于最上部的被处理物的规定位置点火进行处理。据此,因为能够一次处理多个化学弹药,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处理能力优异的爆破处理方法。
所述被处理物在所述外壳内部填充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剂时,爆破处理优选在密封容器内进行。通过在密封容器内进行处理,在爆破处理后即使毒性的化学剂的一部分残留,也能够防止其直接流出到大气中。
也可以填充如水这样的流动物体形成所述密封容器的壁部。由此,通过如水这样的流体壁能够削弱因爆破处理而飞散的弹壳的碎片的势力。因此,能够避免例如在容器内使其爆炸时的该容器的损伤。
由所述流动物体形成的壁部的厚度优选为250毫米以上。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削弱因爆破处理而飞散的弹壳的碎片的势力。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是对于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成立的基本理念所倡导的化学武器的根除有很大作用的方法。特别是在能够以低成本进行遗弃化学武器的处理这样的产业上具有很大的优点。

Claims (13)

1、一种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具有规定形状的外壳的被处理物的外表面形成炸药层,使所述炸药层爆炸而处理被处理物的,其中,所述炸药层具有:第1炸药层,形成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第2炸药层,以围绕所述第1炸药层而形成;其中,第2炸药层的炸药与第1炸药层的炸药相比爆速大,在所述第2炸药层的规定位置点火,使所述第2炸药层及第1炸药层隔时爆炸。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圆筒形状,所述第1炸药层及第2炸药层相对于所述外壳的轴线对称地配置,所述点火位置配置于所述外壳的轴线和所述第2炸药层交差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位置配置于第2炸药层的最上部,在所述点火位置和所述外壳上部之间未形成第1炸药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炸药层由ANFO炸药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炸药层由具有给定的流动性的炸药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圆筒形状,所述炸药层通过以下步骤而形成:
第1步骤,在规定形状的底板上以竖立状态搁置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
第2步骤,将筒体套于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该筒体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外径大于规定长度的内径并且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高度大于规定长度的高度;
第3步骤,在所述筒体和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之间,填充具有给定的流动性的炸药;
第4步骤,将盖体搁置于所述筒体上部,覆盖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
第5步骤,在所述筒体及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形成第2炸药层,并且在所述盖体上形成雷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圆筒形状,所述炸药层通过以下步骤而形成:
第1步骤,在规定形状的底板上以竖立状态搁置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
第2步骤,将预先在外周面上形成有第2炸药层的筒体套于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该筒体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外径大于规定长度的内径并且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高度大于规定长度的高度;
第3步骤,在所述筒体和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之间,填充具有给定的流动性的炸药;
第4步骤,将预先形成有雷管及第2炸药层的盖体搁置于所述筒体的上部,覆盖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
8、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圆筒形状,所述炸药层通过以下步骤而形成:
第1步骤,在规定形状的底板上以竖立状态搁置筒体,该筒体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外径大于规定长度的内径并且具有比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的高度大于规定长度的高度;
第2步骤,向所述筒体内部注入规定量的具有给定的流动性且形成第1炸药层的炸药;
第3步骤,将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压入到所述注入于筒体内的炸药中;
第4步骤,将盖体搁置于所述筒体上部,覆盖所述圆筒状被处理物;
第5步骤,在所述筒体及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形成第2炸药层,并且在所述盖体上形成雷管。
9、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并排放置2个以上形成有所述炸药层的被处理物,同时点火而进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积累2个以上形成有所述炸药层的被处理物,在位于最上部的被处理物的规定位置点火而进行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处理物在所述外壳内部填充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剂,爆破处理在密封容器内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容器的壁部填充有流动性物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爆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的厚度为250毫米以上。
CN200580008918XA 2004-03-31 2005-03-22 爆破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44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02763A JP4005046B2 (ja) 2004-03-31 2004-03-31 化学弾薬の爆破処理方法
JP102763/2004 2004-03-31
PCT/JP2005/005121 WO2005098347A1 (ja) 2004-03-31 2005-03-22 爆破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4407A true CN1934407A (zh) 2007-03-21
CN1934407B CN1934407B (zh) 2010-05-12

