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2396A - 空调器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2396A
CN1932396A CNA200610154133XA CN200610154133A CN1932396A CN 1932396 A CN1932396 A CN 1932396A CN A200610154133X A CNA200610154133X A CN A200610154133XA CN 200610154133 A CN200610154133 A CN 200610154133A CN 1932396 A CN1932396 A CN 1932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ter
dust
cleaning brush
condition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41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2396B (zh
Inventor
涩谷真琴
梅中英之
长岛勤
杉山慎冶
近藤良平
织田正人
高桥知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Gener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Gener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968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8029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967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4056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0107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942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General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Gener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2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2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2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23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主机身的空调器中,主机身设有包括前面板(1001a)和上面板(1001b)的面板(1001),主机身结合了连接进风口(1002)和出风口(1003)的气道、空气过滤器(1004)、热交换器(1005)、风机(1006)、以及除尘装置(1007),除尘装置(1007)安装于空气过滤器(1004)的前面并且使其沿空气过滤器(1004)的表面往返移动,随着往返移动除尘装置(1007),使上面板(1001b)开启/闭合。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以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空调器,自动清除沉积在附加的除尘过滤器上的灰尘。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设有沿空气过滤器表面往返移动的除尘装置,以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器,通过减小用于运行除尘装置的空间能使其机身小型化。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以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器的结构,设有过滤器防脱开单元,用于精确保持空气过滤器,使得附加的除尘空气过滤器不会从过滤器导轨上脱开。
背景技术
空调器(室内机)设有用来除尘的过滤器,用于防止灰尘从进风口流入室内机。天长日久,灰尘积聚在过滤器中。因此,用户必须适时从室内机上拆下过滤器并进行清洁。
通常,由于空调器安装在房间高处,安装或者卸下过滤器的操作都比较麻烦。另外,定期清除沉积在过滤器上的灰尘的操作也很麻烦。所以,人们对清洁过滤器的操作总是避而远之。
然而,如果任由灰尘积聚在过滤器上,将减小空气流动速度,使得热交换的效率降低。另外,灰尘可能发霉,导致难闻的气味,或者吸附有会引起过敏症状的室内灰尘。因此,近年来,提出了一些具有清洁功能的空调器,能自动清除沉积在过滤器上的灰尘。
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空调器的实例。此空调器具有一种清洁装置,在使清洁装置与过滤器保持接触的同时,通过从过滤器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杆状清洁刷,刮去沉积在过滤器上的灰尘。
根据这种配置,因为沉积有灰尘的过滤器可以周期性地自动得到清洁,所以,使得用户一定程度上免除了拆卸操作和清洁操作的麻烦。
然而,上述常规空调器具有以下问题。第一个问题如下所述。专利文献1中的清洁装置,通过沿过滤器表面移动清洁刷来清除过滤器表面上的灰尘。然而,由于过滤器通常由相对柔韧的树脂制成,如果其表面受到清洁刷压迫,由于刷子的压迫作用力,过滤器会翘曲,使得刷子不能以一致的作用力压在过滤器表面上。这样,就不能可靠地刮掉灰尘。
第二个问题如下所述。在专利文献1披露的清洁装置中,清洁刷只是设置在过滤器表面上。由此,如果在驱动风机的同时进行清洁工作,由清洁装置刮下来的灰尘可能通过过滤器传送到热交换器一侧。所以,在驱动空调器的同时进行清洁操作是不适宜的。
此外,在常规空气清洁器或者空调器中,在其安装于高处的情况下,当卸下集有灰尘的过滤器进行清洁时,灰尘落到用户的脸上、身上、或者手上,使之变脏而不卫生。因此,有些常规空气清洁器或者空调器设有过滤器除尘装置,通过安装在过滤器前表面上操作的刷子,能够清洁过滤器而不用将其卸下,并且使过滤器保持清洁状态(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然而,上述过滤器除尘装置配置成在空气清洁器或者空调器的进风口与上述过滤器之间的空间中运行。这样出现的问题是增大了在垂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的尺寸,从而难以使其减小尺寸。
此外,在常规空调器中,随着风机驱动,从空调器前表面和上表面将室内的空气吸进空调器机身,通过空调器机身内沿过滤器导件(引导框)设置的空气过滤器除去灰尘,通过热交换器对除去灰尘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从形成在空调器机身下表面上的出风口排出到室内,空气过滤器装置具有一种设有防摩擦凸出的结构,防摩擦凸出或者形成在过滤器导件(引导框)上,或者形成在空气过滤器上,其允许简单的推动操作,并且减小振动噪声。
此外,用在前壳体上面内侧形成的压下凸出,压下被推进的空气过滤器的上端,使得空气过滤器不会碰撞在后壳体上面板形成的格栅框,格栅框上带有进风口。另外,在空气过滤器的上端形成凸出,因此,当将空气过滤器推进到空调器的最里面的部分时,空气过滤器的上端可以顺畅地插入(参见专利文献2)。
然而,例如,在各过滤器导件(引导框)的两端都进行固定,而没有在其中部位置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当插入空气过滤器时,空气过滤器强制地开启过滤器导件(引导框),使得过滤器导件(引导框)之间的间隔增大。结果,可能使空气过滤器从过滤器导件(引导框)脱开,并因此在用户进行空气过滤器安装时可能出现不良安装。
[专利文献1]
JP-A-2001-170430
[专利文献2]
JP-A-11-276827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能可靠地清除沉积在过滤器上的灰尘并储存这样清除的灰尘,而且,即使在运行空调器的同时,也能进行过滤器的清洁。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通过减少用于运行除尘装置的空间而使其机身小型化。
此外,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设有过滤器防脱开单元,用于精确地保持过滤器,使得空气过滤器不会从过滤器导轨上脱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下列多个特征。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身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机身壳体中容纳至少一个风机,以及
用于除尘的过滤器;用于除去沉积在过滤器上的灰尘的清洁部;以及用于向过滤器移动清洁部的移动单元,它们均结合在机身壳体中,其中,
清洁部包括:
清洁件,用于除去沉积在过滤器上的灰尘,以及
承压件,用来对应于清洁件挤压过滤器的背面。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主框架,布置成盖住风机,以及
过滤器支撑单元,用于支撑过滤器;引导框,具有用于清洁部的移动通道;以及清洁部移动单元,用于经由引导框移动清洁部,它们均结合在主框架中。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控制部,用于控制清洁部和清洁部移动单元,其中,
无关风机的操作状态,控制部对清洁部进行驱动。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或者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引导框设置成从机身壳体的上端延伸到其下端,以及
