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5315B -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5315B
CN1905315B CN2006101016125A CN200610101612A CN1905315B CN 1905315 B CN1905315 B CN 1905315B CN 2006101016125 A CN2006101016125 A CN 2006101016125A CN 200610101612 A CN200610101612 A CN 200610101612A CN 1905315 B CN1905315 B CN 1905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axle
flange part
iron core
cor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16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5315A (zh
Inventor
松崎博和
堀内义康
小岛智则
山田雅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Gener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Gener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General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Gener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905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05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4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U-shaped, E-shaped or similarly shaped co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axially facing the armatures, e.g. hub-type cycle dynam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定子由多个铁心构件构成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中,减少铁心构件的组装工时而以更短的时间完成组装。在各铁心构件(21a~21i)的凸缘部(310)的圆周方向上的一端,突出设置有作为第一连结机构的钩部(320),在凸缘部(310)的圆周方向上的另一端,设有钩部(320)所卡止的圆柱状的卡止轴(330),将这些铁心构件(21a~21i)彼此相互连结。

Description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与定子沿转子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对置配置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更详细地说是涉及部件组装工时少、能够在短时间内简单组装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背景技术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例如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第2004-282989号)所示那样,是在定子的一个或两个侧面隔开规定空隙地对置配置转子而成的电动机,其具有下述特征:与内转子型电动机等径向间隙型电动机相比,能够将旋转轴方向的厚度形成得较薄,即、能够形成为扁平形状。
专利文献1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通过将多个扇形铁心构件连成环状而形成定子。这样,预先在单个铁心构件上卷绕线圈,然后将它们连成环状并接线,便可简单地形成定子。
然而,在这样的定子结构中,以往是通过使设置于铁心构件的凸缘部的一侧端部上的凹部、和设置于邻接铁心构件的凸缘部的另一侧端部上的突起部凹凸嵌合,而组装成环状,但这仅仅是进行树脂模制时用于放入到模具内的临时措施,所以,稍微的冲击便容易使连结解除。
另外,还存在下述问题:在将线圈卷绕到铁心构件上后,必须对应各相而对从各铁心构件引出的线圈进行接线,从而接线作业及搭线处理也比较耗费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由多个铁心构件构成定子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中,减少铁心构件的组装工时,而以较短的时间完成组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备如下所述的若干特征。本发明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定子和转子沿所述转子的转子输出轴的轴线方向隔 开规定空隙地对置配置,所述定子具有以所述转子输出轴的轴线为中心配置成环状的多个铁心构件,所述铁心构件彼此经由规定的连结机构而相互连结,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铁心构件形成为具有定子铁心和将所述定子铁心的绕线部绝缘的绝缘体的绕线管状,所述绝缘体具有沿所述定子铁心的齿面平行的一对凸缘部,在所述各凸缘部的圆周方向上的一端,突出设置有作为第一连结机构的钩部,在所述各凸缘部的圆周方向上的另一端,突出设置有圆柱状的卡止轴,邻接的所述铁心构件的所述钩部卡止在所述卡止轴上。
这样,通过将设置在定子芯的绝缘体的凸缘部上的钩部卡止到设置于邻接定子芯的绝缘体的凸缘部上的卡止轴上,能够更加牢固地连结定子芯彼此。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钩部以及所述卡止轴设置于所述凸缘部的外周侧,在所述凸缘部的内周侧还设有第二连结机构,所述第二连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凸缘部的圆周方向上的一端的卡止凸部、和设置在所述凸缘部的圆周方向上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卡止凸部吻合的卡止凹部。
