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3901B - 部分共沸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部分共沸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3901B
CN1863901B CN200480028793.2A CN200480028793A CN1863901B CN 1863901 B CN1863901 B CN 1863901B CN 200480028793 A CN200480028793 A CN 200480028793A CN 1863901 B CN1863901 B CN 1863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volatile component
compound
clean
ou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287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3901A (zh
Inventor
松本省慈
加藤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uyama Me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63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3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3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3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7/00Compositions of detergents based essentially on non-surface-active compounds
    • C11D7/50Solvents
    • C11D7/5004Organic solvents
    • C11D7/5018Halogenated solv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10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with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liquid or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e.g. by heat, by electricity or by vibration
    • B08B3/12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with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liquid or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e.g. by heat, by electricity or by vibration by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GCLEANING OR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CHEMICAL METHODS OTHER THAN ELECTROLYSIS
    • C23G5/00Cleaning or de-greas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other methods; Apparatus for cleaning or de-greasing metallic material with organic solvents
    • C23G5/02Cleaning or de-greas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other methods; Apparatus for cleaning or de-greasing metallic material with organic solvents using organic solvents
    • C23G5/028Cleaning or de-greas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other methods; Apparatus for cleaning or de-greasing metallic material with organic solvents using organic solvents containing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23G5/02803Cleaning or de-greas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other methods; Apparatus for cleaning or de-greasing metallic material with organic solvents using organic solvents containing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fluor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DDETERGENT COMPOSITIONS; USE OF SINGLE SUBSTANCES AS DETERGENTS; SOAP OR SOAP-MAKING; RESIN SOAPS; RECOVERY OF GLYCEROL
    • C11D7/00Compositions of detergents based essentially on non-surface-active compounds
    • C11D7/22Organic compounds
    • C11D7/28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 Cleaning And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By Chem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一种非共沸性多成分类组合物,其由2种以上挥发成分,特别是HFC365mfc和在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化合物,与1种以上非挥发性成分所组成,其适合用作在清洗性、干燥性、安全性、环境保护性方面优良,且长时间使用后也可以容易地控制成分组成变化的清洗剂组合物。

Description

部分共沸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于清洗剂、漂洗剂的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清洗剂和漂洗剂的清洗方法,用于清洗加工精密机械部件、光学机械部件等使用的加工油、油脂、蜡,焊接电学和电子部件时使用的焊剂,附着在制作基板时所使用的滤网上的油墨和糊剂,以及附着在树脂挤出装置混合部上的树脂。
背景技术
当加工精密机械部件、光学机械部件等时,要使用各种加工油,如切割油、压型油、拉伸油、热处理油、防锈油、润滑油等,或油脂,蜡等,但最后必须除去由它们引起的污染,一般通过使用溶剂进行除去。
作为电子电路的连接方法,最通常采用的是焊接,一般情况下,为了除去需要焊接的金属表面上的氧化物,防止其再氧化,提高焊剂润湿特性,使用含有松香作为主要组分的焊剂对需要焊接的金属表面进行预处理。作为焊接方法有,例如通过将基板浸在溶液状态的焊剂中,使焊剂附着在基板面上,之后向其提供熔融焊料的方法;以及通过将焊剂与焊料的粉末混合成糊状物,将其供应到需要焊接的点后加热的方法。在任一种情况下,焊接完成后,必须充分去除引起金属腐蚀和绝缘性降低的焊剂残渣。
此外,近年来,丝网印刷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以电子工业领域为主的领域中。该方法是如下的一种方法:使由丝、尼龙、涤特纶等纤维或不锈钢的金属丝等织成的织物(丝网)在框架中张开并固定其四周,在其上涂敷聚乙烯醇、醋酸乙烯酯乳胶、丙烯酸单体等主料和重氮盐、重铬酸盐等感光剂的搅拌混合物,阻塞住通过光化学方法制作乳剂膜所必需的区域之外的网眼,使用形成图案的丝网和装有被称为橡胶滚轴的聚氨酯制橡胶的工具,进行印刷。完成印刷的丝网和橡胶滚轴出于保管或再次使用的目的,必须除去附着在丝网和橡胶滚轴上的油墨、糊剂。
此外,为了用环氧、聚氨酯、硅酮和聚酯等树脂连接、填充或密封各种电学电子部件等,树脂挤出装置被广泛地使用。用于这些用途的树脂大多采用在常温附近交联、固化的双液型(主料和固化剂)的树脂,在自动计量2种液体的比例并混合搅拌的工序中,当作业中断时,为了防止树脂在挤出装置内固化,必须对混合部和喷嘴部进行清洗。
在进行清洗和去除时,从具有不燃性、低毒性和显示优良的溶解性等角度出发,使用1,1,2-三氯-1,2,2-三氟乙烷(以下称为CFC113)或CFC113与醇等的混合溶剂清洗。但是,由于CFC113已经被指出具有破坏臭氧层等污染地球环境的问题,日本在1995年末已经完全禁止其生产。作为CFC113的替代物,提出了如3,3-二氯-1,1,1,2,2-五氟丙烷和1,3-二氯-1,1,2,2,3-五氟丙烷的混合物(以下称为HCFC225)和1,1-二氯-1-氟乙烷(以下称为HCFC141b)等氢氯氟碳化合物,但是它们仍然具有轻微的臭氧层破坏能力,所以日本计划在2020年禁止这些化合物的使用。
因此,近年来,提出使用完全不含氯原子的氢氟碳化合物(以下称为HFC)和氢氟醚类(以下称为HFE)等完全不会破坏臭氧层、并且不燃性的氟溶剂,但是,这些溶剂由于不含氯原子因而溶解性差,所以不能单独用作清洗剂。因此,目前已经公开了几项在HFC或HFE中组合溶解能力强的可燃性溶剂而得到的共沸式清洗剂的技术。(专利文献1)
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在HFC或HFE中,为了提高溶解性而并用高沸点二醇醚类的清洗剂。但是,由于该清洗剂中使用了沸点55℃以上的HFC或HFE,因此在沸腾时的蒸气中含有大量高沸点的二醇醚类,HFC或HFE本身所具有的高快干性丧失,暴露于清洗剂蒸气中的被洗物的干燥性降低,从而清洗用途受到了限制。进而相对于其分子内所有烷基,不含氟原子的烷基的比例总是较少,对加工油等污垢的溶解性差。因此,长期使用的混入污物的清洗液附着在被洗物上,在还带入漂洗工序、蒸气清洗工序的情况下,难以防止污垢的再次附着。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在沸点40℃的HFC中并用二醇醚类的清洗剂。在该清洗剂中使用的HFC的最小点火能低于10mj,其和具有着火点的可燃性二醇醚类并用则自身灭火性不够。进而,由于具有3.6~13.6体积%的燃烧范围,在加热进行蒸气清洗时,作为不燃性成分的效果较低。
如上所述,对于目前为止已知的在高溶解性可燃性溶剂中组合不燃性的HFC类或HFC类的清洗剂,其在用作清洗剂时,其溶解性能还不够,或者自身灭火性不够,在用作清洗剂方面还具有很多问题。
另一方面,使用含有高沸点成分的多成分类清洗剂组合物的清洗方法存在如下问题,一般在清洗操作中,由于清洗剂组合物蒸气从清洗装置的开口部散逸,因而清洗剂组合物的组成总是在变化,所以难以将清洗剂组合物的物性维持在清洗开始时的程度。为了解决该组成变化的问题,尝试了使用各种形成共沸混合物的多成分类清洗剂组合物的方法(专利文献1)。但是构成形成共沸混合物的组合物的成分受到其种类、组成比例的限制,因此这种依赖于其成分种类、组成比例的清洗剂组合物的溶解性、自身灭火性等也同样地受到制约。
如上所述,到目前为止提出的作为CFC113的替代物的清洗剂即使用于清洗,由于破坏臭氧层的问题,将来也会被禁止使用,即使为了抑制清洗剂的组成变化而利用共沸混合物,由于含氟溶剂的清洗能力差而不能充分地洗净,即使在含氟溶剂中添加提高溶解性的可燃性高沸点溶剂,由于清洗剂的组成变化而不能维持一定的清洗剂性能,由于存在着火的危险性,需要在清洗机等设备中装设防爆结构,使设备成本上升,因而作为兼具CFC113的替代物所要求的各种性质,即环境安全性、清洗性、干燥性、低可燃性、自身灭火性、低毒性、组成稳定性所有这些性质的清洗剂,其在使用方面还具有许多问题。
