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9081A -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9081A
CN1909081A CN 200610115023 CN200610115023A CN1909081A CN 1909081 A CN1909081 A CN 1909081A CN 200610115023 CN200610115023 CN 200610115023 CN 200610115023 A CN200610115023 A CN 200610115023A CN 1909081 A CN1909081 A CN 1909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holder
spiro rod
copulational protuberance
chassis
guide spi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150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5792C (zh
Inventor
大森清
山本秀彦
盐泽正纯
谷口仁志
角南和弥
川岛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09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9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57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57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ving Of Heads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薄式设计的偏斜调整装置的盘记录/再现设备(1),所述盘记录/再现设备(1)包括:基座(101);用于光盘(4)的盘转动驱动机构(102);光拾取单元(103);用于在光拾取单元(103)的相对两端处支撑光拾取单元(103)的第一引导轴和第二引导轴(105、106);光拾取移动装置(104),光拾取驱动装置被第一和第二引导轴(105、106)引导以使光拾取单元相对于光盘径向移动;与第一和第二引导轴接触以沿着基本上垂直于光盘的主侧的方向压迫第一和第二引导轴(105、106)的弹性元件(126);以及从弹性元件的相对一侧接触第一和第二引导轴(105、106)以使第一和第二引导轴(105、106)沿着与弹性元件(126)施压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调整螺钉(127),以及偏斜调整装置(109),可利用调整螺钉(127)调整第一和第二引导轴(105、106)的斜度来使所述偏斜调整装置调整偏斜程度。

Description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本发明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02527.4、发明名称为录制和/或再现设备、申请日为2004年1月30日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盘状记录媒体录制和/或再现信息信号和/或录制和/或再现信息信号到盘状记录媒体的设备,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移动光学拾取单元的拾取移动机构。
本申请要求于2003年1月31日提出的、申请号为P2003-025239的日本专利申请和于2003年12月12日提出的、申请号为P2003-415741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的所有内容在这里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新近的一些在功能上改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笔记本电脑等)中装有CD-R/RW或者DVD-ROM驱动器。对于这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功能改进,需要使这些CD-R/RW或者DVD-ROM驱动器能够高速写/读数据或者使DVD-ROM驱动器能够将数据重新写到DVD上。
小尺寸(例如B5尺寸)的笔记本电脑比较大尺寸(例如A4尺寸)的笔记本电脑更容易和方便携带。因此,笔记本电脑的厚度和重量逐渐减小同时在功能上得到改进。这也要求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CD-R/RW或者DVD-ROM驱动器应该被设计得尽可能地薄。
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常规的用于从CD-R/RW或者DVD-ROM录制或再现数据和/或录制或再现数据到CD-R/RW或者DVD-ROM的盘式驱动器的一个实例。如图中所示,这种类型的盘式驱动器用附图标记300表示,它包括:主体301;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内外两个位置之间的盘托架303,并且盘托架303具有可使诸如DVD等的光盘302被接收于其中的凹部;以及安装在盘托架303的后侧的光拾取单元304,光拾取单元304能够从设置在盘托架303上的光盘302中读取信息信号。
图2示出了盘驱动器300的主体301,但未示出驱动器主体301的上半部。驱动器主体301是由上下一对半部构成的,上下半部是相互对接的。用附图标记307表示的下半部在其前端307a处是敞开的以使盘托架303移动,并且沿着其每一个相对的横向边缘307b和307c设置引导件308以引导盘托架303移动。下半部307在其后端307d处设有由所谓的刚性衬底制成的印刷线路板309,印刷线路板309上形成有各种电路图案,印刷线路板309上具有诸如用于与主机设备等相连的连接器的电子部件。印刷线路板309与FPC(挠性印刷电路)310相连以连接容纳在盘托架303中的光拾取单元304。
如图3和图4中所示,光拾取单元304包括:作为其主体的铁制底盘315,并且底盘315上设有盘台组件313;安装在底盘315上的一对导轨316;拾取基座317,拾取基座317上设有物镜312,物镜312的移动是由引导轴316引导的;以及拾取移动机构318,拾取移动机构318使拾取基座317在引导轴316上并沿着引导轴316移动。
利用夹紧螺钉等使盖元件320被固定在光拾取单元304中放置光盘302的一侧处。盖元件320中形成有开口321,包括在光拾取单元304中的物镜312和盘台313通过开口321露出。例如,盖元件320是由铝(Al)制成的。应该注意的是,光拾取单元304具有设置在其底部上的金属底板322。利用夹紧螺钉使底板322被固定在盘托架303的隔室325上。光拾取单元304处于底板322和盘托架303之间。
上述底盘315包括铁制框架327。框架327的形状基本上为矩形。其中形成有开口328,拾取基座317上的物镜312通过开口328直接面对光盘302的信号记录表面。开口328的形状基本上为矩形,用于移动拾取基座317的拾取移动机构318、引导轴对316和支撑在引导轴316上的拾取基座317设置在其中。另外,开口328在其一个纵向端处延伸一个基本上为圆形的切口329,其中设有使光盘302放置于其上的圆形盘台313和用于使盘台313转动的主轴马达(未示出)。应该注意的是,底盘315固定在刚性基体(未示出)上,底盘315具有与FPC310的一端相连的连接器354以使设置在盘驱动器300的主体301中的印刷线路板309与光拾取单元304相互连接。
用于写入信息信号到放置在盘台313上的光盘的、或者从放置在盘台313上的光盘读取信息信号的拾取基座317上安装有至少一个诸如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源(未示出)、用于使从光源发射到光盘302的信号记录表面上的光束聚焦的物镜312、用于检测由光盘302的记录表面的反射光线的光检测器(未示出)以及能够使物镜312朝向和离开光盘302(沿着聚焦方向)移动并且经过光盘302(沿着跟踪方向)的驱动系统。另外,拾取基座317具有形成在其一个纵向端部317a中的插入孔317b,并且引导轴316穿过插入孔317b,拾取基座317具有形成在其与端部317a相对的另一个端部317c处的接合部330,接合部330被接合在引导轴316上。
如图5中所示,拾取基座317还包括与引导轴316相邻的接合元件332,接合元件332与包括在拾取移动机构318中的导向螺杆331接合以使拾取基座317移动。接合元件332从端部317a延伸到导向螺杆331下方,插入孔317b穿过端部317a形成,并且接合元件332具有与导向螺杆331接合的传动元件333。传动元件333在其一端设有螺纹接合在导向螺杆331上的接合突起334。传动元件333是由诸如片簧的弹性材料制成的,以使接合突起334总与导向螺杆331上的螺纹保持啮合。拾取基座317固定在能够将导向螺杆331的转动转变为线性移动的传动元件333上,当导向螺杆331转动时拾取基座317相对于光盘302径向移动。
拾取基座317被支撑在沿着底盘315中的开口328的相对的横向边缘设置的引导轴对316上,利用引导轴316引导拾取基座317以使拾取基座317在光盘的内外圆周之间移动,并且使物镜312通过开口328暴露在光盘302的信号记录表面上。
如图6中所示,拾取移动机构318包括与引导轴对316相邻设置并且相对于光盘径向延伸的的导向螺杆331以及与导向螺杆331的基端331a相连以使导向螺杆331转动的DC马达335。
利用基端331a和轴承336使导向螺杆331在其端部331b处支承在框架337中。利用夹紧螺钉等将框架337固定在光拾取单元304的底盘315上,拾取移动机构318设置在一个引导轴316附近。导向螺杆331被安装,并且拾取基座317的接合元件332以可滑动的方式螺纹接合在导向螺杆331上。因此,当利用DC马达335使导向螺杆331转动时,它可使拾取基座317相对于光盘302径向移动。
如上所述,利用DC马达335使导向螺杆331转动并且DC马达335不提供任何扭矩除非它以高速转动。因此,拾取移动机构318的各个接触点将受到严重磨损。如果DC马达335通过齿轮机构与导向螺杆331相连以使拾取基座317移动,那么将增大操作噪声。
因此,在本发明中步进马达用作DC马达335并且通过为DC马达335提供用于步进转动的矩形波使拾取基座317相对于光盘302径向移动。
其中设有上述光拾取单元304的盘托架303在其基本上为矩形的托架体340的主侧340a形成能够使光盘302被接收在其中的凹部341,并且在托架体340的后侧形成能够将光拾取单元304容纳在其中的隔室325。容纳在隔室325中的光拾取单元304具有固定在其上的盖元件343。凹部341的底部中形成有开口344,盖元件343通过开口344露出。这样,盖元件343形成了凹部341的一部分。另外,支撑包括在光拾取单元304中的物镜312和可转动的光盘302的盘台313通过盖元件343中的开口344露出。
盘托架303的凹部341基本上是圆形的,并且是由如图3中所示的基本上为圆形的第一至第四壁345至348限定的。
在上述壁中,第一壁345形成在盘托架303的后端303a的侧面以延伸过形成在凹部341的底部中的开口344。第一壁345在其与凹部341相对的下边缘345a和通过在凹部341中的开口344露出的盖元件343之间具有恒定的间隙C。
注意的是,第二至第四壁346至348基本上为圆形并且从凹部341突出。
盘托架303是由诸如PPE(聚苯醚)的具有高刚性的合成树脂注射模制而成的。
如图7中所示,用于将盘托架303支撑在驱动器主体301内的支持机构360形成在隔室325中,隔室325形成在盘托架303的后侧以容纳光拾取单元304。支持机构360包括用于将盘托架303压迫到驱动器主体301外的压迫机构361和接合机构362,接合机构362接合在笔直地设置在驱动器主体301的下半部307上的接合突起326上以实现盘托架303和驱动器主体301之间的接合。
压迫机构361包括弹出元件365和盘簧366,当弹出元件365被压到驱动器主体301的后壁301a时迫使盘托架303移到驱动器主体301外,盘簧366将弹出元件365压向后壁301a。
弹出元件365基本上为杆形并且在其纵向中部附近形成凸缘365a。另外,弹出元件365设置在形成于盘托架303中的隔室368中。隔室368形成在盘托架303的一侧附近以沿着插入盘托架303或者弹出盘托架303的方向延伸。隔室368在盘托架303的后端303a处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通孔368a和形成在其中部附近的保持台阶368b。另外,隔室368具有形成在比保持台阶368b靠内并相应地靠近盘托架303的前端303b的位置处以夹持盘簧366的一端的保持壁369。保持壁369中形成有用于弹出元件365的插入孔和用于接收弹出元件365的插入空间370。插入孔370形成在比保持壁369靠内并更靠近盘托架303的前端303b的位置处。
盘簧366设置在隔室368的保持台阶368a和保持壁369之间。它具有插入在其空间中的弹出元件365,并且在其一端处被保持在弹出元件365的凸缘365a上并且在其另一端处被保持在保持壁369上。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压迫机构361中,盘簧366将弹出元件365的凸缘365a压迫到盘托架303的后端303a,这样如图7中所示,弹出元件365从后端303a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弹出元件365的凸缘365a被保持在隔室368的保持台阶368a上。
接下来,当盘托架303被容纳在驱动器主体301中时,从盘托架303突出的弹出元件365被抵靠在驱动器主体301的后壁301a上并且克服盘簧366的作用力被回压到盘托架303的前端303b。这样,盘簧366被压到弹出元件365的凸缘365a并且被压缩到前端303b。当利用后面将详细描述的接合机构362使盘托架303被接合在驱动器主体301上时,盘簧366将保持能够如图8中所示的将弹出元件365压向后端303a的作用力。应该注意的是,此时弹出元件365通过形成在保持壁369中的插入孔被压到插入空间370中。
接着,利用接合机构362使盘托架303和驱动器主体301相互脱开,盘簧366将弹出元件365的凸缘365a压迫到后端303a上。弹出元件365将从盘托架303的后端303a通过通孔368a突出,并且抵靠在驱动器主体301的后壁301a。随着弹出元件365被进一步压迫,盘簧366从抵靠在驱动器主体301的后壁301a的弹出元件365的凸缘365a延伸到盘托架303的前端303b。因此,当保持壁369被压迫到前端303b时,盘簧366将盘托架303弹出到驱动器主体301外。
接下来,将对当盘托架5被插入到驱动器主体7中时能够使盘托架5和驱动器主体7接合的接合机构362进行描述。
如图9中所示,接合机构362包括设置在驱动器主体301的下半部307上并且能够与盘托架303接合以使盘托架303接合在驱动器主体301中的接合突起326以及设置在盘托架303上并且沿着能够接合在接合突起326上的方向枢转的接合部371。
如图1中所示,接合突起326设置在驱动器主体301的下半部307的一端附近。接合突起326基本上为圆柱形。当盘托架303被插入到驱动器主体301中时,接合突起326将接合在形成于盘托架303处的接合部371上以将盘托架303支持在驱动器主体301内。
如图9中所示,接合在接合突起326上的接合部371包括:用于俘获接合突起326的钩形保持部分372;具有形成在其端部处的保持部分372的主体373;设置在主体373的基端侧的间柱374,并且接合部371能够围绕间柱374枢转;以及能够与弹出按钮375接触的抵靠部分376,下面将对弹出按钮375进行详细描述。接合部371沿着图9中所示的箭头D方向或者与箭头D相反的方向围绕间柱374枢转。扭转螺旋弹簧377卷绕在间柱374上以始终压迫接合部371使之沿着图9中的箭头D方向枢转。由于接合部371沿着图9中的箭头D方向枢转,因此保持部分372位于设置在驱动器主体301上的接合突起326的移动轨道上。
注意的是,与抵靠部分376接触的弹出按钮375设置在形成于驱动器主体301的前端301b处的控制面板(未示出)上。当使用者压下弹出按钮375以弹出盘托架303时,它压迫抵靠部分376以使接合部371沿着与图9中的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
接合部371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斜面373a以沿着接合突起326的移动方向从主体373的端部延伸并且沿着箭头D的方向突出。钩形保持部分372形成在斜面373a的突出端处。另外,接合部371具有形成在与形成斜面373a的一侧相对的侧面处的抵靠部分376。即,间柱374位于抵靠部分376和斜面373a之间。因此,当利用弹出按钮375压迫抵靠部分376时,接合部371沿着与图9中的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这样,当保持部分372沿着箭头D的方向枢转时,它俘获接合突起326并且将盘托架303固定在驱动器主体301内。当保持部分372沿着与图9中的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以松开接合突起326时,这样利用上述盘簧366和弹出元件365使盘托架303从驱动器主体301内弹出。
特别是,当盘托架303插入到驱动器主体301中时,设置在驱动器主体301的下半部上的接合突起326沿着图9中的箭头H的方向移动,抵靠斜面373a,并且因此沿着与图9中的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接合部371。当接合突起326移动过斜面373a的端部时,接合部371在扭转螺旋弹簧377的作用力的作用下沿着箭头D的方向枢转并且保持部分372再次位于接合突起326的移动轨道上。这样,接合部371使其保持部分372接合在接合突起326上并且盘托架303与驱动器主体301接合。
为了使盘托架303弹出到驱动器主体301外,使用者操作将压迫抵靠部分376的弹出按钮375。当利用弹出按钮375压迫抵靠部分376时,接合部371沿着与图9中的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这样,当接合部371沿着箭头D的方向枢转时,保持部分372从接合突起326的移动轨道回缩,从而与接合突起326脱开。这样,盘托架303和驱动器主体301相互脱开,并且利用上述压迫机构361使盘托架303从驱动器主体压出。