这样,通过在凸缘部的外周侧设置包括钩部和卡止轴的第一连结机构,在凸缘部的内周侧设置包括卡止凸部和卡止凹部的第二连结机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芯的组装精度。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凸缘部上还设置有向所述卡止轴引导所述钩部的引导部,在所述引导部设有与所述卡止轴一起夹持所述钩部的一部分的夹持部。
这样,通过设置用于将钩部向卡止轴引导的引导部,而借助引导部的一部分与卡止轴一起将钩部夹入,能够可靠地将钩部引导至卡止轴的卡止位置,并能够维持该卡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由使所述凸缘部的一部分向所述转子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部构成,所述夹持部由形成于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的阶梯面构成。
这样,通过使凸缘部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引导部,利用其阶梯面夹持钩部,不仅能够简单地对钩部进行引导,而且还能减少部件数量及材料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各钩部的内表面的面间距离形成得比所 述各引导部的面间距离稍窄。
这样,通过将钩部的面间距离形成得比引导部的面间距离窄,能够以各钩部夹持各引导部,从而能够进行更加牢固的连结。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钩部具有沿所述卡止轴卡止的圆弧状的钩槽,所述铁心构件经由所述钩槽而以能够以所述卡止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连结。
这样,具备沿卡止轴卡止的钩槽,从而能够在将钩部钩挂在卡止轴上的状态下一边使铁心构件旋转一边进行连结。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凸缘部上设有用于从所述凸缘部大致垂直地竖立设置端子销的筒部,所述端子销分别通过缠绕而连接卷绕于所述绕线部的线圈的两端。
这样,通过在凸缘部上设置直接保持通过缠绕而连接线圈的端子销的第一及第二筒部,可将组装后的线圈的两端通过缠绕而连接在各端子销上,不仅能够简单地进行接线处理,而且能够简单地进行马达自身的组装处理。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卡止轴兼作所述筒部。这样,通过将卡止轴兼作第一及第二筒部中的某一个,能够更加廉价地进行制造。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止轴和/或所述筒部上设有加强用的加强肋。这样,通过在筒部和/或卡止轴的外周设置加强用的肋,不仅能够对随着凸缘部的薄壁化而降低了的强度进行加强,而且还能够防止在进行树脂模制时筒部或卡止轴发生热变形。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缘部上还设置有对位部,所述对位部用于在以将所述铁心构件彼此连结成环状的状态一体地进行树脂模制时,进行相对于模具的相对对位。
这样,通过在凸缘部的一部分上设置进行树脂模制时用的对位部,而进行定子铁心与模具的相对对位,一次即可进行马达的定子的对位。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各铁心构件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以使所述凸缘部的齿面彼此相向的方式沿规定的旋转轴排列所述各铁心构件。
这样,通过以齿面彼此对置的方式排列多个定子芯,而能够从一端至另一端连续地卷绕线圈,所以,能够进一步缩短接线处理及组装 处理的时间。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体上设有绕线保护部,所述绕线保护部遮盖所述定子铁心的侧面的一部分,以使搭设于各铁心构件之间的线圈的搭接线不会与定子铁心直接接触。
这样,通过在绝缘体的一部分上设置遮盖定子铁心的侧面的一部分的绕线保护部,能够可靠地防止线圈的搭接线与定子铁心直接接触而发生破损或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A是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的定子的主视图。图2B是定子的侧视图。
图3是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4是放大表示定子的端子销附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是放大表示定子的引导孔附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是定子铁心的立体图。
图7A是定子铁心的主视图,图7B是定子铁心的侧视图。
图8A是从一侧凸缘部观察铁心构件的立体图,图8B是从另一侧凸缘部观察铁心构件的立体图。
图9A是铁心构件的主视图,图9B是铁心构件的后视图,图9C是铁心构件的俯视图,图9D是铁心构件的仰视图,图9E是铁心构件的侧视图,图9F是铁心构件的A-A线剖视图。
图10A是放大了铁心构件的一侧凸缘部的外周侧的侧视图。
图10B是放大了铁心构件的另一侧凸缘部的外周侧的侧视图。
图11A是图10A的B-B线剖视图。
图11B是图10A的C-C线剖视图。
图12A是表示第一连结机构的变形例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12B是表示第一连结机构的变形例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将铁心构件配置成棒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A-图14C是说明各铁心构件的连结步骤的说明图。
图15A-图15D是说明各铁心构件的连结步骤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A、图2B是定子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3是定子的立体图。
