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0420B - 热交换装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装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0420B
CN1910420B CN2004800369646A CN200480036964A CN1910420B CN 1910420 B CN1910420 B CN 1910420B CN 2004800369646 A CN2004800369646 A CN 2004800369646A CN 200480036964 A CN200480036964 A CN 200480036964A CN 1910420 B CN1910420 B CN 1910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flow
exchange devic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distribu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369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10420A (zh
Inventor
G·布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 Behr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ehr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hr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ehr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910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0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10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04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4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der boxes with flow l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28D1/0426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with units having particular arrangement relative to the large body of fluid, e.g. with interleaved units or with adjacent heat exchange units in common air flow or with units extending at an angle to each other or with units arranged around a central element
    • F28D1/0443Combination of units extending one beside or one above the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4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 F25B2339/0443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the receiver being positioned horizont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1Geometry problems, e.g. for reducing siz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8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89Oil coo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70/00Thermal insulation; Thermal decoupling
    • F28F2270/02Thermal insulation; Thermal decoupling by using blind cond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热交换装置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装置(1),该热交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流入口(9)、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集流和/或分配管(3、4)、多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第一通流装置(12)、集流器(5)以及至少一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流出口(8);并且还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第一热交换装置旁边的第二热交换装置(2),该第二热交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流入口(21)、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集流和/或分配管、多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通流装置(24)、以及至少一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流出口(22)。

Description

热交换装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装置系统,特别是用于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使用了各种不同的热交换装置,例如汽车空调、冷却循环或者用于冷却变速器油、转向助力器油的循环。在此在使用到汽车中时一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只有有限的结构空间可供使用,因此各种热交换装置要尽可能节省位置空间地进行布置。此外也越来越重视各个组件成本低廉地制造。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系统,其一方面需要比较小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制造成本方面也比较低廉。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热交换装置系统,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装置,该热交换装置被构造成用于汽车空调的冷凝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流入口、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集流和/或分配管、多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第一通流装置、集流器以及至少一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流出口;该热交换装置系统还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第一热交换装置旁边的第二热交换装置,该第二热交换装置作为油冷却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流入口、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集流和/或分配管、多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第二通流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流出口,其中,至少一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集流和/或分配管也用作第二流动介质的集流和/或分配管,该热交换器装置系统具有两个集流和/或分配管,在每个所述的集流和/或分配管中设置两个腔室,这两个集流和/或分配管分别用于接收所有第一通流装置和第二通流装置,这两个集流和/或分配管具有在0.2和1.5mm之间的壁厚,所述第一通流装置具有与第二通流装置不同的几何造型,第一热交换装置的第一通流装置的液流直径在0.4和4mm之间,第二热交换装置的第二通流装置的液流直径在0.3和10mm之间。
按本发明的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装置,该热交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流入口、用于该第一流动介质的集流和/或分配管、多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通流装置、集流装置-下面称为集流器-以及至少一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流出口。另外按照本发明除了第一热交换装置还布置了第二热交换装置,该第二热交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流入口、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集流和/或分配管、多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第二通流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流出口。对于集流和/或分配管最好是一种纵向延伸的管。第二热交换装置可以特别沿纵向伸出第一热交换装置。
集流和/或分配管用于将流动介质分配到多个通流装置或者将从通流装置到达集流和/或分配管的流动介质进行集流。
为此目的集流和/或分配管具有多个孔,通流装置的端段可以插入这些孔中.集流和/或分配管具有一种横截面,该横截面从一组横截面中选择,这组横截面包括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横截面和这些横截面的混和形式.
