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2850B - 卡式移动电话机 - Google Patents

卡式移动电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2850B
CN1922850B CN2005800060707A CN200580006070A CN1922850B CN 1922850 B CN1922850 B CN 1922850B CN 2005800060707 A CN2005800060707 A CN 2005800060707A CN 200580006070 A CN200580006070 A CN 200580006070A CN 1922850 B CN1922850 B CN 1922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central frame
card
mobile telephone
type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60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2850A (zh
Inventor
佐藤淳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22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2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2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28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卡式移动电话机,包括: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上部框体(102)及下部框体(103);和通过由树脂材料构成的中心框架(106)构成的框体构造部,由上部框体(102)和下部框体(103)夹持中心框架(106),该中心框架(106)以层叠厚度成为最小的方式使LCD模块(104)、按键开关模块(105)、电路基板模块(108)、天线模块(107)、和电源模块(109)最佳化之后顺次层叠搭载并内含。为此,提供确保移动电话机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的薄型、轻量、小型的卡式移动电话机。

Description

卡式移动电话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由机身和外壳构成的移动电话机那样,由形成具备按键开关、显示部等的移动电话机的正面的第一框体、和与第一框体嵌合并形成移动电话机的背面的第二框体构成的移动电话机的框体,尤其涉及薄型、轻量、小型的卡式移动电话机。 
背景技术
近年,电话机业界中的移动电话机的需求显著,日益追求薄型、轻量、小型化。尤其是针对薄型化,各厂家均投入最尖端技术,希望提出一种具备移动电话机所必要的可靠性、例如耐按键开关击键特性、耐落下冲击特性等的极薄型框体构造。 
一般,在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使用的移动电话机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移动电话机框体那样,在由形成具备按键开关、显示部等的电话机的正面的第一框体、和与该第一框体嵌合并形成电话机的背面的第二框体构成的电话机的框体中,安装电源或各种部件而构成。另外,作为其它的现有例,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特别以薄型、轻量、小型化为目的的移动电话机框体构造,其具备组合了不能回流焊的电子部件的印刷基板;和使金属印刷基板的铜箔形成面为内侧而绞合并组合了能够回流焊的电子部件的两个机身主体,在与所述机身主体配合而构成的机身中固定送话部、受话部、手持部(grip)并在机身内组合所述印刷基板而构成。 
图1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一般的移动电话机中使用的电话机框体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如该图所示,现有的电话机框体由形成电话机的正面的箱状的第一框体601、和与该第一框体601嵌合并形成电话机的背面的箱状的第二框体 602构成,在该第一框体601与第二框体602之间夹持安装有按键开关603或显示部604等各种电部件的印刷布线基板605,这些成为一体而构成移动电话机。在由这种结构构成的现有的移动电话机框体中,第一框体601及第二框体602从其价格、加工容易性、轻量化的观点出发一般使用树脂材料。 
图2是表示专利文献2所示的移动电话框体构造的剖面图。 
如该图所示,通过分别由第一框体705、第二框体706夹持金属印刷基板,能够减薄移动电话机框体的厚度,并且减轻重量达到小型化,该金属印刷基板以安装有能够回流焊的电子部件703的具备铜箔图案的铜箔形成面704a、704b为内侧,通过绞合组合了不能回流焊的电子部件701的印刷基板702而一体成形。 
专利文献1:特许第2626627号公报(第5页,图1) 
专利文献2:特许第2629376号公报(第3页,图1、图2) 
但是,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移动电话机框体构造中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问题是:由于在薄型化移动电话机时,必然需要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的薄型化,因此壁厚减薄,导致移动电话机的机械强度降低。可是,由于设想移动电话机一般在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因此并不优选伴随薄型化而降低机械强度。 
