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8570A - 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和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和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8570A
CN1898570A CNA2004800387860A CN200480038786A CN1898570A CN 1898570 A CN1898570 A CN 1898570A CN A2004800387860 A CNA2004800387860 A CN A2004800387860A CN 200480038786 A CN200480038786 A CN 200480038786A CN 1898570 A CN1898570 A CN 1898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ccommodating
thing
contain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87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8570B (zh
Inventor
村田康人
冈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kr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Arkr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kray Inc filed Critical Arkray Inc
Publication of CN1898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8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98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8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1/03Cuvette constructions
    • G01N21/0332Cuvette constructions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4Proces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 B01L2200/143Quality control, feedback systems
    • B01L2200/147Employing temperatur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1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 B01L2300/1805Conductive heating, heat from thermostatted solids is conducted to receptacles, e.g. heating plates,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 B01L3/5082Test tubes per 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346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 G01N2035/00356Holding sampl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ncub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构成为使用在密闭状态下收容试药类的容器(2)进行试料的分析,且可将试药类升温至设定温度的分析装置(1)。该分析装置(1)具备用于测定容器(2)的温度的第一温度测定机构(31)、用于测定容器(2)的周围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测定机构(32)、用于向容器(2)供给热能的加热机构(4)和用于根据在第一和第二温度测定机构(31、32)的测定结果,控制加热机构(4)的控制机构。

Description

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和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在密闭状态下收容于容器中的收容物升温至设定温度的技术,例如,在分析装置中,调整收容在进行试料的分析时使用的筒盒中的液体的温度时可以利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分析装置中,在使试料和试药反应进行试料的分析时,为了使反应温度一定,通过将试料或试药的温度或试料和试药的反应液的温度升温到达到目的反应温度进行。试药等的升温,例如通过使保持试药的容器接触可进行温度控制的传热介质(例如水、空气或金属框)进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另一方面,在分析装置中,也有时预先在瓶等中存留试料,在分析时,从瓶中取出试料分注入容器,也有时使用预先在容器中收容试药类的筒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筒盒中,考虑到抑制试药类的蒸发,搬运时等的便利性,在密闭状态下收容试药类。
但是,如果在密闭状态下收容试药类,直接测定试药类的温度不理想。例如,在分析装置中,为了进行温度测定,需要使试药类向大气开放的机构,使得分析装置的装置结构复杂化,制造成本增大。此外,如果在调温时使试药类面向大气开放,试药类可能蒸发。特别是,在利用免疫反应进行试料的分析的情况下,在筒盒中收容作为试药的抗体。抗体一般为高价试药,所以,在筒盒中尽量减少其收容量。因此,在作为试药使用抗体的情况下,即使蒸发量微小,也可能对试料分析的结果产生影响。此外,考虑到蒸发量,也想到预先在筒盒中收容抗体,但是,如上所述,由于抗体为高价的试药,所以,在此情况下,成本上升。