通流装置也可是一种纵向延伸的管,特别是扁管。这些扁管可以具有用于流动介质的一个或者也可以是多个相互隔开的流动通道。
集流器最好具有两个孔,其用作流动介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此外在集流器中最好布置干燥和/或过滤装置,流动介质可以流过干燥和/或过滤装置。这种集流器在德国专利DE 4 238 853 C2中进行了描述。这特别是当第一热交换装置构造成用于汽车空调的冷凝器时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应用。DE 4 238 853 C2的说明、更确切地说特别是从第1栏第1行到第2栏第22行的一般说明以及从第2栏第45行到第5栏第42行的优选的实施例的说明通过参考应用到本申请的公开文本中。
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使用的集流器也可以具有如在EP 0 669 506B2中所述的同样用于汽车空调的冷凝器的构造。这里从第1栏第1行到第1栏第48行的一般说明和从第2栏第4行到第5栏第22行的专门的附图说明也作为本申请的公开文本的部分,其中该部分特别是当在该集流器中使用过滤装置时是特别有意义的。
对于在第一装置旁边第二装置的布置应该理解为这两个装置空间上并不隔开,而是相互紧邻布置,并且特别优选构造成一体或者由相同的框架元件夹持。在此优选将第二热交换装置的纵向侧布置在第一热交换装置的纵向侧上。
由此通过优选的共同的制造将第二热交换装置组合在第一热交换装置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两个热交换装置在制造方面同时焊接,这就使得制造成本较低。此外通过共同的安装也节省了发动机舱内的位置空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至少一个集流和/或分配管也用作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集流和/或分配管。为此在集流和/或分配管中设置至少两个腔室,从而将两种介质相互隔开。
另外这还可以理解为这种意思,即在该至少一个集流和/或分配管中不仅通入有其中流有第一流动介质的通流装置,还通入有其中流有第二流动介质的通流装置。最好该系统具有两个集流和/或分配管,这两个集流和/或分配管分别用于接收基本上所有第一和第二通流装置。优选设置两个集流和/或分配管,其中不仅第一流动介质而且第二流动介质流动在各自预设的相互隔开的段中。
通流装置优选具有两个端段,其分别伸入集流和/或分配管。在此对应的端段最好伸入两个不同的集流和/或分配管中。但是也可以使端段伸入分别相同的集流和/或分配管中。在此相应的集流和/或分配管最好具有至少一个分隔装置,其将集流和/或分配管分成通流装置的第一端段伸入其中的第一腔室以及通流装置的第二端段伸入其中的第二腔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集流和/或分配管的流入口侧的段和流出口侧的段相互隔开。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通流装置平行于多个第二通流装置布置。这意味着通流装置的各个纵向相互平行,并且优选在各通流装置之间设置散热片或者类似装置,这改善了与流过通流装置之间的热交换介质、特别是空气的热交换。可以通过各集流和/或分配管的中断来实现第一通流装置相对于第二通流装置的分隔。
第一通流装置优选具有与第二通流装置基本上相同的外部几何造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化制造,因为不必制造不同形式的通流装置。但是当第一通流装置具有与第二通流装置不同的外部几何造型时也是有利的。
第一通流装置和第二通流装置的内部几何造型最好可以构造得相同。
但是特别是当第一流动介质的粘度与第二流动介质的粘度明显不同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内部几何造型。
通流装置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平行布置的流动线路,其分别具有圆形、矩形或者三角形的横截面。在此各横截面形状可以构造得几何上比较精确,但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特别是在使用矩形或者三角形横截面时也可以将过渡区域进行倒圆,特别是构造成凹形。
单个通流横截面的液流直径优选在0.3mm至10mm的范围内。在此液流直径通过公式确定,其中管的横截面积乘以4,然后除以管的润湿的周长计算。
第一流动介质最好是一种汽车空调的制冷介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热交换器构造成冷凝器。另外优选第一流动介质是冷却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热交换装置优选构造成汽车散热器,流过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通过该散热器进行冷却。
在第一热交换器的情况下液流直径优选在0.4mm和4mm之间,特别优选在0.4和1.3mm之间。
第二流动介质优选是一种汽车工作液体,其最好从组合中得到,组合包含用于内燃机润滑的发动机油、用于自动或手动变速器润滑的变速器油、用于将发动机的驱动力矩分配到驱动轮上的差速器(其中该差速器不仅可以是用于单独驱动的轴的单差速器以可以是用于全轮驱动汽车的分配差速器)润滑的传动器油和类似物。作为第二流动介质液可以考虑工作液体,如转向助力器油、制动液或者是用于驱动商用车结构的液压油。
在用于冷却汽车工作液体的第二热交换装置的情况下,液流直径优选在0.3mm和10mm之间,特别优选在0.4和8mm之间。
也就是第二热交换装置的油冷却器的管壁的厚度优选在0.2和1.5mm之间,最好在0.35和1.0mm之间。
因为变速器油冷却器和冷凝器在不同的条件下、特别是在不同的温度或者温度差下工作,在油冷却器和冷凝器之间的中间区域中会产生热应力。因此例如在冬季冷凝器保持较冷,因为汽车空调不工作。当汽车首次行驶及然后停车时,油冷却器同样受到加热和冷却。在此油冷却器的管膨胀,还会重新收缩,而冷凝器的管保持不变。
由于这个原因,油冷却器的管的结构要足够牢固,以便能经受住由膨胀和收缩产生的应力。出于这个原因,壁最好比不会产生这种由热引起的应力的在仅工作的油-空气冷却器的情况下的管壁厚。上述在0.35和1.0mm之间的壁厚一方面确保了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消耗较少的材料。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集流和/或分配管具有至少一个分隔装置,以便将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腔室相对于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腔室分隔开。在此最好涉及一种布置在集流和/或分配管内部的间壁,两种流动介质不能流过该间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和第二通流装置之间设置了通流装置,基本上没有介质流过该通流装置.这意味着在相互平行布置的多个第一通流装置后接着至少一个通流装置,其中没有介质流过,并且在该通流装置后同样接着多个其中流入第二流动介质的第二通流装置.该基本上没有流动介质流入的通流装置用于第一通流装置相对于第二通流装置的隔热.该“盲”通流装置和相应相邻的第一和第二通流装置之间的热隔离既可以构造散热片,也可以没有散热片.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基本上没有流动介质流入的通流装置的端段伸入集流和/或分配管的部段中,该部段中两侧通过间壁界定.在此在这两个间壁之间基本上没有流动介质.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集流器基本上平行于集流和/或分配管布置。在此该集流器的横截面从包含圆形、多边形横截面和其混和形状的横截面组中选择。