专利文献1:特表2003-518144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212498
专利文献3:特开2003-12909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旨在提供如下的清洗剂,其是一种对各种污垢均都具有可与HCFC225相媲美的高清洗能力、并且在高温或蒸气清洗时的氧化变质少、低毒性、低可燃性、自身灭火性、干燥性优良的作为非共沸组合物的多成分类组合物,同时即使在长期的清洗作业中,可以容易地控制其组成变化,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清洗剂的清洗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由2种以上各自具有优良性能的挥发成分作为清洗剂成分,特别是由具有优良干燥性、漂洗性、蒸气清洗性等的HFC365mfc(日本ソルベイ(株)制造)和具有优良的自身灭火性的HFC和HFE组成的,并进一步组合非挥发成分,特别是高溶解性能的高沸点溶剂二醇醚类、二醇醚乙酸酯类和羟基羧酸酯类而形成的非共沸组合物在其沸点所产生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蒸气的组成能够长期保持恒定,即使在长期使用时也与共沸组合物同样地,液体组成变化很小,且不会出现着火点,具有足够的自身灭火性,可以清洗各种污垢,可用作漂洗剂和蒸气清洗剂,此外,通过添加抗氧化剂等还可以在高温下连续使用,由此完成了本发明的多成分类清洗剂组合物。
即,本发明的第1方面涉及如下的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由至少2种其20℃时的蒸气压大于式(1)所定义的标准蒸气压P0的挥发成分(A),和至少1种其20℃时的蒸气压小于标准蒸气压P0的非挥发成分(B)组成,在其常压下的沸点,其气相和液相的成分组成满足式(3)和式(4)的关系。
P0=Pav/5                       (1)
(式中,Pav为式(2)所定义的成分平均蒸气压)
Pav=(∑Pai+∑Pbj)/(na+nb)      (2)
(式中,Pai是组合物中各挥发成分(Ai)在20℃下的蒸气压,Pbj为各非挥发成分(Bj)的20℃下的蒸气压,na为组合物中挥发成分(A)的数目,nb为组合物中非挥发成分(B)的数目,其各自独立地是满足2≤na,1≤nb的整数,i和j各自独立地是满足1≤i≤na,1≤j≤nb的整数。)。
(∑Bvj+∑Boj)≤0.1              (3)
(式中,Bvj是气相下各非挥发成分(Bj)的重量比例,Boj是部分共沸组合物中的各非挥发成分(Bj)的重量比例,j与式(2)相同。)。
-0.1≤(Avi/∑Avi)-(Aoi/∑Aoi)≤0.1         (4)
(Avi是气相下各挥发成分(Ai)的重量比例,Aoi是部分共沸组合物中的各挥发成分(Ai)的重量比例,i与式(2)相同。)
本发明的第2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满足式(5)的关系。
0.0001≤(∑Bvj+∑Boj)≤0.1                  (5)
(式中,Boj、Bvj、j与式(3)、(4)相同。)
本发明的第3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2方面所述的任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部分气化,其气相覆盖在剩余的液相表面。
本发明的第4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3方面所述的任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所有挥发成分(A1~Ana)均为20℃的蒸气压在1.33×103Pa以上的化合物,所有非挥发成分(B1~Bnb)均为20℃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5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4方面所述的任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挥发成分(A)由选自卤化烃类、烃类、醇类、酯类、酮类的化合物组成。
本发明的第6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5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挥发成分(A)为2种以上选自卤化烃类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7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6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烃类为不含氯的氟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8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7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成分(A)由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A1)和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挥发成分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A2)所组成。
本发明的第9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8方面所述的任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挥发成分(B)由选自烃类、醇类、酮类的化合物组成。
本发明的第10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9方面所述的任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挥发成分(B)由一种以上选自含有醚键和/或酯键的有机化合物组成。
本发明的第11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0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挥发成分(B)由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二醇醚类、二醇醚乙酸酯类和羟基羧酸酯类的化合物组成。
本发明的第12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1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挥发成分(B)由一种以上选自二醇醚类的化合物和一种以上选自二醇醚乙酸酯类和羟基羧酸酯类的化合物组成。
本发明的第13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1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挥发成分(B)由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如下述通式(6)、(7)、(8)、(9)所示化合物的化合物组成。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071
(其中,R1为含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R2、R3和R4各自为氢或甲基,n为0或1的整数。)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072
(其中,R5为含有4~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R7、R8和R9各自为氢或甲基,R6为含有3~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n为0或1的整数。)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081
(其中,R10为含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R11、R12和R13各自为氢或甲基,n为0~1的整数,m为1~4的整数。)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082
(其中,R14为含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
本发明的第14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1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挥发成分(B)由一种以上选自二醇单烷基醚类的化合物(B1)和一种以上选自二醇醚二烷基醚类的化合物(B2)组成。
本发明的第15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4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成分(B1)为亲水性化合物,成分(B2)为疏水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16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4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成分(B1)为疏水性化合物,成分(B2)为亲水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17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4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成分(B1)和成分(B2)均为亲水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18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4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成分(B1)和成分(B2)均为疏水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19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4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成分(B1)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3-甲氧基丁醇、3-甲氧基-3-甲基丁醇、二丙二醇单正丙基醚、二丙二醇单正丁基醚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20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4方面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成分(B2)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二甘醇二乙基醚、二甘醇二正丁基醚、二丙二醇二甲醚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21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1、14方面所述的任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挥发成分(B)包含一种以上选自二醇单烷基醚类的化合物(B1)和一种以上选自二醇醚乙酸酯类的化合物(B3)。
本发明的第22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21方面所述的任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不具有着火点。