由此,考虑到不直接测定试药类的温度,例如,向容器一律供给预先被设定的一定量的热能,使试药类的温度上升。但是,试药类的温度上升的程度,由于受容器的周围的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如果每次分析的环境温度不同,则在每次分析,反应温度上产生不均,分析精度可能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897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30426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181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使密闭收容于容器中的收容物的温度不受环境温度影响,适当地上升达到目的温度,例如,使得试料和试药的反应温度维持在一定水平,提高分析精度。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将在密闭状态下收容于容器中的收容物升温至设定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定作为上述容器的温度的容器温度,和作为上述容器的周围的温度的环境温度的第一步骤;根据上述容器温度和上述环境温度,决定使上述收容物达到上述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热能的量的第二步骤;和根据上述第二步骤的结果,向上述容器供给热能的第三步骤。
作为容器,例如使用具备有开口的收容部和密封开口的密封部的容器。在此情况下,在上述第一步骤中,优选在密封部测定容器温度。
本发明的升温方法优选还包括在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之间实行,且根据容器温度和环境温度,算出收容物的温度作为推定温度的第四步骤。在此情况下,优选在第二步骤中,判断推定温度是否比设定得低于上述设定温度的追加的设定温度大,根据该判断决定应向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更具体地说,在第二步骤中,决定应向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使得与推定温度低于追加的设定温度的情况相比,推定温度高于追加的设定温度时,每单位时间向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变小。
在第四步骤中,例如推定温度根据预先调查的相关关系,即从升温开始经过规定时间时的收容物的温度与容器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和经过上述规定时间时的环境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决定。在此情况下,规定时间优选设定在将收容物升温至设定温度的过程中的收容物和容器的温度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相对大的升温初期阶段。上述规定时间例如在从升温开始10秒~2分钟的范围,优选从30秒~1分钟的范围内选择。
在第三步骤中,优选通过使容器与传热介质接触,且向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通过控制传热介质的温度调整。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在容器与加热块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供给热能,将在密闭状态下收容于容器中的收容物升温至设定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定上述容器的周围的温度即环境温度的第一步骤;根据上述环境温度,决定使上述收容物达到上述设定温度必须的热能的量的第二步骤;和根据上述第二步骤的结果,通过上述加热块向上述容器供给热能的第三步骤。
在第二步骤中,例如加热块的温度和将加热块维持在该温度的时间,决定应向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更具体地说,在第二步骤中,例如将从热能供给开始到供给结束的期间分割为从热能的供给开始到规定时间的第一区间,和从该规定时间到热能供给结束的第二区间,并且,决定应向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使与第一区间相比,第二区间在每单位时间应供给的热能的量变小。
在第二步骤中,还考虑预先调查的相关关系,计算使收容物达到上述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热能的量。上述相关关系为:在经过从将收容物升温至上述设定温度的过程中的收容物和容器的温度的每一单位时间的变化量相对大的升温初期阶段选择的规定时间时,收容物的温度与容器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上述规定时间例如从10秒~2分钟的范围,优选从30秒~1分钟的范围内选择。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分析装置,在密闭状态下使用收容试药类的容器进行试料的分析,且具有可将上述试药类升温至设定温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测定上述容器的温度的第一温度测定机构;用于测定上述容器的周围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测定机构;用于向上述容器供给热能的加热机构;和用于根据上述第一和第二温度测定机构的测定结果,控制上述加热机构的控制机构。
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作为容器,例如使用具备有开口的收容部和密封开口的密封部的容器。在此情况下,第一温度测定机构优选构成为:测定密封部的温度作为容器温度。
加热机构,例如构成为,具有用于与容器接触,向容器供给热能的传热介质(例如加热块)。
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优选构成为:还具备用于根据第一和第二温度测定机构的测定结果,计算试药类的温度作为推定温度的运算机构。在此情况下,运算机构构成为:根据预先调查的相关关系,即从升温开始经过规定时间的上述试药类的温度与上述容器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和上述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推定温度。