集流器优选比集流和/或分配管短。集流器的长度特别优选与集流和/或分配管的流有第一流动介质的部段的长度基本上一致。这意味着集流器具有与第一热交换装置基本上相同的长度。但是集流器的长度也可以超过或者小于第一热交换装置的长度。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集流器相对于由通流装置、更确切地说由通流装置的整体占据的平面侧向错开布置。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流装置的数量多于第二通流装置的数量。这就意味着第一热交换装置也占据比第二热交换器更大的侧向面积,更精确地说占据更大的空间。
优选至少一个集流和/或分配管、特别优选两个集流和/或分配管具有多个隔离装置或者间壁。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流动介质在第一热交换装置内部在集流和/或分配管之间多次来回导引。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或第二热交换装置上布置了至少另一个热交换装置。在此第一热交换装置优选布置在第二热交换装置和另一热交换装置之间。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热交换装置或者另一热交换装置基本上平行于集流和/或分配管布置。第二热交换装置也可以如下布置,即由第一通流装置占据的平面与由第二通流装置占据的平面相互平行。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热交换装置在流动方向上布置在第一热交换装置前或后。
第二热交换装置优选是一种从一组热交换装置中获得的装置,该组热交换装置包括转向助力器油冷却器、变速器油冷却器和类似装置。
第二热交换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优选布置在第二热交换装置的相对的端段上。这意味着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流动介质、也就是最好为油流入第一集流和分配管中,并从那里基本上分配到整个第二通流装置上,并在第二集流和分配管中汇集,并从那里通过流出口流出。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热交换装置的流入口和流出口布置在第二热交换装置的相同的端段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流动介质首先通过预定数量的通流装置从第一集流和/或分配管到达第二集流和/或分配管,并从那里又通过通流装置的另一部分回到第一集流和/或分配管中并流出。在这种情况下流入口和流出口布置在其上的集流和分配管优选具有隔离装置或者间壁,隔离装置或者间壁垂直于管的纵向布置。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第二热交换装置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的纵向相对于由通流装置的整体占据的平面以预定的角度布置。该角度在0度和70度之间,优选在0度和40度之间,特别优选在5度和30度之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系统的其它优点和实施方式从附图中得出。
附图示出:
图1a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视图;
图2b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侧视图;
图2c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上面的俯视图;
图2d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仰视图;
图3示出了第一热交换装置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的连接装置;
图4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放大视图;
图5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集流器的视图;
图6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放大的仰视图;
图7a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7b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另一侧视图;
图8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示意图。在此附图标记1是指第一热交换装置,附图标记2是指第二热交换装置。在此第二热交换装置2以其纵侧布置在第一热交换装置的纵侧上。附图标记5表示集流器,该集流器是第一热交换装置1的组件。附图标记8和9表示流出口以及流入口,其将制冷介质引入第一热交换装置1或者从该第一热交换装置1重新导出。附图标记22示出了用于第二流动介质通入第二热交换装置2中的流入口,并且附图标记21示出了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流出口。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是转向助力器油冷却器的第二热交换装置2被流过一次。作为替代方案第二热交换器也可以布置在第一热交换器1的下方,这通过虚线示出的装置2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热交换装置2布置在第一热交换装置的下冷却段(Unterkühlstrecke)下方,其中该第二热交换器在本实施例中涉及一种冷凝器。
在图1b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与图1a不同的是所示第二热交换装置2在图1b的情况下,流入口21以及流出口22都布置在装置的一个端侧。在这种情况下流入第二装置2的油在装置内部转向,也就是说在图1b中其首先从左侧向右侧运动,然后重新从右侧向左侧运动。