具有上述结构的盘托架303还具有形成在托架主体340的每一个相对侧面上的接合部349,接合部349与形成在下半部307上的引导件308接合。由于接合部349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在引导件308上,因此盘托架303被引导并移动到驱动器主体301中或者移动到驱动器主体301外,从而与光拾取单元304一起被输送到驱动器主体301中或者输送到驱动器主体301外。
如图10中所示,用于使被容纳在盘托架303中的光拾取单元304和设置在驱动器主体301的下半部307上的印刷线路板309相互连接的FPC(挠性印刷电路)310基本上为U形,并且包括相邻且平行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线性臂部350和351以及使第一和第二线性臂部350和351相互连接的圆形部分352。
第一臂部350在其端部指向下半部307的后端307d并且连接设置于印刷线路板309的底部处的连接器(未示出)。另外,第一臂部350固定在下半部307的底部上。通过圆形部分352与第一臂部350邻接的第二臂部351具有朝向下半部307的前端307a后折的端部351a并且连接设置于臂容纳在盘托架303中的光拾取单元304上的连接器354。第二臂部351没有固定在驱动器主体301和盘托架303上,但当盘托架303移动时,第二臂部351移动到驱动器主体301中或者移动到驱动器主体301外,并且圆形部分352作为参考位置。
特别是,当盘托架303移动到驱动器主体301中或者移动到驱动器主体301外时,如图11A至图11C中所示,FPC310使其第二臂部351移动到驱动器主体301中。此时,第二臂部351朝向下半部307的前端307a后折,形成弯曲部355。当盘托架303移动时,弯曲部355沿着盘托架303的移动方向移动。即,当盘托架303被弹出到驱动器主体301外时,FPC310的第二臂部351也在靠近圆形部分352的位置处后折并且如图11A中所示,使其端部351a弹出到驱动器主体301外。这样,弯曲部355形成在靠近圆形部分352的位置。接着,当盘托架303被移动到驱动器主体301中,如图11B中所示,FPC310的第二臂部351的弯曲部相应地移向端部351a。当盘托架355完全被容纳在驱动器主体301中时,如图11C中所示,FPC310的第二臂部351的弯曲部355形成在靠近与设置在光拾取单元304上的连接器354相连的连接部分的位置处。
为了精确地从CD-R/RW或DVD-ROW光盘中写入或者读取数据,从光拾取单元发出的光束应该垂直地入射到光盘的信号记录表面上。对于这样一个光盘驱动器,相关的标准允许在光盘的信号记录表面和能够使光束聚焦到光盘上的物镜的光学轴线之间有固定的角度范围。
另外,在这样一种光盘驱动器中,如果光束不是垂直地入射到光盘的信号记录表面上,那么检测光束相对于信号记录表面的角度,并且利用偏斜调整机构调整使光束聚焦的物镜和光盘的信号记录表面之间的角度关系。
如图4中所示,偏斜调整机构400被设置在底盘315内,拾取基座317设置在底盘315中。它设置在成对的每一个导轨316的每一个相对端部处,导轨316引导拾取基座317相对于光盘302径向移动。如图12中所示,偏斜调整机构400包括:设置在安装于导轨316的一端上的支架401中的弹簧402,弹簧402支撑导轨316的上部;以及抵靠在导轨316的下侧并且对导轨316垂直施压以调整导轨316的高度的调整螺钉403。
上述支架401安装在包括于底盘315中的主板405的后侧405a,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插入开口406,导轨316的端部插入到插入开口406中。支架401使插入其中的导轨316的端部通过插入开口406,并且如图12中所示,弹簧402设置在其中。支架401还具有形成在插入开口406底部的螺纹孔407,调整螺钉403插入在螺纹孔407中。
弹簧402是圆柱形盘簧并且向下压迫导轨316。调整螺钉403插入在形成于支架401底部中的螺纹孔407中并且在其顶部抵靠导轨316的下侧。
上述偏斜调整机构400通过调整所述调整螺钉403插入支架401中的长度来调整导轨316的高度。这样,可调整使光束聚焦的物镜312和光盘302的信号记录表面之间的角度关系以使光束垂直地入射到信号记录表面上。
但是,偏斜调整机构400的厚度是实现光盘驱动器所需的更薄和更紧凑设计的一个问题。即,如果例如VDV-ROM驱动器外壳的厚度适于厚度为9.5毫米的硬盘驱动器以减小光盘驱动器本身的厚度,那么仅可减小导轨316高度的调整余量,这是由于光盘驱动器的部件的高度是固定的。因此,减小光盘驱动器的厚度是很难的。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包含在拾取移动机构318中的DC马达335包括基本上为矩形的壳体338,壳体338整体(包括宽度)覆盖底盘315,如图6A中所示。因此,如图6B中所示,壳体338具有与底盘315的厚度相等的宽度(例如,6毫米)。
另外,拾取移动机构318的厚度是实现光盘驱动器所需的更薄和更紧凑设计的一个问题。即,如果例如VDV-ROM驱动器外壳的厚度适于厚度为9.5毫米的硬盘驱动器以减小光盘驱动器本身的厚度,那么利用金属板覆盖DC马达335的整个壳体338将难以使光盘驱动器的厚度减小到9.5毫米,这是由于光盘驱动器的部件的高度是固定的。
应该注意的是,在上述光拾取单元304中,传动元件333是由诸如片簧等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并且利用盘簧压迫接合突起334以使接合突起334总是与导向螺杆331的螺纹啮合。因此,为了利用被提供预定矩形波脉冲的DC马达335使拾取基座317逐步移动到所需位置,接合突起334必须是可移动的并且不能与导向螺杆331上的螺纹脱开。因此,传动元件333应该使其接合突起334在强大的作用力的作用下接合在导向螺杆331上的螺纹中。
但是由于作为步进马达的DC马达335仅提供较低的扭矩,如果传动元件333在很强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被接合在导向螺杆331上的螺纹中,那么导向螺杆331不能转动,从而拾取基座317也不能快速移动。
另一方面,如果施加在传动元件333上的作用力减弱,那么接合突起334将脱开导向螺杆331上的螺纹,预定数量的梯级的矩形波脉冲供给到DC马达335不能使拾取基座317移动到预定的位置,从而不方便地不能使拾取基座317定位。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在盘驱动器300中,由于由PPE制成的盘托架303、由铁制成的光拾取单元304和由铝制成的盖元件343相互接合在一起,因此当这些部件具有较高的温度时,它们的线性热膨胀系数相互之间的差异将使每一个部件扭曲。即,如上所述,盘托架303是由诸如PPE(聚苯醚)的刚性材料制成的,容纳在盘托架303中的光拾取单元304的底盘315是由铁(Fe)制成的,以及安装在底盘315顶部并且通过盘托架303中的开口344露出的盖元件343是由铝(Al)制成的。即,这些盘托架303、底盘315和盖元件343的线性膨胀系数相互之间是不同的。特别是,PPE的线性膨胀系数为2.8×10-5/mm℃,而铝的线性膨胀系数为2.4×10-5/mm℃,铁的线性膨胀系数为1.2×10-5/mm℃。
当盘驱动器300被驱动时,当盘托架303、底盘315和盖元件343的温度升高时,由于线性膨胀系数方面存在这样的差异,即,由于热收缩方面的不同而使盘托架303、底盘315和盖元件343中的每一个产生扭曲。特别是,铝制盖元件343从开口344的侧边朝向光盘302翘曲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与被接收在凹部341中的光盘302的信号记录表面滑动接触。特别地,由于在第一壁345的下边和盖元件343之间具有一确定的间隙C(见图3),因此盖元件343将弯向间隙C。另外,由于第一壁345是沿着光盘302的外周边设置的,因而将产生较大的轴向跳动,有可能与盖元件343滑动接触。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在上述盘驱动器300中,设置用于将盘托架303支撑在驱动器主体301内的支持机构360,利用弹出按钮375使接合机构362与接合突起365脱开。如果在数据被写入到光盘302中或者从光盘302中读取数据时错误压按弹出按钮375,盘托架303和驱动器主体301相互脱开,可能产生数据写入或者读取的故障。
这里还应该注意的是,为了在盘托架303被容纳在驱动器主体301中时防止FPC310被卡在驱动器主体301和盘托架303的后侧302a之间,使FPC310形成有刚度能够随位置改变的第一臂部351。
即,当盘托架303在驱动器主体301外时,如图11A中所示,在盘托架303和驱动器主体301之间具有间隙356。因此,当盘托架303被容纳在驱动器主体301中时,如果挠性FPC310的端部351a弯曲到间隙356下方,如图13中所示,FPC310将被卡在盘托架303和驱动器主体301之间。
因此,FPC310具有附着在第二臂部351的端部351a上的覆层357。覆层357与后端部351b相比增大了第二臂部351的端部351a的刚度。因此,当已经弹出到驱动器主体301外的盘托架303再次被容纳在驱动器主体301中时防止FPC310在其刚度较高的端部351a处弯曲到间隙356下方,而第二臂部351的低刚度的挠性后端部351b弯曲以使盘托架303肯定被移动到驱动器主体301中。
但是,当盘托架303被完全容纳在驱动器主体301中时,具有附着在第二臂部351的端部上的覆层357FPC310将使其第二臂部351的弯曲部分355移向端部351a,并因而如图11C中所示,使弯曲部分355形成在与设置于光拾取单元304上的连接器354相连的连接部分附近的位置。越靠近与连接器354相连的连接部分,弯曲部分355上的载荷越大。但是,为了使与连接器354相连的连接部分和弯曲部分355之间的距离较大,FPC310应该具有很长的长度,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另外,附着在第二臂部351的端部351a上的覆层357增加了刚度,因而也增大了端部351a的载荷。另外,由于盘驱动器300的驱动器主体301的厚度被最小化以满足使用盘驱动器300的主机设备的较薄设计的要求,当驱动器主体301被设计得较薄时,弯曲部分355的曲率较大,从而弯曲部分355上的载荷也较大。
当盘托架303反复地插入和弹出时,并且每次在FPC310的第二臂部351上施加较大的载荷,第二臂部351的端部351a将断裂并且形成在FPC310中的电路图案将被破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改进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来克服相关技术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这样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包括:基座;盘转动驱动机构,所述盘转动驱动机构支撑光盘并且使光盘转动;光拾取单元,所述光拾取单元通过物镜使从光源发出的光束聚焦在光盘的记录表面上并且检测来自于光盘的回光;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具有第一引导轴和第二引导轴,所述第一引导轴支撑光拾取单元的一端,所述第二引导轴支撑光拾取单元的另一端,第一和第二引导轴以相对于光盘的径向上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在基座上;光拾取驱动装置,光拾取驱动装置被第一和第二引导轴引导以使光拾取单元相对于光盘径向移动;以及偏斜调整装置,所述偏斜调整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和调整螺钉,所述弹性元件沿着基本上垂直于光盘的主侧的方向为第一和第二引导轴提供作用力,所述调整螺钉从弹性元件的相对一侧与第一和第二引导轴接触,并且利用调整螺钉调整第一和第二引导轴的斜度来使所述偏斜调整装置调整偏斜程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这样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包括:基座;盘转动驱动机构,所述盘转动驱动机构支撑光盘并且使光盘转动;光拾取单元,所述光拾取单元通过物镜使从光源发出的光束聚焦在光盘的记录表面上并且检测来自于光盘的回光;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具有第一引导轴和第二引导轴,所述第一引导轴支撑光拾取单元的一端,所述第二引导轴支撑光拾取单元的另一端,第一和第二引导轴以相对于光盘的径向上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在基座上;光拾取驱动装置,光拾取驱动装置被第一和第二引导轴引导以使光拾取单元相对于光盘径向移动;以及偏斜调整装置,所述偏斜调整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和调整螺钉,所述弹性元件沿着基本上垂直于光盘的主侧的方向为第一和第二引导轴提供作用力,所述调整螺钉从弹性元件的相对一侧与第一和第二引导轴接触,并且利用调整螺钉调整第一和第二引导轴的斜度来使所述偏斜调整装置调整偏斜程度,调整螺钉是导电的或者被电镀而具有导电性并且具有地电势。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这样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包括:利用步进马达的拾取移动机构,所述步进马达包括接合在拾取底盘中的导向螺杆并且能够相对于盘状记录媒体径向供给拾取底盘的供给元件接合在其上;与导向螺杆一起转动的磁体;作用在磁体上以使导向螺杆转动的磁性线圈;以及容纳磁体和磁性线圈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形成在其上侧和下侧的每一侧并且在其中安装有拾取底盘的盘托架中的凹部和支撑盘托架的底部的底板之间的开口。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这样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包括:其中设有物镜的光拾取单元;使光拾取单元移动的拾取移动机构;以及使光拾取单元的拾取基座和拾取移动机构相互接合的接合元件,所述接合元件包括接合在形成于导向螺杆上的螺纹中的接合突起;和设置在拾取基座附近并且用于容纳间隙限定元件的隔室,所述隔室使接合突起保持在能够确保接合在导向螺杆上的距离处,被容纳在隔室中的间隙限定元件与隔室壁间隔的间隙小于接合突起接合在导向螺杆上的螺纹中的深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这样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包括:包括拾取基座的光拾取单元;包括导向螺杆的拾取移动机构,所述导向螺杆能够使拾取基座移动;以及接合元件,所述接合元件包括固定在拾取基座上的侧壁,并且在其外部形成有接合在导向螺杆上的接合突起;其中容纳有间隙限定元件的隔室,所述隔室支撑侧壁的内表面以保持一距离,该距离能确保接合突起和导向螺杆之间的接合;以及设置在侧壁的基端上的铰链,所述铰链在侧壁移向导向螺杆或者离开导向螺杆的方向上是挠性的,间隙限定元件包括沿着侧壁的内表面向着隔室外部延伸的支撑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这样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包括:其上设有光拾取单元、拾取移动机构和盘转动驱动机构的拾取底盘;盖元件,所述盖元件中形成有开口,所述拾取单元和盘台通过所述开口面对盘状记录媒体的记录表面,所述盖元件与拾取底盘相连以形成可使盘状记录媒体被接收在其中的凹部的一部分;以及使基本上为圆形的盘状记录媒体接收凹部形成在其中的盘托架,并且盘托架中形成有开口,盖元件通过所述开口直接面对盘状记录媒体的记录表面并且当盖元件与拾取底盘相连时所述开口被盖元件封闭,拾取底盘、盖元件和盘托架由热膨胀系数相互不同的材料制成;所述盘托架具有设置在壁上的突起,所述壁设置在凹部的外周边处,所述突起延伸到开口上方以在外周壁和封闭开口的盖元件之间保持间隙。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这样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盘托架,所述盘托架被移动到设备主体中或者移动到设备主体外;盘转动驱动机构,所述盘转动驱动机构设置在盘托架上以使盘状记录媒体转动;光拾取单元,所述光拾取单元能够将信息信号写入到盘状记录媒体和/或从盘状记录媒体读取信息信号;拾取移动机构,所述拾取移动机构能够使光拾取单元在盘状记录媒体的内周边和外周边之间移动;以及用于将盘托架保持在设备主体内的盘托架保持机构,所述盘托架保持机构包括:用于将盘托架压到设备主体外的压迫元件;设置在设备主体处的接合突起,所述接合突起与盘托架接合以使盘托架接合在设备主体内;设置在盘托架上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沿着接合突起插入到设备主体内的方向枢转;与接合部接触以限制接合部枢转范围的枢转部,从而可使接合部接合在接合突起上或者使接合部与接合突起脱开;铁芯,所述铁芯与枢转部接合并且插入到磁性线圈中以使枢转部枢转;以及压按元件,当利用接合突起压按所述压按元件时所述压按元件与枢转部接触,从而沿着接合部被接合在接合突起上的方向对枢转部施压,当克服压迫元件的作用力使盘托架插入到设备主体中时,接合部压迫压按元件,因此枢转部与沿着接合部被接合在接合突起上的方向枢转的压按元件接触,从而使接合部被接合在接合突起上,从而使盘托架被保持在设备主体内;并且当铁芯使枢转件枢转时,接合部沿着接合部与接合突起脱开的方向被压迫,从而在压迫元件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使盘托架被弹出到设备主体外。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这样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包括:底盘;移动元件,所述移动元件包括记录媒体安装部件,记录媒体被放置在所述记录媒体安装部件上并且记录媒体安装部件被可移动的底盘支撑,因此移动元件可在能够从底盘向前突出的记录媒体改变位置和在底盘内的记录媒体初始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臂部的挠性电缆,所述挠性电缆是扁平的并且基本上为U形,通过使第一臂部的指向底盘背面的端部与连接器相连而使第一臂部被固定,当移动元件被移动时所述挠性电缆的第二臂部的至少一部分挠性弯曲,当移动元件在记录媒体改变位置和记录媒体初始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挠性电缆的挠性弯曲部分的厚度小于挠性电缆的其他部分。
