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0448A - X射线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X射线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0448A
CN1910448A CNA2005800023407A CN200580002340A CN1910448A CN 1910448 A CN1910448 A CN 1910448A CN A2005800023407 A CNA2005800023407 A CN A2005800023407A CN 200580002340 A CN200580002340 A CN 200580002340A CN 1910448 A CN1910448 A CN 1910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conveyor
checking device
delivery section
ir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23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10448B (zh
Inventor
株本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hi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hi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hi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10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0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10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0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measuring the absorption
    • G01N23/083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measuring the absorption the radiation being X-ray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measuring the absorp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measuring the absorption
    • G01N23/1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defects or foreign mat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X射线检查装置,不需要另外设置用来确认输送机是否正常安装的部件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很容易地确认输送部是否正常安装。X射线检查装置(10)在其输送机(12)上具有对X射线照射器(13)射出的X射线的一部分进行遮挡的遮挡部(12d)。遮挡部(12d)可使得构成X射线线性传感器(14)的一部分像素(14a)所检测到的X射线比其它像素(14a)少。控制计算机(20)中储存有输送机(12)正常安装时X射线检测量减少的像素(14a)的信息,在开始进行异物混入检查之前,照射小剂量的X射线以检测所储存的像素(14a)是否检测到X射线,进行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的判断。

Description

X射线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被输送物品照射X射线而对物品进行例如是否有异物混入等的检查的X射线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在食品等商品的生产线中,为了防止商品中混入异物或商品存在缺陷的不合格商品出厂,使用X射线检查装置对商品进行检查。在该X射线检查装置中,对由输送机连续输送的被检查物照射X射线,以X射线受光部检测该X射线的穿透状况,判断被检查物中是否混入了异物、被检查物是否存在缺陷或者单位被检查物内的内容物的数量是否不足。此外,有时也利用X射线检查装置进行对单位被检查物内的内容物数量进行计数的检查。
对于上述X射线检查装置,在检查对象是食品等商品时,从卫生的角度考虑,要经常将输送机拆下来反复进行清洗。此时,如果在经常进行拆装的输送机未能安装在正常位置上时进行X射线的照射,则存在着X射线在装置内部发生漫射而泄漏到装置外部的危险性。
为此,有人提出一种具有能够确认输送被检商品的输送机是否正常安装的功能的X射线检查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在装置内部的输送机安装位置上设置了未屏蔽检测器,输送机未正常安装时,未屏蔽检测器检测出未屏蔽状态而禁止X射线的照射。这样,可以防止在输送机未正常安装或忘记安装输送机的情况下进行X射线的照射而导致X射线泄漏到装置外部。
专利文献1:特开2002-71588号公报(平成14年3月8日公开)
但是,上述现有的X射线检查装置存在着下面的问题。
即,上述公报所公开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虽然具有检测输送机安装状态的未屏蔽检测器因而很容易确认输送机是否正常安装,能够防止X射线泄漏,但由于需要另外设置未屏蔽检测器,因而存在着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不必为确认输送机是否正常安装而另外设置其它零部件,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认输送机是否正常安装的X射线检查装置。