在图2a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视图。该系统具有第一集流和分配管4以及第二集流和分配管3。在所述集流和分配管之间布置了多个第一通流装置12和多个第二通流装置24。附图标记5表示集流器,其平行于集流和分配管3布置。附图标记6是固定装置,借助于该固定装置该系统例如可以相对于汽车车身框架固定。附图标记9表示第一热交换装置上的用于制冷介质的流入口,并且附图标记8表示用于制冷介质的流出口。附图标记21表示用于第二流动介质进入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流入口,并且附图标记22表示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流出口。附图标记11表示用于第一热交换装置1的流入口和流入口9和8的连接模块。
通流装置12和34的长度在100mm和1000mm之间,优选在300mm和800mm之间,特别优选在500mm和620mm之间.装置的长度L在200mm和1100mm之间,优选在400mm和900mm之间,特别优选在600mm和700mm之间.系统的宽度B在100mm和600mm之间,优选在200mm和500mm之间,特别优选在350mm和400mm之间.集流器的长度在300mm和600mm之间,优选在200mm和500mm之间,特别优选在300mm和350mm之间.
在图2b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1表示流入口和流出口9和8的连接模块。附图标记22表示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流出口。可以看出,流入口9具有多个折弯的区域。附图标记27和25表示用于固定连接模块11的固定装置。
图2c示出了从按本发明的系统的下方看的视图。在此附图标记12表示第一热交换装置1的多个通流装置。可以从图2c中看到,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流入口和流出口21和22的纵向相对于通流装置24的纵向成角度。
在图2d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另一侧视图。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流入口和流出口9和8具有成角度的区域。基本上平行于集流和分配管4延伸的部段9a的长度可以与发动机舱中的结构条件相匹配。附图标记14a、14b、14c表示布置在集流和分配管4内部的间壁,间壁基本上避免流动介质沿水平方向的流动。最好在两个分隔装置14a和14b之间布置通流装置12,基本上没有流动介质流过该通流装置12。这种布置如上所述用于隔热。在该实施例中在分隔装置14a的左侧布置了第二热交换器2,并在分隔装置14b的右侧布置了第一热交换装置1。这意味着第一流动介质设置在分隔装置14b的右侧流动,相反第二流动介质相对于分隔装置14a在左侧流动。通过这种方式流动介质至少保持分隔装置14a和14b之间的间距。
图3示出了连接模块11的细节图。该连接模块11具有用于容纳流入口和流出口9或者8的容纳区域65和67。在此优选在流入口和流出口9或者8的端段中设置用于容纳其他管段的拓宽区域。附图标记64表示用于插入固定装置25或者27的孔。在此固定装置25和27优选具有螺纹,以便从上面拧入孔段64和63中。连接模块11优选相对于集流和分配管4以一个预定的角度布置。该角度优选在0度和50度之间,优选在0度和30度之间,特别优选在0度和20度之间。
在图4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另一放大的侧视图。在此连接模块11相对于集流和分配管3或者4布置的角度也清楚可见。另外还可以看出,在集流器5上安置了盖59,借助于盖59可以打开集流器5。
图5示出了集流器5的细节图。其在其内部具有干燥单元和/或过滤单元,干燥单元和/或过滤单元用于过滤或者干燥制冷介质。在此附图标记57表示用于安置干燥装置和过滤装置的壳体,在该壳体中例如安置了干燥颗粒。附图标记52表示密封装置,以便在盖59关闭时将收集器5相对于环境流体密封地关闭。附图标记56是下壳体部件,其中设置了干燥装置和过滤装置。
在图6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另一视图。这里可以看到流入口和流出口9和8的弯曲部段以及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流入口21。
图7a示出了从按本发明的系统的下方看的放大视图。在此可以看到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流出口22的纵向相对于通流装置12或者24的纵向以给定的角度β延伸。该角度在0度和40度之间,优选在5度和20度之间,特别优选在8度和12度之间。
流入口21也相对于通流装置24的纵向以一个预定的角度布置。该角度γ在0度和50度之间,优选在10度和30度之间,特别优选在18度和24度之间。
附图标记14表示框架装置,其用于稳定第一热交换装置1和第二热交换装置2。
在图7b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系统的第二侧视图。可以看到,集流器5相对于由通流装置占据的平面E侧向偏置。附图标记6仍表示按本发明的系统的固定装置。
在图8中示出了另一按本发明的系统的细节图,其中集流器未示出。在该实施例中,不仅第二热交换装置的流入口而且其流出口布置在装置的相同端段上。间壁14a用于将流入侧区域与流出侧区域基本上密封地分隔开。
此外示出了两个间壁14b和14c。在由间壁14b和14c界定的部段下方设置了通流装置35,基本上没有流动介质流过该通流装置35。代替“盲”通流装置在本实施例以及前述实施例中设置分隔条35,其外部尺寸优选对应于通流装置的外部尺寸,但是分隔条相对于通流装置优选具有完整的横截面,也就是没有流动通道。

Claims (22)

1.热交换装置系统,其具有
-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装置(1),该第一热交换装置被构造成用于汽车空调的冷凝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流入口(9)、多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第一通流装置(12)以及至少一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流出口(8);
-至少一个布置在第一热交换装置(1)旁边的第二热交换装置(2),该第二热交换装置作为油冷却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流入口(21)、多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第二通流装置(24)、以及至少一个用于第二流动介质的流出口(22),