第二问题是:为了确保移动电话机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需要增厚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各自的壁厚,难以实现作为当初的目的的薄型化。 
第三问题是:为了确保移动电话机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使用例如金属的高刚性材料时,一般,金属材料若超过所谓材料规格的屈服点则材料中将残留永久变形,且由于金属材料一般脆性高于树脂材料,因此难以确保机械强度并实现薄型化。 
如上所述,使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移动电话框体构造时,难以确保移动电话机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且难以具备移动电话机所必要的可靠性、例如耐按键开关击键特性、耐落下冲击特性等,并且难以薄型化,尤其无法实现薄型、轻量、小型的 卡式移动电话机。 
由于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移动电话机框体构造也使用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第二框体实现移动电话框体的薄型化、小型化,因此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一般,金属材料若超过所谓材料规格的屈服点则材料中将残留永久变形,且由于金属材料一般脆性高于树脂材料,因此难以确保机械强度并实现薄型化。 
如上所述,使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移动电话框体构造时,难以确保移动电话机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且难以具备移动电话机所必要的可靠性、例如耐按键开关击键特性、耐落下冲击特性等,并且难以薄型化,尤其无法实现薄型、轻量、小型的卡式移动电话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这种现有的技术所具有的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可确保移动电话机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且具备移动电话机所必要的可靠性、例如耐按键开关击键特性、耐落下冲击特性等,并且实现薄型化的移动电话机。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薄型、轻量、小型的卡式移动电话机。 
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包括: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上部框体及下部框体;通过由树脂材料构成的中心框架构成的框体构造部;对卡式移动电话机供给电源的电源模块;预先表面安装有用于使卡式移动电话机发挥功能的驱动电路及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电路基板模块;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模块;安装有多个按键开关的按键开关模块;和具有卡式移动电话机的显示功能的LCD模块。 
在此,LCD模块、按键开关模块、电路基板模块、天线模块、和电源模块,以层叠厚度成为最小的方式最佳化后顺次层叠搭载于中心框架内,然后,层叠搭载并内含LCD模块、按键开关模块、电路基板模块、天线模块、和电源模块的中心框架,由上部框体和下部框体夹持。此时,所述上部框体和所述下部框体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连结。 
根据本发明,通过由树脂材料构成的中心框架包围各功能模块,并通过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上下框体夹持上部和下部,由此若对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上下框体施加外力,则外力会传播到由树脂材料构成的中心框架,在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上下框体塑性变形之前,由树脂材料构成的中心框架产生变形从而能够吸收过大的应力,并且,通过上部框体和下部框体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连结,即使对上下框体施加落下冲击力等冲击波,冲击波也会在上下框体与中心框架的界面上反射·分散,降低向中心框架的冲击波传播,由上下框体承受反射·分散后的冲击波。另外,中心框架使用弯曲弹性模量在2GPa~17GPa的范围内的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材料,由此能够最有效地发挥所述过大应力吸收效果及所述冲击波传播降低效果。此外,以层叠厚度成为最小的方式使LCD模块、按键开关模块、电路基板模块、天线模块、和电源模块最佳化,由此综合所述效果,可实现确保移动电话机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且实现具备移动电话机所必要的可靠性、例如耐按键开关击键特性、耐落下冲击特性等的薄型、轻量、小型的卡式移动电话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一般的移动电话机中使用的电话机框体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专利文献2所示的移动电话框体构造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是树脂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中心框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夹持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装置整体的立体图及剖面图; 