控制部例如构成为:判断推定温度是否高于设定得低于上述设定温度的追加的设定温度,控制加热机构,使得与推测温度低于追加的设定温度的情况相比,推测温度高于追加的设定温度时,每单位时间向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变小。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分析装置,构成为使用在密闭状态下收容试药类的容器进行试料的分析,且可将上述试药类升温至设定温度,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接触上述容器,向上述容器供给热能的加热块;用于在升温开始前,测定上述容器的周围的温度的温度测定机构;用于根据上述温度测定机构中的测定结果,计算将上述试药类升温至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热能的量的运算机构;和用于根据上述运算机构中的运算结果,控制上述加热机构的控制机构。
运算机构构成为:根据考虑预先调查的相关关系作成的运算公式和环境温度,计算使收容物达到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热能的量。此时的相关关系为:在经过从将收容物升温到设定温度的过程中的收容物和容器的温度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相对大的升温初期阶段选择的规定时间时,收容物的温度与容器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
这里,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方面中,所谓“试药类”,除了与试料直接反应的试药,还包括稀释液、清洗液和催化剂等概念。此外,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方面中,“规定时间”例如在从升温开始10秒~2分钟的范围,优选从30秒~1分钟的范围内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一例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图1表示的分析装置的框图。
图3为表示在图1表示的分析装置的加热部安装有筒盒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4为表示在图1表示的分析装置的加热部安装有筒盒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5为表示加热试药类时的升温曲线的图。
图6为表示在将环境温度设定为高于室温的高温时,在加热块安装有筒盒的状态下的试药类的温度和筒盒中的密封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
图7为表示在将环境温度设定为室温时,在加热块安装有筒盒状态下的试药类的温度和筒盒中的密封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
图8为表示在将环境温度设定为低于室温的低温时,在加热块安装有筒盒状态下的试药类的温度和筒盒中的密封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
图9为表示根据图6~图8表示的测定结果,密封部的温度与试药类的温度之间温度差和环境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分析装置1,利用密闭收容试药类的筒盒2,用于分析试料,具有用于将试药类的温度升温的功能。该分析装置1具有在框体10的内部组装图2所示的温度测定部3、加热部4、测光部5、运算部6和控制部7的结构。
如图1和图3所示,筒盒2具有本体部20和密封部21。如图3详细表示的,本体部20具备多个收容槽22a~22e、试样槽23、调整槽24、多个反应槽25a~25c,和废弃槽26。多个收容槽22a~22e收容试药类,例如收容用于与抗体等试料(试样)反应的试药、稀释液、清洗液或缓冲液。试样槽23用于保持试样。其中,对于试样槽23,由使用者直接保持试样,或者,在分析装置中自动地保持由使用者预先储存在分析装置1中的试样。调整槽24是制作用于与试样反应的调整液的部位。多个反应槽25a~25c是使试样和调整液反应,测光此时产生的反应液的部位。废弃槽26是用于废弃洗净移液管尖27后的清洗液等的部位。这种本体部20,例如通过使用透明的树脂材料的树脂成型形成为一体。密封部21用于一连地密封除了试样槽23和废弃槽26之外的槽22a~22e、24、25a~25c的开口部。该密封部21比移液管27容易断裂,并且,利用比本体部20热传导率高的材料,例如铝等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1所示,在框体10上设置有操作面板11、显示面板12和盖13。在操作面板11上设置有多个开关11a。分析装置1通过使用者操作开关11a,例如对于分析装置1,能够生成用于进行各种动作(分析动作或打印动作等)的信号,或者,能够进行各种设定(分析条件的设定或被验者的ID输入等)。显示面板12显示分析结果或错误的内容,同时,用于显示设定时的操作顺序或操作状况等。盖13用于选择框体10的内部露出到外部的状态和不露出的状态。更具体地说,盖13用于选择加热部4露出,能够取放筒盒2的状态和框体10的内部被遮光的状态。
如图3所示,温度测定部3具备第一和第二温度测定部31、32。第一温度测定部31用于测定筒盒2的温度。该第一温度测定部31构成为:在框体10的内部组装筒盒2,在关闭盖13(参照图1)的状态下,紧贴在筒盒2的密封部21上。第一温度测定部31例如配置在盖13的背侧,在关闭盖13时与密封部21接触,或者与关闭盖13的动作连动,移动到紧贴密封部21的部位。另一方面,第二温度测定部32用于测定框体10(参照图1)的内部的筒盒2周围的温度。作为第一和第二温度测定部31、32,可以使用例如热敏电阻或热电偶,此外,第一和第二温度测定部31、32以在筒盒2中调整反应液时不妨碍移液管(图示略)的移动的方式配置。作为第二温度测定部32,也可以使用热电堆等非接触温度计。
加热部4是用于向筒盒2供应热能的部位,具有加热块40和绝热支撑座41。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加热块40由凹部40a、缺口40b和贯通孔40c形成。该凹部40a用于保持筒盒2,具有大致模仿筒盒2中的本体部20的表面形状的内面形状。因此,在加热块40上保持筒盒2的情况下,凹部40a的内面紧贴各槽22a~22e、23、24、25a~25c的表面。缺口40b用于使相对于加热块40取放筒盒2容易进行的部位。贯通孔40c,容许从后述的测光部5的光源部50出射的光入射到反应槽25a~25c中,或者容许透过反应槽25a~25c的光向着后述的测光部5的受光部51行进。这种加热块40构成为:通过热传导性高的材料,例如铜或铝等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图外的热源或组装入加热块的热源供给热能。
另一方面,绝热支撑座41是用于抑制来自加热块40的热扩散的部位,如图3及图4详细表示的,包围加热块40的周围。在绝热支撑座4上,在与加热块40的缺口40b和贯通孔40c作用及形成位置,形成对应的缺口41a。这种绝热支撑座41利用比加热块热传导率低的材料形成。