该轴向气隙型电动机1包括:埋设在树脂成型体200内的定子2;隔着规定的空隙(气隙)对置配置在该定子2的两侧面的一对转子3、3。各转子3、3同轴地固定在输出旋转驱动力的转子输出轴4上。
定子2以转子输出轴4的轴线方向为中心形成为环状,通过镶嵌成型而与树脂成型体200一起一体成型。在树脂成型体200的两端安装有盖部件10a、10b,用于堵塞树脂成型体200的两端。
在树脂成型体20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以及第二收纳部220、230,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收纳部220、230收纳包括各转子3、3在内的各种马达机构部。
第一收纳部220(在图1的左侧)由沿着转子输出轴4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部构成,在其底面上露出定子2的各铁心构件21a~21i的一侧的各齿面22。另外,图3中,在图的构成上省略了齿面22。
如图3所示,第一收纳部220形成为阶梯形状,具有随着从外侧朝向内侧其内径阶梯式变小的3个内周面(第一内周面221、第二内周面222以及第三内周面223)。
在第一内周面221和第二内周面222之间,沿着齿面22设置有水平的第一阶梯面224。如图1所示,第一阶梯面224是支承盖部件10a的外周缘的支承面,沿着第一内周面221和第一阶梯面224,水平安装盖部件10a。
在第二内周面222和第三内周面223之间,设置有同样是水平的第二阶梯面225。第二阶梯面225是支承用于驱动马达的电路基板5的支承面,比第一阶梯面224更低一级地形成。
如图4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所示,在第二阶梯面225上突出设置有设置于定子2上的端子销6、6的末端部。端子销6、6从定子2的铁心构件21a~21i的凸缘部310、310大致垂直地竖立设置,线圈250的始端和终端分别以缠绕的状态连接在其一部分上。
端子销6、6对应电动机的各相(U相、V相、W相),分别以两个为一组设置在3处(共计6处)。在本例中,各端子销6、6分别从铁心构件21a、21d、21g竖立设置。
由此,如图1所示,通过沿着第二阶梯面225载置电路基板5,可以将端子销6、6直接插入到设置在电路基板5上的、未图示的插入孔中。
作为更优选的方案,优选使第二阶梯面225的端子销6、6周围比第二阶梯面更低一级地凹陷。由于在镶嵌成型时模具和销之间的密封不足,所以合成树脂会进入到端子销6、6的周围而隆起成凸状,而根据该方案,可以防止这一问题,从而能够可靠地水平载置电路基板5。
另外,优选地,使与端子销6、6邻接的第二内周面222的一部分沿着半径方向进一步凹陷。由此,可以防止从端子销6、6的末端朝向盖部件10a短路放电。
在第二阶梯面225上还形成有引导孔226。如图5所示,引导孔226是通过在镶嵌成型定子2时以下述状态进行镶嵌成型而形成的,所述状态是指在设置于铁心构件21a、21d、21g的对位部360的引导孔361中插入未图示的导销的状态。
在第二阶梯面225上设置有卡止爪227,该卡止爪227与设置在电路基板5上的未图示的缺口部吻合,用于进行电路基板5相对于定子2的定位。卡止爪227朝向内侧突出设置,在本例中,以规定角度设置在3处。
第二收纳部230(在图1的右侧),由沿着转子输出轴4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部构成,在其底面上露出定子2的各铁心构件21a~21i的另一侧的各齿面22。
第二收纳部230形成为阶梯状,具有随着从外侧朝向内侧其内径阶梯式变小的2个内周面(第一内周面231和第二内周面232)。
在第一内周面231和第二内周面232之间,沿着齿面22设置有水平的第一阶梯面233。如图1所示,第一阶梯面233是支承另一侧的盖部件10b的外周缘的支承面,沿着第一内周面231和第一阶梯面233水平安装盖部件10b。
在定子2的中心部配置有轴承部240。在本例中,轴承部240具有一对径向滚珠轴承241、242,其内圈被压嵌在转子输出轴4上,外圈 侧由树脂成型体200埋设。在本发明中,轴承部240的结构任意。
圆盘状的转子3、3可旋转地配置在第一和第二收纳部220、230中。转子3、3,在圆盘状转子轭架31的与定子2对置的一面侧,具有转子磁铁32,在与定子2对置的一面侧的相反侧(电路基板5侧)设置有位置检测磁铁33,该位置检测磁铁33作为安装在电路基板5上的位置检测传感器51的被检测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只要转子3、3具有作为轴向气隙型电动机用的基本结构,其具体形状任意。虽然在本例中,转子3夹着定子2配置在左右两侧,但是,也可以仅配置在某一侧。
并且,虽然各转子3,3共有同一个转子输出轴4,但也可以是对应各个转子3、3而分别具有输出轴的双输出轴型。进而,也可以是没有转子输出轴4,而通过径向滚珠轴承直接相对于定子2支承转子3、3的无轴型。
接着,对定子2进行说明。图6是定子2的立体图,图7A和图7B是定子铁心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8A和图8B是铁心构件的立体图,图9A是铁心构件的主视图,图9B是后视图,图9C是侧视图,图9D是俯视图,图9E是仰视图,图9F是A-A线剖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定子2包括以转子输出轴4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轴,配置成环状的多个(在本例中为9个(9槽))铁心构件21a~21i。由于各铁心构件21a~21i为同一结构,所以在本例中,以铁心构件21a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8A和图8B所示,铁心构件21a具有绕线管状的定子铁心23,所述定子铁心23具有左右一对凸缘状的齿面22、22,线圈250(参照图1)卷绕在该定子铁心23上。通过沿着半径方向层叠形成为H字形的电磁钢板而形成定子铁心23。
在本例中,在定子铁心23的齿面22的两端,为了降低齿槽转矩,而分别形成有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角度倾斜的歪斜(skew),齿面22的形状,诸如歪斜的有无等,可以根据规格而任意选择。
定子铁心23,除了齿面22、22之外整体都由绝缘树脂构成的绝缘体300覆盖。绝缘体300具备沿着齿面22、22向半径方向延伸的凸缘部310、310,该凸缘部310、310形成卷绕线圈250的绕线管的一部分。