第1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是一种对被输送的物品照射X射线,以对穿透物品后的X射线进行检测的方式进行物品的检查的X射线检查装置,具有照射部、受光部、输送部、X射线遮挡部、控制部。照射部对作为检查对象的物品照射X射线。受光部对从照射部射出的X射线进行检测。输送部设置在照射部与受光部之间,进行作为检查对象的物品的输送。X射线遮挡部与输送部一体成形,对从照射部射出的X射线的一部分进行遮挡,并设置在输送部上的X射线照射区域上。控制部根据受光部的X射线检测量检测出X射线被X射线遮挡部遮挡的位置。并且,根据该位置判断输送部是否正确安装。
在这里,形成有与输送作为检查对象的物品的输送部一体成形、并对从照射部射出的X射线进行遮挡的X射线遮挡部。而且,在开始进行物品检查之前,由照射部照射X射线,由受光部检测出穿透物品后的X射线。当受光部上的被X射线遮挡部遮挡而X射线检测量比其它区域少的区域所在的位置、与输送部正常安装时所应当检测出的位置一致时,控制部判定输送部正常安装。另一方面,当受光部上的被X射线遮挡部遮挡而X射线检测量少的区域所在的位置、与输送部正常安装时所应当检测出的位置不一致时,或者检测不到X射线检测量少的区域时,控制部判定输送部未正常安装。
在这里,如果用于输送作为检查对象的物品的输送部未被正常安装在X射线检查装置的本体上,则存在着在装置内部漫射的X射线泄漏到装置外部的危险性。因此,在现有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为了在物品检查开始之前检测输送部是否正常安装在X射线检查装置的本体上,设置有输送部正常安装时允许进行X射线的照射的开关等。但是,这种使用开关的方法,存在着需要要增加成本和制造工序的问题。
为此,在本发明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为了确认输送部是否被正常安装,设有与输送部一体成形的X射线遮挡部。因此,通过检测受光部上的被X射线遮挡部遮挡的部分、即X射线检测量少的部分,并与正常安装时所应当检测出的位置进行比较,很容易确认输送部是否正常安装。因此,即使不另外设置开关等复杂的机构,也能够以在输送部上形成X射线遮挡部这一简单的结构确认输送部是否正常安装。
作为将X射线遮挡部与输送部一体成形的方式,可以将X射线遮挡部作为输送部的一部分来实现,也可以另外单独形成X射线遮挡部后固定在输送部上来实现。
第2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是在第1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控制部一旦判定输送部未被正常安装便禁止照射部照射X射线。
在这里,当通过开始检查物品之前所进行的X射线的照射做出输送部未正常安装的判断时,控制部进行禁止照射部照射X射线的控制。
因此,即使输送部未被正常安装,也不存在X射线在装置内部漫射而泄漏到外部的危险性。
第3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是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还具有存储部,用于储存当输送部被正常安装时被X射线遮挡部遮挡的受光部位置。
在这里,储存了输送部安装在正常位置时X射线被X射线遮挡部遮挡的受光部位置、即受光部上的X射线检测量比其它区域少的部分。
因此,物品检查开始之前,根据进行X射线的照射时受光部上检测的所述X射线检测量少的部分的位置是否与存储部中所储存的位置一致,很容易确认输送部的安装是否被被正常进行。例如,若存储部所储存的位置与实际检测结果不一致,则判定输送部的安装不正常。而如果存储部所储存的位置与实际检测结果一致,则可判定输送部的安装正常。其结果,很容易判断输送部是否正常安装,能够切实避免在输送部未完全安装好的状态下照射X射线进行物品的检查。
第4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是在第1至第3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X射线遮挡部与构成输送部的框架一体成型。
在这里,X射线遮挡部是例如在输送部的框架上形成的狭缝或开口那样与构成输送部的框架一体成型的。
因此,不必进行使输送部与X射线遮挡部一体化的作业,由于原本就是一体,因而与相对于输送部另外形成X射线遮挡部的情况相比,可使结构更为简单。
第5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是在第1至第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输送部是具有用来输送物品的无接头的传送带、驱动传送带旋转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传送带的内侧的框架的输送机。
在这里,作为输送部,使用的是具有传送带和驱动机构和框架的输送机。
因此,例如能够利用框架上所形成的开口或狭缝,利用框架的一部分来形成X射线遮挡部。
第6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是在第5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输送机的框架上形成有狭缝部,所述X射线遮挡部是所述框架中用于形成所述狭缝部的部分。
在这里,输送机的框架上形成有狭缝,将形成有该狭缝的框架部分作为X射线遮挡部使用。
这样一来,由于以形成狭缝的框架部分对X射线进行遮挡,因此,通过将该被遮挡的受光部位置作为基准,很容易确认输送机是否正常安装。
第7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是在第5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输送机的框架上形成有开口部,X射线遮挡部是框架中用于形成开口部的部分。
在这里,为了对穿透物品后的X射线进行检测,是根据原本形成于输送机的框架上的开口与受光部二者的位置关系,形成作为框架的一部分的X射线遮挡部的。即,将形成现有的X射线检查装置也具有的输送机框架上的开口的框架部分作为X射线遮挡部使用。
例如,将一部分受光部设置在X射线被形成开口的框架部分遮挡的位置上。这样,在输送机正常安装时,X射线被X射线遮挡部遮挡的一部分受光部的X射线检测量要比其它区域少,而输送机未正常安装时,所述一部分受光部将检测到大量的X射线。
如上所述,根据设置在X射线被形成开口的框架部分遮挡的位置上的受光部是否检测到X射线,很容易确认输送部是否正常安装。
第8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是在第1至第7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受光部是线性传感器。
