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1412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61412A CN1861412A CNA2006100782057A CN200610078205A CN1861412A CN 1861412 A CN1861412 A CN 1861412A CN A2006100782057 A CNA2006100782057 A CN A2006100782057A CN 200610078205 A CN200610078205 A CN 200610078205A CN 1861412 A CN1861412 A CN 18614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deck
- platen parts
- platen
- connecting elements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1439 Opun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20—Platen adjustments for varying the strength of impression, for a varying number of papers, for wear or for alignment, or for print gap adjustment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即使当包含用于调整头间隙的机构时仍有利于小型化。该记录装置包括用于可拆卸地保持盒的滑架、用于支撑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的压纸部件、和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辊和排出辊。该压纸部件被构造成可以排出辊的轴作为转动中心而转动,而且可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例如喷墨系统的记录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构造成使得可调整压纸部件和记录头之间距离(头间隙)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知喷墨记录装置具有如下构造,包括:滑架,其用于保持记录头;压纸部件,其用于在与记录头的排出口表面相对的区域中支撑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后面即背面);以及一些辊,其用于输送记录介质。
在记录装置中,确保被支撑在压纸部件上的记录介质和记录头的排出口表面之间的预设距离(以下称作“头间隙”),并且在该状态下通过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排出墨来进行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已知较小的头间隙更有利于获得清晰和高质量的记录结果。
顺便提及,能被记录装置在其上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不限于一般的记录薄片(普通纸),还包括各种其它介质如明信片和OHP薄片(树脂薄板)。另外,加工过的纸张(如具有冲孔的薄片、穿孔薄片、和具有任意轮廓形状的薄片)、信封等都可用,这说明可以使用种类越来越多的记录介质。
在记录装置向该各种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可优选头间隙可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进行调整的构造,以便通过该构造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例如,可使用如下构造:对于在相对薄的记录介质(如普通纸)上进行记录的情况和在相对厚的记录介质(如明信片)上进行记录的情况,以两级方式切换头间隙。基于该构造,可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将头间隙调整为适当间隙,从而可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
美国专利6,834,925号公开了一种包含用于调整头间隙的调整机构的喷墨记录装置。该调整机构设置在滑架上,通过响应于使用者对该机构的操作使滑架垂直运动来调整头间隙。
然而,基于美国专利6,834,925中说明的构造,头间隙通过滑架的垂直运动进行调整,因此需要保证在装置壳体中用于滑架的垂直运动的空间。存在包含该空间的构造不利于记录装置小型化的情况,在这点上,传统的记录装置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在即使包含用于调整头间隙的机构时仍然有利于小型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包括:安装有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记录部件并可移动的滑架;用于沿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方向输送记录介质的辊;用于在形成图像的区域支撑记录介质的压纸部件,该压纸部件被构造成可绕辊轴摇动并可在至少两个姿势之间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应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2A和2B均为图1的记录装置的剖视图,图中记录装置被沿副扫描方向剖开;
图3为图2A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示出压纸部件外观的立体图;
图5为示出布置在主体基部上的连接构件和杠杆构件的立体图;