本发明的第23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1~22方面所述的任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自身灭火性优良。
本发明的第24方面涉及由本发明的第1~23方面所述的任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制成的清洗剂。
本发明的第25方面涉及通过加热本发明的第1~23方面所述的任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而产生的蒸气的冷凝液。
本发明的第26方面涉及与本发明的第25方面的冷凝液具有同样组成的漂洗剂。
本发明的第27方面涉及与本发明的第25方面的冷凝液具有同样组成的清洗剂的补充剂。
本发明的第28方面涉及使用本发明的第24方面的清洗剂和本发明的第26方面的漂洗剂的清洗方法。
本发明的第29方面涉及使用本发明的第24方面的清洗剂和本发明的第27方面的清洗剂的补充剂的清洗方法。
本发明的第30方面涉及使用本发明的第24方面的清洗剂、本发明的第26方面的漂洗剂和本发明的第27方面的清洗剂的补充剂的清洗方法。
本发明的第31方面涉及与本发明的第25方面的冷凝液具有同样组成的上光清洗剂。
本发明的第32方面涉及如下的一种组合物:由作为挥发成分(A1)的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作为挥发成分(A2)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中的化合物以及作为成分(B)的20℃下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组成,其重量比例[(A1)+(A2)]/(B)为80/20~99.9/0.1重量%。
本发明的第33方面涉及由本发明的第32方面的组合物制成的漂洗剂。
本发明的第34方面涉及由本发明的第32方面的组合物制成的清洗剂的补充剂。
本发明的第35方面涉及由本发明的第32方面的组合物制成的上光清洗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使用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的一个例子,即实施例中使用的清洗装置。
图2为表示实施例1的清洗剂中各成分的组成变化的图表。
标号说明
1.清洗罐
2.漂洗罐
3.蒸气区
4.水分离器
5.超声波振荡器
6.加热器
7.冷却管
8.蒸气流
9.冷凝液用管线
10.水分离后的冷凝液用管线
11.溢液流
12.冷却管
13.清洗机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清洗”是指用清洗剂组合物,将附着在被洗物上的污垢成分去除到不再影响后续工序的程度,“清洗剂”是指这时所使用的清洗剂组合物。“漂洗”是指在清洗后,用不含污垢成分的组合物替代含有附着在被洗物上的污垢的清洗剂的操作,漂洗剂是指这时所使用的组合物。“蒸气清洗”是指由清洗剂和漂洗剂产生的蒸气在被洗物表面上冷凝液化,由此除去少量残留在被洗物表面的污垢成分。此外,“上光清洗”是指例如为了在产品出库前进行清洗,除去残留在被洗物上少量的如加工油、焊剂、异物、指纹等轻微的污垢的操作,“上光清洗剂”是指这时所使用的清洗剂组合物。进而,“补充液”是指为了补充在清洗中从清洗装置系统内以蒸气的形式散逸到大气中的部分清洗剂组合物,而供应到体系内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是由2种以上挥发成分(A)和1种以上非挥发成分(B)所组成的整体为非共沸性的多成分组合物,在其常压下的沸点,液相中的挥发成分(A)的组成和气相中的挥发成分(A)的组成总是保持恒定。因而发现,通过将该部分共沸组合物用作清洗剂组合物,将预先准备好的与其沸点下的蒸气组成具有同样组成的组合物作为补充液,可以抑制清洗罐体系内清洗剂组合物的组成变化。由此,可以维持现有的共沸组合物清洗剂的优良特性(例如优良的干燥性等),并且解决了共沸组合物清洗剂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清洗性等),进而在长期的清洗操作期间,可以稳定地维持这些优良的特性。以往,作为这种长期稳定使用的多成分清洗剂组合物,认为其必须是共沸组合物,而通过本发明的组合物可见,即使是非共沸组合物,也可以与共沸组合物同样地解决多成分清洗剂的组成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由2种以上其20℃时的蒸气压大于式(1)、式(2)所定义的标准蒸气压P0的挥发成分和1种以上其20℃时的蒸气压小于P0的非挥发成分(B)组成。这里式中的成分平均蒸气压Pav为构成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各挥发成分(Ai)和非挥发成分(Bj)各自在20℃下的蒸气压的算术平均值。通过并用这两种分属于以标准蒸气压为界而划分的2组中的成分,本申请的发明可以得到清洗性、干燥性、不燃性优良,且在长期清洗操作中组成变化小的部分共沸组合物。
此外,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在其常压的沸点下,由组合物产生的气相与液相中的各非挥发成分(Bj)的组成满足式(3)的关系。当存在于蒸气相中的非挥发成分(B)的量在一定量以下时,可以得到在长期清洗操作中的组成变化小、且在蒸气清洗时可以兼顾优良的干燥性和清洗性的多成分组合物。这里所谓的常压下的沸点是指,例如在后述的回流试验中,通过作为样品的本发明组合物到达恒温状态时观测到的气相温度而求得。此外,式(3)中的Bvj可以通过冷凝此时的蒸气相,收集该冷凝液,分析其组成而求得。
对于多成分清洗剂组合物,为了提升污垢溶解性,大多使用高沸点的非挥发成分,这种高清洗性成分,即非挥发成分(B)在沸点下也大量地残留在液相中,稳定地保证了清洗剂的高清洗性。在必须进行蒸气清洗时,有时需要维持良好的干燥性,并且在蒸气相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清洗性,这时,(∑Bvj+∑Boj)的值在0.0001以上和0.1以下的范围内,非挥发性成分(B)必须存在于蒸气相中,更优选0.001以上和0.05以下。
此外,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在其常压的沸点下,由组合物产生的气相与液相中的各挥发成分(Ai)的组成满足式(4)的关系。当气相中各挥发成分(Ai)相对于气相中所有挥发成分的重量比与室温下的部分共沸组合物中各挥发成分(Ai)相对于室温下的部分共沸组合物中所有挥发成分的重量比之差在±0.1以内时,其组成变化小,即使组合物自身为非共沸的组成,也可以实质上与共沸组合物同样地抑制清洗剂的组成变化。更优选其差在±0.07以内,进一步优选在±0.05以内。另外,这里式(4)中的Avi可以通过与上述Bvj相同的方法求出。
作为构成该部分共沸组合物的成分,为基于式(1)、式(2)所定义的标准蒸气压P0而选择的2种以上挥发成分(A)和1种以上非挥发成分(B)所组成的共沸组合物,若其各成分满足式(3)、式(4),则可以使用任一种化合物,例如卤化烃类、烃类、醇类、酯类、酮类和含有醚键和/或酯键的有机化合物。
下面按照室温下蒸气压从高到低的顺序,列举可以用于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的各化合物。
作为卤化烃类,可以列举不含氯的溴化合物、不含氯的氟化合物。作为不含氯的溴化合物,可以列举异丙基溴、丙基溴等。作为不含氯的氟化合物是例如烃和醚等仅有部分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不含氯原子的氟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下述通式(11)所示的环状HFC、式(12)所示的链状HFC、或式(13)所示的HFE中,不含氯原子的,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氟原子形成的化合物,以及2种或2种以上选自其中的化合物的组合。
CnH2n-mFm                   (11)
(其中,n和m为分别满足4≤n≤6和5≤m≤2n-1的整数)
CnH2x+2-yFy                 (12)
(其中,x和y为分别满足4≤x≤6和6≤y≤12的整数)
CsF2s+1OR                   (13)
(其中,4≤s≤6,R为含1~3个碳原子的烷基)
环状HFC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3H,4H,4H-全氟环丁烷、4H,5H,5H-全氟环戊烷和5H,5H,6H-九氟环己烷。
链状HFC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1H,2H-全氟丁烷、1H,3H-全氟丁烷、1H,4H-全氟丁烷、2H,3H-全氟丁烷、4H,4H-全氟丁烷、1H,1H,3H-全氟丁烷、1H,1H,4H-全氟丁烷、1H,2H,3H-全氟丁烷、1H,1H,4H-全氟丁烷、1H,2H,3H,4H-全氟丁烷、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1H,2H-全氟戊烷、1H,4H-全氟戊烷、2H,3H-全氟戊烷、2H,4H-全氟戊烷、2H,5H-全氟戊烷、1H,2H,3H-全氟戊烷、1H,3H,5H-全氟戊烷、1H,5H,5H-全氟戊烷、2H,2H,4H-全氟戊烷、1H,2H,4H,5H-全氟戊烷、1H,4H,5H,5H,5H-全氟戊烷、1H,2H-全氟己烷、2H,3H-全氟己烷、2H,4H-全氟己烷、2H,5H-全氟己烷和3H,4H-全氟己烷等。
HFE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甲基全氟异丁基醚、甲基全氟丁基醚、甲基全氟戊基醚、甲基全氟环己基醚、乙基全氟戊基醚。
作为烃类可以列举戊烷、2,2-二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2-甲基戊烷、己烷、庚烷、异辛烷、2,2,3-三甲基戊烷、2,2,5-三甲基己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十三烷、十四烷、十五烷、孟烷、双环己烷、环十二烷和2,2,4,4,6,8,8-七甲基壬烷。
作为醇类可以列举甲醇、乙醇、2-丙醇、叔丁醇、1-丙醇、仲丁醇、异丁醇(20℃的蒸气压1.06×103Pa)、正丁醇、异戊醇、正庚醇、正辛醇、正壬醇、正癸醇、正十一醇、苄醇、糠醇、乙二醇和丙二醇。
作为酮类可以列举丙酮、甲乙酮、3-戊酮、2-戊酮、甲基异丁酮,2-己酮(20℃的蒸气压3.99×102Pa)、甲基正戊酮、二异丁酮、二丙酮醇、佛尔酮,异佛尔酮,环己酮和苯乙酮。
含醚键的有机化合物为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一个醚键(C-O-C)的化合物,含酯键的有机化合物为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一个酯键(-COO-)的化合物。
作为含醚键的化合物,可以列举如下述通式(14)所示的特定化合物。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161
(其中,R15和R16各为含有至少一个选自烷基、烯基、环烷基、乙酰基、羰基、羟基、酯键和醚键的脂肪族化合物残基、脂环化合物残基、芳香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R17至R20各自为氢或烷基)
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列举二醇醚类和二醇醚乙酸酯类。
作为二醇醚类,可以列举二醇单烷基醚类和二醇二烷基醚类。二醇单烷基醚类是在2个羟基与2个不同碳原子结合的脂肪族或脂环化合物中,所述2个羟基中的一个羟基的氢被烃残基或含醚键的烃残基取代的化合物。二醇二烷基醚类是在2个羟基与2个不同碳原子结合的脂肪族或脂环化合物中,所述2个羟基的每一个氢被烃残基或含醚键的烃残基取代的化合物。例如下述通式(15)所示的二醇单烷基醚类和下述通式(16)所示的二醇二烷基醚类。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162
(其中,R21为含1~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R22、R23和R24各自为氢或甲基,n为0~1的整数,m为1~4的整数)
(其中,R25为含1~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R26为含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烯基,R27、R28和R29各自为氢或甲基,n为0~1的整数,m为1~4的整数)
