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9751A - 图像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9751A
CN1939751A CNA2006101415074A CN200610141507A CN1939751A CN 1939751 A CN1939751 A CN 1939751A CN A2006101415074 A CNA2006101415074 A CN A2006101415074A CN 200610141507 A CN200610141507 A CN 200610141507A CN 1939751 A CN1939751 A CN 1939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ember
main frame
glide base
along
plat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15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9533C (zh
Inventor
上田清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9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9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95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953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8Character-spacing or back-spacing mechanisms; Carriage return or release devices therefor
    • B41J19/20Positive-feed character-spac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记录设备,尤其涉及作为支撑装置的框架组件的结构。现有的图像记录部分的组装中不能容易地拆卸和组装,并且可能使滑动基座构件不能相对于主框架准确地定位。而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设备包括压盘、记录头、框架组件以及至少一个偏压装置。并且所述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沿着至少一个水平方向以及向下的方向定位,从而允许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沿着向上的方向发生位移。在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设备中,图像记录部分可以准确地和容易地组装。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设备
本申请以2005年9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281247为基础,其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尤其涉及作为支撑装置的框架组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图13显示了传统的喷墨记录设备的图像记录部分。传统的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压盘1,在压盘上设置记录纸张;以及喷墨记录头2,其沿着压盘1在主扫描方向上(也就是垂直于图13的图的方向)往复运动,并同时朝着记录纸张喷射墨滴,从而在其上记录所需的图像。因此,记录一个清晰的图像需要将压盘1和记录头2相对于彼此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在图像记录操作过程中保持这两个元件1,2之间的准确相对位置关系。为此,传统的喷墨记录设备采用一个框架组件3作为支撑设备,它支撑着压盘1和记录头2。
框架组件3包括一个主框架4以及由主框架4所支撑的两个滑动基座构件5,6。主框架4具有一般为U形的横向截面,并沿着与图13的图垂直的方向延伸。主框架4设有两个交叉构件7,它们彼此配合以提高主框架4的刚性。压盘1固定在主框架4上。一个滑动基座构件5固定至两个交叉构件7的相应一个端部;另一个滑动基座构件6固定至两个交叉构件7的相应另一个端部。两个滑动基座构件5和6中的每个也都具有一般为U形的横向截面。记录头2桥接两个滑动基座构件5,6,从而记录头2可以沿着与图13的图垂直的方向移动。
为了在记录头2沿着压盘1移动的时候将记录头2相对于压盘1准确地定位,需要将两个滑动基座构件5,6准确地固定在主框架4上。为此,在传统的方法中,将框架组件3组装成使得两个滑动基座构件5,6相对于主框架4准确地定位,然后将压盘1和记录头2和框架组件3组装在一起。更具体的说,在传统的方法中,主框架4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接合部分,两个滑动基座构件5,6中的每一个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可接合部分。在接合部分与可接合部分彼此接合在一起的状态下,接合部分被填补,以将两个滑动基座构件5,6相对于主框架4准确地定位。按照将压盘1和记录头2与预先组装的框架组件3组装在一起的方式,来组装图像记录部分。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传统的方法中,两个滑动基座构件5,6基本永久固定至主框架4,也就是不能轻易地从主框架4上拆卸下来。因此,图像记录部分的组装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也就是难以将压盘1和/或记录头2连接至框架组件3。另外,近年来,喷墨记录设备有小型化的倾向,因此其框架组件3也要相应地小型化。因此更难以将压盘1和/或记录头2连接至框架组件3。
上述问题看起来可以通过将两个滑动基座构件5,6利用螺杆连接至主框架4来解决,从而滑动基座构件5,6可以利用螺丝刀从主框架4上拆卸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在压盘1与主框架4组装在一起之后,两个滑动基座构件5,6紧固在主框架4上,然后喷墨记录头2连接至滑动基座构件5,6。但是,在按照这种方式组装的图像记录部分中,主框架4或者滑动基座构件5,6可能因为螺杆的紧固而发生局部变形,从而滑动基座构件5,6可能不会相对于主框架4准确地定位。另外,为了将滑动基座构件5,6紧固至主框架4,需要采用紧固螺母来接合螺杆,并提供设置这些螺母的额外空间。因此难以使图像记录设备小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No.3-31565)和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2-71679)中的每一个都披露了一种用于图像记录设备或者多功能设备的框架结构。尤其是,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包括定位装置和偏压装置的框架结构。
在上述技术背景中,作出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其图像记录部分可以准确地和容易地组装。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准确地和容易地制造图像记录设备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压盘,所述压盘用于支撑沿着纸张供应方向供应的记录纸张;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可以沿着与纸张供应方向垂直的记录头移动方向并沿着压盘移动,从而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支撑压盘的主框架、以及由主框架的上部所支撑的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所述滑动基座构件支撑着记录头,从而记录头可以在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上沿着压盘滑动;至少一个偏压装置,所述偏压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朝着主框架、沿着至少向下的方向偏压;以及至少一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沿着至少一个水平方向以及向下的方向定位,从而允许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沿着向上的方向发生位移。
在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设备中,压盘和记录头可以按照如下的方式与框架组件组装在一起:在将滑动基座构件与主框架组装在一起之前,将压盘连接至主框架的适当部分处。由于滑动基座构件没有与主框架组装在一起,因此操作者可以容易地将压盘连接至主框架。因此,操作者可以容易和准确地将压盘相对于主框架定位。
然后,操作者通过利用定位装置,将滑动基座构件连接至主框架。因此,可以将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沿着水平方向和向下的方向定位,从而允许所述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沿着向上的方向发生位移。因此,在滑动基座构件连接至主框架的状态下,滑动基座构件平行于压盘延伸。
另外,偏压装置将滑动基座构件朝着主框架、沿着至少向下方向偏压。因此,防止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沿着至少向上方向移动,也就是将其固定至主框架。由于利用偏压装置将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定位和固定,因此不会在滑动基座构件或主框架中,产生局部的应力或变形。因此,滑动基座构件不会相对于压盘倾斜,并准确地保持与压盘平行。