图6为示出布置在主体基部上的连接构件和杠杆构件在连接构件位于与图5中位置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7A和图7B均为用于说明连接构件和压纸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的剖视图;
图8为示出为部分连接构件而设置的接触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9为图7A和7B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示出设置有检测连接构件位置的传感器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11为示出连接构件已从图10的状态移动且传感器已启动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2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以及
图13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构造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2B说明第一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基本构造。图1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记录装置构造的示例的立体图。图2A和2B均为图1的记录装置的剖视图,图中记录装置被沿副扫描方向剖开,其中图2A示出了压纸部件向上移动的状态,而图2B示出了压纸部件向下移动的状态。
如图1至图2B所示,喷墨记录装置50是一种被称为串行扫描类型的记录装置,其包括用于保持记录头盒1的滑架2,多个用于沿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介质13的辊9、19等,以及用于支撑记录介质13背面的压纸部件8。值得注意的是,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50的主要特征是可通过压纸部件8侧而不是盒1侧的移动来调整头间隙。
通过将向记录介质排出墨的记录头(记录部件)和贮存供给到记录头的墨的储墨器相互构造成一体来获得记录头盒1,且该记录头盒1可拆卸地安装到滑架2。在盒1已被安装到滑架2的状态下,记录头的排出口表面1A与压纸部件8的上表面相对(参见图2A和2B)。需指出记录头盒1不限于该结构,记录头和储墨器彼此分离的构造也是可以的。
基于以下说明的构造,滑架2沿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即,如图2A所示,滑架2的一部分由导轴5以自由滑动方式支撑,而其另一部分由机架4的导轨部4A支撑。基于这样的构造,滑架2被置于维持某一姿势的同时沿导轴5自由移动的状态。如图1所示,作为用于使滑架2移动的构件,设置有安装到机架4的CR马达6、由马达驱动的带7等。通过基于预设电信号的CR马达6的正向/反向旋转,滑架2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对应于CR马达6的旋转数的距离。
应当注意的是,机架4是支撑记录装置的各种构件如CR马达6的构件。另外,作为类似构件,设置有支撑机架4的主体基部20。
接着,将参考图3和图1以及图2A和2B说明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机构。
输送辊9和压紧辊(pinch roller)10被以彼此接触的状态相对于记录头盒1设置在沿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需注意的是在图3中,示出了记录介质13被夹持在辊对9和10之间的状态,但是记录介质夹在辊对9和10之间之前的输送通过另一输送机构(未示出)进行。
如图1所示,输送辊9由形成在机架4两侧壁的轴承来枢轴支撑以便可以自由转动。LF齿轮12安装到输送辊9的图中左侧的端部。通过由LF齿轮12接收来自LF马达14的驱动力,输送辊9被驱动转动。
通过将压紧辊10以自由滑动方式安装到压紧辊保持架15上,使压紧辊10自由转动。压紧辊保持架15被压紧辊弹簧(未示出)向输送辊9侧施力,于是压紧辊10与输送辊以预设压迫力压接。
在盒1沿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布置有用于传输已进行过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薄片排出辊19和棘轮21。来自LF马达14(见图1)的驱动力通过LF齿轮12和中间齿轮18被传递到排出辊19。即,输送辊9和薄片排出辊19被构造成使它们由相同的驱动源驱动。基于这样的构造,两辊以同步的方式被驱动。棘轮21被安装至棘轮撑杆3,且与压紧辊10的情形相同,以预设压迫力与薄片排出辊19压接。需注意导轴5、输送辊9和排出辊19均被布置成其轴与主扫描方向一致。
在以上述方式构造的输送辊9和排出辊19之间的区域中,压纸部件8被设置成其与记录头盒1的排出口表面1A相对的状态。在图3中,压纸部件表面的一部分被表示为记录区域65。该记录区域65是包含墨被排向记录介质13的区域的区域,且是沿主扫描方向延伸以与记录头盒1的扫描范围对应的区域。
下面,将说明在以上述方式构造的本记录装置中向记录介质排出墨(记录操作)和输送记录介质的操作。
如图3所示,在记录介质位于记录区域65且输送停止的状态下,墨被从记录头排出。在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滑架2的同时进行排墨,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一行图像。接着,当一行图像被形成时,各个辊被驱动以沿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介质一预设距离。然后,输送再次停止,并以与上面相同的方式在该状态下进行另一行图像的记录。通过以上述方式重复一行的记录和间歇输送,在记录介质13上进行连续记录,并且已经经过记录的记录介质被从排出辊19侧送出。