清洁部在引导框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往返移动。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本发明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清洁部移动单元包括由预定驱动单元驱动的传动带。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传动带在其两端由两个卷带盘卷紧,以及
通过卷带盘的往复转动,使清洁部往返移动。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本发明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分别作为分开部件的上面板、前面板、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其中,
这些面板中,至少前面板布置在主框架与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的前侧之上。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本发明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灰尘盒,用于在清洁部中积聚所清除的灰尘。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连通窗,用于除去积聚在灰尘盒中的灰尘。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身,设有面板,
空气过滤器和风机,结合在机身中,以及
除尘装置,安装在空气过滤器的前面,除尘装置沿空气过滤器的表面往返移动,其中,
随着往返移动除尘装置,使面板开启/闭合。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面板由除尘装置强制开启。
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面板设有枢轴件,用于使面板枢轴转动。
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面板设有连杆机构,用于迁移该面板。
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机身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机身壳体中容纳至少一个风机,
用于除尘的过滤器;用于去除沉积在所述过滤器上灰尘的清洁部;以及用于使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清洁部相对彼此移动的移动单元,它们均结合在机身壳体中,其中,
清洁部包括:清洁刷,用于清洁过滤器;灰尘盒,用于积聚灰尘;以及灰尘回收单元,用于将清洁刷捕获的灰尘回收到灰尘盒中。
根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清洁刷转动限制单元,当清洁刷在一个方向移动时,使清洁刷与过滤器接触,而当清洁刷在另一方向移动时,使清洁刷与过滤器分离以置于非接触状态,该清洁刷在灰尘盒内围绕预定转动轴可转动方式得到支撑。
根据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或者本发明第十五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灰尘回收单元布置在清洁刷的转动轨迹上,并且包括灰尘回收件,当清洁刷与过滤器分离时,使灰尘回收件与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清洁刷保持接触。
根据本发明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十六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灰尘回收件由弹簧常推向清洁刷。
根据本发明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或者本发明第十七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灰尘回收件包括斜刷,与清洁刷的返回转动方向成锐角接触。
根据本发明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至本发明第十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当清洁刷在另一方向移动时,由灰尘回收件使清洁刷保持在与过滤器分离的非接触状态。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至本发明第十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清洁刷局部地包括锁定面,以及
清洁刷转动限制单元包括:
锁定部,用于当清洁刷在一个方向移动时,通过使锁定部与锁定面接触,使清洁刷与过滤器保持接触,
锁定部解锁单元,用于当清洁刷在一个方向移动时,在终止位置处从锁定面解锁该锁定部,以及
锁定部锁定单元,用于当清洁部在另一方向移动时,在另一终止位置处使锁定部进入锁定面。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二十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锁定部可绕预定转动轴转动;
清洁刷和锁定部包括安装于其转动轴的凸轮;
锁定部解锁单元是第一凸轮推件,用于在预定方向通过凸轮分别使清洁刷和锁定部转动,因而,当清洁刷在一个方向移动时,在终止位置处,锁定部首先转动,以使其从锁定面解锁,以及
清洁刷转动,使其与过滤器分离。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二十方面或者本发明第二十一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锁定部锁定单元是第二凸轮推件,用于在另一预定方向上通过安装于清洁刷转动轴的凸轮使清洁刷转动,因而,当清洁刷在另一方向移动时,在终止位置处,
使清洁刷恢复到与过滤器接触的状态,以及
使锁定部与锁定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二十方面至本发明第二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机身壳体包括:过滤器支撑单元,用于支撑过滤器;以及引导框,具有用于清洁部的移动通道;
锁定部解锁单元与锁定部锁定单元之一布置在过滤器侧;以及
锁定部解锁单元与锁定部锁定单元中的另一个布置在引导框的用于清洁部的移动通道侧。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二十方面至本发明第二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构成锁定部解锁单元的第一凸轮推件,以及构成锁定部锁定单元的第二凸轮推件,各自是以高一个台阶形成使得各凸轮攀升的凸台。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五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身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机身壳体中容纳至少一个风机,
空气过滤器,由过滤器导轨可拆卸方式支撑,过滤器导轨结合在机身壳体中,以及
过滤器防脱开单元,使得空气过滤器安装时不会脱开。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六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五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各过滤器导轨在其两端由机身壳体进行支撑。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七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五方面或者本发明第二十六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过滤器防脱开单元包括:
导轨肋,连续方式形成在各过滤器导轨上,以及
过滤器肋,与导轨肋对应地形成在空气过滤器上。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八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五方面或者本发明第二十六方面的空调器,其中,
过滤器防脱开单元是壳体肋,该壳体肋从机身壳体凸出以与过滤器导轨相对应,并且紧靠在过滤器导轨上。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用过滤器承压板挤压过滤器的背面,所以,能使清洁件与过滤器可靠接触,并且可以防止由清洁件刮下的灰尘通过过滤器到达热交换器。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通过引导框使清洁部移动,所以,可以使清洁部平稳地移动并带有较小的扭矩,从而降低部件成本。另外,可以增强机身壳体的刚性,从而改善装配能力。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用承压板挤压过滤器的背面,所以,灰尘不会穿过过滤器到达热交换器。为此,即使空调器处于运行中,也可以进行过滤器清洁。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使清洁部在机身壳体的上端(上进风口)与下端(前进风口)之间垂直移动,所以,与使清洁部水平移动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清洁部的形状。另外,可以增加单次所能清洁的区域,从而缩短驱动时间。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清洁部移动单元构造成传动带系统,所以,与例如齿轮传动系统相比,可以使清洁部移动单元小型化。另外,由于传动带不容易传递振动,所以可以减小运行噪声。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通过将其两端卷紧在卷带盘上对传动带进行驱动,与例如链齿轮系统不同,传动带要处理的区域可以较小,从而可以避免皮带强度的波动。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主框架可以作为机身壳体面板的一部分,而各面板可以单独制造。为此,与常规整体式面板相比,可以降低模具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设置了灰尘盒,用于积聚所清除的灰尘,使得所清除的灰尘可以安全地储存。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不用拆下灰尘盒,通过连通窗就能安全并清洁地除去收集在灰尘盒中的灰尘。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随着往返移动除尘装置而使面板开启/闭合,所以,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能通过减小用于运行除尘装置的空间,使其机身小型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清洁刷除去的灰尘能可靠地回收到灰尘盒中。因此,能防止由于灰尘散布到外面而污染机身壳体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清洁刷构造成转动式,使其在一个方向移动时保持与过滤器接触,反之则与之保持非接触状态。因此,可以有效清除沉积在过滤器上的灰尘。这样,能防止所清除的灰尘再次沉积在过滤器上。