然后,将记录头连接至滑动基座构件。由于滑动基座构件连接至主框架,而使得滑动基座构件与压盘平行延伸,因此记录头可以在滑动基座构件上沿着长条形的压盘移动,而不会相对于压盘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造记录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用于支撑压盘的主框架、以及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彼此暂时组装成框架组件,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用于支撑记录头,从而使得记录头可以沿着压盘在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上移动,其中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由主框架的上部所支撑,从而允许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从主框架沿着向上的方向拆除,而不需使用工具;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是否相对于主框架被正确的定位,从而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沿着与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是被主框架所支撑的压盘延伸的方向;当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正确定位时,暂时从主框架沿着向上的方向拆除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使压盘由主框架支撑;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与主框架再次组装在一起,从而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与主框架所支撑的压盘平行延伸;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朝着主框架、沿着至少向下方向偏压;以及在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与主框架再次组装在一起之前或者之后,使得记录头由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支撑,从而记录头可以沿着主框架所支撑的压盘、在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上滑动。所述工具可以是螺丝刀。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图像记录设备制造方法,具有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图像记录设备相同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任选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可以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中了解的更加清楚。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多功能设备(MFD)的透视图。
图2是MFD的截面图。
图3是MFD的打印机部分的截面图。
图4是MFD的打印机部分的平面视图。
图5是显示MFD的喷墨记录头的下表面(也就是“喷嘴开口”表面)的放大视图。
图6是显示喷墨记录头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向记录头提供墨水的墨水供应通道以及记录头的不同操作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MFD的框架组件的透视图。
图9是框架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沿着图8的10,10线的截面图。
图11是图10的框架组件的相关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2是图10的框架组件的另一个相关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3是传统的喷墨记录设备的图像记录部分的示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图1显示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多功能设备(MFD)10”的外观。
MFD10具有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以及复印机功能,并且包括设置在其下部的打印机部分11、以及设置在与下部成为一体的其上部的扫描仪部分12。在本实施方案中,打印机部分11对应于采用了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设备。打印机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可以省略,也就是,扫描仪部分12可以省略。因此,本发明可以用于仅具有打印机功能、而不具有扫描仪功能或者复印机功能的单一功能打印机。或者,本发明可以用于还另外采用了通讯部分、并相应地具有了传真机功能的MFD。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MFD10具有小型尺寸。但是,本发明可以用于包括多个纸张供应盒、以及自动文件供应器(ADF)的大尺寸MFD。另外,MFD10可以连接至未显示的计算机(例如个人计算机,PC),从而MFD10可以根据计算机提供的图像数据或者文件数据,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或者文件。或者,MFD10可以连接至数码相机,从而MFD10可以根据数码相机输出的图像数据,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另外,MFD10可以包括存储器接收部分,所述存储器接收部分可以接收各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软盘,从而MFD10可以根据每个存储器存储的图像数据,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此处,记录纸张可以是能够记录图像或者文件的、具有例如A4尺寸或B5尺寸的固定尺寸的切割纸张、树脂类薄膜、或者其他类型的纸张。
如图1所示,MFD10的宽度和长度大于其高度。因此,MFD10具有大体为长方体的、扁平的外观。在MFD10的下部,设置打印机部分11。打印机部分11包括在MFD10的前表面中形成的前开口13,以及通过前开口13暴露的纸张供应盘20和纸张排出盘21。纸张供应盘20用于存储记录纸张,并可以容纳不大于A4尺寸的各种尺寸的纸张,例如A4尺寸、B5尺寸或者明信片尺寸。纸张供应盘20包括滑动构件14,所述滑动构件14可以按照需要延伸,以增加盘20的纸张支撑表面。如后所述,纸张供应盘20所容纳的记录纸张被逐一提供给打印机部分11的图像记录部分24,从而在每个记录纸张上记录所需的图像之后,将每个纸张排出到纸张排出盘21上。
在MFD10的上部中,提供扫描仪部分12,也就是所谓的平板式扫描仪。如图1和2所示,扫描仪部分12包括盖板构件30作为顶板,所述盖板构件30覆盖设置在压盘玻璃31的上表面上的原稿纸张。盖板构件30可以向上和向下枢转,从而可以打开和关闭。图像读取滑架32设置在压盘玻璃31之下。原稿纸张具有要被扫描仪部分12读取的原稿图像。图像读取滑架32移动、以从原稿纸张读取原稿图像的主扫描方向,是MFD10的长度方向。因此,主扫描方向是水平方向,是两个第一方向中的一个,所述每个第一方向平行于作为参考平面的水平平面,并且它们彼此垂直。
在MFD10的上部的前端部分中设置操作面板15。操作面板15用于操作打印机部分11和扫描仪部分12。操作面板15包括各种操作键以及液晶显示器(LCD),所述操作键以及液晶显示器供用户使用,以输入各种指令来操作MFD10。在MFD10连接至上述计算机的情况下,MFD10通过打印机驱动器,根据来自计算机的指令进行操作。MFD10在左侧其前表面的顶部(图1)中具有狭缝部分16,可以在狭缝部分16中插入分别作为数据存储器的每个各种小规模存储卡,MFD10可以读取每个存储卡所存储的图像数据,从而根据如此读取的图像数据,可以通过操作面板15的LCD显示图像。MFD10的用户可以通过对操作面板15上的键进行操作,从而在LCD显示的图像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所需图像,从而打印机部分11可以分别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
如图2和3所示,纸张供应盘20具有倾斜的纸张分离板22,纸张分离板22相对于从盘20提供每个记录纸张的纸张供应方向设置在其下游侧端部。倾斜的纸张分离板22用于将叠放在纸张供应盘20上的每个记录纸张与其他记录纸张分离,并沿着向上的方向、朝着纸张供应路径23,引导每个分离的记录纸张的移动。如图3所示,纸张供应路径23首先向上延伸,然后朝着MFD10的前侧(图中的左侧)弯曲,并继续延伸到前开口13。也就是,纸张供应路径23从MFD10的后侧朝着其前侧、通过图像记录部分24和纸张排出盘21延伸。因此,纸张供应路径23包括U形回转部分,每个记录纸张的供应方向通过该部分从向后的方向变为向前的方向,然后每个记录纸张供应给图像记录部分24。在图像记录部分24在每个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之后,将每个纸张排出到纸张排出盘21上。
如图3所示,纸张供应辊25设置在纸张供应盘20之上。纸张供应辊25与倾斜的纸张分离板22相互合作,以将叠放在纸张供应盘20上的每个记录纸张与其他的记录纸张相分离,并将如此分离的记录纸张提供给纸张供应路径23。纸张供应辊25由可以向上和向下枢转的纸张供应臂26的下端部分旋转支撑,从而可以移动离开和移向纸张供应盘20。纸张供应臂26支撑功率传递设备27,功率传递设备27包括多个彼此啮合的齿轮,并且在其一端处连接至纸张供应辊25。当驱动或者旋转与功率传递设备27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未显示的LF(换行)电机时,电机的驱动功率被通过功率传递设备27传递给纸张供应辊25,从而辊25旋转,以使每个记录纸张朝着倾斜的纸张分离板22移动。
纸张供应臂26的上端部分或者基底端部分由轴构件17支撑,从而臂26可以围绕轴构件17向上和向下枢转。在MFD10中设置纸张供应盘20的状态下,未显示的纸张供应离合器或者弹簧将纸张供应臂26朝着纸张供应盘20偏压;在MFD10中没有设置纸张供应盘20的状态下,臂26保持在其上部回缩位置。当纸张供应臂26向下枢转的时候,由臂26的下端部分支撑的纸张供应辊25被压在叠放在纸张供应盘20上的记录纸张的最上面一张上。如果在这种状态中,纸张供应辊25旋转,则在辊25的外周表面和最上面的记录纸张的上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由于这种摩擦力,最上面的记录纸张朝着倾斜的纸张分离板22移动。当最上面的记录纸张的前端与倾斜的纸张分离板22接合的时候,使得记录纸张沿着纸张供应路径23向上引导。当最上面的记录纸张朝着倾斜纸张分离板22移动的时候,下面的一个或者多个记录纸张可能会随着最上面的记录纸张移动,这是因为在它们之间产生了摩擦力或者静电。但是通过纸张分离板22,防止了下面的一个或者多个记录纸张的进一步移动。
除了纸张供应路径23的设有图像记录部分24的部分之外,纸张供应路径23由彼此之间隔着适当距离相对的外引导表面和内引导表面所限定和构成。在MFD10中,外引导面由打印机部分11的壳体的内表面构成,内引导面由设置在壳体内的引导构件28的表面构成。如图3所示,在纸张供应路径23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弯曲部分中,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引导辊29。引导辊29可围绕与纸张供应路径23的宽度方向、也就是与图3的图面垂直的方向平行的各轴线自由旋转,并连接至纸张供应路径23,从而辊29的各外周表面暴露在路径23的外或者内引导面。由于引导辊29的原因,可以平滑地传送每个记录纸张,同时使其持续地与纸张供应路径23的外侧和内侧引导面相接触,即使在弯曲部分中也是如此。
如图3所示,图像记录部分24设置在上述纸张供应路径23的U形回转部分的下游侧。沿着纸张供应路径23所提供的记录纸张由驱动辊55(也就是送纸辊)和加压辊56(随后描述)夹着,并沿着纸张送纸方向A(作为两个第一方向中的另一个)进一步送至图像记录部分24中。纸张供应方向是供应每个记录纸张的副扫描方向。如图3和4所示,图像记录部分24包括喷墨记录头40,它是可以沿着作为两个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个的主扫描方向(也就是与图3的图面垂直的头移动方向,以及图4中的向左和向右的方向)移动或者往复移动的可移动构件。长条形的压盘41与喷墨记录头40相对。将每个记录纸张送到压盘41上。在MFD10中设置四个墨水罐59(图7中显示了一个墨水罐)。四个墨水罐59分别存储青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和黑色墨水(K),并将这些墨水通过各自的墨水供应通道例如柔性管,提供给喷墨记录头40。