顺便提及,当进行这样的记录操作时,优选记录介质13在排墨时被保持在与压纸部件8的上表面密切接触的状态。这是因为当在记录介质浮离压纸部件上表面的状态下进行记录时,头间隙发生变化,因此降低形成的图像质量。此外,从有利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观点看,也优选将记录介质压靠在压纸部件的上表面。
为了将记录介质压靠在压纸部件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的构造中,设计了辊等的布置。即,布置压紧辊10和输送辊9以使它们的中心沿副扫描方向彼此偏离距离P。基于这种构造,已通过辊9和10之间的夹持部的记录介质相对于压纸部件8的上表面(平面)以角度PS向下倾斜。通过以该方式给出角度,记录介质由于自身的刚性压靠压纸部件的上表面,因此记录介质的浮离变得难以发生。
以类似的方式布置薄片排出辊19和棘轮21,以使它们的中心彼此偏离距离Q。基于这种构造,记录介质相对于压纸部件的上表面以角度QS倾斜,在薄片排出辊19的前面的区域也获得相同的施压效果。以上述方式,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在输送辊9和薄片排出辊19之间,记录介质与压纸部件的上表面密切接触。
应当注意的是,如稍后所述,压纸部件8被构造成使得可动侧A8(见图2B)上的区域以薄片排出辊19的轴为转动中心垂直移动。在压纸部件8为可动的构造中,当通过将棘轮21等设置为不可动而仅使压纸部件8移动时,压纸部件8、棘轮21等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改变。压纸部件8、棘轮21等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改变导致可能发生有关输送或记录的任何不便。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构造中,棘轮21由安装到压纸部件8的棘轮撑杆3支撑。基于这样的构造,即使当压纸部件8移动时,棘轮21也依照压纸部件8的移动而移动,于是压纸部件和棘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改变。结果,例如,被称作“进入不均匀(entryunevenness)”的图像失真问题也变得难以发生。
下面,将参考图4至图7B具体说明用于垂直移动压纸部件的机构。该机构具有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通过布置在压纸部件8下的近似平板状的构件(连接件22)在两个预设位置之间运动,与连接件22接触的压纸部件8被向上或向下推。
如图4所示,压纸部件8的一端侧由薄片排出辊19的轴部以自由转动方式支撑,在未支撑侧上的可动侧A8上的区域绕轴部摇动。薄片排出辊19的轴部穿过分别设置于压纸部件8沿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的两个轴承部8A。每个轴承部8A在与记录装置并为一体的状态下被定位于沿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上。
在可动侧A8上的区域沿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的每个角部附近,形成有突出于其它部的臂部8B。此外,在各臂部8B中形成一个长孔8C和一个长孔8D。注意,长孔8C和8D在图4中均以圆孔而不是实际形状示出,其沿副扫描方向延伸。稍后将说明的主体基部20的凸起部20A穿过长孔8C和8D。通过以长孔形而非圆形设置孔8C和8D,可顺利地垂直移动压纸部件8而防止凸起部20A和孔(见图2A和2B)之间的干扰。同样,对于主扫描方向,通过凸起部20A的外周面和长孔的内周面之间的滑动或通过将凸起部的外周面和长孔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减小到最小值,可获得凸起部20A用作引导构件和限制(regulate)压纸部件8沿主扫描方向的位置的情形。这意味着减少了压纸部件沿主扫描方向的摇晃。
图5示出了连接件22和用来移动连接件22的杠杆构件26被布置于主体基部20的状态,图6示出了连接件22被移至另一位置的状态。此外,图7A和7B均是示出主体基部20、连接件22和压纸部件8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7A中连接件22的位置与图7B中连接件22的位置彼此不同。
如图5至图7B所示,主体基部20是具有以平面方式形成的支撑表面的基础构件,并且连接件22和杠杆构件26被布置在支撑表面上。支撑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连接件22和杠杆构件26以及用于与这些构件接合的几个凸起部(20A、20B等)。
沿主扫描方向的中间位置以预设间隔形成两个凸起部20A,在该两个凸起部20A之间形成两个引导凸起部20B和一个制动凸起部20C。凸起部20A具有螺纹孔,该凸起部20A主要用于将连接件22连接至主体基部。凸起部20B和20C限制连接件的移动方向,制动凸起部20C同样具有限定连接件22的移动范围的功能。
应当注意的是,从图5和6可明显看出,连接件22被布置在支撑表面的近似中心处,杠杆构件26相对于连接件22被布置在装置主体的前侧。杠杆构件26的杠杆部26C(见图1)从主体基部20的前侧突出,因此允许使用者操作该杠杆部26C。
接着,将说明连接件22的构造和连接件22与主体基部的连接。
连接件22是使用时的姿势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长构件,其具有几个对应于主体基部20的凸起部20A至20C的长孔。即,长孔22C在与凸起部20A对应的位置形成,引导长孔22D在与引导凸起部20B对应的位置形成,与制动凸起部20C对应形成制动长孔22E。基于这种构造,连接件22能够沿长孔形成方向(主扫描方向)整体往复直线移动预设距离。
如图7A和7B所示,在连接件22的背面,沿主扫描方向以预设间隔形成有两个凹部22G。即,在两个凹部22G之间形成向下突出的部分。因此,当连接件22从设置在主体基部上的凸部20E位于一个凹部22G中的状态(图7A的状态)沿箭头F所示方向移动时,首先,突出部行进到凸部20E上。当连接件22沿箭头F所示方向继续移动时,凸部20E进入另一个凹部22G(图7B的状态)。