图8是作为移动电话机的一般的可靠性试验的耐弯曲负荷施加试验及耐落下冲击试验结果; 
图9是作为移动电话机的一般的可靠性试验的耐弯曲负荷施加试验结果; 
图10是作为移动电话机的一般的可靠性试验的耐落下冲击试验结果;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夹持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及表示装置整体的立体图及剖面图。 
图中:101-卡式移动电话机;102-上部框体;103-下部框体;104-LCD模块;105a-按键开关;105-按键开关模块;106-中心框架;107-天线模块;108-电路基板模块;109-电源模块;201-SD卡连接器;202-逻辑电路用LSI;203-无线电路用LSI;501a、501b、501c、501d-臂;502a、502b、502c、502d-螺纹孔;503a、503b、503c、503d-臂;504a、504b、504c、504d-连结螺钉;601-第一框体;602-第二框体;603-按键开关;604-显示部;605-印刷布线基板;701-不能回流焊的电子部件;702-印刷基板;703-能够回流焊的电子部件;704a,704b-铜箔形成面;705-第一框体;706-第二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构造)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图。在此,图3(a)是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整体立体图,图3(b)是图3(a)的A-A剖面图,图3(c)是图3(b)的B-B剖面图。 
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101包括:上部框体102及下部框体103,其由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镍、钛、铝、镁等金属材料及以这些为主要成分的合金)构成;框体构造部,其通过由树脂材料(例如,PC、PA、PBT、POM、ABS、或以这些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的中心框架106构成;电源模块109,其对卡式移动电话机101供给电源;电路基板模块108,其预先表面安装有用于使卡式移动电话机101发挥功能的驱动电路及LSI(大规模集成电路);天线模块107,其用于进行无线通信;按键开关模块105,其安装有多个按键开关105a;和LCD模块104,其具有卡式移动电话机101的显示功能。 
在此,LCD模块104、按键开关模块105、电路基板模块108、天线模块107、和电源模块109,以层叠厚度成为最小的方式最佳化之后顺次 层叠搭载于中心框架106内,然后,层叠搭载并内含LCD模块104、按键开关模块105、电路基板模块108、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模块107、和电源模块109的中心框架106,由上部框体102和下部框体103夹持,并连结为上部框体102和下部框体103直接接触。 
此外,希望中心框架106的弯曲弹性模量在2GPa~17GPa的范围内。一般,树脂材料为了提高其机械强度(在此为弯曲弹性模量),采用在主材料中混合填充剂(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等)、或者形成准2元素或准3元素的聚合物合金等方法,从而可某种程度任意地选择其弹性模量,但如图4所示,中心框架106使用弯曲弹性模量在2GPa以下的树脂材料时,相对于施加应力σ,应变量ε增大,因此在对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上下框体102、103施加外力时,由于中心框架106的变形量增大,所以上下框体102、103产生塑性变形。此外,中心框架106使用弯曲弹性模量在17GPa以上的树脂材料时,相对于施加应力σ,应变量ε减小,但脆性增高,因此在对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上下框体102、103施加外力时,中心框架106容易产生裂纹等损伤,并且还容易传播落下冲击力等冲击波。 
[实施例1] 
图5、图6、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整体立体图及剖面图,图8是作为移动电话机的一般的可靠性试验的耐弯曲负荷施加试验及耐落下冲击试验结果,图9是作为移动电话机的一般的可靠性试验的耐弯曲负荷施加试验结果,图10是作为移动电话机的一般的可靠性试验的耐落下冲击试验结果。在此,图5(a)是表不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中心框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中心框架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夹持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装置整体的立体图,图7(b)是图7(a)的A-A剖面图,图7(c)是图7(b)的B-B剖面图。 