提供了墨水的喷墨记录头40朝着间歇地停在长条形的压盘41上的记录纸张喷射墨滴,同时记录头40顺着预定的路径、沿着主扫描方向也就是压盘4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因此,在记录纸张上记录所需的图像。为此,记录纸张需要暂时地停止在压盘41上。但是,需要防止记录头40朝着记录纸张上的相同位置喷射过多的墨滴。因此,喷墨记录头40可以沿着主扫描方向重复性地往复移动,同时沿着副扫描方向以递增的量或者距离、间歇性地供给记录纸张。以下,这种纸张供给操作在适当的时候将指间歇纸张供给操作。
如图4所示,MFD10在打印机部分11的壳体的内空间中具有金属框架组件72,金属框架组件72包括如后所述的主框架73(图8和9),以及分别设置在纸张供应路径23之上的作为基座构件的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沿着纸张供给方向A相距适当的距离,并沿着纸张供应路径23的宽度方向、也就是沿着压盘41的长度方向延伸。喷墨记录头40安装在滑架44上,滑架44由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支撑,从而滑架44可以沿着纸张供应路径23的宽度方向滑动。
本发明涉及金属框架组件72,其中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连接至主框架73,从而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由各自的定位装置(随后描述)相对于主框架73定位,并由各自的弹性偏压装置(随后描述)朝着主框架73偏压并固定在主框架73上。由于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通过定位装置和弹性偏压装置连接至主框架73,因此可以容易和准确地组装作为图像记录装置的图像记录部分24。
滑架驱动装置46设置在下游侧滑动基座构件43上。滑架驱动装置46包括连接至滑架44的环状同步皮带45。同步皮带45沿着纸张供应路径23的宽度方向延伸,并由未显示的CR(滑架)电机驱动或者循环。当同步皮带45被驱动时,滑架44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同时由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支撑。
图5显示了喷墨记录头40的下表面,其中分别对应于四种墨水CMYK的四组喷墨喷嘴50沿着向下的方向开口。每组喷墨喷嘴50沿着纸张供给方向A设置成阵列。这样,与青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和黑色墨水(K)相对应的喷墨喷嘴50的四个阵列,按照所述的顺序沿着从头40的左手侧朝着图5中的其右手侧的方向设置。在每个阵列中,喷墨喷嘴50按照适当的间距设置。但是,喷嘴50在每个阵列中的设置间距和/或设置在每个阵列中的喷嘴50的总数可以根据需要发生变化,这取决于例如图像记录部分24所记录的图像的分辨力。另外,喷墨喷嘴50的阵列的总数可以根据在MFD10中使用的墨水的总数发生变化。
图6显示了喷墨记录头40的内部结构。如上所述,在各阵列中沿着纸张供给方向A,设置分别与四种墨水CMYK相对应的四组喷墨喷嘴50。如图6所示,喷墨喷嘴50在喷墨记录头40中的下部中形成,图中显示的喷嘴50对应于青色墨水C。喷墨记录头40在喷墨喷嘴50之上,具有分别与四种墨水C、M、Y、K相对应的四个总管51。四个总管51中的每个都包括相通通路52和总管腔室53,通过相通通路52提供的墨水通过总管腔室53,被提供给喷墨喷嘴50的对应组。
四个总管腔室53中的每个都具有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与喷墨喷嘴50的对应组相对,并且沿着对应的墨水流动的方向看是向下倾斜的。因此,每个总管腔室53的横截面区域沿着墨水流动的方向逐渐减小。在本实施方案中,限定喷墨喷嘴50的壁由压电材料形成,并且在对应的壁变形的时候,每个喷嘴50从其开口出口50a喷射墨滴。但是,可以将每个喷嘴50改进为按照任何不同的已知方式喷射墨滴。
喷墨记录头40在四个总管51的各上游侧上,具有分别与四种墨水C、M、Y、K相对应的四个缓冲罐54,四个缓冲罐54中的每个与四个总管腔室53中的对应一个通过四个相通通道52中的对应一个相通。另外,喷墨记录头40具有四个墨水供应入口54a,墨水供应入口54a通过未显示的各自的墨水供应通道连接至四个墨水罐59(图7)。因此,四种墨水从四个墨水罐59分别提供给四个缓冲罐54。由于墨水不是从墨水罐59直接提供给喷墨喷嘴50,也就是暂时性地由缓冲罐54保存,因此,在墨水供应通路中产生的气泡可以在缓冲罐54中被捕获或者收集。因此可以防止气泡进入到喷墨喷嘴50中,并由此堵塞喷墨喷嘴50。缓冲罐54收集的气泡通过各自的排气出口54b由未显示的泵装置的抽吸作用而被排出。
如图3所示,上述驱动辊55和加压辊56相对于纸张供应路径23设置在喷墨记录头40的上游侧上。驱动辊55由未显示的LF电机驱动或者旋转。驱动辊55和加压辊56彼此相互合作,以将沿着纸张供应路径23提供的记录纸张夹住。当驱动辊55旋转时,使记录纸张沿着纸张供应路径23向下游提供,并设置在压盘41上。通过未显示的纸张供应编码器来监控记录纸张的供应。纸张供应编码器包括:固定在驱动辊55的轴构件上的编码器盘;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编码器盘的狭缝,并产生与所检测的狭缝相对应的脉冲信号。因此,通过编码器,来检测驱动辊55的旋转量,通过未显示的控制装置,根据这样检测的旋转量来确定记录纸张的供应量。
另一个驱动辊(也就是另一个供纸辊)57和另一个加压辊58相对于纸张供应路径23设置在喷墨记录头40的下游侧上。第二驱动辊57由驱动第一驱动辊55的未显示的LF电机驱动或转动。更具体的说,第二驱动辊57与第二驱动辊58通过未显示的联锁装置同步旋转。第二驱动辊57和第二加压辊彼此相互合作,以将已经施加有墨滴的记录纸张夹住。当第二驱动辊57旋转时,使记录纸张沿着纸张供应路径23向下游传送。也通过未显示的纸张供应编码器,来监控记录纸张的传送。因此,通过编码器,将第一驱动辊55的旋转量检测为第二驱动辊57的旋转量,通过未显示的控制装置,根据如此检测的旋转量来确定记录纸张的传送量。
第一加压辊56朝着第一驱动辊55弹性偏压,从而利用适当的压力压着第一驱动辊55。因此,当第一驱动辊55和第一加压辊56彼此相互合作来夹住记录纸张的时候,第一加压辊56弹性回缩与记录纸张的厚度相对应的量。因此,第一驱动辊55的旋转作用力可靠地传递给记录纸张。这对于第二驱动辊57和第二加压辊58来说也是同样的。但是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二加压辊58压着其上已经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张。因此,为了防止损坏记录在记录纸张上的图像,由沿着其外周表面具有多个突出部的带齿辊构成第二加压辊58。
由第一驱动辊55和第一加压辊56夹着的记录纸张,在压盘41上按照分别与在纸张上记录的一个图像行相对应的递增量间歇式地传送。每次在记录纸张上开始一个新的图像行的时候,喷墨记录头40就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以横越纸张。因此,从记录纸张的前端朝着其末端,沿着副扫描方向记录图像。第二驱动辊57和第二加压辊58彼此相互合作,以夹着其上正在记录图像的记录纸张的前端。也就是,记录纸张在其前端侧部分被第一驱动辊55和第一加压辊56夹住、而其末端侧部分由第二驱动辊57和第二加压辊58夹住的情况下,按照分别与在纸张上记录的一个图像行相对应的递增量、间歇式地传送。因此,喷墨记录头40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同时纸张按照这种方式间歇式地传送。在记录纸张上的适当区域中记录了图像之后,第二驱动辊57连续旋转,从而由第二驱动辊57和第二加压辊58夹住的记录纸张被排放到纸张排出盘21中。
如图4所示,在图像记录部分24沿着主扫描方向的两侧上、也就是在如图所示的图像记录部分24的右手和左手侧上,设置清洗装置47和废墨盘48。也就是,在喷墨记录头40在沿着副扫描方向正在传送的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区域之外的各外侧区域上,设置清洗装置47和废墨盘48。
清洗装置47包括:帽构件49,覆盖喷墨记录头40的下表面(也就是喷嘴开口表面);抽吸泵,图中未显示,通过帽构件49连接至记录头40;以及移动装置,未显示,它将帽构件49移动靠近和离开记录头40的喷嘴开口表面。当操作移动装置的时候,帽构件49流体密封地覆盖了记录头40的喷嘴开口表面。然后,当操作抽吸泵的时候,从记录头40中抽吸墨水。这种抽吸泵可以是通过一个辊来顺序地压平柔性管从而使管中的空气移动的类型,或者可以是任意已知类型。废墨盘48向上、也就是朝着记录头40的喷嘴开口表面开口,并接收或者收集记录头40喷出的的废墨,以用于防止喷墨喷嘴50堵塞。
图7示意性的显示了从四种墨水罐59中的每一个至喷墨记录头40的墨水供应通道,以及其中记录头40可以移动的每个不同区域。
如上所述,从四种墨水罐59中的每个通过墨水供应通道向喷墨记录头40供应的墨水,由四种缓冲罐54(图6)中的对应一个暂时存储,从而在墨水中产生的气泡由缓冲罐54收集。然后,通过对应的相通通道52和对应的总管腔室53,将墨水传送给对应的一组喷墨喷嘴50,从而每个喷嘴50从其开口出口50a喷射墨滴。喷墨记录头40在图像记录区域W1之内移动,同时朝着正在记录头40之下传送的记录纸张喷射墨滴。因此,在记录纸张上记录所需的图像。
如图7所示,清洗装置47和废墨盘48分别设置在喷墨记录头40(或者滑架44)的移动范围W2的相对端部分中,也就是在图像记录区域W1之外的各外侧区域中。如上所述,清洗装置47对于喷墨记录头40的喷嘴50中可能存在的墨水、气泡和外来物质进行抽吸,由此将它们从喷嘴50中去除。为此,记录头40(或者滑架44)向移动范围W2的右手端部移动,帽构件49通过清洗装置47的移动装置向上移动。因此,帽构件49与记录头40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并覆盖喷墨喷嘴50。当操作上述抽吸泵时,在记录头40和帽构件49之间所限定的空间内的压力下降,从而从记录头40的喷嘴50中抽吸墨水。
在本实施方案中,帽构件49包括彩色墨水帽部分70和黑色墨水帽部分71,它们彼此一体地形成。彩色墨水帽部分70用于将对应于青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和黄色墨水Y的喷墨喷嘴50一起流体密封地覆盖,黑色墨水帽部分71用于仅将与黑色墨水K对应的喷墨喷嘴50流体密封地覆盖。由于彩色墨水帽部分70和黑色墨水帽部分71彼此分开,因此在从喷墨记录头40中抽吸墨水C,M,Y,K的时候,彩色墨水C,M,Y不会与黑色墨水K在帽构件49中混合起来。因此,可以防止墨水C,M,Y,K在记录头40的喷墨喷嘴50中彼此混合。
废墨盘48用于在喷墨记录头40执行称之为“冲洗”操作的空转操作时接收墨水。当执行冲洗操作时,记录头40(或者滑架44)向移动范围W2的左手端部分移动,从而记录头40朝着废墨盘48喷射墨滴。但是,清洗装置47和废墨盘48分别设置在移动范围W2的右手和左手端部并不是绝对需要的。例如,清洗装置47和废墨盘48可以相反地设置,也就是分别设置在移动范围W2的左手和右手端部中,或者可以都设置在范围W2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中。