此外,二醇醚类分为亲水性二醇醚类和疏水性二醇醚类,作为用于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中的亲水性二醇单烷基醚类和亲水性二醇二烷基醚类是在30℃下二醇醚/水以60/40的质量比混合时,能够形成均匀单一的液相而不形成相分离的二醇醚类,疏水性二醇单烷基醚类和疏水性二醇二烷基醚类是在30℃下乙二醇醚/水以60/40的质量比混合时,形成相分离的化合物。
作为优选的亲水性二醇单烷基醚类和亲水性二醇二烷基醚类,是在30℃时能以任意比例溶于水中的二醇醚类,优选的疏水性二醇单烷基醚类和疏水性二醇二烷基醚类是在3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在60质量%以下的二醇醚类。
二醇单烷基醚类中,作为亲水性二醇单烷基醚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例如,丙二醇单甲基醚(20℃的蒸气压8.91×102Pa)、3-甲氧基丁醇、3-甲氧基-3-甲基丁醇、二甘醇单甲基醚、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二甘醇单乙基醚、二甘醇单异丙基醚、二甘醇单正丙基醚、三丙二醇单甲基醚、二甘醇单正丁基醚等,作为疏水性二醇单烷基醚的具体例子,是丙二醇单正丁基醚(20℃的蒸气压7.98×10Pa)、乙二醇单正己基醚、二丙二醇单正丁基醚和二丙二醇单正丙基醚等。
关于二醇二烷基醚类,作为亲水性二醇二烷基醚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二甘醇二甲基醚(20℃的蒸气压3.99×102Pa)和二甘醇二乙基醚等,作为疏水性二醇二烷基醚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二丙二醇二甲醚(20℃的蒸气压6.65×10Pa)和二甘醇二正丁基醚等。
作为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中所用的二醇醚类,从低毒性的角度出发,更优选在人体代谢系统中不产生烷氧基乙酸的3-甲氧基丁醇(20℃的蒸气压1.20×102Pa)、3-甲氧基-3-甲基丁醇、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丙二醇单正丁基醚、一缩二丙醇单正丙基醚等。
二醇醚乙酸酯类是通过乙酰化带有羟基的二醇醚类而得到的,优选由如下通式(17)所示的。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181
(其中,R30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R31、R32和R33各自为氢或甲基,n是0~1的整数,m是1~4的整数)
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以列举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3-甲氧基-3-甲基丁基乙酸酯、二丙二醇和三丙二醇等的单烷基醚的乙酸酯。
作为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中所用的二醇醚乙酸酯类,从低毒性角度出发,更优选在人体代谢系统中不产生烷氧基乙酸的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3-甲氧基-3-甲基丁基乙酸酯、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二丙二醇单正丙基醚乙酸酯,二丙二醇单正丁基醚乙酸酯。
作为含酯键的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下述通式(18)所示的的化合物。
(其中,R34和R35各为含有至少一个选自烷基、烯基、环烷基、乙酰基、羰基、羟基、酯键和醚键的脂肪族化合物残基、脂环化合物残基、芳香族化合物残基或杂环化合物残基。)
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以列举乙酸异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正丁酯(20℃的蒸气压1.33×103Pa)、乙酸异戊酯、乙酰乙酸甲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丙酯、乙酸环己酯、乙酰乙酸乙酯、乳酸丁酯、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丁二酸二甲酯、2-乙基己基乙酸酯、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γ-丁内酯、戊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二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酯和二甘醇单丁基醚乙酸酯。
此外,作为具有酯键的化合物的其它例子,可以列举羟基羧酸酯。羟基羧酸酯是含羟基的酯化合物,优选下述通式(19)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201
(其中,R36为碳原子数1~6个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
作为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二醇单酯、乳酸酯、苹果酸酯、酒石酸酯、柠檬酸酯、丙三醇单酯、丙三醇二酯、蓖麻酸酯和蓖麻油等。
通过在上述成分中,选择式(1)、式(2)所定义的标准蒸气压P0为基准的非挥发成分(B)、挥发成分(A),然后将其以特定的比例混合以满足式(3)、式(4)的关系,可以得到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
一般来说,可以将物质内分子间氢键强度互相之间接近的多种挥发成分(A),和与之相比物质内分子间氢键强度具有明显差异的非挥发成分(B)组合起来。这里所谓的氢键强度与各化合物中电负性较高的原子(氧、氮、氟)和活性氢原子(与氧、氮等结合的氢原子)的有无及其数目有关。
可以列举例如,选择含有电负性较高的原子和活性氢原子的醇等作为挥发成分(A),选择不含物质内分子间氢键的烃作为非挥发成分(B)的组合,或者,选择含氟原子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作为挥发成分(A),选择不含氟原子的化合物作为非挥发成分(B)的组合。
在上述组合中,例如多种挥发成分(A)其自身形成共沸组合物,且该组合物的共沸性即使在非挥发成分(B)的存在下也几乎不受其影响,结果即实现了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
更具体地,可以将20℃下的蒸气压互相接近、构成共沸组合物的2种以上化合物作为挥发成分(A),将20℃下的蒸气压充分低于这些挥发成分(A)的1种以上化合物作为非挥发成分(B)。
这时所选择的各种挥发成分(Ai)优选的成分组成的确定,举例来说,可以以各自的必要量,如等量地仅使用挥发成分(A),测定进行精馏试验得到的冷凝液组成的方法。在该精馏试验中,将组成比例已知的挥发成分(A)组成的组合物投入装有精馏塔的规定容器中,加热使其成为蒸气,将其冷凝形成液体,再次使其回到之前的组合物,连续进行如上的操作,直至气相的组成达到恒定。这时,通过测定所产生的蒸气的冷凝液体的组成,可以确定各挥发成分(A)的重量比例。
当在如此得到的仅由挥发成分(A)组成的组合物中,加入非挥发成分(B)配制新组合物时,在各非挥发成分(Bj)相对于组合物整体的重量比例(Boj)对挥发成分(A)所具有的共沸性不产生影响的范围内,新组合物中的所有成分能够满足式(3)、式(4)。Boj的适当范围可以通过对Boj不同的几种新组合物进行回流试验所得到的冷凝液的组成进行测定而确认、决定。
在该回流试验中,将组成比例已知的由挥发成分(A)和非挥发成分(B)组成的组合物投入规定的容器中,加热使其成为蒸气,将其冷凝形成液体,再次使其回到之前的组合物,连续进行如上的操作,直至气相和液相的组成达到恒定。这时,通过测定所产生的蒸气的冷凝液体的组成,可以确定其冷凝液中的非挥发成分(B)的含量在一定值以下。
此外,也可以不进行上述预先的回流试验,调整各挥发成分、各不挥发成分的组成,以配制满足所需的干燥性、不燃性、清洗性的组合物,再通过回流试验确认得到的组合物的部分共沸性。
下面对特别适合用作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的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的挥发成分(A)和非挥发成分(B)进行说明。
在作为清洗剂组合物成分的本发明的挥发成分(A)中,优选至少1种为不燃性挥发成分。通过使用不燃性挥发成分,可以得到本发明的无着火点的部分共沸组合物。这里所谓的“不燃性”和“无着火点”是指,通过JISK2265所记载的着火点评价试验,清洗剂被评定为无着火点的意思。当这种部分共沸组合物特别是用作清洗剂时,由不燃性挥发成分形成的蒸气相覆盖液相表面,由此可以保证操作安全性。作为优选的不燃性挥发成分,可以列举卤化烃。更优选的,可以列举不具有臭氧层破坏系数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不含氯的溴化合物等。进一步优选的,可以列举在不燃性的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的比例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
作为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如下述通式(20)所示的环状HFC、(21)所示的链状HFC、或(22)所示的HFE中,不含氯原子的,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氟原子所形成的化合物,以及选自其中2种以上化合物的组合等。
CnH2n-mFm                 (20)
(其中,n和m各自为分别满足4≤n≤6和(4/3)n≤m≤2n-1的整数)
CnH2x+2-yFy               (21)
(其中,x和y各自为分别满足4≤x≤6和4(x+1)/3≤y≤2x+1的整数)
CsF2s+1OCtH2t+1          (22)
(其中,s和t各自为分别满足4(t+1)/2≤s≤7,1≤t≤3的整数)
更具体的,例如在前述列举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中,可以列举满足式(20)~(22)的化合物。其中,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的比例在3以上的链状HFC或HFE是更为优选的成分,使用其可以得到本发明的自身灭火性优良的部分共沸组合物。这里所谓的自身灭火性是指,物质的一种阻燃性,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即使着火时,在一定时间后,火焰会自发地消灭。进而,“优良的自身灭火性”是指,在后述的自身灭火性试验中,在着火后的10秒内自发的熄灭。
作为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的自身灭火性的提升效果优良的挥发成分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不具有最小点火能、具有优良的不燃性的2H,3H-全氟戊烷(HFC43-10mee)、甲基全氟丁基醚、甲基全氟异丁基醚和甲基全氟丁基醚与甲基全氟异丁基醚的化合物的混合物(HFE7100)。
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中,可以使用选自作为不燃性挥发成分的这些在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中的1种,或组合2种以上的化合物。
此外,优选将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中的1种与选自醇类、烃类、酯类、酮类中的1种以上组合,作为挥发成分(A),这样可以同时获得不燃性、优良的自身灭火性和对低粘度加工油等轻度污迹的优良的溶解性。
进而,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挥发成分(A),可以列举作为不含氯的氟化合物的、相对于分子内所有烷基其中不含氟原子的烷基占一半以上的化合物。其对加工油等的溶解性比其它不含氯的氟化合物更高,因而具有优良漂洗性和蒸气清洗性。例如可以列举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A1)。