根据本发明第十六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只要清洁部进行一次往返,沉积在清洁刷上的灰尘就被灰尘回收刷回收,所以,借助于干净的清洁刷能使过滤器始终是清洁的。另外,不会使清洁刷的清洁能力降低,因而可以使清洁刷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第十七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灰尘回收件由弹簧常推向清洁刷,所以,借助于恒定的作用力,使灰尘回收刷常压靠在清洁刷上。这样,能更可靠地回收灰尘。
根据本发明第十八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灰尘回收刷是一种斜刷,与所述清洁刷的返回转动方向成锐角接触。所以,当将清洁刷引导进入灰尘盒中时,刮下的灰尘不会泄露到外部。当清洁刷再次回到外面时,能用灰尘回收刷可靠地刮下灰尘,使得灰尘被可靠地收集在灰尘盒中。
根据本发明第十九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用灰尘回收件使清洁刷的一部分保持在非接触状态,而不用设置任何复杂的机构,所以,可以保持清洁刷,从而提供良好的装配能力和制备能力。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至二十三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设置清洁刷转动限制单元,用于限制清洁刷的转动,当清洁刷移动接触过滤器时,可以使其与过滤器可靠地接触,以及,当清洁刷移动到终止侧时,能强制使其转动,以使清洁刷与过滤器不接触。
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由于各凸轮推件是凸起,随着清洁部移动,通过简单结构就能使清洁刷可靠地转动,因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过滤器防脱开单元,用于避免空气过滤器在安装时脱开,即使各过滤器导件在其两端加以固定,而在其中间位置没有固定,当将空气过滤器插入时,空气过滤器不会强制开启过滤器导件,因而,不会增大过滤器导件之间的间隙。结果,空气过滤器不会从过滤器导件上脱开。据此,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能避免用户进行空气过滤器安装时不良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分解透视图;
图2是上述空调器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上面板抬起结构的实例的剖视图;
图4是过滤器的透视图;
图5是空调器处于卸掉前面板和上面板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主框和灰尘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主框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8是引导框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是盒安装件与过滤器承受板的安装方式的透视图;
图10是盒安装件与灰尘盒的安装方式的透视图;
图11是过滤器承受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12A是灰尘盒的分解透视图,而图12B是刷子和锁定部的锁紧状态的参考透视图;
图13是灰尘盒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4A是用于说明过滤器清洁过程的图,而图14B是在过滤器清洁期间刷子移动的示意图;
图15A是用于说明过滤器清洁过程的图,而图15B是过滤器清洁期间刷子移动的示意图;
图16A是用于说明过滤器清洁过程的图,而图16B、图16C是过滤器清洁期间刷子移动的示意图;
图17A是用于说明过滤器清洁过程的图,而图17B至图17D是过滤器清洁期间刷子移动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空调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图19A是其第一剖视图,而图19B是其要部的放大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剖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剖视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图22A是其第一剖视图,而图22B是其要部放大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剖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剖视图;
图2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第三实施方式要部的图,图25A是分解透视图,而图25B是图示上面板的第一联接片和第二联接片后侧要部的透视图。
图26A是除去上面板和空气过滤器状态的透视图,而图26B是除去上面板和空气过滤器状态的俯视图;
图27A是正在安装空气过滤器状态的透视图,而图27B则是安装好空气过滤器状态的透视图;
图28A和图28B是空气过滤器顶端带有倾角实例的透视图;
图29A和图29B分别是空气过滤器的顶端弯曲成凸起形状的实例的透视图;
图30是空气过滤器要部的透视图;
图31A和图31B是分别固定于引导框的导轨肋要部的透视图;
图32A和图32B是固定于上面板的壳体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空调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该空调器的纵向剖视图。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此空调器的机身壳体1包括:用固定螺丝(未示出)固定于墙壁的背板110、基板11、上面板12、前面板13、右侧面板14、以及左侧面板15。所有这些部件都是合成树脂的模塑预吹塑制品(molded problower)。机身壳体结合有作为风机的横向气流风机2、热交换器3、排水盘4等。
基板11用一对左右侧板(未示出)固定于背板110,该左右侧板形成为从热交换器3两侧垂向墙壁。在侧板之间,支撑横向气流风机2和热交换器3。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3包括三个热交换器单元3a至3c,其组装成接近Λ形状,并且布置成在横向气流风机2上表面上展开。
在基板11中形成排水盘111。排水盘111起到收纳由在后侧的热交换器单元3c产生的冷凝水的作用。此外,在基板11后壁的下端口处,形成容纳部112,以容纳各种管路和电线。
上面板12固定于基板11的上端。上面板12通过从其后端凸出的凸块(未示出)可拆卸地固定在基板11上。上面板12延伸到前面板13的顶端,成圆弧形,使得上面板12的末端侧位于热交换器3上方。
上面板12具有在其整个表面上形成的进风口121。尽管没有示出,但进风口121具有模塑成框架形状的格栅。该框架是可拆卸的,并且其形状是可以任意选择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面板12内侧,预先形成用于移动下文描述的灰尘盒300的通道。另外,从图3可以看到,可以设置升降单元122,以在移动灰尘盒300时抬起上面板12,从而保证灰尘盒300的通道。升降单元122优选为缩放仪形式,由例如组合成X形的两个臂杆123组成。
前面板13固定于基板11的下端。使前面板13的上端卡紧于上面板12的下端,而前面板13的后端则通过卡紧凸块(未示出)可拆卸地固定于基板11。
驱动单元5嵌置于基板11的右侧板。驱动单元5具有电气设备盒(未示出),其中结合有适合于此空调器的控制单元、电源装置等。右侧面板14固定于右侧板,以隐藏驱动单元5。同样地,左侧面板15固定于基板11的左侧板。
在基板11的下表面上,形成出风口113,用于排出来自横向气流风机2的空气。出风口113设有用于控制空气排放量及方向的导向叶片114、左/右风向板115、以及上/下风向板116。
从图2可以看到,在上面板12的进风口121与热交换器3之间,布置用于保持过滤器6的主框架200,过滤器6用于清除流向热交换器3的空气中所包含的灰尘。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过滤器6,设置两个过滤器,其中第一过滤器覆盖热交换器3的右半部,而第二过滤器覆盖热交换器3的左半部。然而,由于各过滤器6、6具有相同的结构,下面只说明其中之一,并省略对另一个的说明。
从图4可以看到,过滤器6包括:过滤器框61,形成为具有预定宽度的框形;以及,过滤器片62,被过滤器框61环绕,并具有规则方式形成的网眼。过滤器框61和过滤器片62可以用合成树脂整体方式模塑,但也可成形为单件再进行组合。
过滤器6由基础树脂如聚丙烯制成。基础树脂优选掺杂有抗静电剂如conblowerive树脂。具体地说,这是要防止因电荷吸附灰尘,因为过滤器6由于其与清洁刷330的摩擦很容易带电,尼龙制成的清洁刷330用于下文描述的灰尘盒300。此外,基础树脂可以掺杂有杀真菌剂和抗菌剂。