以下参考图8、9和10,详细描述金属框架组件72。如图8和9所示,金属框架组件72包括主框架73和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它们可以由例如铝合金、任何其他的非铁金属、铁或者钢形成。主框架73具有细长的长方体形,并向上开口。长条形的压盘41设置在主框架73的内部空间内。长条形的压盘41相对于主框架73定位和固定,从而压盘4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主框架73的长度方向。因此如图4所示,将长条形的压盘41设置成使得压盘41准确地沿着水平方向、也就是主扫描方向延伸。
主框架73在其长度方向的相对端处分别具有两个端板74,75,它们与构件73的其余部分一体地形成。更具体的说,两个端板74,75是通过将主框架73的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端部向上弯曲而形成的。但是,端板74,75可以独立于主框架73的剩余部分来制造,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例如焊接来连接至剩余部分。
如图9所示,第一端板74包括两个台肩部分76,77(也就是两个滑动基底支撑部分)。两个台肩部分76,77的各上表面分别提供了滑动基底支撑表面78,79,滑动基底支撑表面78,79分别支撑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也就是两个基座构件)。两个支撑表面78,79形成为呈准确地水平。一个接合突出部80从第一台肩部分76的支撑表面78一体地突出;两个接合突出部81,82从第二台肩部分77的支撑表面79一体地突出。类似的,第二端板75包括两个台肩部分83,84(也就是两个滑动基底支撑部分)。两个台肩部分83,84的各上表面分别提供了滑动基底支撑表面85,86,滑动基底支撑表面85,86分别支撑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两个支撑表面85,86形成为呈准确地水平。一个接合突出部87从第三台肩部分83的支撑表面85一体地突出;两个接合突出部88,89从第四台肩部分84的支撑表面86一体地突出。如后所述,突出部80、81、82以及突出部87、88和89装配在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的各通孔(也就是各接合凹槽)内。
第一端板74在各自的适当位置处具有两个凹入部分90,91(也就是两个承载部分)。类似的,第二端板75在各自的适当位置处具有两个凹入部分92,93(也就是两个承载部分)。两个凹入部分90,92位于和主框架7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轴线上,并沿着该方向彼此相对。类似的,两个凹入部分91,93位于和主框架7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另一个轴线上,并沿着该方向彼此相对。两个凹入部分90,92作为两个承载部分,它们彼此相互合作,以承载作为送纸辊的第一驱动辊55(图3)的轴构件;两个凹入部分91,93作为两个承载部分,它们彼此相互合作,以承载作为另一个送纸辊的第二驱动辊57(图3)的轴构件。因此,主框架73不仅支撑压盘41,而且定位和保持两个送纸辊55,57。
主框架73具有多个通孔和开口,包括开口94,95。这些通孔和开口用于避免主框架73与连接至外设的各组件之间的相互物理干扰,或者用于将固定其他组件的托架连接至主框架73,或者用于将把框架组件72作为一个整体固定至打印机11或者扫描仪部分12的壳体的固定构件连接至主框架73。
上游侧、也就是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是长条形的板状构件,具有大体为U形的横截面。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与主框架73的长度方向平行延伸,并包括底壁部分96和分别设置在底壁部分96的沿宽度方向相对的端部处的两个侧壁部分97,98。底壁部分96的上表面支撑着承载喷墨记录头40的滑架44的一个端部,从而滑架44可以相对于底壁部分96移动。具有低摩擦系数的低摩擦带128附着在底壁部分96的支撑滑架44的所述一个端部的部分上,并引导滑架44的移动。因此,滑架44可以沿着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平滑地移动。
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底壁部分96具有两个细长的通孔99,100(例如两个接合凹槽)。如图10所示,主框架73的两个突出部80,87分别装配在两个通孔99,100中。每个通孔99,100的尺寸对应于每个突出部80,87的尺寸。因此,在两个突出部80,87分别装配在两个通孔99,100的状态下,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底壁部分96保持与主框架73的两个支撑表面78,85紧密接触,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相对于台肩部分76,83定位。由于两个突出部80,87刚好分别向上装配在两个通孔99,100中,因此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在彼此相交的两个水平方向(也就是两个第一方向)以及向下的方向(也就是第二方向)相对于主框架73定位,从而允许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沿着向上的方向(也就是第三方向)移动或者发生位移。因此,两个台肩部分76,83、分别设置在两个台肩部分76,83上的两个突出部80,87、以及其中分别装配两个突出部80,87的两个通孔99,100彼此相互合作,以构成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将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相对于主框架73、按照上述方式定位。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利用突出部80,87在通孔99,100中的装配,将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相对于主框架73定位。但是,可以利用突出部80,87在通孔99,100中的装配,仅用于将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设置在主框架73上,同时通过利用不同的定位装置,来将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相对于主框架73定位。
如图8和9所示,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底壁部分96在与两个通孔99,100相邻的各自位置处,具有两个弹簧容纳部分101。两个弹簧容纳部分101中的每一个都为弧状,这是因为每个弹簧容纳部分101是通过将弧形板的相对端部固定在底壁部分96上来形成的。但是,两个弹簧容纳部分101可以通过将底壁部分96的各自部分切割和弯曲来形成。两个弹簧保持部分101容纳各自的弹簧构件109(也就是偏压构件或者弹性构件),它们彼此相互合作,以将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朝着主框架73偏压,并由此将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固定在主框架73上。与主框架73类似,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具有适当的通孔和开口,所述通孔和开口用于避免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和连接至外设的各种组件之间的物理干扰,或者用于将固定其他组件的托架连接至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
与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一样,下游侧即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为长条形板状构件,并且具有大体上为U形的横截面。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沿着供纸方向A(图4)与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间隔开并且相对。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平行于主框架73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底壁部分102和分别设在底壁部分102的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端部处的两个侧壁部分103、104。第一侧壁部分103装配在形成在滑架44中的沟槽(未示出)中,并且底壁部分102的上表面支撑着滑架44的另一个端部,从而该滑架40能够相对于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运动。将具有低摩擦系数的低摩擦带129粘附在第一侧壁部分103的装配在滑架44的沟槽中的部分上,并且粘附在底壁部分102的支撑着滑架44的另一个端部并且引导该滑架44的运动的一部分上。因此,滑架44能够沿着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平稳地运动。如图4所示,承载着喷墨记录头40的滑架44桥接着第一和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2、43,并且在驱动装置46驱动同步皮带45时,记录头40沿着主扫描方向即压盘41的纵向方向运动。
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的底壁部分102具有两个细长通孔105、106(例如,两个接合凹槽)和两个细长通孔107、108(例如,两个接合凹槽)。如图10所示,主框架73的两个突出部81、82分别装配在两个通孔105、106中,并且主框架73的两个突出部88、89分别装配在两个通孔107、108中。这些通孔105、106、107、108的相应尺寸与突出部81、82、88、89的相应尺寸对应。因此,在四个突出部81、82、88、89分别装配在四个通孔105、106、107、108中的状态下,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的底壁部分102保持与主框架73的两个支撑表面79、86紧密接触,并且该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沿着两个水平方向和向下方向相对于台肩部分77、84定位。由于两个突出部81、82分别正好向上装配在两个通孔105、106中,并且两个突出部88、89分别正好向上装配在两个通孔107、108中,所以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沿着两个水平方向和向下方向相对于主框架73定位,从而允许该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沿着向上方向运动或移动。因此,两个台肩部分77、84、设在这两个台肩部分77、84上的四个突出部81、82、88、89以及在其中分别装配四个突出部81、82、88、89的四个通孔105、106、107、108相互合作,以构成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用来使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按照上述方式相对于主框架73定位。如后面所述一样,两个弹簧构件114(即,偏压构件或弹性构件)相互合作,以将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朝着主框架73偏压,并且将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固定在主框架73上。在当前实施方案中,通过利用突出部81、82、88、89装配在通孔105、106、107、108中,使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相对于主框架73定位。但是,仅仅为了将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设置在主框架73上,可以利用将突出部81、82、88、89装配在通孔105、106、107、108中,同时通过不同的定位装置来完成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相对于主框架73的定位。