根据本发明,在上述包括偏斜调整机构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通过将包括在支撑光拾取单元的引导装置中的引导轴的端部夹在锥形弹性元件和调整螺钉之间来调整引导轴的高度。这样,抵靠引导轴的弹性元件的自由端被挤压同时进入到具有较大直径的基端部分的孔中。因此,与圆柱形弹性元件相比,本发明所涉及的弹性元件的压缩长度可更短,以使整个偏斜调整机构的高度更小。这样,底盘可被设计得更薄。
根据本发明,在上述包括偏斜调整机构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夹紧引导轴的调整螺钉是导电的或者被电镀而具有导电性并且具有地电势。这样,偏斜调整机构可通过引导轴与地电势相连。这样,能够抑止由于引导轴带电而产生的噪声。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步进马达被设计得较薄,这是由于壳体在其顶部和底部处是敞开的。壳体在盖元件和分别设置在光拾取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处的底板之间保持密封。
如上所述,位于马达壳体中的磁性线圈的磁场可被封闭,从而可防止来自于步进马达的边缘磁场对将信息信号写入光盘上或者从光盘读取信息信号产生不良影响。另外,由于步进马达壳体在其顶部和底部处是敞开的,因此可容易将热量从壳体内散出。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形成在与设有物镜的拾取基座相连的接合元件的隔室中的接合突起与用于螺纹深度的导向螺杆上的螺纹接合,并且弹性元件以与接合元件隔开一段间隙的方式容纳在隔室中,所述间隙小于隔室侧壁之间的在导向螺杆上的螺纹中接合突起的接合深度。
因此,在形成于隔室壁上的其接合突起没有被导向螺杆压迫的情况下,弹性元件被容纳,从而能够防止导向螺杆被施加过大的作用力,导向螺杆被施加过大的作用力将使导向螺杆的转动钝化,从而阻挡拾取基座的移动。
另外,在拾取基座移动过程中由于接合元件等的尺寸公差而导致接合突起和导向螺杆上的螺纹之间配合误差可被限制在隔室壁和弹性元件侧壁之间所限定的间隙内。这样,接合元件的接合突起将没有任何大于在导向螺杆上的螺纹中的其接合深度的配合误差并且在拾取基座移动过程中能够防止导向螺杆和接合突起相互之间脱开。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当间隙限定元件被接收在接合元件的隔室中时,支撑件可在右侧和左侧的宽度上支撑隔室的侧壁。因此,当拾取基座移动时或者当包括接合元件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落下时,间隙限定元件将减轻集中于形成在与拾取基座整体安装的接合元件上的铰链上的载荷,间隙限定元件支撑其上形成有接合在导向螺杆上的接合突起的侧壁。这样,间隙限定元件可防止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受损。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盘托架、底盘和盖元件由线性热膨胀系数相互不同的材料制成。即使当将数据写入光盘或者从光盘读取数据时这些部件的每一个出现热变形,盖元件抵靠形成在盘托架的隔室壁的主体的下边缘上的突起,从而可防止朝向光盘翘曲。这样,可防止盖元件与光盘滑动接触。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包括接合机构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当盘托架从设备主体内弹出时,芯部上的线圈被供给电流以消除所包括的磁体的磁力。枢转件打开枢转区域以使其接合部分从接合突起的移动轨道上回缩。这样,接合突起与枢转件的接合部分脱开并且盘托架与设备主体脱开。
因此,由于通过为芯上线圈提供电流而消除了磁性地吸引铁芯的磁体的磁力,因而在将数据写入光盘或者从光盘读取数据时能够防止由于使用者的误操作而使盘托架被拉出。这样,盘托架可正确地插入到适合的位置和从其中弹出。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当移动元件被容纳在底盘中时,挠性电缆的第二臂部在其靠近与连接器相连的部分的位置处弯曲。但是由于第二臂部中靠近连接部分的部分的刚度小于其他部分,可减小施加在第二臂部上的弯曲而导致的载荷。因此,可防止第二臂部在其自由端处断裂,从而不会破坏电路图形。
另外,当第二部分在其靠近与连接器相连的部分中弯曲时,第二臂部的可挠性弯曲的部分能够减小弯曲导致的载荷。连接部分和弯曲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不是很长以便当移动元件被容纳在底盘中到第二臂部时减小施加在第二臂部上的载荷。这样,第二臂部不是太长,从而能够显著地减小制造成本。
另外,薄式设计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由于当移动元件被容纳在底盘中时挠性电缆的高度达到最小,电缆的弯曲部分的曲率较大并且较大的载荷将被施加在弯曲部分上。但是,当移动元件被容纳在底盘中时,第二臂部的弯曲部分的载荷可被减小,也能够显著地实现底盘的薄式设计。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盘驱动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盘驱动器的透视图;
图3是图1中的盘驱动器中所用的盘托架的透视图;
图4是设有常规偏斜调整机构的光拾取单元的透视图;
图5是图1中的盘驱动器中所用的拾取移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6是图5中的拾取移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7是图3中的盘托架的后视图;
图8是图7中的盘托架的后视图;
图9是图1中的盘驱动器中所用的接合机构的平面图;
图10是图1中的盘驱动器中所用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平面图;
图11是图1中的盘驱动器的截面图;
图12是图4中的偏斜调整机构的截面图;
图13是盘托架和设备主体的截面图,并且挠性印刷线路板被放置在它们之间;
图14是一个笔记本电脑的透视图,其中装有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图1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图15中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的截面图;
图17是图16中的盘托架的后视图;
图18也是图16中的盘托架的后视图;
图19是图15中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所用的接合机构的平面图;
图20也是图19中的接合机构的平面图;
图21是图15中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所用的光拾取单元的平面图;
图22是图15中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所用的偏斜调整机构的截面图;
图23是图22中的偏斜调整机构的变型的截面图;
图24是图22中的偏斜调整机构的另一种变型的截面图;
图25是图15中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所用的拾取移动机构的平面图;
图26是图15中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所用的接合元件的透视图;
图27是图26中的接合元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8是图26中的接合元件的侧视图;
图29是连接有盖元件的光拾取单元的平面图;
图30是图26中的接合元件的变型的透视图;
图31是具有被容纳在隔室中的间隙限定元件的接合元件(如图30中所示)的透视图;
图32是图31中的接合元件的平面图;
图33是图26中的接合元件的另一种变型的透视图;
图34是具有被容纳在隔室中的间隙限定元件的接合元件(如图33中所示)的平面图;
图35是图34中的接合元件的平面图;
图36是具有用于接收盘的凹部的盘托架的透视图;
图37是用于使盘托架和设备主体相互连接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平面图;
图38是利用挠性印刷线路板相互连接的盘托架和设备主体的透视图;
图39是当盘托架在设备内外两个位置之间移动时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截面图;
图4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的框图;
图41说明了光拾取单元逐步移动的一个区域;
图42示出了在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启动时光拾取单元的脉冲驱动的操作顺序;以及
图43示出了在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弹出光盘时光拾取单元的脉冲驱动的操作顺序。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下面将称之为“盘记录器/播放器”)进行详细描述。用附图标记1表示的盘记录器/播放器是诸如CD(激光唱盘、致密盘)、DVD(数字化视频光盘、数字化通用光盘)等光盘再现的盘驱动器。盘记录器/播放器1将被安装在诸如在图14中所示的笔记本电脑等的主机设备的驱动槽(bay)中。
现参照图15,其中以分解透视图的形式示意性地示出了盘记录器/播放器1。如图中所示,盘记录器/播放器1包括:盘托架5,诸如DVD等的光盘4被放置在其中;以及与盘托架5相连并且从放置在盘托架5上的光盘4读取信息信号的光拾取单元6。另外,对应于盘记录器/播放器1安装于其中的主机设备2的紧凑和薄式设计,盘记录器/播放器1具有被设计成具有9.5毫米的高度的主体(下面在适合的情况下称之为“设备主体”)7,如图16中所示,例如设备主体的高度等于硬盘驱动器的高度。在厚度或者高度为9.5毫米的设备主体7中,每一个部件的几何尺寸如下。即,光盘4的厚度或者高度为1.2毫米,光盘4的轴向跳动为±0.5毫米,与光拾取单元6相连的盘托架5的高度为5.2毫米,盘托架5的放置光盘4的表面和光盘4之间的间隙厚度为0.4毫米,盘托架5和设备主体7的底部之间的间隙为0.4毫米,相互接合以形成设备主体7的外壳的上半部8和下半部9的厚度分别为0.4毫米和0.5毫米。
盘记录器/播放器1的主体7是由相互对接的上半部8和下半部9构成的。通过对金属板冲压和钻孔形成上半部8和下半部9。
设备主体7的下半部9上设有电路板17,电路板17上形成有用于控制盘记录器/播放器1的操作的控制电路、用于使盘记录器/播放器1和主机设备2相连的互连连接器等。另外,下半部9在其一端是敞开的,盘托架5在该端处可被拉到设备主体7外,并且下半部9具有形成在与其敞开端相对的端部处的后壁9a。下半部9还具有沿着其间设有敞开端和后壁9a的相对边缘而形成的突出侧壁9b和9c。
在相对的侧壁9b和9c上,设有用于引导盘托架5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或者从设备主体7中弹出的导轨12,所述导轨12从下半部9的后壁9a延伸到敞开端。每一个导轨12采用基本为C形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朝向设备主体7的C形凹部12a。导轨12具有滑动地接合在其凹部12a中的与盘托架5相连的引导件13。另外,导轨12上形成有限制引导件13的滑动范围以防止盘托架5从设备主体7拉出的长度超过预定长度的止挡14。
接合在导轨12中的引导件13具有基本上C形的截面,并且可使在相对两侧的盘托架5滑动。当盘托架5从设备主体7中弹出或者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时,引导件13在导轨12上滑动以引导盘托架5平滑移动。
另外,下半部9设有突出的接合突起11,接合突起11接合在用于将盘托架5固定在设备主体7内的固定机构18中。下面将对固定机构18进行详细描述。另外,下半部9上靠近后壁9a设有其上形成有驱动电路的印刷线路板17。印刷电路板17包括所谓的刚性电路基板。它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布线图案并且将诸如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连接器的各种电子部件安装在布线图案上。另外,印刷线路板17上装有与光拾取单元6相连的FPC(挠性印刷电路)23。下面将对FPC25进行详细描述。
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或者从设备主体7中弹出的盘托架5中形成有能够使光盘4被接收在其中的凹部15。凹部15基本上是圆形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主侧的开口16,盘台和容纳在盘托架15中的光拾取单元6的物镜通过开口16直接面对光盘4。开口16基本上从凹部15的中心延伸到盘托架5的前端5a。另外,安装在光拾取单元6的底盘上的盖元件以及盘台和安装在底盘上的并通过盖元件面朝上的物镜通过开口16暴露在光盘4上。
盘托架5是由包含20%的玻璃的刚性PPE(聚苯醚)制成的。使光盘4被接收在其中的基本上为圆形的凹部15形成在盘托架5的主侧5b上,并且用于固定能够将光拾取单元6容纳于其中的隔室21的固定机构18和被接合在设备主体7内的盘托架5形成在盘托架5的后侧5c,如图17中所示。下面将对光拾取单元6进行详细描述。
隔室21中设有多个与光拾取单元6接合的接合突起25。当接合突起25被接合在形成于光拾取单元6的底盘中的多个接合孔中时,隔室21与光拾取单元6相连。
盘托架5上形成有沿着盘托架5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和弹出到设备主体7外的方向延伸并接合在引导件13上的引导突起22。引导突起22可滑动地固定在上述引导件13中以引导盘托架5相对于设备主体7的插入和弹出。另外,引导突起22具有设置在设备主体7的其后端5d处和朝向被拉出的盘托架5的前端5a的每一个端部处的止挡件。这里不对止挡件进行详细描述。它们能够防止盘托架5与引导件13脱开并且突出到引导件13的前端5a。
盘托架5上设有用于将盘托架5固定在设备主体7内的固定机构18。固定机构18形成在盘托架5的后侧5c处的一个边缘附近,并且包括用于将盘托架5压到设备主体7外部的压迫机构19和使盘托架5接合在设备主体7中的接合机构20。
首先对将盘托架5压到设备主体7外的上述压迫机构19进行描述。
如图17中所示,压迫机构19使用设置在盘托架5的后侧5a处的盘簧28将盘托架5压迫到设备主体7外。盘簧28容纳在形成于一个引导突起22附近的弹簧隔室29中以沿着盘托架5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或者从设备主体7中弹出的方向延伸。盘簧28具有能够使杆状弹出元件30插入其中的中空结构。弹出元件30可被插入到分别形成在弹簧隔室29的前端5a和后端5b处的壁29中的插入孔29b中。另外,弹出元件30具有形成在大致为其长度中间处的凸缘30a。当利用盘簧28的端部在其一侧处压迫凸缘30a时,弹出元件30被压在后端5b并且利用形成在弹簧隔室29的后端5b处的台阶29c使凸缘30a被保持在其另一侧处。此时,弹出元件30中从凸缘30a朝向后端5b延伸的一部分通过形成在弹簧隔室29的壁29a中的插入孔29b突出到设备主体7。
当盘托架5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时,弹出元件30中朝向设备主体7突出的部分抵靠下半部9的后壁9a处。随着盘托架5进一步插入,弹出元件30从后壁9a回压并且移向前端5a,如图18中所示,利用凸缘30a将盘簧28压向后端5d。由于此时利用弹簧隔室29的壁29a使盘簧28在其一端处被保持在前端5a处,因此它被凸缘30a压缩并且保持将凸缘30a压向后端5d的作用力。接着,当利用设置在盘托架5上的接合机构20使盘托架5保持接合在设备主体7内时,盘簧28保持将凸缘30a压向后端5d的作用力。下面将对接合机构20进行详细描述。
当在上述动作后利用接合机构20使盘托架5脱开时,利用盘簧28压迫的上述弹出元件30接收相当于来自后壁9a的盘簧28的作用力的反作用并且利用凸缘30a将盘簧28回压到前端5a。由于盘簧28中处于前端5a处的端部被盘簧隔室29的壁29a保持,因此盘簧28在将壁29a压向前端5a的同时被解压。这样,盘托架5朝向设备主体7的敞开端被压出,盘托架5的前端5a朝向设备主体7的敞开端突出。这样,盘托架5可被拉出。应该理解的是,利用盘簧28在凸缘30a处将弹出元件30压向后端5b,弹出元件30中从凸缘30a朝向后端5d延伸的一部分通过形成在弹簧隔室29的壁29a中的插入孔29b朝向设备主体7突出,如图16中所示。
接下来,将对使盘托架5接合在设备主体7中的接合机构20进行描述。如图17至图20中所示,接合机构20包括设置在设备主体7上并且能够与盘托架5接合并保持盘托架5接合在设备主体7中的接合突起11、设置在盘托架5上并且沿着能够接合在盘托架5的接合突起11上的方向被迫枢转的接合部41、能够通过与接合部41接触和限制接合部41的枢转范围使接合部41接合在接合突起11或者使其与接合突起11脱开的枢转件42、与枢转件42接合并且插入到一个芯上线圈44中以使枢转件42枢转的铁芯45以及受到接合突起11压迫以与枢转件42接触并且沿着接合部41将与接合突起11接合的方向压迫枢转件42的压迫件46。
如图15中所示,接合突起11设置在上述下半部9上并且突出到导轨12的敞开端附近。接合突起11基本上形成为圆柱形。当盘托架5被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时,接合突起11将接合在形成于盘托架5处的接合部41上以使盘托架5处于设备主体7内。
如图19中所示,接合在接合突起11上的接合部41包括:用于接合在接合突起11上的、形状象钩子的接合部分48;具有形成在其自由端处的接合部分48的主体49;设置在主体49的基端侧的间柱50,并且间柱50用作接合部41的枢轴;以及能够与枢转件42接触的抵靠部分51,下面将对枢转件42进行详细描述。接合部41沿着图19中所示的箭头D方向或者与箭头D相反的方向围绕间柱50枢转,并且扭转螺旋弹簧52卷绕在间柱50上以始终压迫接合部41使之沿着图19中的箭头D方向枢转。