在其弯曲弹性模量为5.889GPa的PC(聚碳酸脂)中混入30%玻璃纤维的合成树脂制的中心框架106中,顺次组合LCD模块104、按键开关模块105、天线模块107、电路基板模块108、电源模块109、SD卡连接器 201,与中心框架106一体化(图5(a)(b)),其中,LCD模块104,包括有效像素数为20480(128×160)像素(pixel)并可显示65000色的TFT型LCD(液晶显示器)、LCD驱动电路、和机械强度加强用的外框;按键开关模块105,夹着在向图中下方向按下按键开关105a时将电信号传递到未图示的FPC(柔软印刷布线基板)的不锈钢制的金属穹顶(dome),将18个橡胶制的按键开关105a安装到所述FPC上,并在所述FPC上安装有按键照明用的LED(发光二极管);天线模块107,包括反F型天线元件;电路基板模块108,表面安装多个逻辑电路用LSI202和无线电路用LSI203,并安装有未图示的扬声器、振动电动机(Vibration motor)、红外线通信用单元、30万像素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膜半导体)型相机模块、闪光灯、I/O连接器;电源模块109,包括容量300mAh的锂离子电池和未图示的保护电路;SD卡连接器201,是SD存储卡用。 
然后,将顺次组合了所述LCD模块104、按键开关模块105、天线模块107、电路基板模块108、电源模块109、SD卡连接器201的、在PC中混入30%玻璃纤维的合成树脂制的中心框架106,从中心框架106的按键开关105a露出面方向由不锈钢制的上部框体102、从中心框架106的按键开关105a露出面的相反方向由下部框体103夹持从而无缝嵌合(图6)。 
在此,由于LCD模块104的厚度t1与按键开关模块105的厚度t2的差t1-t2为0.3mm,因此选择性地在电路基板模块108上的LCD模块104对置面上表面安装最大厚度为1.5mm的逻辑电路用LSI202,在电路基板模块108上的按键开关模块105对置面上表面安装最大厚度为1.8mm的无线电路用LSI203(图7(a)(b)(c))。 
根据本实施例,由不锈钢制的上下框体102、103夹持顺次组合了LCD模块104、按键开关模块105、天线模块107、电路基板模块108、电源模块109、SD卡连接器201的、在其弯曲弹性模量为5.889GPa的PC中混入30%玻璃纤维的合成树脂制的中心框架106的上部和下部,由此若对上下框体102、103施加外力,则外力会传播到中心框架106中,在上下框体102、103塑性变形之前,中心框架106产生变形从而能够吸收过大的应力。此外,通过选择性地表面安装电路基板模块108上的逻辑电路用LSI202和无线电路用LSI203从而最佳化LCD模块104与按键开关模块 105的厚度差,综合所述效果,可实现确保移动电话机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且实现具备移动电话机所必要的可靠性、例如耐按键开关击键特性、耐落下冲击特性等的薄型、轻量、小型的卡式移动电话机101。 
下面,除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PC+30%玻璃纤维混入合成树脂(弯曲弹性模量5.889GPa)以外,分别使用PA[尼龙6](弯曲弹性模量1.4GPa)、PBT(弯曲弹性模量2GPa)、PC+20%玻璃纤维混入合成树脂(弯曲弹性模量4.251GPa)、PA+30%碳纤维混入合成树脂(弯曲弹性模量17GPa)、PA+40%碳纤维混入合成树脂(弯曲弹性模量23.4GPa)制成5台中心框架106,各自组合到卡式移动电话机101中之后,实施了作为移动电话机的一般的可靠性试验的耐弯曲负荷施加试验(施加负荷196N,良否判定基准:上下框体102、103不产生塑性变形)及耐落下冲击试验(落下高度1.5m,良否判定基准:中心框架106不产生裂纹、缺损等)。在此,所谓耐弯曲负荷施加试验是用于评价是否可确保移动电话机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的试验,是将移动电话机均等地配置到位于其相对距离为100mm的位置的支撑柱上,通过对支撑柱间的中心的位置施加负荷(在此为196N)而对移动电话机施加剪切负荷的试验。结果如图8中所示,在对卡式移动电话机101施加弯曲负荷的情况下,当中心框架106的弯曲弹性模量小于2GPa时,中心框架106的变形量增大,不锈钢制的上下框体102、103塑性变形,在对卡式移动电话机101施加落下冲击力的情况下,当中心框架106的弯曲弹性模量在23.4GPa以上时,中心框架106中产生裂纹或缺损。从本试验结果可知,为了确保移动电话机101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且确保耐落下冲击特性,中心框架106的弯曲弹性模量在2GPa~17GPa的范围内最佳。 
另外,作为中心框架106的材料,除了其弯曲弹性模量在2GPa~17GPa的范围内的PC+30%玻璃纤维混入合成树脂以外,还可使用PC、PA[尼龙66]、PBT、POM、ABS、或以这些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但是,为了实现薄型、轻量、小型的卡式移动电话机,需要能够精确地形成薄壁微细形状,因此从其成型容易性考虑优选使用PC或以PC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 脂、PA或以PA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不锈钢制的上部框体102、下部框体103、在其弯曲弹性模量为5.889GPa的PC中混入30%玻璃纤维的合成树脂制的中心框架106的最佳的板厚的组合进行规定。