如图4详细表示的,图2表示的测光部5具备互相相对配置的光源部50和受光部51。光源部50用于向反应槽25a~25c照射光。与此相对,受光部51用于接收来自反应槽25a~25c的透过光。光源部50例如通过水银灯或白色LED构成。在使用这些光源的情况下,使从光源部50发出的光射入过滤器等,选择达到目的的波长的光之后,光被照射在反应槽25a~25c上(图纸上省略)。另一方面,受光部51例如通过光电二极管构成。此时,透过反应槽25a~25c的光的光量,作为电信号被输出。但是,测光部5也可以构成为:在受光部接收从光源部发出的散射光等的反射光。
图2表示的运算部6是用于进行各种运算的部位。更具体地说,运算部6例如通过运算推定收容在筒盒2中的试药类(参照图3)的温度,或者,进行试料中的规定成分的浓度运算。试药类的温度运算,根据第一和第二温度测定部31、32(参照图3)的测定结果进行。浓度运算例如根据受光部51(参照图4)的受光结果进行。
控制部7用于控制应供给加热块40的热量,即加热块40的温度。该控制部7在对分析装置1接通电源期间,在筒盒2未安装在加热块40上时,进行控制,使加热块40的温度维持在反应温度,另一方面,在筒盒2安装在加热块40上时,控制筒盒2的试药类升温到目的温度。此处,在将试药类升温到目的温度时的加热块40的温度控制,根据在运算部6中推定的试药类物品的温度进行。控制部7控制测光部5或运算部6等的动作。
其中,运算部6和控制部7可以通过例如CPU、ROM和RAM构成。
分析装置1在打开框体10的盖13的状态下,通过在将筒盒2安装在加热块40之后关闭盖13,可以进行试料的分析。在分析装置中,通过在控制部7识别分析开始的信号,自动进行试料的分析。此外,分析开始的信号,例如通过使用者操作框体10的操作键11a生成,或者,在分析装置1中,筒盒2被安装在加热块40上,并且在识别出盖13被关闭时生成。
在控制部7识别出分析开始的信号时,在加热部4中,将收容在筒盒2的试药类升温到目的温度(反应温度)之后,进行反应液的调制。
试药类的升温如下进行:在运算部6中,根据通过第一温度测定部31测定的筒盒2(密封部21)的温度(容器温度)和通过第二温度测定部32测定的筒盒2的周围的环境温度,根据下面说明的方法,控制加热部4的加热块40的温度和加热时间。
在进行加热块40的温度控制时,首先,预先调查好从加热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的试药类的温度与密封部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和经过上述规定时间后的环境温度的相关关系,之后,将该相关关系存储到运算部6。上述规定时间设定为:例如,图5表示的将试药类升温到目的温度T1时的升温曲线A中,从温度上升速度相对大的升温初期阶段,例如从升温开始10秒~2分,优选30秒~1分的范围内选择的数值。另一方面,在运算部6中,通过相对前面的相关关系适用密封部温度及环境温度,把握密封部温度与试药类的温度的温度差,考虑该温度差,决定供给筒盒2的热能的量。供给筒盒2的热能的量,例如根据上述温度差补正第一温度测定部31的测定结果,推定试药类的温度,根据被推定的试药类的温度而决定。当然,也可以不推定试药类的温度,决定供给筒盒2的热能的量。此外,供给盒架2热能,例如通过下面两种方法中的任一方法进行。
方法一为:在热源的性能上可能产生的最大的热量供给加热块40时,计算仅将试药类的温度升温到目的温度需要的升温时间t1,仅在该升温时间t1将加热块40加热到最大限度。此时的试药类的升温曲线成为图5的曲线A。通过该方法,按照在运算部6推定的试药类的温度,计算直到开始反应液的调整的升温时间t1,在经过该升温时间t1后进行反应液的调整。此外,也可以采用在将加热块40的温度加热到预先决定的温度的状态下,计算升温试药类所需要的升温时间t1的方法。此时,加热块40的设定温度被设定为反应温度T1或比其高一些的温度。
方法二为:预先将加热块40的温度设定为比反应温度T1高的温度T2,同时,在运算部6反复运算试药类的温度,在试药类的温度达到比目的温度设定得低的切换温度T3的时间点上,将加热块40的温度变更为反应温度(目的温度)T1。温度T2例如以摄氏基准,设定为反应温度T1的1.1~1.3倍的温度,切换温度T3,例如以摄氏基准设定为反应温度T1的0.8~0.95倍的温度。该方法的试药类的升温曲线,为图5的曲线B。通过该方法,按照在运算部6中推定的试药类的温度,计算从切换加热块40的温度之后到开始反应液的调整的升温时间t2,在经过该升温时间t2后进行反应液的调整。在采用方法二的情况下,如从图5推想的,将升温速度增大,直到接近反应温度(目的温度)T1的温度,升温试药类,另一方面,在试药类的温度接近反应温度(目的温度)T1时,减小升温速度,进行试药类的升温。因此,通过增大升温的前半部分的升温速度,缩短升温时间,并且,通过缩小后半部分的升温速度,能够使试药类的温度适当地接近反应温度(目的温度)T1
另外,在方法二中,也可以不在运算部6反复运算试药类的温度,按照在运算部6中推定的试药类的温度,运算直到切换加热块40的温度的时间t3和前面的升温时间t2,控制加热块40的温度。
另一方面,反应液的调制,使用配置在框体10的内部的图外的移液管进行。即,首先,驱动移液管,处于将移液管尖27安装在移液管上的状态。然后,通过驱动移液管,在筒盒2的调制槽24中调制反应试药,通过将该反应试药和试样槽23的试样供给反应槽25a~25c进行。
反应液的调制后,在控制部7计算从调制反应液结束的时间。控制部7,在计算时间被确认为达到目的的反应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7控制光源部50,将光照射在反应槽25a~25c上。此时,在受光部51,接收透过反应槽25a~25c的光,输出与受光量相应的电信号。在运算部6,根据来自受光部51的电信号,计算反应槽25a~25c上的透过率,同时,根据该透过率计算试料的分析,例如试样中的规定成分的浓度。
根据分析装置1,通过考虑筒盒2的周围的环境温度,可以适当且间接地规定密闭收容在筒盒2中的试药类的温度。其结果,可以在密闭状态下将筒盒2中的试药类的温度升温到达到目的的温度。由此,能够一边将试药类的蒸发控制到与试料反应之前,一边将每次分析的反应温度一定化。所以,在达到目的的温度使试药和试料反应之后进行试料的分析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分析精度。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种种设计变更。例如,在分析装置1中,作为用于加热筒盒2的传热介质,代替金属制等的加热块40,也可以使用空气、水或油等。此外,筒盒2的结构也可以进行种种变更,而且,不一定需要使用个别地收容多个试药类的筒盒,也可以并用收容一种试药等的形态的多个容器。
再者,分析装置1也可以如下构成:不测定筒盒2(密封部21)的温度,只测定环境温度,将试药类的温度升温到目的温度。即,与环境温度一起,测定筒盒2的温度的方法,在试药类的温度未知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在可预测试药类的温度的情况下,例如,在试药类的温度达到常温的情况下,或者,在从冷藏库等取出容器后马上使用的情况下,不测定筒盒2的温度,仅根据环境温度,决定应供给筒盒2的热能的量,通过与前面的分析装置1同样的方法一和方法二,能够对筒盒2供给热能。
