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6925B - 纺织机的舌针 - Google Patents

纺织机的舌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6925B
CN1876925B CN2006100945020A CN200610094502A CN1876925B CN 1876925 B CN1876925 B CN 1876925B CN 2006100945020 A CN2006100945020 A CN 2006100945020A CN 200610094502 A CN200610094502 A CN 200610094502A CN 1876925 B CN1876925 B CN 18769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latch
kerf
shank
need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945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6925A (zh
Inventor
E·费伦巴赫
U·亨尼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oz Beckert KG
Original Assignee
Groz Beckert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oz Beckert KG filed Critical Groz Beckert KG
Publication of CN1876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6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76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6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4Latch nee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新颖的舌针具有锯槽(11),锯槽(11)在其前面的及其后面的两个端部表面(18,19)处设置了小平面或表面(22,25)。表面(22,25)较好是彼此平行并被定位成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L)。由于这个构造,所述各表面被定位成这样:当针舌(6)开启或闭合时,针舌(6)推动任何污物经过各个表面而通过锯槽(11),而因此避免了污物层在提及的各表面上的累积和成型。一般地说,由此锯槽(11),特别是在其端部表面(18,19)区域中,避免出现任何表面区域,所述任何表面区域对开启的或闭合的针舌(6)相当于阻碍物。

Description

纺织机的舌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纺织机中的舌针,所述纺织机诸如是针织机。
背景技术
已知晓了用于制造针织商品的现有技术的舌针,所述舌针具有细长针杆并且还设置有针舌,所述针杆在其端部带有钩,所述针舌可转动地支承于纵向锯槽(sawslot)中。在针舌的一个位置中,针舌的端部与钩接触(闭合位置)。为开启钩,针舌可转离钩而进入其反向位置。
例如在German Offenlegungsschrift(不审查而公布的申请)DEOS 27 14 607中已公开了以上形式的舌针。为阻尼在后面位置中针舌的冲击能量,开口在针背方向的第一纵向槽与第二纵向槽邻接。后者被配置在反向的针舌位置的下方并且深度大于针杆高度的一半。根据DE OS 27 14 607的舌针的构造(技术上也称为双槽舌针)增大了针杆的针槽壁的弹性,因此具有阻尼作用。
另外,German Offenlegungsschrift(不审查而公布的申请)DEOS 43 24 232描述了在其反向位置中位于针舌的支座表面下方的舌针,所述舌针设置有构成开口的装置,所述开口从针胸延伸至针背。这个措施增大了针杆的各针槽壁的变形能力,由此产生了阻尼作用。
上面各专利文件中描述的各舌针的共同特性是:除去针舌在其内保持转动的锯槽之外,它们具有附加的缺口,例如槽或开口,所述槽或开口在它们的制造中需要附加的加工步骤。