过滤器框61中,平行于灰尘盒300移动方向的过滤器框61a、61b具有第一引导凸起63、63,起到一个引导单元的作用,用于使灰尘盒300的刷子移动到预定位置。各第一引导凸起63、63是凸轮推件,用于使固定于灰尘盒300的清洁刷330转动,并且具有斜面63a,用于转动下文描述的凸轮。
参照图5和图6,主框架200具有引导框210,各自形成为沿热交换器3表面的圆弧形。分别地,引导框210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水平横梁件201相互连接。
如图7的放大图所示,各引导框210具有过滤器支撑槽211,用于可拆卸地支撑过滤器6。过滤器支撑槽211形成在各引导框210的侧面。过滤器支撑槽211在其一端具有插入进口211a,用于插入过滤器6。
图8是引导框210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引导框210结合有移动单元,用于驱动下文描述的灰尘盒300。
移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230,其受驱动单元(未示出)控制;传动带240,用于向灰尘盒300传送驱动电机230的旋转驱动力;以及,盒安装件250,连接在传动带240上,以安装灰尘盒300。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带240设置在三个引导框210中位于两侧的各引导框上。中央引导框210上只设置盒安装件250,盒安装件250沿下文描述的移动通道212自由地移动。
对于三个引导框210,只为其中的一个(本实施方式中在图6右侧)提供驱动电机(齿轮电机)230,并且该驱动电机容纳在专用齿轮箱231中。通过受轴套232保护的驱动轴(未示出),使驱动电机230与各引导框210的齿轮箱231相连接。
齿轮箱231容纳两个卷带盘(take-up reel)234、235,卷带盘连接到驱动电机230的驱动齿轮233上。在本方实施方式中,通过预定的中间齿轮,使卷带盘234、235在相同的方向转动。
从图8可以看到,在引导框210内,与过滤器支撑槽211分开,设置用于传动带240的移动通道212。移动通道212的内部形成为环圈形,分隔壁213夹在其间。传动带240布置在移动通道212中。
传动带240的端部分别用卷带盘234、235固定。例如,通过使卷带盘234、235转动,将传动带240从一个卷带盘234缠绕到另一个卷带盘235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传动带240的不暴露及静音和维护需要,采取了用两个卷带盘234、235将其两端都固定住的皮带传动系统。然而,例如,也可以采用链条传动系统或者齿条和小齿轮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可以根据任意一种要求的规格进行选择。
根据这样一种配置,由于主框架200构成机身壳体1的面板的一部分,与常规的整体式面板相比,各面板件可以分开方式模塑。这样,可以使所使用的模具小型化,并且可以降低其制备成本。
参照图9和图10,盒安装件250形成为平板状体。盒安装件250的基面整体方式固定在传动带240上。各引导框210均设有盒安装件250。然而,特别地,安装于中央引导框210的盒安装件250(图9),因为要靠其自身支撑两个灰尘盒300,所以,与其他盒安装件250相比,形成为具有的板厚度更大。
在盒安装件250的上端(与热交换器3相反的一侧),形成引导槽251,通过引导槽251引导在灰尘盒300两端形成的凸台311。引导槽251是凹槽,使其从上端向内凹进。为了防止该处所引导的凸台311脱离,凹槽形成为倒L形。
在盒安装件250中形成卡紧孔252,安装在灰尘盒300上的锁定单元的锁定凸块327、327插入卡紧孔252中。卡紧孔252是在盒安装件250侧面上形成的通孔。当将锁定凸块327、327插进通孔时,使灰尘盒300固定。
还参照图7,在盒安装件250的基面(在热交换器3侧)处形成卡紧部253,其卡紧下文描述的过滤器承受板400。卡紧部253包括卡紧孔254、254,形成在过滤器承受板400侧面上的两个卡紧凸块430、430插入卡紧孔中。安装于卡紧孔254、254的过滤器承受板400,可以随灰尘盒300同步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9中图示的中央盒安装件250在其左右侧面设有卡紧部253,中央盒安装件250支撑左右两个灰尘盒300。根据具体要求可以任意改变卡紧孔254的数量和形状。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各引导框210的上端,形成第二引导凸起260,起到另一引导单元的作用。第二引导凸起260以及先前描述的过滤器6中的第一引导凸起63、63构成用于引导灰尘盒300移动的引导面,在预定方向移动容纳在灰尘盒300中的清洁刷330。
下面,参照图11和图13,说明过滤器承受板400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承受板400通过盒安装件250支撑在引导框210、210之间,以及,为各过滤器在两个位置处放置过滤器承受板400。然而,由于两个过滤器承受板具有相同的配置,所以,只对其中之一进行说明,而不再说明另一个。
过滤器承受板400是横跨在引导框210、210之间的方基板410和整体方式安装在基板410上的承受板体420,以承接过滤器6的背面。
基板410在其表面侧凹进,并且分隔成三个纵向延伸的容纳部410a至410c。中央容纳部410c设有承受板体420。容纳部410a、410b各自设有卡紧凸块430,用于将过滤器承受板410安装到盒安装件25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侧各在两点(亦即共计在四点)处设置卡紧凸块430。各卡紧凸块430在其顶端设有卡紧凸起431,将卡紧凸起插进卡紧孔254中。基板410在其两侧具有开口412,用于向基板410的侧面导出卡紧凸块430的顶端431。
承受板体420具有与过滤器6的背面相接触的承受面421。在各承受面421之间,形成承受槽422,用于承接过滤器框61。如图13所示,承受面421与安装在灰尘盒300上的清洁刷330相对地布置,并且是一个平面,承受被清洁刷330压迫的过滤器6。
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承受板体420隔过过滤器6与清洁刷330相对地布置,但也可以布置成在移动方向上游侧和/或下游侧压靠清洁刷330。只要承受板体420能吸收清洁刷330的压迫力,可以将承受板体420布置在任意位置。此外,在过滤器承受板420侧,也可以布置刷子,以去除沉积在过滤器6背面的灰尘。
下面,参照图12A、图12B和图13,说明灰尘盒300的结构。为布置在引导框210、210之间的两个过滤器6、6的每一个各自安装灰尘盒300。由于两个灰尘盒300具有相同的结构,下面只给出一个灰尘盒300的说明。
灰尘盒300包括:盒体310,在其上下两个表面上开口;上面板320,用于罩住盒体310的上开口;以及,清洁刷330,可接触方式布置在过滤器6的表面上。整个灰尘盒300形成为横跨在引导框210、210之间的方形。
盒体310形成为筒体,其上下表面和两端均开口。在其内壁之一上,布置灰尘回收刷340,用于刮下沉积在清洁刷330上的灰尘。灰尘回收刷340具有刷架341,绕预定的水平转动轴343可转动方式支撑。刷体342整体方式形成在刷架341上。
如图13所示,刷架341形成为分段梯形形状。刷架341设有刷面345,成沿着清洁刷330转动轨迹的圆弧形状。刷体342形成为带有成斜角植入的刷毛的斜刷(未示出),并且在图13中右斜向上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件344安装在刷架341的水平转动轴343上。因此,通常以一致的作用力由弹簧将灰尘回收刷340推压向清洁刷330。
根据这种配置,当使清洁刷330转动而靠近灰尘回收刷340时,使灰尘回收刷340与清洁刷330对角方式接触。于是,通过灰尘回收刷340,能可靠地回收沉积在清洁刷330上的灰尘。此外,由于刷架341是在内部受弹簧推压的,所以,当一定的作用力施加于其上时,使灰尘回收刷340克服来自刷架341的弹簧作用力而脱离。以这种方式,清洁刷330可以平稳地返回初始位置。
参照图10,在盒体310纵向侧面,使凸台311凸出,凸台311受盒安装件250中形成的引导槽251引导。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台311由柱状凸起形成。
沿着盒体310上表面,上面板320形成为方的,并且截面为形,并且安装在盒体310上,使得上面板320可以绕安装于其一端的水平转动轴321开启/闭合。
在上面板320的自由端侧,用于将上面板320钩住的钩子329形成在在盒体310上。在板的一端,对钩子329各设钩环328,使其扣紧在盒体310上。以这样一种方式,即将钩环328扣紧在盒体310上,来限制上面板320的开启/闭合。
在上面板320的中央,形成连通到盒体310中的连通窗322。连通窗322是开口窗,用于回收积聚在盒体310内的灰尘,而不用开启上面板320。将例如清洁器的吸嘴通过此窗口插入,可以容易地回收积聚在盒体310内的灰尘。此外,在上面板320上,还形成检查窗323、323,用于检查盒体310内灰尘的状态。各检查窗323用透明盖324封闭。
上面板320在左侧和右侧设有锁定片325、325,用于将灰尘盒300锁定在盒安装件250上。锁定片325可滑动方式安装在容纳区326中,容纳区326通过使上面板320局部凹进而形成。如图10所示,将在锁定片325末端处的锁定凸块327插进盒安装件250的卡紧孔252中。
还参照图13,清洁刷330安装于上面板320,用来刮下沉积在过滤器6表面上的灰尘。清洁刷330具有刷架331,刷架331在预定的水平转动轴333上可枢轴方式转动。在刷架331的刷面334上,布置刷体332。
刷架331形成为半圆筒形状,并且在水平转动轴333上可枢轴方式转动,转动轴333设置在上面板320内侧。与过滤器6相对的刷架331的表面(刷面334)形成为圆弧形。在刷架331的纵向侧面上,形成有锁定面336,由下文描述的锁定部350进行锁定。刷架331的水平转动轴333设有凸轮335,用于强制方式转动刷架331。
在本实施方式中,刷体332是直毛刷,其中使刷毛几乎垂直地植在片状基板上,并且通过例如粘合剂整体方式结合在刷面334上。
参照图12B,清洁刷330设有锁定部350,用于在灰尘盒300移动时限制清洁刷330的转动。锁定部350相邻于刷架331的侧表面布置,并且设有沿刷架331的锁定面336卡紧的锁定凸面351。
锁定部350设置成可绕预定的水平转动轴352转动。水平转动轴352整体方式设有凸轮353,用于使锁定部350转动,以释放其转动限制。水平转动轴352设有弹簧354,用于持续逆时针方向弹簧推压锁定部350。