对应于能被连接件22以上述方式占据的两个位置而形成两个凹部22G。同样,基于突出部以上述方式行进到凸部20E上的构造,可获得连接件22移动时的卡嗒声的感觉。注意,通过用于对连接件22向基部侧施力的施力部件的动作获得卡嗒声的感觉。这将在后面参考其它附图再次说明。
如图8所示,对于每个被一个凸起部20A插通的长孔22C的外周边缘,形成与压纸部件的一部分接触的阶梯形的肋结构部,该肋结构部包括肋高彼此不同的第一凸轮部22A和第二凸轮部22B。
如图7A、7B和9所示,在每个凸起部20A,压纸部件的一部分(臂部8B)被布置在连接件22上。在凸起部20A,垫圈24和压纸部件弹簧23被进一步布置在臂部8B上,压纸部件弹簧23在压缩状态下通过螺钉25旋入凸起部20A而被固定。在该状态下,压纸部件弹簧23的压迫力通过垫圈24作用在压纸部件8的臂部8B上,其结果是,臂部8B被压靠在连接件22的上表面,更具体地,被压靠在第一凸轮部22A或第二凸轮部22B。
应当注意的是,也可以采用未设置压纸部件弹簧23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臂部8B在其自身重量下与第一凸轮部22A或第二凸轮部22B接触。即使在该构造下,也可根据连接件22的位置垂直移动压纸部件8。然而,为了通过消除压纸部件的摇动来稳定地保持压纸部件的姿势,优选本实施例中用弹簧23压下压纸部件的构造。
现在再次参考图5和6,作为直齿轮的齿条22F沿连接件22的长度方向形成在近似中心部,并与形成在杠杆构件26上的正齿轮部26A啮合。
基部侧的杠杆轴20D插通形成在杠杆构件26中心的孔26B,从而使杠杆构件26可绕轴20D转动。需注意的是,杠杆构件26的操作部(杠杆部26C,见图1)如上所述突出到主体基部20的外侧,当操作部被操作时,杠杆构件26绕轴20D转动。
以下将说明在以上述方式构造的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压纸部件8垂直移动的操作。需注意在以下说明中,当压纸部件的臂部8B位于第一凸轮部22A上时,压纸部件8的位置将被称为“第一位置”,当臂部位于第二凸轮部22B上时,压纸部件的位置将被称为“第二位置”,以下将说明压纸部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操作的例子。
在压纸部件8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每个构成元件被置于例如如图2A、5和7A所示的状态。即,在第一位置,压纸部件8占据高位置,从而减小了排出口表面和压纸部件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这种头间隙小的状态是当在例如普通纸上进行记录时所采取的状态。
如图7A所示,压纸部件的臂部8B位于连接件22的第一凸轮部。通过制动凸起部20C的外周面和长孔22E的内周壁之间的接触,连接件22被置于其不再向图中右侧移动的状态。同样,主体基部的凸起部20E与图中左侧的连接件凹部22G接合。
当杠杆构件26从该状态沿箭头D所示方向(见图5)转动时,连接件22沿箭头F所示方向移动。连接件22在被引导凸起部20B等引导的同时移动,直到制动凸起部20C的外周面撞靠长孔22E的相反侧的内周壁。
随着连接件22的移动,在每个凸起部20A(见图9),臂部8B在其自身重量下和由于弹簧的压迫力从第一凸轮部22A移至第二凸轮部22B。因此,压纸部件8绕辊19的轴转动且被切换到第二位置。作为切换到第二位置的结果,头间隙增大第一凸轮部22A和第二凸轮部22B之间的高度差,变得可在厚纸如明信片上进行记录。注意,即使在臂部8B与第二凸轮部22B接触的状态下,弹簧23的压迫力也作用在臂部8B上。
这里,如上所述,当连接件22被移动时,在连接件背面的一个凹部22G(见图7A和8B)处,凹部22G之间的突出部首先行进到凸部20E上,然后凸部20E进入另一个凹部22G。连接件22受到弹簧23的压迫力,于是当突出部行进到凸部20E上时,在突出部的下表面和凸部的上表面之间发生滑动,操作杠杆构件26的感觉重。当凸部20E越过凸起部进入另一个凹部22G时,其不再与连接构件接触,于是操作杠杆构件26的感觉轻。在本实施例中,获得如卡嗒声的感觉的操作感觉差异。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50中,通过上述操作,压纸部件8的姿势能从第一位置被切换至第二位置。此外,通过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操作,压纸部件从第二位置被切换至第一位置。
在传统的记录装置中,头间隙通过在固定压纸部件侧的同时移动滑架侧来调整。然而,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头间隙通过在固定滑架侧的同时移动压纸部件侧来调整。基于滑架侧被移动的传统构造,必须保证在壳体中移动滑架的空间,这不利于记录装置小型化。然而,基于本实施例的构造,不需要保证这样的空间,这有利于记录装置小型化。
此外,基于滑架侧被移动的传统构造,需要为滑架等提供预设机构。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为滑架侧提供这样的机构,因此可期望实现滑架重量的减小。结果,可提供诸如可使驱动马达6小型化等各种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压纸部件8的一端侧被排出辊19的轴部支撑。排出辊19是每个传统的一般的这种记录装置都设有的构件。因此,优选压纸部件由辊19的轴部支撑的本实施例的构造,因为基于这种构造不需要增加特殊的构件来支撑压纸部件。
另外,长孔8C和8D分别在一体地设置于压纸部件8的两个臂部8B中形成,凸起部20A穿过各自的长孔。因此,凸起部20A用作引导构件,且沿压纸部件8的主扫描方向的摇动被抑制为最小。
此外,两个凹部22G在用于垂直移动压纸部件的连接件22的背面形成,基于该构造可获得在操作杠杆构件时的卡嗒声的感觉。也可以采用例如为杠杆构件26设置用于获得卡嗒声的感觉的结构部的构造。然而,优选该机构直接布置于连接件22的本实施例的构造,因为基于这种构造可获得更好的卡嗒声的感觉和更好的响应。