此外,作为其它优选的挥发成分(A),可以列举常压下沸点35℃以上低于50℃的化合物。由于其沸点较低,清洗剂的蒸气中的非挥发成分(B)量被抑制在一定量以下,因而适合于蒸气清洗中特别重视干燥性的情况。例如可以列举沸点为40℃的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A1)。
作为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作为特别优选的挥发成分(A1),例如将上述干燥性优良的HFC365mfc(A1)和不燃性的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A2)并用的物质,当成分(A1)的自身灭火性的提高、且非挥发成分(B)为可燃性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点火危险性,因而优选。这时,作为成分(A2),更优选将2H,3H-全氟戊烷(HFC43-10mee)与选自甲基全氟丁基醚、甲基全氟异丁基醚或其混合物(HFE7100)中的任一种组合使用,可以减少清洗剂组合物中成分(A2)的加入量,则清洗剂组合物的沸点降低,其蒸气层中的成分(B)浓度减少,从而蒸气清洗后被洗物的干燥性提高,同时还可以抑制使用中的清洗剂组合物的组成变化。
作为挥发成分(A),在使用不含氯的氟化合物时,作为非挥发成分(B),为了提高对如加工油、油脂、蜡和焊剂等各种污垢的清洗能力和漂洗性能,优选使用选自在20℃时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当成分(B)的蒸气压在该范围内时,可以容易地得到干燥性、清洗性和不燃性优良、且组成变化小的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更优选20℃的蒸气压在6.66×102Pa以下,从蒸气清洗性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选在0.13Pa以上1.33×102Pa以下。
作为这种非挥发成分(B)的例子,可以列举对各种污垢具有良好的清洗性的、各种烃类、醇类、酮类和含有醚键和/或酯键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列举在前述列举的烃类、醇类、酮类等中,具有上述蒸气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烃类优选用于清洗加工油、油脂、蜡和液晶,二醇醚类、酯类和酮类,特别是二醇醚类优选用于清洗如焊剂等的树脂类。
上述非挥发成分(B)中,优选含有醚键和/或酯键的化合物,特别是当二醇醚类、二醇醚乙酸酯类和羟基羧酸酯类作为其它成分与可燃性醇类并用时,其可燃性的抑制效果特别高,因而优选。
这些化合物中,作为非挥发成分(B),当使用二醇醚类时,由于二醇单烷基醚类(B1)和二醇二烷基醚类(B2)具有优良的污垢溶解性,因而更优选使用。
作为成分(B1),下述通式(6)所示的化合物特别对各种污垢具有优良的清洗性能,例如可以列举3-甲氧基丁醇,3-甲氧基-3-甲基丁醇。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251
(其中,R1为含1~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R2、R3和R4各自为氢或甲基,n为0或1的整数。)
进而,作为成分(B1),二丙二醇单正丙基醚和二丙二醇单正丁基醚对于在焊剂清洗中形成离子性残渣的氯化胺和有机酸类污垢、以及在焊接步骤中产生的并且会形成白色残渣的聚合松香和松香金属盐污垢具有优良的清洗能力。
作为成分(B2),如下述通式(7)所示的化合物对各种污垢具有特别优良的清洗性能,可以列举例如一缩二乙二醇二正丁基醚。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261
(其中,R5为含4~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R7、R8和R9各自为氢或甲基,R6为含3~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环烷基,n为0或1的整数。)
进而,作为成分(B2),特别是二甘醇二乙基醚和二丙二醇二甲醚对于焊剂成分中包含的松香具有优良的清洗性能。
对于使用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的清洗剂组合物,在本发明中,根据清洗目的,优选更适合于各种污垢的二醇单烷基醚类(B1)和二醇二烷基醚类(B2)的组合。
例如,成分(B1)和(B2)中的任何一种是亲水性的而另一种是疏水性的组合,特别适合于清洗各种焊剂、各种涂敷在基板表面上的各种阻焊油墨等热固性油墨或紫外线固化性油墨和液晶,而其中两种组分均为亲水性的组合则特别适合于各种焊剂的清洗,以及用于连接或密封各种电子或电学部件的环氧型或聚氨酯型双组分树脂的混合挤压机(dispenser)混合器部分和喷嘴部分的清洗。另外,两种组分均为疏水性的组合物则特别适合于清洗用于精密机械部件和光学机械部件加工中的各种低极性加工油,例如切割油、压型油、拉伸油、热处理油、防锈油和润滑油等,以及油脂、蜡和液晶等的清洗。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为了提高加工油的清洗性,可以组合二醇单烷基醚类(B1)和二醇醚乙酸酯类(B3)使用。通过成分(B1)和(B3)的并用,可以得到适合于清洗用于精密机械部件和光学机械部件加工中的各种低极性加工油,例如切割油、压型油、拉伸油、热处理油、防锈油和润滑油等,以及适合清洗油脂、蜡和液晶等的清洗剂组合物。例如,以3-甲氧基-3甲基丁醇作为成分(B1)、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作为成分(B3)并用的组合物在沸腾清洗时显示高加工油清洗性,而且在室温下的加工油分离性优良,因而可以容易地分离清洗剂中夹带的加工油,不仅延长了清洗剂的寿命,而且还可以抑制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的酯臭。
用作非挥发成分(B)的羟基羧酸酯,可以列举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丙酯、乳酸丁酯和乳酸戊酯等。其中,作为特别优选的例子,可以列举含有至少一个丁基或异丁基作为其分子结构的一部分的化合物,以及在分子中包含有碳原子数4~6的链烃结构和氧原子的化合物。例如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乳酸丁酯、二甘醇单丁基醚,二甘醇单异丁基醚,二丙二醇单正丁基醚,二丙二醇单异丁基醚,3-甲氧基丁醇,3-甲氧基-3-甲基丁醇和二甘醇二正丁基醚。这些化合物在焊剂的清洗中,不但对松香的溶解性优良,而且对离子性物质和引起白色残渣物质的清洗性能也优良。
由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形成的清洗剂组合物对各种污垢均具有优良清洗性能。
另外,作为非挥发成分(B),特别是当需要漂洗性能的情况下,优选清洗剂组合物为低粘度成分,更优选20℃下的粘度在100cp以下,进一步优选50cp以下。
进而,本发明中,非挥发成分(B)优选不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由于一般具有发泡性,使包含该表面活性剂的清洗剂沸腾清洗时,清洗剂飞沫混入加入了漂洗剂等其它液体的罐中,结果有时会引起漂洗剂性能变差。进而,当必须进行蒸气清洗时,有时蒸气相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清洗性能,这时,在不损害蒸气相的干燥性的范围内,必须在蒸气相中存在高溶解性的非挥发成分(B)。但是表面活性剂一般蒸气压较低,这种物质难以被包含在清洗剂的蒸气相中。进而对于其净化机理为通过乳化分散液体中的污垢而将其除去的表面活性剂来说,在蒸气清洗中被洗物周围冷凝的液量不能得到充分的效果,不但干燥性降低,而且特别不适合用作具有蒸气清洗性的清洗剂组合物的非挥发成分(B)。
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可以通过一般方法,将各挥发性成分(Ai)、各非挥发性成分(Bj)均匀混合而得到。各成分的重量比只要满足式(3)、式(4),在满足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所要求的性能的范围内,则没有特别的限制,挥发成分量与非挥发成分量之比(∑aoi)/(∑boj)优选为95/5~10/90。当两者的量之比在该范围内时,得到的清洗剂组合物可以兼顾清洗性和干燥性。更优选20/80~80/20,进一步优选30/70~70/30,更进一步优选40/60~60/40。
特别是当使用成分(A1)为HFC365mfc、成分(A2)为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化合物时,在不损害作为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的特征的高清洗性、低毒性、低可燃性、高自身灭火性的范围内,各成分的重量比例没有特别的比例,挥发成分量与非挥发成分量之比(Ao1+Ao2)/(∑boj)优选为95/5~30/70。当成分(B)的重量比例大于5时,可以事先对各种污垢具有更好溶解性的改良效果,当小于70时,可以实现低可燃性、高自身灭火性。从清洗剂的清洗性与低可燃性、高自身灭火性之间的平衡的角度出发,更优选的范围是90/10~40/60。
此外,这时成分(A1)和成分(A2)的组成比例优选Ao1/Ao2为97/3~60/40。当成分(A2)的重量比例大于3时,可以得到更好的自身灭火性的提升效果,当小于40时,在蒸气清洗时可以得到更好的干燥性。从清洗剂的自身灭火性和蒸气清洗时的干燥性之间的平衡的角度出发,更优选的范围是97/3~85/15,进一步优选的范围时95/5~88/12。
进而,这时可以用具有与在使用上述清洗剂的回流试验中得到的蒸气相组成相同组成的组合物,用作与该清洗剂同时用于清洗工序的漂洗剂和补充液。在不损害作为漂洗剂特征的高干燥性、低毒性、低可燃性、高自身灭火性以及并用的清洗剂的组成变化抑制效果的范围内,该漂洗剂和补充液中的(Ao1+Ao2)/(∑boj)的范围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98/2~99.9/0.1。当成分(B)的重量比例小于2时,可以实现高干燥性、低可燃性和高自身灭火性,当大于0.1时,可以得到更好的抑制并用的清洗剂组成变化的效果。从漂洗剂的高干燥性和组成变化抑制效果之间的平衡出发,更优选的范围是99/1~99.8/0.2。
漂洗剂和补充液中的成分(A1)和成分(A2)的优选组成比例与前述清洗剂中所述的比例相同。
特别是与由其它不含氯的氟化合物形成的漂洗剂相比,含有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作为成分(A1)的漂洗剂对加工油的溶解性更高。因此,即使附着了含有大量经过长期使用而积累的污垢的清洗剂的被洗物被送入漂洗工序中时,也可以抑制被洗物上污垢的再次附着,发挥充分的漂洗功能。因而,可以减低以漂洗功能的下降为基准的清洗剂的交换频率,其结果是可以延长清洗剂的寿命。进而,通过并用成分(B),与仅含有挥发成分(A)的情况相比,可以对应更广泛种类的污垢。
此外,与上述漂洗剂和补充液具有同样组成的组合物还可以用作上光清洗剂。特别是当清洗方法中给予振动、超声波、喷淋或擦拭等物理力的情况下,或者当清洗对象的污垢为异物或加工油等比较轻微的情况下,这种清洗剂可以兼顾上光清洗性和干燥性,因而更适合使用。
例如用本申请记载的清洗剂清洗带焊料的印刷基板后,用棉棒等简单地擦拭装配部件上局部残留的焊剂和白色残渣进行部分修整时,这时必须用单组分液体完成清洗。若是含有大量非挥发成分的清洗剂,则非挥发成分扩散到装配部件之间,之后难以用漂洗剂擦拭,引起干燥不良。另一方面,若仅使用溶解性差的挥发成分,则清洗性不充分。
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中,当二醇单烷基醚类(B1)和二醇二烷基醚类(B2)并用作为非挥发成分(B)时,成分(B1)与成分(B2)的质量比的范围优选90/10~10/90。当成分(B1)的质量比大于10时,可以实现更好的松香溶解性,当小于90时,可以实现对聚合松香和松香的金属盐更好的溶解性。从清洗剂的对松香的溶解性和对引起聚合松香等白色残渣的污垢的清洗性之间的平衡出发,成分(B1)与成分(B2)更优选的质量比范围是80/20~20/80,进一步优选70/30~30/70。
此外,本发明的部分共沸组合物中,当二醇单烷基醚类(B1)和二醇醚乙酸酯类(B3)并用作为非挥发成分(B)时,成分(B1)与成分(B3)的质量比的范围优选90/10~10/90。当成分(B1)的质量比大于10时,可以实现更好的金属稳定性和低气味性,当小于90时,可以实现对各种加工油更好的清洗性。从清洗剂的对加工油的溶解性与优良的金属稳定性和低臭性之间的平衡出发,成分(B1)与成分(B3)更优选的质量比范围是80/20~20/80,进一步优选70/30~30/70。