在这里,受光部使用的是线性传感器。例如,将线性传感器设置在输送部上的与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在线性传感器的各像素上进行X射线的检测。在这里,例如采用在输送部正常安装时可使线性传感器两端的X射线被作为X射线遮挡部的形成框架上所形成的开口的框架部分遮挡这样一种结构,对线性传感器两端的多个像素是否检测到X射线进行确认。
因此,只需确认线性传感器两端的既定的像素是否检测到X射线,便很容易确认输送部是否正常安装。
第9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是在第8技术方案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中,X射线遮挡部设置在对线性传感器的某一端或两端的用于遮挡X射线的位置上。
在这里,将X射线遮挡部设置在妨碍照射部射出的X射线被线性传感器的端部检测到的位置上。例如在输送部是输送机时,只要使线性传感器的长度比框架上所形成的X射线检测用开口在与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长即可。
因此,当进行物品检查之前照射X射线而X射线检测量比其它像素少的像素所在的位置与线性传感器的某一端或两端的既定数量的像素一致时,可判定输送部已被正常安装。而当X射线检测量少的像素的位置不在线性传感器的端部时,或者数量在既定数量以上或不足既定数量时,或者检测不到时,均可判定输送部未被正常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展示X射线检查装置的前后的构成部分的附图。
图3是展示X射线检查装置的屏蔽箱的内部构成的简易图。
图4是展示X射线检查装置的屏蔽箱内的输送机框架的俯视图。
图5(a)是展示安装有输送机时的X射线照射状态以及此时的线性传感器的X射线检测量的波形的附图,(b)是展示未安装输送机时的X射线照射状态以及此时的线性传感器的X射线检测量的波形的附图。
图6是控制计算机的构成框图。
图7是展示X射线检查原理的示意图。
图8是安装在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内的输送机框架的俯视图。
图9(a)是展示X射线照射在图8所示输送机框架上的状态以及此时的线性传感器的X射线检测量的波形的附图,(b)是将图(a)所示X射线检测量波形双值化后的波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X射线检查装置
11    屏蔽箱
11a   开口
12    输送机
12a   输送机皮带(传送带)
12b   输送机框架(框架)
12c   开口部(开口)
12d   遮挡部(X射线遮挡部)
12e   狭缝
12f   输送机马达(驱动机构)
12g   旋转式编码器
13    X射线照射器(照射部)
14    X射线线性传感器(受光部,线性传感器)
14a   像素
15    光电传感器
16c   屏蔽帘
20    控制计算机(控制部)
21    CPU
22    ROM(存储部)
23    RAM(存储部)
24    USB(外部连接端子)
25    CF(微型闪存(注册商标),存储部)
26    监视器
G     商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检查装置结合图1~图9(b)进行说明。
[X射线检查装置的总体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如图1所示,是一种在食品等商品的生产线上进行质量检查的装置。X射线检查装置10对连续输送过来的商品照射X射线,根据穿透商品后的X射线的量进行商品中是否混入了异物的检查。
如图2所示,将作为X射线检查装置10的被检查物的商品G通过前级输送机60输送到X射线检查装置10中。在X射线检查装置10中判断商品G中是否混入了异物。该X射线检查装置10的判断结果发送给设置在X射线检查装置10的下游侧的分选机构70。分选机构70在商品G在X射线检查装置10中被判定为合格品时,将商品G直接送往正式的生产线输送机80中。而当商品G在X射线检查装置10中被判定为不合格品时,以下游侧端部为旋转轴的挡杆70a旋转而将输送通路挡住。由此,可将被判定为不合格品的商品G通过设置在脱离输送通路的位置上的不合格品回收箱90回收。
如图1所示,X射线检查装置10主要具有屏蔽箱11、输送机12、屏蔽帘16、具有触摸屏功能的监视器(显示装置)26。另外,如图3所示,其内部具有X射线照射器(照射部)13、X射线线性传感器14、控制计算机(控制部)20(参照图6)。
[屏蔽箱]
屏蔽箱11在商品G的入口侧与出口侧两个面上,具有供商品进出的开口11a。在该屏蔽箱11中,内装有输送机12、X射线照射器13、X射线线性传感器14、控制计算机20等。
此外,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X射线泄漏到屏蔽箱11的外部,将开口11a用屏蔽帘16遮挡。该屏蔽帘16具有含铅橡胶制造的帘子部分,在商品出入时可被商品顶开。
此外,在屏蔽箱11的正面的上部,除了监视器26之外还设置有钥匙插孔和电源开关。
[输送机]
输送机12是在屏蔽箱11内输送商品的设备,由图6的控制框图中所包含的输送机马达(驱动机构)12f驱动。对于输送机12的输送速度,通过以控制计算机20对输送机马达12f进行逆变控制可进行微调,使之达到操作者所输入的整定速度。
此外,如图3所示,输送机12具有输送机皮带12a和输送机框架12b,以可拆装的状态安装在屏蔽箱11上。这样,在对食品等进行检查时,可以经常将输送机拆下来进行清洗以保持屏蔽箱11内的清洁。
输送机皮带12a是无接头皮带,从皮带的内侧得到输送机框架12b的支撑。此外,通过在输送机马达12f的驱动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而将放置在皮带上的物体向预定方向输送。
输送机框架12b从无接头皮带的内侧对输送机皮带12a进行支撑,并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与输送机皮带12a的内侧表面相向的位置上,具有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切成长条形开口的开口部12c。开口部12c在输送机框架12b上是在连接X射线照射器13与X射线线性传感器14的直线上形成。换言之,开口部12c形成在输送机框架12b上X射线照射器13的X射线的照射区域内,是为了使穿透商品G后的X射线不被输送机框架12b遮挡而形成的。