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凹部22G和凸部20E相互接合(engage)的情况不限于结构部彼此接触的情况,其包括如图7A和7B所示的凸部20E以非接触状态位于凹部22G内的情况。
上面说明了第一实施例。然而,例如,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除上述构成元件之外可能包括传感器27。
当传感器27的臂部由于臂部和对象之间的接触而被移位时,传感器27发送预设的电信号,该传感器27可被构造成例如接触型的开关。传感器27的布置位置并不具体限定,例如,传感器27被安装在主体基部20上。图10中的附图标记22H表示形成为从连接件22沿主扫描方向的端部突出的开关按压部。注意,在图10中示出的开关按压部22H的位置是当压纸部件位于第一位置即臂部8B位于第一凸轮部22A上时的位置。
当连接件22从该状态沿图中箭头指示的方向移动时,如图11所示,开关按压部22H与传感器27的臂部接触。结果,传感器27将预设信号发送至记录装置的控制基板。当采用这样的传感器27时,可以确认连接件22的位置,从而记录装置的主体可以识别与连接件位置对应的压纸部件的姿势。因此,例如,当使用者采用个人计算机的驱动程序(driver)来供纸时,可以判断利用该驱动程序选择的纸张的厚度与头间隙是否相互一致,当判断的结果是否定的时,发出警告等将该情况通知使用者。
应当注意的是,传感器27不限于检测连接件22的位置的上述传感器,可以代之以使用任何直接检测压纸部件8的位置的传感器。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压纸部件采取(take)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种姿势的构造的例子,但是压纸部件采取三种或更多姿势的构造可以作为替代来使用。此外,压纸部件的姿势不限于与记录时对应的姿势,可以包括例如下面说明的姿势。该姿势将在下面参考附图12和13来说明。
传统上,在这种类型的记录装置中有以下情况:为了运送给使用者而处于包装状态下,滑架2由于运送时的震动等而沿主扫描方向移动,记录装置发生故障。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如图12和13所示的记录装置中,滑架接合部8E设置在压纸部件8上,两个接合部2A设置在滑架2上。滑架接合部8E是从压纸部件8向滑架2侧延伸的结构部,接合部2A具有滑架接合部8E被夹在接合部2A之间的构造。
此外,除了第一凸轮部22A和第二凸轮部22B之外,在连接件22上形成较高部(接触部)(未示出)。进一步地,连接件22沿主扫描方向的可动范围依照较高部的形成而增加。基于这种构造,如图12所示,当通过杠杆构件的操作,压纸部件的臂部8B位于连接件的最高接触部时,压纸部件8占据较高的第三位置。在该位置,滑架接合部8E和接合部2A彼此接合,因此可限制滑架2的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
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在输送等操作时,压纸部件8位于第三位置,从而限制滑架2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结果,即使在输送等期间发生震动等,也可防止滑架的移动,因而滑架的故障难以发生。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应用于基于喷墨系统的记录装置,而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记录装置,只要其包括输送辊、排出辊、压纸部件等即可。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压纸部件8由薄片排出辊19的轴部来枢轴支撑的构造,还可用于例如压纸部件8由输送辊9的轴部支撑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实现通过压纸部件侧的移动来调整头间隙的构造,因此有利于记录装置的小型化。
Claims (9)
1.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滑架,其安装有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记录部件,且用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记录部件;
辊,其用于沿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和
压纸部件,其用于在形成图像的区域支撑所述记录介质,该压纸部件被构造为可绕所述辊的轴摇动且可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还包括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压纸部件之下的连接构件、以及用于对所述压纸部件向其连接构件侧施力的施力部件;形成为对应于所述压纸部件的位置而具有不同高度的凸轮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构件被部分所述压纸部件压靠的部分,当所述连接构件移动时,所述凸轮部与所述部分所述压纸部件之间的接触状态被切换,以改变所述压纸部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部件形成有压靠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凸轮部的臂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臂部中形成有沿副扫描方向延伸的长孔,一凸起部插通所述长孔,所述压纸部件沿所述主扫描方向的位置由所述长孔和所述凸起部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还包括由所述记录装置的主体基部支撑的杠杆构件,该杠杆构件用于通过转动来移动所述连接构件;所述杠杆构件包括由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设置有齿条,所述杠杆构件