另外,德国专利NO.DE 43 34 051 C1公开了一种舌针,为了容纳针舌,所述舌针具有从针胸开始的锯槽。相对于针杆的长度方向,所述锯槽(sawslot)具有基本平行地限定边界的各侧面。在钩侧端部和倾斜地布置的锯槽的相对端部处,设置了弧形的各端部表面,使得从针胸(方向)观察时,相对于针杆的长度方向的锯槽长度,向内地,即是说朝向锯槽的深度,是减小的。
锯槽在其下面设置有朝针背敞开的开口。所述开口由平行的侧面限定边界,并在其钩侧端部处以及其相对端部处具有小的、较好是平的端部表面,所述平的端部表面被定位成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
引向针背的开口可被用于从锯槽除去污物,所述污物在针织加工期间聚集于锯槽中。
另外,德国专利NO.586678描述了具有锯槽的舌针,所述锯槽以漏斗状方式朝针背喇叭形扩张。相对于针杆的长度方向,所述锯槽由两个针槽壁限定边界,其各内表面彼此构成锐角。在针杆的长度方向上锯槽的长度朝针背增大。类似地,锯槽的长度从其短的(在针杆的长度方向观察)、近似中间的区域起朝针胸增大。
在被定位成朝向针舌及针胸的侧边处,特别是锯槽的钩侧端部由小弧度的倾斜表面构成,所述小弧度的倾斜表面与针杆的长度方向形成锐角。虽然锯槽朝针背扩大,根据先前指出的专利文件,改善了污物的清除,但如同它公开的,它不能排除针舌会挤压污物进入锯槽的相邻的端部表面,由此形成了坚硬污物体。
类似的作用可出现于设置有针舌弹簧的舌针中,所述针舌弹簧用于支承所选的针舌的转动位置。例如,在German Auslegeschrif(审查后公布的申请)DE-AS 1113537中描述了这样一种舌针。在这种针中邻接于钩和钩对面的端部表面的锯槽的端部表面也是向上倾斜的,使得当针舌移动时,污物层构成于那些表面上。朝针背的通路被针舌阻塞,造成自我清洁及污物清除的困难。
还未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公布的专利申请P 102004049069.9公开了具有弹簧支承的针舌的舌针,在所述舌针中针舌弹簧从针背插入锯槽中。当从针背观察时,在针杆的长度方向上度量的锯槽长度被减小,而其深度增大。在针胸处锯槽的钩侧端部表面终止于小的表面,所述小的表面定位成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或与针杆的长度方向成钝角,并且所述小的表面的朝向远离针胸。这个表面以这样一种方式配置:当针舌闭合而达到其闭合位置时,针舌刚好触及这个表面的端部。
借助这样一种措施,通过闭合针舌可避免污物层在锯槽端部表面上的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舌针,所述舌针当针舌被压入其反向位置中时具有增大的弹性,并且其污染方面的性质被改善了。
上面的目的以如权利要求1限定的舌针来实现,并且在另一情况下以如权利要求6限定的舌针来实现。本发明可应用于两类的舌针,也就是说,应用于具有和不具有针舌弹簧的舌针。在不设置针舌弹簧的情况下,锯槽的至少一个端部侧表面(相对于针杆的长度方向)被定位成近似地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在这种方式中,各个表面被定位成:在针舌到达其各自的端部位置之前不久,针舌的运动方向近似地平行于各自的端部侧表面。以这样方式使被针舌推动的污物不沉积在端部侧表面上,但在其前方被推走。这对于限定锯槽边界的钩侧表面特别明显,以持续地保证可靠地闭合针舌。
为了增大舌针的弹性,锯槽的端部侧表面距舌针钩的距离,依赖于针杆的针槽壁的所要求弹性,至少等于或大于针舌匙在针舌的反向位置中距钩的距离。
在设置有针舌弹簧的舌针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邻接针胸的锯槽的两个端部侧的表面基本彼此平行,并且近似地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或与针杆的长度方向形成钝角。在邻接针胸的至少一个表面被定位成钝角的情况下,被引向所述表面的法向矢量是倾斜地离开针胸和被引入锯槽并与针杆的长度方向形成锐角。由于直角或钝角的结果,避免了在针舌的两个端部位置中在锯槽的各端部侧表面上形成污物层。作为在针背方向上增大锯槽长度(相对于针杆的长度方向)的结果,尽管存在针舌弹簧,从锯槽朝针背清除污物变得容易。这特别在如果针舌弹簧仅占据一部分锯槽宽度的情况下是如此,由此污物可在针舌弹簧旁通过而移向针背。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舌针的各有益实施例的进一步细节,显示于与说明相联系的附图中和/或附属的各权利要求中。在附图中:
图1是舌针的简略侧视图;
图2是根据图1的舌针的放大的、破碎的局部剖视图;
图2b是根据图2的舌针的修改实施例的纵向局部剖视图,具有较大的锯槽;