接合部41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斜面49a以沿着接合突起11的移动方向从主体49的端部并且沿着箭头D的方向突出,钩形接合部分48形成在斜面49a的突出端处。另外,接合部41具有形成在与形成斜面49a的一侧相对的侧面处的抵靠部分51。即,间柱50位于抵靠部分51和斜面49a之间。由于抵靠部分51受压抵靠枢转件42,因此沿着图19中的箭头D的方向的枢转范围受到限制。当接合部分48沿着箭头D的方向枢转时,它接合在接合突起11上并且使盘托架5保持在设备主体7内。相反,当接合部分48沿着与图19中的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时,接合部分48与接合突起11脱开,这样能够利用上述盘簧28和弹出元件30使盘托架5从设备主体7内弹出。
限制接合部41的枢转范围的枢转件42包括:枢转范围限制突起55,枢转范围限制突起55压迫接合部41的抵靠部分41以限制枢转范围;用作枢转件42的枢轴的间柱56;与压迫件46接触并且受到压迫件46压迫的接触部分57;以及与铁芯45相连的连接部分58。
枢转件42沿着图19中所示的箭头E方向或者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围绕间柱56枢转,并且扭转螺旋弹簧59卷绕在间柱56上以始终压迫枢转件42使之沿着图19中的箭头E方向枢转。
当接合部41沿着图19中的箭头D方向受压时,这样始终与抵靠部分51保持接触并且沿着箭头E方向或者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枢转范围限制突起55利用抵靠部分51限制接合部41的枢转范围。
接触部分57具有形成在其与压迫件46接触位置处的突起60。突起60受到压迫件46的压迫以使枢转件42沿着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
与铁芯45相连的连接部分58在其一侧形成有能够通过形成在铁芯45中的连接孔45a插入的突起58a。当利用压迫件46使枢转件42沿着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时,连接部分58使铁芯45移向芯上线圈44。当铁芯45处于芯上线圈44中时,枢转件42保持朝向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
另外,狭缝61形成在接触部分57和连接部分58之间以使被压迫件46压迫的接触部分57可弹性移动。因此,形成在接触部分57上的突起60允许压迫件46使枢转件42枢转并且枢转件42使铁芯45处于芯上线圈44中,并且当接触部分57被压迫件46过度施压时,狭缝61可通过使接触部分57偏斜来吸收压力。
在沿着图19中的箭头E的方向被扭转螺旋弹簧59压迫的枢转件42使枢转范围限制突起55沿着箭头E的方向枢转以与接合部41的抵靠部分51接触并且使接合部41沿着与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这样,接合部41的接合部分48与竖直地设置在设备主体7的下半部9上的接合突起11脱开并且盘托架5被弹出到设备主体7外。
另外,当盘托架5被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并且接触部分57被压迫件46(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压迫时,枢转件42沿着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当与接触部分57相连的铁芯45处于芯上线圈44中时,枢转范围限制突起55沿着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以使接合部41沿着图20中的箭头D的方向枢转。这样,接合部41的接合部分48被接合在接合突起11上并且盘托架5处于设备主体7内。
使枢转件42指向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的铁芯45为基本上呈U形的磁性元件。它具有一对能够被插入到芯上线圈44中的插入轴63,并且具有形成在其基端部分中的连接孔45a。通过使形成在枢转件42的连接部分58上的突起58a被插入到连接孔45a中,铁芯45与枢转件42相连。
能够使铁芯45的插入轴63通到其中的芯上线圈44具有缠绕在中空芯部65上的线圈66,插入轴63可插入到中空芯部65中。另外,芯上线圈44包括能够沿着图19中箭头F的方向磁性吸引插入轴63远离插入轴63的插入端的磁体(未示出)。当枢转件42沿着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并且铁芯45的插入轴63较深地插入到芯上线圈44中时,如图20中所示,插入轴63被芯上线圈44中的磁体固定。另外,当电流被提供给线圈66时,芯上线圈44将消除磁性吸引插入轴63的磁体的磁力以释放铁芯45。这样,当铁芯45被释放时,枢转件42在扭转螺旋弹簧59的作用力的作用下沿着箭头E的方向枢转。
抵靠枢转件42的接触部分57以压迫枢转件42的压迫件46包括:被竖直地设置在设备主体7上的接合突起11压迫的臂部70;设置在臂部70的基端的间柱71,压迫件46围绕间柱71枢转;以及压迫部分72,压迫部分72压迫枢转件42的接触部分57以使枢转件42枢转。
压迫件46能够沿着图19中的箭头G的方向或者与箭头G相反的方向围绕间柱71枢转,扭转螺旋弹簧73缠绕在间柱71上以将压迫件46保持在如图19中所示的能够使臂部70与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相交的位置处。即,在臂部70被接合突起11压迫后,利用扭转螺旋弹簧73使压迫件46回到初始位置,从而沿着箭头G的方向枢转以使枢转件42沿着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或者即使当接触部分57与已经沿着箭头E的方向枢转的枢转件42抵触时能够使枢转件42沿着与箭头G相反的方向枢转。
限制压迫件46的位置的扭转螺旋弹簧73缠绕在间柱71上并且使其一端被压迫件46固定并且另一端被形成于盘托架5的后侧5c上的夹持元件75固定。夹持元件75包括半圆形保持件75a和矩形保持件75b,半圆形保持件75a和矩形保持件75b之间具有恒定的间隙。扭转螺旋弹簧73在其另一端处被插入到间隙中并且缠绕在半圆形保持件75a上。由于保持件75a为半圆形,而保持件75b为矩形,因此扭转螺旋弹簧73不能缠绕在保持件75b上,而是仅缠绕在半圆形保持件75a上。因此,扭转螺旋弹簧73在压迫件46上施加最佳作用力,以使压迫件46被接合突起11压迫并且沿着箭头G的方向或者与箭头G相反的方向枢转的枢转件42可回到臂部70与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相交的初始位置。
注意的是,在靠近臂部70枢转的区域的位置处和在与箭头G的方向相对的一侧,设有能够阻挡臂部70过度枢转的止挡80。例如,止挡80是设置在盘托架5的后侧5c上的圆柱形突起。当沿着箭头E的方向枢转的枢转件42的接触部分57与将沿着与箭头G相反的方向枢转的压迫件46抵触时,如图19中虚线所示的,止挡80限制臂部70沿着与箭头G相反的方向过度枢转。这样,压迫件46可确保臂部70能够回到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
特别是,如果臂部70没有回到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当盘托架5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时接合突起11将不允许臂部70(移动)。这样,压迫件46不能使枢转件42沿着箭头E的方向枢转并且接合部41不能沿着箭头D的方向枢转以接合在接合突起11上。这样,压迫件46的臂部70具有受到止挡80限制的枢转范围以确保臂部70务必可回到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
在上述包括接合突起11、接合部41、枢转件42、铁芯45和压迫件46的接合机构20中,当盘托架5位于设备主体7外时,枢转件42沿着箭头E的方向被压迫,被设置在盘托架5上的挡壁81保持,从而限制其如图19中所示沿着箭头E的方向枢转。另外,接合部41通过枢转件42的枢转范围限制突起55使其抵靠部分51沿着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并且使其接合部分48保持在从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缩回的位置。因此,具有竖直地设置在其上的接合突起11的设备主体7的下半部9与盘托架5相互脱开,下半部9的后壁9a受到被设置在盘托架5上的盘簧28压迫的弹出元件30的压迫,并且这样使盘托架5弹出到设备主体7外。
当使用者将光盘4放入到盘托架5的凹部15中而将盘托架5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时,设置在下半部9上的接合突起11沿着图19中的箭头H的方向前进并且与压迫件46的臂部70接触。这样,臂部70沿着图20中的箭头G的方向枢转。当臂部70这样枢转时,压迫件46的压迫部分72压迫将沿着与图20中的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的枢转件42的接触部分57。这样,与枢转件42的连接部分58相连的铁芯45将使插入轴63深深地插入到芯上线圈44中并且被设置在芯上线圈44中的磁体磁性吸引。
此时,压迫件46压迫形成在与压迫件46的压迫部分72接触的接触部分57上的突起60以使枢转件42沿着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从而使铁芯45可被设置在芯上线圈44中的磁体磁性吸引。另外,形成在枢转件42的接触部分57和连接部分58之间的狭缝61使得接触部分57弹性移动。因此,当被压迫件46过度压迫时,接触部分57可偏斜以吸收过度的压力。
这样,克服沿着图20中的箭头E的方向提供的扭转螺旋弹簧59的作用力使铁芯45和枢转件42沿着与图20中的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当枢转件42的枢转范围限制突起55沿着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时,接合部41具有其沿着箭头D的方向增大的枢转范围并且如图20中所示,沿着图20中的箭头D的方向提供的扭转螺旋弹簧52的作用力使接合部分48位于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上。
当盘托架5较深地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时,接合突起11沿着图20中的箭头H的方向前进,同时使斜面49a沿着与箭头D相反的方向在接合部41的主体49的自由端部上枢转,并且接合在接合部分48上。这样,盘托架5和设备主体7的下半部9相互接合。
此时,如图18中所示,弹出元件30从下半部9的后壁9a压回并且朝向前端5a移动,同时利用其凸缘30a将盘簧28压向前端5a。由于盘簧28使其在前端5a处的端部被弹簧隔室29的壁29a固定,因此它被凸缘30a压迫,从而被压缩以保持能够使凸缘30a被压向后端5d的作用力。即,盘托架5被固定在设备主体7中的适当位置处,同时将下半部9压向后端5d以接合设置在下半部9上的接合突起11上的接合部41。
为了将盘托架5从设备主体7中弹出,提供有来自于设置在盘托架5上的使用者控制单元指令信号的控制电路为芯上线圈44提供电流以消除内置于芯上线圈44中的磁体的磁力。这样,铁芯被释放。因此,枢转件42在扭转螺旋弹簧59的作用力的作用下沿着与图19中的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当枢转范围限制突起55沿着箭头E的方向枢转时,接合部41沿着与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并且使其接合部分48从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上缩回。这样,接合突起11与接合部分48脱开,以使盘托架和设备主体7的下半部9相互脱开。
接着,其自由端被推压在下半部9的后壁9a上的弹出元件30被提供相当于来自于后壁9a的盘簧28的作用力的反作用,从而使盘簧28被凸缘30a回压到前端5a。由于盘簧28使其在前端5a处的端部被弹簧隔室29的壁29a固定,因此它被解压同时将隔室壁29a压向前端5a。这样,盘托架5被朝向设备主体7的开放端压出,这样使其前端5a朝向设备主体7的开放端被弹出。
注意的是,由于当枢转件42沿着箭头E的方向枢转使得压迫件46的压迫部分72与枢转件42的接触部分57抵触并因此使得压迫部分72沿着与箭头G相反的方向枢转时,臂部70也被止挡80保持,因此可避免臂部70过度枢转并且没有处于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上。另外,缠绕在压迫件46上的扭转螺旋弹簧73可被形成在盘托架5的后侧5c上的保持元件75保持在适合的位置并因而为压迫件46提供最佳的作用力。因此,即使当压迫件46已经被接合突起11和枢转件42压迫并且沿着箭头G的方向或者沿着与箭头G相反的方向枢转时,压迫件46回到如图19中的实线所示的臂部70与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相交的初始位置。
注意的是,上述形成在枢转件42的接触部分57上的突起60可形成在压迫件46的压迫部分72上或者枢转件42和压迫件46上。
下面将对安装于设置在盘托架5的后侧5c处的隔室21中的光拾取单元6进行描述。
如图21中所示,光拾取单元6包括:形成单元主体的底盘101;与底盘101整体形成的盘台102,并且光盘4被放置在盘台102上;用于写入信息信号到放置在盘台102上的光盘4或者从光盘4读取信息信号的光拾取装置103;使光拾取装置103相对于光盘4径向移动的拾取移动机构104;一对引导轴105和106,引导轴105和106在拾取移动机构104的作用下用于引导光拾取装置103的移动;以及偏斜调整机构109,偏斜调整机构109能够通过调整引导轴105和106的斜度来调整设置在光拾取装置103上的物镜108与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之间的斜度关系。
底盘101包括铁制框架110。框架110的形状基本上为矩形,并且具有开口112,光拾取装置103的物镜108通过开口112直接面对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开口112的形状基本上为矩形。在开口112中设有用于纵向移动光拾取装置103的拾取移动机构104、引导轴对105和106以及支撑在引导轴105和106上的光拾取装置103。开口112在其一个纵向端处形成一个基本上为圆形的切口113。另外,开口112中设有使光盘4放置于其上的圆形盘台102和用于使盘台102转动的主轴马达(未示出)。
框架110具有多个接合孔111,底盘101通过接合孔111接合在设置于形成在盘托架5的后侧5c上的隔室21中的多个接合突起25上。通过使接合突起25接合在相应的接合孔111中,使得框架110被容纳在隔室21中。
如图中所示,用于写入或者读取信息信号到放置在盘台102上的光盘4或者从光盘4写入或者读取信息信号的光拾取装置103包括由基本上为矩形的壳体形成的拾取基座114。在拾取基座114上安装有至少一个诸如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源(未示出)、用于使从光源发射到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上的光束聚焦的物镜108、用于检测来自于光盘4的记录表面的反射光线的光检测器(未示出)以及能够使物镜108沿着聚焦和跟踪光盘4的方向移动的驱动系统。另外,光拾取装置103具有形成在拾取基座114的一个纵向端部114a中的插入孔116,并且引导轴105插入到插入孔116中,光拾取装置103在其另一个端部114b处形成有接合部117,接合部117被接合在引导轴106上。下面将对引导轴105和106进行详细描述。拾取基座114上形成有挠性印刷线路板119,挠性印刷线路板119上形成有用于控制关于物镜108等的驱动系统的驱动电路。
另外,光拾取装置103上还形成有与引导轴105相邻设置的接合元件120,接合元件120与拾取移动机构104的导向螺杆140接合以使拾取基座114移动。
光拾取装置103被支撑在分别沿着底盘101中的开口112的相对的边缘设置的引导轴对105和106上,利用引导轴105和106引导光拾取装置103,以使光拾取装置103在光盘4的内外圆周之间移动,并且使其物镜108通过开口112暴露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
与底盘101中的开口112相对地设置用于引导光拾取装置103移动的成对的引导轴105和106。引导轴105(106)在其相对两端处比主要部分薄。例如,引导轴105(106)的端部直径为大约1.2毫米。利用能够调整引导轴105和106的垂直斜度的偏斜调整机构109使引导轴105(106)在其相对两端处被支撑。引导轴105和106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由于与每一个引导轴结合使用的调整螺钉也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因此调整螺钉的接地能够去除引导轴105和106上的电荷。
如图21中所示,偏斜调整机构109设置在对应于成对的引导轴105和106的相对端部的四个位置处。从图22中可以看出,偏斜调整机构109包括:设置在底盘101内的壳体125;设置在壳体125内并压迫引导轴105和106的弹性元件126;以及越过引导轴105(106)设置在与弹性元件126相对的一侧的调整螺钉127,所述调整螺钉127从与弹性元件126相对的一侧压迫引导轴105(106)。
壳体125设置在底盘101的上侧和下侧101a和101b之间。另外,壳体125中形成有插入孔128,引导轴105(106)的一端插入到插入孔128中。在壳体125中,容纳有压迫引导轴105和106的弹性元件126。插入到形成在底盘101的下侧101b中的螺纹孔129中的调整螺钉127暴露在壳体125内。
弹性元件126例如是基本上为锥形的螺旋弹簧。弹性元件126的直径较小的端部126a与引导轴105(106)的上表面接触,其直径较大的基端126b与壳体125的上壁接触。
当引导轴105(106)被调整螺钉127压迫时,弹性元件126被紧压并因此被压缩在引导轴105(106)和壳体125的内壁之间。此时,弹性元件126被压缩到1毫米长或者更小的长度,同时其抵靠引导轴105(106)的直径较小的端部126a移动到直径较大的基端126b内。因此,与可被压缩到1毫米或者更大的长度的圆柱形弹性元件相比,用于本发明中的弹性元件126可被压缩到更小的长度。这样,壳体125整体可被设计成具有较小的厚度的形式,例如厚度为大约4毫米,并且底盘101可被设计得更薄。