如图9所示,与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一样,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具有适当的通孔和开口110、111、112以及竖立板113,它们用于避免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与安装在外设上的各个部件出现物理干涉,或者用于将其上固定着用来保持驱动装置46的皮带轮和其它部件的托架安装在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上。
图11显示出其中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设置在主框架73的第二端板75的台肩部分83上的状态。
如上所述,如图9所示,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通孔100和主框架73的台肩部分83的突出部87相互对准,并且该突出部87装配在通孔100中。因此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底壁部分96的下表面115由台肩部分83的支撑表面85支撑,如图11所示。同样,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通孔99和主框架73的台肩部分76的突出部80相互对准,并且突出部80装配在通孔99中,如图9所示。因此,底壁部分96的下表面115由台肩部分76的支撑表面78支撑。
如图11所示,突出部87装配在通孔100中,并且如图9所示,突出部80装配在通孔99中。因此,如上所述,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在水平方向和向下方向相对于主框架73设置。由于相互合作以支撑着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两个支撑表面85、78按照准确水平的方式设置,所以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定位为准确水平。因此,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按照与长条形压盘41准确平行的方式设置。
如图11所示,突出部87具有形成为穿过其厚度的大体上五角形通孔106,并且具有相对于与水平平面垂直的垂直平面相互对称的两个倾斜表面117、118。这两个倾斜表面117、118的每一个相对于与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底壁部分96的上表面121平行的水平面成一锐角θ。在当前实施方案中,锐角θ大约为15度。但是,该锐角θ可以位于10度至20度的范围内。在突出部87装配在通孔100中的状态下,突出部87的上部从通孔100向上伸出,并且两个倾斜表面117、118设置在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底壁部分96的上表面121上方。与突出部87一样,突出部80具有上述通孔106和两个倾斜表面117、118。
上述两个弹簧构件109装配在两个突出部87、80的相应通孔106中。如图9所示,每个弹簧构件109由金属线(例如,弹簧钢丝)形成,并且具有沿着水平面延伸的大体上V形对称结构。更具体地说,两个弹簧构件109的每一个包括两个腿部119、120,两个腿部119、120能够沿着这两个腿部119、120能够朝向彼此运动和彼此离开运动的相对方向弹性变形,并且两个腿部119、120用来分别接合两个突出部87、80的相应一个的两个倾斜表面117、118。
如图8所示,首先,通过操作人员的手指使两个弹簧构件109的每一个弹性变形,从而其两个腿部119、120朝向彼此运动,然后将两个腿部119、120插入到两个突出部87、80的相应通孔106(图11)的相应一个以及两个弹簧容纳部分101的相应一个中。由于两个弹簧构件109的每一个接合着两个突出部87、80的相应一个,所以两个突出部87、80的每一个也用作保持着相应弹簧构件109(即,相应的弹性构件)的弹簧保持部分(即,弹性构件保持部分)。
如果操作人员在每个弹簧构件109装配在相应通孔106和相应的弹簧容纳部分101中之后使之松开,则每个弹簧构件109弹性恢复至其原始形状,即其两个腿部119、120沿着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底壁部分96的水平上表面121彼此离开运动。因此,每个弹簧构件109的两个腿部119、120分别弹性压靠在相应突出部87、80的两个倾斜表面117、118上。由于两个倾斜表面117、118按照上述方式倾斜,所以分别弹性压靠在两个倾斜表面117、118上的两个腿部119、120,朝着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底壁部分96运动,同时分别由两个倾斜表面117、118引导。因此,每个弹簧构件109的两个腿部119、120由于其相应的弹性力,而压靠在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的底壁部分96的上表面121上,并且由于由两个弹簧构件109的相应弹性力引起的相应压力,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朝着主框架73的两个台肩部分83、76弹性偏压。
两个弹簧构件109和两个突出部87、80相互合作,以构成将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朝着主框架73弹性偏压的第一弹性偏压装置。由于两个弹簧构件109按照上述方式安装在框架组件72上,所以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准确地安装或固定在主框架73上,从而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与相对于主框架73设置的长条形压盘41准确平行地延伸。而且,由于可以很容易从框架组件72中将两个弹簧构件109拆除,所以能够很容易将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从主框架73中拆除。
图12显示出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设置在主框架73的第二端板75的台肩部分84上的状态。
与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一样,如图9所示一样,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的通孔107、108和主框架73的台肩部分84的突出部88、89相互对准,并且这些突出部88、89装配在通孔107、108中。因此,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的底壁部分102的下表面122由台肩部分84的支撑表面86支撑,如图12所示。同样,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的通孔105、106以及主框架73的台肩部分77的突出部81、82相互对准,并且如图9所示一样,突出部81、82装配在通孔105、106中。因此,底壁部分102的下表面122由台肩部分77的支撑表面79支撑。
如图12所示,两个突出部88、89装配在两个通孔107、108中,并且如图9所示,两个突出部81、82装配在两个通孔105、106中。因此,如上所述,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沿着水平方向和向下方向相对于主框架73设置。由于相互合作以用来支撑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的两个支撑表面86、79按照准确水平的方式形成,所以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按照准确水平的方式设置。因此,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按照与长条形压盘41准确平行的方式设置。
如图12所示,两个突出部88、89的每一个具有钩状形状,并且这两个突出部88、89具有相对于垂直面相互对称的相应倾斜表面123、124。这两个倾斜表面123、124的每一个相对于与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的底壁部分102的上表面127平行的水平面具有一锐角θ。在当前实施方案中,该锐角θ大约为15度。但是,该锐角θ可以位于10至20度的范围内。在突出部88、89装配在通孔107、108中的状态下,突出部88、89的相应上部从通孔107、108向上伸出,并且每个突出部88、89的两个倾斜表面123、124设置在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的底壁部分102的上表面127上方。与突出部88、89一样,突出部81、82具有相应的钩状形状,并且具有上述两个倾斜表面123、124。
上述两个弹簧构件114中的一个与这两个突出部88、89接合;并且另一个弹簧构件114与两个突出部81、82接合。如图9所示,每个弹簧构件114由金属线(例如弹簧钢丝)形成,并且具有沿着水平面延伸的大体上S形对称结构。更具体地说,两个弹簧构件114的每一个包括两个腿部125、126,两个腿部125、126可以沿着其中两个腿部125、126朝向彼此运动和彼此离开运动的相对方向弹性变形,并且两个腿部125、126用来分别接合相应一对突出部88、89或81、82的两个倾斜表面123、124。
如图8所示,首先,通过操作人员的手指使两个弹簧构件114的每一个弹性变形,从而其两个腿部125、126彼此离开运动,然后两个腿部125、126与相应一对突出部88、89或81、82的相应倾斜表面123、124接合。由于两个弹簧构件114的每一个接合着相应一对突出部88、89或81、82,所以每对突出部88、89或81、82也用作保持着相应弹簧构件114(即,相应的弹性构件)的弹簧保持部分(即,弹性构件保持部分)。
如果操作人员在每个弹簧构件114与相应一对突出部88、89或81、82接合之后使之松开,则每个弹簧构件114弹性恢复至其原始形状,即其两个腿部125、126沿着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的底壁部分102的水平上表面127朝向彼此运动。因此,每个弹簧构件114的两个腿部125、126分别弹性压靠在相应一对突出部88、89或81、82的相应倾斜表面123、124上。由于两个倾斜表面123、124按照上述方式倾斜,所以分别弹性压靠在两个倾斜表面123、134上的两个腿部125、126,朝着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的底壁部分102运动,同时分别由两个倾斜表面123、124引导。因此,每个弹簧构件114的两个腿部125、126,由于其相应的弹性力而压靠在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的底壁部分102的上表面127上,并且由于由两个弹簧构件114的相应弹性力引起的相应压力,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朝着主框架73的两个台肩部分84、77弹性偏压。