即,在采用方法一的情况下,升温时间t1考虑如下关系计算,即在图5表示的将试药类升温到目的温度T1时的升温曲线A上,温度上升速度相对大的升温初期阶段(例如,从升温开始10秒~2分,优选在30秒~1分的范围内选择的数值选择的时间)的试药类与密封部21(筒盒2)之间的温度差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即,根据升温前测定的环境温度求得依存于环境温度的上述温度差,反映该温度差,决定升温时间t1
另一方面,在采用方法二的情况下,根据如下关系计算使试药类的温度上升到图5中的切换温度T3所需要的时间t3和使试药类的温度从切换温度T3上升到目的温度T1所需要的时间t2:在图5表示的将试药类升温到目的温度T1时的升温曲线A上,温度上升速度相对大的升温初期阶段(例如,从升温开始10秒~2分,优选从在30秒~1分的范围内选择的数值选择的时间)的试药类与密封部21之间的温度差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即,根据环境温度求得依存于环境温度的上述温度差,反映该温度差,决定相当于切换温度T3的时间t3,进而决定使试药类的温度上升到目的温度T1所需要的时间t2
即使在仅根据环境温度升温试药类的情况下,在能够容易地类推升温前的试药类的温度的状况下,考虑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也能够适当地将试药类的温度升温到达到目的的温度(反应温度)。由此,能够抑制由环境温度产生的分析结果的偏差。
在仅根据环境温度升温试药类的情况下,分析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可以通过使用者进行容器状态(例如,常温放置后或从冷藏库取出后立即)的输入时,根据由使用者进行的输入,考虑环境温度,决定应供给容器的热能的量。此外,在使用容器的状态(温度)总是相同的情况下,在分析装置中,也可以省略用于测定容器的温度的温度测定部。在此情况下,可以简略化分析装置的结构,而且,也可以使运算部中的运算动作简易化。
上述例中,作为能量供给中的方法二,说明了将从开始对筒盒2供给热能量到结束供给的加热时间分成两个区间的情况,也可以将上述加热时间分成三个以上,升温筒盒2的试药类。
此外,在分析装置以外的装置中,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升温收容在密闭容器内的收容物的温度。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实际验证根据上述方法,使筒盒中的试药类适当地接近达到目的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首先,在将筒盒[i-Pack CRP:ア一クレイ(株)生产]安装在加热块的状态下,使环境温度变化,测定试药类的温度和筒盒上的密封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加热块的温度通过反馈控制维持在40℃(±0.3℃)。筒盒的密封部为铝制,其温度通过贴在密封部上的热电偶测定。测定对象试药类,为液量为35μL的胶乳液和液量为200μL的含皂角苷生理食盐水,其温度通过浸入试药类的热电偶测定。环境温度设定为28.1℃(相对湿度21%)、室温23.6℃(相对湿度25%)、或11.3℃(相对湿度30%)。各个环境温度的测定结果示于图6~图8中。
如从这些图中可知,试药类的温度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越低,试药类的温度越偏离加热块的温度。另一方面,在试药类的温度渐渐接近一定温度前的阶段(例如,从加热开始1分钟以内的范围),可看出密封部与试药类之间的温度差和环境温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为了详细地探讨这一点,根据图6~图8中表示的测定结果,对密封部的温度与试药类之间的温度差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从加热开始0.5分钟后及1.0分钟后进行了探讨。结果示于图9。
如从图9中可知,在从加热开始0.5分钟后及1.0分钟后,在密封部的温度与试药类之间的温度差和环境温度之间,存在线形的相关关系。因此,在试药类的温度渐渐接近一定数值前的阶段,预先调查密封部的温度与试药类之间的温度差和环境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之后,测定密封部的温度和环境温度,通过将这些测定温度适用于前面的相关关系,能够适当地确定试药类的温度。其结果,不受环境温度左右,能够将试药类的温度升温到达到目的的温度(反应温度),也能够使反应温度均一化,提高分析精度。

Claims (23)

1.一种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将在密闭状态下收容在容器中的收容物升温至设定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定作为所述容器的温度的容器温度,和作为所述容器的周围的温度的环境温度的第一步骤;
根据所述容器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决定使所述收容物达到所述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热能的量的第二步骤;和
根据所述第二步骤的结果,对所述容器供给热能的第三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器具备有开口的收容部和密封所述开口的密封部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步骤中,在所述密封部测定所述容器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步骤和所述第二步骤之间实行,且根据所述容器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算出作为推定温度的所述收容物的温度的第四步骤;