-一用于第一流动介质和第二流动介质的第一集流和/或分配管(3),该第一集流和/或分配管(3)被设置在多个第一通流装置(12)和第二通流装置(24)的第一侧上,并具有两个腔室,这两个腔室分别用于接收所有第一通流装置(12)和第二通流装置(24),
-一用于第一流动介质和第二流动介质的第二集流和/或分配管(4),该第二集流和/或分配管(4)被设置在多个第一通流装置(12)和第二通流装置(24)的第二相对侧上,并具有两个腔室,这两个腔室分别用于接收所有第一通流装置(12)和第二通流装置(24),
其特征在于,
-设置一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集流器(5),该集流器只属于第一热交换装置(1),
-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流入口(21)的轴向相对于由第二通流装置(24)占据的平面(E)以一个预定的角度布置,该角度在10度和30度之间,
-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流出口(22)的轴向相对于由第二通流装置(24)占据的平面(E)以一个预定的角度布置,该角度在5度和20度之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集流和/或分配管,其中不仅第一流动介质而且第二流动介质流入给定的部段中。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通流装置(12)和第二通流装置(24)分别具有两个端段,所述两个端段分别伸入集流和/或分配管中。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用于第一流动介质的第一通流装置(12)平行于第二通流装置(24)布置。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这两个集流和/或分配管(3、4)具有在0.35mm和1.0mm之间的壁厚,第一热交换装置(1)的第一通流装置(12)的液流直径在0.4mm和1.3mm之间,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第二通流装置(24)的液流直径在0.4mm和8mm之间。
6.按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动介质是制冷介质。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动介质是油。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集流和/或分配管(3、4)具有至少一个分隔装置,以便将第一流动介质相对于第二流动介质分隔开。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流装置(12)和第二通流装置(24)之间设置通流装置,基本上没有第一流动介质或者第二流动介质流过该通流装置。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流装置和第二通流装置(12、24)只是通过间壁分隔开,间壁布置在至少一个集流和/或分配管(3、4)中。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器(5)平行于集流和/或分配管(3、4)布置。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器(5)比集流和/或分配管(3、4)短。
13.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器(5)具有基本上与集流和分配管(3、4)的流有第一流动介质的部段的长度一致的长度。
14.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器(5)相对于由第一通流装置和第二通流装置(12、24)占据的平面(E)侧向偏置布置。
1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流装置(1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通流装置(24)的数量。
1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1)或者第二热交换装置(2)上布置另一热交换装置。
1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从一组热交换装置中选择,该组热交换装置包括转向助力器油冷却器和变速器油冷却器。
1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流入口(21)和流出口(22)布置在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相对端段上。
1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流入口(21)和流出口(22)布置在第二热交换装置的相同端段上。
2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流装置(12)具有与第二通流装置(24)不同的几何造型,第一热交换装置(1)的第一通流装置(12)的液流直径在0.4mm和4mm之间,第二热交换装置(2)的第二通流装置(24)的液流直径在0.3mm和10mm之间。
21.按权利要求1-20中之一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流装置(12)相对于第二通流装置(24)的分隔是通过各集流和分配管(3、4)的中断实现的。
22.按权利要求1-20中之一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集流和/或分配管(3)和第二集流和/或分配管(4)具有在0.2mm和1.5mm之间的壁厚。
CN2004800369646A 2003-12-11 2004-12-10 热交换装置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104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57989 2003-12-11
DE10357989.3 2003-12-11
PCT/EP2004/014121 WO2005057116A1 (de) 2003-12-11 2004-12-10 Bauordnung für vorrichtungen zum austausch von wär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0420A CN1910420A (zh) 2007-02-07
CN1910420B true CN1910420B (zh) 2010-05-12

Family

ID=34672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3696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10420B (zh) 2003-12-11 2004-12-10 热交换装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36146A1 (zh)