图3是根据图2的舌针的修改实施例的破碎的、纵向局部剖视图,显示处于其闭合位置的针舌;
图4显示图3的舌针,图释其针舌处于反向位置;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舌针的其它实施例的破碎的、纵向局部剖视图,显示针舌处于其闭合位置;
图6显示图5的舌针,图释其针舌处于反向位置;
图6b是图5的舌针的修改实施例的破碎的、纵向局部剖视图,具有较大的锯槽;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舌针的实施例的破碎的、纵向局部剖视图,显示其针舌处于闭合位置;和
图8显示图7的舌针,图释其针舌处于反向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显示于各个附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舌针的各实施例被分成具有和不具有针舌弹簧的结构。图释于图1中的舌针1可具有或不具有针舌弹簧。下面描述的各细节适用于其它实施例。
舌针1具有针体2,针体2具有终止于钩4的细长的针杆3,钩4具有钩尖5。与钩4相邻之处设有针舌6,针舌6由针舌支承7转动地支承。通过针舌6的前一后转动运动,针舌6以其针舌匙8与钩尖5接触,由此闭合钩4,或通过采取反向位置而打开钩4。
舌针1还具有从针体2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针踵9。如果需要,针体2和/或针杆3可设置转移弹簧10。后者例如设在舌针1的至少一个平的横向表面处,并用作由针杆3卷取的转移圈,也就是说,用于把这些圈转移至其它的各舌针。
图2特别地显示舌针1的结构。针舌6以其邻接针舌支承7的端部伸入锯槽11中,锯槽11作为细长的槽造在针杆3中并向上延伸至针胸13。在针杆3的横截面基本为矩形的情况下,针背12是狭窄的、较好基本是平的表面,通过该表面,舌针1在针织机的相关针床底部上滑动。针胸13是对置的表面,针舌6从所述表面伸出。锯槽11的两个侧面由针槽壁14、15限定边界。在图2中,朝向观察者的针槽壁15被切去(而可见于图1),以便由此把位于针舌6后面的针槽壁14暴露给观察者。以这种方式使销17成为可见的,销17针舌支承7穿过针舌孔16。销17较好是定位成垂直于针槽壁14、15,针槽壁14、15以它们的较好是平的及互相垂直定位的、相向的内侧边来限定锯槽11。锯槽11的纵向截面被定位成平行于针杆的长度方向L并垂直于针槽壁14、15,也就是说,垂直于附图平面,而因此较好是任何位置都是矩形的。
在针舌支承7的每个侧边,锯槽由端部表面18、19限定边界。端部表面18被配置在针舌支承7与钩4之间。另一方面,端部表面19被布置在锯槽的对置端部并面向端部表面18。
端部表面18被分成弧形表面21和较好是较小表面22,较小表面22被布置得与表面21形成角度并邻接针胸13。而从针背12开始的表面21较好是圆形的,也就是说,圆柱形的弧形并与针杆的长度方向L形成锐角,所述锐角的顶点被定位成朝向钩4,表面22基本是或者一当制造精度允许时一精确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L。表面22较好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布置:当针舌6处于闭合位置I时,针舌6以其内侧边23与表面22上部的针胸侧端部相结合。然而,针舌6也可位于距表面22小距离处。
类似地,端部表面19被分成为:邻接针背12的较大的、弧形的、较好是圆柱形的表面24,和-制造精度允许时-邻接针胸13的较好是平的表面25。表面25较好平行于表面22并因此较好是-制造精度允许时-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L。另一方面,表面24与针杆的长度方向L构成锐角,所述锐角的顶点被定位成远离舌针1的钩4。
由此锯槽11在针胸13处具有在针杆的长度方向L上度量的一个长度,所述长度小于在针背12处度量的长度。另外,表面21及24是扩张形的。以这种方式,锯槽11朝针背12喇叭形扩张,至少在其长度方向上是如此。然而,锯槽11在横方向上较好不是喇叭形扩张的,因为如先前指出的,针槽壁14、15被定位成彼此平行。
直到这时所描述的舌针1被显示为用来减少污染并具有优良的自我清洁作用。在工作中,针舌6在闭合位置I与反向位置II之间持续地往返运动。在这种状况期间,沉积在针胸13上的任何污物都被清除,依靠喇叭形扩张的锯槽11,经过表面22、25而移向针背12,在针背12处它可自由地排出。