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判断所述推定温度是否高于设定得低于所述设定温度的追加的设定温度,根据该判断决定应向所述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决定应向所述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使得与所述推定温度低于所述追加的设定温度的情况相比,所述推定温度高于所述追加的设定温度时,每单位时间向所述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变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四步骤中,考虑如下的预先调查的相关关系决定所述推定温度:即从升温开始经过规定时间时的所述收容物的温度与所述容器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和经过所述规定时间时的所述环境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时间设定为在将所述收容物升温至所述设定温度的过程中的所述收容物和所述容器的温度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相对大的升温初期阶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时间为在从升温开始10秒~2分钟的范围内选择的数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所述容器与传热介质接触进行所述第三步骤,且通过控制所述传热介质的温度调整向所述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介质为加热块。
10.一种收容物的升温方法,通过在所述容器与加热块接触的状态下供给热能,将在密闭状态下收容于容器中的收容物升温至设定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升温前测定所述容器周围的温度,即环境温度的第一步骤;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决定使所述收容物达到所述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热能的量的第二步骤;和
根据所述第二步骤的结果,通过所述加热块向所述容器供给热能的第三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步骤中,所述加热块的温度和将加热块维持在该温度的时间决定应向所述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将从热能供给开始到供给结束的期间分割为从热能供给开始到规定时间的第一区间,和从所述规定时间到热能供给结束的第二区间,并且,
决定应向所述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使得与所述第一区间相比,所述第二区间在每单位时间应供给的热能的量变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步骤中,考虑预先调查的相关关系,运算使所述收容物达到所述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热能的量,并且,
所述相关关系为:在经过从将所述收容物升温至所述设定温度的过程中的所述收容物和所述容器的温度的在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相对大的升温初期阶段选择的规定时间时,所述收容物的温度与所述容器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和所述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时间为从升温开始10秒~2分钟的范围内选择的数值。
15.一种分析装置,构成为在密闭状态下使用收容试药类的容器进行试料的分析,且可将所述试药类升温至设定温度,其特征在于,具备:
用于测定所述容器的温度的第一温度测定机构;
用于测定所述容器的周围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测定机构;
用于向所述容器供给热能的加热机构;和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温度测定机构的测定结果,控制所述加热机构的控制机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器具备有开口的收容部和密封所述开口的密封部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温度测定机构构成为,测定所述密封部的温度作为所述容器温度。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机构具有用于与所述容器接触,向所述容器供给热能的传热介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介质为加热块。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温度测定机构的测定结果,计算所述试药类的温度作为推定温度的运算机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机构构成为:根据预先调查的相关关系,即从升温开始规定时间中的所述试药类的温度与所述容器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和所述环境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相对所述第二测定机构中测定值的修正值后,根据该修正值与所述第一测定机构的测定值,计算所述推测温度。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判断所述推定温度是否高于设定得低于所述设定温度的追加的设定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机构,使得与所述推测温度低于所述追加的设定温度的情况相比,所述推测温度高于所述追加的设定温度时,每单位时间向所述容器供给的热能的量变小。
22.一种分析装置,构成为,使用在密闭状态下收容试药类的容器进行试料的分析,且可将所述试药类升温至设定温度,其特征在于,具备:
与所述容器接触,用于向所述容器供给热能的加热块;
用于测定所述容器的周围的温度的温度测定机构;
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测定机构中升温开始前的测定结果,运算将所述试药类升温至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热能的量的运算机构;和
用于根据所述运算机构中的运算结果,控制所述加热机构的控制机构。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机构构成为,根据考虑预先调查的相关关系作出的运算公式和所述环境温度,运算使所述收容物达到所述设定温度所需要的热能的量,并且,