EP (1) EP1700077A1 (zh)
JP (1) JP4624363B2 (zh)
CN (1) CN1910420B (zh)
BR (1) BRPI0416193A (zh)
DE (1) DE102004059680B4 (zh)
WO (1) WO20050571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3571B2 (en) * 2004-09-23 2006-07-1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ted condenser oil cooler with a receiver/dryer
EP1762804A1 (de) * 2005-09-12 2007-03-14 Frape Behr S.A. Kältemittelkondensator
FR2912209B1 (fr) * 2007-02-06 2013-08-2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multi circuits
KR101344514B1 (ko) * 2007-06-20 2013-12-24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냉각 시스템
DE102008017113A1 (de) * 2008-04-02 2009-10-08 Behr Gmbh & Co. Kg Verdampfer
EP2107328B1 (de) * 2008-04-02 2012-07-11 Behr GmbH & Co. KG Verdampfer
CN101957080A (zh) * 2010-09-29 2011-01-26 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CN108419412B (zh) * 2018-02-08 2020-01-14 惠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杂质过滤功能的水冷排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8617A1 (de) * 1999-04-23 2000-11-02 Valeo Klimatechnik Gmbh Gaskühler für einen überkritischen CO¶2¶-Hochdruck-Kältemittelkreislauf einer Kraftfahrzeugklimaanlage
DE19957307A1 (de) * 1999-11-29 2001-05-31 Behr Gmbh & Co Zweikreis-Wärmeübertrager
US6394176B1 (en) * 1998-11-20 2002-05-28 Valeo Thermique Moteur Combined heat exchanger, particularly for a mot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24459B (it) * 1988-09-30 1990-10-04 Fiat Auto Spa Radiatore integrato acqua olio in particolare per veicoli
DE4245046C8 (de) * 1992-11-18 2008-08-21 Behr Gmbh & Co. Kg Kondensator für eine Klimaanlage eines Fahrzeuges
KR100565818B1 (ko) * 1996-08-12 2007-04-04 칼소닉 칸세이 가부시끼가이샤 인테그럴 형 열교환기
JP3797720B2 (ja) * 1996-11-06 2006-07-1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H10141888A (ja) * 1996-11-13 1998-05-29 Zexel Corp 熱交換器のコネクタ
US6000465A (en) * 1997-06-27 1999-12-14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Heat exchange with a receiver
FR2770896B1 (fr) * 1997-11-10 2000-01-28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Condenseur de climatisation muni d'un reservoir de fluide a cartouche interchangeable
FR2777639B1 (fr) * 1998-04-20 2000-06-30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Condenseur de climatisation comprenant un reservoir monte sur une embase
US6065534A (en) * 1998-05-19 2000-05-23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Aluminum alloy article and method of use
DE19838215B4 (de) * 1998-08-22 2009-09-17 Behr Gmbh & Co. Kg Verdampfer
DE19915389A1 (de) * 1999-04-06 2000-10-12 Behr Gmbh & Co Mehrblock-Wärmeübertrager
EP1065454A1 (de) * 1999-07-02 2001-01-0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Luftgekühlter Kondensator
JP4078766B2 (ja) * 1999-08-20 2008-04-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CN1293359C (zh) * 2000-08-04 2007-01-03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换热器
GB2371505A (en) * 2000-09-20 2002-07-31 Visteon Global Tech Inc Heat exchanger construction
JP2002257495A (ja) * 2001-02-28 2002-09-11 Toyo Radiator Co Ltd 複数熱交換器の接続構造
JP2002318090A (ja) * 2001-04-18 2002-10-31 Denso Corp 複式熱交換器