另外,调整螺钉127被插入到形成在底盘101的下侧101b中的螺纹孔129中并且具有与引导轴105(106)的下侧接触的自由端。通过调整所述调整螺钉127伸入到壳体125中的长度,例如可以±0.4毫米为一级调整引导轴105和106的斜度。
注意的是,调整螺钉127是镀镍或者镀铜的以使其具有导电性。调整螺钉127还用作引导轴105(106)的接地导体,这是由于它与处于地电势的底盘101的下侧101b相连并且抵靠引导轴105(106)的下表面。
上述偏斜调整机构109设置在对应于每一个引导轴105和106的相对端部的四个位置处。在光拾取单元6的组装过程中,偏斜调整机构109与用于调整引导轴105和106的斜度的偏斜调整盘结合使用以使从物镜108投射的光束垂直地入射到偏斜调整盘的信号记录表面上,并因此调整物镜108和偏斜调整盘的信号记录表面之间的斜度关系。
在利用偏斜调整机构109完成偏斜调整后,利用粘结剂固定弹性元件126以防止偏斜角改变。即,如图23中所示,偏斜调整机构109具有形成在壳体125和底盘101的上侧101a中的粘结剂注入孔131和132。粘结剂注入孔131和132形成的位置对应于弹性元件126的位置。例如,紫外线设定型的粘结剂133被注入到粘结剂注入孔131和132中。
在光拾取单元6的组装过程中,利用偏斜调整机构109的调整螺钉127调整引导轴105和106的斜度并且接着从粘结剂注入孔131和132注入粘结剂133以使弹性元件126硬化。这样,由于可利用粘结剂133使弹性元件126硬化,因此即使弹性元件126由于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偏斜调整机构109也可保持引导轴105和106的适合斜度。
注意的是,形成在底盘101和壳体125中的粘结剂注入孔131和132的直径很小并且通过它们注入的这样一种液态粘结剂133将由于其表面张力而不能从底盘101溢出。
另外,偏斜调整机构109使用锥形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126,但如图24中所示,它可使用硅橡胶中空圆柱代替。硅橡胶中空圆柱的一端与引导轴105(106)的上表面接触,另一端与壳体125的内壁接触。
当引导轴105和106被调整螺钉127压迫时,硅橡胶弹性元件126被压缩在引导轴105(106)和壳体125的内壁之间。此时,通过缩小被压缩到弹性元件126内的部分的体积使弹性元件126压缩。另外,在完成偏斜调整后,利用通过粘结剂注入孔131和132注入的紫外线设定型粘结剂133使弹性元件126硬化。这样,由于利用粘结剂133使得弹性元件126硬化,因此即使弹性元件126由于被调整螺钉127压缩而发生塑性变形,偏斜调整机构109也可保持引导轴105和106的适合斜度。
注意的是,通过为硅橡胶弹性元件126添加一种添加剂使弹性元件126具有导电性同时使弹性元件126与处于地电势的底盘101的下侧101b相连以及使弹性元件126与引导轴105(106)的下表面接触,也可使引导轴105和106用作一个接地导体。
在上述偏斜调整机构109中,其中设有弹性元件126和调整螺钉127的壳体125处于底盘101的上侧101a和下侧101b之间。这样,可使安装弹性元件126的空间变平,与通过深冲压而使用于偏斜调整机构的引导轴的支撑件形成于其中的常规底盘相比,这导致了底盘101的制造的更薄设计和更简单的工艺。
用于使光拾取装置103相对于光盘4径向移动的拾取移动机构104设置在引导轴105的附近。如图21和图25中所示,拾取移动机构104包括与引导轴105相邻并且沿着光盘4的径向平行于引导轴105设置的导向螺杆140以及使导向螺杆140转动的进给马达141。
导向螺杆140使在其轴部140a的端部处被支撑在能够转动的轴承143中。导向螺杆140的轴部140a上形成有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在设置于拾取基座114上的接合元件120上的螺纹144。当利用进给马达141使导向螺杆140转动时,导向螺杆140可利用接合元件120使拾取基座114相对于光盘4径向移动。
使导向螺杆140转动的进给马达141是采用步进马达的DC马达。通过为进给马达141提供矩形波使进给马达141步进式工作,使导向螺杆140转动以使拾取基座114相对于光盘4径向移动。
使导向螺杆140转动的进给马达141是DC马达。由于DC马达不提供任何扭矩除非它以高速转动,因此,拾取移动机构104的各个接触点将受到严重磨损。另外,如果进给马达通过齿轮机构与导向螺杆140相连以使拾取基座114移动,那么将发出很大的操作噪声。
因此,本发明中的进给马达141使用一种步进式马达。通过为进给马达141提供矩形波,进给马达141使拾取基座114相对于光盘4径向移动。
如图25A和图25B中所示,进给马达141具有马达壳体145,马达壳体145没有上壁和下壁。马达壳体145中形成有开口142,装在其中的线圈146通过开口142从马达145的上下两侧暴露在外。由于开口142没有上壁和下壁,因此马达壳体145可被设计得较薄,例如壁厚为5.1毫米。
进给马达141和导向螺杆140被安装在框架148上,并且还安装在底盘101上,框架148被安装在它们之间。框架148包括基本上为矩形板状的连接部分148a和由连接部分148a的一个弯曲部分形成的固定侧部148b,连接部分148a与马达壳体145中能够使导向螺杆140突出的侧部和支撑导向螺杆140的端部的轴承143相连,固定侧部148b中形成有夹紧螺钉孔149,用于安装底盘101的夹紧螺钉插入在夹紧螺钉孔149中。
如图25中所示,利用夹紧螺钉将其上安装有导向螺杆140和进给马达141的框架148固定在底盘101的适合位置处可使具有上述结构的拾取移动机构104被安装。
在其中使框架148固定在底盘101上的拾取移动机构104中,如图29中所示,当底盘101处于从上方覆盖光拾取单元6的盖元件90(下面将详细描述)和从上方覆盖光拾取单元6的底板91之间时,形成在马达壳体145的上下两侧的开口142被盖元件90和底板91封闭。这样,盖元件90和底板91用作能够封闭容纳在马达壳体145中的线圈146磁场的轭。这样,能够防止来自于进给马达141的边缘磁场对于从光盘4写入和读取信息信号产生不良的影响以及防止诸如灰尘等外来物质进入马达壳体145中。应该注意的是,在马达壳体145中的开142可被盖元件90和底板91完全封闭并且由于各个部件的尺寸公差而使得盖元件90和底板91之间可能形成的一些间隙也是允许的。
另外,用于进给马达141的马达壳体145在其上下两侧开口于拾取移动机构104中,马达壳体145中产生的热量容易消散。特别是,在拾取移动机构104中,当拾取基座114从静止状态移动时,摩擦系数是重要的,因此需要大的扭矩。但是一旦拾取基座114移动后,摩擦系数减小并且扭矩相应地减小。接着,在拾取移动机构104中的拾取基座114被提供有足够扭矩以防止拾取基座114产生任何位移(固定扭矩)。在记录器/播放器1的操作过程中,固定扭矩总是被施加并且进给马达141总是被提供电流。因此,用于进给马达141的马达壳体145被设计成在其上下两侧敞开的形式以防止进给马达141过热,从而防止移动拾取基座114的操作受到从进给马达141消散的热量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上述拾取移动机构104中,由于用于进给马达141的马达壳体145在其上下两侧是敞开的,因此它被制造得比底盘101薄。这样,由于限制了其上安装有拾取移动机构104的底盘101的厚度,因此记录器/播放器1可被设计得更薄。
如图26至28中所示,利用夹紧螺钉使得与形成在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接合的接合元件120在其一端处被固定在拾取基座114上并且在其另一端处接合在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中以将导向螺杆140的转动转变为线性移动。
接合元件120包括接合在形成于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中的接合突起151,和设置在拾取基座114附近并且用于容纳间隙限定元件512的隔室153,所述隔室153使接合突起151保持在一能够确保接合在导向螺杆140上的距离。
接合突起151设置在隔室153中处于导向螺杆140一侧的侧壁153a上以伸向导向螺杆140。接合元件151的斜度等于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的斜度。另外,接合元件151基本上与螺纹144同宽。
接合突起151接合在螺纹144中使螺纹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深度为0.3毫米。当导向螺杆140转动时,接合突起151在导向螺杆140的轴向上沿着螺纹144移动。
其上形成有接合突起151的隔室153是截面基本上为C形并且顶部敞开的凹部。在隔室153中,接合突起155和156分别形成在导向螺杆140的侧壁153a和引导轴105的侧壁153b上。接合突起155和156能够防止间隙限定元件152脱离隔室153。下面将对间隙限定元件152进行详细描述。
连接表面157形成在引导轴105的侧壁153b的上边缘上以使接合元件120与拾取基座114相连。连接表面157在设置于导向螺杆140和拾取基座114之间的引导轴105上延伸到拾取基座114上方并且利用夹紧螺钉使其连接到拾取基座114的上侧。
容纳在隔室153中以支撑侧壁153a和153b的间隙限定元件152是由刚性的基本上为C形的金属板制成的。如图27中所示,间隙限定元件152具有分别形成在支撑壁158和159的靠近中心处的狭缝158a和159a。狭缝158a和159a从上端垂直延伸。由于设置在侧壁153a和153b上的接合突起155和156分别被狭缝158a和159a保持,因此能够防止间隙限定元件152脱离隔室153。
如图28中所示,当间隙限定元件152被容纳在隔室153中时,在隔室153的侧壁153a和153b以及间隙限定元件152的支撑壁158和159之间具有小于接合突起151和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之间的接合深度(例如深度为0.1毫米)的间隙。因此,在没有将隔室153的侧壁153a压向导向螺杆140的情况下,使间隙限定元件152被容纳。另外,由于如上所述间隙限定元件152是刚性的,即使在拾取基座114的移动过程中由于接合元件120的尺寸公差而使得接合突起151和螺纹144之间可能存在的配合误差可被限制在隔室153的侧壁153a和间隙限定元件152的支撑壁158之间的间隙(0.1毫米)内。这样,接合元件120防止接合突起151的配合误差大于螺纹144的深度(0.3毫米)并且防止导向螺杆140和接合突起151在拾取基座114的移动过程中相互脱开。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器/播放器1中,接合元件和被容纳在接合元件的隔室中的间隙限定元件可以如下面所述的形式形成。如图30中所示,用附图标记220表示的接合元件包括:隔室222,隔室222的外部形成有一对接合在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中的接合突起221a和221b,隔室222中容纳有能够使接合突起221a和221b处于与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保持啮合的位置处的间隙限定元件223;以及连接表面225,利用夹紧螺钉使连接表面225固定在拾取基座114的一部分上以使隔室与拾取基座114相连。
隔室222是截面基本上为C形并且顶部敞开的凹部。隔室222是由在拾取基座114处的第一侧壁226、在导向螺杆140处并且与第一侧壁226相对的第二侧壁227和从第一侧壁226突出的一对隔室壁228和229形成的,这些壁在一起限定了一个其中可容纳间隙限定元件223的区域,后面将对间隙限定元件223进行详细描述。第一和第二侧壁226和227上分别形成有方向向内的保持突起231和232,保持突起231和232将间隙限定元件223保持在隔室222内。
一对被接合在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中的接合突起221a和221b向外形成在第二侧壁227上,接合突起221a和221b之间的间隔基本上等于在导向螺杆140的轴部140a的延伸方向上的螺纹144之间的间隔。接合突起221a和221b是以基本上等于导向螺杆140的螺纹144的角度倾斜地形成的。接合突起221a和221b接合在螺纹144中并且达到一定的螺纹144的深度,例如深度为0.3毫米。因此,当导向螺杆140转动时,接合突起221沿着螺纹144并且在导向螺杆140的径向上移动。
另外,隔室222具有延伸长度短于第二侧壁227的隔室壁228和229,并且第二侧壁227形成有薄的基端,因此形成有能够使第二侧壁227朝向和离开导向螺杆140偏斜的铰链233。因此,第二侧壁227将朝向隔室222内部偏斜,因而即使由于接合元件220的尺寸公差、拾取基座114在移动过程中的振动等而使接合突起221a和221b被压在导向螺杆140的螺纹144上也不会在导向螺杆140上施加过大的载荷。因此,能够确保导向螺杆140平稳转动和拾取基座114快速移动。
另外,隔室222的底部上形成有基本上为矩形的开口235。这样,由于第二侧壁227具有分别被一对铰链233a和233b支撑的沿着导向螺杆140延伸的侧边227a和227b的基端,因此确保在一个边缘227a的接合突起221a和在另一个边缘227b的接合突起221b可独立地接合在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中。
另一方面,在其中的接合突起对221a和221b仅被一个铰链支撑的接合元件中,确保成对的接合突起221a和221b可一起接合在导向螺杆140上。因此,如果接合元件220的尺寸公差或者拾取基座114在移动过程中的振动使得导向螺杆上的螺纹的斜度与接合突起221a和221b之一的斜度之间存在冲突或者使一个接合突起强有力地接合在螺纹中,另一个接合突起将不能接合在螺纹中或者能够接合在螺纹中但是达到的深度很小。
在用于本发明中的接合突起220中,第二侧壁227的边缘227a和227b在其基端处分别被铰链233a和233b支撑,并且成对的接合突起221a和221b独立地接合在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中。因此,即使接合突起221a和221b中的任何一个没有被适合地接合在螺纹144中,另一个接合突起221a或者221b一定会被接合在螺纹144中并且不会受到一个接合突起的不良接合的影响。
容纳在隔室222中的间隙限定元件223是刚性的基本上为C形的金属板。间隙限定元件223上形成有成对的第一和第二支撑壁237和238,每一个支撑壁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以被容纳隔室222中,并且当它们被容纳在隔室222中时支撑第二侧壁227。第一和第二支撑壁237和238分别具有基本上形成在中心处的垂直狭缝237a和238a,垂直狭缝237a和238a的位置对应于分别形成在隔室222上的第一和第二侧壁226和227上的保持突起231和232。当间隙限定元件223被容纳在隔室222中时,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侧壁226和227上的保持突起231和232被狭缝237a和238a保持,从而防止它们脱离隔室222。
为了将间隙限定元件223容纳在隔室222中,设置在拾取基座114一侧的第一支撑壁237的水平长度短于从第一侧壁226突出的隔室壁228和229之间的间隔。另一方面,设置在导向螺杆140一侧的第二支撑壁238上形成有朝向隔室222的侧面延伸超过第一侧壁237的右和左支撑件240,并且第二支撑壁238的长度基本上等于或者大于第二侧壁227的水平长度。
当将间隙限定元件223容纳在隔室222中时,在隔室222的第一和第二侧壁226和227与间隙限定元件223的第一和第二支撑壁237和238之间具有短于接合突起221接合在导向螺杆140的螺纹144中的接合深度(如图28中所示,深度例如为0.1毫米)的间隙。因此,间隙限定元件223被容纳在隔室222中,并且不会将隔室222的第二侧壁227压向导向螺杆140。另外,由于如上所述,间隙限定元件223是刚性的,即使在拾取基座114的移动过程中由于接合元件220的尺寸公差而使得接合突起221和螺纹144之间可能存在的配合误差可被限制在隔室222的第二侧壁227和间隙限定元件223的支撑壁238之间的间隙(0.1毫米)内。这样,接合元件220防止接合突起221的配合误差大于螺纹144的深度(0.3毫米)并且防止导向螺杆140和接合突起221在拾取基座114的移动过程中相互脱开。
另外,当将间隙限定元件223容纳在隔室222中时,如图31和图32中所示,形成在第二侧壁238上的支撑件240可在整个水平宽度上支撑隔室222的第二侧壁227。在拾取基座114的移动过程中或者如果包含接合元件220的记录器/播放器1由于失误而掉落,间隙限定元件223可通过接合在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中的接合突起221a和221b减轻集中在支撑第二侧壁227的铰链233上的载荷。
特别是,接合元件220具有通过减小第二侧壁227的基端厚度而形成的铰链233以使第二侧壁227朝向和离开导向螺杆140挠曲。如果记录器/播放器1由于失误而掉落并且拾取基座114在引导轴105和106上快速滑动,安装在拾取基座114上的接合元件220将在导向螺杆140上快速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拾取基座114的掉落冲击将通过接合在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中的接合突起对221a和221b集中在支撑其上设有接合突起221a和221b的第二侧壁227的铰链233上。掉落冲击将在图32中的I或者J的方向上使第二侧壁227,特别是第二侧壁227的右和左边缘227a和227b扭曲,略微偏离适合的偏斜方向。处于扭曲形式的第二侧壁227的边缘227a和227b的偏斜将在铰链233上产生过大的载荷,铰链233将可能断裂。
但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器/播放器1中,间隙限定元件223的第二支撑壁238上设有用于支撑第二侧壁227的边缘227a和227b的支撑件240。因此,即使当记录器/播放器1掉落时载荷沿着图32中的箭头I或者J的方向被施加在第二侧壁227的边缘227a和227b上,间隙限定元件223的支撑件240将支撑第二侧壁227,从而减轻施加在铰链223上的载荷,因此能够防止铰链223断裂。
另外,如图33中所示,与上述间隙限定元件223类似,可通过支撑件的自由端弯向第二侧壁227形成间隙限定元件。与上述间隙限定元件223类似,用附图标记250表示的间隙限定元件具有基本上为C形的截面,并且其上形成有用于支撑形成在隔室222上的第一和第二侧壁的成对的第一和第二支撑壁251和252。第一和第二支撑壁251和252分别具有基本上形成在中心处的狭缝251a和252a,狭缝251a和252a的位置对应于分别形成在隔室222上的第一和第二侧壁226和227上的接合突起231和232。狭缝251a和252a从上端垂直延伸。