此外,通过开口部12c的形成,作为输送机框架12b的一部分,在开口部12c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形成了对从X射线照射器13射出的X射线的一部分进行遮挡的遮挡部(X射线遮挡部)12d。如图3和图5(a)所示,遮挡部12d是在与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从开口部12c的两端到输送机框架12b的两端之间的部分。因此,如图5(a)所示,对呈扇形照射的X射线的两端的一部分进行遮挡,使得设置在输送机12下方的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两端的数个像素的X射线检测量减小。此外,遮挡部12d是作为输送机12的一部分而形成,因而当然将与输送机12一起移动。
[X射线照射器]
X射线照射器13如图3所示,设置在输送机12的上方,经输送机框架12b上形成的开口部12c,朝向设置在输送机12的下方的X射线线性传感器(受光部,线性传感器)14呈扇形射出X射线(参照图3的阴影部分)。
从X射线照射器13射出的X射线如图3和图5(a)所示,照射在从输送机框架12b的中心到从开口部12c的两端超出若干(X射线线性传感器14的数个像素的量)的区域,并且,如图5(b)所示,照射在包括X射线线性传感器14的两端的像素14a在内的区域。
[X射线线性传感器]
X射线线性传感器14设置在输送机12(开口部12c,遮挡部12d)的下方,对穿透商品G和输送机皮带12a后的X射线进行检测。该X射线线性传感器14如图5(a)、图5(b)等所示,由在垂直于输送机12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成直线水平设置的多个像素14a构成。
在图5(a)和图5(b)中,分别示出X射线检查装置10内的X射线照射状态、以及此时构成X射线线性传感器14的各像素14a的X射线检测量的波形。各图下方的波形上的虚线与图上方所示X射线照射状态下X射线受到遮挡部12d遮挡的像素14a的位置相对应(图9(a)、图9(b)也同样)。
此外,作为X射线线性传感器14,当输送机12安装在既定位置上时,由于如图5(a)的波形所示,X射线受到开口部12c的两端的遮挡部12d的遮挡,因此,其两端的数个像素(4~5个像素)的X射线检测量比其它像素14a要少。另一方面,如果忘记安装输送机12,则如图5(b)所示,所有像素14a将检测到既定量以上的X射线。因此,通过检测图5(a)的下方波形所示既定像素14a(两端的多个像素)的检测量是否比其它像素14a少,便能够检测出输送机12是否安装以及安装是否良好。
[监视器]
监视器26是全像素显示型液晶显示器。此外,监视器26具有触摸屏功能,显示与初始设定和异常状况判定有关的参数输入等提示画面。
此外,监视器26还显示实施后述的图像处理后的X射线图像。这样,用户可通过视觉识别商品G中有无异物及其位置和大小等。
再有,监视器26显示后述的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的检测结果。
[控制计算机]
在控制计算机(控制部)20中,由CPU21执行控制程序中所包括的图像处理例程、检查判定处理例程等。此外,在控制计算机20的CF(微型闪存(注册商标))25等存储部中,保存并积累检查不合格商品时曾使用的图像和检查结果、输送机12安装时X射线检测量比其它像素少的像素的信息等。
具体构成如图6所示,控制计算机20除了装有CPU21之外,作为由该CPU21控制的主存储部还装有ROM22、RAM23以及CF25。CF25中收存有储存后述的密集度阈值的阈值文件25a、储存检查图像和检查结果的检查结果记录表文件25b等。
此外,控制计算机20还具有对监视器26的数据显示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电路、读取从监视器26的触摸屏上输入的按键输入数据的按键输入电路、对未图示的打印机进行数据打印控制的I/O接口、作为外部连接端子的USB24等。
并且,CPU21、ROM22、RAM23、CF25等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等总线彼此相连。
此外,控制计算机20与输送机马达12f、旋转式编码器12g、X射线照射器13、X射线线性传感器14、光电传感器15等相连。
旋转式编码器12g安装在输送机马达12f上,对输送机12的输送速度进行检测并发送给控制计算机20。
光电传感器15是用来检测作为被检查物的商品G到达X射线线性传感器14所在位置时的时间的同步传感器,由将输送机夹在中间而设置的一对投光器和受光器构成。
<通过控制计算机进行的商品不合格的判断>
[X射线图像的生成]
控制计算机20接受来自光电传感器15的信号,当商品G通过扇形的X射线照射部(图3和图5(a)中的阴影部分)时,以微小的时间间隔获取X射线线性传感器14所产生的X射线透视影像信号(参照图7),并根据这些X射线透视影像信号生成商品G的X射线图像。即,以微小时间间隔从X射线线性传感器14的各像素14a获取各个时刻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生成二维图像。
[异物混入检查]
由控制计算机20的CPU21执行的异物检查例程,对如上得到的X射线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多种判断方式判断商品合格或不合格(是否混入异物)。作为判断方式,例如有扫描检测方式、双值化检测方式、掩模双值化检测方式等。以这些判断方式进行判断的结果,即使有一个判断为不合格(图7所示异物影像),便判定该商品G为不合格品。
扫描检测方式和双值化检测方式针对图像的未被掩蔽的区域进行判断。另一方面,掩模双值化方式针对图像的被掩蔽的区域进行判断。掩模设在诸如商品G的容器部分上。
扫描检测方式是大致沿着被检测物的厚度设定一个基准水平(阈值),如果影像比该基准水平暗便判定商品G内混入了异物这样一种判断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检测出较小的异物从而检测出商品不合格。
<以X射线检查装置进行的输送机安装不良的判断>
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中,在开始对商品进行异物混入检查之前,为防止因忘记安装输送机12等原因导致X射线泄漏到外部,要进行是否忘记安装输送机12和输送机12的安装是否存在偏差的检查。遇到忘记安装输送机12等情况时,控制计算机20对X射线照射器13进行控制,禁止其照射X射线。