设上部框体102的板厚t1为四种(0.2mm、0.3mm、0.45mm、0.6mm),设下部框体103的板厚t2为四种(0.2mm、0.3mm、0.45mm、0.6mm),设中心框架106的板厚t3为四种(0.4mm、0.6mm、0.9mm、1.2mm),并分别制成5台,各自组合到卡式移动电话机101中之后,实施了作为移动电话机的一般的可靠性试验的耐弯曲负荷施加试验(施加负荷196N,良否判定基准:上下框体102、103不产生塑性变形)及耐落下冲击试验(落下高度1.5m,良否判定基准:中心框架106不产生裂纹、缺损等)。结果如图9所示,在对卡式移动电话机101施加弯曲负荷的情况下,当中心框架106的板厚t3为0.4mm时,无论上下框体102、103的板厚t1、t2如何,中心框架106的变形量都增大,上下框体102、103塑性变形,当上下框体102、103的板厚t1、t2与中心框架106的板厚t3的比在1∶2以下时,中心框架106的变形量增大,上下框体102、103塑性变形。另外,如图10所示,在对卡式移动电话机101施加落下冲击力的情况下,当上下框体102、103的板厚t1、t2为0.2mm时,无论中心框架106的板厚t3如何,中心框架106中都产生裂纹或缺损。从本试验结果可知,为了确保移动电话机101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且确保耐落下冲击特性,需要上下框体102、103的板厚t1、t2与中心框架106的板厚t3的比在1∶2以上,且上下框体102、103的板厚t1、t2在0.3mm以上,中心框架106的板厚t3在0.6mm以上。在此,可明确:为了实现薄型、轻量、小型的卡式移动电话机,最优选设使卡式移动电话机101的总厚为最小的上下框体102、103的板厚t1、t2为0.3mm,中心框架106的板厚t3为0.6mm。 
另外,作为上下框体102、103的材料,除不锈钢以外,还可使用镍、钛、铝、镁、或以这些为主要成分的合金。 
在此,作为中心框架106的材料,除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PC+30%玻璃纤维混入合成树脂(弯曲弹性模量5.889GPa)以外,使用PA[尼龙6](弯曲弹性模量1.4GPa)、PBT(弯曲弹性模量2GPa)、PC+20%玻璃纤维 混入合成树脂(弯曲弹性模量4.251GPa)、PA+30%碳纤维混入合成树脂(弯曲弹性模量17GPa)、PA+40%碳纤维混入合成树脂(弯曲弹性模量23.4GPa),作为上下框体102、103的材料,除不锈钢以外,使用镍、钛、铝、镁,制成需要的数量,与上述同样地,以各组合实施作为移动电话机的一般的可靠性试验的耐弯曲负荷施加试验(施加负荷196N,良否判定基准:上下框体102、103不产生塑性变形)及耐落下冲击试验(落下高度1.5m,良否判定基准:中心框架106不产生裂纹、缺损等)之后,中心框架106的弯曲弹性模量的最佳值(2GPa~17GPa的范围)及上部框体102、下部框体103、中心框架106的最佳的板厚的组合(上下框体102、103的板厚t1、t2与中心框架106的板厚t3的比在1∶2以上)成为与上述同样的结果。 
若进行总结,则为了实现薄型、轻量、小型的卡式移动电话机,中心框架106的材料由于需要其弯曲弹性模量在2GPa~17GPa的范围内,且能够精确地形成薄壁微细形状,因此从其成型容易性考虑最优选使用PC或以PC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PA或以PA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上下框体102、103的材料,从其机械强度·加工性·取得性考虑,最优选使用不锈钢或以不锈钢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镍或以镍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钛或以钛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且最优选上下框体102、103的板厚t1、t2与中心框架106的板厚t3的比在1∶2以上。 
[实施例2]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整体立体图及剖面图。在此,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夹持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11(b)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式移动电话机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装置整体的立体图,图11(c)是图11(b)的A-A剖面图。 
在此,第二实施例中的中心框架106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例(图5(a)(b))同一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将顺次组合了LCD模块104、按键开关模块105、天线模块107、电路基板模块108、电源模块109、SD卡连接器201的、在其弯曲弹性模量为5.889GPa的PC中混入30%玻璃纤维的合成树脂制的中心框架106,从中心框架106的按键开关105a露出面方向由不锈钢制的上部框体102、从中心框架106的按键开关105a露出面的相反方向由不锈钢制的下部框体103夹持从而嵌合。此时,在上部框体102上设有开有连结用孔的臂(arm)501a、501b、501c、501d,在中心框架106上对应于所述臂501a、501b、501c、501d,设有螺纹孔502a、502b、502c、502d,在下部框体103上对应于所述臂501a、501b、501c、501d及螺纹孔502a、502b、502c、502d设有开有连结用孔的臂503a、503b、503c、503d,在所述夹持嵌合之后,分别由连结螺钉504a连结开有连结用孔的臂501a、503a和螺纹孔502a,由连结螺钉504b连结开有连结用孔的臂501b、503b和螺纹孔502b,由连结螺钉504c连结开有连结用孔的臂501c、503c和螺纹孔502c,由连结螺钉504d连结开有连结用孔的臂501d、503d和螺纹孔502d。(图11(a)(b))。在此,以上部框体102和下部框体103直接连结的方式,上部框体102、中心框架106、和下部框体10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配置成在嵌合位置处下部框体103为最外面,然后是上部框体102,最后中心框架106成为最内侧。(图11(c))。 