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杠杆构件的转动被转换成所述连接构件的直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构件的背面上形成至少两个具有间距的凹部,所述主体基部形成有与所述至少两个凹部接合的凸部,在所述连接构件移动时,通过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凹部之间的突出部行进到所述凸部上获得卡嗒声的感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连接构件的位置或所述压纸部件的位置的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部件可切换到所述压纸部件和所述滑架相互接合、且所述滑架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139560 | 2005-05-12 | ||
JP2005-139560 | 2005-05-12 | ||
JP2005139560A JP4508937B2 (ja) | 2005-05-12 | 2005-05-12 | 記録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61412A true CN1861412A (zh) | 2006-11-15 |
CN100425454C CN100425454C (zh) | 2008-10-15 |
Family
ID=37388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7820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5454C (zh) | 2005-05-12 | 2006-05-12 | 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35991B2 (zh) |
JP (1) | JP4508937B2 (zh) |
CN (1) | CN100425454C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9810A (zh) * | 2009-10-02 | 2011-04-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 |
CN103129172A (zh) * | 2011-11-28 | 2013-06-0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设备 |
CN103129129A (zh) * | 2011-11-28 | 2013-06-0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设备 |
CN103158375A (zh) * | 2011-12-09 | 2013-06-19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CN103991285A (zh) * | 2013-02-18 | 2014-08-2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用于支撑滑架的框架的喷墨记录设备 |
CN104070793A (zh) * | 2013-03-29 | 2014-10-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吐装置 |
CN104626747A (zh) * | 2013-11-12 | 2015-05-2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机 |
CN110936735A (zh) * | 2018-09-21 | 2020-03-31 |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 距基底间隔可变的喷墨印刷头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67300B2 (ja) * | 2006-05-11 | 2011-04-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CN102180028B (zh) * | 2011-01-26 | 2013-04-03 | 合肥海闻机器人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专用于亚克力的打印机平移器 |
CN103373069B (zh) * | 2012-04-13 | 2015-10-21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装置 |
JP5953912B2 (ja) * | 2012-05-01 | 2016-07-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2015199552A (ja) | 2014-04-04 | 2015-11-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方法 |
US20160288505A1 (en) * | 2015-04-02 | 2016-10-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
CN113874219A (zh) * | 2019-05-30 | 2021-12-31 | 惠普发展公司, 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压板 |
JP7314730B2 (ja) * | 2019-09-10 | 2023-07-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23662A (en) * | 1974-12-19 | 1977-05-17 | Ing. C. Olivetti & C., S.P.A. | Arrangement for adjusting the spacing between a print head and a platen |