两个弹簧构件114和四个突出部88、89、81、82相互合作,以构成将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朝着主框架73弹性偏压的第二弹性偏压装置。由于两个弹簧构件114按照上述方式安装在框架组件72上,所以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准确地安装或固定在主框架73上,从而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与相对于主框架73设置的长条形压盘41准确平行地延伸。而且,由于可以很容易从框架组件72中将两个弹簧构件114拆除,所以能够很容易将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从主框架73中拆除。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MFD10中,按照下面的方法生产出图像记录部分24。首先,将第一和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2、43与主框架73组装在一起,以便提供框架组件72。然后,判断或检查该框架组件72是否具有所设计或所需要的准确度,即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是否相对于主框架73充分准确定位。除非滑动基座构件42、43相对于主框架73充分准确定位,并且除非能够校正不准确度,否则将该框架组件72作为不合格品废弃。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工具例如螺丝刀的情况下,将已经通过检查的框架组件72暂时拆卸成主框架73和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3、43。然后,将压盘41安装在没有滑动基座构件42、42的主框架73的适当位置或部分上。由于滑动基座构件42、43没有安装在主框架73上,所以操作人员能够很容易将长条形压盘41安装在主框架73上。因此,能够很容易使压盘41相对于主框架73的适当部分准确定位。
随后,用相应的定位装置和相应的弹性偏压装置,将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的每一个安装在主框架73上。因此,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能够相对于压盘41如此定位,从而长条形滑动基座构件42、43与长条形压盘41准确平行地延伸。由于滑动基座构件42、43由于弹簧构件109、114的相应弹性力而相对于主框架73设置并固定在主框架73,所以在滑动基座构件42、43或主框架73中,没有产生出任何局部应变或变形。因此,滑动基座构件42、43没有相对于压盘41倾斜,并且保持与压盘41准确平行。另外,由于滑动基座构件42、43在没有使用任何螺栓或螺母的情况下固定在主框架73上,所以无需在框架组件72中提供用来设置螺栓或螺母的任何空间。因此,该MFD10能够具有更小的尺寸。
然后,将喷墨记录头40安装在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上。由于滑动基座构件42、43如此安装在主框架73上,从而滑动基座构件42、43平行于压盘41延伸,所以记录头40可以在滑动基座构件42、43上、沿着长条形压盘41运动,而不会相对于压盘41倾斜。但是,在将滑动基座构件42、43安装在主框架73上之前,可以将该喷墨记录头40安装在这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上。
因此,在当前实施方案中,在生产MFD10时,尤其在生产图像记录部分24时,组装一次框架组件72,便对于组装的准确度进行判断。因此,在生产MFD10时,能够可靠地废弃不合格框架组件72。也就是说,能够在高等级质量控制下生产出MFD10。在这样检测出框架组件72的准确度之后,将框架组件72拆卸,并且在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与主框架73分离的状态中,将长条形压盘41安装在主框架73上。然后,将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相对于主框架73设置并且固定在主框架73上,并且将喷墨记录头40安装在滑动基座构件42、43上。因此,MFD10尤其是图像记录部分24的组装能够很容易进行,同时压盘41和记录头40与框架组件72准确组装在一起。
另外,在当前实施方案中,框架组件72具有四个凹入部分90、91、92、93(图9),它们相互合作,以承载两个供纸辊55、57。因此,在如上所述检测出框架组件72的准确度之后,在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与主框架73分离的状态中,将两个供纸辊55、57与主框架73组装在一起。因此,也能够将两个供纸辊55、57准确安装在主框架73的相应设计位置或部分上。因此,能够以更高的准确度组装包括主框架73、压盘41、滑动基座构件42、43、喷墨记录头40和供纸辊55、57的图像记录部分24。
另外,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通过安放在台肩部分76、77、83、84的相应支撑表面78、79、85、86上,而由主框架73的四个台肩部分76、77、83、84支撑。由于从四个支撑表面78、79、85、86伸出的六个突出部80、81、82、87、88、89分别装配在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的六个通孔99、105、106、100、107、108中,所以这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相对于主框架73准确定位。因此,分别使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相对于主框架73定位的两个定位装置具有简单的布置,这导致降低了框架组件72的生产成本。台肩部分76、77、83、84的相应支撑表面78、79、85、86相互合作,以限定作为参考面的水平面,并且主框架73的六个突出部80、81、82、87、88、89和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的六个通孔99、105、106、100、107、108相互合作,以构成两个在线定位部分,每个定位部分使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的相应一个沿着彼此垂直的两个水平方向的每一个相对于主框架73定位。
而且,在将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安装在主框架73上的状态下,将四个弹簧构件109、114安装在框架组件72上。因此,由于由四个弹簧构件109、114的相应弹性力引起的相应偏压力,将这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朝着主框架73弹性偏压。通过六个突出部80、81、82、87、88、89的八个倾斜表面117、118、123、124,能够很容易将四个弹簧构件109、114的相应弹性力转变成相应的偏压力。因此,分别将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弹性偏压向主框架73的两个弹性偏压装置具有简单的布置,这导致进一步降低框架组件72或图像记录部分24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四个弹簧构件109、114的每一个能够沿着相应两个倾斜表面117、118、123、124运动或移动,所以可以通过弹簧构件109、114来吸收框架组件72的振动,这导致改善了在每张记录纸张上记录的图像质量。
尤其是,在当前实施方案中,用于定位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的六个突出部80、81、82、87、88、89,也可以用于保持四个弹簧构件109、114。因此,两个定位装置和两个弹性偏压装置的每一个具有更简单的布置。
通过在平面上使金属线例如弹簧钢丝弯曲,来形成四个弹簧构件109、114的每一个。因此,将两个滑动基座构件42、43偏压向主框架73的四个偏压构件109、114的每一个具有简单的布置和低成本,这导致降低了图像记录部分24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四个基于金属线的弹簧构件109、114的每个弹簧构件,按照与相应滑动基座构件42、43平行地延伸并且压在其上的方式安装在框架组件72上,所以能够有效地吸收框架组件72的振动,这导致改善了在每张记录纸张上记录的图像质量。
另外,作为用来将第一滑动基座构件42偏压向主框架73的第一偏压装置的一部分的每个第一弹簧构件109,具有两个对称的腿部119、120,在每个第一弹簧构件109在弹性变形之后弹性恢复至其原始形状时,腿部119、120分别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或移动。这两个对称腿部119、120分别保持与两个对称倾斜表面117、118(图11)压力接触。因此,由两个腿部119、120的一个腿部119向相应倾斜表面117施加的弹性力,被由另一个腿部120施加在相应的另一个倾斜表面118上的弹性力良好地平衡。因此,每个第一弹簧构件109由于其恢复弹性力,而可靠地与两个突出部80、87的相应一个接合,并且因此无需任何用于保持每个第一弹簧构件109的专门构件。与每个第一弹簧构件109一样,作为用于将第二滑动基座构件43朝着主框架73偏压的第二偏压装置的每个第二弹簧构件114,具有两个对称腿部125、126,在每个第二弹簧构件114在弹性变形之后弹性恢复至其原始形状时,对称腿部125、126分别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或移动。这两个对称腿部125、126分别保持与两个对称倾斜表面123、124(图12)压力接触。因此,由两个腿部125、126的一个腿部125施加在相应倾斜表面123上的弹性力,被由另一个腿部126施加在相应另一个倾斜表面124上的弹性力良好地平衡。因此,每个第二弹簧构件114由于其恢复弹性力而可靠地与相应两个突出部81、82或88、89接合,并且因此无需任何用于保持每个第二弹簧构件114的专门构件。因此,该框架组件72具有更简单的结构,并且可以按照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图像记录部分24。
在当前实施方案中,四个弹簧构件109、114的每一个具有对称的形状。但是,每个弹簧构件可以具有不对称形状,只要在每个弹簧构件在弹性变形之后弹性恢复至其原始形状时,分别与两个倾斜表面117、118或123、124接合的其两个部分能够分别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或移动即可。
要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用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各种变化、变型和改进方案实施。

Claims (16)

1.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