GB2377268A (en) * 2001-07-07 2003-01-08 Visteon Global Tech Inc A heat exchanger with isolated cooling circuits
US6793121B2 (en) * 2002-03-12 2004-09-21 Newfiel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lasp having a flange to couple a heat exchanger to a device in a cooling system
US6793012B2 (en) * 2002-05-07 2004-09-21 Valeo, Inc Heat exchanger
JP2004060933A (ja) * 2002-07-25 2004-02-26 Toyo Radiator Co Ltd 複数熱交換器の一体化構造
JP4175918B2 (ja) * 2003-02-28 2008-11-05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マルチタイプ熱交換器
US7337832B2 (en) * 2003-04-30 2008-03-04 Valeo, Inc. Heat exchanger
JP4276893B2 (ja) * 2003-05-19 2009-06-10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熱交換装置
JP4222137B2 (ja) * 2003-07-22 2009-02-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放熱器
JP4089567B2 (ja) * 2003-09-16 2008-05-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却用熱交換器モジュール
JP4759312B2 (ja) * 2004-05-10 2011-08-31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JP2007178053A (ja) * 2005-12-27 2007-07-12 Calsonic Kansei Corp 熱交換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4176B1 (en) * 1998-11-20 2002-05-28 Valeo Thermique Moteur Combined heat exchanger, particularly for a motor vehicle
DE19918617A1 (de) * 1999-04-23 2000-11-02 Valeo Klimatechnik Gmbh Gaskühler für einen überkritischen CO¶2¶-Hochdruck-Kältemittelkreislauf einer Kraftfahrzeugklimaanlage
DE19957307A1 (de) * 1999-11-29 2001-05-31 Behr Gmbh & Co Zweikreis-Wärmeübertra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236146A1 (en) 2005-10-27
DE102004059680A1 (de) 2005-07-28
JP2007514122A (ja) 2007-05-31
DE102004059680B4 (de) 2019-10-17
JP4624363B2 (ja) 2011-02-02
WO2005057116A1 (de) 2005-06-23
BRPI0416193A (pt) 2007-01-16
CN1910420A (zh) 2007-02-07
EP1700077A1 (de) 2006-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86248A (en) Extruded tank condenser with integral manifold
JP4176642B2 (ja) 熱交換器
ES2217672T3 (es)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combinado, en particular para vehiculo automovil.
JP5732592B2 (ja) 蓄冷熱交換器
US6328100B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ribbed flat tubes
US20080115528A1 (en) Cooling module
CN101490382A (zh) 具有流连接器的热交换器
US4640341A (en) Radiator for vehicles, having improved mountability into vehicles
KR20000077372A (ko) 열교환기
CN1910420B (zh) 热交换装置系统
US20020062953A1 (en) Serpentine heat exchanger
CN102037307A (zh) 用于热交换器的管
US20070131397A1 (en) Coolant radiator for a motor vehicle
US9810486B2 (en) Heat exchanger pressure adjustable baffle
CN101889186A (zh) 热交换器,特别是用于汽车的加热体
JP4743203B2 (ja) 自動車用の熱伝達体
US20020079092A1 (en) Twisted-louver high performance heat exchanger fin
CN101367332B (zh) 用于汽车的微细多孔管平行流集成散热装置
ES2257495T3 (es)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en particular un refrigerador de gas para instalaciones de climatizacion de co2.
DE102010040025A1 (de) Kältemittelkondensatorbaugruppe
EP0907061A3 (de) Wärmeübertrager für eine Heiz- oder Klima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es
JP3797692B2 (ja) 受液部一体型凝縮器
US20130068435A1 (en) In-line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ing
KR20100067163A (ko) 자동차용 열교환기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769823Y (zh)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