JPS56123252U (zh) * | 1980-02-20 | 1981-09-19 | ||
US4620807A (en) * | 1985-09-23 | 1986-11-04 | Xerox Corporation | Article transport for printers |
DE3783135D1 (de) * | 1987-09-23 | 1993-01-28 | Mannesmann Ag | Bueromaschine, insbesondere matrixdrucker, mit druckkopf/schreibwiderlager-abstandsjustage. |
JPH03238438A (ja) * | 1990-02-15 | 1991-10-24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816217B2 (ja) * | 1990-02-21 | 1998-10-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H04288267A (ja) * | 1991-03-18 | 1992-10-13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H0848064A (ja) * | 1994-08-04 | 1996-02-20 | Canon Inc |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記録装置 |
JP3449851B2 (ja) * | 1996-01-30 | 2003-09-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自動紙厚追従機構を備えたプリンタ |
US5797687A (en) * | 1997-03-11 | 1998-08-25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Paper stacker activation for printer input/output |
JP2000326576A (ja) * | 1999-05-20 | 2000-11-28 | Copyer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装置 |
US7210867B1 (en) * | 2000-05-24 | 2007-05-01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Paper thickness sensor in a printer |
JP3595779B2 (ja) | 2000-07-21 | 2004-12-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DE60300868T2 (de) | 2002-01-18 | 2006-05-11 | Seiko Epson Corp. | Drucker |
JP4352837B2 (ja) * | 2003-09-26 | 2009-10-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
2005
- 2005-05-12 JP JP2005139560A patent/JP450893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4-27 US US11/411,812 patent/US773599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5-12 CN CNB2006100782057A patent/CN10042545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9810A (zh) * | 2009-10-02 | 2011-04-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 |
CN103129129B (zh) * | 2011-11-28 | 2015-09-09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设备 |
CN103129129A (zh) * | 2011-11-28 | 2013-06-0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设备 |
US10195876B2 (en) | 2011-11-28 | 2019-02-0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CN103129172A (zh) * | 2011-11-28 | 2013-06-0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设备 |
US8950857B2 (en) | 2011-11-28 | 2015-02-1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US10967654B2 (en) | 2011-11-28 | 2021-04-0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US10427428B2 (en) | 2011-11-28 | 2019-10-0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US9409422B2 (en) | 2011-11-28 | 2016-08-0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CN103129172B (zh) * | 2011-11-28 | 2015-12-2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设备 |