图2b显示修改了的实施例,它类似于图2的实施例,但在其中针杆的针槽壁14、15增大了弹性。由于显示了构造上、功能上及结构上与先前描述过的图2的舌针1相同,所以参考了先前的说明,同时使用相同的标号。除了现在要描述的区别之外,这个应用没有限制。
作为图2的舌针1的变化,根据图2b的舌针1具有平的针背12,针背12在平面中延伸通过整个针杆3的`长度。也可提供各舌针,它们的针背12具有平的形状,并且如同在技术上已知的,它们附加地具有抬起的钩位置。
另外,根据图2b的舌针1具有通透的锯槽11,当针舌匙8处于其反向位置II时,锯槽11从钩尖5与针舌支承7之间的区域开始向上延伸至针舌匙8的端部或超出针舌匙8。以这种方式,获得了具有高弹性针槽壁14、15的舌针1。从钩尖5至锯槽11端部表面19的表面25的距离A大于或至少等于从钩尖5至针舌匙8的端部的距离B。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由凸起37唯一地构成了针舌匙8的支座,导致特别可挠曲的舌针。凸起37可仅设在一个或设在两个限定针杆边界的针槽壁上,凸起37从各个针槽壁凸伸入锯槽11,并阻塞或闭塞锯槽11和具有适应于针舌匙背的形状的支座表面。
图3及4图释舌针1的另一个修改的实施例,所述舌针1也不用针舌弹簧进行工作。由于已显示构造上、功能上及结构上与图2的先前描述过的舌针1相同,所以参考了先前的说明,同时使用了相同的标号。除了现在要描述的区被之外,这个应用没有限制。
根据图3及4的舌针1与图1的舌针1的区别仅在于所描述的锯槽11钩侧端部处的端部表面18。如所示,表面22可被定位成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L或与针杆的长度方向L形成钝角。在后者的情况下,表面22的法向矢量N与针杆的长度方向L形成锐角,并被定位成进入锯槽11中,也就是说,它的指向远离针胸13。所述表面较好以这样一种方式定位:在闭合位置I,它近似地或精确地与针舌6的内侧边23形成90°角。在此情况下,针舌6可躺靠在邻接表面22的上边沿或被定位成距所述上边沿一定的距离处。
锯槽11的对置端部被构造得不相同。从针背12起,表面24仅延伸入锯槽11短距离,所述距离较好是短于针杆厚度的一半。在该位置处,表面24邻接凹陷27,凹陷27从针胸13的侧边起设置在针杆13中并与锯槽11相交。凹陷27较好具有圆形的弧,也就是说,具有部分的圆柱形底部28,并与凸起37构成针舌匙8在针舌6的反向位置时的支座。比针舌6的其余部分稍宽的针舌匙8在反向位置中部分地被凹陷27及凸起37所容纳。由于各个针槽壁14、15被凹陷27削弱(在图3及4中仅能看见针槽壁14),而由此获得了一定的弹性和阻尼了针舌6的冲击。
关于清洁效果,舌针1仍优于传统的舌针。特别地沉积于钩的内部空间的灰尘及污物,通过针舌6被前移至针背12而通过锯槽11,并从而被弹出锯槽11。当针舌处于其闭合位置时,因锯槽11朝向钩4而完全地闭合,从而引导污物进入锯槽11的程度又被减小。
图5-8显示舌针1的实施例,舌针1设置有针舌弹簧29,在每个例子中,针舌弹簧29被设置在锯槽11中。根据图5及6的舌针1的实施例的特点是有相对短的锯槽11。关于舌针1的一般构造,参考应用于此情况下的、根据图2的舌针1的实施例的说明。此外:
端部表面18设置有缺口30,缺口30构成针舌弹簧29的支承穴或支承座。针舌弹簧29是条形状的并且基本是直线的。它可具有圆的、椭圆的或平的横截面。针舌弹簧29构成了可变形的弹簧,其端部31放置在缺口30中,缺口30朝针背12敞开,但稍狭窄些,所以端部31保持在缺口30中。
对置端部表面19同样地设置有缺口32,它容纳针舌弹簧29的端部33。再有,另外的敞开缺口32的针背侧收缩部分38防止针舌弹簧29的端部33掉出,由此针舌弹簧29保持在锯槽11中。
端部表面19被分成表面24、25,其中表面25较好是、但不是必需为平的表面。如先前已指出的,它较好是平行于表面22。如先前已描述的,表面24可以是弧形的和可以被定位成与针杆的长度方向L成倾斜或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L。
针舌6压紧在表面22的针胸侧端部上以呈闭合位置I。这种情况导致沉积在表面22上的污物在针舌弹簧29的方向上的转移。然后污物移过针舌弹簧29并排出锯槽11。在这方面,使针舌弹簧29设置得仅占据锯槽11的一部分宽度是有利的。
针舌弹簧29可被用来保证针舌6呈各种较好的位置。为此目的,位于锯槽11内的针舌6的端部可设置有平坦部分34、35,平坦部分34、35与所选的各针舌位置有关,并且它们在各个选择的位置中躺靠着针舌弹簧29。针舌弹簧29偏置地与针舌6的所述端部相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构造较好是这样的:在每个例子中由针舌弹簧29设置的各较好位置至少是稍与闭合位置I相间隔以及与反向位置II相间隔。然而,如图6中所示,使针舌弹簧29的弯曲部与平坦部分34的位置相协调也是可行的,使得针舌6在紧挨反向位置或在反向位置前头不远处停止,在所述反向位置中针舌6以其背26躺靠在表面25的端部,表面25邻接针胸13。