即,如图5(a)所示,当输送机12安装在屏蔽箱11内的正常位置上时,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两端的4~5个像素所检测到的X射线量要比其它像素14a少。将该状态(两端的像素的位置及数量)作为输送机12正常安装的基准储存在前述RAM23等存储部中。RAM23等存储部中所储存的基准状态(X射线检测量减少的像素的位置和数量),只要在每次更换输送机12(输送机框架12b)时相应于其遮挡部储存新的基准状态即可。
此外,如图5(b)所示,当为进行清洗而从屏蔽箱11内拆下输送机12后忘记安装时,X射线线性传感器14的所有像素14a均检测到X射线。因此,作为控制计算机20,由于与储存在RAM23等存储部中的基准状态相比,既定的像素14a(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两端的数个像素)检测到了与其它像素14a同等水平的X射线,因而判定输送机12安装异常。并且,禁止X射线照射器13照射X射线,同时,在监视器26上显示输送机12安装不良的信息。
此外,在输送机12发生偏差而未被安装在正常位置时,也能够根据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两端的既定的数个像素可否检测到X射线来判定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例如,当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两端应当有同样数量的像素的X射线检测量减少,但实际处于一端为8个像素而另一端为两个像素这一X射线检测量减少的像素14a在左右两端非对称的状态时,判定输送机12安装不良。
在进行异物混入检查开始之前所进行的输送机12安装不良的检查时,也可以使X射线照射器13的X射线照射量比进行通常检查时少(例如30kv-1mA的程度)。这样,即使发生了输送机12安装不良的情况,也能够将进行输送机12安装不良的检查时泄漏到外部的X射线的量大致抑制在1μSv/h以下。
另一方面,在未检查出输送机12安装不良时,将X射线照射器13的X射线照射量提高到进行通常检查时的量,并在输送机12进行商品G的输送的同时开始进行异物混入检查。
[X射线检查装置的特点]
(1)
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中,对从X射线照射器13射出的X射线的一部分进行遮挡的遮挡部12d设置在输送机12(输送机框架12b)上。并且,该遮挡部12d可使得构成X射线线性传感器14的一部分像素14a所检测到的X射线比其它像素14a少。此外,控制计算机20储存有输送机12正常安装时X射线检测量减少的像素14a(位置和数量等),在异物混入检查开始进行之前,照射小剂量的X射线以检测上述已储存的像素14a是否检测到X射线,判断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
因此,只需确认被X射线遮挡部12d遮挡的线性传感器14的像素14a、即X射线检测量比其它像素少的像素,便能够在异物混入检查开始之前预先判断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因此,即使不另外设置检测输送机12是否安装的开关等零部件,只需形成现有的输送机框架12b上也具有的开口部12c、以及考虑与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在输送机12上一体形成的遮挡部12d,便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因输送机12安装不良而导致X射线泄漏。
(2)
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中,控制计算机20在通过上述输送机12安装不良检测方法做出输送机12安装不良的判断时,禁止X射线照射器13照射X射线。
因此,能够防止在输送机12未安装或安装出现偏差的状态(安装不良状态)下照射X射线对商品进行异物混入检查从而导致X射线泄漏到外部。
(3)
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中,具有RAM23等存储部,用来存储检查输送机12安装状态时的基准状态(X射线检测量减少的像素的位置和数量等)。
因此,只需判断是否与RAM23等存储部储存的基准状态一致,便能够很容易地判断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
(4)
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中,作为X射线遮挡部的遮挡部12d是作为输送机框架12b的一部分一体成型的。
因此,与另外形成作为X射线遮挡部的部件并固定到输送机12上的情况相比,由于从最初就是与输送机12为一体,因而结构更为简单。
(5)
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中,作为输送商品的的输送部,使用的是具有无接头的输送机皮带12a和输送机框架12b和输送机马达12f等的输送机12。
因此,在输送机框架12b上形成开口或狭缝,便能够很容易地在输送机框架12b上形成与输送机12为一体的X射线遮挡部。
(6)
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中,是将输送机框架12b上所形成的开口部12c的周边部分作为X射线遮挡部(遮挡部12d)使用的。
因此,在X射线受到遮挡部12d遮挡的下方的位置设置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便能够很容易地检测出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
(7)
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中,作为对从X射线照射器13射出的X射线进行检测的受光部,使用的是由多个像素14a构成的X射线线性传感器14。
因此,通过将X射线线性传感器14设置成其长度方向垂直于输送方向,可使得遮挡部12d对其两端的X射线进行遮挡。因此,检测两端的既定像素14a的X射线检测量是否减少,便能够很容易地判断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
(8)
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中,沿着输送机框架12b上形成的开口部12c周围,遮挡部12d遮挡X射线到达设在下方线性传感器14两端的数个像素14a。