在各凸缘部310、310上,形成有用于将各铁心构件21a~21i彼此 相互连结的两个连结机构。首先,作为第一连结机构,在凸缘部310、310的圆周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将各铁心构件21a~21i彼此以转子输出轴4的轴线为中心连结成环状的钩部320、320;和卡止该钩部320、320的卡止轴330、330。
一并参照图10A和图10B的局部放大图,钩部320、320是在各凸缘部310的外周侧从其圆周方向一侧端部(在图10A的右端)向外侧突出设置的凸部,在钩部320、320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沿卡止轴330卡止的钩槽321。
钩槽321由沿着卡止轴330的外周面卡止的圆弧槽构成,通过使钩槽321卡止到邻接铁心构件21a~21i的卡止轴330上,铁心构件21a~21i以卡止轴330为中心转动自如地连结在一起。
在钩部320上设置有用于使钩部320顺利地卡止到卡止轴330上的第一~第三引导面322~324。第一引导面322由从钩槽321的端缘朝向末端而向右倾斜下降(参照图10A)的斜面构成。
第二引导面323由从第一引导面322的末端朝向凸缘部310侧而向左倾斜下降(参照图10A)的斜面构成;第三引导面324由从第二引导面323的端部朝向凸缘部310的基端而向左倾斜上升(参照图10A)的斜面构成。
在第三引导面324与凸缘部310的根部处,设置有在将各铁心构件21a~21i彼此连结后,最后连结铁心构件21a~21i的两端时,沿着引导部350抵接的圆弧部325。
卡止轴330、330突出设置在各凸缘部310、310的外周侧的圆周方向另一端侧(与钩部320相反一侧的端部),以圆柱状一体形成在凸缘部310、310上。在本例中,卡止轴330、330隔着凸缘部310、310同轴设置。
卡止轴330、330中,在一侧(图8B的正面侧)的卡止轴330上沿着轴向设置有规定深度的支承孔331。支承孔331由用于竖立设置端子销6的插入孔构成,端子销6大致垂直地竖立设置在其中。
在一侧的卡止轴330上设置有加强肋332,所述加强肋332用于加强由于引导部350的薄壁化而降低了的、包括卡止轴330在内的凸缘部310的强度。在本例中,加强肋332设置在不受钩部320干涉的位置上,即设置在卡止轴330的上表面侧。另外,另一侧的卡止轴330由 单纯的圆柱体构成。
此外,虽然加强肋332仅设置在一侧的卡止轴330上,但是,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两侧的卡止轴330、330上。而且,只要位于不与钩部320的卡止位置发生干涉的位置上,则加强肋332的形状以及数量可以任意改变。
作为更优选的方案,如图9C所示,各钩部320、320的内表面的面间距离L2形成得比各凸缘部310、310的引导部350、350的面间距离L1窄。
由此,通过将各钩部320、320安装到凸缘部310、310上,钩部320、320将凸缘部310、310夹入而进行支承,由此,可以更牢固地固定。
在本例中,第一连结机构通过将钩部320的钩槽321卡止到卡止轴330上,而将各铁心构件21a~21i彼此连结起来,除此之外,如图12A、图12B所示,也可以在钩部320的轴向内侧设置凸部326,在凸缘部310的引导部350内设置凹部380,使凸部326凹凸嵌合在凹部380内。另外,虽然这里凸部326和凹部380形成为圆形,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多边形。
其次,在凸缘部310、310上设置有作为第二连结机构的卡止凸部341、341和卡止凹部342、342,所述卡止凹部342、342作为卡止凸部341、341的承接侧。卡止凸部341、341是从各凸缘部310、310的圆周方向一侧端部(在图9A中是右侧面)向外侧突出设置的凸部,在本例中,由形成为三角形状的舌片构成。
与之相对,卡止凹部342、342是由从各凸缘部310、310的圆周方向另一侧端部(在图9A中是左侧面)朝向内侧形成的缺口部构成的,形成为与卡止凸部341吻合的三角形状的槽。
在本例中,各卡止凸部341和卡止凹部342形成为三角形状,但是,只要是能够以环状将各铁心构件21a~21i彼此相互连结的形状,根据规格,可以任意变更为四边形或半圆形等。
由此,通过与第一连结机构一起,使卡止凸部341和卡止凹部342相互吻合,能够可靠且高精度地以环状将各铁心构件21a~21i彼此连结起来。
如图10A、10B所示,在各凸缘部310、310上还设置有引导部350, 该引导部350将钩部320引导到卡止轴330上。
引导部350由使凸缘部310、310的一部分沿着转子输出轴4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部构成,在引导部350与凸缘部310的交界部,设置有对钩部320进行引导、并且与卡止轴330一起夹持钩部320的一部分的阶梯面351。
阶梯面351的一部分形成为阶梯状,形成有用于将钩部320夹在卡止轴330和阶梯面351之间而对其进行支承的夹持部352。由此,阶梯面351与钩部320的一部分抵接,从而可以与卡止轴330一起夹入并牢固地固定钩部320。
如图10A和图11B所示,在凸缘部310上设置有对位部360,其用于在将各铁心构件21a~21i连结成环状之后,通过镶嵌成型来一体成型树脂成型体200时,进行模具与铁心构件21a~21i的相对对位。
对位部360由在一侧凸缘部310的上端大致中央处突出设置的圆筒状凸出部构成,在其中央设置有插入未图示的导销的引导孔361。引导孔361的底部形成为研钵状,以便易于将导销导入。
在图11A的正面侧的凸缘部310上,还设置有竖立设置另一个端子销6的筒部370。在筒部370中设置有用于竖立设置端子销6的支承孔371,端子销6经由支承孔371而大致垂直地竖立设置。
在图11B的正面侧的凸缘部310上也设置有与筒部370相同形状的筒部373。其中,筒部373由单纯的圆柱体构成,隔着凸缘部310、310而与筒部370同轴地突出设置。筒部370与卡止轴330设置在以转子3的转子输出轴4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同心圆上。
在各凸缘部310、310上还具有作为定位机构的第一定位部410和第二定位部420,用于以凸缘部310、310的齿面22、22彼此相向的方式将各铁心构件21a~21i沿着规定的水平旋转轴排列。
第一定位部410具有设置在凸缘部310的外周侧的一对定位肋411、412,各定位肋411、412分别由从凸缘部310垂直地突出设置的矩形板体构成。各定位肋411、412在凸缘部310上以在定子2的圆周方向和半径方向上相对错开的状态配置。
第二定位部420具有设置在凸缘部310的内周侧的一对定位肋421、422,各定位肋421、422分别由从凸缘部310垂直地突出设置的矩形板体构成。该定位肋421、422也是在凸缘部310上以在定子2的 圆周方向和半径方向上相对错开的状态配置。