根据本实施例,由不锈钢制的上下框体102、103夹持顺次组合了LCD模块104、按键开关模块105、天线模块107、电路基板模块108、电源模块109、SD卡连接器201的、在其弯曲弹性模量为5.889GPa的PC中混入30%玻璃纤维的合成树脂制的中心框架106的上部和下部,由此若对上下框体102、103施加外力,则外力会传播到中心框架106中,在上下框体102、103塑性变形之前,中心框架106产生变形从而能够吸收过大的应力。此外,以上部框体102和下部框体103直接连结的方式,设嵌合位置处的相对位置为从装置外侧开始为下部框体103、上部框体102、中心框架106,通过由连结螺钉504a、504b、504c、504d同时连结上部框体102、下部框体103、中心框架106,由此即使对上下框体102、103施加落下冲击力等冲击波,冲击波也会在上下框体102、103与中心框架106的界面上反射·分散,降低向中心框架106的冲击波传播,由高刚性的不锈钢制的上下框体102、103承受反射·分散后的冲击波,由此综合所述效果,可实现确保移动电话机的机械强度达到能够在一般设想的包、袋等中收纳而携带的强度,且实现具备移动电话机所必要的可靠性、例如耐按键开关击键特性、 耐落下冲击特性等的薄型、轻量、小型的卡式移动电话机。 
另外,即使在本实施例中,中心框架106的材料使用其弯曲弹性模量在2GPa~17GPa的范围内,且能够精确地形成薄壁微细形状的PC或以PC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PA或以PA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上下框体102、103的材料,从其机械强度·加工性·取得性考虑,使用不锈钢或以不锈钢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镍或以镍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钛或以钛为主要成分的合金,而且,设上下框体102、103的板厚t1、t2与中心框架106的板厚t3的比在1∶2以上,由此当然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Claims (13)

1.一种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框体,其由金属材料构成,形成移动电话机的正面,并设置有按键开关、显示部等;
下部框体,其由金属材料构成,形成移动电话机的背面;和
中心框架,其配置在由所述上部框体与所述下部框体形成的内部空间中,且由树脂材料构成,
通过所述中心框架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部框体的内侧的表面相接而被抑制,且所述中心框架的侧板的前端与所述下部框体的内侧的表面相接而被支承,由此所述中心框架由所述上部框体和所述下部框体夹入而被夹持,
所述上部框体与所述下部框体嵌合,在该嵌合位置处的所述上部框体和所述下部框体及所述中心框架的位置关系配置为所述下部框体在最外面,然后是所述上部框体,中心框架成为最内侧,
所述上部框体中的嵌合部分的侧板的前端延伸设置到所述下部框体的底面附近,
利用螺钉连结所述上部框体、所述下部框体、所述中心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上部框体与所述下部框体直接连结的方式,使所述嵌合位置的相对位置从装置外侧开始为下部框体、上部框体、中心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上部框体和所述下部框体的材料使用不锈钢、镍、钛、铝、镁及以这些为主要成分的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中心框架的材料使用PC、PA、PBT、POM、ABS及以这些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且所述中心框架的弯曲弹性模量在2GPa~17GPa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框体及下部框体与所述中心框架的板厚的比在1∶2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心框架中,以层叠厚度成为最小的方式使对所述卡式移动电话机供给电源的电源模块、预先表面安装有用于使所述卡式移动电话机发挥功能的驱动电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电路基板模块、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模块、安装有多个按键开关的按键开关模块、和具有所述卡式移动电话机的显示功能的LCD模块最佳化,然后顺次层叠搭载于所述中心框架内。