下面,给出灰尘盒300与过滤器承受板400安装过程的说明。首先,将过滤器承受板400布置在引导框210、210之间。将其卡紧凸块430被插进卡紧孔254中。然后,滑动安装在过滤器承受板400上的卡紧凸块430,使得其顶端插进卡紧孔254。这样,将过滤器承受板400整体方式固定在盒安装件250上。
接着,将过滤器6安装到引导框210、210上。沿着过滤器支撑槽211,将过滤器6的末端从插入进口211a插入引导框,直到其不能移动。这样,使过滤器6横跨在引导框210、210之间,从而,用过滤器6盖住热交换器3的前表面。
接着,安装灰尘盒300。如图6所示,使用预先装配好的灰尘盒300,将形成在其两侧的凸台311沿着盒安装件250的引导槽251插入,直到其暂时固定在盒安装件250上。
如图10所示,滑动安装在上面板320上的锁定部325,使得锁定凸块327插入盒安装件250的卡紧孔252。这样,在灰尘盒300两端放在盒安装件250、250上的状态下,使灰尘盒300固定。
下面,参照图14至图17,给出过滤器清洁过程实例的说明。首先,例如,当用户按压在操作面板如遥控器上形成的手动清洁按钮时,控制单元(未示出)收到进行清洁步骤初始化的命令。
当控制单元收到关于初始化的命令时,确定灰尘盒300是否已移到下端位置。如果灰尘盒300不在初始位置,则对驱动电机230进行驱动,通过传动带240使灰尘盒300移到下端位置。可以使用目标传感器检测下端位置,但也可以通过检测驱动电机230中的碰撞进行检测。
一旦初始化完成,则使驱动电机230反向转动。这样,通过传动带240,使灰尘盒300和过滤器承受板400开始沿引导框210移动。
此时,如图14B所示,从灰尘盒300的下表面凸出的清洁刷330移动,同时与过滤器6的表面保持接触,并刮下沉积在过滤器6上的灰尘。在过滤器6的背面,过滤器承受板400与清洁刷330相对地布置。这样,过滤器6受到清洁刷330的压迫,并且避免脱开。
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当灰尘盒300移动到上端附近时,使锁定部350的凸轮353与在引导框210端部形成的第二引导凸起260接触,并且在释放方向转动。这样,导致清洁刷330处于允许其自由转动的状态。
在如图3所示的上面板12与主框架200之间通过用升降单元122升起上面板12建立移动通道的情况下,根据灰尘盒300的移动,驱动升降单元122来抬起上面板12,从而保证移动通道。
当灰尘盒300在释放的状态下进一步移动时,如图16B所示,借助于第二引导凸起260,使安装在清洁刷330水平转动轴333上的凸轮335抬起。于是,向灰尘回收刷340强制移动清洁刷330。
如图16C所示,当灰尘盒300移动到上端位置时,通过凸轮335使清洁刷300抬起,同时与灰尘回收刷340接触。此时,通过灰尘回收刷340刮下沉积在清洁刷330毛尖上的灰尘。
当灰尘盒300达到引导框210的上端时,使驱动电机230反向转动。据此,灰尘盒300将沿引导框210返回到初始位置(下端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7B所示,使灰尘盒300内的清洁刷330回到其抬起的状态,亦即,不与过滤器6接触。为此,能可靠地避免被清洁刷330回收的灰尘再次沉积到过滤器6上。在灰尘盒300内形成凸轮限制平面,锁定部350的凸轮353位于其上并与之相毗邻,使得凸轮353不会从图17B所示的凸轮位置进一步逆时针转动。
当灰尘盒300达到引导框210的下端附近时,如图17C所示,由于清洁刷330的凸轮335沿过滤器框61的第一引导凸起63逆时针转动,清洁刷330逆时针转动,使得刷体332向过滤器6移动。
当灰尘盒300进一步移动,如图17D所示,清洁刷330返回到以几乎直角与过滤器6接触的位置。同时,随着清洁刷330的转动,使锁定部350抬起,因而,通过弹簧推动,再次由清洁刷330的锁定面336将锁定部350锁定。这样,锁定清洁刷330的转动。
作为连续执行上述一系列操作的结果,将沉积在过滤器6上的灰尘捕获在灰尘盒300中,从而完成过滤器的清洁。这样,只要灰尘盒300往返一圈,沉积在清洁刷330上的灰尘就被灰尘回收刷340回收。为此,可以使清洁刷一直保持清洁。另外,可以使清洁刷小型化,从而可以降低其制备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灰尘盒300往返一圈进行过滤器清洁。然而,毋庸置言,需要时,也可以使灰尘盒300往返两圈或者三圈。
此外,在用灰尘盒300支撑过滤器6的前表面,并且用过滤器承受板400支撑其后表面的情况下,进行此过滤器清洁,使得灰尘不会通过过滤器6向热交换器3传播。因此,即使空调器处于工作时,也能进行过滤器清洁。
在回收积聚在灰尘盒300内的灰尘的过程中,通过将清洁器的吸嘴插进在上面板320中形成的连通窗322中,可以安全并且卫生地取出灰尘。此外,通过松开上面板320的钩子329,可以开启上面板320来擦拭灰尘盒300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密封壁式空调器对机身壳体1进行了说明。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灰尘盒也可以应用于普通壁挂式空调器,因而,机身壳体的配置可以根据所要求的规格任意选择。
(第二实施方式)
此外,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第二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图19A是其第一剖视图,而图19B是其要部的放大图。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剖视图。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剖视图。图2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图22A是其第一剖视图,而图22B则是其要部的放大图。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剖视图。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剖视图。图2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要部的图;图25A是分解透视图,而图25B是上面板的联接销固定部的后侧要部的透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具有设有面板1001的主机身,面板1001包括前面板1001a和上面板1001b,主机身结合有以下部件:气道,连接进风1002和出风口1003;空气过滤器1004,用于除去从进风
1002吸入的空气灰尘;热交换器1005,用于对除去灰尘的清洁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风机1006,用于向出风1003供应经过热交换的空气。
除尘装置1007安装在空气过滤器1004的前面。除尘装置沿空气过滤器的表面往返移动,以除去沉积在空气过滤器1004上的灰尘。除尘装置1007由与之相联接的驱动电机1007a驱动。
随着运行除尘装置1007,将与除尘装置1007接触的上面板1001b强制方式向外开启。通过在进风口1002两侧形成的导件1008,使除尘装置平稳运行。此外,由于自重使上面板1001b从强制开启位置返回初始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单独设置驱动装置,用于强制向外开启上面板1001b,以及,使其返回初始位置。
在这种配置中,与使除尘装置1007往返移动而不与上面板1001b接触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用于运行除尘装置1007的空间。这有助于缩小空调器的外形尺寸。
上面板1001b既不通过与除尘装置1007接触而强制向外开启,也不靠其自重而返回。如图19和图20的虚线所示,通过与驱动电机1012联动,也能使上面板1001b开启/闭合。
现在,参照图18至图21,给出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配置和操作的说明,其中,与除尘装置1007接触时,强制向外开启上面板1001b。
从作为第一状态的图19A可以看到,除尘装置1007构造有从空气过滤器1004到除尘装置1007壳体外面的尺寸A。除尘装置1007容纳在从空气过滤器1004到前面板1001a的尺寸B的范围内,与空气过滤器1004前面的下端相对,成“尺寸A<尺寸B”的关系。
将上面板1001b改为,使得其通过枢轴件1009可以枢轴转动。
此外,以“尺寸C<尺寸A”的关系,将上面板1001b安装在空调器的上部,其中C表示上面板1001b与空气过滤器1004之间的间距。
在这种配置中,与不和上面板1001b接触而使除尘装置1007往返移动的情况相比,可以使间距C减小如除尘装置1007那么多。这有助于缩小空调器的外形尺寸。
另外,在通过驱动电机1007a驱动除尘装置1007,以在使上面板1001b枢轴转动时将其强制向外开启的情况下,需要足够的驱动作用力,以克服其自重而强制开启上面板1001b。因此,为了增加驱动作用力,可以借助于推动弹簧1011向上推动上面板1001b。
具体地,如图18和图19B所示,构造枢轴件1009,使得支撑轴1009b从连续形成在上面板1001b前端两侧的凸缘1009a凸出,使得除尘装置1007不与之接触。通过在支撑轴1009b附近的凸出弹簧推动销1009c支撑的推动弹簧1011,可以推动上面板1001b,如图19A中用虚线箭头a所示。
通过驱动电机1007a驱动除尘装置1007,使其从作为第一状态标示在图19A中的位置开始向作为第二状态标示在图20中的位置运行。于是,使除尘装置1007的一部分与上面板1001b接触,从而克服自重,以图20中所标示的移动量h1,将上面板1001b强制向外开启。
除尘装置1007受到驱动电机1007a的进一步驱动,使其从上述第二状态的位置向图21中标示为第三状态的位置运行。这样,通过除尘装置1007,以图21中所标示的移动量h2,将上面板1001b强制向外开启。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移动量h2<移动量h1”的关系。以这种方式,借助于简单的有成本效益的结构,其中通过枢轴件1009使上面板1001b枢轴转动,将上面板1001b强制开启到图20中标示为第二状态的位置,随后,由于其自重返回到图21中标示为第三状态的位置。
如上所述,使除尘装置1007从第一状态运行到第三状态,并同样使除尘装置1007从第三状态返回到第一状态。通过这样的除尘装置往返移动,可以使空气过滤器1004的整个表面细致地除尘。
此外,当除尘装置1007已经从第三状态返回到第一状态时,由于自重,使上面板1001b返回到如图19A所标示的平常位置。这减小了空调器的垂向尺寸,并有助于使其小型化。