由此,通过以使邻接的铁心构件(例如21a和21b)的各齿面22彼此相向的方式使定位肋411、412彼此相互啮合,如图13所示,可以与各相相对应地沿着水平旋转轴O配置铁心构件21a~21c(21d~21f,21g~21i),从而能在不切断线圈250的情况下连续卷绕在铁心构件21a~21c上。
在凸缘部310的上端侧设置有承挡部390、390,在如图13所示使这些铁心构件21a~21i彼此的各齿面22彼此对合之际,所述承挡部390、390承挡卡止轴330与对位部360的末端。
承挡部390、390由U字状地形成在凸缘部310上端侧的凹部构成,卡止轴330与对位部360的末端卡止在该处。在本例中,承挡部390、390由凹部构成,但是也可以由凸出部等构成。
如图13所示,在凸缘部310的圆周方向一端侧设置有绕线保护部430,所述绕线保护部430遮盖定子铁心23的齿面22的、有凸缘部310突出的侧面。
绕线保护部430由沿着齿面22的侧面竖立设置的肋构成,由此,齿面22的侧面被覆盖。这样,在如图13所示连续卷绕线圈250时,可以防止搭设在各铁心构件21a~21i之间的搭接线直接与定子铁心23接触而破损或损伤的问题。
接着,参照图14A~图14C以及图15A~图15D,对铁心构件21a~21i的连结顺序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4A所示,将铁心构件21a的钩部320的钩槽321挂到邻接铁心构件21b的卡止轴330上。
接着,如图14B所示,在钩部320挂在卡止轴330上的状态下,以卡止轴330为中心,使铁心构件21b向铁心构件21a侧旋转。由此,钩部320的末端部一边转动,一边通过形成在卡止轴330与阶梯面351之间的夹持部352。
若进一步使铁心构件21b向铁心构件21a侧旋转,则如图14C所示,作为第二连结机构,铁心构件21b的卡止凹部342朝向铁心构件21a的卡止凸部341插入,从而铁心构件21a与铁心构件21b被相互连结。此时,夹持部352成为止动器而限制钩部320的末端,从而可以限制铁心构件21a向箭头方向的移动。
针对各个铁心构件21a~21i反复进行以上的一系列动作。最后, 将铁心构件21a的端部和铁心构件21i的端部连结。如图15A所示,使铁心构件21i的钩部320的末端部与铁心构件21a的卡止轴330抵接。
如果在钩部320抵接着的状态下,将钩部320向卡止轴330侧推入,则如图15B所示,钩部320沿着第一引导面322(参照图10A)被推至卡止轴330的下侧。
如果进一步推入,则如图15C所示,钩部320的第二引导面323与阶梯面351抵接,第三引导面324的一部分与齿面22的角部接触,钩部320一边弹性变形,一边通过卡止轴330与夹持部351之间的狭窄部分。
这里,如果进一步推入钩部320,则如图15D所示,钩部320在第三引导面324的圆弧部325沿着齿面22的边缘得到引导的情况下被推入,最后,钩部320的卡止槽321沿着卡止轴330嵌合。由此,钩部320末端的移动受到夹持部351的限制,从而可以保持圆形。通过以上的一系列动作,铁心构件21a~21i被组装成环状。
组装好的定子2被安装到专用的镶嵌成型模具(未图示)中,此时,通过使模具的未图示的导销与各铁心构件21a~21i的对位部360的引导孔361吻合,可以进行模具与定子2的相对对位。通过该对位作业,不仅可以进行定子2相对于树脂成型体200的定位,还可以进行转子3、3与电路基板5的相对对位。
这样,在组装到模具内之后,将熔融树脂流入模具内而一体成型树脂成型体200。在该定子2上安装轴承部240、并在其上组装转子3、3之后,将电路基板5固定在第一收纳部220的第二阶梯面225上,并对电路基板5的插入孔与端子销6进行焊接。
进而,在将绝缘片(未图示)覆盖在电路基板5上之后,最后将盖部件10a、10b安装到树脂成型体200的两面,由此,完成图1所示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1。
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气隙型电动机1是定子2为9槽、转子3、3为8极的所谓9槽8极型电动机,但是,定子2的槽数以及转子3的极数可以根据规格而任意改变。

Claims (12)

1.一种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定子和转子沿所述转子的转子输出轴的轴线方向隔开规定空隙地对置配置,所述定子具有以所述转子输出轴的轴线为中心配置成环状的多个铁心构件,所述铁心构件彼此经由规定的连结机构而相互连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铁心构件形成为具有定子铁心和将所述定子铁心的绕线部绝缘的绝缘体的绕线管状,所述绝缘体具有沿所述定子铁心的齿面平行的一对凸缘部,在所述各凸缘部的圆周方向上的一端,周向上突出设置有作为第一连结机构的钩部,在所述各凸缘部的圆周方向上的另一端,突出设置有圆柱状的卡止轴,邻接的所述铁心构件的所述钩部卡止在所述卡止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凸缘部上还设置有向所述卡止轴引导所述钩部的引导部,在所述引导部设有与所述卡止轴一起夹持所述钩部的一部分的夹持部,以及用于将所述钩部导向所述夹持部且宽度大于夹持部的导入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以及所述卡止轴设置于所述凸缘部的外周侧,在所述凸缘部的内周侧还设有第二连结机构,所述第二连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凸缘部的圆周方向上的一端的卡止凸部、和设置在所述凸缘部的圆周方向上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卡止凸部吻合的卡止凹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由使所述凸缘部的一部分向所述转子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部构成,所述夹持部由形成于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的阶梯面构成。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钩部的内表面的面间距离形成得比所述各引导部的面间距离稍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具有沿所述卡止轴卡止的圆弧状的钩槽,所述铁心构件经由所述钩槽而以能够以所述卡止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连结。