另外,在间隙限定元件250中,第一支撑壁251的水平长度短于从第一侧壁226突出的隔室壁228和229之间的间隔。另一方面,第二支撑壁252上形成有朝向隔室222延伸超过第一支撑壁251的右和左支撑件253,并且第二支撑壁252的长度基本上等于或者对于第二侧壁227的水平长度。
这些支撑件253在其右和左端形成有朝向第二侧壁227弯曲的折叠部分254。当将间隙限定元件250容纳在隔室222中时,折叠部分254朝向第二侧壁227延伸,并且如图34和35中所示将第二侧壁227的相对两端227a和227b保持在它们之间。
与上述间隙限定元件223类似,上述间隙限定元件250如以下方式工作。这里假设,记录器/播放器1由于失误而掉落,拾取基座114在引导轴105和106上快速滑动,并且略微偏离适合的偏斜方向并且沿着图35中的箭头K或者L的方向施加掉落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接合元件220的第二侧壁227的右端227a和左端227b将被支撑件253支撑。另外,即使拾取基座114快速滑动并且沿着拾取基座滑动的如图35中的箭头M的方向或者与箭头M相反的方向施加载荷,第二侧壁227的边缘227a和227b也将被形成在支撑件253的自由端处的折叠部分254支撑。因此,支撑第二侧壁227的边缘227a和227b的铰链233a和233b上的载荷被减轻并且防止接合元件220断裂。
注意的是,与上述间隙限定元件152类似,上述间隙限定元件250如以下方式工作。即,当将间隙限定元件250容纳在隔室222中时,在第二支撑壁252和接合元件220的第二侧壁227之间具有小于接合突起221和导向螺杆140的螺纹144之间的接合深度(如图28中所示,深度例如为0.1毫米)的间隙。因此,在间隙限定元件250中,接合元件220的第二侧壁227被容纳并且不会将接合元件220的第二侧壁227压向导向螺杆140。另外,由于如上所述,间隙限定元件250是刚性的,即使在拾取基座114的移动过程中由于接合元件220的尺寸公差而使得接合突起221和螺纹144之间可能存在的配合误差可被限制在第二侧壁227和间隙限定元件250的第二支撑壁252之间的间隙(0.1毫米)内。这样,接合元件220防止接合突起221的配合误差大于螺纹144的深度(0.3毫米)并且防止导向螺杆140和接合突起221在拾取基座114的移动过程中相互脱开。
注意的是,如果其上设有接合突起221的第二侧壁可向着和离开导向螺杆140的方向移动,设置在接合元件220上的铰链233可处于隔室222上除第二侧壁227的基端以外的任何位置处。另外,防止间隙限定元件223(250)与隔室222脱开的保持突起231(232)可设置在间隙限定元件223(250)上并且狭缝可形成在第一和第二侧壁226和227的内表面中以卡住间隙限定元件。
如图21中所示,底盘101与印刷线路板161相连,印刷线路板161上形成有驱动电路。印刷线路板161包括其上形成有电路图形的所谓的刚性电路衬底,并且电路图形上还安装有各个电子部件,诸如与安装在设置于设备主体7的下半部9上的印刷线路板17上的FPC(挠性印刷电路)23连接的连接器162。
如图15和29中所示,利用夹紧螺钉将盖元件90固定在底盘101的上侧并且底板91利用在其下侧的夹紧螺钉被固定在盘托架5上,上述光拾取单元6被紧固在盖元件90和底板91之间。
盖元件90中形成有开口166,设置在光拾取单元103上的物镜108和盘台18通过开口166向上露出。开口166包括对应于从光盘4的内周边延伸到外周边的拾取基座114的移动范围的矩形开口166a和对应于盘台18形状的基本为圆形的开口166b,圆形开口166b与矩形开口166a的内圆周端相邻。另外,盖元件90上形成有抵靠部分167,抵靠部分167抵靠形成在底盘101上的拾取基座114上的用于进给马达141的马达壳体145的顶部。
利用螺钉135将盖元件90固定在底盘101的上侧上,在拾取基座114上的底盘18和物镜108通过开口166导向上方。另外,当用于进给马达141的马达壳体145抵靠抵靠部分167的后侧时,盖元件90封闭在马达壳体145的上侧中的开口142,从而封闭容纳在马达壳体145中的线圈146的磁场。
当底盘101被容纳在用于盘托架5的隔室21中时,盖元件90通过如图36中所示的盘托架5中的开口16直接面对光盘4。即,盖元件90形成凹部15的一部分。由于利用螺钉将盖元件90固定在底盘101上,因此其与底盘101紧密连接。这样,阻止其从凹部15升起,并且防止盖元件90的主表面和开口166的端部刮擦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
通过冲压铝板形成上述盖元件90。在盖元件90的下侧设有与拾取基座114相连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19。因此,考虑到防止产生任何将可能损伤挠性印刷线路板119的毛边,通过沿着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向冲压铝板制备盖元件90。接着,沿着开口166的边缘和沿着其周边使盖元件90去除毛边。
也通过冲压铝板形成底板91。底板91中形成有螺钉孔,并且从容纳在盘托架5的隔室21中的底盘101的下侧利用螺钉将底板91固定在隔室21上。这样,底板91本身与底盘101相连并且使底盘101紧固在底板91和盖元件90之间。
用于容纳通过盖元件90中的圆形开口166被导向和面对的盘托架5、拾取基座114和盘台18的凹部15成形为大致圆形。如图36中所示,凹部15是由圆形的第一至第四壁170至173限定的。
第一壁170形成在盘托架5的前端5a的侧面以延伸过形成在凹部15中的开口16。第一壁170具有限定在面对凹部15的壁体170a的下边缘和通过凹部15中的开口16露出的盖元件90之间的恒定间隙C。在该间隙C中,设有从设备主体7的下边缘朝向凹部15延伸的突起175。
设置突起175以防止通过开口16露出的盖元件90朝向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偏斜。特别是,盘托架5是由包含20%的玻璃的刚性PPE(聚苯醚、polyphenylene ether)制成的,容纳在盘托架5中的光拾取单元6的底盘101是由铁(Fe)制成的,并且固定在底盘101的上侧并且通过盘托架5中的开口16露出的盖元件90是由铝(Al)制成的。即,盘托架5、底盘101和盖元件90分别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因此相互之间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不同。PPE的线性膨胀系数约为2.8×10-5/mm℃,而铝的线性膨胀系数约为2.4×10-5/mm℃,铁的线性膨胀系数约为1.2×10-5/mm℃。
因此,当记录器/播放器1工作并且盘托架5、底盘101和盖元件90具有较高的温度时,这些部件由于相互之间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使得它们扭曲的程度相互之间是不同的。特别是,铝制盖元件90具有朝向光盘4偏斜的矩形开口166的壁166a。偏斜的壁166a将可能与接收到凹部15中的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滑动接触。第一壁170具有形成在壁体170a的下边缘上的突起175,这样盖元件90抵靠突起175,从而能够防止盖元件90朝向光盘4偏斜。
注意的是,能够将盖元件90固定在底盘101上的螺钉135是由浓度百分比较低的液晶聚合物制成的。因此,螺钉135限制底盘101和盖元件90热扭曲。
基本上为圆形的第二至第四壁171至173从凹部15突出形成的。
下面将对用于使容纳光拾取单元6的盘托架5和设置在下半部9上的印刷线路板17相互连接的FPC23进行描述。如图37中所示,FPC23基本上为U形,并包括线性的、相邻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和第二臂部180和181以及用于使第一和第二臂部180和181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分182。
第一臂部180在其自由端处形成有用于连接设置在印刷线路板17的底部上的连接器(未示出)的连接部分183,并且在其端部180a上附有覆层184以提高臂部180的刚度。如图38A中所示,第一臂部180具有朝向下半部9的后壁9a并由覆层184加强的端部180a,并且与设置在印刷线路板17的底部上的连接器相连。由于第一臂部180具有由所附的覆层184提高刚度的端部180a,连接部分183容易与在印刷线路板17的底部上的连接器相连。另外,第一臂部180固定在下半部9的下侧上。
利用连接部分182与第一臂部180相连的第二臂部181在其端部处形成有用于与容纳在盘托架5中的光拾取单元6上的连接器162相连的连接部分186。如图38A中所示,第二臂部181在端部181a处朝向下半部9的敞开端后折并且朝向盘托架5延伸,因此连接部分186与光拾取单元6的连接器162相连。另外,第二臂部181在一个位置(用附图标记187表示)处朝向下半部9的敞开端后折。
另外,第二臂部181在从端部181a朝向连接部分182向后设定的一个位置处附有能够提高第二臂部181刚度的覆层188。即,第二臂部181在从连接部分186朝向连接部分182向后设定的一个位置处的刚度大于包括连接部分186的部分。覆层188附在第二臂部181的中间处,从而与包括连接部分186和182的其他部分相比,提高其上附有覆层188的第二臂部181的部分的刚度。
上述第二臂部181没有固定在下半部9的底部上,但如图38A和图38B所示,当盘托架5移动时,第二臂部181从连接部分182移动到设备主体7内和设备主体7外。另外,当如图39A和图39B所示,盘托架5移动时,第二臂部181的弯曲部分187沿着盘托架5的移动方向移动。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第二臂部181中的没有固定在下半部9的底部上并可挠性变形的部分的长度基本上是盘托架5的移动距离的一半并且其相对于连接部分182的边界基本上处于盘托架5的移动范围的中点处。换言之,第二臂部181对于盘托架5的移动具有所需的最小长度或者略大的长度。当盘托架5移动时,第二臂部181从其相对于固定在下半部9的底部上的连接部分182的边界移动到下半部9外,因此在其基端181b处弯曲接着从设备主体7中拉出。另外,当第二臂部181移动到下半部9中时,由于其上形成有连接部分186的端部181a弯曲而使第二臂部181被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
特别是,当盘托架5弹出到设备主体7外时,如图39A中所示,第二臂部181使其端部181a弹出到设备主体7外并且弯曲部分187形成在连接部分182附近。接着,当盘托架5移动到设备主体7中并且第二臂部181也移动到设备主体7中时,如图39B中所示,弯曲部分187移向端部181a。接着,当盘托架5完全被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如图39C中所示,第二臂部181将使弯曲部分187形成在连接部分186附近。
如上所述,在第二臂部181中,其靠近连接部分186的部分的刚度比其朝向连接部分182略微后移并且其上附有覆层188的部分低。这样,即使如图28B和图39C中所示,当第二臂部181的弯曲部分187形成在连接部分186附近并且盘托架5被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可使施加在第二臂部181上的载荷由于弯曲而被降低。这样,第二臂部181可防止形成在FPC23上的电路图形由于端部181a中出现裂缝而被破坏。
另外,由于第二臂部181因弯曲部分187形成在连接部分186附近而减小施加在其上的载荷,因此在将盘托架5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无需为了因弯曲部分而减小施加在第二臂部181上的载荷而增大连接部分186和弯曲部分187之间的距离。这样,第二臂部181不必具有过长的长度,这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记录器/播放器1的设备主体7的厚度必须受到限制,这是因为许多应用的主机设备被设计得较薄。当设置FPC23的空间的高度必须被限制时,弯曲部分187应该具有较大的曲率,这样在弯曲部分187上的载荷将较大。但是,当盘托架5被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由于第二臂部181可减小施加在弯曲部分187上的载荷,因此本发明可满足设备主体7的较薄设计的要求。
注意的是,FPC23具有附在其第二臂部181中间部分处的覆层188,因此当盘托架5被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FPC23将不会被卡在设备主体7和盘托架5的后端5d之间。特别是,如图39A中所示,当盘托架5处于设备主体7外部时,在盘托架6和设备主体7之间具有间隙190。因此,在将盘托架5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当挠性的第二臂部181在其中间部分处向下偏斜到间隙190下方时,它将在盘托架5的后端5d和设备主体7之间被卡在其中间处。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在FPC23中,设置在第二臂部181的中间部分处的覆层188使得在第二臂部181的中间部分处的刚度大致高于后端部分181b的刚度。因此,当在盘托架5一被弹出到设备主体7外后再次被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可防止刚度较高的第二臂部181的中间部分偏斜到间隙190下方,而刚度较低并且挠性更大的第二臂部181的后端部分181b弯曲以确保盘托架5移动到设备主体7中。
下面将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记录器/播放器1的电路布置进行描述。
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器/播放器1通过将光束投射到光盘4将数据写到光盘4上,通过检测来自于光盘4的反射光线读取记录在光盘4上的数据。如图40中所示,记录器/播放器1包括能够使光盘4转动的主轴马达201、用于控制主轴马达201的马达控制电路202、通过将光束投射到利用主轴马达201转动的光盘4来检测来自光盘4的反射光线的光拾取装置103、放大来自于光拾取装置103的电信号输出的RF放大器203、用于为物镜108产生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的伺服电路204以及抽取子码的子码抽取电路205。另外,记录器/播放器1还包括记录系统,所述记录系统包括:与诸如个人电脑等的主机设备2相连以接收记录数据的输入端子206、能够对在输入端子206处供给的记录数据纠错并且编码的纠错/编码电路207;用于调制来自于电路207的纠错和编码数据的调制电路208;以及用于记录调制的记录数据的记录电路209。另外,记录器/播放器1包括再现系统,所述再现系统包括:用于对来自于光盘4的读取数据解调的解调电路210;对解调读取数据进行纠错/解码的纠错/解码电路211;以及用于提供纠错和解码数据的输出端子212。记录器/播放器1还包括为设备输入指令信号的用户控制单元213、存储各个控制数据等的存储器214和控制系统操作的控制电路215。
上述主轴马达201在其主轴上设有能够将光盘4放置在其上的盘台102,并且它使在盘台102上的光盘转动。马达控制电路202控制主轴马达201使光盘4以CLV(恒定线速度)转动。特别是,马达控制电路202基于来自于晶体振荡器的参考时钟和来自于PLL电路的时钟控制主轴马达201使光盘4以CLV转动。当然,光盘4可以CAV(恒定角速度)或者CLV和CAV的组合转动。
上述光拾取装置103包括:可发射波长对应于设置在记录器/播放器1中的光盘4类型的光束的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对应于光盘4类型的数值孔径并且能够使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束聚焦的物镜108;用于检测来自于光盘4的反射光线的光检测器等。当读取记录在光盘4中的数据时,光拾取装置103将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设定在标准水平并且控制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光束。另外,当将记录数据写入到光盘4中时,光拾取装置103将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设定在高于用于读取数据的标准水平的记录水平并且控制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光束。对于数据写入和读取,光拾取装置103将光束投射达到光盘4上,利用光检测器检测来自于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的反射光线并且对于检测光进行光电变换。另外,利用诸如双轴致动器等的物镜驱动机构支撑物镜108,并且基于聚焦伺服信号沿着平行其光学轴线的聚焦方向以及基于跟踪伺服信号沿着垂直其光学轴线的跟踪方向利用驱动机构使物镜108移动。
上述RF放大器203产生RF信号,并且基于来自包含在光拾取装置103中的光检测器的电信号输出聚焦和跟踪误差信号。例如,利用像散方法产生聚焦误差信号,以及利用三束方法或者推挽式方法产生跟踪误差信号。当处于再现模式时,RF放大器203为解调电路210提供RF信号同时为伺服电路204提供聚焦和跟踪误差信号。
上述伺服电路204产生用于光盘4再现的伺服信号。特别是,伺服电路204基于由RF放大器203提供的聚焦误差信号产生聚焦伺服信号,利用聚焦伺服信号使聚焦误差信号变为零;以及基于由RF放大器203提供的跟踪误差信号产生跟踪伺服信号,利用跟踪伺服信号使跟踪误差信号变为零。接着,伺服电路204为包括在光拾取装置103中的物镜驱动机构中的驱动电路提供聚焦和跟踪伺服信号。驱动电路基于聚焦伺服信号驱动双轴致动器以使物镜108沿着平行物镜108的光学轴线的聚焦方向移动,以及基于跟踪伺服信号驱动双轴致动器以使物镜108沿着垂直物镜108的光学轴线的跟踪方向移动。
上述子码抽取电路205从来自于RF放大器203的RF信号输出中抽取子码数据并且将抽取的子码数据提供给控制电路215,因此控制电路215能够识别地址数据等。
输入端子206与主机设备2(诸如个人电脑等)的诸如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ATAPI(高级技术附件包接口)、USB(通用串行总线架构)、IEEE(电子及电气工程师协会)1394等的接口电连接以接收来自于主机设备2的音频数据、电影数据、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处理数据等的记录数据并且将供给的记录数据提供给纠错/编码电路207。