压盘,所述压盘用于支撑沿着纸张供给方向供给的记录纸张;
记录头,所述记录头能够在与纸张供给方向垂直的记录头移动方向上沿着压盘移动,从而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
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支撑压盘的主框架以及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所述滑动基座构件由主框架的上部所支撑,所述滑动基座构件支撑记录头,从而记录头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上沿着压盘滑动;以及
至少一个偏压装置,所述偏压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朝着主框架沿着至少向下的方向偏压;
所述设备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沿着至少一个水平方向以及向下的方向定位,从而允许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沿着向上的方向发生位移。
2.如权利要求1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偏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偏压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定位,从而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压构件从框架组件拆除的状态下,允许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从主框架沿着向上的方向拆除。
3.如权利要求2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定位,从而允许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从主框架沿着向上的方向拆除。
4.如权利要求1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偏压装置弹性偏压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1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框架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的滑动基座构件,所述的滑动基座构件由主框架的上部支撑,并且所述的滑动基座构件彼此相互合作以支撑记录头,其中该设备包括两个所述偏压装置,每个偏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偏压构件,所述偏压构件将两个滑动基座构件中的对应一个朝着主框架沿着至少向下方向偏压,其中该设备包括两个所述定位装置,每个定位装置将两个滑动基座构件中的对应一个相对于主框架定位,从而在两个偏压装置中的对应一个的所述至少一个偏压构件从框架组件拆除的状态下,允许所述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从主框架沿着向上的方向拆除。
6.如权利要求1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记录头包括喷墨记录头,所述喷墨记录头朝着记录纸张喷射墨滴,由此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
7.如权利要求1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送纸辊,所述送纸辊沿着纸张供给方向相对于压盘供给记录纸张,其中主框架具有至少两个承载部分,所述承载部分彼此相互合作以承载所述至少一个送纸辊,从而所述至少一个送纸辊能够围绕其与记录头移动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
8.如权利要求1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由主框架的上部提供,并且所述支撑部分具有至少一个支撑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的支撑表面;
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中的一个、朝着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中的另一个伸出;以及
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形成在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中的所述另一个中,所述凹槽中装配有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从而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保持与主框架的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表面紧密接触。
9.如权利要求8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从主框架的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表面伸出。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偏压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弹性构件保持部分,所述弹性构件保持部分由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中的一个提供,并且所述弹性构件保持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相对于与纸张供给方向和记录头移动方向平行的平面倾斜一个锐角;
至少一个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能够在所述平面上弹性变形;
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穿过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中的另一个的厚度形成,并且,从主框架和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中的所述另一个的相对表面中的一个表面,将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保持部分装配在所述通孔中,从而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保持部分从相对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突出,并且在所述平面上弹性变形的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倾斜表面接合,从而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能够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倾斜表面发生位移。
11.如权利要求10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保持部分由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提供,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倾斜表面由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的表面提供。
12.如权利要求11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具有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内表面限定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倾斜表面由所述至少一个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提供。
13.如权利要求11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突出部和分别装配有两个突出部的两个所述凹槽,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偏压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弹性构件保持部分以及分别装配了两个弹性构件保持部分的两个所述通孔,其中两个弹性构件保持部分分别由两个突出部提供,并且两个弹性构件保持部分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一个倾斜表面由两个突出部中的对应一个的至少一个外表面提供。
14.如权利要求10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保持部分具有一对所述倾斜表面,所述一对倾斜表面相对于与作为所述平面的第一平面垂直的第二平面彼此不对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包括一对分别与所述一对倾斜表面接合的接合部分,并且当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在第一平面上弹性变形之后弹性恢复至其原始形状时,所述一对接合部分分别沿着所述一对倾斜表面沿着相反的方向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0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通过在所述平面上弯折或者弯曲金属线,而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
16.一种制造图像记录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用于支撑压盘的主框架以及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彼此暂时组装成框架组件,所述滑动基座构件用于支撑记录头,从而使得记录头能够沿着压盘、在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上滑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由主框架的上部支撑,从而允许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从主框架沿着向上的方向拆除,而不需使用工具;
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是否相对于主框架被适当定位,从而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沿着与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是被主框架所支撑的压盘延伸的方向;