本发明的清洗方法中,构成漂洗剂和补充液的成分(B1)相对于成分(B3)的质量比的范围,以及成分(B1)相对于成分(B3)的质量比的范围与所并用的清洗剂在回流试验中得到的液相组成相同。通过具有相同组成,当与清洗剂并用时,可以抑制清洗剂组成的变化,并维持清洗剂优良的清洗性和自身灭火性。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各种助剂,例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消泡剂等。下面对可以在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中添加的添加剂的具体例子进行列举。
作为抗氧化剂,其种类如下所示。
作为酚系抗氧化剂,可以列举1-氧代-3-甲基-4-异丙基苯、2,4-二甲基-6-叔丁基酚、2,6-二叔丁基酚、丁基羟基苯甲醚、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4-乙基酚、2,6-二叔丁基-4-羟基甲酚、三甘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和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等化合物。
作为胺类抗氧化剂,可以列举二苯基对苯二胺、4-氨基对二苯胺和p,p’-二辛基二苯胺。
作为磷系抗氧化剂,可以列举苯基异癸基亚磷酸盐、二苯基二异辛基亚磷酸盐、二苯基二异癸基亚磷酸盐、三苯基亚磷酸盐、三壬基苯基亚磷酸盐和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盐等化合物。
作为硫抗氧化剂,可以列举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双十三烷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二硬脂基-3,3’-硫代二丙酸酯等化合物。
在列举的化合物当中,酚抗氧化剂的添加效果较高,特别优选2,6-二叔丁基对甲酚。在进行连续加热使用清洗剂的蒸气清洗情况下,通过将至少一种选自酚系抗氧化剂和胺系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剂与至少一种选自磷系抗氧化剂和磷系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剂合并使用,可以长期抑制清洗剂的氧化分解。
作为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中使用的紫外吸收剂,可以列举如4-羟基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4’-氯代苯甲酮、2,2’-羟基-4-正辛氧基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苯甲酮、2,4-二羟基苯甲酮、5-氯-2-羟基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苯甲酮和4-十二烷基-2-羟基苯甲酮等的苯甲酮类;如水杨酸苯酯、4-叔丁基苯基水杨酸酯、4-辛基苯基水杨酸酯和双酚A二水杨酸酯等的水杨酸苯酯类;以及如2-(5-甲基-2-羟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5-甲基-2-羟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戊基-2-羟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和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等苯并三唑类。
当清洗剂中添加抗氧化剂或紫外线添加剂时,其相对于各挥发成分(Ai)和非挥发成分(Bj)的总质量优选为1~1000ppm,更优选10~1000ppm。
本发明的清洗剂的熔点优选在15℃以下,若从在冬季使用的角度出发,更优选10℃以下,进一步优选5℃以下。
当本发明的漂洗剂中添加抗氧化剂或紫外线添加剂时,其相对于构成漂洗剂的各挥发成分(Ai)和非挥发成分(Bj)的总质量优选为1~1000ppm,更优选10~1000ppm。
作为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加入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作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含有6~20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或十二烷基苯磺酸等的碱金属、烷醇胺或胺盐。作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季铵盐。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烷基酚、含有8-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脂肪族醇的环氧乙烷加合物、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嵌段聚合物等。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甜菜碱型或氨基酸型等。
作为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中使用的稳定剂,可以列举如硝基甲烷和硝基乙烷的硝基烷烃类,如环氧丁烷等的环氧化物类,如1,4-二氧杂环己烷等的醚类,如三乙醇胺等的胺类和苯并三唑类等。
作为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中使用的消泡剂,可以列举自乳化硅氧烷、硅氧烷、脂肪酸、高级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和氟系表面活性剂。
当在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中添加这些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消泡剂时,从漂洗性的角度出发,其相对于各挥发成分(Ai)和非挥发成分(Bj)的总质量优选为1~1000ppm,更优选10~1000ppm。
使用本发明的清洗剂组合物,通过如下所示的清洗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清洗。
本发明清洗方法中,使用与由清洗剂产生的蒸气的冷凝液组成具有相同组成的漂洗剂,所述清洗剂由包含本申请发明的挥发成分(A)、非挥发成分(B)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制成。通过本发明的清洗方法,可以实现兼顾优良的清洗性、被洗物的快干性、与清洗剂组合物蒸气的自身灭火性有关的作业安全性的清洗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清洗方法中,通过使用与上述漂洗剂具有相同组成的组合物作为补充液,则在清洗中,根据从清洗装置体系内散逸的清洗剂组合物的量进行补充,同时抑制清洗剂的组成变化,可以长期维持其规定的清洗性能。由此,作为清洗剂组合物整体而言,即使不形成共沸组合物时,也可以实现高作业稳定性的清洗方法。
上述漂洗剂和补充液的组成可以根据前述用作清洗剂的部分共沸性清洗剂组合物的前述回流试验而预先进行确定。此外,也可以在回流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蒸馏试验确定补充液的组成。由于在蒸馏试验中,通过清洗剂组合物的加热产生的蒸气的冷凝液不回到组合物中,而是直接以馏去液的形式回收,因而通过测定以规定的馏出率回收的馏出液的组成,可以了解必要的补充液的组成。为了抑制清洗剂的组成变化,适合的补充液组成为,以优选20体积%以下,更优选10体积%以下的馏出率回收的馏出液的组成。虽然回流试验对于组合物的种类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而蒸馏试验比较一般,但是当试验的多成分类组合物中的成分(B)的组成比较高时,通过蒸馏试验可以更简便地实现目的。
进而,当在本发明的清洗方法中使用的部分共沸组合物中,使用HFC365mfc作为挥发成分(A1),使用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作为挥发成分(A2),以及使用20℃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作为非挥发成分(B)时,作为产生具有自身灭火性的蒸气的清洗剂组合物,若成分(A2)分子内的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则包含通过加热该部分共沸组合物所产生的成分(A2)的挥发成分为主要成分的蒸气覆盖住清洗剂的液面,因而具有优良的自身灭火性,由此可以实现高安全性的清洗方法。这种部分共沸组合物通过具有由加热产生的特性(例如优良的自身灭火性)的挥发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蒸气组分覆盖液面上方,可以使整个体系都具备该优良的特征。作为这时使用的清洗装置,只要能够实现上述的蒸气覆盖,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列举例如1缸以上的清洗罐,或者包含1缸以上的清洗罐和1缸以上的漂洗罐的清洗机。
另外,在本发明的清洗方法中,为了提高清洗工序和漂洗工序的清洗性、漂洗性,还可以组合浸渍、喷雾、喷淋等其它清洗方法。
实施例
下面基于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5,比较例1~4>
(1)回流试验
为了证实下述清洗剂为部分共沸组合物,以及确定补充液和漂洗剂的组成,根据下面的要点进行回流试验。
作为满足式(1)和式(2)的挥发成分(A)和非挥发成分(B),将表1、表2的各成分以各表中记载的组成混合,配制清洗剂。将300ml得到的清洗剂投入装有回流装置的500m1茄型烧瓶中,回流2小时后,对顶端馏出的冷凝液进行取样,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其组成。将得到的分析值作为补充液和漂洗液的组成。这时的组成分析值示于表1、表2中。
如表1所示,实施例1~5的任一个组合物均满足式(3)和式(4),由此可以证实这些组合物为部分共沸组合物。另一方面,表2所示的比较例1~4的组合物不满组式(4),证实其不是部分共沸组合物。比较例1~4的组合物在其沸点下气相中的挥发成分(A)的组成比与常温下的组合物中挥发成分(A)的组成比有很大不同。因而,比较例1~4的结果显示,当对在作为挥发成分(A)的烃和醇中显示良好溶解性的加工油和焊剂等的污垢进行清洗时,沸腾中的清洗剂表现出的清洗性与其蒸气相表现出的蒸气清洗性不同,因而不能实现配方设计时的稳定的清洗效果。此外由于配方设计时的着火危险性不同,有时着火危险性较高。
然后,使用实施例1、2的清洗剂、漂洗剂和补充液,进行实际设备运转试验,确认这些清洗剂的长期组分稳定性。
(2)实际设备运转试验1(组成变化性1)
根据以下记载的方法,进行7天的实际设备运转试验。
在图1所示的清洗装置的清洗罐1内,投入实施例1的部分共沸组合物作为清洗剂,在漂洗罐2、水分离器4内,放入通过回流试验预先确定其组分的漂洗剂。用加热器6加热清洗罐1的清洗剂,所产生的蒸气充满蒸气区3。充满蒸气区3的蒸气通过冷却管7冷凝液化,一部分冷凝液与附着在冷却管7上的水在由冷却管12冷却的同时,由水分离器4静置分离,除去水分的冷凝液进入漂洗管2,最后作为溢液流11回到清洗罐1。
试验开始后,蒸气通过清洗机开口部13散逸,在如下所示的运转条件下,向体系内供应作为补充液的漂洗剂,以补充体系内的清洗剂组合物的减少,液体补充每2小时进行1次。为了研究试验期间的清洗剂的组成变化,液体补充后立即对清洗罐1内的清洗剂进行取样,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组成分析。此外,当试验机停止后再次运转时,再次运转之前进行液体补充后,进行取样,同样地进行组成分析。根据所得的分析值,通过以下的算式计算出清洗剂组成变化率。
清洗剂组成变化率(%)
={(取样液组成-试验开始前的组成)/试验开始后的组成}×100
·运转条件
运转时间:168小时(运转与停止交互进行)
运转循环
运转时间:8小时×5次(将加热器6运行的时间带当作运转时间)
停止时间:16小时×4次、64小时×1次(将加热器6停止的时间带当作停止状态)
液体补充
运转时:每2小时测定清洗液和漂洗液的减少量,向清洗罐1中补充对应减少量的补充液。
停止时:测定运转开始前的清洗液和漂洗液的减少量,向清洗罐1中补充对应减少量的补充液。