Family

ID=35125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891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4407B (zh) 2004-03-31 2005-03-22 爆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398720B2 (zh)
EP (1) EP1734334B1 (zh)
JP (1) JP4005046B2 (zh)
CN (1) CN1934407B (zh)
RU (1) RU2333457C1 (zh)
WO (1) WO200509834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2744A (zh) * 2010-05-25 2010-09-15 江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 一种爆破拆除方法
CN110554163A (zh) * 2019-09-17 2019-12-10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燃烧转爆轰试验用样品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5028B2 (ja) * 2004-01-20 2007-11-07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爆破処理方法
SE530045C2 (sv) * 2006-03-16 2008-02-12 Olcon Engineering Ab Sätt och anordning för destruktion av explosivämnesfyllda objekt
JP4028576B2 (ja) 2006-05-11 2007-12-2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耐圧容器
FR2904105B1 (fr) * 2006-07-21 2008-08-29 Tda Armements Sas Dispositif pyrotechnique de destruction de munitions
JP2009008325A (ja) * 2007-06-28 2009-01-15 Ihi Aerospace Co Ltd 爆発物の処理方法
JP5207362B2 (ja) * 2008-04-14 2013-06-12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爆発物保管処理容器
FR2931229B1 (fr) * 2008-05-16 2010-06-18 Thales Sa Procede automatise et securise de preparation de munitions cylindriques en vue de leur destruction et de destruction de ces munitions
JP5095658B2 (ja) 2009-03-31 2012-12-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爆破処理方法及び爆破処理装置
JP5095656B2 (ja) 2009-03-31 2012-12-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爆破処理方法および爆破処理装置
JP5095661B2 (ja) 2009-03-31 2012-12-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爆破処理方法および爆破処理装置
JP5095659B2 (ja) * 2009-03-31 2012-12-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爆破処理方法および爆破処理装置
JP5095657B2 (ja) * 2009-03-31 2012-12-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爆破処理方法及び爆破処理装置
JP5131933B2 (ja) * 2009-03-31 2013-01-30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爆破処理方法および爆破処理装置
JP5095660B2 (ja) * 2009-03-31 2012-12-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爆破処理方法および爆破処理装置
JP5291073B2 (ja) * 2010-10-13 2013-09-1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爆破処理方法および爆破処理装置
FR2971583B1 (fr) * 2011-02-14 2015-05-15 Astrium Sas Procede pour la destruction de dechets explosifs par explosion et systeme de detonation correspondant
US8695263B2 (en) * 2011-07-01 2014-04-15 Applied Explosives Technology Pty Limited Shell destruction technique
JP5781450B2 (ja) * 2012-02-06 2015-09-2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爆破処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9021A (en) * 1969-01-21 1971-12-21 Du Pont Slurry explosiv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nitrogen-base salt and tnt, smokeless powder or composition b
US4055247A (en) * 1976-10-22 1977-10-2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Explosion containment device
GB8623365D0 (en) * 1986-09-29 1986-11-05 Explosive Dev Ltd Explosives
US5024159A (en) * 1987-05-14 1991-06-18 Walley David H Plane-wave forming sheet explosive
US5149911A (en) * 1991-02-06 1992-09-2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Flexible sheet explosive
FR2704640B1 (fr) 1993-04-26 1995-06-09 Snpe Ingenierie Sa Procede et installation de destruction de munitions contenant des agents toxiques.
JPH07208899A (ja) 1994-01-14 1995-08-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爆発物の防音装置
DE19521204C1 (de) * 1995-06-13 1996-09-19 Hampel Christoph Verfahren zum Entsorgen von Spreng- und Giftstoffe enthaltendem Gefahrengut sowie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geeignete Spreng- und Brennkammer
US5613453A (en) * 1995-12-29 1997-03-25 Donovan; John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ining and suppressing explosive detonations
AU6646798A (en) * 1997-01-10 1998-08-03 Loizeaux Group Int'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articles
JP2000074600A (ja) * 1998-09-02 2000-03-14 Tadao Yoshida 廃棄砲弾の処理方法
US6260464B1 (en) * 1998-12-03 2001-07-17 Bechtel Corporation In-situ implosion for destruction of dangerous materials
US7036418B2 (en) * 2001-06-28 2006-05-02 Sri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for explosive device
US6647851B2 (en) * 2002-01-11 2003-11-18 Demi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suppressing ejection of fragments and shrapnel during destruction of shrapnel munition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2744A (zh) * 2010-05-25 2010-09-15 江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 一种爆破拆除方法
CN110554163A (zh) * 2019-09-17 2019-12-10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燃烧转爆轰试验用样品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91514A (ja) 2005-10-20
RU2006138218A (ru) 2008-05-10
US20070151437A1 (en) 2007-07-05
EP1734334B1 (en) 2015-10-14
EP1734334A4 (en) 2009-07-08
WO2005098347A1 (ja) 2005-10-20
RU2333457C1 (ru) 2008-09-10
JP4005046B2 (ja) 2007-11-07
EP1734334A1 (en) 2006-12-20
CN1934407B (zh) 2010-05-12
US7398720B2 (en) 2008-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4407A (zh) 爆破处理方法
AU7287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ining and suppressing explosive detonations
CA234333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ining and suppressing explosive detonations
CA2603564C (en) Blasting method
CN104880131B (zh) 一种用于抗爆容器中的防护装置
JP2010236777A (ja) 爆破処理方法および爆破処理装置
RU2431560C2 (ru) Портативное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рушения горной породы
RU2323772C1 (ru) Взрывная камера для синтеза детонационных наноалмазов
CN1869579A (zh) 一种硐室销毁炸弹的系统和方法
CN113932669A (zh) 一种炮孔内水间隔环向不耦合装药的爆破设备
CN115127413B (zh) 坚硬岩石集成式快速爆破开挖装置及方法
RU108129U1 (ru) Заряд взрывчатого вещества для обводненных скважин
Liang et 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last power of fiber reinforced anti-hard target warhead
CN115127412B (zh) 坚硬岩石孔内小间距装药隔爆装置
CN216245890U (zh) 一种炮孔内水间隔环向不耦合装药的爆破装置
JP3028127U (ja) 爆薬コンテナ
CN211120880U (zh) 一种溜井堵塞用爆破装置
UA22625U (en) Method to make charge-bunch for charging contour wells
RU2107255C1 (ru) Шланговый заряд с регулируемым энерговыделением для отделения блочного камня
SU1670643A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буждени сейсмических волн
JPH01118100A (ja) 海底はりつけ発破装置
MXPA9900880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ining and suppressing explosive detonations
MXPA0100479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ining and suppressing explosive detonations
RU2006108362A (ru) Способ взрывания уступов под укрытием из шин
UA5463U (uk) Пристрій для бульбашкового захисту обсадних колон свердловини від вибухових навантажень при прострільно-підривних робота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