当判断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相对于主框架适当定位时,暂时从主框架沿着向上的方向拆除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
使压盘由主框架支撑;
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与主框架再次组装在一起,从而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与主框架所支撑的压盘平行地延伸;
将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朝着主框架沿着至少向下方向偏压;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与主框架再次组装在一起之前或者之后,使得记录头由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支撑,从而记录头能够沿着主框架所支撑的压盘、在所述至少一个滑动基座构件上滑动。
CNB2006101415074A 2005-09-28 2006-09-28 图像记录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95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81247 2005-09-28
JP2005281247A JP2007090592A (ja) 2005-09-28 2005-09-28 画像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9751A true CN1939751A (zh) 2007-04-04
CN100569533C CN100569533C (zh) 2009-12-16

Family

ID=37743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150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9533C (zh) 2005-09-28 2006-09-28 图像记录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77040B2 (zh)
EP (1) EP1772278B1 (zh)
JP (1) JP2007090592A (zh)
CN (1) CN100569533C (zh)
DE (1) DE602006010788D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5936A (zh) * 2011-12-22 2015-10-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和打印设备
CN110488586A (zh) * 2018-05-15 2019-11-22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骨骼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0243B2 (ja) 2010-06-17 2013-07-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EP2773509B1 (en) * 2011-10-31 2016-08-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ver for a printer platen
JP6020244B2 (ja) * 2013-02-18 2016-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119539B2 (ja) * 2013-09-30 2017-04-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15185084A1 (en) 2014-06-02 2015-12-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handling system assembly
JP2022163301A (ja) * 2021-04-14 2022-10-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ヘッド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27443A (en) * 1975-04-30 1976-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current supply to load
IT1119622B (it) 1979-12-21 1986-03-10 Olivetti & Co Spa Macchina per scrivere elettronica
DE3210024C2 (de) * 1982-03-19 1985-04-04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Befestigen von Gestängen in Stützplatinen
JPS6092887A (ja) 1983-10-03 1985-05-24 メカトロン・システムズ・インコ−ポレ−テツド 印字装置
DE3411914C1 (de) * 1984-03-30 1985-08-22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Wandelementen,fuer Druckerboecke in Druckeinrichtungen
JPH0773932B2 (ja) * 1985-09-26 1995-08-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軸固定装置
EP0351854B1 (en) * 1988-07-21 1994-10-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rial recording apparatus
JPH0331565A (ja) 1989-06-28 1991-02-12 Hitachi Ltd エンジン性能試験装置
JPH0331565U (zh) 1989-07-29 1991-03-27
JPH0536116U (ja) 1991-10-21 1993-05-1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蓋状体固定具
JPH0716016U (ja) 1993-08-24 1995-03-17 株式会社ソミック石川 割りピン
JP2929942B2 (ja) * 1994-09-07 1999-08-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のオーバーランニングクラッチ
US6705693B2 (en) * 2001-10-26 2004-03-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justable pen-to-paper spacing mechanism
TW549485U (en) * 2002-03-08 2003-08-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Heat sink assembly
JP4407803B2 (ja) * 2004-03-08 2010-02-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5936A (zh) * 2011-12-22 2015-10-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和打印设备
CN104985936B (zh) * 2011-12-22 2017-11-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和打印设备
CN110488586A (zh) * 2018-05-15 2019-11-22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骨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77040B2 (en) 2011-01-25
CN100569533C (zh) 2009-12-16
US20070071498A1 (en) 2007-03-29
DE602006010788D1 (de) 2010-01-14
EP1772278A2 (en) 2007-04-11
EP1772278A3 (en) 2007-05-23
JP2007090592A (ja) 2007-04-12
EP1772278B1 (en) 2009-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9751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200951651Y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7811014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666880A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53537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803704Y (zh) 成像设备和图像扫描仪
CN1666881A (zh) 图像记录设备
US84250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carriages which are detachably attachably to each other
CN1990260A (zh) 片材输送装置
CN1109603C (zh) 喷墨座,喷墨装置和墨盒
CN1596193A (zh)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系统
US7726774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capable of stably supporting carriage
CN1923648A (zh) 供纸装置和包括它的图像记录设备
CN1754698A (zh) 成像设备
CN1861412A (zh) 记录装置
CN101062619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781708A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2797042Y (zh) 滑架和图像记录设备
CN103318665B (zh) 馈送辊的轴台以及使用该轴台的馈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990366A (zh) 片材输送装置
CN1182967C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532062A (zh) 具有头间隙调整装置的喷墨打印机
CN1712341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723125A (zh) 喷墨式记录系统和喷墨式记录方法
CN1990240A (zh) 图像记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8