清洗机开口部
运转时:不加盖
停止时:加盖
冷冻机
运转时:运行
停止时:停止
冷却管温度:10℃
加热器容量:370w
干舷比:0.92
在运转时间带中,成分组成以及上述组成变化率随时间的变化示于表3中,成分组成的随时间的变化示于图2中。在1周的连续运转中,证实了清洗罐内的清洗剂组成变化率可以稳定地控制在20%以内。
(3)实际设备运转试验2(组成变化性2)
变更实施例2的清洗剂组合物,每天变更液体补充和取样的频率,停止试验机后,在再次运转之前进行液体补充,之后立即进行取样。其它方法和操作与试验(2)同样地,进行7天的实际设备运转试验。
用实施例2的组成的清洗剂、漂洗剂和补充液进行的试验(3)的结果示于表4中。在1周的连续运转中,证实了清洗罐内的清洗剂组成变化率可以稳定地控制在20%以内。
(4)清洗性试验
用以下金属加工油浸渍30目的不锈钢丝网(0.01×0.02m),并在100℃下加热30分钟制成试验片,使用图1所示的装置,用样品清洗剂组合物在下述条件下清洗,然后漂洗,之后用样品清洗剂组合物产生的蒸气进行蒸气清洗,干燥。目测评价干燥后的不锈钢丝网的状态,判定样品清洗剂的清洗性。
基于如下标准进行评价。
◎:没有残留加工油
○:部分残留加工油
×:残留有加工油
(5)焊剂清洗性试验
将玻璃环氧树脂制造的印刷基板(35mm×48mm)的一侧表面浸渍于市售的焊剂中,空气干燥后在250℃下进行焊接,从而得到试验片。对于该试验片,用样品清洗剂组合物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清洗,然后漂洗,之后用样品清洗剂组合物产生的蒸气进行蒸气清洗,干燥。用离子污染检测仪(omega meter)(600R-SC,ALPHA METALS公司制造)测定干燥后的印刷基板的离子性残渣α(单位:μgNaCl/sqin),基于如下标准评价得到的测定值,判定样品清洗剂的焊剂清洗性。
◎:α≤7
○:7<α≤14
×:α>14
·试验(4)中使用的金属加工油:制备在全氯乙烯中含有0.1重量%染料(苏丹)和25重量%UNICUT GH35(商品名,由日本石油(株)制造)的液体,作为试验用金属加工油。
·试验(5)中使用的焊剂商品名:JS-64ND(由(株)弘辉制造)
·清洗条件
清洗罐:沸腾清洗2分钟
漂洗罐:浸渍振荡2分钟(20次/分钟,将加热清洗剂得到的蒸气的冷凝液作为漂洗液)
蒸气区:在加热清洗剂而得到的蒸气内静置1分钟。
<实施例6~24>
以表5中记载的组成混合各成分,得到所要的具有部分共沸组合物的清洗剂。对各清洗剂进行上述(4)清洗试验、(5)焊剂清洗试验,结果示于表5中。通过并用作为成分(A1)的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作为成分(A2)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的化合物,以及作为成分(B)的20℃下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得到加工油溶解性、焊剂溶解性优良的清洗剂。
<比较例5~7>
对表5记载的化合物进行与实施例6~24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5中。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2H,3H-全氟戊烷(HFC43-10mee)、甲基全氟丁基醚和甲基全氟异丁基醚的混合物(HFE7100)的加工油溶解性、焊剂溶解性不够。
(6)着火点测定
根据JIS K 2265,测定温度在80℃以下(含80℃)时使用塔格闭式着火点测定器,测定温度在81℃以上时使用克利夫兰开放式着火点测定器进行着火点的测定。根据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无着火点
×:有着火点
<实施例25~37>
以表6中记载的组成混合各成分,得到所要的具有部分共沸组合物的清洗剂。对各清洗剂进行上述(6)着火点测定,结果示于表6中。通过并用成分(A1)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成分(A2)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的化合物,以及成分(B)20℃下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证实其着火点消失。
<比较例8~12>
对表6记载的化合物进行与实施例25~37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5中。测定的所有化合物均证实具有着火点。
(7)自身灭火性试验
将500ml样品清洗剂放入玻璃制简易型蒸气清洗机(圆筒型)中,在加热板上加热,用冷却管冷凝蒸气的同时回流。回流30分钟后将点火器的火靠近开口部点火,对于直至火焰自然熄灭的时间(自身消火时间),在相同条件下测定20次,通过20次的平均值评价自身灭火性。
根据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点火后10秒内消火
×:点火后燃烧10秒以上
·试验条件
测定场所:气流中(无风状态)
开口面积:150cm2(直径:138mm)
冷却水温度:5℃
干舷比:0.3
湿度:80%
<实施例38~47>
以表7中记载的组成混合各成分,得到所要的具有部分共沸组合物的清洗剂。对各清洗剂进行上述(7)自身灭火性试验,结果示于表7中。通过并用成分(A1)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成分(A2)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的化合物,以及成分(B)20℃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其在点火后10秒内火焰自然熄灭。
<比较例13>
对表7记载的化合物进行与实施例38~47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7中。测定的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点火后,燃烧持续10秒以上。
(8)干燥性试验
将20根玻璃纤维(直径:0.17mm,长度:100mm)扎起来,用样品清洗剂在图1的装置中清洗。然后用下述漂洗剂漂洗后,蒸气清洗,干燥。干燥性的评价如下进行:蒸气清洗后拉起在室温下放置30秒后,目视评价20根玻璃纤维的状态,以此评价样品清洗剂的干燥性。
根据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20根玻璃纤维散开
×:20根玻璃纤维成为块状而没有散开
·试验条件
漂洗剂:加热清洗剂得到的蒸气的冷凝液
清洗罐:沸腾清洗2分钟
漂洗罐:浸渍振荡2分钟(20次/分钟)
蒸气区:在加热清洗剂而得到的蒸气内静置1分钟。
<实施例48~55>
以表8中记载的组成混合各成分,得到所要的具有部分共沸组合物的清洗剂。对各清洗剂进行上述(8)干燥性试验,结果示于表8中。通过并用成分(A1)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成分(A2)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的化合物,以及成分(B)20℃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清洗后20根玻璃纤维容易地散开,证实具有优良的干燥性。
<比较例14~17>
对由表8记载的成分组成的非部分共沸性组合物进行与实施例48~55同样的自身灭火性试验。结果示于表8中。当并用成分(A2)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的沸点55℃的HFC或沸点61℃的HFE,以及成分(B)20℃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时,20根玻璃纤维成为块状而没有散开,证实其干燥性较差。
(9)漂洗性试验
用金属加工油(商品名ユニカツトテラミAM30,新日本石油(株)制造)浸渍30目的不锈钢丝网(0.01×0.02m),并在100℃下加热30分钟制成试验片。在装有冷却管的玻璃制蒸气清洗机中投入混有15%上述加工油的下述清洗剂组合物,在加热板上加热,将之前的试验片浸渍在混入加工油的清洗剂组合物中,进行沸腾清洗。然后使用各样品漂洗剂在室温下漂洗试验片后干燥。使用含油量测定装置(OIL-20,セントラル科学(株)制造)测定干燥后的试验片上残存的加工油量,根据以下的基准评价得到的测定值,由此判定漂洗性。
清洗剂组成:
<1>HFC365mfc
<2>HFE7100
<3>3-甲氧基-3-甲基丁醇
<4>3-甲氧基-3-甲基丁基乙酸酯
组成
<1>/<2>/<3>/<4>
=45.0/5.0/20.0/30.0质量%
根据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残存加工油量5μg/cm2以下
×:残存加工油量超过5μg/cm2
<实施例56~57>
以表9中记载的组成混合各成分,得到所要的漂洗剂。对各漂洗剂进行上述(9)漂洗性试验,结果示于表9中。通过在作为成分(A1)的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和作为成分(A2)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的化合物中,少量并用作为成分(B)的20℃下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得到了漂洗性优良的漂洗剂。
<比较例18~20>
对表9记载的溶剂进行与实施例56、57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9中。在2H,3H-全氟戊烷、甲基全氟丁基醚和甲基全氟异丁基醚的混合物(HFE7100)、2H,3H-全氟戊烷中少量并用其20℃下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漂洗性能不够。
(10)上光清洗性试验
用万能笔在试验片(SUS304,2×13×80mm)上涂敷并放置30分钟后,用浸渍了样品上光清洗剂的棉棒擦拭清洗10次后,在室温下放置3分钟。目视评价放置后的试验片的状态,评价样品上光清洗剂的上光清洗性、干燥性。
根据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上光清洗性
○:擦拭的地方基本没有墨迹残留
×:擦拭的地方有明显的墨迹残留
干燥性
○:试验片上没有液体残留
×:试验片上有液体残留
<实施例58~61>
以表10中记载的组成混合各成分,得到所要的上光清洗剂。对各清洗剂进行上述(10)上光清洗性试验,结果示于表10中。通过在作为成分(A1)的2H,2H,4H,4H,4H-全氟丁烷(HFC365mfc)和作为成分(A2)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的化合物中,并用若干量的作为成分(B)的20℃下的蒸气压低于1.33×103Pa的化合物,得到了上光清洗性、干燥性优良的清洗剂。
<比较例21~22>
对表10记载的溶剂进行与实施例58~61同样的试验。结果示于表10中。2H,3H-全氟戊烷(HFC43-10mee)、甲基全氟丁基醚和甲基全氟异丁基醚的混合物(HFE7100)的上光清洗性不够。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461
[表3]
使用实施例1的组合物
[表4]
使用实施例2的组合物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481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501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511
[表9]
Figure G2004800287932D00521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适合用于清洗剂、漂洗剂的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清洗剂和漂洗剂的清洗方法,用于清洗加工精密机械部件、光学机械部件等使用的加工油、油脂、蜡,焊接电学和电子部件时使用的焊剂,附着在制作基板时所使用的滤网上的油墨和糊剂,以及附着在树脂挤出装置混合部上的树脂。

Claims (7)

1.一种部分共沸组合物,由至少2种挥发成分(A)和至少1种非挥发成分(B)组成,