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凸缘部上设有用于从所述凸缘部大致垂直地竖立设置端子销的筒部,所述端子销分别通过缠绕而连接卷绕于所述绕线部的线圈的两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轴兼作所述筒部。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止轴上设有加强用的加强肋。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缘部上还设置有对位部,所述对位部用于在以将所述铁心构件彼此连结成环状的状态一体地进行树脂模制时,进行相对于模具的相对对位。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铁心构件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以使所述凸缘部的齿面彼此连接的方式沿规定的旋转轴排列所述各铁心构件。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向气隙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体上设有绕线保护部,所述绕线保护部遮盖所述定子铁心的侧面的一部分,以使搭设于各铁心构件之间的线圈的搭接线不会与定子铁心直接接触。
CN2006101016125A 2005-06-30 2006-06-30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Active CN19053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92959 2005-06-30
JP2005192959 2005-06-30
JP2005192959A JP4816879B2 (ja) 2005-06-30 2005-06-30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電動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5315A CN1905315A (zh) 2007-01-31
CN1905315B true CN1905315B (zh) 2011-07-06

Family

ID=37588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16125A Active CN1905315B (zh) 2005-06-30 2006-06-30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67368B2 (zh)
JP (1) JP4816879B2 (zh)
KR (1) KR101223080B1 (zh)
CN (1) CN1905315B (zh)
TW (1) TW20072364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3652B2 (ja) * 2007-01-31 2012-01-11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電動機
JP5073368B2 (ja) * 2007-05-31 2012-11-1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DE102007037611B3 (de) * 2007-08-09 2009-06-10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Spulenträger mit Sonderkontur
FR2926935B1 (fr) 2008-01-30 2012-06-08 Tecddis Machine electrique a flux axial et a aimants permanents
JP5215737B2 (ja) * 2008-06-04 2013-06-19 アスモ株式会社 インシュレータ、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US7812500B1 (en) * 2008-11-12 2010-10-12 Demetrius Calvin Ham Generator / electric motor
CN102396136B (zh) * 2009-04-15 2014-06-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JP5389559B2 (ja) * 2009-07-23 2014-01-15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燃料ポンプ
US9054573B2 (en) * 2009-10-14 2015-06-09 Vachagan Petrosyan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engine (variants)
KR101134970B1 (ko) 2009-11-19 2012-04-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식 워터 펌프
KR101134969B1 (ko) * 2009-11-19 2012-04-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식 워터 펌프의 고정자 제작 방법
JP4716060B2 (ja) * 2009-11-30 2011-07-0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電動機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DE102009056855A1 (de) * 2009-12-03 2011-06-09 Wilo Se Herstellung eines kettengewickelten Stators für Elektromotoren
FR2965125B1 (fr) * 2010-09-22 2013-07-05 Bernard Et Bonnefond Atel Stator pour machine electrique discoide a flux axial dont le disque est constitue par une pluralite de secteurs