因此,检测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两端的数个像素14a的X射线检测量是否比其它像素14a少,便能够判断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定,在不超出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如图3所示在输送机框架12b上形成开口部12c而将其两端的输送机框架12b的一部分作为X射线遮挡部(遮挡部12d)使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定。
例如,也可以如图8和图9(a)所示,在输送机框架12b上与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两端附近形成狭缝12e,将形成该狭缝12e的输送机框架12b的一部分作为X射线遮挡部使用。在这种场合,不仅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而且由于能够通过形成狭缝12e的输送机框架12b的一部分来判断输送机12是否安装,因此,能够在确实是以输送机框架12b的一部分(遮挡部)对X射线进行遮挡的状态下进行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的检查。
此外,也可以如图9(a)所示,设定X射线线性传感器14的X射线检测量的阈值,对图9(a)所示检测结果根据阈值进行双值化而生成图9(b)所示的波形图,以此判断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在这种场合,对双值化后的信号的Hi-Lo波形进行检查,便能够确定被输送机框架12b的一部分(遮挡部)遮挡的X射线线性传感器14的像素14a,判断输送机12是否安装不良。
(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X射线遮挡部,列举使用在输送机框架12b上形成开口部12c而形成的遮挡部12d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定。
例如,也可以不利用在输送机框架12b上直接形成的开口或狭缝而另外形成对部分X射线进行遮挡的部件,再将其固定在输送机12上与之成为一体。在这种场合,作为X射线遮挡部的部件也同样随着输送机12的移动而移动,因而能够检测出输送机12的安装是否异常。
(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具有对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两端的4~5个像素14a所要检测的X射线进行遮挡的遮挡部12d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定。
例如,既可以仅对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一端的数个像素14a的X射线以遮挡部12d进行遮挡的结构,也可以是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两端的不同数量的像素以遮挡部12d进行遮挡的结构。
具体地说,也可以采用对X射线线性传感器14一端的5个像素的X射线以遮挡部12d进行遮挡的结构,或者对一端的8个像素和另一端的3个像素的X射线以遮挡部12d进行遮挡的结构。
这种场合也同样,通过将输送机12安装在正常位置时X射线被遮挡部12d遮挡的像素14a(基准状态)储存在RAM23等存储部中,可得到与前面同样的效果。
(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形成遮挡部12d的开口部12c呈四边形开口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就开口部12c的形状和大小而言,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定。
(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对商品照射X射线进行检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定。
例如,也可以照射X射线之外的β射线、γ射线、电磁波等其它射线进行检查。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X射线检查装置具有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认输送部是否被正常安装的效果,因此,在具有输送作为检查对象的物品的输送部的、且利用X射线等射线的放射线检查装置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Claims (9)

1.一种X射线检查装置,对被输送的物品照射X射线,通过检测穿透所述物品后的X射线的方式进行物品的检查,其特征是,包括:
照射部,对所述物品照射X射线;
受光部,对从所述照射部射出的X射线进行检测;
输送部,设置在所述照射部与所述受光部之间,输送所述物品;
X射线遮挡部,与所述输送部一体成形,并设置在所述X射线的照射区域上;
控制部,根据所述受光部的X射线检测量检测出X射线被所述X射线遮挡部遮挡的位置,根据所述位置判断所述输送部是否被正确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检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部一旦判定所述输送部未被正常安装便禁止所述照射部照射X射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X射线检查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存储部,用于储存当所述输送部被正常安装时X射线被所述X射线遮挡部遮挡的所述受光部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X射线检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X射线遮挡部与构成所述输送部的框架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X射线检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输送部是具有用来输送所述物品的无接头的传送带、驱动所述传送带旋转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内侧的框架的输送