根据图6b的舌针1的实施例,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图5及6的舌针,并且它具有与根据图2b的舌针相同的各种性质。因此,先前的说明使用了相同的标号。此外:
从钩尖5至锯槽11的端部表面19的表面25的距离A大于或至少等于从钩尖5至针舌匙8的端部的距离B。结果是,针舌匙8的支座唯一地由凸起37构成,由此获得了特别挠性的舌针。
在图7及8中图释的舌针1的实施例很大程度上与图5及6的舌针1的实施例相符。因此,先前的说明使用了相同的标号。此外:
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相反,锯槽11具有显著减小了的长度。因此,在其反向位置II中,针舌6可被移动得比先前描述的实施例显著地更靠近针杆3。针舌弹簧29的长度再次横跨锯槽11的整个长度。然而,平坦部分34、35以这样一种方式配置:两个平坦部分34、35使针舌6保持处于稍与反向位置II相间隔的稳定位置,或是分别地配置在稍与反向位置II及与闭合位置I相间隔的稳定位置。为此目的,针舌弹簧29例如在与平坦部分34相间隔的位置36处附加地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在针舌匙8之前不远处与针背26接触,成为它在凸起37上的支座。
特别长的锯槽11导致相对地可挠曲的针槽壁14、15,它们可引致提高舌针1的动态性质(针槽壁15被剖去了,因此在图7及8中看不见)。
同样,应用图7及8的舌针1,利用朝针背12加宽的锯槽11和特别是利用表面22、25,达到改善了对污物的清除,表面22、25被定位成垂直于针背12并直接邻接于针舌6。另外,显著地降低了污物累积在端部表面18、19处的趋势。
新颖的舌针具有锯槽11,锯槽11在其前面的及其后面的端部表面18、19处设置有小平面或表面22、25。表面22、25较好是彼此平行并定位成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L。由于这个构造,各表面是这样定位的:当针舌6开启或闭合时,针舌6推动任何污物经过各个表面通过锯槽11,而因此避免了污物层在已提及的各表面上的积累及成型。一般地说,由此避免锯槽11,特别是在其端部表面18、19的区域中出现任何表面区域,所述表面区域相当于开启的或闭合的针舌6的障碍物。
标号清单
1      舌针
2      针体
3      针杆
4      钩
5      钩尖
6      针舌
7      针舌支承
8      针舌匙
9      针踵
10     转移弹簧
11     锯槽
12     针背
13     针胸
14,15 针槽壁
16     针舌孔
17     销
18,19 端部表面
21,22 表面
23     内侧边
24,25 表面
26     背
27     凹陷
28     底部
29     针舌弹簧
32,30 缺口
31,33 端部
34,35 平坦部分
36     位置
37     凸起
38     阻碍物
I      闭合位置
II    反向位置
A,B  距离
L     针杆的长度方向
N     法向

Claims (11)

1.纺织机的舌针(1),包括:
具有针胸(13)及针背(12)的针杆(3),所述针杆(3)终止于钩(4),并且在针杆(3)中构造了锯槽(11),
被针舌支承(7)支承于锯槽(11)中以便在闭合位置(I)与反向位置(II)之间转动的针舌(6),其中:
在针杆的长度方向(L)上度量的锯槽(11)的长度,向内沿远离针背(12)的方向减小;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舌支承(7)与所述钩(4)之间设有一端部表面(18),所述端部表面(18)限定了所述锯槽(11)并且所述端部表面(18)包括邻接针胸(13)并被定位成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L)的第一表面(22)和邻接针背(12)的弧形表面(21)。
2.如权利要求1限定的舌针,其特征在于:配置了与邻接针胸(13)并被定位成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L)的第一表面(22)相对的第二表面(25),第二表面(25)邻接针胸(13)并平行于第一表面(22)。