上述纠错/编码电路207进行诸如CIRC(交叉交插里德-索罗蒙码)或者里德-索罗蒙乘积密码的纠错/编码并且将纠错和编码记录数据提供给调制电路208。具有8位至10位和8位至16位换算表的调制电路208将供给的8位记录数据变换为14或者16位数据,并且将该数据提供给记录电路209。记录电路209进行诸如NRZ(不归零制)、NRZI(倒转不归零)等的记录补偿并且将处理的数据提供给光拾取装置103。
解调电路210具有与调制电路208中类似的换算表以将由RF放大器203提供的RF信号从14或者16位变换为8位,并且将变换的8位读取数据提供给纠错/解码电路211。纠错/解码电路211对由解调电路210提供的数据进行纠错和解码,并且将数据提供给输出端子212。输出端子212与主机设备2的上述接口电连接。由输出端子212提供的读取数据被显示在与主机设备2相连的监视器上并且被扬声器变换为可听声。
用户控制单元213产生用于记录器/播放器1操作的各个指令信号,并且将所产生的信号提供给控制电路215。特别是,用户控制单元213设有弹出按钮213a;还设有用于启动将记录数据写到设置在盘台102上的光盘4上的记录按钮213b;用于启动读取记录在光盘4中的数据的播放按钮213c和停止记录和再现操作的停止按钮213d。例如,当使用者操作主机设备2的键盘、鼠标等时,弹出按钮213a、记录按钮213b、播放按钮213c和停止按钮213d通过接口从主机设备2向控制电路215提供记录启动信号、再现启动信号、停止信号等。
上述存储器214例如是E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用来在控制电路215中存储各种数据和程序。特别是,存储在存储器214中的数据包括用于进给马达141(步进马达)以使光拾取装置103相对于设置在盘台102上的光盘4径向移动的控制数据。
注意的是,光盘4具有形成在其内圆周区域中的导入区域、形成在导入区域外部的一个区域中的节目区域和形成在节目区域外部的导出区域,即,在其最靠外的圆周区域。在导入区域中的子码数据中,具有存储的TOC(内容表)数据,诸如关于存储在节目区域中的数据的地址数据和关于存储在导出区域中的数据的地址数据。另外,进给马达141被供给脉冲电压以步进式驱动光拾取装置103。因此,存储器214存储在从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到导出区域的终点(OUT)的范围内,移动光拾取装置103所需的写和读的步进数(A),如图41中所示,光拾取装置103在该范围内从光盘4读取数据。应该理解的是,当光拾取装置103达到终点位置(OUT),它被机械地限制移动并且不能进一步移动到光盘4的外圆周。
另外,光拾取装置103的可移动范围可移动到比光盘4中的导入区域更靠内的位置以使光拾取装置103可读取导入区域中的TOC数据。因此,存储器214还存储由光拾取装置103从光拾取装置103的最靠内位置(IN)移动到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所需的步进数(B)。当光拾取装置103达到其IN位置,它被机械地限制移动并且不能进一步向内移动。
光拾取装置103的可移动范围从最靠内位置(IN)延伸到导出区域的终点(OUT),在该范围中,光拾取装置103可从光盘4读取数据,从而光拾取装置103必须以机械的方式被精确地定位。因此,存储器214存储了用于步进马达或者进给马达141的最大的步进数(C)。最大的步进数(C)包括施加在比最靠内的圆周区域(IN)更靠内的区域以使光拾取装置103达到最靠内的圆周区域(IN)以及施加在比终点区域(OUT)更靠外的区域以使光拾取装置103达到终点区域(OUT)的额外步进数(D)。在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步进数(D)的区域中,机械地限制光拾取装置103移动,即,不能移动。在该不能移动的情况下,步进马达141被提供附加的脉冲电压以使导向螺杆转动。导向螺杆的空转将产生噪声。
如图40中所示,控制电路215包括微型计算机、CPU(中央处理器)等以响应于由用户控制单元213提供的指令信号控制系统操作。如图41中所示,控制电路215对将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取为“0”来为光拾取装置103进行位置计数。另外,在光盘4被弹出时,控制电路215为芯上线圈44提供电能以消除磁性吸引铁芯45的磁体的磁力,从而使盘托架5的接合机构20与设备主体7的接合凹部11脱开。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记录器/播放器1的功能进行描述。
在记录器/播放器1中,偏斜调整机构109预先支撑在成对的引导轴105和106的相对两端处。偏斜调整机构109调整引导轴105和106的斜度以使从物镜108投射的光束将垂直地入射在光盘的信号记录表面上。利用粘结剂133使得设置在用于偏斜调整机构109的壳体125内的弹性元件126硬化。这样,即使弹性元件126由于受到调整螺钉127的压缩而塑性变形,偏斜调整机构109也能够保持引导轴105和106的适合的斜度。
在记录器/播放器1中,盘托架5被弹出到设备主体7外以将光盘4设置在盘托架5上。此时,如图19中所示,枢转件42沿着箭头E的方向受压,因此使得设备主体7与设置在盘托架5上的止挡壁81接触。另外,接合部41使其抵靠部分51在枢转件42的枢转范围限制突起55的作用下沿着与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从而使其接合部分48从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缩回。因此,其上竖直地设有接合突起11的设备主体7的下半部9与盘托架5相互脱开,并且受到设置在盘托架5上的盘簧28压迫的弹出元件30压迫下半部9的后壁9a,从而使盘托架5弹出到设备主体7外。
当光盘4被设置在盘托架5的凹部15中的适合位置并且盘托架5被使用者引导到设备主体7中时,竖直地设置在下半部9a上的接合突起11沿着图19中的箭头H的方向向前移动直至其接触压迫件46的臂部70,并且臂部70因而沿着图20中的箭头G的方向枢转。当臂部70枢转时,压迫件46的压迫部分72压迫枢转件42的接触部分57以使枢转件沿着与图20中的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与枢转件42的连接部分58相连的铁芯45使其插入轴63深深地插入到芯上线圈44中并且被设置在芯上线圈44中的磁体磁性吸引。
由于与压迫件46的压迫部分72接触的接触部分57上形成有突起60,因此压迫件46可压迫突起60使枢转件42沿着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从而使得铁芯45被内置于芯上线圈44中的磁体吸引。另外。由于狭缝61形成在接触部分57和连接部分58之间并且接触部分57可弹性移动,因此即使当枢转件42被压迫件46过度压迫时,枢转件42可使接触部分57偏斜,从而能够吸收压力。
这样,使铁芯45和枢转件42克服扭转螺旋弹簧59的作用力沿着与图20中的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当枢转件42的枢转范围限制突起55沿着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枢转时,使得接合部41在增大的范围内沿着箭头D的方向枢转,从而如图20中所示,使接合部分48处于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上。
当盘托架5较深地插入到设备主体7中时,接合突起11沿着图20中的箭头H的方向移动同时使形成在接合部41的主体49的端部上的斜面49a沿着与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并且接合突起11被接合在接合部分48上。这样,盘托架5和设备主体7的下半部9相互接合。
如图18中所示,弹出元件30从下半部9的后壁9a回压并且朝向前端5a移动同时利用凸缘30a将盘簧28朝向前端5a压缩。由于处于前端5a一侧的端部被弹簧隔室29的隔室壁29a保持,因此盘簧28被凸缘30a压迫进而被压缩以保持用于将凸缘30a压向后端5d的作用力。即,盘托架5在接合部41上与竖直地设置在下半部9上的接合突起11接合同时将下半部9压向后端5d,并且使其处于设备主体7内。
另外,当盘托架5被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连接容纳在盘托架5中的光拾取单元6和设置在设备主体7的下半部9上的印刷线路板17的FPC23在第二臂部181的端部181a处偏斜并且形成在后端部181b处的弯曲部分187移动到设备主体7中同时朝向端部181a移动。由于FPC23在第二臂部181的基本中间部分处附有覆层188,因此第二臂部181在其中间部分的刚度大于在后端部181b的刚度。因此,当弹出到设备主体7外后的盘托架5再次被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防止第二臂部181在刚度较大的中间部分处偏斜到间隙190下方,而第二臂部181的刚度较低且挠性较大的后端部181b弯曲并且移动到设备主体7中。
另外,当盘托架5完全被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如图38B和图39C中所示,第二臂部181将在与连接器162相连的连接部分186附近弯曲(用附图标记187表示)。但是,由于在第二臂部181中靠近连接部分186的部分的刚度比其朝向连接部分182略微后移并且其上附有覆层188的部分低,因此可使施加在第二臂部181上的载荷由于弯曲部分而降低。这样,第二臂部181可防止形成在FPC23上的电路图形由于端部181a中出现裂缝而被破坏。
另外,由于第二臂部181因弯曲部分187形成在连接部分186附近而减小施加在其上的载荷,因此在将盘托架5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无需为了因弯曲部分而减小施加在第二臂部181上的载荷而增大连接部分186和弯曲部分187之间的距离。这样,第二臂部181不必具有过长的长度,这能够显著地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薄式设计的记录器/播放器1中,由于设置FPC23的空间的高度被限制在能够容纳盘托架5的最大可能的范围,因此弯曲部分187应该具有较大的曲率,这样在弯曲部分187上载荷将较大。但是,当盘托架5被容纳在设备主体7中时,由于第二臂部181可减小施加在弯曲部分187上的载荷,因此本发明可满足设备主体7的较薄设计的要求。
另外,在记录器/播放器1中,光拾取装置103正常位于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由于记录器/播放器1被包含在诸如笔记本电脑等的便携式设备中,当该便携式设备被携带或者在类似的情况下记录器/播放器1可能会被施加振动。当具有内置的记录器/播放器1的主机设备2被携带并且光盘4被设置在盘托架5上时,可能施加在主机设备2上的振动将使光盘4受到扰动。光盘4由于受到扰动而产生的位移在外圆周处较大。因此,在根据本发明设计的记录器/播放器1中,使光拾取装置103处于光盘4中由于受到扰动而产生的位移很小的内圆周处,从而防止光盘4和光拾取装置103的物镜108等相互接触而相互刮擦。
如图42中所示,在记录器/播放器1在步骤S1被接通后,在步骤S2控制电路215驱动步进马达141。特别是,控制电路215在步进马达141上施加相当于最大的步进数(C)的脉冲电压。接着,与步进马达141相连的导向螺杆140转动并且光拾取装置103逐步移动到处于光盘4外圆周处的端点位置(OUT)。
在记录器/播放器1中,如果光拾取装置103在被携带的同时由于跳跃而被施加振动时,光拾取装置103可能从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朝向光盘4的内圆周或者外圆周移动。如果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步进马达141被供给相当于将图41中的写和读步进数(A)的数量、光拾取装置103从光拾取装置103的最靠内的圆周位置(IN)移动到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所需的步进数(B)的数量与在内圆周和外圆周处的额外的步进数(D)的数量相加所得到的步进数(C)的最大数量的脉冲电压。即,由于在光拾取装置103被机械限制移动超过端点位置(OUT)后,步进马达141被驱动直至导向螺杆140空转,因此光拾取装置103的端点位置(OUT)可被正确地检索。
注意的是,当导向螺杆140空转时,它将产生噪声。但是,仅在对应于光拾取装置103从光拾取装置103的最靠内圆周位置(IN)移动到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所需的步进数(B)的数量和在内圆周和外圆周处的额外的步进数(D)的数量总和的时间内产生噪声。因此,可抑止噪声使其小于例如当步进马达141被供给相当于沿着从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朝向最靠内圆周位置(IN)的方向的最大数量的步进数(C)的负脉冲电压时所产生的噪声。
当在步骤S2中正确识别光拾取装置103的端点位置(OUT)时,在步骤S3中控制电路215为步进马达141提供相当于最大数量的步进数(C)的负脉冲电压。这样,在光拾取装置103被机械限制移动到最靠内圆周位置(IN)后,步进马达141被驱动直至导向螺杆140空转,因此光拾取装置103的最靠内圆周位置(IN)可正确被检索。
注意的是,当导向螺杆140空转时,它将产生噪声。但是,仅在对应于在内圆周处的额外的步进数(D)的数量的时间内产生噪声并且可使噪声产生的时间达到最小。
当在步骤S3中识别光拾取装置103的最靠内圆周位置(IN)时,在步骤S4中控制电路215为步进马达141提供相当于光拾取装置103从光拾取装置103的最靠内位置(IN)移动到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所需的步进数(B)的数量的负脉冲电压。这样,控制电路215可使光拾取装置103移动到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另外,控制电路215可将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设为零,开始对脉冲计数并且开始管理光拾取装置103的位置。
下面将对记录器/播放器1的将记录数据写到光盘4上的操作进行描述。
当使用者按下用户控制单元213上的记录按钮213a时,记录数据在记录器/播放器1的输入端子206处被供给。记录数据在纠错/编码电路207中经历对应于记录器/播放器1中目前所用光盘4类型的纠错和编码,接着在调制电路208中经历对应于光盘4类型的调制。调制数据被记录在记录电路209中,接着被供给到光拾取装置103。然后,光拾取装置103将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并具有对应于光盘4类型的波长的光束投射到光盘4的记录层上,检测来自于光盘4中的反射层的反射光线,对被检测的光线进行光电变换,并且将所得到的电信号提供给RF放大器203。RF放大器203将产生聚焦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和RF信号。伺服电路204基于由RF放大器203提供的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产生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并将伺服信号提供给包括在光拾取装置103中的物镜驱动机构中的驱动电路。这样,被物镜驱动机构支撑的物镜108沿着平行于物镜108的光学轴线的聚焦方向和垂直于物镜108的光学轴线的跟踪方向移动。另外,马达控制电路202产生转动伺服信号,利用转动伺服信号使得由沟槽和寻址凹坑的摆动部件产生的时钟与来自于晶体振荡器的参考时钟同步,并基于转动伺服信号驱动主轴马达201以使光盘4以CLV转动。另外,子码抽取电路205从RF信号中抽取摆动沟槽和从凹坑图案抽取在导入区域上的地址数据,并且将抽取的数据提供给控制电路215。为了在控制电路215的控制下写在记录电路209中处理的数据,光拾取装置103基于抽取的地址数据获得预定的地址,以记录水平驱动半导体激光器,并且将光束投射到光盘4的记录层上以将数据写到光盘4上。当光拾取装置103写记录数据时,利用步进马达使之逐步移动以将记录数据写在位于光盘4的内圆周和外圆周之间的区域上。
下面将对记录器/播放器1的读取记录在光盘4上的数据的操作进行描述。
当使用者按下用户控制单元213上的播放按钮213c时,光拾取装置103将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并具有对应于光盘4类型的波长的光束投射到光盘4的记录层上,检测来自于光盘4中的反射层的反射光线,对检测到的光线进行的光电变换,并且将所得到的电信号提供给RF放大器203。RF放大器203将产生聚焦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和RF信号。伺服电路204基于由RF放大器203提供的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产生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并将伺服信号提供给包括在光拾取装置103中的物镜驱动机构中的驱动电路。另外,马达控制电路202产生转动伺服信号,利用转动伺服信号使得同步信号产生的时钟与来自于晶体振荡器的参考时钟同步,并基于转动伺服信号驱动主轴马达201以使光盘4以CLV转动。另外,子码抽取电路205从RF信号中抽取子码数据,并将抽取的子码数据提供给控制电路215。为了读取数据,光拾取装置103基于包括在抽取的子码数据中的地址数据获得预定的地址,以再现水平驱动半导体激光束,将光束投射到光盘4的记录层上以读取记录在光盘4中的记录数据。当光拾取装置103从光盘读取数据时,利用步进马达使之逐步移动以在位于光盘4的内圆周和外圆周之间的区域上读取数据。
对应于用于调制记录数据的方法在解调电路210中对由RF放大器203产生的RF信号进行解调,在纠错/解码电路211中经历纠错和解码,接着被输送到输出端子212。接着,在输出端子212处数据以数字形式输出,或者例如用D-A(数字-模拟)转换器从数字变换为模拟,以提供给扬声器、监视器等。
当如上所述将数据写或者读到光盘4或者从光盘4写或者读数据时,形成在与其上设有物镜108的拾取基座114相连的接合元件120的隔室153中的接合突起151接合在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中使螺纹144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深度为0.3毫米,并且在隔室153内的由刚性金属板制成的间隙限定元件152被容纳在隔室153的支撑壁158和159之间并且它们之间的间隔小于接合突起151接合在导向螺杆140上的螺纹144中的接合深度,例如间隙为0.1毫米。