7.一种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框体,其由金属材料构成,形成移动电话机的正面,并设置按键开关、显示部等;下部框体,其由金属材料构成,形成移动电话机的背面;和中心框架,其配置在由所述上部框体与所述下部框体形成的内部空间中且由树脂材料构成,通过所述中心框架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部框体的内侧的表面相接而被抑制,且所述中心框架的侧板的前端与所述下部框体的内侧的表面相接而被支承,由此所述中心框架由所述上部框体和所述下部框体夹入而被夹持,并且,所述上部框体与所述下部框体嵌合,在该嵌合位置处的所述上部框体和所述下部框体及所述中心框架的位置关系配置为所述下部框体在最外面,然后是所述上部框体,中心框架成为最内侧,所述上部框体中的嵌合部分的侧板的前端延伸设置到所述下部框体的底面附近,利用螺钉连结所述上部框体、所述下部框体、所述中心框架,若对所述上部框体或下部框体施加外力,则外力会传播到所述中心框架,在所述上下框体塑性变形之前,所述中心框架产生变形从而吸收过大的应力,且即使对所述上下框体施加落下冲击力等冲击波,冲击波也会在所述上下框体与所述中心框架的界面上反射·分散,降低向所述中心框架的冲击波传播,由所述上下框体承受反射·分散后的冲击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部框体、所述下部框体、和所述中心框架中,所述上部框体与所述下部框体直接接触,所述上部框体和所述中心框架直接接触,且所述嵌合位置的相对的位置关系配置为所述中心框架成为最内侧,所述下部框体和所述中心框架直接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框体、所述下部框体、和所述中心框架由分别设在至少两个位置以上的具备连结用孔的连结用臂螺纹固定连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框体及下部框体材料使用不锈钢、镍、钛、铝、镁及以这些为主要成分的合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框架材料使用PC、PA、PBT、POM、ABS及以这些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且弯曲弹性模量在2GPa~17GPa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框体及下部框体与所述中心框架的板厚的比在1∶2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卡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心框架中,以层叠厚度成为最小的方式使对所述卡式移动电话机供给电源的电源模块、预先表面安装有用于使所述卡式移动电话机发挥功能的驱动电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电路基板模块、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模块、安装有多个按键开关的按键开关模块、和具有所述卡式移动电话机的显示功能的LCD模块最佳化,然后顺次层叠搭载于所述中心框架内。
CN2005800060707A 2004-02-27 2005-02-21 卡式移动电话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228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2862/2004 2004-02-27
JP2004052862 2004-02-27
PCT/JP2005/002727 WO2005083991A1 (ja) 2004-02-27 2005-02-21 カード型携帯電話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2850A CN1922850A (zh) 2007-02-28
CN1922850B true CN1922850B (zh) 2011-05-18

Family

ID=34908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607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22850B (zh) 2004-02-27 2005-02-21 卡式移动电话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3) JP4577306B2 (zh)
CN (1) CN1922850B (zh)
WO (1) WO20050839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8103B2 (en) 2006-07-18 2014-05-27 Fractus, S.A. Multiple-body-configuration multimedia and smartphone multifunction wireless devices
WO2008031278A1 (fr) * 2006-09-13 2008-03-20 E28 (Shanghai) Limited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combiné intelligent ultra-mince
JP5329804B2 (ja) * 2007-12-26 2013-10-30 ウィンテック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部品
CN102238802B (zh) * 2010-04-23 2014-04-3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
JP5965684B2 (ja) * 2012-03-14 2016-08-10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めっき加工されたプラスチックシャーシ
CN104244648B (zh) * 2013-06-17 2018-08-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和制作该壳体的方法