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检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架上形成有狭缝部,所述X射线遮挡部是所述框架中用于形成所述狭缝部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检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架上形成有开口部,所述X射线遮挡部是所述框架中用于形成所述开口部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X射线检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受光部是线性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检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X射线遮挡部设置在对在所述线性传感器的某一端或两端上用于遮挡X射线的位置上。
CN2005800023407A 2004-06-11 2005-03-25 X射线检查装置 Active CN19104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73829A JP4565896B2 (ja) 2004-06-11 2004-06-11 X線検査装置
JP173829/2004 2004-06-11
PCT/JP2005/005536 WO2005121757A1 (ja) 2004-06-11 2005-03-25 X線検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0448A true CN1910448A (zh) 2007-02-07
CN1910448B CN1910448B (zh) 2010-04-07

Family

ID=35503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23407A Active CN1910448B (zh) 2004-06-11 2005-03-25 X射线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477726B2 (zh)
JP (1) JP4565896B2 (zh)
CN (1) CN1910448B (zh)
GB (1) GB2430131B (zh)
WO (1) WO200512175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9990A (zh) * 2011-12-05 2012-06-27 天津工业大学 基于纹理规则性分析的钢丝绳芯输送带故障在线检测方法
CN107694963A (zh) * 2017-11-14 2018-02-16 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x光机喷阀像元划分装置及方法
CN112620127A (zh) * 2019-09-24 2021-04-09 东芝It·控制系统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9471B2 (ja) * 2008-11-11 2014-07-23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放射線検出装置、放射線画像取得システム、放射線検査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検出方法
DE102010016502A1 (de) * 2010-04-19 2011-10-20 Phoenix Conveyor Belt Systems Gmbh Einrichtung zur zerstörungsfreien Inspektion eines Fördergurtes mittels energiereicher Strahlen, insbesondere Röntgenstrahlen
CN102551774B (zh) * 2010-12-20 2016-05-11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皮带式床和ct设备及用于ct设备校准数据的获取方法
US10598613B2 (en) 2015-06-16 2020-03-24 Dylog Itlalia S.P.A. Non-destructive X-ray inspection machine, devices provided for such machin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PL234550B1 (pl) 2016-06-03 2020-03-31 Int Tobacco Machinery Poland Spolka Z Ograniczona Odpowiedzialnoscia Urządzenie do identyfikacji parametrów fizycznych artykułów prętopodobnych przemysłu tytoniowego
JP6934241B2 (ja) * 2017-03-16 2021-09-15 株式会社イシダ X線検査装置
JP6830243B2 (ja) * 2017-03-16 2021-02-17 株式会社イシダ X線検査装置
JP6717784B2 (ja) * 2017-06-30 2020-07-08 アンリツインフィビス株式会社 物品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の校正方法
JP7153525B2 (ja) * 2018-10-12 2022-10-14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X線検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38708A1 (de) * 1974-08-12 1976-03-04 Siemens Ag Patienten-lagerungsvorrichtung fuer ein roentgen-transversal-schichtgeraet
DE3878247D1 (en) * 1988-11-09 1993-03-18 Siemens Ag Computer-tomograph.