DE102010064051A1 (de) * 2010-12-23 2012-06-28 Robert Bosch Gmbh Wicklungsträger zur Isolation einer Einzelzahnwicklung bei elektrischen Maschinen
GB201108298D0 (en) * 2011-05-18 2011-06-29 Ashwoods Automotive Ltd Axial flux electrical machines
US9099897B2 (en) 2011-09-13 2015-08-04 L.H. Carbid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necting end sections of an annular laminated article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US9106119B2 (en) * 2011-12-20 2015-08-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upport ring for electric machine rotors
JP5594308B2 (ja) * 2012-03-08 2014-09-24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リニアモータの電機子、リニアモータ、および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JP5963593B2 (ja) * 2012-07-26 2016-08-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6294469B2 (ja) 2014-04-14 2018-03-14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EP3136552B1 (en) 2014-04-21 2020-02-12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Axial air gap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bobbin
JP6220962B2 (ja) * 2014-04-23 2017-10-25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JP6534806B2 (ja) 2014-11-17 2019-06-2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6788958B2 (ja) * 2015-04-28 2020-11-2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6067078B1 (ja) * 2015-09-09 2017-01-25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サーボプレス機械、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モータ、及びモータ組み付け取り外し方法
US20170294818A1 (en) * 2016-04-12 2017-10-12 Imakawa Technology Co,.LTD. Brushless motor
WO2018142463A1 (ja) * 2017-01-31 2018-08-0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TWI623176B (zh) * 2017-04-11 2018-05-0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轉子馬達之定子製造方法及內轉子馬達之定子構造
CN109088488B (zh) * 2018-10-31 2024-04-16 德阳市东方恒运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铁芯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7741A (zh) * 1997-03-28 2001-08-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形成电动机定子的部件
CN1484883A (zh) * 2000-12-07 2004-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定子的制造方法及该定子
CN1543042A (zh) * 2003-02-26 2004-11-03 ��ʿͨ�����ɷ����޹�˾ 轴向空隙型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8364B2 (ja) * 1996-09-30 2004-09-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コア
EP0871282A1 (en) * 1997-04-11 1998-10-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tator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TW508891B (en) * 2000-02-21 2002-11-01 Misubishi Electric Corp Stator iron core of electric m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ic motor, and compresor
JP3749444B2 (ja) * 2001-03-15 2006-03-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コア
US6791222B1 (en) * 2002-04-30 2004-09-14 Wavecrest Laboratories, Llc Rotary electric motor having at least two axially air gaps separating stator and rotor segments