(第三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8和图22至图25,给出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配置和操作的说明,其中,与除尘装置1007接触而强制向外开启上面板1001b。
从作为第一状态的图22A可以看到,除尘装置1007构造有从空气过滤器1004到除尘装置1007壳体外面的尺寸A。除尘装置1007容纳在从相对的空气过滤器1004到前面板1001a的尺寸B的范围内,与空气过滤器1004前面的下端相对,成“尺寸A<尺寸B”的关系。
将上面板1001b改为,使得通过设置在上面板1001b两侧的连杆机构1010可以垂直迁移,因而,除尘装置不与之接触。
此外,以“尺寸C<尺寸A”的关系,将上面板1001b安装在空调器的上部,其中C表示上面板1001b与空气过滤器1004之间的间距。
在这种配置中,与不和上面板1001b接触而使除尘装置1007往返移动的情况相比,可以使间距C减小如除尘装置1007那么多。这有助于缩小空调器的外形尺寸。
另外,在通过驱动电机1007a驱动除尘装置1007,从而在使上面板1001b迁移时将其强制向外开启的情况下,需要足够的驱动作用力,以克服其自重而强制开启上面板1001b。因此,为了增加驱动作用力,可以借助于推动弹簧1011向上推动上面板1001b。
具体地,如图22B所示,在上面板1001b的两侧,构造连杆机构1010,包括:第一连杆1010a,在其两端设有第一联接销1010c和第一滑动销1010e;第二连杆1010b,在其两端设有第二联接销1010f和第二滑动销1010d;枢轴件1010h,用于使第一连杆1010a与第二连杆1010b彼此间枢轴转动;以及,滑动槽1010g,用于支撑第一滑动销1010e,使其可来回滑动。在这样一种结构中,借助于在第一滑动销1010e与第二联接销1010f之间伸长的推动弹簧1011,如图22B中虚线箭头b所示,可以推动第一滑动销1010e和第二滑动销1010d,从而向上推动上面板1001b。
通过驱动电机1007a驱动除尘装置1007,使其从作为第一状态标示在图22A中的位置开始向作为第二状态标示在图23中的位置运行。于是,使除尘装置1007的一部分与上面板1001b接触,从而克服自重,以图23中所标示的移动量h3,将上面板1001b强制向外开启。
除尘装置1007受到驱动电机1007a的进一步驱动,使其从上述第二状态的位置向图24中标示为第三状态的位置运行。这样,通过除尘装置1007,以图24中所标示的移动量h4,将上面板1001b强制向外开启。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移动量h3<移动量h4”的关系。迁移上面板1001b的连杆机构1010在结构上比第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枢轴件1009更复杂。然而,将上面板1001b强制开启到图23中标示为第二状态的位置,随后,继续向外开启到图24中标示为第三状态的位置。上面板1001b的这种移动看起来更佳。
如上所述,使除尘装置1007从第一状态运行到第三状态,并同样使除尘装置1007从第三状态返回到第一状态。通过这样的除尘装置往返移动,可以使空气过滤器1004的整个表面细致地除尘。
此外,当除尘装置1007已经从第三状态返回到第一状态时,由于自重,使上面板1001b返回到如图22A所标示的平常位置。这减小了空调器的垂向尺寸,并有助于其小型化。
另外,如图22至图24所示,连杆机构1010布置在上面板1001b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位。这样,可以迁移并且稳定地支撑上面板1001b。
此外,在图25A所示上面板1001b的后表面上,从图25B观看,分别地,设置对应于第一联接销1010c的第一联接片1001c,以及对应于第二滑动销1010d的第二联接片1001d。第一联接销1010c与第一联接片1001c枢轴方式联接,而第二滑动销1010d与第二联接片1001d滑动方式联接,从而,可以垂直地迁移上面板1001d。
(第四实施方式)
此外,水平横梁件2201连接引导框2210的各上端,水平横梁件2201在顶端侧具有过滤器支撑部2202,用于保持空气过滤器2006的顶端2064,该顶端从插入进口2211a插入,并且使其沿与空气过滤器2006两侧相对应的过滤器导轨2211推进。为了可以顺畅地引导并保持空气过滤器2006的顶端2064,即使空气过滤器2006的顶端2064变形后也不会使其卡住或者脱开,过滤器支撑部2202设有引导单元2100,如图26A、图26B和图27A、图27B所示,引导单元2100具有与空气过滤器2006整个宽度对应的倾角θ,以引导空气过滤器2006进入主框架2200的内部。
例如,如图26B所示,引导单元2100具有形成为<形的框架导件2203,在平面中观看,框架导件2203的前端具有倾角θ,作为用于连接主框架2200上端的横梁件2201的过滤器支撑部2202,与空气过滤器2006的顶端2064相对应。
这样,如图27A所示,当将空气过滤器2006从插入进口2211a插入并且沿过滤器导轨2211推动时,即使其顶端2064稍许变形,如图27B所示,借助于框架导件2203,在使顶端2064从两侧开始到中心的区域顺序地弹性变形的同时,顺畅地引导空气过滤器2006,并将其安装进过滤器支撑部2202中。
作为引导单元2100的另一实例,如图28A和图28B所示,可以是具有倾角θ的过滤器导件2065,倾角θ在空气过滤器2006宽度方向上从两端向空气过滤器2006顶端2064的中心倾斜,以引导空气过滤器2006进入主框架2200的内部。
这样,当引导空气过滤器2006的顶端2064进入横梁件2201的过滤器支撑部2202时,即使顶端2064稍许变形,由于使在空气过滤器2006顶端2064处形成的过滤器导件2065与框架导件2203接合,所以,在通过框架导件2203使顶端2064顺序弹性变形的同时,顺畅地引导空气过滤器2006,并将其安装到过滤器支撑部2202中。
具体地,作为引导单元2100,用于引导空气过滤器2006顶端2064进入横梁件2201的过滤器支撑部2202(即主框架2200上端内部),以优选的形状使上述过滤器导件2065和框架导件2203彼此结合,使得空气过滤器2006的顶端2064可以被更顺畅地引导进入过滤器支撑部2202。
此外,如图29A和图29B所示,引导单元2100可以是这样一种过滤器导件2065,其带有从空气过滤器2006两侧到其顶端2064中心的弯曲成凸形的区域。
顺便提及,尽管没有示出,但弯曲的过滤器导件2065,也可以从其两侧向其中心弯曲成凹形。
这样,由于在上述情况下过滤器导件2065具有与空气过滤器2006整个宽度相对应的倾角θ,过滤器导件2065可以更顺畅地与框架导件2203相接合。为此,通过框架导件2203,在使从空气过滤器2006两侧到其顶端2064中心的区域顺序弹性变形的同时,更顺畅地引导空气过滤器2006,并将其安装到横梁件2201的过滤器支撑部2202中。
具体地,除了由上述的过滤器导件2065获得的优点之外,使框架导件2203和过滤器导件2065以其优选的形状彼此结合,使得空气过滤器2006的顶端2064,可以更顺畅地被引导进入过滤器支撑部2202(其构成主框架2201上端处的内部)。
在这种情况下,对设有过滤器导轨2211的引导框2210在两端进行支撑,因而,在安装空气过滤器2006时,过滤器防脱开单元对由于中心区域处的强制延伸所造成的过滤器导件2065变形加以限制,从而避免使空气过滤器2006从过滤器导轨2211上脱开。
过滤器防脱开单元,其限制引导框2210超过预定量的变形,从而避免空气过滤器2006在其安装过程中脱开,作为一种实例,如图31所示,过滤器防脱开单元包括:导轨肋2212,连续形成在过滤器导轨2211上;以及过滤器肋2066,形成在空气过滤器2006上,使其与导轨肋2212对应,如图28至图30所示。
这样,在安装空气过滤器2006的过程中,即使作用力作用在引导框2210上而使其特别是其中心区域强制延伸,由于使导轨肋2212与过滤器肋2066彼此接合,限制了引导框2210超过预定量的变形。因此,不用担心空气过滤器2006的两端从过滤器导轨2211上脱开。
另外,过滤器防脱开单元限制引导框2210超过预定量的变形,从而避免空气过滤器2006在其安装过程中脱开,作为另一实例,如图32所示,过滤器防脱开单元可以是壳体肋2014,各壳体肋2014从机身壳体的上面板2012凸出,从而与各过滤器导轨2211相对应,并且与过滤器导轨2211接触,以限制引导框2210的变形。
这样,在安装空气过滤器2006的过程中,即使作用力作用在引导框2210上而使其特别是其中心区域强制延伸,通过壳体肋2014限制了引导框2210超过预定量的变形。因此,不用担心空气过滤器2006的两端都从过滤器导轨2211上脱开。
在这种情况下,在安装空气过滤器2006的过程中,如图32A所示,由壳体肋2014限制了引导框2210超过预定量的变形。在移动灰尘盒2300的同时,如图32B所示,当上面板2012向上移动时,壳体肋2014离开限制引导框2210变形的位置,从而解除限制。
顺便提及,在移动灰尘盒2300的同时,由于通过清洁刷2330清洁空气过滤器2006,与安装空气过滤器2006时不同,这样一种强制延伸引导框2210的中心区域的作用力不会发生作用,因此没有变形的担心。为此,可以将壳体肋2014从其限制变形的位置移动到解除限制的位置。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也能应用于除湿机或者空气清洁装置以及空调器的过滤器清洁。只要这些装置在形成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中设有用于捕获灰尘的过滤器,就能在这种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Claims (28)

1.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身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机身壳体中容纳至少一个风机,以及
用于除尘的过滤器,用于除去沉积在所述过滤器上灰尘的清洁部,以及,用于向所述过滤器移动所述清洁部的移动单元,它们均结合在所述机身壳体中,其中,
所述清洁部包括:
清洁件,用于除去沉积在所述过滤器上的灰尘,以及
承压件,用来对应于所述清洁件挤压所述过滤器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主框架,布置成盖住所述风机,以及
过滤器支撑单元,用于支撑所述过滤器;引导框,具有用于所述清洁部的移动通道;以及,清洁部移动单元,用于经由所述引导框移动所述清洁部,它们均结合在所述主框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清洁部和所述清洁部移动单元,其中,