3.如权利要求2限定的舌针,其特征在于,当针舌处于反向位置时,第二表面(25)距钩尖(5)的距离(A)至少等于从钩尖(5)至针舌匙(8)端部的距离(B)。
4.如权利要求2限定的舌针,其特征在于:当针舌(6)处于反向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25)距钩尖(5)的距离(A)大于从钩尖(5)至针舌匙(8)端部的距离(B)。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舌针(1),其特征在于:
锯槽(11)在针杆的长度方向(L)上由邻接针胸(13)的平行的第一和第二表面(22,25)限定边界。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限定的舌针,其特征在于:锯槽(11)具有至针背(12)的自由通道。
7.如权利要求1-5之一限定的舌针,其特征在于:针舌弹簧(29)被配置在锯槽(11)内。
8.如权利要求1-5之一限定的舌针(1),其特征在于,锯槽(11)朝针背(12)敞开。
9.如权利要求2-5之一限定的舌针,其特征在于:至少在闭合位置(I)中或至少在反向位置(II)中,针舌(6)与邻接针胸(13)并被定位成垂直于针杆的长度方向(L)的第一表面(22)或第二表面(25)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5之一限定的舌针,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针杆的长度方向,锯槽(11)由平行的针槽壁限定边界。
11.如权利要求1-5之一限定的舌针,其特征在于:在锯槽(11)中设置了凸起(37),它用作针舌的阻碍物;凸起(37)为塑性变形的锯槽区段形式。
CN2006100945020A 2005-06-09 2006-06-08 纺织机的舌针 Active CN18769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012412A EP1731651B1 (de) 2005-06-09 2005-06-09 Zungennadel für Textilmaschinen
EP05012412.2 2005-06-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6925A CN1876925A (zh) 2006-12-13
CN1876925B true CN1876925B (zh) 2011-04-13

Family

ID=35462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945020A Active CN1876925B (zh) 2005-06-09 2006-06-08 纺织机的舌针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72958B2 (zh)
EP (1) EP1731651B1 (zh)
JP (1) JP4370311B2 (zh)
KR (1) KR100786986B1 (zh)
CN (1) CN1876925B (zh)
DE (1) DE502005009453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31651B1 (de) 2005-06-09 2010-04-21 Groz-Beckert KG Zungennadel für Textilmaschinen
CN102517790A (zh) * 2011-12-21 2012-06-27 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经编机的舌针
CN105420916A (zh) * 2015-12-16 2016-03-23 无锡吉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经编机用针
EP3604651A1 (de) * 2018-08-03 2020-02-05 Groz-Beckert KG Zungennadel
CN113832603A (zh) * 2021-10-29 2021-12-24 鲁道夫(泉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清洁功能的刀勾一体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613A (en) * 1911-06-24 1912-07-16 John J Tuller Latch knitting-needle.