US7111380B2 (en) * 2002-10-31 2006-09-26 Emerson Electric Co. Method for forming an annular stator assembly
JP2004242442A (ja) * 2003-02-06 2004-08-26 Asmo Co Ltd 電機子
KR100517923B1 (ko) * 2003-02-27 2005-09-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동기의 고정자 조립체 및 제조 방법
US6946769B2 (en) * 2003-05-08 2005-09-20 Asmo Co., Ltd. Insul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US7026739B2 (en) * 2003-05-23 2006-04-11 Honda Motor Co., Ltd Stator and insulating bobbin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tator
US6919665B2 (en) * 2003-09-30 2005-07-19 Nidec Shibaura Corporation Stator core, an electric motor in which it is utilize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tator co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7741A (zh) * 1997-03-28 2001-08-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形成电动机定子的部件
CN1484883A (zh) * 2000-12-07 2004-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定子的制造方法及该定子
CN1543042A (zh) * 2003-02-26 2004-11-03 ��ʿͨ�����ɷ����޹�˾ 轴向空隙型电动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9-308163A 1997.11.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23080B1 (ko) 2013-01-17
KR20070003622A (ko) 2007-01-05
JP2007014146A (ja) 2007-01-18
TW200723645A (en) 2007-06-16
US7667368B2 (en) 2010-02-23
CN1905315A (zh) 2007-01-31
JP4816879B2 (ja) 2011-11-16
US20070001540A1 (en) 200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5315B (zh)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CN1893225B (zh) 电动机
US7569958B2 (en) Axial air-gap electronic motor
EP1885043B1 (en) Mot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its st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tator
US7944109B2 (en) Stator of motor having an insulator with lead out guide portions
CN101043158B (zh) 电动机
US7701094B2 (en) Motor with terminal block integrally mounted on terminal block mounting par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2347661B (zh) 外转子型凸极集中绕组电动机
US20120049686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EP3193428B1 (en) Stator
US7915780B2 (en) Laminated spiral core, dynamo-electric-machine rotor provided therewith, an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S20120001513A1 (en) Stator for electric machine
JP6461381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CN102457148A (zh) 无刷电机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3683597A (zh) 转子、具有该转子的旋转电机以及转子制造方法
US20200153310A1 (en) Vehicle electric motor
CN104638802A (zh) 马达及其制造方法
CN203554083U (zh) 马达
CN218633471U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以及相应的电机
JPH0279741A (ja) 小型電動機用ステータ
KR20220130284A (ko) 계자권선형 전동기용 회전자 보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회전자
KR101176982B1 (ko) 조립식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터
CN116114146A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以及旋转电机
KR20170071165A (ko) 전기모터의 코어 및 코일 권선방법
KR20140119289A (ko) 스위치드 릴럭턴스 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