无关所述风机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部对所述清洁部进行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引导框设置成从所述机身壳体的上端延伸到其下端,以及
所述清洁部在所述引导框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往返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清洁部移动单元包括由预定驱动单元驱动的传动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传动带在其两端由两个卷带盘卷紧,以及
通过所述卷带盘的往复转动,使所述清洁部往返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分别作为分开部件的上面板、前面板、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其中,
这些面板中,至少所述前面板布置在所述主框架与所述左侧面板和所述右侧面板的前侧之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灰尘盒,用于在清洁部中积聚所清除的灰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连通窗,用于除去积聚在所述灰尘盒中的灰尘。
10.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身,设有面板,
空气过滤器和风机,结合在所述机身中,以及
除尘装置,安装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前面,所述除尘装置沿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表面往返移动,其中,
随着往返移动所述除尘装置,使所述面板开启/闭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面板由所述除尘装置强制开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面板设有枢轴件,用于使所述面板枢轴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面板设有连杆机构,用于迁移所述面板。
14.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身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机身壳体中容纳至少一个风机,
用于除尘的过滤器;用于去除沉积在所述过滤器上灰尘的清洁部;以及用于使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清洁部彼此相对移动的移动单元,它们均结合在所述机身壳体中,其中,
所述清洁部包括:清洁刷,用于清洁所述过滤器;灰尘盒,用于积聚灰尘;以及灰尘回收单元,用于将所述清洁刷捕获的灰尘回收到所述灰尘盒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清洁刷转动限制单元,当所述清洁刷在一个方向移动时,使所述清洁刷与所述过滤器接触,而当所述清洁刷在另一方向移动时,使所述清洁刷与所述过滤器分离并置于非接触状态,所述清洁刷在所述灰尘盒内围绕预定转动轴可转动方式得到支撑。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灰尘回收单元布置在所述清洁刷的转动轨迹上,并且包括灰尘回收件,当所述清洁刷与所述过滤器分离时,使所述灰尘回收件与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所述清洁刷保持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灰尘回收件由弹簧常推向所述清洁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灰尘回收件包括斜刷,与所述清洁刷的返回转动方向成锐角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当所述清洁刷在所述另一方向移动时,由所述灰尘回收件使所述清洁刷保持在与所述过滤器分离的非接触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清洁刷局部地包括锁定面,以及
所述清洁刷转动限制单元包括:
锁定部,用于当所述清洁刷在所述一个方向移动时,通过使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面接触,使所述清洁刷与所述过滤器保持接触,
锁定部解锁单元,用于当所述清洁刷在所述一个方向移动时,在终止位置处从所述锁定面解锁所述锁定部,以及
锁定部锁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清洁部在所述另一方向移动时,在另一终止位置处使所述锁定部进入所述锁定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锁定部可绕预定转动轴转动;
所述清洁刷和所述锁定部包括安装于其转动轴的凸轮;
所述锁定部解锁单元是第一凸轮推件,用于在预定方向通过所述凸轮分别使所述清洁刷和所述锁定部转动,因而,当所述清洁刷在所述一个方向移动时,在所述终止位置处,所述锁定部首先转动,以使其从所述锁定面解锁,以及
所述清洁刷转动,使其与所述过滤器分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锁定部锁定单元是第二凸轮推件,用于在另一预定方向上通过安装于所述清洁刷转动轴的所述凸轮使所述清洁刷转动,因而,当所述清洁刷在所述另一方向移动时,在所述终止位置处,
使所述清洁刷恢复到与所述过滤器接触的状态,以及
使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面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机身壳体包括:过滤器支撑单元,用于支撑所述过滤器,以及引导框,具有用于所述清洁部的移动通道;
所述锁定部解锁单元与所述锁定部锁定单元之一布置在所述过滤器侧;以及
所述锁定部解锁单元与所述锁定部锁定单元中的另一个布置在所述引导框的用于所述清洁部的移动通道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构成所述锁定部解锁单元的所述第一凸轮推件,以及构成所述锁定部锁定单元的所述第二凸轮推件,各自是以高一个台阶形成使得各所述凸轮攀升的凸台。
25.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身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机身壳体中容纳至少一个风机,
空气过滤器,由过滤器导轨可拆卸方式支撑,所述过滤器导轨结合在所述机身壳体中,以及
过滤器防脱开单元,使得所述空气过滤器安装时不会脱开。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各所述过滤器导轨在其两端由所述机身壳体进行支撑。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过滤器防脱开单元包括:
导轨肋,连续方式形成在各所述过滤器导轨上,以及
过滤器肋,与所述导轨肋对应地形成在所述空气过滤器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调器,其中,
所述过滤器防脱开单元是壳体肋,从所述机身壳体凸出以与所述过滤器导轨相对应,并且紧靠在所述过滤器导轨上。
CN200610154133XA 2005-09-13 2006-09-13 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23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65644A JP4849207B2 (ja) 2005-09-13 2005-09-13 空気調和機
JP2005265644 2005-09-13
JP2005-265644 2005-09-13
JP2005296859 2005-10-11
JP2005-296859 2005-10-11
JP2005-296702 2005-10-11
JP2005296859A JP4780291B2 (ja) 2005-10-11 2005-10-11 空気調和機
JP2005296702 2005-10-11
JP2005296702A JP4840565B2 (ja) 2005-10-11 2005-10-11 空気調和機
JP2006010741A JP4894272B2 (ja) 2006-01-19 2006-01-19 空気調和機
JP2006010741 2006-01-19
JP2006-010741 2006-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2396A true CN1932396A (zh) 2007-03-21
CN1932396B CN1932396B (zh) 2011-07-06

Family

ID=37878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413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2396B (zh) 2005-09-13 2006-09-13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49207B2 (zh)
CN (1) CN1932396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8402A1 (fr) * 2007-04-18 2008-10-30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nettoyage automatique de filet de filtrage et climatiseur équipé de ce dispositif
WO2008128401A1 (fr) * 2007-04-18 2008-10-30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nettoyage automatique de filet filtrant de climatiseur