所述相关关系为:在经过从将所述收容物升温至所述设定温度的过程中的所述收容物和所述容器的温度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相对大的升温初期阶段选择的规定时间时,所述收容物的温度与所述容器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和所述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
CN2004800387860A 2003-12-25 2004-12-24 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和分析装置 Active CN1898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9040 2003-12-25
JP429040/2003 2003-12-25
PCT/JP2004/019380 WO2005064348A1 (ja) 2003-12-25 2004-12-24 収容物の昇温方法および分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56706A Division CN101676034B (zh) 2003-12-25 2004-12-24 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和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8570A true CN1898570A (zh) 2007-01-17
CN1898570B CN1898570B (zh) 2010-09-29

Family

ID=3473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56706A Active CN101676034B (zh) 2003-12-25 2004-12-24 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和分析装置
CN2004800387860A Active CN1898570B (zh) 2003-12-25 2004-12-24 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和分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56706A Active CN101676034B (zh) 2003-12-25 2004-12-24 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和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96993B2 (zh)
EP (1) EP1703284B1 (zh)
JP (1) JP4437215B2 (zh)
CN (2) CN101676034B (zh)
WO (1) WO20050643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3403A (ja) * 2005-12-16 2007-06-28 Fujifilm Corp 試料液容器
JP5470341B2 (ja) * 2011-08-01 2014-04-16 中島硝子工業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2500441B (zh) * 2011-10-10 2013-10-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微细化沸腾传热实验装置的加热器
EP2856115A1 (en) * 2012-05-25 2015-04-08 Kowa Company,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 of biological origin
JP5921336B2 (ja) * 2012-05-28 2016-05-2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前処理装置
JP6261736B2 (ja) 2013-11-12 2018-01-17 ボディテックメド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Boditechmed. Inc 一体化された反応及び検出手段を備えるマルチウェルキュベット
JP6128234B2 (ja) * 2013-12-02 2017-05-1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分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オートサンプラ
JP6546374B2 (ja) * 2014-07-21 2019-07-17 株式会社サカエ 自動分析装置
JP6758227B2 (ja) 2017-03-06 2020-09-23 テラ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温調システム
WO2019146190A1 (ja) * 2018-01-29 2019-08-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温調ステージ
US11255868B2 (en) * 2018-02-12 2022-02-2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luid control equipment for bio-reaction, bio-reaction system and fluid control method for bio-reaction
JP7278262B2 (ja) 2018-04-05 2023-05-19 大塚製薬株式会社 温調システム及び温調方法
AU2020245293B2 (en) 2019-03-22 2022-02-24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Biological sample analyzer with cold consumable detection
EP3942063A4 (en) * 2019-03-22 2022-05-04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FORCED AIR CONVECTION CHAMBER BIOLOGICAL SAMPLE ANALYZER
MX2021011348A (es) * 2019-03-22 2021-10-13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Analizador de muestras biologicas con calentamiento termico acelerado.