JP2530384Y2 (ja) * 1992-11-06 1997-03-26 日新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金属検出機用カセット式簡易着脱型ベルトコンベヤ
JP2001039520A (ja) * 1999-07-30 2001-02-13 Shimadzu Corp X線異物検査装置
US6512812B2 (en) * 2000-04-28 2003-01-28 Anritsu Corporation X-ray foreign-body detector
JP3676962B2 (ja) * 2000-04-28 2005-07-27 アンリツ産機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X線検出ユニット及びx線異物検出装置
JP3916843B2 (ja) * 2000-04-28 2007-05-23 アンリツ産機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コンベアを用いたx線異物検出装置
JP2002071588A (ja) * 2000-09-04 2002-03-08 Ishida Co Ltd X線異物検査装置
WO2002034137A1 (en) * 2000-10-25 2002-05-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alibration table for a cone-beam ct-apparatus
JP2003050216A (ja) * 2001-08-06 2003-02-21 Shimadzu Corp X線検査装置
JP2003225236A (ja) * 2002-02-04 2003-08-12 Shimadzu Corp 緊急停止回路
JP3618723B2 (ja) * 2002-03-25 2005-02-09 アンリツ産機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X線異物検出装置
JP2004028961A (ja) * 2002-06-28 2004-01-29 Shimadzu Corp X線異物検査装置
US7120223B2 (en) * 2002-09-25 2006-10-10 Pencilbeam Technologies Body-supporting couch
DE102005032288B4 (de) * 2005-07-11 2008-10-16 Siemens Ag Röntgenaufnahmeeinrichtung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9990A (zh) * 2011-12-05 2012-06-27 天津工业大学 基于纹理规则性分析的钢丝绳芯输送带故障在线检测方法
CN102519990B (zh) * 2011-12-05 2014-03-26 天津工业大学 基于纹理规则性分析的钢丝绳芯输送带故障在线检测方法
CN107694963A (zh) * 2017-11-14 2018-02-16 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x光机喷阀像元划分装置及方法
CN112620127A (zh) * 2019-09-24 2021-04-09 东芝It·控制系统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0448B (zh) 2010-04-07
JP2005351795A (ja) 2005-12-22
US20080298547A1 (en) 2008-12-04
US7477726B2 (en) 2009-01-13
US7593504B2 (en) 2009-09-22
US20080063148A1 (en) 2008-03-13
GB2430131A (en) 2007-03-14
GB0624432D0 (en) 2007-01-17
WO2005121757A1 (ja) 2005-12-22
JP4565896B2 (ja) 2010-10-20
GB2430131B (en) 2009-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0448A (zh) X射线检查装置
CN1854722A (zh) X射线检查装置
EP2045596B1 (en) X-r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ppropriate calibration positions of a conveyor by means of a histogram
US8019040B2 (en) X-ray inspection device and production system
JP5607734B2 (ja) 離散的な低剛性の透明又は半透明体の欠陥を検査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JP4694274B2 (ja) X線異物検査装置のx線遮蔽用v字型のれん装置
CN1898556A (zh) X射线检查装置
CN1356539A (zh) X射线检查装置
JP5210998B2 (ja) シリコンウエハー検査装置
KR101399287B1 (ko) 부품 검사 장치
JP2005003480A (ja) X線検査装置
CN108139336B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JP2007132796A (ja) X線検査装置およびx線検査プログラム
JP2014190797A (ja) シリコンウェハの欠陥検査装置
US11940393B2 (en) X-ray inspection apparatus
JP2005031069A (ja) X線検査装置
JP4630822B2 (ja) X線検査装置
JP2016114415A (ja) X線検査装置
JP2004006303A (ja) 陰極線管用ガラスパネル及びその検査方法並びにその検査装置
JP2008039442A (ja) X線検査装置
JP6830243B2 (ja) X線検査装置
JP6861990B2 (ja) X線検査装置
JP2005172486A (ja) 放射線検査装置
JP4351901B2 (ja) 放射線検査装置
JP2019132755A (ja) X線検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