DE586678C (de) * 1932-02-21 1933-10-24 Franz Meiwald Strickmaschine mit Zungennadeln
GB1591613A (en) * 1977-10-20 1981-06-24 Grieve & Co Ltd T Latch needles
DE4324232A1 (de) * 1993-07-20 1995-01-26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Zungennadel für Maschinen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8795A (en) * 1909-03-08 1909-11-02 Louis N D Williams Latch-needle for knitting-machines.
GB190906666A (en) * 1909-03-19 1909-04-15 Robert Walter Scott Improvements in Latch-needles for Knitting Machines.
DE1113537B (de) 1954-06-25 1961-09-07 Karl Steinhof App Fabrik Handstrickapparat, Zungennadel fuer einen Handstrickappara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Zungennadel
JPS6190892U (zh) 1984-11-16 1986-06-12
DE4334051C1 (de) * 1993-10-06 1995-02-16 Groz & Soehne Theodor Zungennadel für Textilmaschinen
JPH0860504A (ja) * 1994-08-26 1996-03-05 Tsudakoma Corp 編機用ベラ針
DE10106989C2 (de) * 2001-02-15 2003-04-24 Groz Beckert Kg Zungennadel mit fixierter Feder
DE10232884B4 (de) * 2002-07-19 2004-05-27 Groz-Beckert Kg Zungennadel
EP1731651B1 (de) 2005-06-09 2010-04-21 Groz-Beckert KG Zungennadel für Textilmaschin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613A (en) * 1911-06-24 1912-07-16 John J Tuller Latch knitting-needle.
DE586678C (de) * 1932-02-21 1933-10-24 Franz Meiwald Strickmaschine mit Zungennadeln
GB1591613A (en) * 1977-10-20 1981-06-24 Grieve & Co Ltd T Latch needles
DE4324232A1 (de) * 1993-07-20 1995-01-26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Zungennadel für Maschinen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同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72958B2 (en) 2007-09-25
JP4370311B2 (ja) 2009-11-25
KR20060128728A (ko) 2006-12-14
EP1731651A1 (de) 2006-12-13
US20060277949A1 (en) 2006-12-14
CN1876925A (zh) 2006-12-13
JP2006342481A (ja) 2006-12-21
KR100786986B1 (ko) 2007-12-18
EP1731651B1 (de) 2010-04-21
DE502005009453D1 (de)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6925B (zh) 纺织机的舌针
KR100785566B1 (ko) 추가 코드 조합을 가진 자물쇠와 열쇠 시스템
CN100436687C (zh) 带有制动弹簧的系统组件
AU613020B2 (en) Lock
KR101060974B1 (ko) 편성 시스템용 싱커 및 마모를 감소시키는 편성 시스템
SE528815C2 (sv) Lås- och nyckelsystem med extra kodkombinationer
CN102312343B (zh) 带有平坦化引导通道的针织系统
NO340717B1 (no) Profilert nøkkel for sylinderlås
JP2006501389A (ja) キーブランク、キー、及びマスターキーシステム
ES2841331T3 (es) Llave para controlar un bloqueo con un tapón cilíndrico y bloqueo para validar esta llave
BG100707A (bg) Цилиндрична секретна ключалка с ключ, с направляващ профилиран гребен в ключалката
SK284385B6 (sk) Plochý kľúč do valcového zámku
US4041734A (en) Device for supporting and guiding knitting needles for knitting machines
DE19740985C2 (de) Gestanztes Strickwerkzeug
NL2000047C1 (nl) Cilinderslot met schuifdeel en platte sleutel met stuurribbe.
KR100841542B1 (ko) 편성 시스템용 구성부품
JP5478644B2 (ja) シリンダ錠
JP4117314B2 (ja) ラッチニードル
CN101514509B (zh) 舌针
JP6234244B2 (ja) 可動シンカーを備える横編機
CN100507118C (zh) 舌针
CN1594698B (zh) 舌针
US6574995B2 (en) Latch needle comprising a relieved latch shank
JP2008045263A (ja) ステッチ形成編機のためのべら針
US763400A (en) Knitting-machine needle and j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