其中所述挥发成分(A)由2H,2H,4H,4H,4H-全氟丁烷(A1)和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A2)所组成;所述非挥发成分(B)包含一种以上选自二醇单烷基醚类的化合物(B1)和一种以上选自二醇醚乙酸酯类的化合物(B3);化合物(A1)、(A2)和(B)的重量比((A1)+(A2))/(B)=95/5至30/70,化合物(A1)和(A2)的重量比(A1)/(A2)=97/3至60/40,化合物(B1)和(B3)的重量比(B1)/(B3)=10/90至90/1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中,化合物(A2)由选自甲基全氟丁基醚、甲基全氟异丁基醚、及甲基全氟丁基醚与甲基全氟异丁基醚的混合物的一种以上化合物组成。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不具有着火点。
4.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部分共沸组合物制成的清洗剂。
5.一种漂洗剂,由至少2种挥发成分(A)和至少1种非挥发成分(B)组成,
其中所述挥发成分(A)由2H,2H,4H,4H,4H-全氟丁烷(A1)和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A2)所组成;所述非挥发成分(B)包含一种以上选自二醇单烷基醚类的化合物(B1)和一种以上选自二醇醚乙酸酯类的化合物(B3);化合物(A1)、(A2)和(B)的重量比((A1)+(A2))/(B)=99.9/0.1至98/2,化合物(A1)和(A2)的重量比(A1)/(A2)=97/3至60/40,化合物(B1)和(B3)的重量比(B1)/(B3)=10/90至90/10。
6.使用权利要求4的清洗剂和权利要求5的漂洗剂的清洗方法。
7.一种上光清洗剂,由至少2种挥发成分(A)和至少1种非挥发成分(B)组成,
其中所述挥发成分(A)由2H,2H,4H,4H,4H-全氟丁烷(A1)和一种或两种以上选自分子内氟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在2以上的不含氯的氟化合物(A2)所组成;所述非挥发成分(B)包含一种以上选自二醇单烷基醚类的化合物(B1)和一种以上选自二醇醚乙酸酯类的化合物(B3);化合物(A1)、(A2)和(B)的重量比((A1)+(A2))/(B)=99.9/0.198/2,化合物(A1)和(A2)的重量比(A1)/(A2)=97/3至60/40,化合物(B1)和(B3)的重量比(B1)/(B3)=10/90至90/10。
CN200480028793.2A 2003-10-03 2004-10-01 部分共沸组合物 Active CN18639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5874/2003 2003-10-03
JP2003345874 2003-10-03
PCT/JP2004/014485 WO2005033257A1 (ja) 2003-10-03 2004-10-01 部分共沸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3901A CN1863901A (zh) 2006-11-15
CN1863901B true CN1863901B (zh) 2010-06-16

Family

ID=34419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28793.2A Active CN1863901B (zh) 2003-10-03 2004-10-01 部分共沸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553845B2 (zh)
CN (1) CN1863901B (zh)
TW (1) TW200517488A (zh)
WO (1) WO20050332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32713A (ja) * 2007-03-20 2010-06-17 Kuraray Co Ltd シリコーン樹脂用洗浄剤
JP5381272B2 (ja) * 2009-04-20 2014-01-08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1,1,1,3,3−ペンタフルオロブタンを含む共沸様組成物
CN106457320A (zh) * 2014-04-11 2017-02-22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溶剂蒸气相脱脂和去焊组合物、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798211B1 (ja) * 2014-05-14 2015-10-21 株式会社カネコ化学 共沸しない洗浄剤組成物を用いた洗浄システム及び洗浄方法
JP2017043680A (ja) * 2015-08-25 2017-03-02 株式会社カネコ化学 洗浄用溶剤組成物
JP6813499B2 (ja) * 2015-12-18 2021-01-13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Metel 洗浄剤組成物、リンス剤組成物及び洗浄方法
JP7108466B2 (ja) * 2018-05-28 2022-07-28 三井・ケマーズ フロロ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非共沸性洗浄用組成物
CN111088125A (zh) * 2019-12-31 2020-05-01 南京市检捷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光学仪器用清洗剂及其清洗方法
CN113174299A (zh) * 2021-03-30 2021-07-27 河南海利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水基型动车外皮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DE112022000129T5 (de) * 2021-08-23 2023-07-20 Tokuyama Corporation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s gruppe-iii-nitrid-einkristall-substrat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56833A1 (en) * 1999-03-22 2000-09-2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zeotrope-like compositions of 1,1,1,3,3-pentafluorobutane
EP1288284A1 (en) * 2000-06-01 2003-03-05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agent, cleaning method and cleaning apparatus
JP2003129090A (ja) * 2001-10-22 2003-05-08 Kaneko Kagaku:Kk 洗浄用溶剤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56833A1 (en) * 1999-03-22 2000-09-2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zeotrope-like compositions of 1,1,1,3,3-pentafluorobutane
EP1288284A1 (en) * 2000-06-01 2003-03-05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agent, cleaning method and cleaning apparatus
JP2003129090A (ja) * 2001-10-22 2003-05-08 Kaneko Kagaku:Kk 洗浄用溶剤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53845B2 (ja) 2010-09-29
TWI331171B (zh) 2010-10-01
WO2005033257A1 (ja) 2005-04-14
CN1863901A (zh) 2006-11-15
JPWO2005033257A1 (ja) 2007-11-15
TW200517488A (en) 200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3123C (zh) 清洗剂,清洗方法和清洗装置
CN1863901B (zh) 部分共沸组合物
US5612303A (en) Solvent composition
US5007969A (en) Low toxicity liquid solvent
AU748944B2 (en) Environmentally preferred fluids and fluid blends
US7846267B2 (en) Clean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DE69906965T2 (de) Reinigungs- und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und verahren für deren anwendung
EP1016698A1 (en) Use of a solvent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n oxyisobutyric acid ester as a solvent in coatings, adhesives and printing inks
EP0787537A1 (en) Cleaning agent, method and equipment
US6797077B2 (en) Latex paint remover
US7902136B2 (en) Agent to remove paint, lacquer, glue, plastic or similar from objects and the use of it
CN107779301B (zh) 一种航天精密工业清洗剂
PT91380A (pt) Processo de preparacao de uma composicao solvente nao toxica, biodegradavel e nao perigosa, a base de para-mentadienos
JPWO2019208019A1 (ja) 洗浄剤組成物、洗浄用エアゾール、汚染部の洗浄方法
CA2747936C (en) Water-based cleaner for cleaning solvent-based paints
JP7073655B2 (ja) 洗浄剤組成物原液、及び該洗浄剤組成物原液を含む洗浄剤組成物
US20120205588A1 (en) Siloxane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n alkylated cyclosiloxane and linear alkylated siloxane mixture
US20110140048A1 (en) Low-voc siloxane compositions
RU841349C (ru) Моющее средство дл очистки твердой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от канифольных и масл ных загр знений
JP3953925B2 (ja) 洗浄剤、それを用いた油類、インキ、フラックス、液晶セルの洗浄方法、およびレジストの剥離方法
CN116043236A (zh) 清洗剂及机车零部件的清洗方法
JP3194622B2 (ja) 共沸組成物または共沸様組成物および乾燥液
JP2008024901A (ja) 共沸様洗浄剤組成物
JPH09249896A (ja) 洗浄組成物及び洗浄方法
JP2005248057A (ja) 浸透乾燥型印刷イン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30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Tokuyama Corporation METEL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Kasei Chemical K.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