因此,在没有将形成在隔室153上的接合突起151压向导向螺杆140的情况下,使间隙限定元件152被容纳。即,能够防止导向螺杆140被施加过大的作用力,从而会使导向螺杆140的转动迟钝。从而确保导向螺杆140平滑转动。另外,在拾取基座114的移动过程中由于接合元件120的尺寸公差而使得接合突起151和螺纹144之间可能存在的配合误差可被间隙限定元件52限制得小于限定在隔室153的侧壁153a和间隙限定元件152的支撑壁158之间的间隙(0.1毫米)。这样,接合元件120限制接合突起151的配合误差小于螺纹144的深度(0.3毫米)并且防止导向螺杆140和接合突起151在拾取基座114的移动过程中相互脱开。
另外,其中容纳有间隙限定元件220(250)的接合元件120的工作如下。如果记录器/播放器1由于失误而掉落并且拾取基座114在引导轴105和106上快速滑动,其上形成有与导向螺杆140上螺纹144啮合的接合突起221的第二侧壁227的边缘227a和227b被间隙限定元件220(250)的支撑件240(253)或者在折叠部分(254)处支撑。因此,能够减轻集中在支撑第二侧壁227的铰链233上载荷,从而防止铰链233断裂。
另外,被供给矩形波以驱动导向螺杆140转动使拾取基座114进给的进给马达141被设计得较薄,至少由于马达壳体145在其顶部和底部处是敞开的。另外,马达壳体145被支撑在分别设置于光拾取单元6的顶部和底部上的盖元件90和底板91之间。
如上所述,被容纳在马达壳体145中的线圈146的磁场可被封闭,从而可防止来自于进给马达1的边缘磁场对由光盘4读取或写入的信息信号产生不良影响。另外,由于用于进给马达141的马达壳体145在其顶部和底部处是敞开的,因此容易从马达壳体145内排出热量。
另外,在记录器/播放器1中,盘托架5、底盘101和盖元件90是由相互之间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当它们具有较高的温度时,这些部件由于相互之间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使得它们扭曲的程度相互之间是不同的。特别是,铝制盖元件90具有朝向光盘4偏斜的矩形开口166的壁166a,并且偏斜的壁166a将可能与接收到凹部15中的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滑动接触。
第一壁170具有形成在壁体170a的下边缘上的突起175,这样盖元件90抵靠突起175,从而能够防止盖元件90朝向光盘4偏斜,从而防止盖元件90与光盘4滑动接触。
下面将参照图43对当压下用于弹出光盘4的弹出按钮213a时记录器/播放器1的操作进行描述。
在步骤S11中,控制电路215判断弹出按钮213a是否已经被使用者按下。当判断结果是肯定时,控制电路215进行步骤S12。当控制电路215已经检测到,使用者已经压下弹出按钮213a时,它将为步进马达141提供负脉冲电压以使光拾取装置103移动到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
注意的是,为了使光拾取装置103移动到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相当于最大数量步进数(C)的负脉冲电压可被施加在步进马达141上以使光拾取装置103移动到其最靠内位置(IN),接着相当于光拾取装置103从光拾取装置103的最靠内位置(IN)移动到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所需的步进数(B)的数量的正脉冲电压可被施加到步进马达141上以使光拾取装置103移动到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
当光拾取装置103移动到导入区域的起点(HOME)时,控制电路215进行步骤S13,将为芯上线圈44提供电流以消除磁性吸引铁芯45的磁体的磁力以使盘托架5和设备主体7的接合突起11相互脱开。这样,其上放置有光盘4的盘托架5在盘簧28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被弹出到设备主体7外。
特别是,为了将盘托架5从设备主体7中弹出,从设置在盘托架5上的用户控制单元213接收指令信号的控制电路215提供电流以消除内置于芯上线圈44中的磁体的磁力。因此,枢转件42在扭转螺旋弹簧59的作用力的作用下沿着图19中的箭头E的方向枢转。枢转范围限制突起55沿着箭头E的方向枢转,从而使接合部41沿着与箭头D相反的方向枢转,使接合部分48从接合突起的移动轨道上缩回。这样,接合突起11与接合部分48脱开,这样盘托架5与设备主体7的下半部9脱开。
此时,弹出元件30被施加来自于后壁9a的等于盘簧28的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以利用凸缘30a将盘簧28压回到前端5a。由于其在前端5a一侧的端部被弹簧隔室29的壁29a挡住,因此盘簧28将扩张同时将隔室壁29a朝向前端5a压出。这样,盘托架5朝向设备主体7的敞开端被压出并且在前端5a的一侧朝向设备主体7的敞开端弹出。
注意的是,由于当枢转件42沿着箭头E方向的枢转使得压迫件46的压迫部分72与枢转件42的接触部分57抵触并使得压迫部分72沿着与箭头G相反的方向枢转时,臂部70被止挡80保持,因此可避免臂部70过度枢转并且不处于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上。另外,缠绕在压迫件46上的扭转螺旋弹簧73可被形成在盘托架5的后侧5c上的保持元件75固定在适合的位置处,因此为压迫件46提供最佳的作用力。因此,即使当压迫件46被接合突起11压迫并且枢转件42沿着箭头G的方向或者沿着与箭头G相反的方向枢转时,压迫件46返回到臂部70与接合突起11的移动轨道相交的初始位置处。
这里注意的是,当光盘4被弹出时,振动可使其受到扰动。光盘4由于受到扰动而产生的位移在外圆周处较大。因此,在根据本发明设计的记录器/播放器1中,使光拾取装置103处于光盘4中由于受到扰动而产生的位移很小的内圆周处,从而防止光盘4和光拾取装置103的物镜108等相互接触以相互刮擦。
在上述内容中,已经参照附图结合一些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可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改进和变型。例如,本发明可用于能够与诸如CD(激光唱盘)、CD-ROM、CD-R/RW、DVD-ROM或者DVD-RAM的光盘结合使用的记录器/播放器。
另外,可安装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器/播放器的主机设备可是诸如笔记本电脑和PDA(个人数字助理)的便携式记录器/播放器、诸如台式电脑和服务器的固定式记录器/播放器、车载记录器/播放器等。
还应该注意的是,这里所涉及的关于本发明的记录器/播放器的尺寸是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可利用其他任何适合的尺寸来制造。

Claims (2)

1.一种步进马达,所述步进马达包括:接合在拾取底盘中的导向螺杆,在其上接合相对于盘状记录媒体径向供给拾取底盘的供给元件;与导向螺杆一起转动的磁体;作用在磁体上以使导向螺杆转动的磁性线圈;以及容纳磁体和磁性线圈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形成在其上侧和下侧的每一侧并且在其中安装有拾取底盘的盘托架中的凹部和支撑盘托架的底部的底板之间的开口。
2.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包括:利用步进马达的拾取移动机构,所述步进马达包括:接合在拾取底盘中的导向螺杆,在其上接合相对于盘状记录媒体径向供给拾取底盘的供给元件;与导向螺杆一起转动的磁体;作用在磁体上以使导向螺杆转动的磁性线圈;以及容纳磁体和磁性线圈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形成在其上侧和下侧的每一侧并且在其中安装有拾取底盘的盘托架中的凹部和支撑盘托架的底部的底板之间的开口。
CNB2006101150232A 2003-01-31 2004-01-30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57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5239/2003 2003-01-31
JP2003025239A JP3873895B2 (ja) 2003-01-31 2003-01-31 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光ピックアップユニット
JP415741/2003 2003-12-12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25274A Division CN1328727C (zh) 2003-01-31 2004-01-30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9081A true CN1909081A (zh) 2007-02-07
CN100485792C CN100485792C (zh) 2009-05-06

Family

ID=32953566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1501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9970C (zh) 2003-01-31 2004-01-30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NB20061011502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5792C (zh) 2003-01-31 2004-01-30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NB20061011502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2188C (zh) 2003-01-31 2004-01-30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NB20061011502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0643C (zh) 2003-01-31 2004-01-30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NB20061011502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459C (zh) 2003-01-31 2004-01-30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1501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9970C (zh) 2003-01-31 2004-01-30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1502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2188C (zh) 2003-01-31 2004-01-30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NB20061011502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0643C (zh) 2003-01-31 2004-01-30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NB20061011502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459C (zh) 2003-01-31 2004-01-30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73895B2 (zh)
CN (5) CN10048997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6172A (zh) * 2020-07-29 2020-11-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工具安装硬盘托架及硬盘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1662B2 (ja) 2006-03-22 2010-10-13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60005407B1 (ko) * 1993-12-13 1996-04-24 대우전자주식회사 미니디스크겸용 콤팩트디스크플레이어
US5724331A (en) * 1994-08-25 1998-03-03 Discovision Associates Disk drive system having improved cartridge-loa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direct drive gear train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operating same
JP3714779B2 (ja) * 1997-11-04 2005-11-09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CN2354290Y (zh) * 1998-11-17 1999-12-15 吸引力技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步进马达的防尘盖
JP2001307438A (ja) * 2000-04-21 2001-11-02 Sony Corp 板ばね機構と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3731445B2 (ja) * 2000-06-13 2006-01-05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初期調整方法
JP2002015434A (ja) * 2000-06-29 2002-01-18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CN1185650C (zh) * 2001-04-09 2005-01-19 索尼公司 盘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6172A (zh) * 2020-07-29 2020-11-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工具安装硬盘托架及硬盘箱
CN111966172B (zh) * 2020-07-29 2022-03-0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工具安装硬盘托架及硬盘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9970C (zh) 2009-05-20
CN1909079A (zh) 2007-02-07
CN100452188C (zh) 2009-01-14
CN1909077A (zh) 2007-02-07
CN100470643C (zh) 2009-03-18
CN1909078A (zh) 2007-02-07
JP2004234799A (ja) 2004-08-19
CN1909080A (zh) 2007-02-07
CN100514459C (zh) 2009-07-15
CN100485792C (zh) 2009-05-06
JP3873895B2 (ja) 2007-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58417A (zh)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N1176466C (zh) 光学式存储装置
CN1136557C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244105C (zh) 光盘装置
CN100346415C (zh) 光盘装置
CN1499515A (zh) 碟片装置
CN1667730A (zh) 盘驱动装置、框架、盘驱动装置组和电子设备
CN1615519A (zh) 盘装置
CN1383554A (zh) 磁盘驱动装置
CN1855259A (zh) 光学拾取器和使用其的光盘驱动装置
CN1151496C (zh) 物镜驱动装置
CN1466754A (zh) 光盘装置
CN1691190A (zh) 车载播放器
CN1198830A (zh) 盘片驱动装置
CN1652231A (zh) 盘驱动器
CN1909081A (zh)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N1649000A (zh) 盘驱动器
CN1860532A (zh)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CN1302068A (zh) 盘驱动系统
CN1883090A (zh) 激光器驱动装置、具备激光器驱动装置的光学头及光盘装置
CN1627408A (zh) 盘驱动设备
CN1926626A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529886A (zh) 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以及数据再现方法和装置
CN1242403C (zh) 盘支承装置
CN1764965A (zh) 记录媒介驱动装置,具有该记录媒介驱动装置的电子装置,和记录媒介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1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