US9764567B2 (en) | 2011-11-28 | 2017-09-1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CN103158375A (zh) * | 2011-12-09 | 2013-06-19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CN103158375B (zh) * | 2011-12-09 | 2016-07-27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CN103991285A (zh) * | 2013-02-18 | 2014-08-2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用于支撑滑架的框架的喷墨记录设备 |
CN103991285B (zh) * | 2013-02-18 | 2016-01-2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用于支撑滑架的框架的喷墨记录设备 |
US9096086B2 (en) | 2013-02-18 | 2015-08-0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frame for supporting carriage |
CN104070793A (zh) * | 2013-03-29 | 2014-10-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吐装置 |
CN104070793B (zh) * | 2013-03-29 | 2017-10-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吐装置 |
CN104626747A (zh) * | 2013-11-12 | 2015-05-2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机 |
CN110936735A (zh) * | 2018-09-21 | 2020-03-31 |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 距基底间隔可变的喷墨印刷头 |
CN110936735B (zh) * | 2018-09-21 | 2021-12-14 |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 距基底间隔可变的喷墨印刷头 |
US11247496B2 (en) | 2018-09-21 | 2022-02-15 |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inkjet printing machine to provide a variable distance between an inkjet print head and a substrat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508937B2 (ja) | 2010-07-21 |
CN100425454C (zh) | 2008-10-15 |
US7735991B2 (en) | 2010-06-15 |
US20060256180A1 (en) | 2006-11-16 |
JP2006315272A (ja) | 2006-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61412A (zh) | 记录装置 | |
US6688739B2 (en) |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with integral ink jet printing | |
CN2823204Y (zh) | 一种片材供应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1018275B (zh) | 图像扫描装置 | |
CN100577430C (zh) | 记录设备 | |
CN1939820A (zh) | 包括多个纸盒的供纸器 | |
CN1264693C (zh) | 打印机 | |
CN1269652C (zh) | 片材导向机构、备有该机构的片材送给装置及记录装置 | |
CN102189833B (zh) | 图像记录设备 | |
CN1955094A (zh) | 具有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 |
CN1923648A (zh) | 供纸装置和包括它的图像记录设备 | |
CN1236929C (zh) | 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位置调整装置 | |
CN1974223A (zh) | 墨盒装载装置 | |
US20070146424A1 (en) | Head cleaning device | |
CN101062619A (zh) | 图像记录设备 | |
US6655776B2 (en) | Media pack for combination image acquisition and printing device | |
CN1861415A (zh) | 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 |
CN1939824A (zh) | 通过滚动支承件支承输送辊的图像记录设备 | |
CN1532062A (zh) | 具有头间隙调整装置的喷墨打印机 | |
CN1939823A (zh) | 供纸装置 | |
CN1939751A (zh) | 图像记录设备 | |
CN1205049C (zh) | 用于进纸机构的压纸元件 | |
CN1715049A (zh) | 记录设备 | |
CN2774777Y (zh) |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 |
CN1267278C (zh) | 直管泵、排出恢复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