JP7492884B2 (ja) 2020-08-28 2024-05-30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装置、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71131A (en) * 1984-03-02 1988-09-30 Product Advanced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ting and/or cooling objects simultaneously at different preselected temperatures
KR100236506B1 (ko) * 1990-11-29 2000-01-15 퍼킨-엘머시터스인스트루먼츠 폴리머라제 연쇄 반응 수행 장치
JPH0614968A (ja) 1992-07-02 1994-01-25 Kenji Seki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H0614968U (ja) * 1992-07-27 1994-02-25 株式会社ニッ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CA2130517C (en) * 1993-09-10 1999-10-05 Walter Fassbind Array of reaction containers for a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performance of temperature cycles
US5410130A (en) * 1994-04-20 1995-04-25 Ericomp, Inc. Heating and temperature cycling
GB9501234D0 (en) 1995-01-23 1995-03-15 Marshall Biotech Ltd Thermoregulator
JPH09189703A (ja) 1996-01-11 1997-07-2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分析装置の予備加熱装置
JP3670761B2 (ja) 1996-05-15 2005-07-13 日本分光株式会社 全反射測定装置
JPH1183802A (ja) 1997-09-04 1999-03-2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昇温脱離ガス分析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341674B2 (ja) * 1998-04-27 2002-11-0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条加熱用ヒ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1318101A (ja) 2000-05-08 2001-11-16 Arkray Inc カートリッジ
TW559591B (en) * 2000-11-16 2003-11-01 Kitagawa Seiki Co Ltd Pressuriz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pressurizing device and hot plate of pressurizing device
EP1500936A1 (en) * 2002-04-30 2005-01-26 ARKRAY,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temperature of analyzing tool and analyzing device having function of adjusting tempera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48780A1 (en) 2007-06-28
CN101676034B (zh) 2012-05-09
EP1703284A1 (en) 2006-09-20
JPWO2005064348A1 (ja) 2007-07-19
CN101676034A (zh) 2010-03-24
EP1703284A4 (en) 2011-02-02
CN1898570B (zh) 2010-09-29
WO2005064348A1 (ja) 2005-07-14
JP4437215B2 (ja) 2010-03-24
US8696993B2 (en) 2014-04-15
EP1703284B1 (en)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8570A (zh) 收容物的升温方法和分析装置
CA2757783C (en)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thermal treatment of liquid samples
US4303611A (en) Analyzer apparatus featuring a simplified incubator
JP4969650B2 (ja) 遺伝子検出判定装置および遺伝子検出判定方法並びに遺伝子反応装置
US20140370492A1 (en) Liquid reflux high-speed gene amplification device
DK150787B (da) Kemisk reaktionsapparat til analyse af isaer biologiske proever og med temperaturstyret reaktionscelle
US20150079598A1 (en) High speed gene amplification detection device
JP6754420B2 (ja) 対流pcr装置
US20210053047A1 (en) Measuring arrangement for measuring the total nitrogen bound in a measuring liquid
WO2014026697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ониторинга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го свертывания крови и ее компонентов
JP2008020311A (ja) 分析装置
WO2020065917A1 (ja) サーマルサイクラ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リアルタイムpcr装置
JP2007322327A (ja) 分注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RU12316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ониторинга п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го свертывания крови и ее компонентов
JP2006125981A (ja) 分析装置
JP2007322290A (ja) 反応キット
KR101335940B1 (ko) 생체물질 검사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24004611A1 (ja) 劣化促進試験装置、劣化促進試験用解析システムおよび劣化促進試験方法
WO2023195522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1149464A1 (ja) 処理装置および測定システム
WO2023276659A1 (ja) 光源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WO2023032870A1 (ja) Pcr装置
US20220205844A1 (en) Organism detection apparatus
JP2006090749A (ja) 温度調整装置
CN117203318A (zh) 用于细胞培养的培养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