CN101836050A (zh) * 2007-10-25 2010-09-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1957049A (zh) * 2009-07-15 2011-01-26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2052744A (zh) * 2009-11-09 2011-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2472511A (zh) * 2009-07-31 2012-05-23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1487625B (zh) * 2008-01-18 2012-07-04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2878612A (zh) * 2011-07-13 2013-0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4776581A (zh) * 2015-03-12 2015-07-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052079A (zh) * 2016-07-08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654599A (zh) * 2018-10-26 2019-04-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CN110446893A (zh) * 2017-03-29 2019-11-12 夏普株式会社 过滤器清扫装置以及空气调和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1606B2 (ja) * 2007-09-27 2012-12-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壁掛け型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19U (ja) * 1991-04-10 1994-01-1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天井設置形空気調和機
JPH09184656A (ja) * 1995-12-28 1997-07-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天井設置形空気調和機
JP3967029B2 (ja) * 1999-02-15 2007-08-2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4804607B2 (ja) * 1999-12-14 2011-11-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除塵装置
JP2002340395A (ja) * 2001-05-18 2002-11-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4110375B2 (ja) * 2002-06-27 2008-07-0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4340850B2 (ja) * 2003-03-28 2009-10-0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4475390B2 (ja) * 2004-01-07 2010-06-0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8401A1 (fr) * 2007-04-18 2008-10-30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nettoyage automatique de filet filtrant de climatiseur
US8118899B2 (en) 2007-04-18 2012-02-21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Self-cleaning device of filtering net of air conditioner
US8241376B2 (en) 2007-04-18 2012-08-14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Self-cleaning device of filtering net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it
WO2008128402A1 (fr) * 2007-04-18 2008-10-30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nettoyage automatique de filet de filtrage et climatiseur équipé de ce dispositif
CN101836050A (zh) * 2007-10-25 2010-09-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1836050B (zh) * 2007-10-25 2015-04-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1487625B (zh) * 2008-01-18 2012-07-04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1957049A (zh) * 2009-07-15 2011-01-26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1957049B (zh) * 2009-07-15 2013-07-24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2472511A (zh) * 2009-07-31 2012-05-23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052744B (zh) * 2009-11-09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2052744A (zh) * 2009-11-09 2011-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WO2013007217A1 (zh) * 2011-07-13 2013-01-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2878612A (zh) * 2011-07-13 2013-0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4776581A (zh) * 2015-03-12 2015-07-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4776581B (zh) * 2015-03-12 2017-06-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052079A (zh) * 2016-07-08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0446893A (zh) * 2017-03-29 2019-11-12 夏普株式会社 过滤器清扫装置以及空气调和机
CN110446893B (zh) * 2017-03-29 2021-05-18 夏普株式会社 过滤器清扫装置以及空气调和机
CN109654599A (zh) * 2018-10-26 2019-04-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78234A (ja) 2007-03-29
JP4849207B2 (ja) 2012-01-11
CN1932396B (zh)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2396A (zh) 空调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195958C (zh) 空调机用的室内机
CN1265753C (zh) 电动吸尘器用吸头
CN1158485C (zh) 空调机
CN1240336C (zh) 电动吸尘器
CN1470445A (zh) 输送车、制造装置、及输送系统
CN1796892A (zh) 空调系统的室内单元
CN1499515A (zh) 碟片装置
CN1584435A (zh) 具有带空气过滤器自动清扫功能的室内机的空调机
CN1892120A (zh) 室内机单元及空调机
CN1212859A (zh) 电动吸尘器用的吸气头
CN1609519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594997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826163A (zh) 空气清洁器、可更换的过滤器筒及其方法
CN1664452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300911A (zh) 夹紧固定件
CN1468756A (zh) 车内扬声器的旋转安装结构
CN1107563A (zh) 分体式空调器
CN101057109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664451A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696028A (zh) 收纳容器的气体置换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气体置换方法
CN1671999A (zh) 空调装置
CN1942130A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101077286A (zh) 真空吸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212801C (zh) 餐具清洗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