CN103949056A (zh) * 2014-04-21 2014-07-30 侯如升 一种手柄式手玩玩具基板
CN105635363A (zh) * 2016-01-11 2016-06-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4268A (ja) * 1998-12-28 2000-07-14 Casio Comput Co Ltd 携帯電子機器の保護パネル設置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37233U (zh) * 1980-03-18 1981-10-17
JPH05235822A (ja) * 1992-02-24 1993-09-1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携帯電話機
JPH1075082A (ja) * 1996-08-30 1998-03-17 Fujitsu Ltd 薄型無線装置
JP2000223858A (ja) * 1999-02-03 2000-08-11 Casio Comput Co Ltd 小型電子機器
JP4193275B2 (ja) * 1999-03-29 2008-12-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用キャビネット
JP2003204381A (ja) * 2002-01-04 2003-07-18 Hitachi Ltd 情報通信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4268A (ja) * 1998-12-28 2000-07-14 Casio Comput Co Ltd 携帯電子機器の保護パネル設置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93514A (ja) 2010-09-02
CN1922850A (zh) 2007-02-28
JP2012095361A (ja) 2012-05-17
JP4577306B2 (ja) 2010-11-10
WO2005083991A1 (ja) 2005-09-09
JP5418619B2 (ja) 2014-02-19
JPWO2005083991A1 (ja) 2008-04-24
JP5336421B2 (ja)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2850B (zh) 卡式移动电话机
US7782390B2 (en) Camera module
EP1507273B1 (en) Keypad assembly
US7361880B2 (en) Digital camera module for detachably mounting with flex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626160B2 (en) Image sensing module with improved assembly precision
US20070200053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amera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for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6805767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olid-state image pickup device
US20070215451A1 (en) Mobile device arrangement including replaceable touch panel
JPH09283950A (ja) Lcd表示器取付け構造
TW200821689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107259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8966485B (zh) 电路板组件、电子设备、显示屏器件及其装配方法
CN112563740B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6697668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TWI361317B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CN113972082B (zh) 按键及电子设备
CN212992431U (zh) 摄像头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12118377A (zh) 摄像头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17113686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004005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1146585Y (zh) 具有纯平触摸屏结构且带fm外放功能的手机
CN217825097U (zh) 透镜模组、摄像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973880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20752748U (zh) 电子设备
CN219304861U (zh) 屏下指纹模组、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